钱学森广场参观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广场参观心得

12月,冬至将至,武汉的气温骤然下降,草木也早已失色,然而,行走在钱学森广场,却如沐浴在春风暖流中,令人倍感欣然。

说起钱老,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莫不是他的丰功伟绩,爱国壮举。是啊,人的一生坎坎坷坷,转瞬便是几十载,如果能名留青史,换的生前身后名,那该是多么令人自豪,骄傲。然而,钱老他重名吗?我想起了一幅挂在走廊上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女子正在值青春年华,眉目清秀,灿然的笑容雕塑着不凡的神韵。这女子便是钱老的夫人,名动京华的蒋英女士。钱老与她的故事远不及张将军和赵四小姐传奇,也不若门阀和宋家三姐妹的影响,但却让我想到了“蛰伏”。无论是出国留学,回国科研还是著书教学,钱老都鲜有与她登上荧幕,也不曾刊于报纸杂志。似乎要教众人忘却那一对才子佳人。钱老用心,可见一斑。有一句诗恰到好处:浮名本是身外物,不着方寸也风流。当下,浮躁之风席卷社会,有多少自诩为“专家学者”之士,视名如命,于是有了剽窃,抄袭,不择手段而无所不用其极,但有小成就,就迫不及待的争相上报,不乏有携妻带子恨不得光耀三代之流。反复想来,不觉好笑。如果这些人能把名声像这幅黑白照片一样挂在狭小的走廊,静谧,安详,所有的评论留给偶有经过此处的看客,那这个社会何愁没有第二个钱学森,第三个钱学森呢。

不计名利,静下心来,才能做好学问,而学识唯有为国所用,

为人所用,才能发挥他的价值,这就要求学者们不但有一颗敏而好学的心,更要有一腔“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情怀。隔着剔透的琉璃展柜,里面是几份钱老的书信,古朴的纸张,遒劲的笔迹,书写着以为心怀天下的老人的心愿和展望。突然想起儿时的自己,门口嚷着要当科学家,但他人问为什么要当科学家的时候,稚幼的自己只是瞪大了眼睛眨巴眨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那时候的自己,只是从父母那听说,而莫名的崇拜。稍大一点,就给了自己一个理由,那便是报效祖国,成为栋梁之材。而这个理由却在之后的很漫长的时间支持着我们进取。然而,当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把理想变成了梦想,又把梦想变成了幻想的时候,却早已背道而行。真正能一如既往,坚持不懈的人少之又少,钱老便是这样一个坚持者。书信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的殷殷之情。我似乎看见了这样一个人,他从少年到迟暮,无时不刻地关注着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每每为国家的崛起,人民的幸福而暗下决心。他相信教育,相信科学,相信自己燃烧的每个年华都能为自己坚持的信仰燃起火花。从系统论到给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笔笔书信,钱老严谨,创新的精神鼓舞着无数学子,让我不禁肃然起敬。

我不曾经历过战争,不曾目睹过阴暗的旧社会,不曾体会过钱老当年的感受,我只能依靠想象,想象着钱老回国的艰难,想象着那些为中国崛起而奋斗的艰苦岁月。钱学森广场的一景一物,既是一个人的过去,也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徜徉其中,欣赏

并着感慨,这种精神,是否能在我们这一代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呢。我相信,在我们之中定会有这样的人。

09生物工程系七班

叶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