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国际经济学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2020-2021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专业目录、参考书、报录比、历年分数线、考研经验分享-新祥旭考研辅导

2020-2021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专业目录、参考书、报录比、历年分数线、考研经验分享-新祥旭考研辅导

2020-2021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专业目录、参考书、报录比、历年分数线、考研经验分享-新祥旭考研辅导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50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红山学院在校学生8000余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20000余人。

2018年7月,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公布,南京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为B-,会计专业为C+。

南京财经大学的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大多为“812西方经济学”,考题不难,总分也不高,强烈推荐。

2019年南京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计划招生人数参考书811 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指定参考书:《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二版,第一、第二篇),刘志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尹伯成,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年。

812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制定参考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

关于参考书:通过历年真题可以看出南京财经大学“812的经济学”专业考试难度不大,认真复习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就可以了,不存在超纲现象。

配套习题推荐尹伯成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经济)》习题册,是很好的练习题库。

还有搭配历年真题。

专业课考试题型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型相对稳定,主要题型为: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018年南京财经大学812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有些不全)微观部分一、1.基尼系数 2.公共物品 3.二、1.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通常反对价格控制?2.规模报酬递增和要素收益递减之间是否矛盾?为什么?3三、关于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分析,题目中给定两种商品价格为x和y,两种商品a和b,需求函数q=xy然后又给你埃奇沃思盒装图中某个点E的坐标,(1)问你该点处是否达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南财研究生参考书目

南财研究生参考书目

南财研究生参考书目作为一所财经类高校,南京财经大学(简称南财)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和丰富的资源。

南财研究生参考书目是帮助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和提高专业素质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南财研究生参考书目,供大家参考。

首先,《财经学大辞典》是一本基础性的参考书,涵盖了财经学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概念,是研究生学习的必备工具书。

这本书内容详实,解释准确,有助于帮助研究生理解和掌握财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其次,《财务管理》是南财研究生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这本书对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涵盖了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分析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研究生可以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财务管理水平。

此外,《国际金融学》也是南财研究生常用的参考书之一。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国际投资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书,研究生可以增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自己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能力。

此外,南财研究生还可以参考《经济学原理》这本书。

这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教材,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通过学习这本书,研究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深入研究经济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南财研究生还可以参考一些学术期刊和研究报告。

比如,《南财经济研究》是南财的核心期刊之一,发表了很多财经领域的高质量学术论文。

南财研究生还可以通过订阅和阅读一些财经类报纸和杂志,如《中国投资报》、《中国经济周刊》等,获取最新的财经信息和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南财研究生参考书目是帮助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和提高专业素质的重要工具。

以上介绍的一些书籍和期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参考书目可以供研究生选择和参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利用这些参考书目,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国际经济学_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国际经济学_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国际经济学_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二战结束之后,大多数国家都把英镑作为关键货币。

参考答案:错误2.共同市场区别于关税同盟的是()。

参考答案:要素自由流动3.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是()参考答案:保障动植物及人民生命安全的所有措施4.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一体化是()。

参考答案:垂直一体化5.按贸易壁垒取消程度划分,一体化程度最低的是()。

参考答案:优惠贸易安排6.设A、B、C三国对进口自行车内胎征税如下:A国15%,B国12%,C国11%;三国结为一体化组织后,组织内部相互免关税,对外A国征收15%进口税,B国征12%进口税,C国也征12%进口税,则这种一体化形式是()。

参考答案:自由贸易区7.WTO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参考答案:正确8.WTO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临时性的。

参考答案:正确9.非歧视原则只适用于货物贸易领域。

参考答案:错误10.普惠制是一种相互优惠的关税待遇,体现了非歧视原则。

参考答案:错误11.只有当关税同盟具有贸易创造效果时,贸易量才会扩大。

参考答案:错误12.产业间贸易是同一产业基本上是单向流动的,而产业内贸易是双向流动的,因此产业内贸易又叫双向贸易。

参考答案:正确13.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包括( )。

参考答案: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差异_市场的不完全性_规模经济14.国际贸易中的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有()。

