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城市道路功能
道路交通 交通功能
沿路利用 保证通风、日照、采光 公共空间 城市景观 公用设施的设置空间,轨道交通设置空间 保证消防、救援活动 防灾救灾 避难道路 防火带
形成城市结构的骨架 形成城市结构功能
组成邻里居住区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
1.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要求: 运输通畅、布局合理;
①城市各区域间有便捷条件,用非直线系数ρ来衡量,一 般要求ρ≤1.41.
(4)非直线系数: 又称曲度系数或路线增长系数,是道路起、
终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空间直线距离的比值。
L实 / L空
ρ-非直线系数; L实-为道路起、终点间的实际长度; L空-为道路起、终点间的空间直线距离。
交通干道的非直线系数应尽量控制在1.4以内, 最好在1.1~1.2之间,但山区或地形起伏较大的城 市对此项指标不必要求。
4.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要求: 利于排水、便于布置管线
5.建筑艺术
返回
三、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
(一)不同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网 规划的影响 (二)地形条件的影响 (三)城市进出口公路系统的影响 (四)铁路线的影响 (五)城市原有路网的影响
四、城市道路的分类
快速路——完全为机动车辆服务,长距离快速交通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 次干路——区域交通集散,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直接与两侧建筑连接
(4)星形组合式
一个城市的道路网由 数个星形道路系统组合而 成。环形中心广场多联接 4条以上主干道路,在交 通量不很大时,可以不设 红绿灯信号,车辆适当减 速均可通达任一方向。
长春市的干道网就是 由8个星形广场和多条放 射干道组合而成。
交通工程学论述题、简答题
交通工程学论述题、简答题(1)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车辆数。
(2)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3)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以一个地区或一条道路为研究范围对象,通过收集资料、事故调查、现场测量手段获得与研究对象范围内相关的信息,通过事故指标、隐患指标及风险指标等,应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对研究范围进行安全程度的评价。
1、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①运输能力仍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不同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综合运输效率低下③运输网络布局不合理,西南、西北地区运输网络密度太低;④运输结构不合理,水运运输严重萎缩,铁路运输比重也有所下降;⑤运输设施技术装备水平较低;⑥运输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经营手段落后。
2、什么是交通延误?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交通延误是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
由于形成的原因和着眼点不同,可分为固定延误、运行延误、停车延误、排队延误和引道延误。
因素是:(1)、驾驶员自身素质;(2)、车辆性能及技术状况;(3)、道路及其车流组成情况;(4)、交通负荷;(5)、转向车比例及其他干扰情况;(6)、道路服务水平及交通控制水平;(7)、道路交通环境及其他因素等。
3、交通延误资料作用(1)评价道路的阻塞程度和服务质量交通延误十分直观地反映了道路交通的阻塞情况,因此,交通延误资料客观地反映了道路的阻塞程度,也体现了道路服务质量的高低(2)道路改建的依据在拟定道路或路口改建计划时,是否应拓宽道路或实行快慢车隔离,是否应设左转专用道等,都应以延误分析为依据。
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道路的交通网络
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道路的交通网络
(1)主要特点
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行人和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有一定变化规律;典型的混合型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2)城市道路网
格局规划原则: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
欧洲城市: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我国城市: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
(3)问题及改善
问题1:交通线路拥堵对策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最根本的措施。
问题2:交通环境污染对策2: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绿化美化交通线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 1 -。
《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含专项规划和部分重要道路详
《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含专项规划和部分重要道路详细规划)》文本主要内容摘选第一章总则1、规划背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优化、完善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系统,构建畅通高效的道路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控规对道路交通设施控制用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指导道路设施建设,编制本规划。
2、规划范围和年限(1)规划范围: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一致。
中心城区道路网与即墨、胶州、临空经济区等外围组团的路网及干线公路紧密衔接,故研究范围扩大至这些区域。
(2)规划年限:至2020年,考虑远景需求。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策略1、规划目标结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强道路网络连通性,贯通骨干网络,加密次支路网,构建功能清晰、级配合理、布局均衡、内外衔接的一体化道路网络。
2、规划策略(1)落新政策、行新理念;(2)组团通连、新老融合;(3)结构完整、快慢有序;(4)功能协调、容量匹配;(5)尺度适宜、绿色优先;(6)规划统筹、管控高效。
