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课后答案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化学
水
1、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
邻近水(Vicinal water): 水与非水组分的特定亲水部位通过水-离子和水-偶极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
在-40℃下不结冰;无溶解溶质的能力;与纯水比较分子平均运动大大减少;不能被微生物利用此种水很稳定,不易引起Food 的腐败变质。
多层水:
体相水:
2、BET单分子层水
3、水分活性、吸附等温线
4、净结构形成效应、净结构破坏效应(哪些离子)
5、吸附等温线的作用、意义、应用
6、液态水为何为结缔状态
①H-O 键间电荷的非对称分布使H-O 键具有极性,这种极性使分子之间产生引力。
②由于每个水分子具有数目相等的氢键供体和受体,因此可以在三维空间形成多重氢键。
③静电效应。
7、水分活性在冰点上下的差别
8、半氢结构
在邻近的两个氧原子的每一条连接线上有一个氢原子,它距离共价结合的氧为1±0.01Å,距离氢键结合的氧为 1.76±0.01Å。
氢原子占据这两个位置的几率相等,即氢原子平均占据每个位置各一半的时间。
通常我们把这种平均结构称为
半氢、鲍林或统计结构。
糖类
1、环糊精的结构特点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环糊精的结构特点:
1)圆柱形,高度对称性
2)-OH在外侧,C-H和环O在内侧
3)环的外侧亲水,中间空穴是疏水区域
4)作为微胶囊壁材,包埋脂溶性物质(风味物、香精油、胆固醇)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保持食品香味的稳定
2)保持天然食用色素的稳定
3)食品保鲜:将环糊精和其它生物多糖制成保鲜剂。
涂于面包、糕点表面可起到保水保形的作用。
4)除去食品的异味:鱼品的腥味,大豆的豆腥味和羊肉的膻味,用环糊精包接可除去。
5)作为固体果汁和固体饮料酒的载体
2、酶糖化经过糊化、液化和糖化三道工序,每道工序的作用是什么?
水温至53℃以上时淀粉会在在高温下溶液中溶胀、分裂而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
糖化就是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
是淀粉糖品制造过程的主要过程。
也是食品发酵过程中许多中间产物的主要过程。
淀粉液化:其实就是淀粉在阿尔法淀粉酶的作用下,由高分子状态(淀粉颗粒)转变为较低分子状态(糊精),同时淀粉的黏度降低,即表现为由半固态变为溶液态。
淀粉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淀粉浆逐渐糊化,糊化完全后在70~80℃用α-淀粉酶不断搅拌使其液化,灭酶过滤,滤液冷却加糖化酶在60~65℃恒温水浴糖化。
淀粉分解分为三个过程:糊化,液化,糖化。
1.糊化:就是指淀粉颗粒在热水溶液中膨胀、破裂。
在这种粘性溶液中的游离淀粉分子相对未糊化的淀粉来说,淀粉酶可较好的将其分解。
糊化后的淀粉不再聚结成固体淀粉颗粒,因此在液体中含有的酶可以直接将它们很快分解。
相反,未糊化淀粉的分解则需要很多天。
2.液化:液化就是通过α—淀粉酶的作用,使已糊化过的淀粉液粘度降低。
3.糖化:含义是通过淀粉酶的作用,把已液化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糊精。
3、请分别列出三种褐变现象及其定义或褐变机理,谈谈怎样抑制每种褐变的发生。
1)焦糖化反应:在无水(或浓溶液)条件下加热糖或糖浆,用酸或铵盐作催化剂,生成焦糖的过程,称为焦糖化。
反应条件
①无水或浓溶液,温度150-200℃。
②催化剂:铵盐,磷酸盐,苹果酸,延胡索酸,柠檬酸,酒石酸等
③pH8比pH5.9时快10倍。
④不同糖反应速度不同,
例如果糖大于葡萄糖(熔点的不同)
美拉德褐变:食品在油炸、焙烤、烘焙等加工或贮藏过程中,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同游离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游离氨基发生羰氨反应,产生有色大分子,这种反应被称为美拉德反应。
亚硫酸根可以与醛形成加成化合物,该产物可以与R-NH2
缩合,但不能进一步生成薛夫碱和N-葡萄糖基胺,因此亚硫酸根可以抑制美拉德褐变反应。
4、美拉德褐变的产物有哪些?
