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重比调整)吴文勇——采用新抗震规范设计的几个计算问题探讨20110415

剪板机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剪板机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12机制本一 设计者:熊杜思 同组人:顾帅成亚龙 学号:120514012 指导老师:夏翔 日期: 2014.5.26~2014.6.06

目录 1.机构简介 (3) 2.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4) 3.主要机构的设计 (5) 4.机构运动分析 (6) 5.原动机的选择 (7) 6.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9) 7.机械系统运动循环图 (14) 8. 对结果的分析与体会 (15) 9.参考资料 (17) 一﹑机构简介

1)剪板机,主要用于剪切金属板材,是重要的金属板材加工机器。其不仅用于机械制造业,还是金属板材配送中心必不可少的装备,应用范围特别广泛。剪板机按结构分为闸式剪板机和摆式剪板机两类;按传动方式分,有机械传动剪板机和液压传动剪板机两类。 2)现在,我们要设计的剪板机的是将卷料压平展开并将其剪成一定长度的铁板的机器,即将板料作定长度的间歇送进,在剪板短暂间歇时间内,剪刀在一定位置处将铁板剪断。因此剪板机主要包括铁板输送机构和剪断机构。 3)设计数据要求 (1) 原材料为成卷的板料。每次输送铁板长度为L=1900或2000或2200 mm(设计时任选一种)。 (2) 每次输送铁板到达规定长度后,铁板稍停,以待剪板机构将其剪断。剪断工艺所需时间约为铁板输送周期的十五分之一。建议铁板停歇时间不超过剪断工艺时间的1.5倍,以保证有较高的生产率。 (3) 输送机构运转应平稳,振动和冲击应尽量小(即要求输送机构从动件的加速度曲线连续无突变)。 二﹑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1)机构方案设计,可从下述两个方面考虑机构的选择: (1) 如何夹持和输送铁板,并使停歇时保持铁板的待剪位置;(2) 如何实现间歇送进,并能使铁板停歇时运送铁板的构件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仍然连续,这样,送进机构的运转就比较平稳。 2. 大致有几条途径: (1) 利用机构中运动构件暂时脱离运动链,使后续构件实现停歇;(2) 利用构件上一点在圆弧段或直线段上运动,使与之相连的构件实现停歇;(3) 利用两种运动的叠加使构件实现间歇运动;(4) 其它。 工业上常用的简单间歇机构,如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等,虽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动可靠等优点,但在动力性能、动停比(运动时间和停歇时间之比)方面很难满足设计要求。所以常用组合机构来满足设计要求。 传动方案的确定 合理的传动方案首先要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应使传动装置的结构简单,尺寸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修方便,要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通过分析比较多种传递方案,选择出保证重点要求的最佳传动方案。 当采用由几种传动形式组成的多级传动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传动形式的特点,合理的分配其传动顺序。在选择时,应注意以下种传动件的特性:(1)带传动的承载能力小,传递相同转矩时,结构尺寸较其它传动形大,但传动平稳,能吸振缓冲,因此,宜布置在高速级。 (2)链传动不均匀有冲击,不适用于高速级,应布置于低速级。 (3)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平稳,较直齿轮较好,常用在高速级或要求传动平稳的场合。

2 剪板机基本性能参数

2 剪板机基本性能参数 2.1剪板机规格与技术特征 板材长度 6000--12000mm 板材宽度 1000—2500mm 板材厚度 6-----30mm 板材强度极限 640N /m ㎡ 板材延伸率 17℅ 上刀刃倾角 2°13′ 上下刀刃间的间隙 1mm 刀刃磨钝系数 1.2 曲轴半径 105mm 剪刀开口度 210mm 剪刀长度 2500mm 每分钟剪切次数 3-7次/min 2.2剪板机基本性能参数 b σ——被剪金属的抗拉强度 b σ=640 N /m ㎡ 5δ——被剪金属的伸长率 5δ=17℅ h ——被剪板厚(毫米)h=30mm ?——剪切角(度)?=2°13′ △——刀片间隙(毫米)△= 1mm y ——刀片间隙的相对值,y=△/h C ——压料脚轴线到下刀刃的距离(毫米),从表2-2中查得 C=90

