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作业设计作业清单:
一、基础巩固
1.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写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

二、实践操作
1.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模型,了解它们的特征。

2.用尺子测量身边的长方体物品,记录长、宽、高。

三、拓展提升
1.计算一个给定尺寸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2.设计一个长方体纸盒,要求满足一定的尺寸和容量要求。

四、综合应用
1.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粉刷面积、包装礼盒所需材料等。

2.探究将一个正方体切割成若干个小正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

五、思维挑战
1.给出一些复杂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

2.设计一些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的智力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样的作业设计既涵盖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有实践操作和拓展提升,以及综合应用和思维挑战,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 体现课标, 题量3-4大题, 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 探究性、实践性, 题量为3大题, 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精打细算基础性作业判断: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用竖式计算:32.4÷60.96÷35.75÷518.8÷4淘气和爸爸妈妈去游乐园, 已知一张成人票价是一张儿童票价的3倍, 买门票共用去31.5元, 一张成人票多少元?发展性作业用竖式计算:13.5÷521.7÷75.75÷518.8÷4小亮带了30元买东西, 买钢笔用去13.2元, 剩下的钱买了6个笔记本, 每个笔记本多少元?一根绳子长9.68米, 对折三次后, 平均每段长多少米?打扫卫生基础性作业判断: 2.5÷4的商是0.6, 余数是0.1。

()两个数相除, 商一定比1大。

()用竖式计算:7.56÷221÷47.14÷722.46÷424.12÷121÷12532÷545÷48.16÷8发展性作业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59.84×()=1214×()=16.854.4÷()=164×()=54.416×()=25.6小明家1月份共用电74.4度, 平均每天用了多少度电?打扫卫生基础性作业用竖式计算:4.12÷415.15÷524.12÷2414÷5发展性作业商店上午卖出48千克苹果, 一共收入220.8元, 下午又卖出78千克苹果, 商店这一天卖苹果一共收入多少元?小明去爬山, 从山脚到山顶, 全程有7.5千米, 他上山用了3小时, 下山用了2小时, 他上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基础性作业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0.4÷3.6=16.9÷2.6=0.7÷0.28=1.44÷1.8=发展性作业9.12÷0.24商的最高位是()位, 0.048÷0.15商的最高位是()位。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一、单元内容概述。

“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主要是让小朋友们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概念并且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这就像是我们要去认识两个特殊的小伙伴,知道他们长啥样,还有绕着他们跑一圈有多远。

二、作业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让小朋友能准确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就像能清楚地描述小伙伴的外貌特征一样。

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不管是给边长算周长,还是给周长算边长,都不在话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小朋友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让他们用小棒拼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特点。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能够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像发现身边到处都是数学小秘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小朋友们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奥秘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就像在玩一个超级有趣的游戏。

培养他们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因为计算周长的时候一个小马虎就可能算错啦。

三、作业内容。

# (一)基础过关型作业。

1. “图形特征我知道”作业内容: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分别标注出它们的边和角,然后写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边与角的特点。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就像是给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个小伙伴画个像,然后介绍它们。

通过画图和描述特征,可以让小朋友更加直观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和联系,巩固基础知识。

答案示例:长方形:画图(略,简单画出一个长方形,长的边标注为长,短的边标注为宽,四个角标注直角符号)特点: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画图(略,画出一个正方形,四条边都标注为边长,四个角标注直角符号)特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周长计算小能手”作业内容: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设计意图:这两道题是最基础的周长计算题目,让小朋友们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 =(长 + 宽)×2,正方形周长 = 边长×4。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设计目标:1.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内容:本次作业涉及小学数学的四则运算、小数、分数、面积等内容。

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四则运算(300字)1.计算下列算式:①12+32-18=②74×5=③63÷9=2.用算式表示下列问题:①小明有10本书,他又买了6本,现在一共有多少本书?②妈妈给小红买了5个苹果,小红自己摘了3个,她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第二部分:小数(300字)1.用小数表示下列分数:①1/2=②1/4=③3/5=2.计算下列问题:①0.5×3=②2.4+1.8=③5.6÷2=第三部分:分数(300字)1.计算下列算式:①3/4+1/4=②2/3-1/6=2.将下列分数转化为小数:①1/10=②3/5=第四部分:面积(300字)1.填空: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_。

②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_。

2.计算下列面积:① 长方形长为8cm,宽为5cm,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② 正方形边长为6cm,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三、设计说明: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设计主要是巩固和练习四则运算的能力,涉及到加、减、乘、除的运算;2.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数和小数运算能力;3.作业设计注重多样性,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作业中的题目设计要简洁明了,避免给学生过多的困扰,以确保他们的学习进程。

四、补充说明:1.作业设计量适当,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考虑到学生可能存在的不同水平和学习进度,题目可以有一定的难易度分布。