参考答案:市场上存在众多的厂商和消费者_长期内,厂商可以自由进出市场_厂商供给差别产品15.产品差别包括()。

参考答案:同一类型产品在品牌上的差别_同一类型产品在规格上的差别_同一类型产品在商标上的差别_同一类型产品在包装上的差别16.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参考答案:美元17.幼稚工业理论认为应该设置暂时性关税以使新兴产业在磨练中提高效率。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专业与参考书目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专业与参考书目

南京财经020101政治经济学初试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第二版),逄锦聚、洪银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复试参考书目《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第二版),何干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加试参考书目《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版),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人民出版社,1975年010104西方经济学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复试参考书目《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宏观经济学》(第四版),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加试参考书目《计量经济学》(第二版),李子奈、潘文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国际经济学》,萨尔瓦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020201国民经济学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复试参考书目《国民经济学》,钱伯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加试参考书目《现代财政学》,洪银兴,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产业经济学》,石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020202区域经济学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复试参考书目《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叶裕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加试参考书目《统计学》,袁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产业经济学》,石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020203财政学(含∶税收学)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复试参考书目《财政学》,唐祥来,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税制》,杨抚生,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加试参考书目《财政学》(第六版),哈维.S.罗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税收学》,胡怡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复试参考书目《国际金融学》(第二版),姜波克、杨长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金融学》(精编版),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金融工程》约翰﹒马歇尔、维普尔﹒班塞尔著,宋逢明、朱宝宪、张陶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加试参考书目《中央银行学教程》,童适平,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二版),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020205产业经济学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复试参考书目《流通经济学:过程组织政策》,徐从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产业经济学》,石奇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加试参考书目《统计学》,袁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第二版),何干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020206国际贸易学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复试参考书目《国际经济学》,张为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加试参考书目《国际贸易学》,张二震、马野青,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国际贸易实务》(第四版),吴百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020207劳动经济学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复试参考书目《社会保障学》,曹信邦,科学出版社,2007年加试参考书目《劳动经济学》,杨河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林治芬,科学出版社,2007年020208统计学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复试参考书目《统计学原理》,黄良文,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加试参考书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冯士雍等,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020209数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复试参考书目《计量经济学》(第二版),李子奈、潘文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加试参考书目《统计学原理》,黄良文,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030109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初试参考书目《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民法》,魏振瀛(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国际法》(第三版),邵津,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国际私法》韩德培(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国际经济法》(第二版),余劲松、吴志攀,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复试参考书目《国际贸易法研究》(修订本),沈木珠,法律出版社,2010年加试参考书目《经济法》(第三版),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知识产权法》(第三版),刘春田,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初试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复试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加试参考书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030505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复试参考书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孙其昂,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加试参考书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050201英语语言文学初试参考书目《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法语》(第二版)(1—3册)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马晓宏、柳利,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年《综合英语教程》(4-6), 虞苏美、黄源深,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高级英语教程》(修订版)(1-2),张汉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版), 郭著璋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年复试参考书目《语言学教程》(修订本), 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英国文学简史》(新修订本), 刘炳善,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年《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 常耀信,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加试参考书目《实用翻译教程》, 冯庆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年《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6-8), 李观仪,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年070104应用数学初试参考书目《数学分析》(第三版)(上、下册),华东师大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复试参考书目《常微分方程》(第三版),王高雄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第二版),程其襄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初试参考书目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DOC)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DOC)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一、绝对优势理论【名词解释】亚当·斯密在批驳重商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二、简述比较优势理论【名词解释】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三、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论述分析题】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它反映了一国的供给水平。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

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

它是消费者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其特征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同。

(一)两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两国均衡时,甲国内均衡点为A,乙国内均衡点为A’,国内价格线分别为PA和PA’。

甲国在X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乙国在Y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二)两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引入国际贸易,国际比价为PB=PB’=1。

①甲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 移至B点,B点为甲国生产均衡点。

经过商品交换,甲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

BC为出口,EC为进口,BCE称为“贸易三角”;②乙国专业化生产Y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移至B’点,B’点为乙国生产均衡点。

经过商品交换,乙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

国际经济学1-2章

国际经济学1-2章

(2)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
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 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推理过程: 假定中国和美国生产同种产品 的技术相同,生产布需要2单 位资本和5单位劳动。中国每 单位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分别为 6美元和1美元,而美国则分别 为3美元和4美元,结果中国每 单位布的成本为2x6+5x1=17 美元,而美国为2x3+5x4=26 美元。 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三、比较利益理论——生产要素禀赋论
Eil Heckscher,1879-1952
Bertil Ohlin ,1899-1979
1、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是在生产一定产量的 某种产品时,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假定使用资 本K和劳动力L两种要素生产X和Y两种产品,如果

