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秦腔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秦腔
秦腔是中国西北剧种,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端于周秦,盛行于明清,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西北重镇宁夏秦腔界的老一辈艺人中,有四位秦腔名家不得不让人提起。

他们就是被宁夏秦腔界誉为“四块金砖”的四位国家一级演员,也是当时宁夏回族自治区秦腔剧团的台柱子。

宁夏回族自治区秦腔剧团成立于1958年10月。

其前身是1935年成立的“觉民学社”和1942年成立的“庚辰俱乐部”。

1949年9月宁夏解放以后两个剧社分别被西北野战军和宁夏军区接管,后经合并改建为“银川剧院”。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银川剧院”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秦腔剧院”,下辖一、二两个剧团。

1961年剧院建制撤消,原一团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秦腔剧团”。

迄今为止,宁夏回族自治区秦腔剧团已发展成为宁夏唯一的省级大型专业秦腔艺术表演团体。

该团成立以来,共创作演出了《人间天上》、《西吉滩》、《成双成对》、《六盘曙光》、《法律面前》、《婆媳湾》、《皇封乞丐》、《豫海英魂》、《塞上南国人》、《清风明月》等各类秦腔、眉户、夏剧剧目一百余部,移植改编整理演出了秦腔、眉户传统本戏一百余部,折子戏一百余个。

先后培养了六代约二百余名优秀艺人,形成了
老、中、青阶梯式人才队伍。

剧团有三十九名优秀演员数次在宁夏及西北地区以及国家级各类汇演比赛中获奖;许多中老年优秀演员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秦腔表演艺术家。

如:席子才、康正中、杨觉民、丁醒民、李林平、赵守中、钟新民、钱森、王志杰、马桂芬、王泽民、司存瑞、郭双胜、徐艾玲、肖雅君、李艾华、胡云霞等。

剧团曾多次外出巡回演出,足迹遍布周边地区的城市乡村,所到之处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艺术印象。

剧团于1958年参加了在西安举办的西北地区戏剧汇演;1975年参加了北京全国现代戏调演;1985年应邀参加了新疆唯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庆贺演出;1987年参加了兰州第一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1991年参加了扬州全国戏曲现代戏调演,演出的《婆媳湾》荣获新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1992年参加了淄博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演出的夏剧《皇封乞丐》荣获剧目奖、导演奖、乐队伴奏奖、表演奖、优秀表演奖等六项奖;同年参加了兰州“全国戏剧喜剧小品”调演,演出的《小俩口算帐》荣获个人表演二等奖和剧目奖;1993年参加了成都“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参演剧目《豫海英魂》荣获两个表演奖、剧目奖等四项奖;2000年11月在西安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该团演出的秦腔《穆桂英大破洪洲》、秦腔折子戏《敬德打朝》及“清唱”等分别荣获了剧目奖、演出奖、优秀表演奖、表演奖、音乐设计奖、击乐奖、清唱一、二等奖等十九个奖项。

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如:王景旗、李凤云、王红、薛拥军、侯艳、赵曼红、俞海涛、李小荣、陈淑玲、田芳、赵刚等;又引进了优秀人才李昆杰等;该团的青年板
胡演奏家安育民也在秦腔界独领风骚。

同时,还有一些优秀的音乐人才脱颖而出。

如;张新宁、李君良、王洪兵、冯军、杨洁等,已成为了该团的中坚艺术力量。

2002年7月8日在长沙举办的“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赛”中,该团的参赛剧目《武松杀嫂》荣获优秀剧目一等奖,个人表演二等奖。

2002年11月在兰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该团的“秦腔折子戏”专场及自创的现代眉户剧《塞上南国人》分别荣获剧目创作二等奖、乐队伴奏一等奖、音乐设计一等奖、演员个人表演一、二、三等奖、舞美、灯光、音响、服装、化妆二、三等奖,共计四十二项奖。

2006年至2007年我团排演的由团长朱正雄同志创作的新编秦腔历史剧《清风明月》先后荣获宁夏首届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创作一等奖;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地方戏剧目展演”剧目二等奖;中纪委颁发的“卫士奖”等。