第三章道路网络系统规划1、中心城区路网整体规划中心城区规划道路网总长度5716km,密度为7.69km/km2,道路面积率为19.39%。
其中规划高快速路总长423km,密度为0.57km/km2,规划形成“区域一体、高快衔接、六横九纵、环湾放射”的高快速路网络。
(1)六横轴:胶州湾西路—嘉陵江路—胶州湾隧道—胶宁高架—银川路;疏港高速—胶州湾第二条机动车隧道—杭鞍高架-辽阳路;青兰高速—胶州湾大桥—大桥接线;胶州湾高速(湾底段)—仙山路;扬州路—正阳路;中心城区北部快速路。
(2)九纵轴:滨海公路快速路;青银高速—青新高速;山东路—重庆路—龙青高速;环湾大道—双元路;胶州湾大桥红岛接线—华中路;青威快速路;机场高速;机场西快速路—胶州湾高速(西岸段)—江山路、昆仑山路;沈海高速。
东岸城区规划道路网总长度2237km,密度为8.84km/km2,道路面积率为19.27%。
城市道路网规划
城市道路网规划第1节引论城市道路网是所有城市道路组成的统称。
城市道路网一旦形成,就大体上确定了城市的发展轮廓,并且其影响会一直延续下去。
因此,城市道路网规划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从交通工程的观点来看,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继续,只有在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提出功能良好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一)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网规划的影响城市中的各种用地,如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城市行政中心、公园绿地、码头仓库区及铁路场站等都是交通的策源地。
交通策源地每日都发生和吸引着大量的人流和货流,构成不同目的和形式的城市客、货流交通。
若要使路网规划得较为合理,就必须通过交通调查取得必需的交通资料,只有在充分占有交通资料的条件下,才可能使得城市分区布局有利于交通便捷、均匀、分散,减少不必要的往返运输、长距离运输、迂回运输,减少交通事故。
其原则是分区内部的近距离交通多,超越分区的远距离交通少。
在分区内布置无害工业、手工业及各种机构,供居民就近工作;要修建与分区内就业居民人数相适应的住宅,区内应具有完善的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公共设施,使得居民上班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出行距离较近,这就形成了分区内部交通小系统,其主要的交通形式是步行和自行车。
各分区之间的交通是较远或远距离交通,形成全市交通系统。
分区之间的交通应该达到通畅快速,车辆的流动与分布、交通种类与速度都直接影响道路系统的布局与形成。
(二)地形条件的影响城市的地形条件对城市用地分区、道路线型有很大影响。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该认真地分析城市地形特点和变化,做到用地划分自然,道路平、纵、横面线型配合地形变化,既满足技术标准,又能结合环境和景观。
(三)城市进出口公路系统的影响城市对外交通有铁路、水运、航空和公路。
公路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关系极为密切。
公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的部分一般称为城市的进出口。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与公路的横断面有很大不同,技术标准也不同,因此,城市进出口既有横断面改建,又有横断面的衔接过渡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城市进出口发生严重的交通阻塞,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大纲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Survey and Geometric Design of Roads二、学时与学分:80学时,5学分三、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四、课程教材:周亦堂等编.《道路勘测设计》.重庆大学出版,2005年五、参考教材: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2.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
3.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
4.吴瑞麟·《城市道路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5.蒋承楷·《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年。
6.王文锐·秦建平·公路工程实用测设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六、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七、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主干专业课,必修。
道路设计可分为线形设计与结构设计两部分,本课程主要讲授线形设计部分,通过学习与课程设计,使学生达到掌握路线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目的,使学生能独立完成道路勘测与平、纵、横设计工作,具备从事道路路线勘察设计的能力。
通过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和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具有公路与城市道路线形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道路勘测设计程序、内业、外业工作内容和方法,以及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编制。
八、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电化教学和问题讨论与网上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行驶理论,较全面地掌握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理论、标准,以及实用方法和技能,熟悉道路选线的要点,为今后从事该方向的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牢固掌握道路线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路线勘测的内业、外业工作内容和方法及高寒地区的特殊要求;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程序和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编制;了解公路选线、定线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公路网及旧路技术改造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能较熟练地运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勘测规程和路线设计规范,从事一般地质、水文条件下的道路勘测设计工作,并具有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道路工程方面常见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5-交通需求预测2
