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合集下载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课件:必修1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精品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课件:必修1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精品
全国卷对主题和主线的考查,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对该考点的考查往往是“隐性”的,一般从材料和设问中不 会明显看到“科学发展观”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字 眼。但从背景材料中政府的行为或回答设问所要解决的问题 的措施中往往体现或包含该考点的内容。近几年对其考查的 重点方向主要集中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创 新驱动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等方面。命题常结合城镇化、新能源汽车、信息消费等社 会热点命题,考查转方式调结构的措施或意义。备考复习要 结合相关热点,对上述知识点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
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 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 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 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 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
———[备考关注]—————————————————
3.扶贫开发直接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关系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打赢脱贫攻 坚战,就要找对“穷根”,精准扶贫。这有助于( ) ①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缩小收入 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 推动城乡发展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找对“穷根”,精准扶贫,有助于坚持以人为本,发 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 答案:A
[题组练通]
1.《充分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文章指出,人民生
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
有相当数量。下列对总体小康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人们的消费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摘要】中国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主要力量,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从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现状分析、路径探讨、策略分析和风险应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在于拓展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实现跨国竞争优势。

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发展趋势和挑战。

在探讨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路径时,需要考虑市场选择、战略合作和技术创新等因素。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策略应包括战略定位、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必须认识到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展望未来,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必要性、现状分析、路径探讨、策略分析、风险应对、前景展望1. 引言1.1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概况中国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快,中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在国际舞台上扩大业务范围,增加盈利空间,降低风险敞口,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金融创新和跨国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不少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如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激烈、监管环境的复杂性、跨国业务的风险等。

中国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推动国际化发展走向深入和稳健。

2. 正文2.1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日益融合,商业银行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资源。

银行业的进入壁垒与竞争

银行业的进入壁垒与竞争

[国研专稿]银行业的进入壁垒与竞争2007-5-31内容摘要: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向外资银行开放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并取消开展业务的地域限制以及其他非审慎限制,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我国银行业的过渡期或保护期正式结束。

与此同时,我国先后颁布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这些细则为外资银行业务开展作了规定,成为事实上的进入壁垒。

事实上,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各国都对银行业设置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本文首先介绍了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并着重介绍了规制性进入壁垒。

然后分析了管制下银行的竞争行为,接着讨论了我国银行业的进入壁垒、管制及竞争格局,最后指出,我国银行业在管制和竞争间要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和区间。

自由竞争是传统经济学所追求的理想市场结构。

一般认为,市场上的充分竞争能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利润最大,并最大化社会福利。

因此,增强竞争可以促使银行业以更为低廉的价格向社会提供更多、更方便的金融产品。

但长久以来,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条是,银行竞争与银行业稳定之间存在着替代(Trade-off)关系,过度竞争可能会导致银行破产、恐慌等后果。

因此,通常会采取某些限制银行业竞争的政策措施。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基本都对银行实行了较严格的管制和进入限制。

一、银行业的进入壁垒众多周知,银行业面临的管制十分严格,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市场准入、开设分支机构及并购的限制;存款利息率上限;资产组合限制;存款保险;资本要求;监管控制(不仅包括关闭政策,而且包括对市价对账面价值的运用)等等。

而关于市场准入、开设分支机构、资本要求等方面的管制。

这里主要分析形成银行业的进入壁垒的相关管制。

1、进入壁垒贝恩(Bain)是对进入壁垒进行开创性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将进入壁垒视为在位企业能够长期保持高价格而没有引起潜在进入者进入的任何因素。

他认为进入壁垒是“市场中的在位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者的优势,这些优势反映在:在位企业可以持续把价格提高到完全竞争水平以上(即P >MC),而并没有引起潜在进入者进入”。

运筹帷幄:中国企业的战略抉择和前进之路

运筹帷幄:中国企业的战略抉择和前进之路

者关 系


解决金 融 业 发展 问题 的同
其 中 雷 曼 兄 弟破 产 是 最 严 重 的 金 融 危 机 事 件 之
雷曼

中 国 应 从 全 球性 金 融 危 机 中把 握 机 会
寻 求 解决 措施
1 8
中 国总 会 计 师
月砷
S P EC IA L P R O G R A M

