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篇江苏沧浪亭的导游词_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5篇江苏沧浪亭的导游词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

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

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

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20xx年5篇江苏沧浪亭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xx年5篇江苏沧浪亭的导游词(一)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踱步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

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

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1 / 9
真山野林。

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

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

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

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樾所书。

石柱上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

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沧浪亭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的“明道堂”。

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

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

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

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

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召誉满江浙的苏州评弹艺人王周士于此堂内说书。

堂南,“瑶华境界”、“印心石层”、“看山楼”等几处轩亭都各擅其胜。

折而向北,有馆三间名“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珑”意而为名。

竹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传统植物,亦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

现植各类竹20余种。

“翠玲珑” 馆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馆曲折,绿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

同“翠玲珑”相邻的是五百名贤祠,祠中2 / 9
三面粉壁上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

五百名贤只是取其整数而言。

沧浪亭每五幅像合刻一石,上面刻传赞四句,从中可知这些古贤的概况,他们是从春秋至清朝约2520xx年间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

名贤中的绝大部分是吴人,也有外地来苏为官的名宦。

名贤像多数临自古册,也有的来自名贤后裔,具有文献价值。

园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

山上有小楼名“看山楼”,登楼可览远近苏州风光。

此外还有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映衬。

沧浪亭著名的建筑还有观鱼处等。

另有石刻34处,计700多方。

20xx年5篇江苏沧浪亭的导游词(二)
“沧浪胜迹”牌坊前]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眼前这座石牌坊上有“沧浪胜迹”四个字,它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先生所题写的。

它告诉我们,这里有一处苏州的名胜古迹——沧浪亭。

沧浪亭不仅仅是一座亭子,它是我们苏州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古典园林,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最初为五代时吴越王外戚孙承佑的花园。

孙承佑是中吴军节度使,曾出资为著名的“姑苏城外寒山寺”修建过一座七级佛塔。

到北宋庆历四年,经范仲淹举荐在朝为官的诗人苏舜钦因赞同革新,被革职后来到苏州,购得此园。

此后,园子又几度兴废,屡更其主。

南宋绍兴年间,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得。

元、明两代成为僧人所居的妙隐庵、大云庵。

3 / 9
今天园中的绝大部分建筑均始建于清康熙、道光和同治年间,解放后修复而成。

1963年,沧浪亭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又被列为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例证之一。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同到园中去领略一下沧浪亭的风姿吧。

[正门外石梁桥旁]
各位沿着水边来到这里,往东看去,水面渐宽,水边古树参天。

亭、轩可见,一幅立体的画面已经呈现在各位的面前。

在这里,大家虽然尚未人园,但已经感受到了沧浪亭的第一个特色,即:未入园林先成景,一泓清水绕园过。

水对我们苏州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也太重要不过了。

从淘米洗菜到种桑养蚕,从以舟船代步到营造文人山水园,无一离得开水。

水既是我们日常生活之所必需,又是古代文人创造理想生存空间的文化素材。

中国人习惯称“风景”为“山水”,可见水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是何等的举足轻重。

比方说,眼前这片水面,它一方面构成了沧浪亭的园外景观,同时,它还让苏舜钦等官场失意的古代士大夫文人产生出“沧浪之水”的意境。

据说,苏舜钦花了四万青钱(约合黄金十两)购得此园后,在这水旁建了一个小亭,取《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歌谣,将亭命名为“沧浪亭”,表现出一种超然世俗名利之外,归情自然的清高意趣。

另外,从这里还可以看到沧浪亭的另一个有别于苏州其它古典园林的特色,就是:打破高墙围绕,自成丘壑的封闭式格局,以临水的建筑群将园内园外的山水有机地融为一4 / 9
体,形成一种开放性的布局特色。

明、清时期,这里一直是官绅宴饮、文人雅聚的场所,因此,一般认为沧浪亭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公共园林之一。

下面请大家到园中欣赏沧浪亭内园景色。

[碑记厅] 这里现在是沧浪亭的门厅。

因为这里东、西两侧墙上嵌有旧时园主苏舜钦的《沧浪亭记》,清代巡抚宋荦、梁章钜和张树声的《重修沧浪亭记》以及清代僧人济航的《沧浪亭图》等石刻,所以我们也把这里称为碑记厅。

从这些石刻可以了解沧浪亭的旧貌和概况,因此,这些石刻极具史料价值。

[主山]
出碑记厅,迎面看到的就是横卧于园中央的主山。

这是一座土多石少的土山,据考是宋代遗物。

山上古树苍翠,藤萝蔓挂,婉若真山野林,游人来到这里自会有—种古朴幽静的感觉。

这也体现了北宋时期士大夫造园重在立意,不事雕琢的特点。

主山东部用黄石垒砌,山间小道高下逶迤,桥梁溪谷,引人人胜。

西部是清末用湖石等重修的。

西南面峭壁下,凿一小池,从山上望下看,有如临深渊之感。

池边一石上刻有俞樾先生篆书的“流玉”二字,点出这小池之水犹如一块流动的碧玉。

这里是沧浪亭园内唯一的水面。

园内园外大小如此悬殊的两片水面在这里相互呼应,但又情趣各异。

[面水轩]
这里有一座紧靠沿河复廊的四面厅,因其临水而筑,故称“面水轩”。

轩四面均设落地长窗,视野开阔,是品茶赏景之佳处
20xx年5篇江苏沧浪亭的导游词(三)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亭风景区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5 / 9
古老的一所名园,为宋代诗人苏子美所筑。

