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1—先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 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 上的政治制度,春秋时期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私田出现,井田制遭 到破坏,分封制随之日益崩溃
第二阶段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BC2070—BC770) ——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 阶段特征
1、政治: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为纽带构建政治 体制;中央集权尚未实现,地方势力较为强大。 2、经济:处于“青铜时代”,实行井田制;农业生 产以奴隶集体劳作为主;“工商食官”。 3、文化:学在官府。
二)、古代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2.冶金业: ①冶铜: ▲原始社会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②冶铁: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炼钢和淬火工艺有 发展 3.制瓷业: 商代:原始瓷器,制瓷业产生
三、夏商周时期的商业
1.先秦时期: ①商周: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均有城 市与市场;商业由官府控制 ②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将工商业者集 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其提供衣食, 驱使其为政府服务,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2、目的: 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 确立了严格的大小宗关系 按照血缘关系形成等级秩序
大宗
小宗
天子 大宗
诸侯 小宗
卿大夫 大宗
士 小宗
庶人
4、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确立权力继承。 5、影响: 强化王权,家国结合,保证贵族的特权,巩固分封制。 6、对后世:宗法制某些原则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 并影响至今(祭祖、重亲情重团圆、家谱等)家谱、祠堂、祭祀等
通史复习1
第1轮的复习
一、地位:为高考做准备的第一次复习 二、主题:以时间为线索,以时代特征为 中心,串联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基 本特征及重要事件 三、特点:全面、细致 四、目标:建立“时间廊”概念,准确理 解阶段特征。 五、态度决定一切,一切从心开始
中国古代史断限
一、按社会形态划分: 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1年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
商鞅变法 (1)背景——社会转型、大变革时期 客观:①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 到破坏; 各国争相变法,形成改革潮流 ; ②经济: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出现土地私有; ③思想:各派纷纷提出变革方案,形成百家争鸣,法家 学说主张变革顺应形势需要 ④直接:秦国政治经济落后,需要改革; 秦孝公决心改革,下达求贤令; ⑤主观: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舌战群臣,减少 变法阻力;
• 第三阶段: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 期:春秋战国(东周约公元前8C—3C)
西周
BC1046 BC771
东周(BC770-BC256)
春秋
BC476 BC475
周平王 洛邑
战国
BC221
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
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形成过
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
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基本精神。
朝代更替: 夏:公元前21C--17C,起于启,亡于桀。 商:公元前17C--11C年,起于汤,亡于纣。 前14C,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 西周:公元前11C--8C,起于武王,止于幽 王。都城设于镐京(今陕西)。
奴隶庶民集体耕种(生产力水平低下)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耕地形同井字,为井田 ——《诗经》 ①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根因) ② 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 ③各国税制改革: (直因) 鲁 “初税亩”: 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 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秦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井田制瓦解原因
6、影响
积极(1)扩大周人的势力范围,疆域广大 (2)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加强 (3)贵族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局限:诸侯独立性强,易分裂割据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 7、破坏原因: 王室衰落,诸侯势力强大
宗法制(目的、核心、内容、特点、影响)
1、概况:形成于夏商,完善盛行于西周,影响封建社会
第三讲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
• ①文字:成熟文字的出现——商代的甲骨 文;周朝的金文(铭文又称“钟鼎文”) ; • ②文学:诗歌内容丰富,反映社会各阶层 生活代表作《诗经》 • ③教育:西周:“学在官府”
总结: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内容 分封制、宗 政治 法制、世官 制 井田制、青 经济 铜时代、工 商食官 文化 学在官府、 礼乐制度 链接点
历史脉络
禅让制
王位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
内服与外服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原始社会 夏朝 公元前 2070年
商朝 公元前 1600年
西周 春秋 战国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475年 221年 1046年 77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神权与王权结合; B\等级森严,以血缘为纽带构建政治体制; C\中央集权尚未实现,地方势力较为强大。
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 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商王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 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 争状态。
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
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A\商朝中央设相、卿士
等掌管政务。B\地方有封
侯和伯,候、伯作为臣服 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 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文 史 知 识 库 (补人教)商人凡事占卜。占卜的