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因素主要有四大类: 一.交通特性:交通供给特性; 二.出行者属性: 家庭属性和个人属性—出行主体特性; 三.地区属性:外界大环境; 四.出行时间特性. 五.交通政策
①G与MS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有类型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
类型分析方法又可以分为简化模型和一般模型,简化模型 中不含目的的分类:
式中:
一般模型中包含目的的分类: 式中:
与简化模型相比,一般模型加入目的因素,因此预测效果 要好一点。
②先进行交通生成预测再进行方式划分 因为此时尚未进行出行分布量的预测,方式划分仍只能以 出行者或家庭,或分区的特性为依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方法进行。 以公共交通为个人交通两种方式为例,分区的出行产生量 的方式划分比例主要与居民人口数,人均收入水平,人均 小汽车拥有量,道路网水平,公交网密度相关。 出行吸引量的方式分担率主要与分区的学校,商店,工厂, 办公的岗位数,公交网密度相关。 由此得到产生量和吸引量的分担率回归模型:
kin 是与个人n的特有的喜好与平均的个人喜好之间的
差的参数,也被假定服从某种概率分布
in的方差是随着Xkin 值不同而不同的,为方便,假定其与
Xkin 选择选择肢Cn中分肢i的概率是:
Pin P(Uin U jn )j Cn
Pin P(Vin in Vjn jn )j Cn Pin P( jn in Vin Vjn )j Cn
交通分布与交通方式划分相结合的方法:
公路网规划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第五节 交通分配
公路网交通分配是把预测的各目标年OD矩阵(将预测的 客货运输量OD矩阵转换成客货车辆OD矩阵)分配到具体 的规划公路网上。通过交通分配,可获得规划公路网中各 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量、车速、流向、车型组成等资料, 这些资料是评价路网方案是否合理、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等 的直接依据。
整理课件
预测模型
一、增长系数法
增长系数法假设将来的交通区与交通区之间出行 分布模式与现状的分布模式基本一致,其分布量 按某一系数增加。属于增长系数法类别的交通分 布预测模型主要有平均增长系数模型、Fratar模型 和Furness模型。
整理课件
预测模型
整理课件
预测模型
整理课件
预测模型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特点:
1.构造简单,利用现状OD推算未来的OD分布量 2.需要有完整的基准年的OD表,不需要标定参数 3.预测年限内,小区的土地利用状况,交通系统状况
不能发生较大变化,否则预测精度下降 (1 交通设施新建或改建;2 大规模的住宅建设;3商
场建设等)
整理课件
预测模型
二、重力模型 重力分布模型(Gravity Model)主要是用来研究当网络 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时,未来年的交通分布预测、它的 理论基础源于出行发生的行为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假设。 重力模型是国内外交通规划中使用非常广泛的模型,该模 型综合考虑了影响出行分布的地区社会经济增长因素和出 行空间、时间阻碍因素,是一种借鉴万有引力定律的空间 互动关系模拟分析模型。
整理课件
预测模型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重力模型实例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预测模型
重力模型,特别是单约束重力模型是现在广泛使 用的交通分布预测模型,其主要优点在于考虑的 因素较增长系数模型更全面,能敏感地反映交通 阻抗参数的变化,即使没有完整的现状表也能进 行推算预测;缺点是对短距离出行估计值偏大, 因此宜在以交通小区为单位的集合水平上进行标 定预测,并且交通小区的面积不宜划得过小。重 力模型另一个致命的缺陷是当交通阻抗趋近于零 时,交通分布量会趋于无穷大,这在结构上显然 是不合理的。
道路工程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公路分级:高速公路,一~四级公路。
一级:汽车分向行驶,多车道;二级:双车道,可调头;三级:双车道;四级:双、单车道。
2.高速公路依据交通量分:四、六、八车道。
3.公路技术标准:根据道路预测交通量和设计行车速度,对路线和工程结构设计的要求。
反映目前我国公路建设的技术方针,指导我国公路建设。
4.城市道路分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设计阶段,城市道路网和红线规划。
6.城市道路网:由城市范围内所有道路组成的一个体系,城市各组成部分通过城市道路网联系起来的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7.城市道路网形式:方格网,环形放射,自由式,混合式。
8.特点:方格网:优:街坊形状最简单,便于建筑布置;不会造成城市中心交通压力过重。
缺:对角方向交通不便;对角干道形成三角街坊与复杂交叉口,不利于建筑布置。
环形放射式:优:有利于市中心对外联系,使各分区联系方便;易于适应地形;非直线系数1.1缺:市中心交通超负荷;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好;小范围内有不规则街道。
自由式:优:充分结合地形;节省工程造价;自然灵活。
缺:非直线系数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
混合式:优: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9.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分界控制线,红线之间即道路用地范围,亦称为道路的总宽度和规划路幅。
10.红线设计内容:确定道路红线宽度,确定道路红线位置,确定交叉口形式,确定控制点的半径标高。
11.设计速度: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车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的条件是影响时,具有中风驾驶技术得人员能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
作用: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道路的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吁设计速度有关。
12.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
13.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用全年交通量除以365而得。
14.设计交通量:指预测年度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按20年预测;二、三级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根据情况而定。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5章
