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考察报告.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拙政园园林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2年7月15日-7月20号
考察地点:苏州拙政园
考察内容:园林景观
考察目的: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和观察力
3、加强对园林的了解,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掌握能力
说到园林,大家一定会想到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今年暑假有幸到苏州游玩,特此以苏州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拙政园作为这次的考察报告。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一)布局分析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拙政园CAD平面图)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
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岛屿山石相呼应,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
苏州拙政园在布局上属于风景式园林。
拙政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依造地势,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流动渗透,明暗开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曲径通幽,若隐若现。
(二)水体分析
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
通过人工的修饰,积成的水域就像湖泊一样。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
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用
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
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在
巧妙用“水”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漏
景的造景手法,通过漏窗,可以观看到外面的长廊美景。
漏景即通过花墙、漏窗,把墙外的景物透漏进来。
漏景不仅从漏窗、花墙取景,还可通过漏屏风、漏隔扇、树枝、疏林、飘拂的柳丝中取景。
拙政园中漏景手法的运用,使游客无处不能欣赏到美景,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上图)
水令竹篱、茅亭、草堂与自
然山融为一体,简朴素雅,呈现
出迷人的自然风光。
拙政园中部
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
面积的五分之三。
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
主景与配景,运用了动势向心的突出主景的方法,围绕中心岛屿进行布景。
(如上图)
(三)建筑空间分析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
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
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
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
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
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
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
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
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
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
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这种园中园式的庭院空间的出现和变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与园林面积缩小有关。
光绪年间的拙政园,仅剩下了1.2公顷园地。
与苏州其他园林一样,占地较小,因而造园活动首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
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
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
(四)造园手法分析
本文从造园手法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如主景与配景、借景、对景、抑景、隔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藏景、点景、移景等。
以中部景观为例进行分析:
我觉得造园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涉及到建筑、土木工程、花木种植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文学修养和绘画艺术等内在素质。
立意是构筑园林的第一主旨,在相地合宜的情况下,把建筑、花木、池沼、冈埠等进行艺术地构筑配置,这样才能做到步移景换,人在画中。
中部景观如一幅青绿山水
图轴,图中透出优逸清淡的秀美情调。
图中建筑、花木、池沼、冈埠,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构图艺术性极强。
(1) 远香堂、水池、荷风四面亭、池中土山
上的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是图中最突出的一组景
色,其他几组皆环绕此景,又独立成段。
这充分
体现了主景与配景互相辉映及对景的造景手法。
“远香堂”为中部主要建筑,面阔三间,四
面绕以回廊,在步柱之间装饰透明玲珑的玻璃落地长窗,规格整齐,不做墙壁,是为四面厅,华丽庄重。
水池遍植荷花,盛夏之时,荷香四溢。
远香堂北面对主池,池中土山为两小岛,把池水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山南水面开阔,山北溪涧清流。
土山主次起伏,山上设“雪香云蔚亭”、“待霜亭”与远香堂互为对景。
“荷风四面亭”坐落在池水中央,三面环水,一侧临山,犹若半岛。
西首三曲桥可通“柳阴路曲”廊,南面五曲桥与“倚玉轩”相连。
它将水池划分为东西两部,是中部园中的交通枢纽。
它是“远香堂”与“雪香云蔚”之间的衔接,既不影响它们之间的对景关系,又使游人在亭中饱览主
景的优美情调。
(2) 绣旖亭、枇杷园、玲珑馆、海
棠春坞、听雨轩,此一组景点在中部景观建筑空间富有变化,枇杷园可谓是园中园,枇杷园在黄石假山与绣旖亭之间,山势转折怒出,恰好将进园的圆洞门挡没于视线之外,而从牡丹坛南望,才能看到枇杷园的圆洞门,透过圆洞门南望,便可看到树茂峰秀的嘉实亭。
进入枇杷园内返身北望,可见到土山上的雪香云蔚亭掩映于花木之中,又是一幅写意山水画景。
园内设有玲珑馆、嘉实亭等建筑。
从枇杷园经玲珑馆往北又到一个独立小院。
此小院内有海棠两株,翠竹一丛。
两侧各有一小天井,景色鲜美。
此小院空间结构为著名园林艺术专家张家骥教授称作“堪为中国造园艺术独特的往复无尽流动空间理论的杰出典范。
”
(3) 小沧浪、小飞虹、志清意远、玉兰堂,此一组景点在中部景观的西南面。
池水从主池分出,弯曲流至此地,形成水院。
以幽曲取胜,幽雅静穆。
“志清意远”是明式小庭院,建筑古朴,布局得体。
东连小沧浪,西接玉兰堂,北倚得真亭,曲廊萦绕,环境幽静,意境深远。
“小飞虹”廊桥独如彩虹在微微高起的三跨石梁上,朱红色立柱,上复走廊,造型古朴,色调淡雅,映卧池面,水池荡漾,将亭、廊、桥置于一体,别具风格。
(4) 香洲、见山楼。
香洲在远香堂西,建筑为旱船式样,三面伸出水中,形似画舫,上楼下轩,船头是台,前舱为亭,内舱是阁,船尾为楼,由亭台楼阁组合而成。
见山楼在远香堂北部土山西北部池中,三面环水,是一座两层建筑,楼上三间,四面配和合窗,推窗远望,可见园外景色。
楼西侧用假山石叠成的没有台阶的斜坡之梯,增添
盘登真山的情趣,取代了上楼的楼梯,极为巧妙。
(5) 拙政园中部景观东有复廊与东部
相通,西有柳阴路曲游廊与西部相接,长
廊回绕似封未封,形成一种景观完整的感
觉。
中部景观根据中国画理在景深层次感
的处理上极为突出。
站在见山楼上南望,自曲桥、四面亭、香洲、直至南面廊桥、小沧浪水院,水面从开阔至狭窄,从坦荡至幽深,沿水建筑形式不同,层次变化丰富。
反之,由小沧浪凭槛北望,透过小飞虹,遥见荷风四面亭,以见山楼作远处背景,空间层次深远,景色各异。
中部景观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水流面积占有三分之一,冈埠树木,假山直道比例适度,设计者为使空白处不显得空荡,往往设亭、轩进行补白,如东部复廊北端的绿旖亭等等。
结合二年来所学的专业课程,在园林景观方面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
这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内容,而且还弥补了专业实践教学的空白,使得自己在专业理论的学习中由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知识,大大的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我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让我在我以后的学习中不停的探索。
这次的考察,使我对我以后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对美的感受也得到提升,学会了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分析,从而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