原始社会

夏商西周

前770年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前21世纪
前221年
先秦时期,起于远古人类产生时期, 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期间经历了 原始时代、夏商西周时期,以及春秋、战 国时期。
课程链接
• 必修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 必修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 特点 • 必修三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 选修《商鞅变法》
商业 =
商品+商路+商人+市场+城市+货币
三商
二市
一货币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三者联系:农业、 手工业的 发展是商业发展繁荣前提,农 业、 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发 展提供商品与市场,商业的进 步,反过来也会促进农业、手 工业发展。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
一、夏商周时期的农业
(2)内容 经济: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奖励耕织,免除徭役③重农抑商④统一度量衡 作用: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政治:①废分封,行县制②实行什伍连坐制; 作用:彻底打破贵族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①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奖励军功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 作用:打击旧贵族势力;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思想:①实行严刑峻法-----轻罪重罚②焚书坑儒 作用:加强思想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社会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小家庭政策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与里、相互依存;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 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共同 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 大宗 天子
宗 法 制
嫡 长 子 继 承 制 大宗 小宗
鲁国 大宗
小宗 小宗
子弟 分 功臣 封 制
诸侯
齐国 卿大夫
宋国

先代 贵族
第二讲 夏商周时期的经济
一、耕作方式和工具
1.原始社会: ①刀耕火种 ②“石器锄耕”(耜耕) ▲耒、耜出现。两者都是 松土工具
2.商周时期: 出现青铜农具,较贵,很 少使用
二、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生产力低下)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土地国有制 (私有制)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井田制
特点
周王分封臣下(层层分封、不得买卖、交纳贡赋)
2、王权还不很强大,中央对地方 的控制力也有限。
(三)西周—公元前1046
分封制(目的、对象、特点、影响)
政治:
宗法制(目的、核心、内容、特点、影响)
分封制(目的、对象、特点、影响) 1、兴衰:始于商,成熟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止于战国。 2、目的: 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3、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权利:征税、设置官员、建立武装等 4、权利与义务: 义务:作战、缴税、朝觐 5、特点:等级秩序,家国同构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
东 周
——奴隶社会的逐渐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 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时期
一、政治
(1)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瓦解: (2)诸侯国相争变法,郡县制出现: • 春秋时期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 鲁国“初税亩”; • 秦国商鞅变法(背景、措施、影响) (3)选官制度:从世官制到按军功受爵。
公式总结法 中国古代经济 =经济政策 +经济布局 +经济结构
重 农 抑 商 闭 关 锁 国 自 西 往 东
由 农 手 商 北 业 工 业 向 业 南
农业 = 农具+水利+土地所有制+土地经营方式+赋税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营方式 技术工艺 手工业 =(冶金、纺织、陶瓷)+(家庭、官营、私营)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
1、政治:实行禅让制
土地制度: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神农传说:制耒耜 农业: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2、经济 纺织业:葛麻;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手工业 青铜业:冶铜技术 陶瓷:陶器
商业:商业交换 3、文化: 文字,称为“文字图画”
第二阶段:先秦时期(BC2070—BC221) 【综述】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了

卜辞
牛胛骨或龟腹甲 上烧灸,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 “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
方法是用火在
凶。占卜的内容、结果以及日后是否应验,
辞”。商朝 中央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叫“卜”。
都刻在兆纹旁边,叫做“卜
甲 骨 卜 辞
商朝人崇信鬼神,凡事皆占卜。不论 战争、祭祀、渔猎、农事,都先向鬼神问 卜,所得结果写在甲骨上。
二、按朝代划分 1、先秦时期(原始社会、三代、春秋战国):170万年 前——公元前221年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 4、隋唐时期:581年——960年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60——1368年 6、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鸦战前
二、夏商周时期的手工业
一、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1.官营手工业 历史悠久,夏朝便出现了 (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2.家庭手工业
民间手工业,春秋战国以后出现 3.民营手工业
(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1.纺织业: 四五千年前:出现丝织品 • 商代:出现织机 ,“妇功”
二、古代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以前)
1、社会组织:从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距 今约五千年前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 段(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经济:原始农业产生(“神农“的传说; 耕作技术:刀耕火种;生产工具:石器,耒耜 等,生产力低下),原始手工业出现(纺织和 制陶等),出现了早期的商品交换。
1、一种手段,商王通过 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2、王权还不很强大,中 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也有 限。 3 、迷信,社会落后; 结论:商代不存在中央 集权。
留有占卜痕迹的兽骨
探究:商朝是一个 弥漫着神权色彩的 王朝。你怎样看待 这一问题?
(二)商朝 (1)内服与外服制度 (2)王权与神权结合
1、商王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 【内容总结】
•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 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 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 【总体特征】先秦是秦朝统一前的历史时期,
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我国 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 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 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 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一、政治 (一)夏朝——公元前2070
第一个国家政权 1、出现公共权力(国家的特征如监狱、军队等) 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传贤” “公天下” 原始禅让制
“传子” “家天下” 王位世袭制
(补人教)夏商时
(二)商朝 (1)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王畿(jī) 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