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评《天水围的日与夜》

天水围——温暖点亮人心

我现在耳边还听着电影片尾的音乐“月色弯弯照九洲,天边新月如勾回忆往事晃如梦。。。”

结尾是温暖团圆的中秋节,简单而巧妙,朴素而煽情,真实而感动,平常而不凡!敬佩许鞍华,那个短发长相如男人般粗鲁而有才华的香港女导演(她和大陆合作的作品除外)

曾被她《客途秋恨》扎实平稳有质感的画面打动。而《天水围》是导演又一次对普通香港人的通透解读。

——坐在病床上的婆婆对家安说“你妈妈是个辛苦命,她十几岁就出去做工,拿钱回家供你大舅上学,大舅供完又供小舅,结婚还拿钱回家,你爸爸也不说她,还拿出自己那份。。。”简单几句勾勒出一个奉献的大姐形象和一个体贴善良的丈夫。在婆婆的叙述中,电影画面切到几张历史黑白照片,那就是香港几十年前渔村变都市的写照,一些些工厂线劳苦的女工,纺纱工,就是一个个她们,用细嫩的手,用瘦弱的身躯养活或是支撑着一个个小家。画面转切是在香港的时尚购物广场,几个银发的婆婆歇息在长凳上。

女性是伟大的!劳动的女性是更伟大的!

贵姐是个寡妇。她在家楼下的在超市水果摊工作,她没有太高的文化,她兢兢业业作事情,每天下班买报纸买菜回家烧饭给儿子吃。儿子家安很乖。贵姐教儿子买报纸要去那家送塑料袋的摊位买。

在贵姐同一楼住着个阿婆,她唯一的女儿死了,外孙跟着女婿过,几乎和她断绝来往,她很节俭,中午的菜吃剩下晚上接着吃,一个人吃饭的滋味漫长无趣。

家安的耳朵打着耳洞,帅气的他像个飞仔,其实他是个听话正常的中学男孩,在家里可以整天困在沙发上看电视,等着妈妈下班做饭吃。

贵姐家的方桌就是这对母子的全部生活反应。导演大胆的固定机位,一次次的交待日与夜。观众一点不起腻,一直到片尾吃月饼,只用了一次反打。

家安拿着去世父亲的裤子问贵姐“我穿小了,这个要不要扔掉”,贵姐拿着垃圾袋和裤子一同倒到垃圾筒,不假思索的干脆!又翻开垃圾桶,温柔的拿出裤子,想起裤子的主人,轻轻的叠好,放在桶盖上。。。这个情节细腻动人。

阿婆在超市找工作,贵姐无意帮助了阿婆。贵姐善良和平和的本性一次次展现。她帮助阿婆搬电视,帮阿婆去探望女婿,和阿婆做成了朋友,这个时候,观众的心变的高兴和温情起来,因为孤单无助的阿婆有个贵姐这个无私的朋友,她们都是生活最底层的女性,她们都为一日三餐忙碌一辈子,有时孤独有时寂寞有时痛失爱人和亲人,当走过漫漫人生路,她们此时可以结伴而行,这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友谊,这是一种支撑苦难的感情!

这部电影简单取胜!

电影《玛丽和马克思》影评

《未曾碰面的朋友》

凡在封皮上宣传得很过火的电影,反而在选择上有迟疑的态度。“圣丹斯开幕大作,导演:亚当艾略特,历时5年,取材导演长达二十年和笔友通信的真实经历”

这是个热身电影,但一看进去就引人入胜爱不释手。

马克思是个生活在繁华世界纽约的一个犹太人,他有精神病史,他看不惯人们随地乱扔垃圾,他天生有喝人交往的恐惧症,从小就手里拿着本册子《面部表情绘图》,他需要靠这册子的指导模仿做出“生气,高兴,抱歉。。。”的面部表情,他44岁,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爱吃热量高的食物,比如巧克力热狗,这是他发明的食物,把一大块巧克力夹在面包中,一大口一大口的嚼,他体重超标,在参加每周四一次的“禁食会”,在帮助他减轻体重,因为他的私人医生已经严重提醒他,不能再胖了,不能吃比自己脑袋还要大的食物。

玛丽是个澳大利亚8岁的女孩,她戴着老式难看的黑框眼镜,额头有一块褐色的

胎记,是个长相不漂亮的小姑娘,玛丽的爸爸是个给袋装茶叶封口的工人,妈妈是个爱一边喝着雪利酒一边煮饭的家庭主妇,她說玛丽是个“意外”,她喜欢在超市里小偷小摸,把一些商品藏到大围裙下面,而告诉玛丽这种做法叫“借”,还告诉玛丽,“小孩子都是从啤酒杯里被爸爸发现,然后生出来的。。。”

一次玛丽在陪着妈妈去邮局偷信封的时候,得到了美国人马克思的地址,玛丽一直有个疑问,如果澳大利亚人都是啤酒杯生出来的,那么爱喝可乐的美国人呢?他们的孩子是否是从可乐罐里生出来的,玛丽提笔给这个陌生的美国人写了信,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还寄上一条“樱桃牌”巧克力,希望能和马克思先生交朋友。

从来只是在邮箱里收到广告,账单的马克思,收到了一封真正是一个活人给自己针对自己写的信,这封信像一颗炸弹一样炸乱了马克思的心绪,他不知道和人交流感情甚至是对话。在十几个小时的适应后,马克思很想和这个叫玛丽的小女孩说话,他看了再看玛丽在信尾写的“您的朋友玛丽。。。”

马克思简单介绍了自己是谁,然后很郑重的用自己的知识回答玛丽的问题“在我4岁的时候,我也有过同样的问题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說,聪明的孩子是最尊贵的牧师下的蛋,一般的孩子都是修女下的蛋,而坏孩子是妓女下的蛋。所以,美国的小孩不是从可乐罐里生出来的。。。”在信的结尾,他也郑重的写上“您的朋友马克思”

。。。。。。

很温情很怀旧很触动人心,那些放大生活的真实细节,单纯,童真,简单和新鲜。

玛丽和马克思有很多相似的爱好,他们都爱看同一部动画片,他们都是被人忽视的弱者,他们被人嘲笑欺负和遗忘。但他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宠物,他们都爱吃巧克力。。。他们在信中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看这部电影,激动得让我想扯开它的画面,把自己包裹进去,到他们的世界,做他们的朋友,和他们通信,用他们的思想去生活,去体味喜怒哀乐。

电影用两人几十年的通信一件事件一件事件的联系串起。玛丽的成长,马克思又进了神经病院,玛丽的恋爱,马克思彩票中了奖。。。一件件生活中的流水帐,他们甚至有一段时间还停止了通信,但牢牢的友谊让他们和好如初。就像马克思在信里說的那样“你是我世界上唯一的朋友,最好的朋友”

结尾让人有些意外,玛丽带着自己新生的婴儿终于来到美国,她在马克思的公寓边,看到了马克思在信里提到过的流浪者,还是在那里晒着太阳乞讨。玛丽推开马克思的家门,但是马克思在椅子上刚刚过世,玛丽环视着这个通过信已经很熟悉的“马克思世界”,当她抬头看到天花板,贴满了玛丽的信,还有一些照片。。。8岁的玛丽,大学里的玛丽,新娘的玛丽。。。

这是友谊的终结还是开始呢,也许马克思的离世是导演人为营造的距离,只有保持马克思和玛丽之间的距离,这种友谊才算是最真实和快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