近日,该剧被文化部选定,五月份赴北京参加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

剧团成立至今,先后有十余名同志走上领导岗位;有十三位同志晋升为国家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三十一名同志晋升为国家二级专业技术职务;王志杰、马桂芬同志先后被推选为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数十名同志兼任宁夏剧协会员及领导工作。

进入21世纪以来,剧团领导班子致力于整体业务建设,下大气力狠抓队伍的管理、并注重对优秀青年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锻炼,利用有利时机开展各类演出活动,先后成功地排演了揭批“邪教法轮功”及宣传“农村税费改革”两台
戏剧小品专场演出活动,共计演出了100多场,观众达50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方戏曲艺术发展作做出了新的探索。

宁夏回族自治区秦腔剧团历经五十余年艰苦奋斗,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文艺路线,为广大观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演出了一台台优秀剧目、奉献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团演职人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决心创作演出更多更好的,受老百姓欢迎的好剧目,让古老的秦腔艺术在新世纪里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从1935年的宁夏觉民学社,到今天的宁夏秦腔剧团,70多年来,无数秦腔艺术家因为他们的热爱和传承,古老而传统的秦腔艺术在今天仍有无数痴迷的观众。

上世纪70年代末传统古装戏开放后,当时,丁醒民、杨觉民、赵守中、钱森在宁夏秦腔界被誉为“四块金砖”,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宁夏秦腔第一须生——丁醒民
在宁夏秦腔观众心目中,论起演须生的演员,丁醒民那可是“盖了帽”了!“焦赞传孟良禀太娘来到……”这句原本是《辕门斩子》中杨延景的唱词,经著名秦腔须生表演艺术家丁醒民先生这么一唱,立即在观众中传开了,老一辈人几乎都会来这么几句:你听听人家老丁那洪亮苍劲的嗓音,你再看看人家老丁那提袍抓袖、抬腿亮靴的动作,是何
等干净利落、潇洒漂亮,令人咂舌,那可真叫出神入化了!观众的“兴奋点”怎么不会被丁醒民那高超的演技点燃起来呢?上世纪50年代末,我有一个住在银川老市场跟丁醒民同姓的丁叔,他不但爱看丁醒民的戏,回家后还经常模仿。

一天,他在家中模仿丁醒民的抬腿亮靴动作,脚下没站稳,打了个趔趄,结果一只胳膊将刚摆上桌的饭菜全都扫到地上了,气得丁大妈一顿臭骂,丁叔还咧着嘴在一旁“嘿嘿”地傻笑……过后,丁叔的“老毛病”还是不改,直到他去世的前几天,嘴里还念叨着“焦赞传孟良禀太娘来到……”
丁醒民(1919—2007)男,汉族,籍贯陕西户县,中共党员,1988年12月获国家一级演员职称。

1930年在陕西户县忠盛民乐学社学艺,1933—1939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演出,1939—1949先后在宁夏、甘肃的剧社任演员、社长、团长,1949—1986在宁夏秦腔剧团任演员、副团长、艺术顾问,1986.11退休,1991年转离休,2007.6.7于银川逝世。

丁醒民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主工文武老生,在《金沙滩》中饰杨继业,《辕门斩子》中饰杨彦景,《四郎探母》饰杨四郎,《十五贯》中饰况钟,《戚继光斩子》中饰戚继光,《周仁回府》中饰周仁,《软玉屏》中饰丁守梅,《五典坡》中饰薛平贵,《杀庙》中饰韩琪,《逃国》中饰伍员,《回荆州》中饰刘备,《五丈原》中饰诸葛亮,《赵氏孤儿》中饰陈婴,《血泪仇》中饰王仁厚等230
多本(折)戏中担任主角或导演,在宁夏秦腔界被誉为“四块金砖”之一。