机械传动的剪板机大部分采用这种结构,即最后一级齿轮装在曲轴的一端。结构比较简单,但是曲轴很长,制造和装配都比较困难。被剪板厚≥25mm时可考虑用双边齿轮传动的形式。 (3)双边齿轮传动剪板机 对于大规格的剪板机,长曲轴的锻造和机械加工都非常困难。如果采用双边齿轮传动,其传动部件的重量要比单边齿轮传动的减轻20~30% (4)蜗杆传动剪板机 蜗杆传动由于传动比较大,因此传动链缩短,结构紧凑,机器高度降低。此外蜗杆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噪音小的优点。国产剪板机曾经采用过这种结构,但是蜗杆传动效率较低,制造和装配困难。特别用在大规格的剪板机上,损耗功率就比较明显地增大。而且维护和修理业困难,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采用。一般适用于被剪板厚≤13mm的剪板机。 #所以采用单边齿轮传动的剪板机。 剪板机工作原理:上刀片固定在刀架上,下刀片固定在下床面上,床面上安装有托球,以便于板料的送进移动,后挡料板用于板料定位,位置由调位销进行调节。 刀具 剪板机的下刀片都具有四个刃。刀架沿前倾直线运动的剪板机上刀片可以具有两个刃或者四个刃。刀架沿弧线运动的剪板机上刀片只宜有两个刃,而且必须将上刀片用螺钉或者垫片调整为一个空间曲面,因此上刀片的长度尽可能增大以减少接缝数。如果接缝处调整不当将导致刀具磨损的加剧和被剪板边偏差的增大。 刀片顶面应稍低于工作台面,偏差为-0.20毫米。 国产剪板机刀片材料常用6CrW2Si,(热处理后硬度为RC58-60)。T7A,9CrSi,Cr12P1,Cr12Mo和Cr6VP也可作刀片的材料。国外实验用硬质合金BK15或BK20镶在剪刀片上来提高两次刃磨的间隔时间。 刀片的尺寸参阅下表3-2 表3-2 刀片尺寸 被剪板厚h(毫米)刀片尺寸T*H(毫米)螺孔直径d(毫米)1~2.5 20*60 13

结构设计中的8个参数比(超限)调节方法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参数比 1.轴压比 目的:控制构件保持一定延性。保证柱(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证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柱6.3.6、墙6.4.5和混规柱11.4.16、墙11.7.16&17),限制各等级的剪力墙和框架(支)柱轴压比; 注意:剪力墙的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设计值;框架(支)柱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含水平荷载的工况组合,多为地震工况组合。 调节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扭转周期比 目的: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 要求:规范规定(高规3.4.5):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振型判别方法:振型方向因子来判断,因子以50%作为分界。 注意:全国超限建筑抗震设防中,对周期比比值不足不是一项超限,广东抗震审查技术要求中无该条规定。 调节方法: 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圈刚度,削弱结构内筒刚度。 3.有效质量参与系数 目的:保证考虑充足的地震作用。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5.2.2条文及高规5.1.13)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 调节方法: 增加计算参与的振型数量。 4.刚重比 目的:确定在水平荷载下,结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而引起稳定问题。要求:详见规范(高规5.4)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 注意:此处重力为重力荷载设计值,取1.2恒+1.4活。 刚重比与结构的侧移刚度成正比关系;周期比的调整将导致结构侧移刚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刚重比。因此调整周期比时应注意,当某主轴方向的刚重比小于或接近规范限值时,应采用加强刚度的方法;当某主轴方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吴必尊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一)设计过程具体包括: 1.分析学习需求; 2.确定教学目标; 3.设计解决方法; 4.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设计要素具体包含: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五)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或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剪板机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剪板机设计说明书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剪板机 成员 指导教师 2014年7月18日