产物:
色素:类黑精
风味化合物:如麦芽酚,乙基麦芽酚,异麦芽酚,吡喃酮,呋喃酮,内酯,羰基化合物,酸和酯类。
二氧化碳:斯特勒克降解反应是产生二氧化碳的来源。
5、α淀粉与β淀粉的定义
β-淀粉:生淀粉分子之间由于氢键的结合,排列成十分紧密的束状,称为β-淀粉,水分很难进入其中。
α-淀粉:淀粉粒中的束状结构松散,淀粉分子逸出,与水分子充分相互作用,这种状态的淀粉称为α-淀粉。
6、食品加工中如何控制和利用美拉德反应?
7、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及其与低聚糖的关系
膳食纤维与低聚糖的关系:
1)低聚糖属于低分子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2)低聚糖的某些生理功能类似于膳食纤维, 但它不具备膳食纤维的物理特征,如粘稠性、持水性和膨胀性等。
3)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完全归功于其独有的发酵特征( 双歧杆菌增殖特性)。
4)而目前对膳食纤维发酵特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尚无法
与低聚糖的双歧杆菌增殖特性相比较。
8、何谓淀粉的糊化和老化?影响它们的因素有哪些?
糊化(α-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的糊状溶液的过程被称为糊化。
其本质是微观结构从有序转变成无序。
影响糊化因素:
1)结构: 直连淀粉比例高不易糊化
2)Aw :水分减少,糊化温度升高
3)糖:高浓度的糖抑制淀粉糊化
4)盐: 高浓度的盐使淀粉糊化受到抑制;低浓度的盐,对糊化几乎无影响。
5)脂类:甘油酯和脂肪酸均可与直链淀粉形成复合物,100℃不破坏,所以推迟糊化过程,升高糊化温度。
6)乳化剂:与淀粉螺旋形成包合物,阻止水分子进入淀粉颗粒,因而干扰糊化。
7)酸度:
pH<4时,淀粉水解为糊精,粘度降低(故
高酸食品的增稠需用交联淀粉)
pH 4-7时,几乎无影响
pH =10时,糊化速度迅速加快,但在食品
中意义不大
8)温度:温度越高,糊化程度越大。
9)淀粉酶:在糊化初期,淀粉粒吸水膨胀已经开始,而淀粉酶尚未被钝化前,可使淀粉降解(稀化),使淀粉糊化加速。
10)亲水性高分子(明胶、CMC):竞争吸附水,是糊化温度↑
11)电解质:破坏淀粉分子间氢键,促进淀粉糊化
阴离子:OH- >水杨酸根>CNS->I- >Br->NO3->Cl->酒石酸根>柠檬酸根>SO42-
阳离子:Li+>Na+>K+>NH4+>Mg 2+。
淀粉老化:淀粉糊冷却或储存时,淀粉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的再缔合产生沉淀或不溶解的现象。
实质是糊化的后的分子又自动排列成序,形成高度致密的、结晶化的、不溶解性分子微束。
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
1)温度:2-4℃,易老化;>60 ℃或<- 20℃,不易发生老化
2)含水量:30-60%,易老化(面包、米饭、馒头)<10%或过高均不易老化
3)溶液浓度:浓度大,分子碰撞机会多,易于老化;淀粉浓度小,分子碰撞机会少,不易于老化。
4)冷却速度:缓慢冷却,加重老化程度;迅速冷却,降低老化程度。
5)结构:
直链(空间位阻小)比支链淀粉易老化
聚合度适中的才易于老化(100-200)
淀粉改性后,不均匀性提高,不易老化。
淀粉膨化加工后(膨化食品),加深淀
粉的α化程度,不易老化。
6)无机盐种类(阻止老化的顺序):
SCN->PO43- >CO32- >I _>NO3->BR->C1-,Ba2+>Sr2+>Ca2+>k+>Na+
7)pH:pH 5~7老化最快,偏酸或碱不易老化;
8)共存物的影响:脂类和乳化剂可抗老化(淀粉胶束之间形成一层薄膜);多糖(果胶例外)、蛋白质等亲水大分子,可与淀粉竞争水分子及干扰淀粉分子平行靠拢,从而起到抗老化作用。
9、淀粉糊化作用的三个阶段
可逆吸水阶段:
在室温的水中浸泡时,水分进入淀粉粒的非晶质部分,体积略有膨胀,此时冷却干燥,吸入的水分子排出可以复原,双折射现象不变。
