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祖庙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
是历代航海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
明清海禁,泉州港衰落,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随着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传播。
在台湾,由泉州天后宫分灵而来的称“温陵妈”。
据《世界妈祖庙大全》提供的最新数字,目前,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
在这些妈祖庙中,有很多是很有特色的,这里介绍的仅是其中的几个。
中文名妈祖庙、神女祠、娘娘宫外文名Mazu Tempel数量约5000座建筑风格中式归类信仰建筑信奉人数约2亿发源地莆田地区票价免费开放时间全天开放类别
旅游景点及宗教活动目录1 分布概况福建、莆田地区粤东地区台湾地区港澳地区大陆地区世界各地2 湄洲地理概况妈祖简介历史沿革周围景观3 天后宫4 安平开台5 连江6 泉州7 厦门神霄宫8 天津简介修缮维护9 芷江10 澎湖11 泗阳12 锦州13 北海14 湛江15 深圳赤湾16 汕尾深汕区17 澳门18 新加坡分布概况编辑福建、莆田地区1、莆田地区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莆田的妈祖庙数以百计,湄洲岛上有近20座。
2、福建沿海地区和山区:沿海地区:福
州、厦门、泉州、长乐、平潭、福清、晋江、惠安、漳浦、东山、宁德、罗源、霞浦等沿海地区有五、六十座。
山区:仙游县10多座,永定县、上杭县、浦城县、安溪县、邵武等山区都有妈祖庙。
粤东地区粤东地区包括汕尾市、潮汕市都有妈祖庙,汕尾凤山妈祖石雕是中国大陆目前最大型的妈祖艺术石雕像之一台湾地区3、台湾地区共有妈祖庙500多座。
港澳地区4、香港的妈祖庙有50多座。
澳门地区:有2座,其中妈祖阁建于明弘元年(公元1488年)。
澳门(英文:Macao,葡文:macau),是“阿妈澳”的译音。
大陆地区5、大陆地区:广东和海南:有近40座。
江浙地区:30多座。
泗阳、威海、营口、秦皇岛、青岛、长岛、烟台、蓬莱等地都有妈祖庙。
天津天妃宫(公元1226年创建,是全国三大妈祖庙之一)。
北京、湖南、贵州、辽宁等地都有妈祖庙。
世界各地6、世界各地:日本:神户、长崎及很多岛上都建有妈祖庙,有数十座,并成立了信仰组织“妈祖会”。
新加坡:天福宫。
马来西亚:有30多座,马六甲的青云亭创建于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最为著名。
朝鲜、菲律宾、印尼、越南、泰国、挪威、丹麦、法国巴黎、加拿大、美国檀香山、旧金山、墨西哥、巴西、新西兰、非洲等地都有妈祖庙宇或祀奉场所。
湄洲编辑地理概况妈祖庙(2张)湄洲妈祖祖庙坐落在“妈祖信俗遗产地”莆田市湄洲岛。
湄洲岛因形似娥眉而得名,面积14多平方公里。
这里四季如春,绿
树成荫,天蓝水净,空气清新。
岛上景色秀丽,有号称“天下第一滩”的黄金沙滩九头尾,有“天然盆景”之绝的日纹坑,有鬼斧神工之妙的鹅尾山,还有如诉如歌的千古绝唱湄屿潮音……1992年10月,湄洲岛被辟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湄洲岛还与妈祖的名字连在一起。
2006年05月25日,妈祖祖庙和祖庙的“妈祖祭典”分别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湄洲妈祖祖庙在世界妈祖文化现象当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建设年代最久远的妈祖庙。
据《莆田县志》记载,林默“羽化升天”的同年,雍熙四年(987)邑人立通贤灵女庙于湄洲岛。
这座通贤灵女庙即今天的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妈祖林默的庙宇,其建设年代为世界之最。
建造于999年的还保存完好的莆田平海天后宫,是世界上妈祖塑像第一座祭祀妈祖的分灵宫庙。
建造年代较久远的妈祖宫庙还有建于1086年的莆田圣墩天后宫、北宋元符初(1098-1100年)的仙游枫亭天后宫,以及蓬莱阁天后宫(1122年)、长岛庙岛显应宫(1122年)、莆田白湖天后宫(1157年)、泉州天后宫(1196年)等。
首个世界性妈祖社团组织的落址单位。
国家批准的首个世界性妈祖文化社团“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2004年在湄洲岛妈祖祖庙成立。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妈祖信仰正式被界定为妈祖文化,具有里程碑意义。
祭祀规格最高的妈祖宫庙。
祖庙的“妈祖
祭祀”、山东的“孔子祭祀”和陕西的“黄帝祭祀”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祭典,祖庙“妈祖祭祀大典”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湄洲岛每年都要举办朝拜妈祖祭祀大典。