前言 一.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设计一剪板机械,主要功能是能将卷料展开并剪成一定长度的铁板,即将板料作定长度的间歇送进,在板料短暂的停歇时间内,剪刀在一定位置上将铁板剪断。设计要求:原材料为成卷的板料。每次输送铁板长度为2000mm;每次输送铁板到达规定长度后,铁板稍停,以待剪板机构将其剪断。剪断工艺所需时间约为铁板输送周期的十五分之一,铁板停歇时间不超过剪断工艺时间的倍,;输送机构运转应平稳,振动和冲击应尽量小。 剪板频率为30次/分钟。 二.项目组成员及分工 目录 一.选题意义 (1)

二.原理分析 (2) 三.设计方案及选择 (3) 设计方案分析 (3) 设计方案选择 (3) (3) (5) 四.选用机构的尺寸设计 (7) 机构自由度计算 (7) 间歇传动轮系的直径与转速的确定 (7) (7) (7) 剪断传动机构的尺寸确定 (9) (9) (10) 五.选定机构的运动分析 (14) 位移分析 (14) 速度分析 (14)

加速度分析 (16) 机构运动循环 图 (18) 六.心得体会 (19) 七.参考文献 (22) 八.附录 (23)

一.选题意义 剪板机常用来剪裁直线边缘的板料毛坯。剪切能保证被剪板料剪切表面的直线性和平行度要求,并减少板材扭曲,以获得高质量的工件。板金行业的下料剪切工具,广泛适用于机械工业,治金工业,等各种机械行业,主要作用就是用于金属剪切在使用金属板材较多的工业部门,都需要根据尺寸要求对板材进行切断加工,所以剪板机就成为各工业部门使用最为广泛的板料剪断设备。 二.原理分析 剪板机分为送料机构,剪断机构,卸料机构三个部分,由一台电动机为机器提供动力。送料机构可以应用两个夹紧的皮带轮将卷状的板料加为直板。而剪断机构可以利用齿轮传动与杆件的联合传动带动刀具剪切钢板,并通过齿轮的变传动比使刀具达到规定的剪切频率。卸料机构则只需要皮带轮将剪切完成的铁板送之规定地点即可。 三.设计方案与选择 设计方案分析 铁板作间歇送进的机构方案设计,可从下述两个方面考虑机构的选择: ⑴、如何夹持和输送铁板,并使停歇时保持铁板的待剪位

PKPM高层结构设计中经常要控制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周期比、位移比和刚重比“六种比值”

PKPM高层结构设计中经常要控制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周期比、 位移比和刚重比“六种比值” 高层结构设计中经常要控制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周期比、位移比和刚重比“六种比值”,- 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5、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 位移比(层间位移比):- 1.1 名词释义:- (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 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 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1.3 控制目的: -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 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 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1.2 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 [抗规]3.4.2条规定,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当存在结构平面扭转不规则时,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高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 结构休系Δu/h限值- 框架1/550-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1/800- 筒中筒,剪力墙1/1000- 框支层1/1000- 1.4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PKPM软件中的SATWE程序对每一楼层计算并输出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平均水平位移、平均层间位移角及相应的比值,详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但对于计算结果的判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若位移比(层间位移比)超过1.2,则需要在总信息参数设置中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2)验算位移比需要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验算层间位移角则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