房 地 产 行 业 在 2 0 0 8 年 已 经 出 现 行 业 发 展 周 期 的拐 点 点 背 后 有 着 多重 因 素


要 切 实做 到 有 法 必 依

执法必严
从 法 律 层 面 上 预 防金
首先


20 0 6
年 下 半年 之 后

商 品 房价
融 风 险 的产 生
政 府 应 设 立 独 立 部 门 对 新 开 发 的金 融 衍 生 品



消 费预 期 发 生 根 本 转 折
气下滑

其次

20 0 7年下
半年开 始

经 济景
止 因 金 融 工 具 设 计 上 的缺 陷 及 使 用 不 当 造 成 的 金 融 风 险

通 胀 阴影未去

使 得 房 地 产 行 业 的运 行 背 景 发 生 根

应 加 强 对 投 资银 行 的 监 管

金融

直是

个短 板

发 展 相 对 滞后

创新
年 以 来 的最 大 跌 幅

2 0 0 9 年继续延 续下
降的态 势

2022-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2-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2-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50题)1、在我国依法依规对银行业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实现准入管理的是()。

A.银保监会B.银行业协会C.银行业交易商协会D.中国人民银行【答案】 A2、“十四五”时期,实施()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

A.以碳排放总量控制为主、碳强度控制为辅B.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C.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D.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答案】 B3、从运行原则上看,社会政策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政策,其秉承了非商业化原则。

A.社会治理B.社会服务C.社会救助D.社会管理【答案】 B4、新上项目在(),应及时组建项目法人筹备组,具体负责项目法人的筹建工作。

A.项目建议书批准后B.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C.申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D.项目建议书批准前【答案】 A5、根据《政府投资条例》,直接投资是指政府安排政府投资资金投入(),并由政府有关机构或其指定、委托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等作为项目法人单位组织建设实施的方式。

A.准经营性项目B.经营性项目C.非经营性项目D.使用贷款的投资项目【答案】 C6、在增值税类型中,允许纳税人从计税依据中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折旧部分的是()增值税。

A.生产型B.收入型C.消费型D.混合型【答案】 B7、我国依法依规对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实行准入管理的是()。

A.银保监会B.银行业协会C.银行业交易商协会D.中国人民银行【答案】 A8、财政补贴是一种财政援助,下列是补贴方式之一间接援助形式的是()。

A.减税B.税率确定C.补偿性支出D.收复性支出【答案】 A9、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其分类的依据是( )。

A.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B.总量调节功能C.调节手段D.作用期限【答案】 B10、在以下经济活动中,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是()A.购买证券B.更新生产设备C.购买土地D.企业并购【答案】 B11、在社会政策中,()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2022内蒙古上半年区直事业编 常识判断5

2022内蒙古上半年区直事业编 常识判断5

2022内蒙古上半年区直事业编常识判断5.61.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蕴含的理论是:() [单选题] *A. 进化论B. 牛顿力学C. 相对论(正确答案)D. 混沌理论2. 下列关于大气层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正确答案)B. 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被大量破坏C. 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约占78.1%D. 大气层由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3.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三项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B.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 上世纪50年代,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盗骗国家财产(正确答案)D. 中国共产党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4. 《孙子兵法-谋攻》提出了预知胜利的五个根据,其中最后一个根据“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集中体现为:() [单选题] *A. 集权思想B. 分权思想C. 授权思想(正确答案)D. 越权思想5. 散光是一种常见的视力缺陷,发生散光后,光无法聚焦,其形成原因是:()[单选题] *A. 眼球前后径过短B. 角膜或晶状体弯曲度不均匀(正确答案)C. 角膜弯曲度变小D. 视网膜与晶状体间的距离过长6. 当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逃生过程中,不应该:() [单选题] *A. 一直朝着有亮光的方向逃生B. 通过天窗爬上屋顶(正确答案)C. 利用建筑物的落水管等竖直管线下滑至地面D. 利用阳台、毗邻平台逃生7. 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地存在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

下列情况中,符合现实的是:() [单选题] *A. 在新德里的餐厅里,咖喱牛肉拌饭十分受当地人欢迎B. 在慕尼黑啤酒节上,当地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咸猪手(正确答案)C. 在梵蒂冈当地家庭的餐桌上,通常会有来自当地港口的海鲜D. 在北海道的冬天,当地人自古以来都食用胡椒以抵御严寒8. 我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青铜器的代表。

2024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精选全文

2024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4年广西公需科目真题(80题共100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一、单项选择题 (共40题,共40分)1、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提出:“( ),是数百年来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联合国及所有机构、组织共同道循的首要原则。

”[1分]A 主权平等B 和平发展C 和睦共处D 独立自主2、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地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 )的意愿和利益。

[1分]A 西方国家B 社会主义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D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3、2015年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提出:“我们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目的是( ),而不是要谋求政治势力范围。

”[1分]A 帮助各国脱贫B 实现各国和平共处C 支持各国共同发展D 协助各国完善治理4、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倡导( )理念。

[1分]A 机会平等B 合作共赢C发展第一 D 经济为要5、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空间,需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合作,做到主动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议程,参与全球治理和( )供给,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1分]A 公共产品B 农产品C 工业产品D 高科技产品6、2023年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中方愿分享市场机遇和发展经验,实施青年职业农民赋能行动,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开展( ),举办本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