(1)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技术差异论 将自由贸易的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使比较利益理论的解释范围大大扩展;
(2)相对技术差异论可以部分地解释当 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 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 (3)相对技术差异论假定机会成本不变, 并且假定只投入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强调 只有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局限性。
国际分工充分发挥了美国在生产小麦上的相对优势,也充 分发挥了中国在生产布上的相对优势,相应地都避开了各 自的相对劣势。
2、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图形说明 布 60 布 120
80 2:1
3:1
2:1
4/3:1
30
30 20
小麦 O 45 60 小麦
O
1015 20 30
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和局限性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参考资料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参考资料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国际经济学》是教育部确定的“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

了解世界上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收支差额的概念,及对其不平衡的抚平政策;产出、利率、汇率之间的相互影响。

使学生做到眼光定位于全球,解释和探讨国际经济交往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化的现状的理解。

二、课程教学要求1、通过国际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纯的,无任何限制为前提的国际贸易及贸易所能带来的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

通过国际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定位于实际,应用商业政策调节国际经济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如何更好的贸易,使一国的利益最大化.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国际经济交往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国际经济理论和解决国际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4、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课程;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国际金融、跨国公司。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为1学期,开设时间为第五学期,每周2学时,计38学时。

章节教学内容课程时数分配讲授学时实践学时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4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4第三章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5第四章重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2第五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4第六章国际要素流动 3第七章国际贸易壁垒与出口促进4第八章汇率与外汇市场2第九章货币,利率,与汇率3第十章长期价格水平和汇率 3第十一章短期产出与汇率4合计38 0五、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主讲教材:1、冯德连主编:《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完整)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完整)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完整)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的全部内容。

NO。

1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核心:金银财富论贸易保护主义零和博弈二、古典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亚当。

斯密(二)比较利益理论-大卫。

李嘉图(三)相互需求论-穆勒和马歇尔(四)机会成本论-哈勃勒(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分析)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或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则具有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各国均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如何判断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呢:(1)用劳动生产率(2)用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一)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意义:1、揭示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2、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双赢游戏”而非“零和游戏",部分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批判重商主义。

3、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1、绝对利益论只能解释现在世界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一种特例,不具有普遍意义;2、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3、根据该理论,很多发展中国家不能参加国际交换,如果参加也是只买不卖,与实际不符。

国际经济学 讲义(第一至三章)

国际经济学 讲义(第一至三章)

2021/7/30
16
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 动
• 或怀有其他经济目的的移民。 • 这一阶段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方向:从亚非国家流向欧美新兴资本主义工业国家或新开
发的国家。 • 这一阶段的劳动力流动并不同于现代意义的劳务,而是带有浓重的移民色彩。 • 2、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期间 • 这一阶段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主要是战争劳
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不同,前者的研究对象是国际间的国际经济关系,而后者的研究 对象则侧重于国际生产关系;研究内容不同,前者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国贸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 两大部分,而后者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涉及到更为宏观的问题,如世界市场问题、世界能源的利 用和世界生态资源保护问题等。
2021/7/30
2021/7/30
28
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
• 8、东道国的优惠政策 • 9、转移污染 • 三、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经济效益分析 • 1、假设前提 •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 (2)世界上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 (3)资本是同质的,可以在国际间自由移
2021/7/30
29
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
22
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 动
• (2)对流出国的影响 • A减轻了就业压力,提高了工资水平 • B增加了外汇来源 • C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D减少了国民总产出和公共财政收入 • E知识的外溢 • (3)对世界的影响 • 使得世界总产出净增加,实现了劳动力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2021/7/30
4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3、国际经济学理论是在科学性和民族性相关联中付诸实施的 • 4、国际经济学交易是在不同的货币媒介下进行的 • 5、国际经济学是建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科学基础上的学科 • 六、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 1、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相关的理论及模型

国际经济学第六版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第六版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第六版知识点总结篇一:国际经济学第六版是一本综合性教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掌握国际经济关系的复杂性。

