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病变评分

合集下载

冠心病常用分级、风险评分表格

冠心病常用分级、风险评分表格

冠心病常用分级、风险评分表格1、心绞痛CCS分级CCS分级是加拿大心脏病协会根据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量,对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程度进行的分级。

CCS分级2、Killip分级Killip分级适用于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Killip分级3、GRACE风险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研究(GRACE)是第一个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的危险分层研究,基于整个ACS疾病谱的临床病例中总结出危险因素进行评分,其评估内容包含生命体征、化验及检查结果以及心电图特征等。

临床医生常通过该评分对ACS患者入院时进行危险分层,通过总分判断患者的缺血危险等级。

GRACE风险评分因计算方法繁琐,目前常使用计算机或辅助软件进行计算。

GRACE风险评分计算方法4、CAMI-STEMI评分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Yang等公布了中国心肌梗死注册(CAMI)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AMI-STEMI)评分,其具有简单实用、不需要抽血检测等特点,且中国CAMI-STEMI 评分对于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预测精度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实验(TIMI)评分、GRACE评分可以类比。

CAMI-STEMI评分5、CAMI-NSTEMI评分CAMI-NSTEMI评分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窦克非团队的伏蕊医生在2017 ESC上公布的基于真实世界的患者资料建立的适用于当代中国N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CAMI-NSTEMI 评分系统。

共包括年龄、BMI、收缩压、Killip分级、心跳骤停、ST 段压低、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血清肌酐水平、白细胞水平、吸烟、心肌梗死病史、PCI史12个变量。

CAMI-NSTEMI评分其中低危组患者评分为0~10分,中危组患者评分为11~14分,高危组患者评分为≥14分,分值越高,住院期间死亡率递增(见下图)。

该评分能准确地预测亚洲NSTEMI患者的住院死亡风险,其预测能力强于GRACE评分。

心内科医师必备:冠心病危险评分方法与决策总结

心内科医师必备:冠心病危险评分方法与决策总结

心内科医师必备:冠心病危险评分方法与决策总结作者 | 金迪来源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冠心病发病率占据心血管疾病首位,冠心病诊疗进展仍为心血管领域热点话题,而冠心病危险评分是诊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心内科医师应充分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解剖特点,合理运用各种冠心病危险分层方法可制定较清晰的临床决策。

本文主要介绍三种评分方法,SYNTAX评分是采用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评估冠脉病变程度;GRACE评分内容涉及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心电图;ACUITY-PCI评分系统整合临床资料、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心电图。

1SYNTAX评分欧美84家医院实施一项纳入来自欧洲和美国的3075例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患者的研究,即SYNTAX研究,是第一个研究对比PCI、CABG治疗左主干和三支病变的随机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跨国界、随机的临床研究。

SYNTAX评分系统是基于SYNTAX研究,于2008年ESC年会上首次被提出并掀起了学术界的讨论热潮。

SYNTAX评分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解剖特点进行危险分层,依据冠状动脉各区段供应范围及重要性的不同予以不同的权值,而且充分考虑病变的各个方面,血管狭窄程度、侧支循环情况、分叉病变情况均对评分有不同程度的加成。

SYNTAX评分相对于同样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的Gensini评分来说,计算过程更加复杂,临床操作性较差。

但SYNTAX评分方法仍是冠脉造影评分方法中最全面、充分的考虑到冠脉病变数目、部位及病变特征等,可以辅助指导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患者选择合理的血运重建策略。

SYNTAX评分软件的诞生使该评分系统的使用更加便捷,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及科研。

(Tips:SYNTAX评分软件下载网址:/)2GRACE评分2007年ACC/AHA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7修订版)建议对高危不稳定患者应尽早侵入性治疗,对低危稳定的患者保守治疗的同时进行危险评分,建议TIMI评分、PRSUIT、GRACE三种评分方法。

冠心病冠脉造影的分级标准

冠心病冠脉造影的分级标准

冠心病冠脉造影的分级标准
冠心病冠脉造影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用于评估心脏冠状动脉的情况。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冠脉造影的分级标准:
1. 阳性结果:
- 单支病变(Single-vessel disease):一条心脏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或闭塞。

- 双支病变(Double-vessel disease):两条心脏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或闭塞。

- 三支病变(Triple-vessel disease):三条心脏冠状动脉都有明显狭窄或闭塞。

- 主干病变(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冠状动脉主干有明显狭窄或闭塞。

2. 病变程度:
- 轻度狭窄(Mild stenosis):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小于50%。

- 中度狭窄(Moderate stenosis):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50%至70%之间。

- 重度狭窄(Severe stenosis):冠状动脉狭窄程
度大于70%。

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冠脉造影的具体分级标准可能会因医疗机构、专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此外,除了冠脉狭窄的程度,还需考虑病变的位置、分布和形态等因素,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

因此,建议咨询专业的心血管专家或医疗机构,了解他们采用的具体冠心病冠脉造影分级标准,并进行详细的诊断和评估。

冠脉介入手术风险评估表

冠脉介入手术风险评估表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术前评估
项目
评分


病人相关因素
年龄》岁
1分
女性
1分
慢性肺部疾病
1分
外周动脉系统
2分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2分
既往心脏手术史
3分
血浆肌酐水
平>200ummol/L
2分
活动性心内膜炎
3分术前危急状态3分心脏相关因素需要药物干预的不稳 定性心绞痛
3分
左室功能不全
LVEF30-50%
1分
LVEF<30%
3分
90天内的既往心梗史
2分
肺动脉收缩
压>60mmHg
2分
手术相关因素
急诊手术
2分
心梗后室间隔穿孔
4分
总分:分。低危:0-2分中危:3-5分高危:》6分
手术医师签名:
术后评估
项目
评分


病人相关因素
不稳定心绞痛
5分
肾功能不全
4分
高血压
3分
急性心肌梗死
4分
充血性心力衰竭
4分
外周血管疾病
3分
手术相关因素
紧急PCI
9分
急诊PCI
14分
血栓
4分
C型病变
4分
2个支架
4分
》3个支架
5分
总分:分。低危:0-10分 中危:11-19分 高危》20分
手术医师签名:
只供学习与交流

冠脉病变评分

冠脉病变评分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冠脉Gensini 评分
狭窄程度评分病变部位评分
01 %〜25 %1左主干5
26 %〜50 %2左前降支或回旋支近段 2.5
51 %〜75 %4左前降支中段 1.5
76 %〜90 %8左前降支远段 1.0
91 %〜99 %16左回旋支中、远段 1.0
全闭32右冠状动脉 1. 0
小分支0. 5
,每位患者的积分为所有病变积分的注:每处病变的积分为狭窄程度评分乘以病变部位评分总
和。

