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转型:中国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CF40午餐会时间:11月16日

CF40午餐会主讲人:马蔚华论坛理事、招商银行行长

CF40午餐会对话嘉宾:

刘勇论坛成员、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发展局局长

陈超论坛成员、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巴曙松论坛特邀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武剑论坛特邀嘉宾、光大银行董事会专职董事

寇日明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中国再保险(集团)副总裁

王良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盛跃庆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招商银行北京代表处主任

李小涛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

赵众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慕荣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

程漫江论坛会员单位代表、中银国际证券研究部主管、董事总经理

徐忠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

王信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高自强论坛嘉宾、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

美国作家博西迪和查兰的著作《转型》一书曾如此解释转型的意义:“在变革快如闪电、形势瞬息万变、竞争激烈、价格下滑、利润被压缩的时代,以往的做法和熟悉的管理办法已不再灵验,于是,企业转型变得至关重要。”作为招行行长,我对此有切肤之感。现阶段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然而在当下这一大环境中,加快转型,才是中国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抉择,事关中国银行业的生存。

中国银行业的生存空间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对于银行而言,要赢得生存发展空间,必须适应自身所面对的约束条件、外部环境以及社会需求。约束条件方面,要着重分析董事会与监管当局的具体要求;外部环境方面,要密切关注整个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社会需求方面,要前瞻性地分析客户群的需求,准确把握社会金融需求的变动趋势,这对于银行业尤为重要。现在这三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已经发生改变。

在刚刚结束的G20首尔峰会上,各国首脑主要对四大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只有巴塞尔协议Ⅲ获得通过,而这也是与银行业直接相关的一个议题。巴塞尔协议Ⅲ从2009年3月开始由巴塞尔委员会提议,后历经匹兹堡峰会、多伦多峰会的探讨修改,最终形成这次金融稳定委员会提交给G20峰会的文件。巴塞尔协议Ⅲ涉及几项核心指标,如资本充足率、动态拔备率、杠杆率、流动性比率。在这些指标中,4%的杠杆率及流动性比率(含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两个指标)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不大;然而资本充足率及动态拔备率这两个指标将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严峻挑战。

根据巴塞尔协议III的规定,银行普通权益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要达到4.5%,一级资本充足率要达到6%,总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另外资本留存要达到2.5%,反周期缓冲为0-2.5%,系统重要性银行要再加上1%。为顺应国际监管规则的新变化,我国银监会明显加大了监管的力度。银监会正在研究梳理我国资本监管政策规划,统筹考虑1988年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和监管新规划的要求,审慎设定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对所有银行实施留存资本缓冲要求,并考虑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设置附加资本要求,通过资本监管实现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商业银行面临的监管压力特别是资本监管的压力不断增大。

另外,就是动态拔备率的问题,以前的要求是针对不良资产提取拔备,即要求贷款损失准备金占不良贷款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50%,现在则增加了针对贷款余额提取拔备的要求,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占贷款余额的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5%,按两者孰高的要求执行。从这种角度看,过去质量高的银行现在面临的挑战更大,而不良资产多的银行境况反而要好些。目前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还是以贷款为主,风险资产占比较高,这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相一致的,但是上述监管环境的变化已无可变更,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无论是在资本管理方面还是盈利能力方面都将产生很大的冲击。

其次,中国银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是市场利率化进程不断推进。目前中国只有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率没有放开,其他的同业拆借、票据贴现、转贴现、国债及公司债都放开了。中国的利差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是很大的,这是目前中国银行业盈利的重要现实基础。然而利率市场化是必然的趋势,我国银行业必须对此制订出一定的应对之策。