以下是该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1. 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相对优势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模式。

- 大众贸易理论:国家在不同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 新贸易理论: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驱动力。

2. 国际货币体系:- 固定汇率制度:国家的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固定不变。

- 浮动汇率制度:国家的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

- 货币联盟:多个国家共同使用同一货币。

3. 国际金融市场:- 外汇市场:用于交换不同国家货币的市场。

- 资本市场:用于交易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的市场。

- 衍生品市场:用于交易期权、期货和其他金融衍生品的市场。

4. 国际投资:- 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在境外购买或建立子公司的行为。

- 间接投资:通过购买外国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来进行的投资。

5. 国际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国际经济状况。

-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国际经济状况。

6. 国际经济组织和协议:- 世界贸易组织(WTO):负责监督和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负责监督和协调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 世界银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促进经济发展。

总体而言,国际经济学第六版包含了广泛的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以及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和挑战。

这本教材对于经济学、国际关系以及商业等领域的学生和从业人士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篇二: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等领域的学科。

第六版的国际经济学教材是对该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更新,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以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应用。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1、甲国生产一单位酒需4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布需30个劳动力,乙国生产一单位酒需2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布需10个劳动力,则根据比较优势理论(A )A.甲国专业生产酒,乙国专业生产布B.甲国专业生产酒和布C.甲国专业生产布,乙国专业生产酒D.乙国专业生产酒和布★考核知识点:相对技术差异论附1.1. 1 (考核知识点解释):即使一国处于绝对技术优势地位,另一国处于绝对技术劣势地位,只要存在价格差或机会成本的差别,就存在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和动力。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2、假设一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2,边际进口倾向为0.1,且最初该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该国出口增加100万美元将使国际收支出现(C )万美元的顺差。

A.100B.33.3C.66.7D.50★考核知识点:国际收支调整的乘数论附1.1. 2 (考核知识点解释):若出口增加AX,会引起贸易差额扩大。

但由于出口增加在乘数作用下会引起收入提高, 进而使得进口增加,所以出口扩大引起的贸易差额的扩大被收入增加所引起的进口增加部分地抵消,导致贸易差额的扩大小于出口的增加,但是出口增加确实由于乘数作用导致了国民收入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扩大,其影响程度则取决于乘数中s与m的大小。

△ X —m/(s+m)* AX =66.73、如果一国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各有一种特定要素,而劳动力是共同要素,则进口关税一定会(A )A.提高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B.提高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C.降低两部门共同要素劳动力的实际收入D.同时提高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考核知识点:特定要素模型附1. 1.3 (考核知识点解释):国际贸易会导致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上升,进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下降,可自由流动的共同要素实际收入变动不确定,取决于其消费结构。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图形分析 1、成本不变/递增下的贸易基础/利益分析 2、不同偏好下的贸易基础/利益分析 3、分工所得和交易所得 4、H - O 理论下的贸易基础/利益分析 5、小国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6、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分析 7、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8、小型开放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计算题 比较优势理论,H - O 理论,有效保护率,套汇,套利,国民收入决定
-6P & ○ C 2012 RONNIE. H, NUFE. ○ ALL RIGHTS OF THE OWNER OF THIS ASSIGNMENT RESERVED.
国际经济学 复习
加国际贸易的产品并不是该国全部产品,而是部分产业的部分产品,并没有实现 完全分工; (3)国际间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破坏了“自由贸易”的假定; (4)现实中各国家在技术上的差异根本无法满足“生产技术相同”的假定。 六、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 : 二战后,美国显然是资本丰裕型国家,按照 H - O 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 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 计资料进行验证却发现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与 H - O 模型预期的结果相反。他的研究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 2、解释: (1)统计误差说 (2)人力资本要素说 (3)研究与发展要素说 (4)信息要素说 (5)贸易保护说 (6)要素密集度颠倒 七、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1、主要观点: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金银货币拥有量的多 寡反映了该国的富裕程度和国力的强弱, 因此, 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 取金银货币。 2、政策主张: (1)严格管制金银货币 (2)实行对外贸易垄断,独占殖民地贸易与航运 (3)限制进口 (4)促进出口 (5)管制本国工业,鼓励和扶持本国幼弱工业 八、贸易保护的依据