五、作业要求:1.写清楚问题的编号,并把答案写在横线上;2.数字运算要写清楚过程;3.每题答案要标明单位。

六、评价方式:1.作业按时提交;2.答案正确,计算过程清晰,得高分;3.答案错误,计算过程不清晰,扣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钟表和钟面.上的时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是学习年、月等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体会时刻与经过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培养时间观念与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能够准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并正确区分时针、分针走过的小格所表示的时间。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学会观察钟面,能熟练地说出钟面上显示的时间,会求某一段经过的时间。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3-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3-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奥运开幕基础性作业时针刚走过6,分针指向7,这时是()时()分,记作()。

时针走一大格是()时,分针正好走()圈。

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大格是()分。

时钟的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分针走一圈是()分。

钟面上最短的针是()针。

发展性作业小明上午下第二节课时,发现教室里钟表上的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向7,你能猜出是几时几分么?庆庆要午睡时钟面上分针正好指向9多2个小格,时针刚走过12,他睡醒时,分针走了一圈零2个大格4个小格。

庆庆入睡的时间是(),睡醒的时间是()。

钟表面对着镜子,镜子里的时间是3:25,实际时间是多少?1分有多长基础性作业时间单位的换算:1时=()分1分=()秒3分=()秒120秒=()分1分20秒=()秒90秒=()分()秒90分=()时()分1分30秒=()秒120秒=()分1时40分=()分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3-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3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小熊购物基础性作业比较大小:2×6+2○2+6×25+4×2○5+4+22+2×2○2×2+23+2×6是把()和()两个算式合起来的。

填空:7×()+5=54乘加、乘减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是因为在具体情境中,只有先算乘法才有实际意义。

发展性作业乘加、乘减运算的读法练习,为突破列式计算做准备。

2×6+2可读作:2乘以6的积加2,和是多少?仿写:。

5+4×2可读作:5加4乘以2的积,和是多少?仿写:。

2×6-2可读作:2乘以6的积减2,差是多少?仿写:。

5-4×2可读作:5减4乘以2的积,差是多少?仿写:。

小熊购物基础性作业计算:12-3×2把6×7+5=47分成两个算式是:。

把3×8=24,30-24=6合成一个算式是:。

5×6-13可以表示为形式:,请填空后仿写。

25-3×8可以表示为形式:。

6+5×3可以表示为形式:。

6×5-3可以表示为形式:。

亮亮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5倍,爸爸比亮亮大几岁?发展性作业乘加、加乘运算可以解决买两种东西,一种东西买几个,另一种东西买一个的问题。

也可以表示方阵排列后还多出几个人,求总人数的问题等等。

5+4×2可编出数学题:。

5×4+2可编出数学题:。

乘减运算可以解决有两种东西,其中一种东西买几个,另一种东西只买一个的价格差、重量差等相差多少的问题。

也可以解决买几个某种商品,还缺多少钱的问题。

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

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

单元作业设计模板小学数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本单元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教学内容:-数的认识与运算。

-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属性。

-三角形的认识与性质。

2.学时安排:-第一课时:数的认识与运算,学时:40分钟。

-第二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学时:40分钟。

-第三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属性,学时:40分钟。

-第四课时:三角形的认识与性质,学时:40分钟。

四、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情景教学法:通过场景营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3.游戏教学法:设置数学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1.第一课时:数的认识与运算-情境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数的概念。

-知识讲解:讲解数的认识和各种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些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练习题。

-游戏活动:设计数学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第二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情境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

-知识讲解:讲解分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方法。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些分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练习题。

-游戏活动:设计数学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3.第三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属性-情境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概念。

小学四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名称:四则运算二、单元目标:1.熟练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内容:1.四则运算的定义和基本要求。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3.四则运算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数学游戏“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规律。

2.学习:利用教学实例和练习题,教授加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的练习和应用。

4.小结:总结加法的运算规则和要点。

第二课时:1.导入:通过数学游戏“积木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减法的规律。

2.学习:利用教学实例和练习题,教授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减法计算的练习和应用。

4.小结:总结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要点。

第三课时:1.导入:通过数学游戏“乘法接龙”,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规律。

2.学习:利用教学实例和练习题,教授乘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的练习和应用。

4.小结:总结乘法的运算规则和要点。

第四课时:1.导入:通过数学游戏“除法挑战”,引导学生发现除法的规律。

2.学习:利用教学实例和练习题,教授除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除法计算的练习和应用。

4.小结:总结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要点。

第五课时:1.复习:通过数学游戏“四则运算大挑战”,复习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2.错题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解答。

3.拓展:通过实际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总结四则运算的应用和要点,鼓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1.手抄题板法:利用手抄题板和算式卡片,让学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练习。

2.导入情境法:通过数学游戏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学实例和练习题;2.数学游戏材料:找规律、积木计算、乘法接龙、除法挑战、四则运算大挑战;3.手抄题板和算式卡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里的“图形与位置”。