Gensini评分系统
对每支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定,首先根据冠脉狭窄程度确定基本评分,狭
窄直径V 25%计1分,》25%〜V 50%计2分,》50%〜V 75%计4分,》75%〜V 90% 计8分,》90%〜V 99%计16分,99%〜100%计32分,再根据不同冠脉分支确定相应系数,分别为:左主干(LM)病变X 5;左前降支(LAD)病变:近段X 2.5,中段X 1.5,远段X 1;对角支病变:D1 X 1, D2 X 0.5;左回旋支(LCX)病变:近段X 2.5,钝缘支X 1,远段X 1, 后降支X 1,后侧支X 0.5;右冠状动脉(RCA)病变:近、中、远和后降支均X 1。

以每一冠状动脉的狭窄基本评分乘以该病变部位的系数,即为该病变血管的评分,各病变血管得分总和
即为该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总评分。

只供学习与交流。

冠脉硬化狭窄分级标准

冠脉硬化狭窄分级标准

冠脉硬化狭窄分级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冠脉硬化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容易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对于冠脉硬化狭窄的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并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

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常用的分级标准包括Gensini分级、匹克分级、拓扑学分级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分级标准。

Gensini分级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冠脉硬化狭窄分级标准。

该分级标准将冠脉各支路的病变程度进行评分,根据狭窄程度和病变部位来计算得分,进而评估出病变的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Gensini分级中得分越高,表示冠脉狭窄越严重。

通过Gensini分级,可以更好地判断患者的风险等级,指导接下来的治疗计划。

匹克分级是另一种常用的冠脉硬化狭窄分级标准。

该分级标准从临床诊断、冠脉造影等方面进行评估,将患者的冠脉狭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级。

通过匹克分级,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的病变情况,判断狭窄程度,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种分级方法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比较简单易懂,便于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

拓扑学分级是一种将冠脉狭窄的位置、数量、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的分级标准。

该分级方法考虑到了病变的拓扑结构,更加直观地反映了冠脉病变的全貌和特点。

通过拓扑学分级,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病变的区域性和复杂性,有助于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更全面地考虑各方面因素。

冠脉硬化狭窄的分级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不同的分级方法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级标准进行评估。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分级标准,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完善冠脉硬化狭窄的分级标准,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依据。

【字数已超过要求】第二篇示例:冠脉硬化狭窄是一种心脏病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动脉壁内层受损,导致脂质沉积、钙化、炎症反应等变化,最终导致冠脉管腔狭窄,影响血液流通,严重时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事件,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讨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心内科住院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9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hs-CRP,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计算Gensini评分,进一步比较各组间hs-CRP。

结果:hs-CRP在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hs-CRP在冠状动脉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hs-CRP与冠状动脉植入支架的个数无关,hs-CRP与Gensini评分相关。

结论:hs-CRP与Gensini评分及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是可以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hs-CRP,Gensini评分,冠心病The correlation of between hs-CRP and Gensini score,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Method We conducted a stud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rom January 2012 to May 2013 in jiangyan people’s hospital. Sixty-eight patients(48 male,19 female)were included in our study. we measured circulating level of hs-CRP. And 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tested through coronary angiography.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was defined by the Gensini Score System.Results:The serum levels of hs-CRP among stable angina,unstable angina,Non-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P=0.001),and also the serum levels of hs-CRP among different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ased on Gensini Score System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P=0.001). But the serum levels of hs-CRP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number coronary stents.Conclusion:The serum levels of hs-CRP can be used as assistant indexes for evaluating degre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Key Words:hs-CRP,Gensini score,Coronary Heart Disease前言: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世界范围内第五位的致死因素[1]。

冠状动脉造影基本方法及病变分析-文档资料

冠状动脉造影基本方法及病变分析-文档资料

13
冠状动脉造影的基本方法及病变分析
猪尾巴造影导管示意图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14
冠状动脉造影的基本方法及病变分析
左室造影猪尾巴造影导管操作示意图
右前斜位30°将猪尾巴导管推送至主动脉根部。缓慢适度旋转造影导管, 使导管的圈弯向上,然后轻轻送入导管即可进入左心室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15
冠状动脉造影的基本方法及病变分析
观察动脉压力至关重要
正常
左室化
嵌顿
必要时可用带侧孔的导管,可以自制侧孔,但是一定确保不要损伤冠 脉和栓塞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16
冠状动脉造影的基本方法及病变分析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17
冠状动脉造影的基本方法及病变分析
常用投照角度
RAO (右前斜位): 增强器在病人的右上方
LAO (左前斜位): 增强器在病人的左上方
CRANIAL(头位): 增强器靠近病人的头部
CAUDAL(脚位): 增强器靠近病人的足部
LATERAL(侧位): 增强器在病人的侧面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冠状动脉造影的基本方法及病变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
1. 稳定型心绞痛或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
2.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或疑诊心肌梗死、ST段抬高或新出现束支传导 阻滞患者)
4.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评估 (疑诊冠心病或已知罹患冠心病)
5. 瓣膜疾病患者
胸部不适的成人患者在行换瓣术或者球囊成型术之前,非侵入性影像学提示心分析

冠脉造影狭窄评判标准

冠脉造影狭窄评判标准

冠脉造影狭窄评判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冠脉造影是一种常用的心脏诊断检查方法,通过注射造影剂进入冠脉,利用X光透视等技术观察冠脉的情况,以评估冠脉是否有狭窄等异常情况。

冠脉狭窄是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狭窄的程度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准确评判冠脉造影狭窄的程度,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采用一些标准来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冠脉造影狭窄评判标准:1. Gensini评分法Gensini评分法是一种常用的评分方法,通过对狭窄程度、病变位置、血管大小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给出一个综合评分,来反映冠脉的整体狭窄情况。

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判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2.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评分法ACC/AHA评分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评分方法,也是一种综合评估冠脉狭窄情况的方法。

该评分方法根据病变的长度、程度、血管内径等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3. 根据狭窄程度来划分根据狭窄的程度,一般可以将冠脉狭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轻度狭窄一般是指狭窄程度在30%以下,中度狭窄为30%-70%,重度狭窄为70%以上。

不同程度的狭窄对患者的健康影响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4. 根据影像学表现来评判除了以上常用的评分方法外,还可以根据冠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来评判狭窄的情况。

狭窄部位的长度、形态、血流速度等都可以作为评判的依据。

冠脉造影狭窄评判标准是一种很重要的评估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评判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评判标准,以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疾病情况的变化。