四川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国际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四川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国际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四川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国际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国际贸易、外汇市场、跨国公司等内容。

对于考研的经济学考生而言,国际经济学是必备的复习内容之一。

本文将整理四川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中的国际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一、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它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其中,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三大经典学说。

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它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付出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比较优势商品,从而实现贸易收益的最大化。

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提出的,它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

按照绝对优势理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拥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3.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由恩斯特·赫克歇尔和贝尔托兰·奥林格提出的,它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要素禀赋差异。

要素禀赋是指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等)数量和质量的差异。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国家会因为禀赋特点而在特定商品上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从而进行贸易。

二、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与外部的经济往来情况。

国际收支平衡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方面。

1. 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指国际收支中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转移支付等短期内可生产并消耗的经济交易项目。

商品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服务贸易包括旅游、运输等,转移支付包括国际间的无偿转移。

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国际经济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2. 资本项目资本项目是指国际收支中的资本流动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

湖南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国际经济学核心模型解析

湖南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国际经济学核心模型解析

湖南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国际经济学核心模型解析一、介绍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关系。

核心模型是国际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框架,对于理解和解释国际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湖南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中的国际经济学核心模型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加深对该内容的理解。

二、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上由于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的不同,会存在差异化的特点,从而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

通过资源配置的不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赫克歇尔-俄林核心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核心模型是国际经济学中的分析国际贸易的重要工具。

该模型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贝尔·赫克歇尔和西班牙经济学家哈维尔·俄林共同提出的。

该模型主要分析了两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并通过比较两国的机会成本来确定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四、扩大型赫克歇尔-俄林核心模型扩大型赫克歇尔-俄林核心模型是对原始赫克歇尔-俄林核心模型的扩展和改进。

该模型将原始模型中的两国、两种商品扩展到多国、多种商品的情况下,更符合实际的国际贸易环境。

通过该模型可以分析多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和贸易利益的分配,进一步深化对国际贸易的理解。

五、高度依赖模型高度依赖模型是国际经济学中研究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之一,该模型主要关注特定产业的国际贸易。

在全球化时代,许多国家在特定产业上产能较强,形成了互相依赖的贸易关系。

高度依赖模型通过研究特定产业的国际贸易关系,分析国际合作的利益和风险,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六、国际经济政策国际经济政策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政策对于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南财大国际经济学1-3套试卷答案

南财大国际经济学1-3套试卷答案

国际经济学第一套试卷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在两国贸易前的(答题答案:C)A、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分析方法属于(答题答案:A)A、静态分析B、动态分析C、正态分析D、常态分析3、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中,如果一国国内商品价格比为0.5,另一国国内商品价格比为2,则两国交换时的价格比例应该位于的区间是(答题答案:B)A、小于0.5B、大于0.5小于2C、大于2D、小于14、若美国工人每人每年可生产4辆汽车或40单位小麦,加拿大工人每人每年可生产2辆汽车或30单位小麦。