3)桥头线形改善
第5章 选 线
在与路线接近平行的顺直河段上跨河,桥头引道难以舒顺,应 尽量避免。
3)桥头线形改善
第5章 选 线
在与路线接近平行的顺直河段上跨河,桥头引道难以舒顺,应 尽量避免。
不可避免时应设置斜桥、修改桥头线形或布置一段弯桥。
4)桥位选择
第5章 选 线
按路线与河流的关系:跨主流(跨河换岸) 跨支流
1. 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1)平原区新建公路要占用一些农田,要尽量做到少占和不 占高产田。
❖ 5.2.2 平原区路线选线要点
第5章 选 线
1. 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1)平原区新建公路要占用一些农田,要尽量做到少占和不 占高产田。
(2)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
(3)当路线靠近河边低洼的村庄或田地通过时,应争取靠 河岸布线,利用公路的防护措施,兼作保村保田之用。
第5章 选 线
❖ 路线方案选择的步骤和实例
1.方案比较的步骤 (1)收集资料; (2)在小比例地形图上布局路线,初拟方案; (3)室内初步比选,确定可比方案; (4)实地视察、踏勘测量; (5)进一步比选,确定推荐方案。 2. 方案比较实例
第5章 选 线
第5章 选 线
第5章 选 线
第5章 选 线
第5章 选 线
本章提要
➢ 公路选线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 路线方案的拟定、必选因素和选择方法; ➢ 平原区选线要点; ➢ 山岭区沿河(溪)线、越岭线和山脊线选线要点; ➢ 丘陵区选线方式;
5.1 概 述
❖ 定义
第5章 选 线
第5章 选 线
➢ 选线---是在路线起终点之间的大地表面上,根据计划 任务书规定的使用任务和性质,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选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第五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PPT
2、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战略
1)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与目标
坚持协调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处理好区域、城 市与交通的发展关系,以体现城市特色和符合实现城 市发展目标为根本; 坚持将城市交通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树立交 通先导的理念,体现交通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 关系,创造与城市特色相匹配的交通系统,满足城市 发展定位对城市交通的要求;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交通结构,创造人性化城 市交通环境,体现以人为本。
(3)类比法
该方法是参考其它性质、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较 为相似城市的总体客流量预测值,再根据两城市建成区 人口之比值按正比例近似估算 。
Q1 = P1 Q2 P 2
(5-2)
式中:Pi——城市 i 建成人口(万人),i=1,2; Qi——城市 i 总流量(万人次/d),i=1,2。
2)、城市货流总量的预测方法
总目标
表 5-2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与指标建议表
子目标 (1)满足客货运输能力需求
指标
路网规模、密度、面积率和结构指标、公交线网规 模、站点、车辆指标、各类交通服务水平指标
战略目 标的选择要 体现战略的
(2)满足客货运输效率要求 1.支持和促进经 济与社会发展
(3)满足客货运输成本要求
平均出行时间、旅行速度、服务准点率 交通投资、运价、平均出行成本
第三节 城市中长期交通体系规划
一、中长期交通体系规划的内容、目标与要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网规划、公共交通规划、 停车规划、物流与货运交通规划等。
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为指导,结合城市交通发展趋势, 以解决未来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为导向,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 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交通体系作出中长期的引导性规划, 保证城市交通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道路勘测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与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_1、一条公路的等级是在公路计划任务书编制阶段,通过经济和交通调查,进行分析、论证和比较,在设计任务书中确定。
2、三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3、公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结构组成和线形组成。
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20年。
5、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称为道路红线。
二、选择题。
1、我国二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是指AA 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 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C 混合车辆的数量D 各种车辆折合成半挂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一阶段设计是指AA 施工图设计B 技术设计C 初步设计D 方案设计3、公路基本建设项目勘测设计一般应采用BA 一阶段设计B 二阶段设计C 三阶段设计D 四阶段设计4、确定公路等级的时间是在AA 规划阶段B 勘测设计阶段C 施工阶段D 竣工阶段5、两阶段设计是指AA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B 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C 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D 技术设计和变更设计6、公路测设的主要程序即通常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为BA 一阶段设计B 二阶段设计C 三阶段设计D 四阶段设计7、公路等级的划分依据有BA 车道数B 交通量C 地形D 设计车速8、初步设计应编制DA 决算B 概算C 修正概算D 预算第二章 汽车行驶理论一、填空题1、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减速度S J 、制动时间S t 、制动距离S l 。
2、横向力系数μ越大,则汽车行驶的稳定性越不好。
3、横向力系数μ与V、R、I4、汽车牵引力的大小与车速成反比。
5、汽车行驶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阻力包括空气阻力、滚动阻力。