不可逆吸水阶段:
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因而淀粉分子有更多的位点可以和水分子发生氢键缔合,水分进入淀粉粒的微晶间隙,不可逆大量吸水,其体积可膨胀到原始体积
的50~100倍。
处在这一阶段的淀粉如果把它重新进行干燥,其水分也不会完全排出而恢复到原来的结构。
淀粉粒解体阶段:
随着环境温度的继续提高,淀粉颗粒仍在继续吸水膨胀。
当其体积膨胀到一定限度后,颗粒便出现破裂现象,颗粒内的淀粉分子向各方向伸展扩散,溶出颗粒体外,扩展开来的淀粉分子之间会互相联结、缠绕,形成一个网状的含水胶体。
这就是淀粉完成糊化后所表现出来的糊状体。
10、什么是高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凝胶机理分别是什么。
HM凝胶机理:1)在果胶溶液中加入足够的酸和糖就会胶凝。
2)pH足够低时,分子间斥力下降,分子缔合形成接合区;
3)高浓度糖(~ 65 %,至少55%)与分子链竞争水,果胶溶剂化程度大大下降,有助于链间相互作用;
4)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凝胶强度高
LM凝胶机理:二价阳离子在果胶分子间形成交联
脂类
1、脂肪酸的命名
2、油脂的精炼
3、脂肪氧化、单重态氧(光敏反应、猝灭反应)
脂肪氧化:
4、脂肪氧化(自动、光敏)的机制、特征、氢过氧化物的
形成
5、脂肪氧化常见的影响因素
6、精炼过程步骤的作用
7、亚晶胞、同质多晶、固体脂肪指数
同质多晶是指化学组成相同而晶体状态(晶型)不同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熔融态时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与性质。
油脂食品中固体与液体的比例称为固体脂肪指数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1、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物理因素:热、低温、机械处理、静液压、辐射、界面
化学因素:ph、金属离子、有机溶剂、有机化合物水溶液、表面活性剂、离液盐、
2、蛋白质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3、蛋白质热变性
4、蛋白质表面活性
5、肽键的影响
6、
7、
8、起泡性质的影响(形成、稳定)
9、疏水相互作用
酶
1、酶的特征
1)催化剂的共同点
a)量少高效
b)仅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并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c)都是通过降低反应分子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
度
2)酶的特性(生物催化剂)
d)高效催化,条件温和
e)高度专一
2、酶的专一性
3、酶的必需基团和活性中心
4、酶的命名和分类
5、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酶和底物的浓度、活化剂、抑制
剂、pH值、温度)
6、米氏方程、Km的意义
7、实际应用中,怎样利用双倒数作图法测定Km和Vmax
8、酶促褐变的机制、酶促褐变发生的条件、控制酶促褐变
的方法
机制:植物组织中含有酚类物质,在完整的细胞中作为呼吸链传递物质,在酚-醌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当细胞组织破坏后,氧大量侵入,酚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造成醌的形成,平衡受到破坏,于是发生醌的积累,醌再进一步氧化聚合形成褐色色素称为黑色素或类黑精,造成食品的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