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治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部感染、CODP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急性肺损伤,脓毒症
急诊所见老年患者居多,病情凶险 病机为热结阳明,大便不行,导致邪热愈盛,津液 更竭,无水行舟——本虚标实,阴液亏虚 治以养阴增液、通腑泄热、攻补兼施
增液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温病条辨》 组成 玄参30克(一两),麦冬(连心)、细生地各25克(各八钱),大黄9克(三钱),芒硝5克(一钱五分)。 用法 上药以水1.6升,煮取600毫升,先服200毫升,不知再服。 水煎每日1剂,先服半量,无效再服。 方解 本方是滋阴泄热,增水行舟之剂。温病热结,津液亏耗,燥屎不行,下之又不通,此是无水舟停。所以用增液汤 (玄参、生地、麦冬),来壮水滋阴。硝黄攻下,以便舟行。阴虚液枯,燥屎不行,下之徒伤其阴,润之又有恋 邪之弊。增水行舟之法,以使燥屎顺流而下。硝黄配增液汤,下之而不伤其阴,增液汤伍硝黄,润之而无恋邪之
弊。
功效与作用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 阳明温病,热结阴亏,大便秘结,口干唇燥,舌苔薄患而干,脉细数。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病治肠”的中医理论基础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整体观念中脏腑相关理论 体系的重要内容 形成基于脏腑之间的经脉络属关系及阴阳学说的阴阳、表
里、藏泻、通守的对立统一关系
《杏轩医案》记载:“肺与大肠相表里,肠热上熏,肺燥则痒,
痒则咳,此咳嗽之故,非关于风,而实由于燥也。” 现代临床上严重急腹症与腹部大手术后出现大肠腑实证后,可
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导致肺功能损害,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
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应用原则:肺肠同治
肺与大肠之间病理相传,临床上肺系病症与肠系病症往往相互 影响 肺病治肠:既通畅腑气以恢复肺的正常肃降,又可以给邪气出 路以助泄热。
内涵表现为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协调,病理变化上的 互相影响 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发展,该理论已成为中医整体观念中 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效指导着临床实践。
手太阴肺经
《灵枢 · 经脉》:“肺手 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 下入缺盆,络肺,⋯”
的传导功能方能恢复正常,人体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运行。
肺主气
肺与大肠相表里:病理上相互影响
大便干 结不爽, 腹胀, 纳差
腑气不通
浊气上 逆乘肺, 致使肺 气壅塞
影响大 肠传化, 浊气填 塞中焦
咳,痰, 喘等症
肺气壅塞
肺与大肠病理上相互影响:病理相传是肺与 大肠表里关系的表征
肺与大肠这种“相表里 ”的关系在健康状态下是无从表现的,只有在肺有病变
病理相传是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表征
肺与大肠这种“相表里 ”的关系在健康状态下是无从 表现的 肺有病变导致大肠传导失职,出现大便干结、泄泻等
症—肺病及肠
或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肺气不降,表现为咳喘、胸闷、
呼吸困难等表现的病变—肠病及肺
或肺肠同病
肺病及肠
《素问 · 咳论》:“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 。
下遗大肠,则腹乃胀。"指出了肺病及大肠的产生机制,大肠病变亦能及肺。 《内经》中之"大肠咳",颇类后世之肺脾气虚证或阳虚证,亦为肺与大肠同病 的基本证型,临床也有验案。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卷五》曰: "大肠为肺之腑而主大便,邪痹于大肠,故上则
为气喘争......故大肠之病,亦能上逆而反遗于肺。"发生病变时,肺与大肠可互 传,即脏病及腑,腑病亦可及脏。 临床所见肺热腑实或大肠湿热气滞兼有肺热者常见,为肺与大肠同病的基本证 型。
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_—人体新陈代谢是通过脏腑气化来实现的。