二、选择题1、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A Ψ=f+IB Ψ=f-iC Ψ=f·ID Ψ=f/i2、汽车在某一档位以速度V 做稳定行驶,相应的动力因数为D,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则汽车所能克服的纵坡度i为A i=D+fB i=D-fC i=DfD i=D/f3、关于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DA发生横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滑移现象B发生横向滑移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倾覆现象C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同时发生D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发生的次序无法确定4、关于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正确的说法是DA驱动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B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大于各行驶阻力之和C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各行驶阻力之和D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等于各行驶阻力之和5、关于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正确的说法有BEA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B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C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D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小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E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大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6、关于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有BA汽车重心至后轴的距离越大,汽车的纵向稳定性越差B汽车重心越低,汽车的纵向稳定性越好C发生纵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生纵向倒溜现象D发生纵向倒溜现象之前先发生纵向倾覆现象E汽车纵向倾覆现象和纵向倒溜现象的发生次序无法确定7、要减小汽车行驶阻力,可采取的措施是BCA加大路线纵坡B降低路表面粗糙度D降低汽车重心C增加路面平整度8、为避免汽车在路面上打滑,可采取的措施是DA加大油门增大牵引力的办法B低排挡增大牵引力的办法C降低车速的办法D增加路面粗糙度和干燥程度的办法9、横向力系数μ越大,则A 横向、纵向安全性均越差B 横向稳定性越好C 横向、纵向稳定性均越好D 横向稳定性越差10、道路阻力包括A 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B 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C 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D 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11、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平衡方程为CA T = Rf ± Ri ± Rw ± RjB T = Rf + RiC T = Rf ± Ri + RwD T = Rf ± Ri12、横向力系数是CA 横向力与法向反力的比值B 法向反力与横向力的比值C 横向力与汽车自重的比值D 法向反力与汽车自重的比值13、假设方向盘转动角速度为定数,汽车由直线匀速驶入圆曲线的轨迹为BA 双纽曲线B 回旋曲线C 抛物线D 圆曲线14、汽车在匀速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C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惯性阻力B 滚动阻力、磨擦阻力、坡度阻力C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D 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15、汽车重心越高,则纵向倾覆稳定性AA 越差B 越好C 不变D 下坡时越差,上坡时越好16、横向力系数μ的大小与汽车的质量的关系是AA 成反比B 成正比C 无关D 有时成反比,有时成正比17、与汽车横向稳定性无关的选项是DA 行车速度B 公路弯道的半径C 超高坡度D 路线纵坡第三章平面设计一、填空题1、设交点JD 处路线转角为α,缓和曲线角为β,则设置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的几何条件是 。
土木工程概论 5 道路工程
土木工程概论第五章道路工程简述路与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有人走,便会成为路,俗话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有了路,人们便可以彼此往来,社会就会兴盛繁荣。
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的联络通道。
中国是文明古国,道路运输的发展先于世界各国。
道路的名称源于周朝,清朝时将京都通往各省会的道路称为为“驰道”、“驿道”、“大道”。
清朝时将京都通往各省会的道路称为“官路”,省会之间的道路称为“大路”,市区街道称为“马路”。
20世纪初,汽车出现以后则称为“公路”等。
道路的修筑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而人类进步又促进了道路的建设。
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轮车,从而对道路提出了平整,不沉陷的要求。
现代道路的修筑始自18世纪的法国和英国,那时对道路提出排水良好,密实的地基的要求。
汽车的出现及车辆速度的不断提高,使路面承重荷载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道路是一种带状的三维空间人工构造物,它常常和桥梁、涵洞、隧道等构成统一的工程实体。
在现代,人们又常常把公路指为乡村地区的交通道路,是同城市中的街道相对而言的。
把道路指为乡村地区使用较少、交通量不大、不太重要的交通道。
这里,道路是对所有各种公路或干线的统称。
道路的设计一般从几何和结构两大方面进行研究。
在道路的结构设计上一般要求用最小的投资,使得道路在自然力及车辆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在使用期限内保持良好状态,满足使用要求。
第一节道路的分类与类型公路的分类道路运输有广义上和狭义上两种讲法。
由于道路运输的广泛性、机动性和灵活性,能充分深入到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都和道路运输有密切的关系。
