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一、避灾路线
1、水灾避灾路线
当工作面发生水灾时,人员要迅速利用一切通道进入较高巷道,并沿较高巷道撤至安全地点,严禁进入盲巷避灾。
1、避水路线:
5001工作面→进风上巷→三岔口联络巷→中间轨道巷→运输上山(皮带上山)→副井升坑。
5001工作面→进风配巷→三岔口联络巷→中间轨道巷→运输上山(皮带上山)→副井升坑。
5001工作面→区段运输平巷(皮带巷)→联络巷(老泵站)→中间轨道巷→运输上山(皮带上山)→副井升井
2、火灾避灾路线
当发生火灾时,人员必须利用一切灭火器材直接灭火,电器着火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然后采取灭火措施,当火灾较大难以控制时,所有人员必须先戴好自救器并迎着新鲜风流进行避灾。
避火路线:
5001工作面→进风上巷→三岔口联络巷→中间轨道巷→运输上山(皮带上山)→副井升坑。
5001工作面→进风配巷→三岔口联络巷→中间轨道巷→运输上山(皮带上山)→副井升坑。
5001工作面→区段运输平巷(皮带巷)→联络巷(老泵站)→中间轨道巷→运输上山(皮带上山)→副井升井
3、附避灾路线图
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撤离措施
⑴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灾区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由跟班人员或班组长、有经验的老工人组织带领,按规定的避灾路线,迅速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经过各巷道时,注意辨认风向和烟雾情况,避免误入重灾区。
组织人员及时向矿调度室回报事故情况,以及时的通知回风侧及其他可能受灾害威胁的人员撤出。
⑵撤退时爆源进风侧人员迎风撤,回风侧人员顺风撤,尽快利用联络巷到达新鲜风流中再迎风撤。
⑶如有冲击波袭来,应将头背向冲击波,面向下卧倒,若由于冒顶等原因撤不才出来时,应搭设临时避难硐室躲避,静卧待救,并把矿灯、衣物置于室外醒目位置,以利救援人员及早发现。
⑷撤退时应遵守自救互救原则。
⑸发生瓦斯、煤尘事故后,在无紧急通知的情况下迅速沿逆风方向撤离。
三、冒顶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⑴井下发生冒顶事故,首先发现者要及时将情况告知跟班人员或班组长并向单位值班室和矿调度室汇报,以便迅速组织处理。
⑵处理冒顶前,必须对冒顶区域附近的支护进行维护加固,同时清理好后路,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⑶抢救遇难者时,首先应直接与遇难人员联络,以确定遇难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抢救。
四、未尽事宜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瑞隆矿矿井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有关规定及矿领导有关指示。
五、自救互救的基本急救技术:包括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等。
1、人工呼吸:它是对暂停呼吸的受伤者,借助于人工的方法,帮助其恢复呼吸的功能,这是救护井下窒息伤员的一种主要操作方法。
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
(1) 口对口呼吸法:大多用于抢救触电者或上肢及脑有伤害者。
具体操作方法为:先把伤员抬至新鲜风流、支架完好的安全地点、以最快的速度检
查一下伤员有无外伤,将其仰面平卧,解开腰带、领扣和衣服,撬开他的嘴、清除脏的东西,救护人跪在其一侧,一手紧捏他的鼻子,一手搬开他的嘴,对嘴呼气,松开他的口鼻,让其自己呼气,每分钟做15次左右,直到复苏为止。
(2) 仰卧压胸法:大多用于受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以及有肋骨骨折的伤员,具体操作方法为:
①首先将伤员放到安全通风地点,先详细检查伤员的受伤部位和受伤程度。
②让伤员仰面平卧,解开腰带、领扣和衣服,胸部向上躺平,头偏向一侧,上肢平放在身体两侧,腰背部放一个枕垫或用衣服及其他物体垫起来,使伤员的胸部抬高,肺部张开。