若两国进行贸易,根据比较成本说,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应该出口汽车的国家分别是(答题答案:B)A、美国、加拿大B、加拿大、美国C、美国、美国D、加拿大、加拿大5、两国分工后,所能得到的贸易利益大小主要取决于(答题答案:D)A、提供曲线B、贸易条约C、劳动生产率D、商品交换比率6、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是(答题答案:A)A、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同B、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C、各国间商品价格不同D、各国间要素价格不同7、两国之间同一商品的差异是两国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表现,也构成了互利贸易的基础(答题答案:B)A、绝对价格B、相对价格C、市场价格D、交易价格8、分工所得就是通过获得的贸易利益(答题答案:C)A、国际贸易B、国内生产C、国际分工D、国内分配9、某国10年间出口价格指数上升了10%,进口价格指数上升了15%,那么该国贸易条件(答题答案:B)A、改善B、恶化C、不变D、不能确定10、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会促进国家间木材的自由贸易(答题答案:A)A、贸易前各国木树价格相等B、追求利润的木树价格套利C、国家间存在木材供给的差别D、国家间存在木材需求的差别11、在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列不是其假设条件的有(答题答案:D)A、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B、不存在贸易障碍和运输费用C、生产要素充分利用D、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1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较为典型的观点不包括(答题答案:B)A、自然资源B、汇率因素C、要素密集度转换D、贸易壁垒13、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个单位的x产品或3个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2单位的x 产品或1个单位的y产品,而且如果劳动是惟一的投入,那么(答题答案:C)A、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B、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C、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劣势D、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14、提出要素禀赋理论的是(答题答案:B)A、李嘉图B、俄林C、里昂惕夫D、马歇尔15、分工与自由贸易使交换的两国获得更多的福利,这表现在(答题答案:B)A、两国的生产组合处在更高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两国的消费组合处在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上C、两国的消费组合处在更高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D、两国的生产组合处在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上16、用相对要素价格定义要素禀赋考虑了(答题答案:C)A、要素的供给B、要素的需求C、要素的供求D、要素的分配17、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又称(答题答案:D)A、H-O定理B、H-S定理C、S-S定理D、H-O-S定理18、()兴起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贸易(答题答案:A)A、产业内贸易B、产业间贸易C、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贸易D、产品内贸易19、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的(),以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为起点,分析国际贸易的成因(答题答案:B)A、偏好相似论B、技术差距论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D、要素禀赋论20、与中间产品贸易对应的国际分工是(答题答案:D)A、产业间分工B、产业内分工C、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D、产品内分工21、()与技术差距论放松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考虑技术扩散对产品国际化转移的影响(答题答案:C)A、产业内贸易理论B、产品内贸易理论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二、多项选择题1、从博弈论角度看,国际贸易是(答题答案:BC)A、零和博弈B、正和博弈C、双赢博弈D、负和博弈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假设包括(答题答案:ABC)A、完全竞争的市场B、国家间没有贸易壁垒C、各国具有相同的生产技术D、各国具有同样的收入水平3、新要素理论包括(答题答案:ABCD)A、自然资源说B、技术要素说C、人力资本要素说D、研发要素说4、通过商品的国际贸易,两国同质要素的价格变化是(答题答案:ABC)A、趋于绝对均等B、趋于相对均等C、原来便宜的要素价格会上升D、原来便宜的要素价格继续下跌5、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答题答案:ABCD)A、要素的价格B、生产技术C、商品的供给D、商品的需求6、可以定义要素丰裕度的方法是(答题答案:CD)A、一国要素的绝对数量B、一国要素的绝对价格C、两国要素的数量比率D、两国要素的相对价格7、耐克公司一般如何布局不同的生产环节?(答题答案:ABC)A、缝制在发展中国家B、设计在美国C、品牌推广在发达国家D、没有特殊的布局8、技术落后国家对先进技术学习模仿的滞后包括(答题答案:BCD)A、信息滞后B、需求滞后C、反应滞后D、掌握滞后三、判断题1、一个产品不可能同时既具有绝对优势,又具有相对优势。

南京财经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国际经济学试卷2

南京财经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国际经济学试卷2

南京财经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国际经济学试卷2*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1分,共4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1、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开设分行,提供金融服务,属于(C )。

A.过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2、如果相对于2010年,中国2015年的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分别上升5%和3%,则可以确定中国2015年相对于2010年的贸易条件变化是(B )。

A.净贸易条件恶化B.净贸易条件改善C.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恶化D.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改善3、以下不属于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的是(D )。

A.自然资源说B.人力资本说C.贸易保护说D.资源禀赋差异说4、提出重叠需求理论(偏好相似理论)的是(C )。

A.波斯纳B.克鲁格曼C.林德D.波特5、普雷维什认为“中心-外围”体系的特点不包括( D )。

A.整体性B.差异性C.不平等性D.动态性6、李斯特把各国经济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其中需要采取保护政策的是( C)。

A.畜牧业时期B.农业时期C.农工业时期D.农工商业时期。

7、15—17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的是( B)。

A.凯恩斯主义B.重商主义C.新贸易保护主义D.幼稚工业保护论8、英国1846年废除《谷物法》标志着自由贸易的开始,自由贸易达到最高峰是(A )。

A.1870年B.1875年C.1880年D.1900年9、某国对一商品的征税方法是:货值的15%,每件加征20美元,这种征税方法叫( D )。

A.选择税B.从价税C.从量税D.复合税10、与复式税则相比,单式税则(D )。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