【字数】第二篇示例:冠脉造影是一种用于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

SYNTAX_评分

SYNTAX_评分

冠状动脉病变SYNTAX 评分体系(附图)一、冠状动脉树注:1. 右冠状动脉近段11. 回旋支近段2. 右冠状动脉中段12. 中间支3. 右冠状动脉远段12a. 第一钝缘支4. 右冠-后降支12b. 第二钝缘支16. 右冠-后侧支13. 回旋支远段16a. 右冠-后侧支第一分支14. 左后侧支16b. 右冠-后侧支第二分支14a. 左后侧支a16c. 右冠-后侧支第三分支14b. 左后侧支b5. 左主干15. 回旋支-后降支6. 前降支近段7. 前降支中段8. 前降支心尖段9. 第一对角支9a. 第一对角支a10. 第二对角支10a. 第二对角支a二、各节段的权重因数冠脉节段右优势型冠脉左优势型冠脉1. 右冠状动脉近段 1 02. 右冠状动脉中段 1 03. 右冠状动脉远段 1 04. 右冠-后降支 1 /16. 右冠-后侧支0.5 /16a. 右冠-后侧支第一分支0.5 /16b. 右冠-后侧支第二分支0.5 /16c. 右冠-后侧支第三分支0.5 /5. 左主干 5 66. 前降支近段 3.5 3.57. 前降支中段 2.5 2.58. 前降支心尖段 1 19. 第一对角支 1 19a. 第一对角支a 1 110. 第二对角支0.5 0.510a. 第二对角支a 0.5 0.511. 回旋支近段 1.5 2.512. 中间支 1 112a. 第一钝缘支 1 112b. 第二钝缘支 1 113. 回旋支远段0.5 1.514. 左后侧支0.5 114a. 左后侧支a 0.5 114b. 左后侧支b 0.5 115. 回旋支-后降支/ 1三、病变不良特征评分血管狭窄-完全闭塞×5-50-99%狭窄×2完全闭塞-大于3个月或闭塞时间不祥+1-钝型残端+1-桥侧枝+1-闭塞后的第一可见节段+1/每一不可见节段-边支-边支小于1.5mm +1三叉病变-1个病变节段+3-2个病变节段+4-3个病变节段+5-4个病变节段+6分叉病变-A、B、C型病变+1-E、D、F、G型病变+2-角度小于70°+1开口病变+1严重扭曲+2长度大于20mm +1严重钙化+2血栓+1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1/每一节段四、SYNTAX评分系统SYNTAX积分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得出。

心内科常见疾病常用评分表

心内科常见疾病常用评分表

心内科常见疾病常用评分表心内科疾病复杂多变,通过使用一些评分工具能够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患病风险或预后评估提供线索,从而辅助疾病诊疗。

心内科常用评分工具大全,包括冠心病诊疗中常用GRACE、TIMI、CRUSADE、ACUITY、DAPT、China-PAR、Duke、SYNTAX评分,以及用于房颤的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等。

下面将分别从各个评分的定义、评分方法、临床意义、指南推荐和局限性方面进行解析。

一、GRACE危险评分指南推荐是《2015年ESC NSTE-ACS管理指南》,《NSTE-ACS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一致推荐的缺血危险评分系统;《急性STEMI 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推荐用于早期危险分层。

局限性RACE评分能够提供最准确的危险分层及出入院评估,但其评估方法复杂,需要使用计算机或辅助软件进行计算。

二、TIMI危险评分定义TIMI,即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 危险评分是用于评估ACS患者发生不良事件风险及其预后的评分体系。

参数临床意义①对于UA/NSTEMI患者,TIMI评分越高,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心肌梗死、急性再血管化、死亡等)的概率就越大[6]。

②对于STEMI患者,0至3分为低危,4至6分为中危,7至14分为高危;TIMI评分越高,患者出院后1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就越大指南推荐是《2015年ESC NSTE-ACS管理指南》和《NSTE-ACS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一致推荐的缺血危险评分系统;《急性STEMI 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推荐用于早期危险分层。

局限性TIMI评分使用简单,但其识别精度不如GRACE评分。

三、CRUSADE出血评分定义CRUSADE,即Can Rapi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Unstable angina patients Suppress ADverse outcomes with Early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AHA guidelines;CRUSADE出血评分用于评估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严重出血事件的可能性。

冠脉病变分型标准

冠脉病变分型标准

冠脉病变分型标准一、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狭窄程度是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量化评估。

根据加拿大心脏协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的分级标准,将冠脉狭窄程度分为四级:1. 无狭窄:冠脉管腔无狭窄,正常或小于25%狭窄。

2. 轻度狭窄:冠脉管腔狭窄小于50%。

3. 中度狭窄:冠脉管腔狭窄介于50%至75%之间。

4. 严重狭窄:冠脉管腔狭窄大于75%。

二、病变数量病变数量是指冠脉存在病变的支数,单支病变指仅有一支冠脉受累,多支病变指两支或以上冠脉受累。

三、病变部位病变部位是指冠脉病变的具体位置,常见的病变部位包括左冠状动脉主干(LAD)、右冠状动脉主干(RCA)和左前降支(LAD)。

四、血管重建情况血管重建是指为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而采用的各种血管重建措施,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BG)等。

血管重建情况对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五、心肌缺血程度心肌缺血程度是指心肌缺血的范围、程度及对心肌功能的影响程度。

心肌缺血程度的评估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可将心肌缺血程度分为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

六、心肌梗死病史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肌梗死病史包括既往心肌梗死史、心肌梗死家族史等。

七、家族史家族史是指患者直系亲属中是否存在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

家族史阳性者提示存在遗传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对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八、其他相关因素其他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生活习惯、合并症等。

这些因素可影响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及严重程度,对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冠心病危险评分

冠心病危险评分

CABG的主要不 良心脑血管事件 (MACCE)发生率 明显低于PCI
SYNTAX 评分系统优势
One
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性 帮助制定治疗决策 有据可依、精确量化的客观评价指 标
Two
避免了内外科医生之间的争议 避免经济损失
SYNTAX 评分系统的不足
临床特点
长期随访
计算复杂
术者 技术
Thank you!
冠心病常见危险评分系统简述
内容
1 2 3
SYNTAX 评分 TIMI 评分 GRACE 评分
4
5
CRUSADE 评分
EUROSCORE 评分
一、多支病变采用何种血运重建方法?
SYNTAX
SYNTAX SCORE
冠脉评分
随机对照试验
SYNTAX评分
3075例左主干/三支病变患者
2009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ESC 2011最新出台NSTE-ACS 指南首次推荐CRUSADE出血评分
该模型可以有效识别接受≥2种和<2种抗血小板药物,接受有创和保守治疗的出血风险。
五、EUROSCORE
- 心脏手术风险评估
欧洲心脏危险评估系统 ( EuroSCORE): 主要应用于评估心脏手术围手术期 风险。预测外科手术死亡率。
第一锐缘支起始部至第二锐缘 支起始部
1
1
0
0
3
右冠远段
左优势中为第二锐缘支起始部 以后部分;右冠优势中为第二 锐缘支起始部至后降支起始部 后降支发出以后部分,只存在 右优势型
1
0
4
后降支
1
/
16
16a
来自右冠 后侧支
来自右冠 后侧支 来自右冠 后侧支

