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课程结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政府前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
该时段是从1927年至1945年,其历史背景相当复杂,国民政府经历一系列巨变和考验。就内部而言,从军事上基本同一中国,整理内部派系纷争以,勾心斗角,同时要消灭共产党;外部则是受复杂恶国际经济政治大背景影响更大,1929-1933年全球经济危机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经济萧条的结果传递到中国,国外的应对时局的各种经济思想诸如凯恩斯主义,德国的军事统制经济观念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周边则是日本觊觎已久直至大规模侵华战争。我个人总结该时段的经济思想有如下特点:基础性,譬如关于工业立国和农业立国的争论;实用性,比如适应抗战需要的战时统制经济;传统和现代交错融合,蒋介石和孔祥熙的把中国传统道德,理财思想糅合进其施政管理当中。
关于经济思想有诸多定义,我所采用的是上海社科院钟祥财研究员在《经济思想的涵义及其史的写法》中的表述:经济思想既包括一般经济学理论的内容和进展,但更是能够促进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哲学思辨。范围上由三部分组成:
A.由政府决策者或者社会政治家哲学家等提出的经济主张
B.由专业学者提出的经济学理论
C.存在于社会公众之中的经济观念。
写经济思想史,不能偏重于技术性的观点综述,而应着重梳理有价值的思想形成和演变的轨迹。在分析一种经济思想的价值,评价一位经济学家的贡献,判断一个时期经济思想的状况时,对数量的统计要做具体分析。
关于统制经济/战时经济学这一块,相关的研究情况是这样的:
陶宏伟的《国民政府时期“战时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说,20世纪30年代,受日本,德国等军事经济思想的影响,基于应对日本的侵略,使得这一时期中国军事经济思想更多是研究战时经济问题与政策。文章梳理了国内展示经济学的发展,列举了蒋百里《国防论》和关吉玉《中国战时经济》,罗敦伟《非常时期之经济政策》等人著作和影响。
伍启元经济思想最重要的方面是统制经济,叶世昌,丁孝智的《伍启元经济思想》系统的分析伍启元的经济思想。文章列举伍启元对统制经济的定义,战时物价论,利用外资论,和谐管理等,并对其见解进行了价值判断。黄岭峻的《30-4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计划经济”思潮》叙述了面对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苏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促使中国思想界从30年代起出现了颇具影响的“计划经济”思潮。这一思潮导致其后政治上“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也引起人们对于“计划经济”与其赖以实现的政治条件的思考:“计划经济”必须与民主政治相结合,才能推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周石峰,易继昌《马寅初的“统制经济学说”及其历史语境》叙述分析了马寅初先生的20世纪30年代提出统制经济学说的背景:其制度经济学的学术背景,国际凯恩斯主义盛行和日本入侵的原因。针对中国的国情来提出定义,实施办法,区别与欧美,苏俄的措施,同时提及统制经济也是加强中央集权应对日本侵略的策略。李晓翼、唐成努的《论乃器的战时经济思想》列举了章的战时经济思想:主张合理、平衡的运用金融膨胀;针对中国战时财政特质,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平抑物价。
孙建国的《20世纪30年代信用统制经济思想评述》,其信用统制思想开近代中国系统阐发信用思想之先河,从民族立场出发论述统制经济思想,强调中国进行信用统制的必要性,在货币信用制度变迁关系方面,主张以信用工具的改良和发展,去切实推进中国信用状况的改善。其信用统制经济思想对促进近代中国上海社会信用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于捷峰《统制经济常识》,罗敦伟的《战时经济总动员》,森武夫著,陈绶荪译《战时统制经济论》,东北行健学会编的《计划经济论》,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统制经济和计划经济理论,探讨统制和计划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在中国如何实施。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著作一否定观点来论述国民党经济政策的有:《剑桥中华民国史》,史全生主编的《中华民国经济史》,董长芝,李帆的《中国现代经济史》,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战略措施研究小组编写,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战略措施研究》,王亚南的《抗战时期的经济》。丁日初,沈祖炜等《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家资本》积极评价了统制经济:利于发展大后方的生产和充实抗战实力,不能因为某些经济统治政策失当和官员贪污腐化使得统制经济效果打折扣来否定其积极作用。
通过对工业发展状况和政府机构的具体研究反映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侧面,赵兴胜的《传统经验与现代理想——南京国名政府时期的国营工业研究》;薛毅的《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研究》。厦门大学的陈袁硕士论文《统制与计划:以中国钢铁为个案》以钢铁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新中国这段时期,统制经济到新中国的计划经济,对比两种机制下钢铁行业整个运行模式。
启发:关于统制经济与计划经济以及其它国家(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日本二战后的经济政策应该可以做对比分析研究,如果能结合这三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当时国际背景来从它们所处时代来分析这些制定这些政策的原因,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关于合作经济这个方面的情况是这样的。刘纪荣的《萌芽诞生及其演进――兼与李华等学界同仁商榷》以民国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为媒介,为我们展现了农村合作运动情形。陈意新的《二十世纪早期西方合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叙述了20世纪早期西方合作主义思想被中国只是分子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成为取代激进共产主义和自由竞争的一跳社会改良道路。虽然这些知识分子最后在国民革命的初澜中终结了他们对合作主义的宣传,罡气了改良的道路,但他们与国民党人的互动是后来国民党政权采用合作社政策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毛泽东等早期共产党人也受到合作主义的影响,这是后来共产党领导农民合作社运动的历史渊源。
关于中国立国问题经济思想争论:庄俊举的《“以农业立国”还是“以工业立国”――20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分析了该时期的几大经济思想派别:以章士钊,梁漱溟,董时进,晏阳初,陶行知为代表的农业立国派(复兴农村,以振兴农业为首甚至回到农业社会,基于工业社会发展空间不大,中国赶超不上西方);以吴景超,张培刚为代表的工业立国派(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先决条件);先农后工派:翁文灏(外,帝国主义侵略,内,缺乏强有力政权;农村购买力低,经济凋敝;工业化不能解决中国经济困境);调和派:杨铨,郑林庄(超越以工立国和以农立国);革新制度派:许涤新(根本解决方式在于政治变革,1945年提出走新式社会主义道路)。
章乃器经济思想:李晓翼的《章乃器经济思想评述》叙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抗战时期、过渡时期,在农村经济、财政、货币金融以及粮食工作等方面提出许多主张。农村一要进行民族革命和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军阀割据,发展工业化;统一中央财政;改革币制,统一币制和完善金融市场,合理运用通货膨胀,改造私营工商业;粮食统购统销和市场统一和科学管理。对于其思想和个人给予高度评价。马陵和,李强《抗战时期章乃器经济思想经世性探微――一位非学院派经济学家的学术取向》介绍了抗战爆发后其经济思想主要内容:民本之财政思想(公平原则,打击贪污,打击敌货);充实国力的战时金融思想(合理利用通胀,节制游资,);民生主义导向的工业发展思想(有限度的战时工业统制,工业立体发展,战后工业化设计);李强,廖德明《章乃器农村经济思想探析》叙述了章乃器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进行民族革命和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军阀割据;二是发展农村金融事业,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余晓兰的《试论民国时期章乃器的利用外资思想》一文,叙述了章利用外资的思想,包括利用外资的必要性,方式,原则等。
马寅初经济思想:周石峰《马寅初的抵制日货思想》论述了马寅初对经济绝交和抵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