祭典场面气势磅礴,恢宏壮观,主祭人为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或秘书长。
湄洲妈祖祖庙是祭祀规格最高的妈祖宫庙。
建设规模最庞大的妈祖庙。
始建于987年的湄洲妈祖祖庙历经多次重修和扩建,已成为规模宏大的庙宇建筑群,特别是祖庙的南中轴线庙宇群,全长323米,宽99米,其中天后正殿高19米,宽50米,进深30米,面积987米,可同时容纳千人朝拜,正中供奉8米高的妈祖座像,陪侍的有妇幼保护女神陈靖姑和兴建宋代著名水利工程木兰陂的
女杰钱四娘以及航海家郑和、收复台湾的施琅将军等八大神像。
殿前的天后广场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还有一座高26.5米的大戏台,是祖庙举行盛大活动的场所,两旁的观礼台及回廊能容万名观众。
而高19米,宽33米,五开间的山门大牌坊则是我国少见的雄伟牌坊之一。
妈祖简介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莆田县人妈祖像。
她在人间只活了二十八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一千多年。
传说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
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难。
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
当作终极的目标。
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年仅28岁。
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
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历史沿革湄洲妈祖庙是全世界二千多座妈祖庙(宫)的祖庙。
经过千百年的妈祖庙活动剪影(一)(22张) 分灵传播,随着信众走出国门,妈祖也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一尊跨越国界的国际性神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妈祖庙(宫)2500多座。
根据1987年台湾报刊统计的数字,台湾省的妈祖庙(宫)有800多座;香港、澳门地区有57座;国外有135座,分布在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印度、菲律宾、美国、法国、丹麦、巴西、阿根廷等17个国家。
全世界妈祖信众约有2亿人,单台湾省就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信奉妈祖。
[1] 湄洲岛妈祖庙建于宋初,开始仅“落落数椽”,名叫“神女祠”,经过多次修建、扩建才形成规模的。
其中郑和、施琅等历史名人就力主扩建过,形成建筑规模,日臻雄伟,最后形成了以正殿、偏殿等五组建筑群,16座殿堂楼阁,99间斋舍客房;画梁雕栋,金碧辉煌,恰似“海上龙宫”。
后来庙宇几经损坏,日渐破
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68年),妈祖庙受到了严重的毁坏,几乎“夷为平地”。
[1] 妈祖庙活动剪影(二)(13张)八十年代来,妈祖庙才陆陆续续开始重建,尤其是近十年来,台湾妈祖信徒到湄洲岛祖庙进香日渐增多,目睹妈祖庙的现状,海峡两岸妈祖信徒同心协力,自愿捐物捐资,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兴建。
如今,湄洲妈祖庙不但重显光彩,而且建筑规模远远超过了历史任何时候,更加富丽堂皇。
目前祖庙建筑群是以前殿为中轴线进行总体规划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三百米,高差四十余米的主庙道,从庄严的山门,高大的仪门到正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筑,气势不凡。
在祖庙山顶,还建有14米高的巨型妈祖石雕塑像,面向大海,栩栩如生。
伫立山顶,极目远眺,山海茫茫,水天一色;回望山下整个庙群尽收眼底,构成了一幅瑰丽壮美的山水画。
[1] 周围景观在妈祖庙附近,有“升天古迹”、“观澜”石、“妈祖镜”、“妈祖镜潮音洞”等景观,庙里还有重修碑记、御赐金玺、御赐匾额等文物。
“升天古迹”摩崖题刻在妈祖庙寝殿后的一块巨大石壁之上,旁有一行小字:住持僧照乘和尚叩立世原洋。
石壁上隐约可见千年前仅“落落数椽”的“神女祠”、“人”字形造型。
伫立此处,举头西望,对岸贤良港隐约可见。
相传,默娘就是在此附近的“石鼓”上坐化升天的。
[1] 天后宫编辑平海天后宫平海天后宫(国家级文保)创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