沧浪亭造园艺术不同寻常,未进园门,已是绿水回环,垂柳迎风。

凭栏依岸,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

园内以山为主,山上古木参天,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园内最大的建筑物,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五百名贤祠中嵌有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五百多个人物平雕石像。

园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楼名看山楼,登楼可览远近苏州风光。

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融园内外景为一体,园外水面宽广,自西向东,环绕园周之一半后向南流去。

水流澄澈,鱼戏莲叶之间,夏日莲花盛开,一水皆香。

水上有曲桥斜渡,桥头有“沧浪胜迹”坊耸立,坊两侧沿池北岸,种植碧桃垂柳,树荫下石凳成排,可供游人休息观景。

沧浪亭的面积约16亩,布局以假山为中心,简洁幽静,落落大方。

沧浪亭在假山东首最高处,亭为方形,石刻四枋上有仙童、鸟兽及花树图案,建筑古朴,亭的结构形式与整个园林气氛非常协调。

在假山与池水之间,隔着一条向内凹曲的复廊。

廊壁置花窗多扇,透过漏窗花格,既沟通了内山外水,也使水池、长廊、假山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沧浪亭花窗样式颇多,据说全园有108式,分布在园内各条走廊上。

图案花纹,变化多端,构作精巧,是苏州园林花窗的典型。

园中有景点明道堂、见山楼、清香馆。

20xx年5篇江苏沧浪亭的导游词(四)
6 / 9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沧浪亭街,是现存苏州最古的园林。

其地初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池馆。

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诗人苏舜钦(子美)流寓吴中,以四万钱购得园址,傍水构亭名“沧浪”,取《孟子.离娄》和《楚辞》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作《沧浪亭记》。

自号“沧浪翁”。

南宋时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居,人称韩园。

元延佑年间僧宗敬在其遗址建妙隐庵。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0xx年),苏州知府胡缵宗于妙隐庵建韩蕲王祠。

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僧文瑛复建沧浪亭,归有光作《沧浪亭记》。

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江苏巡抚王新命建苏公(舜钦)祠。

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江苏巡抚宋荦寻访遗迹,复构沧浪亭于山上,并筑观鱼处、自胜轩、步碕廊等,道光年间,增建五百名贤祠,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毁于兵火。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重建。

沧浪亭面积约16.5亩,为苏州大型园林之一,具有宋代造园风格,是写意山水园的范例。

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见一泓绿水绕于园外,漫步过桥,始得入内。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隆然高耸。

山上幽竹纤纤、古木森森,山顶上便是翼然凌空的沧浪石亭。

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廊中砌有花窗漏阁,穿行廊上,可见山水隐隐迢迢。

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与明道堂东西相对的是五百名贤祠。

园中最南部的是建在假山洞屋之上7 / 9
的看山楼,看山楼北面是翠玲珑馆,再折而向北到仰止亭,出仰止亭可到御碑亭。

园以清幽古朴见长,富有山林野趣。

池水萦回,古亭翼然,轩榭复廊,古树名木,内外融为一体,在苏州众多园林中独树一帜。

20xx年5篇江苏沧浪亭的导游词(五)
沧浪亭位列苏州四大园林之一,虽数易其主,但损坏并修复的多为院内的建筑物,而园内的假山和园外的池水大多维持了旧貌,未经损毁。

园内的景色多不加雕饰,以自然为美,山水相宜,表现得法,宛如自然风景。

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

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假山上植以古木。

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

长廊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同时又可通过长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自然地融为一体,是借景的典范。

漏窗
沧浪亭内曲廊壁上嵌有各式漏窗,共有108种式样,外观各式各样,镂空的花纹也是绚烂多彩,就漏窗框架的形状来看,有方形、多边形、圆形、扇形、海棠形、花瓶形、石榴形、如意形、秋叶形、宫殿形、桃形等,大部分的漏窗外形以方形和多边形居多。

一般来说,走廊上成排的漏窗,其形状尺寸、间隔多为相同或者相近,产生出一种和谐的节奏感。

一些特殊的窗框形状,在沧浪亭内并不是很多,例如扇形、石榴形、秋叶形、桃形,数量单一,分布在廊道的转折处或8 / 9
者一扇洞门内,采用与廊道上不同的窗框色彩,形成了多重的视觉审美效果。

漏窗的窗芯图案内容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自然具象形和几何抽象形。

自然具象形的图案在沧浪亭内有很多的类型。

自然形状的图案取材范围较为广泛,有植物花卉的变形,例如桃、荷花、缠绕的树根形、芭蕉叶、梅花、秋叶、葵花等。

还有一种是对古钱的变形,对圆形方孔钱的变形,放在窗芯的正中央,周围穿插缠绕的装饰纹样;还有用一种类似中国结的形状的变形,样式美观大方;还有折扇的变形图案以及棋盘的变形等。

虫鱼鸟兽这种自然形体的变形在沧浪亭的窗芯图案中并不多见,有龟背纹和云龙纹等。

透过漏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非现。

望出去往往光影迷离斑驳,使原来的景致得到拓展和延伸。

随着游人的脚步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真正产生了“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效果。

复廊
复廊将园内外的山与水有机地连在一起的,在廊墙分隔内外的同时,一双跨在廊墙两侧的廊檐将园内的山和园外的水紧紧地衔在了一起,造成了山、水互为借景的效果,同时也弥补了园中缺水的不足,拓展了游人的视觉空间,丰富了游人的赏景内容,形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独一无二的开放性格局,如此,沧浪亭的这条复廊不仅被视为沧浪亭造景的一大特色,同时,也被人们誉为苏州古典园林三大名廊之一。

9 /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