冠状动脉疾病评分系统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评分系统研究进展

㊃综㊀述㊃冠状动脉疾病评分系统研究进展孙明壮,胡舜英∗,孙志军(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北京100853)ʌ摘㊀要ɔ㊀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冠心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也是制定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㊂目前不同的研究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冠状动脉评分系统,主要基于冠状动脉造影㊁冠状动脉CT 血管造影的影像结果来量化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用以更好地评估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㊂不同评分系统各有其优劣及适用范围㊂本文就目前常用的评分系统进行综述,希望能有助于了解各种冠状动脉评分系统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预后,并制定出更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策略㊂ʌ关键词ɔ㊀冠状动脉疾病;评分系统;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 造影ʌ中图分类号ɔ㊀R541.4㊀㊀㊀㊀㊀ʌ文献标志码ɔ㊀A㊀㊀㊀㊀ʌDOI ɔ㊀10.11915/j.issn.1671-5403.2021.03.048收稿日期:2020-06-24;接受日期:2020-09-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237)通信作者:胡舜英,E-mail:hsylily@Research progres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oring systemsSUN Ming-Zhuang,HU Shun-Ying ∗,SUN Zhi-Ju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First Medical Center,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ʌAbstract ɔ㊀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d it isalso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these patients.At present,a series of coro-nary scoring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or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and guide clinical treatment.Different scoring system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scopes.The article reviewsdifferent scoring systems,and hopes that it will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systems so as to better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and formulate more beneficial treatment strategies.ʌKey words ɔ㊀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oring system;coronary angiography;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770237).Corresponding author :HU Shun-Ying ,E-mail :hsylily@㊀㊀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疾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㊂冠心病患者的危重程度及预后往往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㊂因此,评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冠脉评分法应运而生[2]㊂冠脉评分法即用于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方法㊂它们主要基于美国心脏协会冠脉分段法将冠脉树划分为相应的节段[3],然后结合如病变的部位㊁程度㊁形态㊁范围㊁斑块性质㊁侧支循环情况等冠脉病变特点中的一个或多个,对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㊂根据冠脉影像获得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基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评分方法和基于冠脉CT 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的评分法2大类㊂现就Leaman 评分㊁Gensini 评分㊁SYNTAX 及其衍生评分㊁CONFIRM 评分㊁冠脉CT 适应性Leaman 评分等进行综述㊂1㊀基于CAG 的冠脉评分法㊀㊀CAG 是诊断冠心病㊁评价冠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㊂为进一步量化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评估患者预后,涌现出了基于CAG 的Leaman 评分㊁Gensini 评分㊁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 /AHA)评分㊁Sullivan评分㊁Duke冠心病严重指数评分㊁SYNTAX及其衍生评分等多种冠脉评分㊂其中较为常见的有Leaman 评分㊁Gensini评分㊁SYNTAX及其衍生评分等㊂1.1㊀Leaman评分㊀㊀1981年,Leaman等[4]在一项 心绞痛和左心室功能损害程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研究中,为量化冠心病严重程度提出了Leaman评分㊂评分基于美国心脏协会的冠脉分段法将冠脉分为15个节段:右冠状动脉近段㊁右冠状动脉中段㊁右冠状动脉远段㊁右冠状动脉远端分支㊁左主干㊁前降支近段㊁前降支中段㊁前降支远段㊁第一对角支㊁第二对角支㊁左回旋支㊁钝缘支㊁锐缘支㊁左心室后侧支㊁后降支,并根据对左心室的供血量及冠脉优势型给予各自节段相应的位置权重系数,各节段位置权重系数再乘以根据狭窄程度赋予的狭窄权重系数,即为该节段评分㊂最终Leaman评分为各节段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表示冠脉病变越重[3-5]㊂Leaman评分仅与短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关[6]㊂1.2㊀Gensini评分㊀㊀Gensini评分是1983年Gensini在Leaman评分的基础上,依据血管管腔狭窄的严重程度和狭窄所在血管段的重要性这两项指标提出来的一种冠脉评分法[7]㊂该评分综合考虑了狭窄严重程度增加的几何级数㊁冠脉多处狭窄的累积效应㊁狭窄所处位置的重要性㊁远端血管的大小和质量以及心肌功能状态的重要性等多个因素,更加详细地定义了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㊂首先,Gensini评分将冠脉分成14段:右冠状动脉近段㊁中段㊁远段,后降支,左心室后侧支,左主干,前降支近段㊁中段㊁远段,第一㊁第二对角支,回旋支近段㊁远段,钝缘支㊂其次,根据病变节段所供血区域的功能重要性和管腔狭窄程度,分别给予各个节段相应的位置权重系数及狭窄程度权重系数㊂冠脉管腔狭窄程度权重系数乘以各病变血管位置权重系数即为该血管的得分㊂最后,总评分为各病变血管评分之和㊂冠脉病变越严重,Gensini评分越高㊂㊀㊀与Leaman评分或ACC/AHA评分相比,Gensini 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有更强的评估能力[6]㊂对于接受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 Gensini评分高(>89分)者住院期间和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积分低(ɤ89分)的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高的患者无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积分低的患者㊂由此可见,Gensini评分对于急诊PCI后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发生MACE均有预测价值[8,9]㊂但Gensini评分未将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有效的侧支循环,冠脉优势类型及病变血管钙化㊁迂曲㊁血栓㊁双分叉及三分叉病变等因素考虑在内㊂因此,Gensini评分也逐步被更加完善的SYNTAX评分系统所取代㊂目前,Gensini评分主要用于各类临床试验中,通过该评分法可探讨冠心病严重程度与某些生化指标有无关联[10]㊂1.3㊀SYNTAX及其衍生评分㊀㊀随着冠心病相关技术与理念的发展,出现较早的Leaman评分和Gensini评分等已较少用于当今的冠脉病变风险评估,但它们为目前广泛使用的SYNTAX评分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㊂㊀㊀SYNTAX评分是基于SYNTAX研究提出来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指导冠脉左主干或3支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方式的选择[11]㊂SYNTAX评分依据ARTS 研究改良的AHA冠脉树状分段㊁Leaman评分㊁ACC/AHA病变分级㊁完全闭塞分型系统㊁Duck分叉病变及专家建议等基础建立㊂它将冠脉分成16个段:(1)右冠近段;(2)右冠中段;(3)右冠远段;(4)右冠后降支;(5)左主干;(6)前降支近段;(7)前降支中段;(8)前降支心尖段;(9)第一对角支和第一对角支a;(10)第二对角支和第二对角支a;(11)回旋支近端;(12)中间支或前侧支和第一钝缘支和第二钝缘支;(13)回旋支远段;(14)左后侧支㊁左后侧支a和左后侧支b;(15)回旋支后降支;(16)右冠后侧支㊁右冠后侧支第一分支㊁右冠后侧支第二分支和右冠后侧支第三分支㊂根据左冠优势型与右冠优势型将每个节段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其中左主干㊁前降支㊁回旋支依次拥有最高的权重系数,并赋予不同狭窄程度的冠脉不同的权重系数,同时结合了病变的长度㊁偏心率㊁成角㊁有无钙化㊁有无侧支血管形成㊁有无血栓形成㊁完全闭塞病变的事件㊁分叉病变的类型等各种复杂的要素,对直径ȡ1.5mm㊁狭窄程度ȡ50%的病变进行评分㊂根据上述信息可以进入SYNTAX评分网站进行分数计算㊂㊀㊀SYNTAX评分<33的轻㊁中度评分患者,PCI组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组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在评分ȡ33分的高分组,CABG组的MACCE事件发生率更低,因此该评分可为患者血运重建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12,13]㊂㊀㊀SYNTAX评分是冠心病患者PCI治疗组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以预测临床预后[14]㊂有荟萃分析显示,SYNTAX评分高得分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较低得分患者,并且更易发生心肌梗死㊁MACE㊁再次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形成等情况[15]㊂SYNTAX评分除了为患者血运重建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了可靠参考依据外,它对冠脉病变程度量化的能力也使其成为了研究一些临床检验指标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座桥梁,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㊂㊀㊀SYNTAX评分主要基于冠脉解剖特点,没有结合临床变量,得分相同的患者可因合并症的存在而出现不同的短期和长期预后[16]㊂因此不断有学者在SYNTAX评分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临床变量或冠脉变量等方法对其进行改良,并先后提出临床SYNTAX积分(clinical SYNTAX score,CSS)㊁功能性SYNTAX积分(functional