”[1分]A 创新创业培训B 市场营销人才培训C 数字技术人才培训D 高新技术人才培训7、2018年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 )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

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效率差异研究

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效率差异研究

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效率差异研究钟杏云;方鹏程;刘群玲【摘要】作为众多行业类型之一,银行也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因此,如何有效提升运营效率,通过较少的成本投入来获取最大效益,也将是银行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运用DEA方法从多种投入多种产出的角度对我国三种不同类型银行的运营效率进行分析,针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三大类型银行之间运营效率差异的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银行业整体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构建合理的市场结构体系,国有、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应分别从加强内部管理、实施战略转型、进行明确定位等方面改进,进而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增强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期刊名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9)004【总页数】8页(P22-29)【关键词】商业银行;效率;差异【作者】钟杏云;方鹏程;刘群玲【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60;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60;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深圳518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33一、引言效率研究是经济学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研究如何利用消耗最少的资源来获取最大的回报。

目前,我国银行形成了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并存的多层次结构体系。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进一步开放,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将迎来巨大的挑战。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股份制银行积极推行战略转型,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外资并谋求上市,这一系列改革都是我国银行业为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所作出的战略抉择。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只有不断提升效率,进而提高其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因此,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对银行业的运营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将首先对效率、银行效率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运用DEA分析方法对我国三种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在2006—2010年期间的运营效率进行对比研究,并在分析其产生效率差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

党校题库(选择)

党校题库(选择)

党校题库(选择)党校题库(选择题)1、(A)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

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A.李大钊B.毛泽东C.陈独秀D.瞿秋白2、1927年8月1日,(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3、1935年1月,(C)确定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A.八七会议B.瓦窑堡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4、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B)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实事求是D.列宁主义5、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A)。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方针C.国家主权和安全第一方针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原则6、(C)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1952B.1962C.1964D.19677.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发射成功。

A.北斗一号B.神舟一号C.风云一号D.东方红一号8.(A)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A.1971B.1972C.1978D.19799.1978年12月,党的(A)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A.十届三中全会B.十一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一届六中全会10、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A ),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B、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C、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规律;D、社会发展的规律。

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人民币国际化

背景: 1、2014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继续较快发展,人民币跨境 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至23.6%,离岸人民币 市场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国际化合作不断发展。 2、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4年12月,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2大贸易融资货币、第5大支付货币、第 六大外汇交易货币。 3、在国家走出去战略支持的作用下,在国企改革的环境 下,对外资银行的并购。
表3:并购现状
银行 工商银行 项目 1.收购印尼Halim银行90%股权 2.澳门诚兴银行80%股权 3.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 2007年认购英国巴莱克银行 2007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9.9%股权 2007富通集团最大股东 2015以现金支付收购Banco BBM S.A. 80%权益 2006新加披飞机租赁公司 2006美银亚洲 永隆银行53.12%
国家开发银行 民生银行 平安 交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推进为中国 银行业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
1、人民币国际化促进海外人民币回投国内金融市场,为 国内商业银行拓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吸收国际先进投 资经验和增强金融市场盈利能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2、人民币国际化也可以促进国内银行海外分行或代理行人民 币贷款通道实现境内企业的海外直投,从而利于海外分支机 构拓展业务、扩大客户群、壮大实力,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国 际化战略目标。 各大银行在国际化方面均加快了步伐: 中国工商银行加拿大子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清算业务,中国 农业银行与丝路基金正式开展合作并办理了首笔业务,农业 银行香港分行成为丝路基金第一家境外合作银行。中国建设 银行的伦敦子银行建行(伦敦)获得了人民币境外合格投资 者(RQFII)资格成为首家在欧洲获得牌照的中资机构

十八届三中全会试题及答案

十八届三中全会试题及答案

十八届三中全会试题及答案1、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 A )A、全面深化改革B、全面深化开放C、全面改革开放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2、全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 A )A、稳中求进B、提质增效C、又快又好D、多快好省3、全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着力( A )A、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B、调增长、稳结构、促改革C、稳增长、促结构、调改革D、促增长、调结构、稳改革4、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 C )出发点和落脚点A、为人民服务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D、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5、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D )A、实现中国梦B、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实现和完成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B )A、基础性作用B、决定性作用C、关键性作用D、核心性作用7、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B )A、坚持创新B、坚持发展C、坚持改革D、坚持开放8、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B )A、政治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文化体制改革D、社会体制改革9、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 B )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0、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 D )A、健全宏观调控体系B、深化行政体制改革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D、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11、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 B )A、税收B、财政C、科技D、经济12、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是( B )A、科学的税收体制B、科学的财税体制C、科学的经济体制D、科学的管理体制13、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 B )A、城乡不同步B、城乡二元结构C、城乡分割结构D、城乡经济不协调14、全会一致认为,面对十分复杂的___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___全国各族人民。