它与其它运输比较,是实现“面对面”、“户对户”的直达运输服务,因此它是运输体系中最活跃的运输方式。
道路一般分各种等级和规模,它的等级划分主要取决于几何构造尺寸,通常是道路的宽度和线形的几何构成。
而道路的几何设计涉及到人、车、路及环境等方面,并要合理解决好这些关系。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城市道路分类及各类道路特点 城市道路分类:按道路地位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道路网结构类型:1线形式或带状式道路交通系统线形式或带状式道路交通系统 2 2方格式道路交通系统方格式道路交通系统 3 3环形放射式道路交通系统系统 4 4自由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 5 5混合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3.城市交通存在问题:1用地布局与交通分布欠合理用地布局与交通分布欠合理 2 2道路建设缺乏系统性道路建设缺乏系统性 3 3对城市交通问题重视不够 4城市交通流较为混乱城市交通流较为混乱 5 5城市交通管理相对落后城市交通管理相对落后 6 6道路交通规划难以实施。
道路交通规划难以实施。
第二章:城市交通规划1.交通规划含义。
研究土地使用与出行选择规律,其结论用来对现有土地使用或交通系统的改善提供决策支撑,同时,还要对交通相关若干管理规定、政策提出建议。
规划是渐进的、动态的、面向决策的、民众参与的过程4.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大交通实体数。
服务水平式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式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5.交通三参数:流量、速度、密度基本概念。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的数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的数量,亦称为亦称为流量。
车速是指单位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
密度是指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
车辆数。
6机动车车流的交通特点。
1.1.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2.2.机动车道路容量(机动车道路容量(机动车道路容量(11)机动车道路通行能力()机动车道路通行能力(22)服务水平和服务流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流量7.交通调查包含的主要内容。
第5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要重视解决市区与郊区的交通联系; 城市铁路等客运站的设计和建设,要采用立体的综合建筑体系。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 城市客运交通,必须发展公共交通,只有有了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公共交通网才能做到有 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城市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
图片资料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Sydney
公交线网的最佳密度
最佳
2v 营 •W行
3Fv步
式中 — 运营速度,km/h;
v— 运送双向乘客所需要的车数; 营
F — 城市面积(km2) ;
W— 公行 交线网上营业线路重复系数,全市公共汽车营业线路的重复系数约为1.2~1.5;
— 步行速度,km/h。
v步
总的来讲 如果线路密度大、线路多,则
要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使95%的居民在客运高峰乘用下列主要公共交通方式时,单程最大出行时耗符合 表5—2的规定。
城市规模
最大出行时耗 (min)
主要公共交通方式
>200万人
大 100~200万人
50~100万人
中
20~50万人
小
<20万人
60
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电车
50
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电车
公共交通线路布设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使乘客上、下和换车方便,节约乘客出行时间; 所有干道应布置公共交通线路; 市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应组成闭合的公共交通线路网,便于乘客换乘车辆; 主要人流集散地点(如市中心区),从各个地区应设置直达或路过公共交通线路; 公共交通线路应按主要人流方向设置,使人流能沿最短捷的路线到达目的地; 同一条公共交通线路上的客运量宜均衡,以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车辆的客运效率; 在高峰人流量特别大的路段上,除行驶正常的线路外,宜增设区间的公共交通线路(专线); 不同线路之间要很好衔接,便于乘客就近迅速换乘车辆。
《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大纲
《道路勘察设计》课程教课纲领课程代码: 10011114课程名称:道路勘察设计课程种类:道桥方向专业课学分: 2合用专业:土木匠程第一部分纲领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道路勘察设计》是土木匠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的专业课,是一门研究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理论、标准,以及适用方法和技术、道路选线重点的课程,旨在培育学生掌握路线设计理论与方法,平、纵、横设计与计算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路线设计理论与方法。
2.掌握平、纵、横设计与计算能力。
三、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道路勘察设计》以土木匠程丈量为基础,是一门道桥方向专业课,与《交通工程学》、《路基路面工程》等课程相当合,为毕业后从事道路方向有关工作确立了基础。
四、学时分派本课程学分为 2 学分,建议开设32 学时。
授课实验(上讲堂议论(习现场指导教课章(单元)内容机)学时题课)学时总学时学时学时第一章绪论22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44第三章平面设计55第四章纵断面设计55第五章横断面设计44第六章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44划第七章道路定线和外业勘察44其余44五、教材与参照书教材:《道路勘察设计》,杨少伟编,人民交通第一版社,第三版。
主要参照书:1.《道路路线设计》,张廷楷主编,同济大学第一版社,初版。
2.《城市道路设计》,周荣沾主编,人民交通第一版社,初版。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交通部行业标准,人民交通第一版社,初版。
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设部行业标准,中国建筑工业第一版社,初版。