是全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宫殿式原构妈祖行宫,是世界第一座妈祖分灵庙。
[3-4] 平海天后宫用108根大杉木柱、支、顶、承、拉、纯土木结构的古建筑,俗称“百柱宫”。
“工字型”布局,“霸王拳”构造,更体现出她的独特和原构造型,经中国高级古建专家鉴定,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宫内完整地保留着宋、元、明、清时期的相关材料。
清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水师提督、总督姚启圣率三万水师、223只战船、集结平海卫、平海澳训师待机进剿台湾。
因干旱缺水,水师将士士气低落,军心不振。
之后,施琅将军诚心祈求妈祖显灵庇佑,掘枯井“涌泉济师”。
“澎湖之战”,妈祖显灵调遣“千里眼”、“顺风耳”两将军率天兵天将参战。
危难时,妈祖显灵,“涨水助战”化验为夷,旗开得胜,留下美丽动人的故事。
收复台湾前,施琅将军把平海天后宫妈祖神像恭请在旗舰上,庇佑护航。
登岛后把妈祖神像供奉在台南大天后宫,成为开台的首尊妈祖金身。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回朝奏请清政府,重修平海天后宫,重塑妈祖金身,撰写传颂妈祖显灵赐水的《师泉井记》(石碑保存完好),并亲笔写下大楷书“师泉”石碑立于井边(保存完好),这一古老石刻,是清政府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历史见证。
安平开台编辑安平开台天后宫安平开台天后宫正门,位于台湾省台南市安平区国胜路32号,专门供奉护佑郑成功的“护军妈祖”。
它创建于1668年,并于1962年重建。
1990年宫内曾
发生大火,但三尊妈祖像却安然无恙,以后再次重建,于1994年完工。
安平“开台天后宫”现有的建筑主体具有现代建筑的架构,正殿装修华丽,雕梁画栋。
正中央供奉大妈、二妈及三妈三座软身雕像,每尊高约四尺,如同真人一般。
在宫外的墙上,用石材刻上了许多有关郑成功的故事。
安平开台天后宫,位于台南市安平港,为台湾岛上历史较为悠久的妈祖庙之一。
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为迎取福建湄洲岛妈祖神像而建,建时称安平妈祖庙。
1683年妈祖被敕封为天后,安平妈祖庙遂被改为开台天后宫。
现台湾有许多妈祖庙内的妈祖神像均是从此庙中分灵出去的。
连江编辑妈祖庙,又称天妃庙、天后宫。
连江妈祖庙,始建于元延佑四年(1314年),旧址在县城龙津坊,康熙38年(1699年)移建崇云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又募建于资寿铺之资寿院左。
乾隆五十二年、五十六年屡有重修。
1989年夏重修。
随后重建前座戏台,重塑神像金身,庙宇金碧辉煌,立于敖江滨。
特别值得一提是1989年重修时,在东廊发现砌于照墙中的四块碑勒,均为清乾隆二十六年至五十九年间(176l一”94年)三次重修妈祖庙时立。
碑高2.5米至2.7米,宽0.8米至0.9米,碑额篆体,碑文楷体,历经200多年风风雨雨,依然气势雄浑,笔力苍劲。
其内容记载清代连江绿营戌台官兵,及来往于马祖列岛海域从事盐运贸易的商人,踊跃为妈祖庙捐献香烛费简况,是海峡两岸共同信仰妈祖的历史佐证,弥足珍贵。
近年来,
回连江探亲、旅游、洽谈贸易的台胞无不到妈祖庙朝圣进香,捐资赠匾。
妈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分展示了两岸中国人勤劳勇敢,扶弱济贫,救苦救难的美德。
泉州编辑泉州天后宫,是中国首泉州天后宫个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妈祖庙,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
它位于泉州市区天后路,占地面积约13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庙内除了保存较完整的大殿、后殿等古建筑外,近年来又陆续修复了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长廊、梳妆楼等多处建筑,是现存妈祖庙中规模较大、年代较久远的一座,建置于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
泉州天后宫对妈祖信仰在海外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妈祖信仰由于中国民众(包括泉州)的不断向外移民和贸易活动而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
泉州天后宫至今在广大海外仍享有较高的声誉,许多海外同胞都称其为“温陵圣庙”,每年大约有3000多个海外团队前来参观朝圣。
厦门神霄宫编辑神霄宫分灵于厦门何厝顺济宫,始建于宋朝,现位于忠仑公园内。
历史上修建数次,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93年。