撬开他的嘴,拉出他的舌头,清除他口腔里面的脏东西。
③救护人员跪在其头部的两边,面向他的头部,两手握住小臂把他的手臂上举放平两秒钟后,再曲其两臂,用他自己的肘部在胸部压迫两肋约两秒钟后,使伤员的胸廓受压后,把肺部的空气呼出来,然后把伤员的两臂向上拉直,使其吸气;
④救护者两手握住伤员的肋骨,身体向前倾,慢慢压伤员背部,以自身重量压迫其胸廓,使胸腔缩小,将气排出。
⑤救护者身体抬起,两手松开,回到原来的姿势,使伤员胸廓自然扩张,肺部松开,吸入空气,每分钟做15次左右,直到复苏为止。
此方法对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中毒者禁止使用。
(3)俯卧压背呼吸法:大多用于溺水者,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首先将伤员放到安全通风地点,进行详细检查。
如有肋骨骨折,不能采用此法。
②让伤员背部朝上,俯卧躺平,头偏向一侧,即不使他的鼻子和嘴贴在地上,又能便于口鼻内的粘液流出。
在他的腹部放一个枕垫,伤员两臂向前伸直。
用衣服把他的头稍稍垫高(或者一臂前伸,另一臂弯曲,使伤员的头枕在自己的臂上),拉出他的舌头,清除口腔里的脏东西,防止阻塞喉咙,妨碍呼吸。
③救护者骑跨在伤员身上,双膝跪在其大腿两旁,两手放在下背两边,
拇指指向脊椎柱,其余四指指向背上方伸开。
④救护者两手握住伤员的肋骨,身体向前倾,慢慢压伤员背部,以自身重量压迫其胸廓,使胸腔缩小,将气排出。
⑤救护者身体抬起,两手松开,回到原来的姿势,使伤员胸廓自然扩张,肺部松开,吸入空气,每分钟做15次左右,直到复苏为止。
操作时应注意:两手一能压得太重,以免压断伤员的肋骨。
动作要均匀而有规律。
最好用自己的深呼吸做标准,呼气时压下去,吸气时松手抬身。
⑷心肺复苏:操作步骤主要是:A-开放气道,使伤员头部向后仰,畅通呼吸道,能使空气进入肺部;B-人工呼吸:使伤员头部后仰,则可以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方法同⑴,口对口吹气时,应明显看到伤员肺部的起伏动作;C-胸外心脏按压:两手相叠压,放在胸骨下三分之一处、高于剑突的部位,借助自己的体重用力垂直向下将胸骨压下3.8--5cm(注意挤压时用力不宜太大,以防肋骨骨折或引起内脏损伤)。
单人进行复苏操作时,按压15次、进气2次;双人进行复苏操作时,以一人按压5次、一人进气1次,直至能摸到颈部总动脉和股动脉等大动脉的搏动,而且血压上升,瞳孔逐渐恢复正常,口唇变红等,复苏操作不可随意中断。
2、止血法:根据不同的出血特征,止血法也不同。
有加压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加垫四肢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四种。
一般先用压迫止血法。
(1) 压迫止血法这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止血法。
它适用于头、颈和四肢动脉大出血。
用手掌或手指压紧伤口靠近心脏一侧的动脉。
上臂出血或前臂出血时将受伤手举起,向着肱骨头,在腋窝处压迫动脉;上臂上部及腋窝部出血时,应压迫锁骨下动脉,向第一肋骨在动脉通过该肋骨处实施压迫;大腿、小腿、脚部出血时,将伤肢向上举,用两手指在腹股沟中部向耻骨压迫股动脉;颞部出血时,可向颞骨压迫动脉,压迫部位为耳前部;口腔、舌、颈部或面部出血时,可用四个手指,向下部颈椎压迫颈动脉,但决不可压迫两侧颈动脉,否则会使大脑供血停止,伤员意识丧失。
动脉出血时,也可用使肢体创口以上的关节部,强制屈曲的方法来止血:前臂出血时,在肘关节处屈曲,小腿出血时,在膝关节处屈曲,然后再缠绷带。
(2) 其它止血法:常用的有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
用止血带(一般用橡皮管、也可以用纱布、毛巾、布带、或
绳子代替,但不可用铁丝、炮线代替)绕肢体绑扎打结固定。
但止血带法有造成受伤肢体缺血而使组织坏死的可能。
因此,要以纱布、棉花或衣服作底垫,让止血带不与皮肤直接接触,并且要松紧适度,然后尽快转送医院,转送途中每隔1小时解开止血带1-2分钟,再从稍高位置扎紧,而且要尽快扎在上臂或大腿的三分之一处。
3、包扎:包扎时要快、准、轻、牢。
煤矿井下最常见的是头部与四肢外伤包扎,包扎有三角巾包扎、毛巾包扎、和绷带包扎三种。
4、骨骼固定:对骨折者应迅速、及时准确地进行临时固定。
有伤口出血时要先包扎,再作骨骼固定,其目的是为保证能安全地往医院转运。