六、教课方法与手段建议本课程主要采纳多媒体教课方法,联合工程实例解说。
七、课程查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采纳闭卷考试,综合评定成绩,此中考试成绩占60%,平常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30% 。
第二部分理论课程内容纲领(含随堂议论、习题课等)本课程内容建议开设32 学时。
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课目标和要求认识道路运输的特色与构成;熟习我国道路现状和发展规划;掌握道路分级与技术标准,道路勘察设计的阶段和任务,设计依照与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1.基本特征 (1)自然特征
1)平原(plain terrain)--主要是指一般平原、山
间盆地、高原等地形平坦地区。 2)地形特征: 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3
度以下。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3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1.基本特征 3)地物特征:
① 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较多的各种建筑设施,居民 点较密,交通网系较密;
②农田水系渠网纵横交错;在城镇区则建筑、电讯管 网密布;
③在天然河网、湖区,还密布有湖泊、水塘和河岔。
4)路线特征
平面线形顺直,以直线为主体线形,弯道转角一
般较小,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面上,坡度平缓,以
低路堤为主。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3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2.布线要点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3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2.布线要点 (3)处理好公路与城镇关系 ① 干线公路,避免直穿城镇、工矿区和居民密集区,以
减少干扰。“近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 ② 支线公路,经地方同意可穿越城镇,但保证有足够的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2.选线的方法与步骤 (2)一般步骤
选线是经过 浅→深、总体 →具体、 面 →带 →线 的过程来实现。
1) 全面布局 2)逐段安排 3)具体定线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3.选线的一般原则
•多方案论证、比选的的原则 •造价低、标准高的原则 •与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的原则 •环境保护的原则 • 严重不良地质路段绕避的原则 • 因地制宜的原则
• 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 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多在20度以上。 路线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4.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气 候
• 气候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面水的数量、地下 水位高度、大气降水量及其强度和形态、路基水温状况 、泥泞期、冬季积雪和冰冻延续期。并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施工期限和条件。
(1)一般方法
1)实地选线 2)纸上选线 3)自动化选线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2.选线的方法与步骤 1)实地选线--由选线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在现场实地进行勘察测量,经反复比较,直接选定 路线的方法。 • 适用于:一般等级较低、方案比较明确的公路。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2.选线的方法与步骤 3)自动化选线
• 基本作法:测得航测图片,建立数字地形模型,把选 线设计的要求转化为数学模型,将设计数据输入计算 机,则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自动选线、分析比 较、优化,最后自动输出全部设计图表。
• 自动化选线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绘图仪代替人工去作 大量、繁重的计算、绘图、分析比较工作,使选线方 案更合理、省工省时。这已成为今后公路选线的发展 方向。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4.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土 壤 • 土是路基与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 尺寸的决定,也影响着路面形式和结构的确定。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4.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植 被 • 地面的植物覆盖影响暴雨迳流、水土流失程度,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路基土壤的水理和热理状况。
§5.3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2.布线要点 (1)以平面为主安排路线
既要使路线短捷顺直、又要注意避免过长的 直线,可能条件下多采用转角小、半径大的长缓 平曲线线形。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3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2.布线要点
(2)正确处理路线与农业的关系 ① 占用田地要与路线的作用,对支农运输的效果、工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 路网规划
2020/11/26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5.2 路线方案比 •较§5.3 平原地区公路选 线• §5.4 山岭区公路选 线• §5.5 丘陵区道路选 线• §5.6 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1.选线(route selection)的目的与任务
初步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走向。经多种方案的比选, 提出哪些方案应进行实地踏勘。 (3)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连
同野外调查中发现的新方案,都必须坚持跑到、看 到、调查到,不遗漏一个可能的方案。
(4)分项整理汇总调查成果,编写方案比较报告。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2 路线方案比较