从高处看神霄宫,被绿树所环抱,四周绿树成荫,百花齐放,走进神霄宫仿佛走进绿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使人心旷神怡。
生活在这裏的人们一般比较高寿,这不但跟这边的优越环境有关,勤劳的村民还得到妈祖的保佑。
这里流传着这样的几个故事:
神霄宫的村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都到何厝顺济宫进香。
有一次神霄宫妈祖到何厝顺济宫时,妈祖显灵,发现何厝—民家里有一小偷,令神童去抓小偷,最后小偷被抓到。
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于何厝与忠仑乃至整个厦门的汉族民间。
另有一次,到顺济宫进香时,刚好何厝有一村民吃饭时被小竹丝阻塞喉咙数天不出,快到死亡边缘,妈祖显灵,即刻把小竹丝排出体外,该村民平安无事,这也成为佳话流传于汉族民间。
还有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日本攻打厦门,神霄宫里放稻草,日本鬼子要放火烧庙,但是一直烧不起,日本鬼子胆颤心惊。
这更是神奇!还有很多传说故事令神霄宫名声在外,家喻户晓,因此常有香客到此朝拜,香火鼎盛。
天津编辑简介天津天后宫天津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后来又经过数十次重建和重修,是世界三大天后宫(福建湄州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之一。
它位于天津旧城东门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古文化街正中,坐西朝东,占地5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734平方米,从东至西由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张仙阁和4座配殿组成,是天津市现存最早的一处古建筑群体,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因此曾有“先有娘娘宫,后有天津卫”的说法。
修缮维护天津天后宫曾于1954年、1982年先后两次被天津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又以其天津民俗文化发祥地
之地位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除保留天后宫复原陈列外,还陆续开辟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风为基础内容的陈列展览,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漕运、婚育、商业、汉族民间生活、汉族民间艺术及汉族民间信仰等习俗内容,并兴建了长69
米的天后碑廊,描绘出一幅幅极具个性的、地域文化的历史风俗画卷,成为中外人士观光游览的胜地。
芷江编辑芷江天后宫芷江天后宫: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妈祖庙,位于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建于清朝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属于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妈祖庙融古代建筑、浮雕艺术于一身,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其前坊后宫的石坊上刻有50幅浮雕,栩栩如生,雕刻技艺精湛,有“江南第一坊”之称。
由于130余年未曾大修,历史风雨的剥蚀和人为的因素,使木质结构的天后宫木柱、横坊、板墙等损毁严重,因此,从1999年起,芷江侗族自治县开始对其进行整体维修,经过3年努力,并花费数百万元资金后,2002年,该天后宫已重新对外开放。
澎湖编辑澎湖天后宫,全台湾最古老的澎湖开台天后宫,相传始建于明庙岛显应宫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庙内雕梁画栋,刻工精细,古香古色,美不胜收。
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神诞日,澎湖天后宫都要举办大规模的妈祖海上绕境活动,借以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
位于澎湖马公市区的天后宫是全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妈祖庙,相传远在明朝万历年间兴建,迄今超过
400年历史,尤其清康熙年间施琅上奏加封妈祖为天后。
全台湾约有妈祖庙超过500座,台南县最多64座,由于供奉来自大陆湄州、泉州各地不同分灵,塑像面容着色有红面、乌面妈祖之别,惟独澎湖天后宫是钦封“天上圣母”,所以是独一无二的金面妈祖。