丁醒民的父亲丁培寿老人,就是一位戏曲爱好者,他特别喜欢唱秦腔。

陕西农村中长期以来形成一种传统的习惯,以会唱秦腔为荣。

农村的田间,村头处处可以听到秦腔的演唱。

秦腔艺术也就是在这样深厚的基础出得以流行、繁衍、发展。

丁培寿老人从小就学唱秦腔,他不但能唱,而且还能在村里举办的自乐班中演上几折子戏。

他还会“耍调猴”(即木偶戏)耍灯影子(即皮影戏)。

丁培寿老人的演技,在他们沙河寨一带小有名气。

他在自己家中,亲自教几个孩子唱戏,要求的非常严格。

在丁醒民七岁那年,丁培寿老人怕丁醒民长大以后不会唱秦腔惹人笑话,就亲自教他“乱弹”一家人挤在破草屋里,生活非常艰难,白天千着繁重的农活,晚上还得学戏。

一天晚上,当丁醒最唱到,"五更三点月昏黄"一句时,最后的"黄"字要花脸的"犟音"来唱出,唱这个音是很赞劲的,他没有唱上去。

他父亲以为他偷懒,顺手就抄起炕边上作枕头用的青砖,向他的头上打去,顿时丁醒民的头打破了,血一个劲的向外流。

就这样,丁培寿老人还是不让他休息,让他跪在地上继续唱这一句,一直到把这个音唱好为至。

就这样,丁醒民在丁培寿老人的教授之下,天天如此,经过了很长一个阶段的苦练,他终于掌握了许多唱功技巧,并且学会了好几折子戏,在他们本村的"自乐班“里演出了《二进宫》等戏。

沙河寨一带,有一个名叫四吴的木偶艺人,很有名气。

丁培寿老人就让丁醒民拜四吴为师,跟着他学演木偶戏。

旧时学艺的人,拜师以后,首先不是学艺,而是伺侯师傅、每天除了端茶打水,铺床倒尿盆,还要包揽师付全家的家务活,洗衣、劈柴、买菜、做饭、抱孩子,干的不好,轻则是骂,重则是打。

丁醒
民在这个木偶班子里,待了近三个月天气,连一出戏都没学成。

就在此时,户县的"忠盛民乐学社",在沙河寨临村的庞林搭台演戏。

丁醒民同志学艺心切,就偷偷的逃离了木偶戏班,到这个戏班去考试,时有不巧,这个戏班的甲班学生己经收齐,不再收学生了。

他苦苦的向人家请求,这个社有一名演员,艺名叫"辣子红",看着丁醒民人长的挺机灵又听了他的唱腔,觉得丁醒民是个好苗子,答应等演完了以后,带他到户县亲自教他唱戏。

一九三零年冬天,丁醒民同志离开家乡来到户县"忠盛民乐学社"。

由"辣子红"介绍,先跟这个社的甲班学生练功,学唱。

不久"忠盛民乐学社》又招收一批学生,大约有三十名左右,成为这个社乙班学生,丁醒民随即被编在了乙班学生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给这个班担任主教练的是"辣子红"(本姓张),另一个是演文武二花脸的石生财教练“忠盛民乐社“这个戏班子,是由私人办的。

班主张忠是县衙门的步班头头,他办这个戏班子的主要目的;是要从它人身上捞钱刮油。

他给招来的这些学生待遇很低;只是管上下两顿饭,还不给吃饱,说是吃饱了练功,一坏嗓子,二断肠子,可是他对学生的训练确抓的很紧。

一般来说,学生们学上三个月,就要上台演戏。

为了训练管理方便,他把这班学生,迁在农村的一座关帝庙中,从一九三零年农历腊月,到一九三一年三月,训练了三个月后,这批学生就开始登台演戏了。

丁醒民在这个学社班,开始分学的行当是小生,他首场演出的剧目是《花亭会》的高文举进一角色。

又演了《打金枝》等戏的小生角色。

经常和丁醒民配戏唱小丑的王聚民,一天在农民家吃饭,因为吃的太饱,上台一唱,把嗓子给唱哑了,以
后再也不能唱戏了,从这以后再也没人和丁醒民配着演戏。

于是就将丁醒民并到了甲班,随着甲班学生演出。

甲级学生的教练,由董振才担任。

这一批学生中,唱的比较好的有张景民(小生)、刘福民(花旦),还有张振民、富来民、铜声民等人。

丁醒民并到甲班后一边演出一边跟着师哥们学戏,他所学的戏,大部分是由甲班学生中的张振民和富来民二人所教;不但学了许多小生戏,如《黄鹤楼》等,还学了许多须生的应工戏,如《伍员逃国》,《斩韩信》,《临演山》等。

