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陈建霞教学内容:
1、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复习乘、除法的意义。
3、复习1—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4、复习常见的平面图形,观察物体,量长度,时、分、秒的认识,确定位置和简单的统计。
5、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乘、除法。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乘、除法的含义。1—9的乘法口诀,时、分、秒的认识等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7~9的乘法口诀以及用口诀求商等知识的理解有进一步的提高,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能达到基本要求。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的平面图形、量长度、观察物体和确定位置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复习,使学生进—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第一课时: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104——105页期末复习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估算、笔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笔算方法的复习。
1、完成期束复习第1题。
(1)完成第一组:43+25、43+28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程。
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师小结。
(2)完成第二组:86—54、86—58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程。
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师小结。
(3)完成第三组:75+6、75 - 6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比较:进位加、遇位减在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通过刚才的计算、比较,你认为笔算加法、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师小结。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期末复习第2题。
(1)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
(2)说说自己的估算结果、方法。
(3)分组笔算验证,指名板演。
(4)师小结。
2、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
(1)3分钟内完成,了解按时完成的情况。
(2)针对错误及时纠正。
3、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
(1)学生读题,估计鸭、鹅的只数。
(2)学生列式解答。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笔算加、减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课时复习乘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100页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掌握乘,除法计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表内乘、除法的计算,看谁今天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题)
二、复习乘法口诀。
1、出示乘法口诀表。
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背一背。
2、对口令。
(1)二六( ) 八八( ) 七八( )
四七( ) 二八( ) 六八( )
(2)( )十八 ( )三十六
( )十二 ( )二十四
其中第(2)组,学生想到几种填法就说几种,答案不惟一。
三、计算方法复习。
1、提问:乘法口诀表中,除了每行最后一句口诀,其余的每句口诀都可以算出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
2、口答:根据以下几句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除法算式。
六七四十二五七三十五
七九六十三四六二十四
3、完成期末复习第5题。
(1)学生独立思考,填写算式。
(2)提问:为什么也可以用加法、乘法求出这里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3)师小结。
4、完成期末复习第6题。
(1)3分钟内完成,了解全班的正确率和完成速度。
(2)集体订正,针对错误及时纠正。
5、完成期末复习第8题。
(1)学生解答。
(2)说说为什么第(1)题要用除法计算,第(2)题还是用除法计算呢,两道算式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6、完成期末复习第9题。
(1)出示线段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口述图意。
(2)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3)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4)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5)小结。
四、作业
期末复习第7题。
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3、10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
二、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