2016金融专硕考研:中国银行业面临“四化”挑战

2016金融专硕考研:中国银行业面临“四化”挑战

2016金融专硕考研:中国银行业面临“四化”挑战经济新常态必将催生金融的新常态。

某种程度上,中国经济新常态对金融领域的影响比实体领域更为强烈、更为复杂。

在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正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

从近期央行的非对称降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来看,对于长期处于利率保护的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毫无疑问是一场重大的挑战,是一场浴火重生的洗礼。

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的利差会迅速下降,美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都有先例。

根据《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4)》的调查,目前有高达94.2%的银行家会高度关注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第二,资产不良化带来的挑战。

现阶段来看,新常态带给商业银行最严峻的挑战就是资产质量。

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银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

今后一段时间,各种矛盾冲突和风险事件可能会更加频繁,“两高一剩”、房地产、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金融风险可能会继续发酵,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承受较大压力,守住风险底线将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第三,金融科技化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金融业,催生了互联网融资、电子商务等多种不同的金融模式,资金的融通等活动越来越多地通过银行外体系进行,融资脱媒、资产管理脱媒、支付脱媒正加速形成,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面临严峻挑战。

第四,资本瓶颈化带来的挑战。

自2007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化银行资本约束、提升资本监管有效性的政策法规,使资本约束对银行业务经营发展的制约影响越来越突出,“以量补价”的粗放式发展路径受到严峻挑战,商业银行已跨入了强资本约束时代。

金融创新激发商业银行发展原动力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驱动力,也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提升金融市场运作效率的关键。

在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只有主动变革、加快创新,方能适应时代要求,摆脱目前的困境,谋取新的竞争优势。

当期,推进金融创新工作,需要把握好自由和适度之间的平衡。

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战略抉择

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战略抉择

经济 政策 应 根据 需要 作适 度 调整 。 中国必 须采 取措 施 降低
已有 美 元 资 产 的 损 失 。 为 避 免 持 有 美 国 国 债 贬 值 的 可 能 ,
包括 中 国在 内 的美 国国债 的 主要投 资者和 债权 国需要采 取 联合 行动 ,在 确保 投 资风 险可 控 的情 况下 ,分 享被 救援 企 业 的成长 性 。这 并不 是倡 导所 谓 反 向操 作 ,通 过主 权基 金
入 主 华 尔 街 的 机 会 主 义 行 为 。 主 权 基 金 的 投 资 效 率 很 令 人
担 忧 ,机会 主 义行 为 的结 果可 能是 同时拥 有 “ 两个 世 界 中 最 坏 的东 西 ” :一方 面是 华尔 街没 有储 蓄 支持 的信 用衍 生 工 具 ,一 方面 是 没有制 约和 监 督 的 中国 国民储 蓄 ,结 果只 能是 更加 深 陷次贷 危机 。中 国应 当利用 美 国 国债 的第 二大 债 权 人和 全球 最 大的 外汇 储备 国地 位 ,积 极督 促美 国采 取 更 负 责和 面 向更长 期 的经 济政 策 ,并形 成 新 的稳定 的 国际
经 济 蔓延 十 分重 要 。2 0 年 1 月 8 0 8 2 日召开 的 中央 经 济工 作 会 议 ,在 经济 转 型和拉 动 消 费方面 显示 出更 明确 的政策 导 向 ,并通 过 出台 具体 措 施 ,确 保 我 国拉 动 经 济 的4 万亿 元
力 ,也加 速有 效 的资本 形成 。如果 中 国下一 步要 实现 产 业 结构 升级 ,转 向发 展 资本密 集 型工 业 ,这也 是 一个 必然 的
要 求 。 解 决 进 口 限 制 问 题 之 前 , 应 放 缓 人 民 币升 值 。对 于

政治人教版必修一大题总复习

政治人教版必修一大题总复习

1、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是什么?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象征;(2)对金钱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

(4)用之有度。

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

3、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

②供求影响价格。

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降。

(当商品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涨)4、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①一般来讲,某商品价格上升,此商品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此商品的需求增加)②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高档耐用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生活必需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为互补品)(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67、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消费要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支出有计划的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略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

(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主旨,其核心是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何惠;闫孝君
【期刊名称】《理论观察》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党和政府总结我国建设的历史经验,吸取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经验和教训,不断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战略性抉择。

随着21世纪的即将来临,可持续发展这一跨世纪的话题,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从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内涵1、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最早源于环境保护,来自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