剪板机的结构设计

第1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目前高档数控机床和成套成线设备的开发、生产能力,在品种、质量和数量上还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拿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来说,目前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设备有:高速加工中心、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双主轴车削中心和车铣中心、精密磨床和复合磨床、精密电加工机床、精密大型龙头镗铣床和精密落地镗铣床、高效数控专机等,而这些设备国内企业还不能很好满足,产业化水平尚待提高。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告诉简板机床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机械制造行业中的中流砥柱,通用型高性能简板机,广泛适用于航空、汽车、农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家电、五金等行业。 通过对算选课题的全面研究及所给参数的分析确定告诉剪板机的整体方案,并进行主轴组件的设计计算和主轴箱的整体结构安排,最终完成高速剪板机的设计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更好的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机床产量居世界第四,但高档数控机床仍主要靠进口。专家指出,要使我国机床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就要加大数控机床的研发力度。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产值达260亿元,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床数控化率还不高,目前生产产值数控化率还不到30%;消费值数控化率还不到50%,而发达国家大多在70%左右。拿金切机床来说,我国去年产量为23万台,其中数控机床只有2.4万台,仅为产量的1/10强。高档次的数控机床及配套部件只能靠进口。 信息产业是我国增长最快的先导产业,必将为我国机床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以新材料、新能源、自动化等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其发展需要大量高精、复合、智能、多轴控制、自动化高档机床。国家许多重点项目引发的机床需求也颇为可观。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快,制造装备水平和数控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专家指出,以我国目前高档数控机床和成套成线设备的开发、生产能力,在品种、质量和数量上还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拿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来说,目前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设备有:高速加工中心、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双主轴车削中心和车铣中心、精密磨床和复合磨床、精密电加工机床、精密 - 1 -

结构设计之剪重比详解

第五章剪重比2014.7.17 一、定义: 剪重比即最小地震剪力系数λ。(查表) 二、计算公式: V eki V eki:第i 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j n i G j G j:第j 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三、控制目的: 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结构的安全,尤其是对于基本周期大于 3.5S 的结构,以及存在薄弱层的结构,出于对结构安全的考虑,规范增加了对剪重比的要求。 四、规范要求: ①《抗规》 5.2.5 条规定: 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n V eki G j ,(其余同高规 4.3.12 )j i 我说的:λ查表 5.2.5 ,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增大 1.15 倍,即楼层最小剪力系数λ应乘以 1.15 倍。 ②《高规》 4.3.12 条规定: 我说的: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水平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五、SATWE中怎么看: WZQ文件→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 各层X 方向的作用力(CQC) Floor : 层号 Tower : 塔号 Fx : X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力 Vx : X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楼层剪力

Mx : X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弯矩 Static Fx: 静力法X 向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x Vx ( 分塔剪重比) ( 整层剪重比) Mx Static Fx (kN) (kN) (kN-m) (kN) ( 注意: 下面分塔输出的剪重比不适合于上连多塔结构) ?? 3 1 667.5 4 1811.39( 1.53%) ( 1.53%) 36475.79 191.92 2 1 504.56 2093.45( 1.42%) ( 1.42%) 42587.5 3 137.11 1 1 251.76 2261.43( 1.27%) ( 1.27%) 49811.77 72.27 抗震规范(5.2.5) 条要求的X 向楼层最小剪重比= 0.80% X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 99.66% ??还有Y向,此处省略 六、超了怎么办: 1.对于一般高层建筑而言,结构剪重比底层为最小,顶层最大,故实际工程中,结构剪重比由底层控制,由下 到上,哪层的地震剪力不够,就放大哪层的设计地震内力. 2.结构各层剪重比及各楼层地震剪力调整系数自动计算取值,结果详S ATWE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 文件WZQ.OUT) 3.各层地震内力自动放大与否在调整信息栏设开关;如果用户考虑自动放大,SATWE 将在WZQ.OUT 中输出程序内部采用的放大系数. 4.六度区剪重比可在0.7 %~1%取。若剪重比过小,均为构造配筋,说明底部剪力过小,要对构件截面 数设置是否正 检查;若剪重比过大,说明底部剪力很大,也应检查结构模型,参大小、周期折减等进行 确或结构布置是否太刚。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 TWE 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 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 按抗规 5.2.5 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 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 1)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2)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 。 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3)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 TWE 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 1 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 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转向系统计算报告