因此,可就地取材,对伤员的受伤部位加以固定,不必做复位工作。
常见骨折的固定法有以下几种:
(1) 前臂固定法:用前臂付木或一块稍长于前臂的固定代用物置于前臂的背侧,用一块折叠四层的三角巾把伤肢固定在付木或代用物上,再用另一块三角巾将伤臂悬吊在胸前;
(2) 上臂骨折的固定法:用一块一尺长三寸宽的付木或大小相似的代用物,将其置背侧。
将三角巾折叠成四层,把上臂围绕固定其上,再用另一块三角巾将伤肢吊在胸前;
(3) 大腿骨折的固定法:把下肢付木置于伤肢外侧,两下肢并拢伸直,分别在双侧踝关节、小腿中段、膝关节、大腿中段、髋关节、腹部各处围绕一条布带或绳索,将付木紧密固定于伤肢,如无付木也可将伤肢固定于健肢;
(4) 小腿骨折固定法:把小腿置于2.5尺长三寸宽的木板上,分别用四条布带把伤肢固定其上,也可用健肢固定法。
(5) 颅骨骨折:将伤员放在担架上,为防止在运输中头部摇动及预防脑出血,应把头稍抬起,周围垫上衣服卷枕头。
呕吐时,可使头转向一侧,而后擦净口腔。
当鼻腔或外耳道出血时,要放入棉球栓塞,应将伤员迅速送到医院。
⑹下颌骨骨折:用两条毛巾或纱布,一条从下颌下边兜起,并绑在颅顶上,一条从下颌前面将其包起,并系绷在枕骨上。
⑺锁骨骨折:用毛巾、三角巾或绷带将受伤的上肢挎起。
⑻、肱骨骨折:急救可由两人操作,一人靠近伤员的伤肢侧旁,用一只
手把住伤员的肘部,而用另一只手使其在肘关节部屈曲;另一人绑夹板,如果在骨折部有创伤时,可先用绷带缠好,然后再上夹板。
⑼脊柱与骨盆骨折:脊柱骨折时可能并发脊髓的损伤,而呈瘫痪现象(肢体不能动、尿失禁等)。
当疑有脊柱骨折时,应慎重地先将压在伤员身上的重物搬开,然后将伤员用板抬放在担架上。
不允许翻转伤员,更不应强使伤员坐起。
对脊柱或骨盆骨折的伤员,应在其胸部身下铺上棉袄或软东西,将其俯置在担架上。
骨盆骨折时,须将伤员以水平仰卧位放在硬担架上,两膝离开,下边垫上衣服卷,两腿可在膝部绑好。
骨盆环前半部断裂或损伤,骨盆及股骨上部须用毛巾加以紧缚。
⑽股骨骨折:急救时至少需4人,第一人在伤员的脚那边;第二人解开裤子检查腿部,如有创伤则包上无菌绷带;第三人帮助缠绷带,打夹板;第四人准备两块夹板,一块从外侧腋窝到脚底,另一块则放在内侧由腹股沟到脚底。
将夹板固定在大腿、小腿及躯干上,并绑好,然后将伤员抬到担架上送往医院。
⑾肋骨骨折:单纯肋骨骨折可用胶布固定胸壁:在伤员深呼气结束时,用数条宽约7-8cm的胶布,自下而上地重叠紧贴于伤处胸壁上,每条胶布的前后端应超过脊柱及胸骨中线至少5cm,固定期约为2-3周。
5、伤员的抬运:伤员在井下经过急救、止血、包扎和骨折固定以后,要迅速往地面抬运。
抬运是整个救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抬运不当,可加重伤情,严重时将造成难以治疗。
对轻伤员。
可以根据情况采用掮、抱、扶的方法,对重伤员一定要用担架搬运。
担架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笆、木棍或绳子等绑扎而成,伤员运至大巷,可连担架一起放入矿车,向地面医院转送。
搬运伤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呼吸心跳骤停的病员伤员,要先复苏后搬运;
⑵创口出血的伤员,应先止血后搬运;
⑶骨折的伤员须先固定,然后再移到担架上;
⑷昏迷的伤员要把肩部稍垫高,取头后仰并偏向一侧的体位再搬运,以防止因误吸胃呕吐物或舌后坠而窒息;
⑸担架运送伤员时要让伤员头部在后,以便后边的护送人员随时观察伤情变化;
⑹抬伤员上下车时,伤员头部一侧担架要稍低,因抬头侧端的人要先后上下;严禁用徒手的方法将脊柱骨折和其他的重伤员搬运上下车;
⑺搬运脊柱骨折的伤员时千万要注意,不可随便搬动和翻动伤员,也绝对不可用抬、掮、抱、背的方法搬运,还不能用帆布或用绳索等绑扎的软担架抬运,一定要用木板做的硬担架抬运,伤员放到担架上以后,要让他平卧,腰部垫上一个衣服垫,然后用3、4根布带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在搬运中滚动或跌落,否则极易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转,刺伤血管和神经,使下肢瘫痪。
补充说明:本作业规程中未尽事宜严格执行2010版《煤矿安全规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及其执行说明中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