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临澧一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 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 化加剧
生物多样性减少 大气污染、水污染、 土壤污染
自然植被遭破坏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 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 因 工业“三废”和有害 人体健康的农药排放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 垃圾任意堆放 交通、工厂等 放射性物质泄漏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环境 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2007年数据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可持续来自百度文库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持续发展实施 的前提是明确其内涵和原则,具体内容如下表示: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 生态持续 基础 能力相协调 发展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 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 经济持续 条件 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 发展 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 社会持续 目的 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发展
获得经 济效益 同时带 来环境 问题
经济和 生态效 益相结 合
循环流动
【方法突破2】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
①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②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利用,强
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注重了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
知识梳理:
返回
返回
返回
释疑解惑 示意图法记忆人地关系思想和环境 问题的历史演变
1.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资源 短缺 水、土地资源、矿产 资源、能源资源短缺 原因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 取 典型事例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 面临枯竭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 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 失 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 益减少 泰晤士河的悲剧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 建筑工地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 海上石油泄漏
方法突破 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 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 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 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源,据此回答1~2题。 年份 1998 森林 覆盖 率(%) 19 年降水 量(mm) 520 气温年 较差 (℃) 38 河流含沙 量(%) 10 粮食平均亩 产量(kg) 205 粮食总产量 (亿kg) 1.025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 “温室效应”的? 【答案】(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 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4.参考图13,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 有利影响。 【答案】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 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 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项 目 含义
循 环 经 济
①资源得以再生 ②综合效益突出 ③实现良性循环
项目 实 现 循 环 经 济 的 途 径 清 工 洁 业 生 产 生 农 态 业 农 业
含义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 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 危害减至最小,又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 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 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 的产品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 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 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 经营方式
2008
10
450
42
35
135
0.975
( )
1.上述资料表明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A.风沙危害加重 C.气候的大陆性减弱 D.人口增长过快
B.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B.光照条件变差 D.水土流失加剧 )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①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②代际之间的纵向公 公平性 平性;③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④各 原则 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 成损害 ①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 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 持续性 载能力之内;②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 原则 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 环境的关系等 ①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 协调;②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 共同性 作;③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 原则 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 和政策等
城市 地区
乡村 地区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形成原因 ①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 发 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展 较发达国家 ②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 中 严重,以生 护,环保意识不强; 国 态破坏为主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 家 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 较发展中国 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 达 家轻,以环 境污染的防治,使其环境状况 国 境污染为主 大为好转 家 环境问题
5.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 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
【答案】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 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答出 任意三项即可)
(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下图是我国区 域产业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回答6-7题。
第八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 的协调发展
知识回眸
知识结构:
考纲展示 1.人地关系思 想的演变。 2.人类所面临 的主要环境问 题。
考点解读
考向预测
3.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 的主要途径。
4.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
记忆并理解人地关系思 想演变四个阶段的人地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环境问题 关系、状况及环境问题 的分布、表现及危害,人地关系的历史 演变,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 和产生的原因。 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理解并掌握人类所面临 2.从命题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 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 示意图、坐标图等图表和文字材料为主 因、对策。 ,题型为选择题、综合题并重,是每年 记忆并理解可持续发展 高考的必考内容,2012年仍将是考查的 的概念、内涵、原则及 重点。 其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 3.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图表资料的分 析、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途径。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以及 1.理解并掌握循环经济、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的 4.今后可能仍以关注环境问题为主,考 查环境问题的表现、危害及治理措施。 内涵。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发 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观,明确个人和社会 的相关问题也可能是出题的热点。今后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 应关注热点时政材料,注重知识与实践 相结合。 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方法突破 图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3.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
传统发展观 发展目标 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 环境意识 环境控制 调控手段 发展的时 间尺度 发展的空 间尺度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 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 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6.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是 ( A.中部地区 B.南部沿海地区 C.京津地区 D.北部沿海地区
)
7.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因为( ) A.经济发达 B.工业结构轻型 C.气候变化不明显 D.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2010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世界气候峰会2009 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 判代表,共同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政府 公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8-9题。 8.在峰会召开期间,下图所示现象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为了实现中国政府公布的行动目标,下列有关我国能 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逐步减少 B.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压力可以得到缓解 C.核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比重将逐渐 上升 D.汽车工业发展将受到限制,努力发展公共交通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 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 浓度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0-11题。 10.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 地下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 最适宜的措施是(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 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11.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 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 要是( ) A.沙漠化 B.泥石流 C.石漠化 D.滑坡
【方法突破1】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
资源开采 生产加工和消费 利用 过程
废弃物处置
物质流动
结果
粗放利用、 传统 无节制, 资源—产品—废 污染物和废弃 经济 一次性利 物和污染排放 物大量排放 用 资源—产品—再 集约利用, 循环 废弃物再生资 资源输入 生资源—再生产 经济 源化 减量化 品
单向流动
3.后果与危害
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及其对自然环境和 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 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 措施,这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巧点拨2】 资源优势分析与资源开发分析的联系 与差异 资源优势分析类试题与资源开发分析类试题经常 在高考中出现,这两类试题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如 “某地风能丰富的原因”与“某地发展风能发电的优 势”,“某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与“某地修建水 电站的优势”等。 针对资源优势分析类试题只需要从资源本身的影 响因素、分布规律去进行分析,如“分析长江三峡水 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只需要从径流量大、落差大两 个角度分析。
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高污染) 提倡高消费 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 本身价值 先污染,后治理 依靠市场经济自由调控 当代人的利益是最大需 求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 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清洁生产、节约能源、减少废物 强调人的管理调控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 间的公平性原则及持续性原则
从区域(自身)利益出发, 封闭式、掠夺式或转嫁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 式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
为重要任务的阶段,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
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必然性和途径分析如下: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解析:(1)从表格中的资料可以看出该区域森林覆盖率明显下降,说明毁林开荒 现象严重,从而导致环境恶化,粮食单产下降。(2)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河流 含沙量上升,说明水土流失加剧。
(2010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5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技巧点拨1】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 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 其表现特征和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 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 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 2.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 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因为不合 理的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 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形成原因 由于交通、工业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 活动和人类居住地 染,如大气污染、水 的过分密集,造成 污染、噪声污染等 污染物的集中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 坏,如水土流失、荒 利用资源的方式 漠化、土壤盐碱化、 不当或强度过大 森林减少、水资源枯 竭、物种减少等 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