二是中国银行业正经历着脱媒的考验。脱媒分为两种,资本性脱媒和技术性脱媒。

资本性脱媒是由于直接融资市场的兴起而引起的。2005年到2009年四年间,我国债券一级市场(不含央行票据和金融债)累计发行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债和中期票据等各类债券从4000亿迅速增长到1.5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41%。同时,十一五期间资本市场累计融资2.5万亿,2006年中国股市市值全球排名是第13位,现在是第3位。这意味着银行间接融资的天下被直接融资不断蚕食。资本性脱媒首先体现在银行面临资产、负债两个方面的去中介化。资产方面,客户通过发行债券偿还银行贷款,不利于银行的信贷资产增长。譬如招行的许多优质客户,如五矿、中远等,一旦被批准发行债券,就立即还掉银行贷款。负债方面,根据这两年的存款,特别是今年的存款数据来看,银行业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在流动性如此宽松的境况下,银行存款负债却面临困境,其主要原因就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及私募基金的兴起,加之通货膨胀率10月份已达4.4%,远远是负利率了,这就导致银行储蓄失去了吸引力。同时,金融脱媒必然使银行传统利差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如果没有其他非利差收入补充,整体利润水平就会受很大影响。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就曾经历过资本性脱媒的打击,当时银行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技术性脱媒发端于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支付本身是借助于IT系统支持,但这一功能

过去一直都是由银行垄断。比尔·盖茨1983年的直觉软件公司,计划用自己的支付系统进行支付,但由于美国银行工会对美联储的游说被否定了。中国也有类似情况,中国移动一直想发展自己的支付平台,但由于牌照限制一直未能成行。不过现在情况也有所转变,阿里巴巴的第三方支付,就已经迫使银行让出一部分支付平台功能了。第三方支付增长率非常惊人,四年年均增长100%,2009年第三方支付总额达5550亿,今年肯定能突破1万亿,这对银行业的传统职能构成了严峻挑战。

最后就是中国社会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将进一步加剧。

一是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财富管理业务。

近年来,中国家庭财富增长很快,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家庭财富增长率达17%。去年中国个人财富增长超过英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从招行本身的经验来看,以前我们觉得私人银行都是西方银行的专利,高不可攀;然而,我们的私人银行开业运营不到两年,净资产在一千万人民币以上的客户拥有量就达到了1.2万户,而且还在迅速增长。

从理财产品来看,有调查显示,当前国内81%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3%的被调查者需要个人理财服务;40%的人希望能够与银行理财专家建立稳定和经常性的业务联系。这些意味着银行的财富管理职能越来越明显。从实际情况看,2005年理财产品总量2000亿,2006年4000亿,2007年1万亿,2008年3.7万亿,2009年5万亿,今年远远超过5万亿。过去这五年,招行卖理财产品的中间收入年均增长150%,在此之前理财产品在我们的非利差收入中占比不到5%,现在是25%。这些数据说明在中国财富管理是非常新的需求,银行不应再将大部分精力投注于贷款给大客户上,大客户一旦发债券了,就会还贷,另外,还有利率下浮的风险。

二是中小企业的业务需求迅速增长。

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定。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不再单纯追求GDP指标,单纯依靠大规模上大项目拉动经济了,会更多地转向结构调整。结构调整的一个趋势是中小企业会加快发展,其金融需求也相应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上述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五大问题:一是约束条件,关乎到巴塞尔协议III;二是利率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朗;三是社会金融需求在一直变化;四是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结构调整;五是中国银行业正经历着大的金融环境的改变,即脱媒。银监会王兆星副主席最近提到五个不可持续:第一是过渡依赖贷款增长的粗放模式不可持续;第二是过渡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第三是过渡依赖于对大企业、大项目、包括政府背景项目贷款所产生的增长和盈利不可持续;第四是单纯或者过多的寄希望于未来进行跨越式经营和业务雷同情况下的同业恶性竞争不可持续;第五是快速的信贷扩张、资产扩张,依靠频繁的融资进行支撑的模式不可持续。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面对上述五大问题,以往的经营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改变以往经营模式加快银行业转型

中国银行业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经营模式,第一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第二要进行持续的创新,第三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转变思想是银行转型的首要问题。我们必须将依靠规模扩张、速度冲刺的传统观念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