3个例题都以“台风中心的行进”为素材,创设情境背景,把课程内容融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激发学趣。

本单元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及航海、军事等领城中有着广泛运用。

例题、习题都选择了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通过学习感受坐标法思想,发展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空间坐标系打下良好基础。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

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

会描述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通过想象物体的方位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平面上的位置,感受坐标法的思想。

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在生活中用数学。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位置与方向(二)基础性作业下图是某市旅游1号车行驶的线路图,请根据线路图填空。

(1)旅游1号车从起点站出发,向()行驶到达青水公园,再向()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抗战纪念碑。

(2)由绿博园向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购物中心,再向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人民公园。

小猴家住在游乐园的西北面520米,小狗家住在游乐园的东南面480米。

小狗与小猴家相距多少米?在平面图上标出小红和小刚家的位置。

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学校约是800米。

学校在小刚家的北偏西45°方向上,距离学校约是1000米。

发展性作业如图,一辆汽车向正北方向行驶,你能说出商场和书店分别在汽车的什么方向吗?N商场北45º60º书店0 3 6 9千米汽车海面上有一座灯塔,灯塔北偏西30º方向30千米处是小岛。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一、单元主题。

图形与几何——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作业目标。

1. 让学生深刻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包括边的长度关系和角的特点。

2. 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3. 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与图形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三、作业内容。

# (一)基础过关。

1. “我来当小侦探”题目:小明说他画了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小红说那这个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小红说得对吗?为什么?答案:小红说得不对。

因为这个四边形也可能是长方形,长方形四个角是直角,对边相等,而正方形不仅四个角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类似侦探推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考查他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区分能力。

2. 周长面积小计算。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长方形周长=(8 + 5)×2 = 26(厘米),面积=8×5 = 40(平方厘米);正方形周长=6×4 = 24(厘米),面积=6×6 = 36(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这是最基础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旨在巩固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 (二)能力提升。

1. “变身魔术师”题目:有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

如果把它的长减少2厘米,宽增加2厘米,它的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答案:原来长方形面积=10×6 = 60(平方厘米)。

变化后的长是10 2 = 8(厘米),宽是6+2 = 8(厘米),此时变成了正方形,面积=8×8 = 64(平方厘米),面积增加了64 60 = 4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这个题目需要学生先算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再算出变化后的图形面积,然后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对长方形边长变化与面积变化关系的理解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计算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通过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进行“动作或图形表征”、“口头语言表征”和“数学符合表征”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迅速,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除了练习内容的丰富外,教师还应不断变换练习的形式,如找朋友、开火车、接力赛、对口令、送信等。另外,还可以进行“听算练习”,使学生不仅能视算,而且在听到两个数相减时也能很快地说出得数。
其次是作业的内容。以前,我的数学作业是一统制:同一内容,同一难度,同一要求。为了确实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学期以来,将作业分成A、B、C三组。具体而言,A组是基础习题,适合中下层学生完成;B组作业是提高型习题,基础中略带灵活性,适合中上学生;C组作业是发展型习题,思维含量较高,综合型较强,适合数学尖子生完成。
4.有效运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画图既可以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认识外显出来,又可以将现实情境抽象为数学模型,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作业实施与反思
传统作业观认为: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重在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尤其是数学作业,似乎担负着更为繁重的任务。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数学作业的密度大、容量高、质量低,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学业负担和思想包袱。同时由于作业的批改也占用了数学教师的大量时间,这也是造成目前老师生活质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材名称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
单元内容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
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1.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8=4,说一说想的过程。
第三课时作业
1.口算
11-8 14-6 13-8 15-6
11-7 17-9 12-7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3十( )=12 5十( )=13
2十( )=11 5十( )=14
4十( )=12 4十( )=13
—6=6,说一说想的过程。
第四课时作业
口算,并说说计算过程。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1)结合具体题目与直观学具,进行算理与算法的回顾。
(2)对20以内进行加法的36道题进行随机的口算练习,并针对易错题目重点练习。
(3)填空练习,如8+()=13,5+()=11等。
(4)拆数练习,如12=10+()=9+( )=( )+( )……
这样的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为应用“相加算减”作好准备,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五课时作业
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思考:这道题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第六课时作业
小明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还可以怎样提问怎样解答
三、作业设计理由
1.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为正确、熟练应用“相加算减”做准备。
作为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对于上述司空见惯的现象经历了一个“接受---质疑---改革”尝试的蜕变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深思:布置数学作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又是什么取得了多大效果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更多的是抱怨和抵制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下面是我的一些初步尝试:
首先,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数学作业观。我以为,作业作为一种信息反馈,一方面有助于巩固、加深知识、思想及方法的理解,发展数学思维和能力;养成独立、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另一方面,通过作业的批改,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便于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进度等。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单元作业内容
第一课时作业
1.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11-9=16-9=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3-9=12-9=19-9=18-9=
第二课时作业
经过实践探索,优化数学作业基本到达了原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