肺在诸脏腑中其解剖位置最高,称为“华盖”,大肠在六腑中位置最低,两者分居人体上下两端, 并皆与外界相通。肺在上,主宣发肃降,吐故纳新;大肠在下,以通为用,主司传导,推陈出新。 两者在人体气机升降上是相辅相成的。 肺宣降正常,津液得以布散,大肠得以濡润,同时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的动力,肺气正常肃降, 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大肠的重吸收津液的功能和传导排泄糟粕的功能正常与否和大肠腑气的通 畅与否亦影响着肺气的宣发和肃降。 大肠以通为用,肺气以降为和,二者之“通”“降”相互依赖,互为因果。 清· 唐容川《医经精义 · 脏腑之 官》:“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 传导。” 倘若肺气失于肃降,气机上逆,津液不能下达,或肺气亏虚,推动无力,可导致大便困 难或秘结;反之大肠实热便秘,腑气不通,又影响肺气肃降而致咳喘胸满。 肺与大肠在津液代谢、水谷传导、润燥相济等方面的相互关联,都依赖于二者的气机升降的协调 有序。 气机升降失常是肺肠病的病机重点之一,气机失调则百病丛生。气机调顺则肺的宣发肃降及大肠
肺与大肠相表里:生理功能相互为用
“大肠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 导”
布散津液,濡润大肠
肺主 宣发 肃降
大肠 传化 糟粕
有利于肺气肃降
肺与大肠生理功能上相互为用
《素问· 五藏生成》曰: "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为华盖""肺为水之上源" 等,阐述了肺具有主气,司呼吸,主行水,通调水道,主宣发肃降等 功能。 《素问· 灵兰秘典论》曰: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医经精 义· 脏腑之官》曰: "变化出三字,谓小肠中物至此,精汁尽化,变为糟 粕而出。"大肠以通降为主,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 《素灵微蕴》卷四"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精,滋灌大肠,则肠滑 便易"。肺功能正常,津液得以布散,大肠得以濡润,犹如"河道不枯,
舟能行之",大便自然顺利导下。
《医经精义· 脏腑之官》曰: "大肠之所以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 下达,故能传导。"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的动力,肃降功能正常大肠传 导输化将浊气肃除于外。
升降相因是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核心
《素问 · 六微 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
手阳明大肠经
《灵枢 · 九针论》:“手阳明太阴为表里” 《素问 · 血气形志》:“阳明与太阴为表 里。”马莳注:“表里者,内外也 ⋯⋯手阳 明者,大肠经也。手太阴者,肺也。”
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基础 :经脉络属
肺与大肠通过一阴一阳,一内一外,表里相对的经脉络属使经气相 通,血脉相连,——经脉络属是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基础 “肺—肺经 ”系统与“大肠—大肠经”系统之间存在可以促进两 者表里关系发生及密切相合的联接体,即中介结构 组织部位中介 (喉咙、缺盆、肘骨 、鼻、魄门、皮肤 ) 腧穴中介 (络穴 ) 脏腑经络中介 (胃与足 阳明胃经、肝与足厥阴肝经) ——经络在肺与大肠之间的纽带作用: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的联系, 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两经的络属关系。
肺与大肠相表里:现代机理研究
肺,气管,肠均由原肠内胚层分化而来 肺合成的血管活性肠肽(VIP)可影响肠中血管舒张 并参与哮喘的发生
——刘进.血管活性肠肽与呼吸系统[J].国外
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5,15(1):27
胃肠道和呼吸道的黏膜都是公共黏膜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可相互传变,这种黏膜免疫的物质基础是分泌型IgA ——周东浩.肺与大肠相表里今释[J].中国
肠病及肺
大肠有病不仅会因为其传导和排泄功能的失常而影响到肺气的 肃降,还极易传与肺而出现肺的病变或肠肺同病,多表现为肠 病致喘、肠病致咳。 《素问 · 至真要大论》:“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
立。”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五》:“大肠为肺之腑而主大便,邪 痹于大肠,故上则为中气喘争。”
导致大肠传导失职,出现大便干结、泄泻等症,或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肺气
不降,表现为咳喘、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的病变或肺肠同病。 《素问· 咳论篇》曰: "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乃肺气 耗散太过,失于治节,致大肠传导失常,发为泄泻。《灵枢· 四时气》曰:"腹中