开阔了他的戏路子,这也是他以后改行唱须生的起步。

一九三二年期间,“忠盛民乐社“全班人员,赴西安一带巡回演出。

他们在西安城外龙头镇演出时,正值这个地方流行着瘟疫,来势异常凶猛,许多乡民死于恶疾。

一天晚上,他们演出《回荆州》一戏,戏刚演完,董振才教练突然死去。

全班人员强忍悲痛,急急忙忙地又移到大王镇演出。

到了大王镇没有过三天,严教练又突然气绝身亡。

这两个教练的突然死去,使整个班社人心惶惶,学生没有了教练,变成了一盘散沙,演员惧怕瘟疫,无心上台唱戏。

班主张忠,眼看着局面无法维持,就给学生们每人发了一块现大洋,打发回家躲瘟疫。

“忠盛民乐社”就此散了班,丁醒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一九三三年,"忠盛民乐队"又开始组班,丁醒民也被招了回去。

不久,这个班社又招收了第三批学生,也就是这个社的丙班学生。

因为这个戏班的甲、乙两班学生招回来的并不很多,就把这些学生全部合在了丙班之内,仍由石生财教练负责教他们。

丁醒民以前就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又非常勤奋好学,石生财教练对他要求也相当严格,不久他便成为这个戏班中名列前茅的主要演员。