SYNTAX score,FSS)㊁残余SYNTAX积分(residual SYNTAX score,RSS)及SYNTAX积分Ⅱ(SYNTAX scoreⅡ,SSⅡ)等相关积分[17]㊂这些衍生评分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SYNTAX评分系统,使其更加贴合临床需求㊂㊀㊀但是SYNTAX评分系统仍有其局限性㊂首先,是因其基于造影术而带来的一些局限性,如操作员对血管狭窄主观评估导致的观察者间差异,以及对斑块负荷㊁有无易损斑块存在做出准确判断的困难㊂其次,是评分缺乏考虑患者冠脉解剖结构变异(血管直径㊁主要侧支的存在和定位㊁灌注的心肌面积等)的能力,以及新的冠脉血运重建技术或器械的改进等方面的影响㊂再次,虽然SYNTAX评分整合了不同的血管造影变量,然而这些变量在不同的缺血结果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权重㊂例如,钙化或病变长度与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关系可能大于与其他缺血性结局的关系㊂最后,尽管已经有大量SYNTAX评分与临床因素结合的研究,但目前仍需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更好地确定在不同临床情况下风险分层患者的SYNTAX评分临界值[16]㊂1.4㊀其他基于CAG的冠脉评分法㊀㊀此外还有AHA于1987年提出的ACC/AHA评分[18-20]㊁1990年Sullivan等[21]提出的Sullivan评分及1994年Mark等[22]提出的Duke冠心病严重指数评分等,现均已和Leaman评分一样少见于临床应用,逐步被更为完备的SYNTAX评分系统所取代㊂2㊀基于CCTA的冠脉评分㊀㊀CCTA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高精度无创检测手段㊂CT扫描仪技术和成像的不断改进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和碘对比剂暴露,提高了图像质量[23,24]㊂而且作为一种三维成像模式,CCTA不仅可以显示狭窄严重程度和位置,还提供了详细的冠脉斑块特征,这些特征已被证明能够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25]㊂此外CCTA还具有危险性小㊁程序简单㊁费用低等特点㊂2.1㊀CONFIRM评分㊀㊀为分析CCTA对疑似冠心病患者的预测价值, Hadamitzky等[26]在2013年基于CONFIRM注册(Coronary CT Angiography Evaluation For Clinical Outcomes: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Registry)提出了综合CCTA结果与临床风险的CONFIRM评分㊂该评分包括3个参数:全美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Ⅲ(NCEP ATPⅢ)评分[27]㊁有狭窄>50%的近端节段数㊁有钙化或混合斑块的近端节段数㊂其中近端节段是指其划分7个冠脉的主要节段,包括:左主干㊁前降支近段㊁前降支中段㊁回旋支近段㊁第一钝缘支㊁右冠近段㊁右冠中段㊂CONFIRM评分的计算公式为:ln(NCEP ATPⅢ得分)/2.235+2.83ˑ存在钙化病变的近端节段数(ɤ2)+2.76ˑ狭窄>50%的近端节段数(ɤ2)㊂㊀㊀CONFIRM评分可对大约1/3的患者的死亡风险进行重新分类,并且与已确定的NCEP ATPⅢ评分㊁Framingham评分[28]和Morise评分[29]等临床风险评分相比,显著提高了对CCTA5年后的死亡率的预测[26,30]㊂㊀㊀此项研究随访期间关于研究对象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医疗和介入治疗方面的信息非常有限,因此难以纠正其混杂影响[26]㊂此外,研究者也未能明确说明出现非钙化斑块与患者预后呈弱相关这一研究结果出现的原因㊂2.2㊀CCTA适应性Leaman评分㊀㊀有学者为了通过斑块的位置与类型㊁管腔的狭窄程度定量评价冠脉的整体粥样硬化负荷情况,在Leaman评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CCTA的Leaman评分(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adapted Leaman score,CT-LeSc)[31]㊂首先,CT-LeSc 基于原始Leaman评分将冠脉分为16个节段:右冠近段㊁中段㊁远段,后降支,左主干,前降支近段㊁中段㊁远段,第一㊁第二对角支,回旋支近段㊁远段,第一㊁第二钝缘支,左室支㊁中间支,并按斑块所在节段给与相应得分;其次,根据斑块类型给以钙化斑块积1分,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1.5分;然后依据管腔狭窄程度(直径>50%的狭窄积1分,直径<50%的狭窄积0.615分)分别为其加权;最后,每个病变部位得分为上述3项评分的乘积,总CT-LeSc得分为每个可评估病变节段之和[4,31]㊂㊀㊀CT-LeSc是冠心病患者严重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长期预测指标,较高的CT-LeSc值(>5)的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无事件生存率与阻塞性冠心病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相当[32]㊂与其他基于CCTA的冠脉评分相比,CT-LeSc是非阻塞性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全因致死率的最强预测因子[33]㊂2.3㊀LEIDEN CCTA风险评分㊀㊀近来有学者纳入2809名来自LEIDEN大学医学中心的患者,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综合CCTA评分,即LEIDEN CCTA风险评分(the Leiden CCTA risk score)[34]㊂该评分计算方法可概述如下㊂首先,基于美国心脏协会冠脉节段划分方法将冠脉分为17个节段[3]㊂其次,评估每个节段的斑块存在与否及斑块组成,无斑块时积0分;有斑块时根据其组成将其分类为钙化斑块㊁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分别给予1.1㊁1.2或1.3分的加权㊂再次,将该得分乘以冠脉树中该节段位置的权重因子(从0.5到6),再乘以狭窄严重程度的权重因子(狭窄程度为50%的为1.4,狭窄程度<50%的为1.0)㊂最后,分数(范围从0到42)为各节段得分之和㊂LEIDEN CCTA风险评分的计算可登录http://18.224.14. 19/calcApp/进行查询㊂该研究结果示,与单纯基于狭窄严重程度的风险组相比,LEIDEN CCTA风险评分具有更好的评估预后能力,并且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更好的危险分层㊂但该评分对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34]㊂2.4㊀其他基于CCTA的冠脉评分㊀㊀病变节段评分(segment involvement score,SIS 评分)基于AHA制定的冠脉节段划分方法,将冠脉分为右冠近段㊁中段㊁远段,左室后支㊁左主干㊁前降支近段㊁中段㊁远段,第一㊁第二对角支,回旋支近段㊁远段,第一㊁第二纯缘支,回旋支左室后侧支及后降支,不考虑其狭窄程度,1个病变冠脉节段积1分,积分范围为0~16分[3]㊂SIS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强有力的㊁独立的预测因子[35]㊂SIS评分对冠脉严重程度的评估相对来说不如CONFIRM评分和CT-LeSc精确㊁全面,但是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㊂㊀㊀综上所述,冠脉评分法的出现可以帮助医师对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个更直观的评价,便于与患者沟通;并可对患者行更准确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对患者下一步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㊂冠脉评分现已在临床工作得到广泛应用,随着CAG及CCTA技术的发展及更多冠脉评分法与临床结合研究的进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冠脉评分法在未来将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并随着临床需求及技术进步而不断完善㊂ʌ参考文献ɔ[1]㊀Franco M,Cooper RS,Bilal U,et al.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J].Am J Med,2010, 124(2):95-102.DOI:10.1016/j.amjmed.2010.08.015.[2]㊀Neeland IJ,Patel RS,Eshtehardi P,et al.Coronary angiographicscoring systems:an evaluation of their equivalence and validity[J].Am Heart J,2012,164(4):547-552.e1.DOI:10.1016/j.ahj.2012.07.007.[3]㊀Austen WG,Edwards JE,Frye RL,et al.A reporting system onpatients evaluated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Report of the Ad Hoc Committee for Grading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Surger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1975,51(4Suppl):5-40.DOI:10.1161/01.cir.51.4.5.[4]㊀Leaman DM,Brower RW,Meester GT,et al.Coronary arteryatherosclerosis:severity of the disease,severity of angina pectoris and compromise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J].Circulation,1981, 63(2):285-299.DOI:10.1161/01.cir.63.2.285. [5]㊀Kalbfleisch H,Hort W.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size of coronaryartery supplying areas postmortem[J].Am Heart J,1977, 94(2):183-188.DOI:10.1016/s0002-8703(77)80278-0.[6]㊀Huang G,Zhao JL,Du HA,et al.Coronary score adds prognosticinformat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irc J, 74(3):490-495.DOI:10.1253/circj.cj-09-0637. [7]㊀Gensini GG.A more meaningful scor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J Cardiol,1983, 51(3):606.DOI:10.1016/s0002-9149(83)80105-2. [8]㊀秦文沛,杨毅宁,李晓梅,等.平均血小板体积和Gensini积分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近期预后的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1):22-25.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5.01.004.Qin WP,Yang YN,Li XM,et al.Value of mean platelet volume and Gensini score on predicting short-term outcome in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 post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Chin J Cardiol,2015, 43(1):22-25.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5.01.004[9]㊀Yildirim EIA,Celik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sini scoreand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J].Int J Cardiovasc Sci,2017,30(1):32-41.DOI:10.5935/2359-4802.20170017.[10]何佳林.EuroSCOREⅡ评分对左主干临界病变患者PCI术后生存率的预测价值[D].杭州:浙江大学,2014.He JL.The predictive value of EuroSCOREⅡto ULMCA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D].