其产生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
【总页数】3页(P5-7)
【作者】何惠;闫孝君
【作者单位】[1]齐齐哈尔市环境监测中心站!161000;[2]中国工商银行齐齐哈尔市安顺路支行!1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 [J], 牛文元
2.大科技兴小城市—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J], 凌丹;程功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J], 信颖
4.海洋——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J], 钱宏林
5.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 [J], 牛文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

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

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作者:胡亚莲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20年第12期[摘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创造性地作出的重塑我国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抉择,深刻阐明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运用和生动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

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明确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把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经济循环;逻辑[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12-0004-0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并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

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具有历史的、实践的、逻辑的必然性。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2]它不仅关乎我国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构建强大的经济基本盘,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际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国际环境复杂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调整,大国博弈更加激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整体崛起,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中国GDP占全球份额的比重从1949年的4.5%上升到2018年的16%。

金融系2001级学士学位论文参考选题

金融系2001级学士学位论文参考选题

2006金融论文题目方向参考(第一套)1、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 3、我国商业银行住房贷款的风险管理研究 4、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研究5、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6、论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及协调发展问题7、我国开展股票指数衍生品可行性研究 8、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研究9、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模式比较分析 10、中国金融业监管模式研究11、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效应分析 12、试论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3、商业银行业务利润结构研究 14、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15、论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 16、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探讨17、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18、论中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分析19、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研究 20、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21、试论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战略 22、引进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23、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市场结构研究25、论我国近年来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原因26、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构建27、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28、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货币需求变动研究29、中国租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0、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31、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状况和前景分析 32、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问题研究33、中国保险业保险资金运用探讨 34、论中国住房信贷的风险与管理35、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6、中国地下金融组织形式活动与影响研究37、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38、论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发展趋势39、论我国政策性银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0、对建立健全我国信用体制的思考41、论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42、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43、论跨国银行的监管 44、政策性金融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45、我国股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6、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控制47、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分析 48、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银行业发展49、浅析我国的金融风险和风险控制机制 50、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51、电子货币发展研究 52、居民资产选择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分析53、我国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运用研究 54、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效应分析55、我国中央银行票据问题研究 56、论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57、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58、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资本项目的影响59、中国票据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60、中国经济发展的货币化问题研究2006金融毕业论文题目方向参考(第二套)1、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与完善2、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策略3、存款保险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比较4、我国创业板市场创设研究5、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激励制度研究6、资本流入对我国经济稳定的影响7、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问题 8、风险投资交易结构设计研究9、论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冲击 10、我国信用卡业务的现状与发展11、消费信贷风险与防范 12、我国商业银行并购问题研究13、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估体系研究 14、试论中国股市与国际市场接轨问题15、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发展研究 16、中国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研究17、股份公司成长性与股票内在价值分析 18、开放条件下货币的内外均衡问题研究19、我国住房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 20、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有效性问题21、汇率风险管理研究 22、网络金融风险研究23、农村金融创新研究 24、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研究25、汽车金融公司的运作模式研究 26、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效率研究27、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研究 28、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9、我国房地产信托业务发展问题 30、B股市场分析及研究31、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条件与思路 32、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分析33、融资结构与商业银行风险问题分析 34、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35、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探讨 36、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37、关于建立与完善我国贷款风险管理机制有关问题的探讨 38、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39、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 40、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41、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若干问题 42、我国利率政策经济效应分析43、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互动研究 44、宏观经济运行与股市发展45、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问题研究 46、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与汇率机制分析48、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与发展49、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 50、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51、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 52、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53、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 54、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研究55、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监管的研究 56、我国货币市场研究57、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研究 58、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59、我国证券公司研究 60、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研究61、B股市场与A股互动关系研究 62、中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研究 6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分析 64、我国银行财务管理方法研究 65、论我国银证合作业务 66、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67、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 68、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69、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研究 70、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及其创新 71、中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研究 72、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73、中国股票市场监管问题研究74、中国股票市场定价机制研究75、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研究 76、论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分析77、我国上市公司筹资方式选择研究 78、封闭式投资基金折价分析2006国经贸/金融风险一班论文题目参考(第一套)1、对外文化贸易研究2、国际旅游贸易特点3、跨国公司外包业务发展与效应4、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5、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方式研究6、国际垂直分工模式下的经济效应分析7、国际垂直分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8、国际XX产业竞争力分析9、国际XX产业内贸易研究10、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产业的影响11、我国外包行业现状分析12、国际外包理论与政策研究13、金融一体化、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14、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与成因15、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成本收益分析16、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17、中国投资公司的风险管理18、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次序研究19、汇率调整对中国贸易行业的影响20、金融体系变迁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演变21、各国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比较与借鉴22、金融不稳定的预警机制设计23、东盟区域内贸易发展状况研究24、东亚地区电子产业分工模式研究25、跨国公司经营特点分析26、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研究27、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使用28、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的绩效研究29、国际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30、我国开放条件下内外均衡问题探讨31、离岸金融与我国金融业国际化问题32、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实证探讨3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及对国际贸易影响辨析34、转基因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35、中欧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36、关于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状况的研究37、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探讨38、中国发展“走出去”战略39、中非经贸合作问题40、跨国外包与国际贸易41、中国外汇储备剧增的原因及对策42、中越贸易的发展研究43、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作用44、国际咨询贸易研究45、国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FDI)46、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演变的基本特征及其分析47、论国际储备规模的确定48、建立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49、我国支付体系研究50、中非经贸合作问题51、跨国外包与国际贸易52、中国外汇储备剧增的原因及对策53、中越贸易的发展研究 54、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作用(第二套)1、贸易环境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国的对外开发3、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发展4、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比较分析5、加入WTO后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现状和对策6、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7、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8、论EDI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9、加入WTO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 10、关于我国适宜的外汇储备规模的探讨11、论关税下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13、贸易壁垒的演变及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 14、我国外汇市场培育与发展1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16、在我国开展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7、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效应分析___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为例 18、国际游资流入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分析19、我国资本帐户开放时机抉择 20、试析我国金融市场开发现状和对策21、试论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 22、国际保理业务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23、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分析 24、中国上市公司的定价问题25、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战略及趋势 26、我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评析27、汇率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探讨 28、WTO《金融服务协议》与我国金融对外开发29、我国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实证分析 30、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31、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经济含义及可持续性分析 32、WTO与我国的贸易管理体制改革33、中美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讨 34、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面临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35、绿色壁垒对我国进出口商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36、开放条件下我国零售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37、CEPA的经济影响与对策 38、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发展前景39、论我国外贸企业结算方式的改革 40、发展中国家资本帐户的开放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41、我国开放条件下内外均衡问题探讨 42、离岸金融与我国金融业国际化问题43、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实证探讨 44、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影响45、转基因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 46、中欧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47、关于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状况的研究 48、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探讨49、中国发展“走出去”战略2006金融工程班论文题目参考原则:以下面的范围为主,具体题目可以自定或者参考后面的题目。