目录 1.概述 (1) 1.1任务来源 (1) 1.2转向系统基本介绍 (1) 1.3转向系统结构简图 (1) 2.转向系统相关参数 (1) 3.最小转弯半径 (2) 4.转向系传动比的计算 (3) 5.转向系载荷的确定 (3) 5.1原地转向阻力矩 M (3) r 5.2车轮回正阻力矩Ms (3) 5.3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力 F (3) k 6.转向管柱布置的校核 (4) 6.1转向管柱布置角度的测量 (4) 6.2转向管柱角速度及力矩波动计算 (4) 6.3转向管柱固有频率要求 (7) 7.结论 (7)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1.1任务来源 根据6430车型设计开发协议书, 6430项目是一款全新开发的车型,需对转向系统进行设计计算。 1.2转向系统基本介绍 转向管柱为角度不可调式管柱,转向机采用结构简单、布置容易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 转向盘采用软发泡三辐式,轮辐中间有一块大盖板,打开时可拆装调整转向盘。 1.3转向系统结构简图 2.转向系统相关参数

轮胎规格为185R14LT ,层级为8。轮辋偏置距为+45mm ,负荷下静半径为304㎜,滚动半径约317mm ,满载下前胎充气压力240KPa 。 3.最小转弯半径 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汽车在转向轮处于最大转角条件下以低速转弯时前外轮中心与地面接触点的轨迹构成圆周半径,它在汽车转向角达到最大时取得。 转弯半径越小,则汽车转向所需场地就愈小,汽车的机动性就越好。为了避免在汽车转向时产生的路面对汽车行驶的附加阻力和轮胎过快磨损,要求转向系能保证在汽车转向时,所有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作纯滚动。此时,内转向轮偏转角β应大于外转向轮偏转角α,在车轮为绝对刚体的假设条件下,角α与β的理想关系式应是: L ctg ctg K +=βα 式中: K —两侧主销轴线与地面相交点之间的距离; L —轴距。 3.1按外轮最大转角 C L R += α sin 1 =5194.9(mm ) 3.2按内轮最大转角 C KL K L R +++=2 1 222]tan 2)sin [(ββ =5912.3(mm )

结构设计中七个最重要的比值详解

史上最精华的结构设计中的七个比值(根据2010新高规,抗规)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 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 1、轴压比:柱( 墙)轴压比N/(fcA) 指柱( 墙) 轴压力设计值与柱( 墙) 的全截面面积和混 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它是影响墙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使柱墙具 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规范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限制轴压比。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 相应限值要求,见 10 版高规 6.4.2 和 7.2.13 。 6.4.2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不宜超过表6.4.2的规定;对于Ⅳ 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2.表内数值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值降低0.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中数值降低0.10; 3.表内数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的柱;剪跨比不大于2但不小于1.5的柱, 其周亚比限值应比表中的数值减少0.05;剪跨比小于1.5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4.当沿柱全高采用并字复合箍,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 直径不小于12mm,或当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8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时,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10; 5.当柱截面中部设置由附加纵向钢筋形成的芯柱,且附加纵向钢筋的截面 面积不小于柱截面面积的0.8%时,柱截压比限值可增加0.05。当本项措施与柱4的措施共同采用时,柱轴压比限值可比表中数值增加0.15,但箍筋的配箍特征值仍可按轴压比增加0.10的要求确定; 6.调整后的柱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05。 7.2.13 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一、二、三级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不宜超过

剪板机课程设计

目录 1.机械课程设计任务书 (2) 2.机构设计方案的设计和拟定 (3) 3.机械系统的运动循环图 (6) 4.传动机构的设计 (7) 5.执行机构的设计 (10) 6.机构的连接 (14) 7.算法原理简要说明 (15) 8.机构的运动仿真 (16) 9. 结果分析 (19) 10.课程设计的感想 (20) 11.参考资料 (20)