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2014.[11]Sianos G,Morel MA,Kappetein AP,et al.The SYNTAX score:an angiographic tool grading the complex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EuroIntervention,2005,1(2):219-227.DOI:10.1182/blood-2006-09-048868.[12]Serruys Patrick W,Marie-Claude M,Pieter KA,et al.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 versus 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 for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N Engl J Med,2009, 360(10):961-972.DOI:10.1007/s12170-009-0055-2.[13]Vivian H,Ross JS,Nallamothu BK,et al.Cardiac certificate ofneed regulations and the availability and use of revascularization services[J].Am Heart J,2007,154(4):767-775.DOI:10.1016/j.ahj.2007.06.031.[14]Mohr FW,Morice MC,Kappetein AP,et al.Coronary arterybypass graft surgery versu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three-vessel disease and left main coronary disease: 5-year follow-up of the randomised,clinical SYNTAX trial[J].Lancet,2013,381(9867):629-638.DOI:10.1016/S0140-6736(13)60141-5.[15]Bundhun PK,Sookharee Y,Bholee A,et al.Application of theSYNTAX score i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edicine(Baltimore),2017,96(28): e7410.DOI:10.1097/MD.0000000000007410. [16]Yadav M,Palmerini T,Caixeta A,et al.Prediction of coronaryrisk by SYNTAX and derived scores:synergy betwee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taxus and cardiac surgery[J].J Am Coll Cardiol,2013,62(14):1219-1230.DOI:10.1016/j.jacc.2013.06.047.[17]容耀聪,郭新贵.SYNTAX积分及其相关积分在冠心病预后中的价值[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8,24(1):88-91.DOI: CNKI:SUN:LYBJ.0.2018-01-027.Rong YC,Guo XG.The value of SYNTAX score and its associated score in the pro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Geriatr Health Care,2018,24(1):88-91.DOI:CNKI:SUN:LYBJ.0.2018-01-027.[18]Anon.Guidelines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A report of the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ardiovascular procedures(subcommittee on coronary angiography)[J].J Am Coll Cardiol,1987,10(4):935-950.[19]Spears JR,Sandor T,Als AV,et puterized image analysisfo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vessel diameter from cineangio-grams[J].Circulation,1983,68(2):453-461.DOI:10.1161/01.cir.68.2.453.[20]Eigler N,Pfaff JM,Whiting J,et al.The role of digital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Int J Cardiol, 1986,10(1):3-13.DOI:10.1016/0167-5273(86)90160-9.[21]Sullivan DR,Marwick TH,Freedman SB.A new method of scoringcoronary angiograms to reflect extent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improve correlation with major risk factors[J].Am Heart J,1990, 119(6):1262-1267.DOI:10.1016/s0002-8703(05)80173-5.[22]Mark DB,Nelson CL,Califf RM,et al.Continuing evolution oftherapy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nitial results from the era of coronary angioplasty[J].Circulation,1994,89(5):2015-2025.DOI:10.1161/01.cir.89.5.2015.[23]Abbara S,Blanke P,Maroules CD,et al.SCCT guidelines for theperformance and acquisition of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J].J Cardiovasc Comput Tomogr,2016,10(6): 342-358.DOI:10.1016/j.jcct.2016.10.002. [24]Al-Mallah MH,Aljizeeri A,Villines TC,et al.Cardiac computedtomography in current cardiology guidelines[J].J Cardiovasc Comput Tomogr,2015,9(6):514-523.DOI:10.1016/j.jcct.2015.09.003.[25]Arrey-Mbi TB,Klusewitz SM,Villines TC.Long-term prognosticvalue of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J].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2017,19(12):90.DOI:10.1007/s11936-017-0588-5.[26]Hadamitzky M,Achenbach S,Al-Mallah M,et al.Optimizedprognostic score for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results from the CONFIRM registry(Coronary CT angiography evaluation for clinical outcomes: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regis-try)[J].J Am Coll Cardiol,2013,62(5):468-476.DOI:10.1016/j.jacc.2013.04.064.[27]Adults E.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Ⅲ)[J].JAMA,2001,285(19):2486-2497.DOI:10.1001/jama.285.19.2486.[28]Wilson PW,DᶄAgostino RB,Levy D,et al.Predi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sing risk factor categories[J].Circulation, 1998,97(18):1837-1847.DOI:10.1161/01.cir.97.18.1837.[29]Morise AP,Jalisi F.Evaluation of pretest and exercise test scoresto assess all-cause mortality in unselected patients presenting for exercise testing with symptoms of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Am Coll Cardiol,2003,42(5):842-850.DOI:10.1016/s0735-1097(03)00837-4.[30]Deseive S,Shaw LJ,Min JK,et al.Improved5-year prediction ofall-cause mortality by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applying the CONFIRM score[J].Eur Heart J Cardiovasc Imaging,2017, 18(3):286-293.DOI:10.1093/ehjci/jew195. [31]de Araújo Gonçalves P,Garcia-Garcia HM,Dores H,et al.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adapted Leaman score as a tool to noninvasively quantify total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burden[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13,29(7):1575-1584.DOI:10.1007/s10554-013-0232-8.[32]Mushtaq S,De Araujo Gonçalves P,Garcia-Garcia HM,et al.Long-term prognostic effect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burden: validation of the computed tomography-Leaman score[J].Circ Cardiovasc Imaging,2015,8(2):e002332.DOI:10.1161/ CIRCIMAGING.114.002332.[33]Andreini D,Pontone G,Mushtaq S,et al.Long-term prognosticimpact of CT-Leaman score in patients with non-obstructive CAD: results from the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Evaluation for Clinical Outcomes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CONFIRM)study[J].Int J Cardiol,2016,231:18-25.DOI:10.1016/j.ijcard.2016.12.137.[34]van Rosendael AR,Shaw LJ,Xie JX,et al.Superior risk stratifi-cation with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using a comprehensive atherosclerotic risk score[J].JACC Cardiovasc Imaging,2019,12(10):1987-1997.DOI:10.1016/j.jcmg.2018.10.024.[35]Ayoub C,Erthal F,Abdelsalam MA,et al.Prognostic value ofsegment involvement score compared to other measures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by computed tomograph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Cardiovasc Comput Tomogr,2017,11(4): 258-267.DOI:10.1016/j.jcct.2017.05.001.(编辑:兆瑞臻)。