2024年高级经济师《金融》试题及答案(最完整版)

2024年高级经济师《金融》试题及答案(最完整版)

2024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金融》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案例分析题(共 3 道,第一道 20 分,第二道 25 分,第三道 25 分)(一)1.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参考答案】(1)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

(2)普惠金融的主要目标是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特别是要让重点服务对象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3)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①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②普惠金融重视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普惠金融就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益活动。

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造血功能,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发展可持续。

普惠金融需要讲究市场性原则,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既要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也要让供给方合理受益。

③普惠金融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金融这个事业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效益。

现阶段,中国社会呈现金字塔形态,底层存在着数量巨大的低收入人群,贫富差距较大,这样的结构不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而通过普惠金融发展,社会形态将逐渐完善转变成橄榄型,也就是说中等收入人群将成为主导。

2.对于我国更好地发展普惠金融,有哪些政策建议?【参考答案】积极引导各类普惠金融服务主体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延伸服务半径,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1)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

推广创新针对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农户、特殊群体以及精准扶贫对象的小额贷款。

开展动产质押贷款业务,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集中统一的自助式动产、权利抵质押登记平台。

金融体系需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金融强国建设

金融体系需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金融强国建设

金融体系需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金融强国建设作者:周宏春来源:《金融理论探索》2024年第04期摘要:金融强国建设要以新质生产力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金融强国为目标。

金融强国建设离不开强大的金融体系。

创新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也促进了金融体系的调整优化,并对金融体系的人员构成、空间布局、功能结构等提出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金融体系、金融制度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强国,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和支撑。

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导向,以绿色金融支持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金融强国;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绿色金融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517(2024)04-0003-09DOI:10.16620/ki.jrjy.2024.04.001新质生产力产生于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之中,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质是技术创新起主导作用。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金融强国建设,离不开现代经济体系这一基础。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求金融体系在金融强国建设的进程中,投资于我国绿色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实绿色基础。