时他以演须生行当为主,文武不挡。

如《临潼山》一戏中的李渊,《葫芦峪》一戏中的诸葛亮等角色,均较为出色。

一九三四年,丁醒民的父亲,丁培寿老人不幸去世。

家中的弟弟又小、他母亲让他回去种地,以务农来养家糊口,此时的丁醒民在这个班社中初露头角,很能叫座。

班主哪里肯放这个刚能为自己捞钱的"戏娃子"回家务农,丁醒民趁亡次演出完,偷着跑了回去。

班主知道了丁醒民偷跑回家的消息,即刻派人把他抓了回来。

丁醒民发誓再不唱戏决心回家务农,承担家庭的重任。

班主用尽了各种办法,恐吓,诱感、最后告诉他只要继续演戏,每月给他三斗麦子报酬,做为养家糊口的资助。

这样,丁醒民同志才答应了继续留在班社内演出。

这三斗麦子的报酬,只不过是班主骗人的一句空话,实际上后来一粒麦子也没有给过丁醒民。

丁醒民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后、就又一次逃离了这个班社。

这次他没有回家,怕回去了又给抓回来,他跑到了陕西周至县马超村的一个戏班子里搭班演戏,这个班社是由周至县衙门步班班头郭英所办。

后来他随着这个班社来到户县演出时,让"忠盛民乐学社"的班主张忠知道了,派人去将他抓住,用铁链子把他拴在车上,带到了"忠盛民乐社"正在演出的天河村。

当时这个戏班刚演出完,班主即刻召集起全体人员将丁醒民拉倒梆在板凳上,命令全体人员,每人狠狠的拙他五板子。

张班头还手提一把剃头刀,扑上去要割丁醒民的耳朵,被刘教练抱住,其它教练和全部学生一齐跪下给丁醒民求情,在众人求情之下,张忠没有割掉丁醒民的耳朵,但打还是免不了。

丁醒民不但挨了这一顿,从这以后,几乎是每天都要挨一顿毒打。

丁醒民实在是忍受不了这样的虐待,在
师兄弟的帮助之下,又一次逃出了"忠盛民乐队",这一次,他总算彻底的商开了他学艺的班社。

丁醒民到了陕西兴平县"民乐社"搭班演出。

民乐社班主任老六对艺人尚好,这里有几个颇有名望的演员。

丁醒民在这里首场演出的"打炮"戏是《临潼山》。

当他演到李渊有一个"马失前蹄"的大劈叉动作时,台下突然飞上来一段红绸子,随之全场观众沸腾,连声喝彩。

旧社会这叫"披红挂彩",是对艺人的最高的奖励。

丁醒民同志在这里首场打响了,当地人给他送了个艺名叫"十四红"。

他在这个戏班里又拜钱亦生为师,他跟着钱亦生师付,学了《卖华山》等戏。

陕西著名的须生王文鹏老艺人,带班来到兴平县演出时,他的演技深深地打动了勤奋好学的丁醒民,王文鹏先生演戏,他是场场必到,偷着学习王文鹏的唱腔,动作,戏路子。

并且还给王文鹏老艺人演配角、如配演《辕门靳子》的杨宗保,《烙碗汁》的寅生等角色,从中收益不浅。

尤其是在学习王文鹏老艺人的唱腔艺术方面,对他自己的唱腔艺术有很大的提高。

丁醒民1952年在人民剧团获工作模范奖,1955年在甘肃省戏曲汇演中,获表演一等奖和金质奖章,1962年在宁夏秦腔剧团获甲等工作模范奖,1974年获先进生产者奖,1979年被评为宁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文化系统“老有所为”先进个人,1980年被推选为银川城区第四届人大代表,1983年被推选为自治区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先后任宁夏文联委员、宁夏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91年被批准享受地厅级政治生活待遇,1995年,在全国中老年戏曲汇演中,获表演一等奖和寿星奖。

杨觉民(1921—2006)男,汉族,籍贯陕西长武,民革会员,1988年12月获国家一级演员职称。

1935—1949在觉民学社任演员,1949—1969在人民剧院任剧务股长,银川剧社社长,银川剧团剧务科副科长、科长,宁夏秦腔剧院二团业务秘书,宁夏秦腔剧团任演员,1969—1972在银川市糖业烟酒公司任职员,1972—1986在宁夏秦腔剧团任演员、艺委会副主任,1986年退休,1993.4转离休,2006.9.6于银川逝世。

杨觉民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主工文武小生,共上演的剧目有162本,其中主演的剧目有112本,代表剧目62本,在《黄鹤楼》中饰周瑜,《蝴蝶杯》中饰田玉川,《周仁回府》中饰周仁,《十五贯》中饰熊友兰,《卧薪尝胆》中饰勾践,《坐窑》中饰吕蒙正,《软玉屏》中饰秦一鄂,《西厢记》中饰张生,《杀狗》中饰曹庄等,在宁夏秦腔界被誉为“四块金砖”之一。

1958年在西北戏剧汇演中,他在《人间天上》饰演陈大勇的唱段由中国唱片公司录制发行全国,1959年在第七期《戏剧报》上对他的事迹做了全面介绍,《宁夏日报》、《宁夏画报》等报刊对他的艺术成就进行了多次报道并配发剧照,1993年被批准享受处级政治生活待遇。

1969年,“文革”风暴已横扫中国大地整整3年了。

宁夏著名生角演员杨觉民因“贫农”成分前面被造反派加了个“自报”,在那个“惟成份论”的年代里,“自报”无异于“冒牌”的代名词,杨觉民也因此被剧团扫地出门,在银川市西门外的一家副食店卖水果。

一天,店里来了一位
农村老大爷,他端详了杨觉民一会儿,忽然抢上前去紧紧握住杨觉民的手说:“老杨,我是专门来看你的啊!我听说你在西门卖苹果,还有点不相信,现在这么一看才知道是真的。

你可要保重身体啊,我老汉还等着看你的戏呢!”杨觉民回握着老人的手,激动地久久说不出话来……不知这消息是怎么让区革委会一位管文教的领导知道了,他吩咐杨觉民所在商店的领导说:“杨觉民是一个有影响的人,让他在大街上卖东西太显眼,影响不好,干脆把他的工作给调一调!”此后,杨觉民被调到了副食品加工厂当保管。

杨觉民与屈效梅因长期在舞台上演夫妻戏和爱情戏,配合默契、妙趣横生,宁夏秦腔观众也曾有一个美好想法:俩人若真的结为夫妻,那可真是天生的一对啊!事有凑巧,1960年,杨觉民的妻子因病去世;不久,屈效梅的丈夫熊跃武在一次安装电器时不慎触电身亡。