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证因脉治· 卷三》曰: "肺气不清,
中医基础 医学杂志,2003,9(8):567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客观存在性
.动物的肺心病造模时发现,造模后肺脏病理改变能够引起大肠的电活动异常改变,因此可以提示
肺与大肠有相关性。
COPD 与肺心病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动力障碍,并且胃电图( EGG) 及胃肠激素也显示 异常。COPD 和肺心病患者病情越重,其胃肠功能障碍更明显,并由实证向虚证发展,虚证的 EGG 基本电节律降低最明显。 检测胃电图外,血管活性肠肽( VIP) 及肺表面活化蛋白( SP) 的表达同样反映了肺与肠的相关性。 国外学者最早发现在肺与大肠的上皮细胞上都存在SP-A 肺表面活化蛋白,并在此后的研究发现, 部分 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能够表现 SP-A 相似分子的免疫反应。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炎症肠道疾病( IBD) 患者肠道组织中肺表面活化蛋白A( SP-A) 相似 分子的表达。结果发现 SP-A 相似分子分布在肠道绒毛表面、肠道上皮,连接组织血管和某些炎 症细胞。具有 SP-A 相似分子和 cD68 阳性表达的巨噬细胞数量炎症区域明显增加,高于正常组 织。而免疫荧光双标记实验显示,一些CD68 阳性巨噬细胞可以表达 SP-A 相似分子免疫反应。 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同对照组相互比较,哮喘组豚鼠的小肠推进率 显著 下降( P < 0. 05) 、小 肠组织匀浆中的 VIP 含量 明显升高( P < 0. 05) ,SP 的含量 显著 降低( P < 0. 05) ,神经纤 维以及 VIP 神经元的表达 显著 增强( P < 0. 05) ,SP 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表达明显减弱( P < 0. 05) 。
肠病治肺:肺气不宣则腑气不降,以致大便失畅或秘结,或者
肺热循经下移大肠,导致泄泻、便血等症,均属标在大肠,本 在肺。故肠病治肺以治本。
肺肠同治:单纯的肺病治肠和肠病治肺是很少见的,严格来讲
都应该属于肺肠同治的范畴。 肺肠同治可以大大提高肺肠疾病的临床疗效,也是肺与大肠相
表里理论的临床价值所在。
机理研究
一、内分泌物质 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便是肠道。现在研究认为由肠道所 分泌的物质有很多新的作用,其中一些物质可对肺起到一定作用。如 从回肠结肠的 H 细胞所分泌的 VIP 能使气管松弛及刺激呼吸,可引 起肺通气过度。胆囊收缩素 ( CCK) 能够调节胆囊收缩及肝脏肠道运 动,保护胃黏膜,有人认为外源性 CCK 显著降低 SD 大鼠内毒素血 症的肺动脉高压,减轻由此导致的肺通气障碍,并能增加内毒素血症 动物的存活时间,故 CCK 为肺组织中存在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保护因
《素问要旨论 · 六气本病 》:“热气大来,火之胜也,燥金受邪,肺病生而流于大肠也。”
《明医指掌 · 卷四》记载:“大肠为肺之腑,肺主清化,脾土受病则不能生金,而肺失清化之令, 脏不受病而病其腑,故大肠受之。” 《寓意草》记载:“肺中之热无处可宣,急奔大肠。食之则不待运化而直出,食不入则肠中之污 随气奔而出,是以泻利无休也。” 《医经秘旨 · 卷上》:“肺气壅,大便频。”杂病源流犀烛 · 卷十五》:“肺移病大肠,则气结而 成白痢。” 《丹溪 心法· 卷三》云:“肺藏虚寒则肛门脱出。” 《症因脉治· 卷三》:“肺气不清,下遗大肠,则腹乃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表现除咳喘气急,胸满如塞,痰多不利等肺气壅塞之证外,多伴发腹 胀,便秘或大便不畅、厌食等胃肠道症状,且便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闷气喘和呼吸困难 等症状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及并发症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
肺病治肠:增液承气汤在肺热证中 的应用
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 张汉洪
何为肺热证?
肺热证,指火热炽盛,壅积于肺,肺失清肃,以咳喘气粗、 鼻翼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 本证多因风热之邪入里,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蕴结于肺 所致。 辨证要点 新病势急,咳喘气粗、鼻翼煽动与火热症状共见 临床表现 发热,口渴,咳嗽,气粗而喘,甚则鼻翼煽动,鼻息灼热, 胸痛,或有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脉洪数。 涵盖现代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