1.机械课程设计(C)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剪板机的铁板输送机构和剪断机构。 剪板机是将卷料展开兵剪成一定长度铁板的机构,即将板料作定长度的间歇送进,在板料短暂的停歇时间内,剪刀在一定位置上将铁板间断。 二、技术参数和技术设计要求 (1)原材料为成卷的板料。每次输送铁板长度为L=1900或2000或2200mm(设计时任选一种)。 (2)每次输送铁板到达规定长度后,铁板稍停,以待剪板机构将其剪断。剪断工艺所需时间约为铁板输送周期的十五分之一。建议铁板停歇时间不超过剪断工艺时间的1.5倍,以保证有较高的生产率。 (3)输送机构运转应平稳,震动和冲击应尽量小(即要求输送机构从动件的加速度曲线连续无突变)。 三、设计任务 (1)进行铁板输送机构和剪断机构的选型; (2)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3)根据选定的原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4)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5)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6)进行上机编程分析,检验设计方案; (7)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运动循环图和传动方案图; (8)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四、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总时间为2周(共10天),进度安排如下: 教学院长:指导教师:2011年11月25日

剪板机操作规程

剪板机操作规程 一、概述 剪板机是用一个刀片相对另一刀片作往复直线运动剪切板材的机器。是借于运动的上刀片和固定的下刀片,采用合理的刀片间隙,对各种厚度的金属板材施加剪切力,使板材按所需要的尺寸断裂分离。 剪板机剪切后应能保证被剪板料剪切面的直线度和平行度要求,并尽量减少板材扭曲,以获得高质量的工件。 剪板机的上刀片固定在刀架上,下刀片固定在工作台上。 工作台上安装有托料球,以便于板料的在上面滑动时不被划伤。 后挡料用于板料定位,位置由电机进行调节。 压料缸用于压紧板料,以防止板料在剪切时移动。 护栏是安全装置,以防止发生工伤事故。 回程一般靠氮气,速度快,冲击小。 二、操作规程 首先,认真执行《锻压设备通有操作规程》有关规定如下: 1.操作者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并持有本设备的《设备操作证》方可操作本设备。 2.工作前认真做到: 1)仔细阅读交班记录,了解上一班工作情况。 2)检查设备及工作场地是否清扫、擦试干净;设备床身、工作台面、 导轨以及其它主要滑动面上不得有障碍物、杂质和新的拉、研、碰 伤。如有上述情况必须清除,并擦试干净设备;出现新的拉、研、 碰伤应请设备员或班组长一起查看,并作好记录。 3)检查各操作机构的手柄、阀、杆、以及各主要零、部件(滑块、锤 头、刀架等)应放在说明书规定的非工作位置上。

4)检查各安全防护装置(防护罩、限位开关、限位档铁、电气接地、 保险装置等)应齐全完好、安装正确可靠;配电箱(盒)、油箱(池)、变速箱的门盖应关闭。 5)检查润滑部位(油池、油箱、油杯导轨以及其他滑动面)油量应充 足,并按润滑批示图表加油。 6)检查各主要零、部件以及紧固件有无异常松动现象。 7)打开气(汽)路阀门,检查管道阀门及其它装置应完好无泄漏,气 (汽)压应符合规定,并放掉管中的积水。 8)进行空运转试车,起动要寸动,检查各操作装置、安全保险装置(制 动、换向、联锁、限位、保险等)、各指示装置(指示仪表、指示灯 等)工作应灵敏、准确可靠;各部位动作应协调;供油应正常,润 滑应良好;机床运转无异常声音、振动、温升、气味、烟雾等现象。 确认一切正常,方可开始工作。 3.工作中认真做到: 1)坚守工作岗位,精心操作设备,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因事离开设 备时要停机,并关闭电、气(汽)源。 2)按说明书规定的技术规范使用设备,不得超规范、超负荷使用设备。 3)密切注意设备各部位润滑情况,按润滑指示图表规定进行班中加油, 保证设备各部位润滑良好。 4)密切注意设备各部位工作情况,如有不正常声音、振动、温升、异 味、烟雾、动作不协调,失灵等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后再 继续工作。 5)调速、更换模具、刀具或擦试,检修设备时,要事先停机,关闭电、 气(汽)源。 6)在工作时,不得擅自拆卸安全防护装置和打开配电箱(盒)、油池 (箱)、变速箱的门盖进行工作。 7)设备发生事故必须立即停机,保护好现场,报告有关部门分析处理。