本文讨论了新质生产力、金融强国及其相关关系,中国特色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及机遇挑战,探讨了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新质生产力、金融强国建设及其相互关系新质生产力由高质量发展而催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我们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1]。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配置为基础,以前沿科技突破和颠覆性创新为动力,以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为载体,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突变,也将引发产业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动力的深刻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转型:中国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CF40午餐会时间:11月16日CF40午餐会主讲人:马蔚华论坛理事、招商银行行长CF40午餐会对话嘉宾:刘勇论坛成员、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发展局局长陈超论坛成员、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论坛特邀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武剑论坛特邀嘉宾、光大银行董事会专职董事寇日明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中国再保险(集团)副总裁王良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盛跃庆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招商银行北京代表处主任李小涛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赵众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慕荣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程漫江论坛会员单位代表、中银国际证券研究部主管、董事总经理徐忠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王信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高自强论坛嘉宾、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美国作家博西迪和查兰的著作《转型》一书曾如此解释转型的意义:“在变革快如闪电、形势瞬息万变、竞争激烈、价格下滑、利润被压缩的时代,以往的做法和熟悉的管理办法已不再灵验,于是,企业转型变得至关重要。

”作为招行行长,我对此有切肤之感。

现阶段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然而在当下这一大环境中,加快转型,才是中国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抉择,事关中国银行业的生存。

中国银行业的生存空间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对于银行而言,要赢得生存发展空间,必须适应自身所面对的约束条件、外部环境以及社会需求。

约束条件方面,要着重分析董事会与监管当局的具体要求;外部环境方面,要密切关注整个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社会需求方面,要前瞻性地分析客户群的需求,准确把握社会金融需求的变动趋势,这对于银行业尤为重要。

现在这三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已经发生改变。

在刚刚结束的G20首尔峰会上,各国首脑主要对四大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只有巴塞尔协议Ⅲ获得通过,而这也是与银行业直接相关的一个议题。

巴塞尔协议Ⅲ从2009年3月开始由巴塞尔委员会提议,后历经匹兹堡峰会、多伦多峰会的探讨修改,最终形成这次金融稳定委员会提交给G20峰会的文件。

巴塞尔协议Ⅲ涉及几项核心指标,如资本充足率、动态拔备率、杠杆率、流动性比率。

在这些指标中,4%的杠杆率及流动性比率(含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两个指标)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不大;然而资本充足率及动态拔备率这两个指标将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严峻挑战。

根据巴塞尔协议III的规定,银行普通权益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要达到4.5%,一级资本充足率要达到6%,总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另外资本留存要达到2.5%,反周期缓冲为0-2.5%,系统重要性银行要再加上1%。

为顺应国际监管规则的新变化,我国银监会明显加大了监管的力度。

银监会正在研究梳理我国资本监管政策规划,统筹考虑1988年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和监管新规划的要求,审慎设定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对所有银行实施留存资本缓冲要求,并考虑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设置附加资本要求,通过资本监管实现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监管目标。

商业银行面临的监管压力特别是资本监管的压力不断增大。

另外,就是动态拔备率的问题,以前的要求是针对不良资产提取拔备,即要求贷款损失准备金占不良贷款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50%,现在则增加了针对贷款余额提取拔备的要求,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占贷款余额的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5%,按两者孰高的要求执行。

从这种角度看,过去质量高的银行现在面临的挑战更大,而不良资产多的银行境况反而要好些。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还是以贷款为主,风险资产占比较高,这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相一致的,但是上述监管环境的变化已无可变更,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无论是在资本管理方面还是盈利能力方面都将产生很大的冲击。

其次,中国银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是市场利率化进程不断推进。

目前中国只有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率没有放开,其他的同业拆借、票据贴现、转贴现、国债及公司债都放开了。

中国的利差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是很大的,这是目前中国银行业盈利的重要现实基础。

然而利率市场化是必然的趋势,我国银行业必须对此制订出一定的应对之策。

二是中国银行业正经历着脱媒的考验。

脱媒分为两种,资本性脱媒和技术性脱媒。

资本性脱媒是由于直接融资市场的兴起而引起的。

2005年到2009年四年间,我国债券一级市场(不含央行票据和金融债)累计发行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债和中期票据等各类债券从4000亿迅速增长到1.5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41%。

同时,十一五期间资本市场累计融资2.5万亿,2006年中国股市市值全球排名是第13位,现在是第3位。

这意味着银行间接融资的天下被直接融资不断蚕食。

资本性脱媒首先体现在银行面临资产、负债两个方面的去中介化。

资产方面,客户通过发行债券偿还银行贷款,不利于银行的信贷资产增长。

譬如招行的许多优质客户,如五矿、中远等,一旦被批准发行债券,就立即还掉银行贷款。

负债方面,根据这两年的存款,特别是今年的存款数据来看,银行业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在流动性如此宽松的境况下,银行存款负债却面临困境,其主要原因就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及私募基金的兴起,加之通货膨胀率10月份已达4.4%,远远是负利率了,这就导致银行储蓄失去了吸引力。

同时,金融脱媒必然使银行传统利差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如果没有其他非利差收入补充,整体利润水平就会受很大影响。

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就曾经历过资本性脱媒的打击,当时银行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技术性脱媒发端于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