左心室压力-应变环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左心室压力-应变环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ve
g
冠状动脉 Ge
n
s
i
n
i评分
选取其中 154 例,包括 51 例轻
[
2]
29 例、女 22 例,年龄 47~69 岁,平均(
55
9±7
6)岁;中
度组男 36 例、女 17 例,年 龄 41~67 岁,平 均 (
54
7±

3)岁;重度组男 34 例、女 16 例,年龄 41~66 岁,平均
血压.采用 GE Vi
v
i
dE9 超声诊断仪,配备 M5S 相控
c
a
cyf
o
re
va
l
ua
t
i
ngt
hedeg
r
e
eo
fc
o
r
ona
r
r
t
e
r
i
s
e
a
s
ewa
sana
l
z
ed.Re
s
u
l
t
s The
r
ewe
r
es
i
i
f
i
c
an
td
i
f
f
e
r
enc
e
so
f
ya
yd
y
gn
GLSand MW pa
r
ame
t
e
r
samongg
r
oups (
a
l
lP <0
05).I
n mi
r
veo
f GWEf
o
r
e
va
l
ua

-冠脉病变评分

-冠脉病变评分

冠脉Gensini评分
狭窄程度评分病变部位评分
01 %~25 %1左主干5
26 %~50 %2左前降支或回旋支近段 2.5
51 %~75 %4左前降支中段 1.5
76 %~90 %8左前降支远段 1. 0
91 %~99 %16左回旋支中、远段 1. 0
全闭32右冠状动脉 1. 0
小分支 0. 5
注:每处病变的积分为狭窄程度评分乘以病变部位评分,每位患者的积分为所有病变积分的总和。