结构剪重比的小结

一、各规范对剪重比的规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第5.2.5条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3.12条规定: 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n EKi j j i V G λ=>∑ 式中:EKi V -----第i 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λ-----剪力系数,不小于表5.2.5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对 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j G ----第j 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n-----结构计算总层数。 表5.2.5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注:基本周期介于3.5s 和5.0s 之间的结构,按插入法取值; 二、对规范规定的理解 (一)剪重比(剪力系数)定义: 楼层剪力与其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的比值。 (二)意义:由于地震影响系数在长周期段下降较快,对于基本周期大于3.5s 的结构,由此计 算所得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可能太小。而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动态作用中的地面运动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影响,但是规范所采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反映加速度对结构的影响,对长周期结构往往是不全面的。出于结构安全的考虑,当计算的楼层剪力过小时,提出了对结构总水平地震剪力及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规定了不同烈度下的剪力系数,当不满足时,需改变结构布置或调整结构总剪力和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使之

满足要求。(《抗规》第5.2.5条文解释) 简而言之,控制剪重比,是要求结构承担足够的地震作用,设计时不能小于规范的要求。剪重比与地震影响系数由内在联系:λ=0.2αmax。 (三)调整范围:只要底部总剪力不满足要求,则结构各楼层的剪力均需要调整 (地下室不做控制),不能仅调整不满足的楼层。 (四)调整目标:剪重比调整后,除了内力以外,倾覆力矩和位移也需要调整。 即意味着,当各层的地震剪力需要调整时,原先计算的倾覆力矩、内力和位移均需要相应调整。剪重比调整系数直接乘在该层构件的内力和位移上。 (五)调整方式分为三段:加速度控制段、位移控制段和速度控制段 底部总剪力不满足最小要求而中、上部楼层均满足最小值时,分三段调整: A、加速度控制段(0.1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书

密级:版本/更改状态:第一版/0 编号: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文件 CC6460K/KY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书 编制: 审核: 审定: 批准: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二OO四年四月十五日

目录 1 系统概述????????????????????????????????????????????????????????????????????????????????????????????????????????????????1 2 转向系统设计依据的整车参数计设计要求????????????????????????????????????????????????????????2 3 转向系统设计过程????????????????????????????????????????????????????????????????????????????????????????????????2 3.1 最小转弯半径计算?????????????????????????????????????????????????????????????????????????????????????????2 3.2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计算?????????????????????????????????????????????????????????????????????????????????3 3.3 转向系的力传动比计算?????????????????????????????????????????????????????????????????????????????????3 3. 4 转向系的内外轮转角?????????????????????????????????????????????????????????????????????????????????????4 3. 5 液压系统的匹配计算?????????????????????????????????????????????????????????????????????????????????????5 3.5.1 转向油泵流量的计算??????????????????????????????????????????????????????????????????????????5 3.5.2 转向油泵压力的变化??????????????????????????????????????????????????????????????????????????6 4 结论说明????????????????????????????????????????????????????????????????????????????????????????????????????????????????7 5 参考文献????????????????????????????????????????????????????????????????????????????????????????????????????????????????8

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 一、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电子电路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应该使用最经济的资源实现最好的电路功能。具体如下: 1、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电子系统时,应当从整体出发,从分析电子电路整体内部各组成元件的关系以及电路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去揭示与掌握电子系统整体性质,判断电子系统类型,明确所要设计的电子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相互信号与控制关系如何、参数指标在那个功能模块实现等,从而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整体原则强调以综合为基础,在综合的控制与指导下,进行分析,并且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恰当的综合。基本的要点是:(1)电子系统分析必须以综合为目的,以综合为前提。离开了综合的分析是盲目的,不全面的。(2)在以分析为主的过程中往往包含着小的综合。即在对电子系统各部分进行分别考察的过程中,往往也需要又电子局部的综合。(3)综合不许以分析为基础。只有对电子系统的分析了解打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进行综合。没有详尽以分析电子系统作基础,综合就是匆忙的、不坚定的,往往带有某种主管臆测的成分。 2、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是一个基本达到设计性能指标的电子系统而言的,由于元件自身或相互配合、功能模块的相互配合或耦合还存在一些缺陷,使电子系统对信号的传送、处理等方面不尽完美,需要在约束条件的限制下,从电路中每个待调整的原器件或功能模块入手,进行参数分析,分别计算每个优化指标,并根据有忽而