这时,社会上流言四起,说屈效梅的爱人是杨觉民害死的。

但不久,谣言不攻自破,因为熊跃武出事那天,杨觉民不在银川,正在银南地区巡回演出,他怎么可能去害死屈效梅的丈夫呢?1998年8月,有人曾去杨觉民家采访。

当问及杨老当初为什么不娶屈效梅时,他并不回避。

杨老沉思了一会儿,说明了原由:他妻子和屈效梅的丈夫去世后,确实有不少好心人想促成两人的婚事,其中还有一位是文化系统的领导,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这倒不是屈效梅有什么不好,而是杨觉民考虑自己儿女多、拖累大,他想找一个能“相夫教子贤妻良母”型的妻子,而不是事业有成的“女强人”。

出于这种考虑,杨、屈终于未能走到一起。

杨觉民现在的妻子孙玉兰正是一个贤妻良母的典型,杨觉民
因肺心病十年多卧床不起,一直由孙玉兰精心服侍,无怨无悔,直到2006年杨老去世。

赵守中,男,汉族,1923年2月出生,籍贯陕西长安,中共党员,1988年获国家一级演员职称。

1931—1935在西安新剧社学艺,1935—1942在宁夏觉民学社甲班毕业任演员,1942—1949在宁夏人民剧院任演员,1950—1961在银川剧社任演员队队长,1961—1988年在宁夏秦腔剧团任演员、艺委会副主任,1988年退休,1993.4转离休。

赵守中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主工铜锤花脸,在《铡美案》中饰包公,《斩单童》中饰单童,《苟家滩》中饰王彦章,《打銮驾》中饰包公,《八件衣》中饰包公,《黑叮本》中饰徐彦昭,《杜鹃山》中饰雷刚等160余本(折)戏中担任主角,在宁夏秦腔界被誉为“四块金砖”之一。

1955年参加甘肃省戏剧会演获二等奖,1958年在西安举行西北五省戏剧会演,演出剧目《三对面》受到大会好评,之后中国唱片公司、陕西省音响出版社将其演出的《打銮驾》、《斩单童》的唱段录制成唱片、录音带发行,1995年在全国中老年戏剧会演中获“牡丹奖”,1987年宁夏广播电视台为本人录制磁带《打銮驾》、《斩单童》等唱段,并在全国发行,1993年被批准享受处级政治生活待遇。

钱森,男,汉族,1928年11月出生,籍贯宁夏金积,中共党员,1988年获国家一级演员职称。

1940年在庚辰俱乐部学戏,主工花旦,1949
年在人民剧团任主演,1954年去上海观摩华东戏曲会演,带回了越剧“庵堂认母”进行了词句和唱腔改革、自导、自演,并搬上了秦腔舞台,1956年参加了甘肃省文化局举办的戏曲演员培训班,在学习期间,将扬剧的“鸿雁传书”移植到秦腔舞台,成为代表作,1972—1978负责业务工作,从事导演、排练、唱腔的研究工作,1980年调任宁夏艺术学校副校长,1984年又调回宁夏秦剧团任剧团艺术顾问兼给青年演员排戏,直到1988年退休,1993.4转离休。

钱森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主工青衣、正旦,在《红娘子》中饰红娘子,《贾宝玉》中饰黛玉,《王昭君》中饰王昭君,《珍珠衫》中饰周云儿,《白兔记》中饰李三娘,《王贵与李香香》中饰李香香,《白蛇传》中饰白素贞,《武大郎之死》中饰潘金莲,《孔雀东南飞》中饰刘兰芝,《五典坡》中饰王宝钏,《秦香莲》中饰秦香莲,《游西湖》中饰李慧娘等160余本(折)戏中担任主角,在宁夏秦腔界被誉为“四块金砖”之一。

1955年在甘肃省戏剧会演演出《庵堂认母》中饰王志贞,获演员二等奖,195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调演,在独角戏《鸿雁传书》中饰王宝钏,获中央文化部领导及自治区领导、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宁夏日报》发表了评论文章,对他的艺术造诣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本大会未设奖),1995年在北京演出《红梅阁》中饰李慧娘,获牡丹奖,1951年获西北局颁发的“进步艺人”奖章,1973年被评为区秦先进工作者,1993年被批准享受处级政治生活待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