Gensini评分系统
对每支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定,首先根据冠脉狭窄程度确定基本评分,狭窄直径<25%计1分,≥25%~<50%计2分,≥50%~<75%计4分,≥75%~<90%计8分,≥90%~<99%计l6分,99%~100%计32分,再根据不同冠脉分支确定相应系数,分别为:左主干(LM)病变×5;左前降支(LAD)病变:近段×2.5,中段×1.5,远段×1;对角支病变:D1×1,D2×0.5;左回旋支(LCX)病变:近段×2.5,钝缘支×1,远段×1,后降支×1,后侧支×0.5;右冠状动脉(RCA)病变:近、中、远和后降支均×1。

以每一冠状动脉的狭窄基本评分乘以该病变部位的系数,即为该病变血管的评分,各病变血管得分总和即为该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总评分。

冠脉病变SYNTAX评分,值得收藏(附图)

冠脉病变SYNTAX评分,值得收藏(附图)

冠状动脉病变SYNTAX 评分体系(附图)一、冠状动脉树注:1. 右冠状动脉近段 11. 回旋支近段2. 右冠状动脉中段 12. 中间支3. 右冠状动脉远段 12a. 第一钝缘支4. 右冠-后降支 12b. 第二钝缘支16. 右冠-后侧支 13. 回旋支远段16a. 右冠-后侧支第一分支 14. 左后侧支16b. 右冠-后侧支第二分支 14a. 左后侧支a16c. 右冠-后侧支第三分支 14b. 左后侧支b5. 左主干 15. 回旋支-后降支6. 前降支近段7. 前降支中段8. 前降支心尖段9. 第一对角支9a. 第一对角支a10. 第二对角支10a. 第二对角支a二、各节段的权重因数冠脉节段右优势型冠脉左优势型冠脉1. 右冠状动脉近段 1 02. 右冠状动脉中段 1 03. 右冠状动脉远段 1 04. 右冠-后降支 1 /16. 右冠-后侧支 0.5 /16a. 右冠-后侧支第一分支 0.5 /16b. 右冠-后侧支第二分支 0.5 /16c. 右冠-后侧支第三分支 0.5 /5. 左主干 5 66. 前降支近段 3.5 3.57. 前降支中段 2.5 2.58. 前降支心尖段 1 19. 第一对角支 1 19a. 第一对角支a 1 110. 第二对角支 0.5 0.510a. 第二对角支a 0.5 0.511. 回旋支近段 1.5 2.512. 中间支 1 112a. 第一钝缘支 1 112b. 第二钝缘支 1 113. 回旋支远段 0.5 1.514. 左后侧支 0.5 114a. 左后侧支a 0.5 114b. 左后侧支b 0.5 115. 回旋支-后降支 / 1三、病变不良特征评分血管狭窄-完全闭塞×5-50-99%狭窄×2完全闭塞-大于3个月或闭塞时间不祥 +1-钝型残端 +1-桥侧枝 +1-闭塞后的第一可见节段 +1/每一不可见节段 -边支 -边支小于1.5mm +1三叉病变-1个病变节段 +3-2个病变节段 +4-3个病变节段 +5-4个病变节段 +6分叉病变-A、B、C型病变 +1-E、D、F、G型病变 +2-角度小于70° +1开口病变 +1严重扭曲 +2长度大于20mm +1严重钙化 +2血栓 +1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 +1/每一节段四、SYNTAX评分系统SYNTAX积分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得出。

冠状动脉病变报告和数据系统(CAD-RADS)

冠状动脉病变报告和数据系统(CAD-RADS)
• A 点状钙化
• B 餐巾环征 • C 正性重构 • D 低密度斑块
符号“V”-易损或高危斑块
➢ RCA近段高危斑块(正性重构、 低密度),管腔狭窄25-49%, 定义为CAD-RADS 2/V
➢ RCA近段支架通畅,LAD近段高危斑块 (正性重构、低密度),管腔狭窄5069%,定义为CAD-RADS 3/S/V
说明
未见狭窄 轻微狭窄 轻度狭窄 中度狭窄 重度狭窄
闭塞
稳定性胸痛患者的CAD-RADS
分级
CAD-RADS-0
CAD-RADS-1
冠脉最大狭窄程度
0% 没有斑块和狭窄
1-24% 轻微狭窄或无狭窄的斑块
解释
无CAD
轻微非阻塞性CAD
进一步评估
无 无
解决方法
- 安慰。考虑非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的胸痛
- 考虑非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胸痛 - 考虑预防性治疗和降低危险因素
- 如果没有肌钙蛋白和EGC异常,考虑评估非ACS病因 - 考虑随访门诊病人预防性治疗和降低风险因素 - 临床高度怀疑ACS 或有高危斑块的特征,考虑心内科入院
CAD-RADS-3
50-69%
A 70-99%狭窄 CAD-RADS-4 B 左主干>50%或3支血管
阻塞(≥70%)
CAD-RADS-5
胸痛
稳定性 急性
解释
完全闭塞 极为可能发生ACS
CAD-RADS 5
解决方法
- 考虑ICA和/或心肌存活性评估 - 考虑抗心肌缺血缓解症状,并行预防性药物治疗,降低危险因素 - 其他治疗(包括血运重建) - 如果急性闭塞考虑快速进行ICA和血运重建 - 应考虑抗心肌缺血及预防管理的建议和降低危险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脉Gensini 评分
狭窄程度评分病变部位评分
01 %~25 % 1 左主干 5
26 %~50 % 2 左前降支或回旋支近段 2.5
51 %~75 % 4 左前降支中段 1.5
76 %~90 % 8 左前降支远段 1. 0
91 %~99 % 16 左回旋支中、远段 1. 0
全闭32 右冠状动脉 1. 0
小分支 0. 5
注:每处病变的积分为狭窄程度评分乘以病变部位评分,每位患者的积分为所有病变积分的总和。

Gensini 评分系统
对每支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定,首先根据冠脉狭窄程度确定基本评分,狭窄直径<25%计 1 分,≥25%~<50%计 2 分,≥50%~<75%计 4 分,≥75%~<90%计8 分,≥90%~<99%计l6 分,99%~100%计32 分,再根据不同冠脉分支确定相应系数,分别为:左主干(LM)病变×5;左前降支(LAD)病变:近段×2.5,中段×1.5,远段×1;对角支病变:D1×1,D2×0.5;左回旋支(LCX)病变:近段×2.5,钝缘支×1,远段×1,后降支×1,后侧支×0.5;右冠状动脉(RCA)病变:近、中、远和后降支均×1。

以每一冠状动脉的狭窄基本评分乘以该病变部位的系数,即为该病变血管的评分,各病变血管得分总和即为该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总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