指标的要求,调整元器件或功能模块的参数,知道目标参数满足最优化目标值的要求,完成这个系统的最优化设计。 3、功能性原则 任何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都可以逐步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较小的电子子系统。仙子系统设计一般先将大电子系统分为若干个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部分,并将其作为独立电子系统更能模块;再全面分析各模块功能类型及功能要求,考虑如何实现这些技术功能,即采用那些电路来完成它;然后选用具体的实际电路,选择出合适的元器件,计算元器件参数并设计个单元电路。 4、可靠性与稳定性原则 电子电路是各种电气设备的心脏,它决定着电气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尤其是电气设备性能的可靠性更是由其电子电路的可靠性来决定的。电路形式及元器件选型等设计工作,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可靠性,在电子电路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只要能满足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指标就尽可能的简化电子电路结构;避免片面追求高性能指标和过多的功能;合理划分软硬件功能,贯彻以软代硬的原则,使软件和硬件相辅相成;尽可能用数字电路代替模拟电路。影响电子电路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在发生的时间和程度上的随机性也很大,在设计时,对易遭受不可靠因素干扰的薄弱环节应主动地采取可靠性保障措施,使电子电路遭受不可靠因素干扰时能保持稳定。抗干扰技术和容错设计是变被动为主动的两个重要手段。 5、性能与价格比原则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必须具有较短的开发设计周期,以及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了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所设计的产品应当成本低、性能好、

PLC剪板机课程设计

PLC剪板机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闫忠全 专业班级:09电气自动化2指导教师:闫运巧 完稿日期:2011/12/22

目录 摘要 (2) 一设计方案 (4) 1.设计任务 (4) 2.设计思路 (5) 3.设计流程 (5) 二硬件设计 (5) 1.选择PLC型号和I/O点数 (5) 2.I/O分配表 (6) 3.外部接线图 (6) 4.电气原理图 (7) 三软件设计 (8) 1.功能表图 (8) 2.梯形图 (10) 3.指令表图 (11) 四体会和收获 (12) 参考文献 (13)

PLC剪板机课程设计 摘要文章对我国发展低成本自动化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需要和市场的需求,在常规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单片机控制中,选择了以可编程控制器为主的控制方案。 由于自动剪板机是一种可按加工要求,将金属板材剪开、自动计数、并由送料车送到下一工序的顺序控制的设备。由于它把计算机的编程灵活、功能齐全、应用面广泛等优点与控制器系统的控制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而其本身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等特点,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加之PLC以其在硬件设计中采用了屏蔽、滤波、光电隔离等技术,在软件设计中采用了故障检测、信息保护与恢复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PLC的可靠性。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自动剪板机自动控制顺序控制

一设计方案 1.设计任务 如图所示,开始时压钳和剪刀在上限位,限位开关X0和X1为ON,板料的右端在压钳和剪刀交接处的下方。按下起动按钮X10,首先板料右行(Y0为ON)至限位开关X3动作,然后压钳下行(Y1为ON);压紧板料后,压力继电器X4为ON,剪刀开始下行(Y2为ON),剪断板料后,X2变为ON,压钳和剪刀同时上行(Y3和Y4为ON,Y1和Y2为OFF),它们分别碰到限位开关X0和X1后,分别停止上行,均停止后,又开始下一周期的工作,剪完12块料后停止工作并停在初始状态。控制压钳下行和上行的液压缸的是双线圈电磁阀,本身有记忆功能。 图1-1 剪板机设计要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