3.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3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1.基本特征
(1)自然特征
• 平原(plain terrain)主要是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
形平坦地区。 • 地形特征: 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3度以下。 • 地物特征: • ① 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较多的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
§5.4 山岭区公路选线
1.概述
山岭地区(mountainous terrain)--包括分水岭、 起伏较大的山、陡峻的山坡,一般地面自然坡度在 20度以上。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2.选线的方法与步骤 2)纸上选线----在已经测得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布
局、方案比选,从而在纸上确定路线,将此路线再 放到实地的选线方法。
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地形地物及路线方案十分复 杂的公路。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2.选线的方法与步骤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4.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水 文 • 水文情况决定排水结构物的数量和大小,水文地 质情况决定了含水层的厚度和位置、地基或路基岩层滑 坍的可能性。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4.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地 质
• 地质构造,决定地积及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 确定有无滑坍、碎落和崩坍的可能;同时也决定土石方 工程施工难易和筑路材料的质量。
程数量及造价、运营费用等方面因素全面分析比较 确定。 ② 注意处理好路线与农田水利的关系。 ③ 注意筑路与造田、护田结合。 ④ 路线布置要尽可能考虑为农业服务。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3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2.布线要点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3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2.布线要点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2 路线方案比较
1.原则性的方案比较(质)
(3)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 件对道路的影响,要求的路线等级与实际可能达到 的技术标准及其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影响,路 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三 材(钢材、木材、水泥)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 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的影响,以及施工期 限长短等。
量 • 7)主要材料数量 • 8)主要机械、劳动力数量 • 9)工程总造价 • 10)投资成本 效益比 • 11)投资内利润率 • 12)投资回收期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2 路线方案比较
3.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1) 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资料。 (2)先在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结合搜集的资料,
•平原、微丘地形
• 平原,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 在30度以内。
• 微丘地形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度 一下,相对高差在100米以下。设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4.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地 形
•山岭、重丘地形
• 重丘地形指连绵、起伏的山丘,具有深谷和较高的 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 20度以上。路线平、纵 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4.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 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
•地 •气 •水 •地 •土 •植
形
候
文
质
壤
被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4.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地 形
l 地形决定了选线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道路的技 术标准。各类地形特征如下:
(1)目的
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标准,结合地 形、地质、地物及其它沿线条件,综合平、纵、横三 方面因素,在实地或纸上选定道路路中线平面位置。 (2)任务
确定公路的走向和总体布局;通过纸上、实地 选线,把路线的平面位置确定下来。
( JD
R
LS)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2.选线的方法与步骤
纸上选线特点 • 优点:① 野外工作量较小;
② 定线不受自然因素干扰; ③ 能在室内纵观全局,结合地形、地物、地 质条件,综合平衡平、纵、横三方面因素,所选定 的路线更为合理。 • 缺点:要有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 步骤:① 实地敷设导线;② 实测地形图; ③ 纸上选定路线;④ 实地放线。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5.1 概 述
2.选线的方法与步骤
实地选线特点 • 优点:① 简便、切合实际;
② 实地容易掌握地质、地形、地物情况,作 出的方案比较可靠;
③ 定线时一般不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 • 缺点:① 野外工作量很大,体力劳动强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