支付本身是借助于IT系统支持,但这一功能过去一直都是由银行垄断。

比尔·盖茨1983年的直觉软件公司,计划用自己的支付系统进行支付,但由于美国银行工会对美联储的游说被否定了。

中国也有类似情况,中国移动一直想发展自己的支付平台,但由于牌照限制一直未能成行。

不过现在情况也有所转变,阿里巴巴的第三方支付,就已经迫使银行让出一部分支付平台功能了。

第三方支付增长率非常惊人,四年年均增长100%,2009年第三方支付总额达5550亿,今年肯定能突破1万亿,这对银行业的传统职能构成了严峻挑战。

最后就是中国社会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将进一步加剧。

一是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财富管理业务。

近年来,中国家庭财富增长很快,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家庭财富增长率达17%。

去年中国个人财富增长超过英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从招行本身的经验来看,以前我们觉得私人银行都是西方银行的专利,高不可攀;然而,我们的私人银行开业运营不到两年,净资产在一千万人民币以上的客户拥有量就达到了1.2万户,而且还在迅速增长。

从理财产品来看,有调查显示,当前国内81%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3%的被调查者需要个人理财服务;40%的人希望能够与银行理财专家建立稳定和经常性的业务联系。

这些意味着银行的财富管理职能越来越明显。

从实际情况看,2005年理财产品总量2000亿,2006年4000亿,2007年1万亿,2008年3.7万亿,2009年5万亿,今年远远超过5万亿。

过去这五年,招行卖理财产品的中间收入年均增长150%,在此之前理财产品在我们的非利差收入中占比不到5%,现在是25%。

这些数据说明在中国财富管理是非常新的需求,银行不应再将大部分精力投注于贷款给大客户上,大客户一旦发债券了,就会还贷,另外,还有利率下浮的风险。

二是中小企业的业务需求迅速增长。

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定。

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不再单纯追求GDP指标,单纯依靠大规模上大项目拉动经济了,会更多地转向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的一个趋势是中小企业会加快发展,其金融需求也相应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上述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五大问题:一是约束条件,关乎到巴塞尔协议III;二是利率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朗;三是社会金融需求在一直变化;四是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结构调整;五是中国银行业正经历着大的金融环境的改变,即脱媒。

银监会王兆星副主席最近提到五个不可持续:第一是过渡依赖贷款增长的粗放模式不可持续;第二是过渡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第三是过渡依赖于对大企业、大项目、包括政府背景项目贷款所产生的增长和盈利不可持续;第四是单纯或者过多的寄希望于未来进行跨越式经营和业务雷同情况下的同业恶性竞争不可持续;第五是快速的信贷扩张、资产扩张,依靠频繁的融资进行支撑的模式不可持续。

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面对上述五大问题,以往的经营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改变以往经营模式加快银行业转型中国银行业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经营模式,第一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第二要进行持续的创新,第三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转变思想是银行转型的首要问题。

我们必须将依靠规模扩张、速度冲刺的传统观念转变过来,这一过程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应对。

招商银行经历过两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是在六年前。

当时中国银行业同质化问题严重,客户几乎都是大企业,零售业务基本没有,中小企业无人问津,利差收入占90%以上。

在研究西方银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招行实施了第一次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中小企业业务和中间业务。

截至去年年底,招行的零售业务占比已超过30%,非利差收入占比超过20%,中小企业业务占比达到50%,虽然与西方先进银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考虑到我们是分业经营,而且国人的消费观念与西方也不一样,所以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了。

第二次转型是基于资本收益率的考虑。

在以往的经营理念下,风险文化在银行业中广为盛行,大家都选择低风险的大企业。

虽然大企业风险较低,但它要价比较高,利率可能下浮,中小企业风险偏高,但它的利率可以上浮。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个没有细菌的真空环境下生存,一旦受了感染就很容易崩溃;如果总不到水里面游泳,也永远学不会游泳。

对于银行来说,总经营低风险业务,就学不会风险定价。

好的银行是会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的,要在容忍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追求收益最大化,这时反过来收益也可以把风险覆盖掉。

特别是在巴塞尔协议III下,银行为了生存,必须要求同样的资本消耗能够产生更高的回报。

因此,招行提出了第二次转型,旨在把银行从真空的无菌环境中释放出来,降低资本消耗、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做到风险可控、降低成本,最终提高资本回报率。

持续创新方面,这么多年招行之所以能够发展得比较稳健,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研究需求,经营业务具有前瞻性。

力争做到“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一卡通、一网通、信用卡、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都是遵循着这样的战略。

从近来Google公司、Iphone4、Ipad以及电影《阿凡达》、《盗梦空间》等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研究需求对于商业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