澎湖天后宫后殿藏有台湾最早的一块碑刻,上刻“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几个大字。
据说十七世纪初叶,荷兰人利用其经济军事实力,占爪哇,设东印度公司,企图与我国贸易。
但当时明朝实行海禁,非朝贡国不得通商。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荷兰提督韦麻郎用大泥(今泰国境内)华侨潘秀之策,致书明朝疆吏,望允荷通商,因无回音,旋率舰于7月12日登陆澎湖,以便打探。
闽中大吏闻此情,急派都司沈有容往见韦麻郎于妈祖宫(即天后宫),铿锵陈辞,晓以利害。
韦麻郎知通商无望,求战亦无胜算,乃于10月25日灰溜溜离澎而去,书写了中国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光辉一页。
长岛显应宫——我国北方建造最早、最大的妈祖庙长岛显应宫:中国北方建造最早、影响最大的妈祖庙,建于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经元、明、清几朝皇帝册封,一度被称为“天下第一娘娘庙”而名扬于世,庙岛也因此在长山列岛中独领风骚,成为南北岛屿之间文化交流的中心,历时800多年之久,故长山列岛现亦称庙岛群岛。
显应宫在“文革”中曾遭到破坏,1983年在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下得以修复。
它坐落在山东长山列岛
中庙岛的北部,南北傍山,东西临海,四周有诸岛环卫,整组建筑群包括前、中、后殿和戏楼等,南北长166米,东西宽66米,总面积万余平方米。
大殿东侧还建有中国第一个县级航海综合博物馆,开设有中国造船史、海运史、航海技术史、海上兵事史和郑和纪念馆等。
2003年8月,显应宫举行了福建湄洲妈祖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妈祖移驾安奉仪式,同时,还将庙中所存的清咸丰皇帝御笔亲书的“神功济世”匾重新修复,为南北民俗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妈祖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增添了新的内涵。
泗阳编辑泗阳天后宫于泗阳城南,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天后宫整体建筑原前后两幢泗阳妈祖文化园,临街面(骡马街)的叫前殿。
前殿东壁砖雕"河清",西壁砖雕"海晏";"河清"、"海晏",乃预祝"天下太平"之意。
主体建筑称后殿,规模宏敞,殿宇辉煌,供有林默女像。
天后宫为福建闽商所建,设计、用料、施工也皆为外地人,特别是建筑艺术,雕梁画栋,砖雕石刻,小瓦飞檐,都融合了闽南文化的因素。
新修建的妈祖文化园总投资1.5亿元,妈祖文化园包括妈祖广场、莲花广场、妈祖殿以及高达32.3米妈祖雕像,是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是运河上第一座妈祖文化园及地标性文化建筑锦州编辑锦州天
后宫锦州天后宫[5] 又称天后行宫,坐落于广济寺塔北侧,始建于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内供奉被称为"妈祖"的"天后"神祗,为现存北方最大的妈祖庙,也是中国最北方的妈
祖庙。
据史料记载,锦州天后宫最初是由江、浙、闽等地客商来锦为祈求天后娘娘的保佑而为其修建的行宫。
后世又多次维修和扩建,现在的建筑均是清光绪十年所建。
如今的天后宫,已从福建湄州祖庙分灵过来,供南来北往的游人瞻仰,让世人发扬妈祖"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和"弘仁普济护国护民"的优良传统。
北海编辑北海涠洲岛天后庙是涠洲岛渔民为驱邪求平安而建的一座古庙,也称三婆庙,原庙建于1732年(乾隆三年),后被山体塌方压倒,现有的三婆庙为近年新建。
常有居民来此求签拜佛,四时香火不断。
湛江编辑妈祖庙,又称“天后宫”。
位于广东湛江市赤坎区前进路。
原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63年拆除,1999年由赤坎(区)文章湾村民集资重建。
新修的妈祖庙仍继承中国庙宇建筑的传统风格,雕梁画栋,造工精致。
尤其是大门两根蟠龙廊柱,采用全石通雕的工艺,颇有气势;屋脊和飞檐上装饰着各种石雕鸟兽,富有民族特色。
妈祖是福建一带渔民奉祀的神灵,据说原名叫“林默”,女性,宋朝人,居湄洲屿,曾于风暴中只身出海救父兄,后被人尊为海上神灵,清朝时被帝王封为“天后”,因而“妈祖庙”也称“天后宫”。
由于海峡两岸都信奉“妈祖”,每当祭祀妈祖大典,两岸同胞信众都一起参加,因此被称为“海峡和平女神”;许多海外华人也信奉妈祖,不少华人聚居之地都建有妈祖庙,外国人称妈祖为“中国的海上女神”。
宋元之际,福建莆田官民随宋帝南逃,至赤坎文章
湾海边处定居,原籍福建的“妈祖”香火也随之而来,并供奉至今。
今庙前有一楹联为证:“湄祖分灵迁赤土,文母香火继莆田”。
深圳赤湾编辑天后博物馆也叫天后宫、赤湾天后宫,位于深圳南山区赤湾深圳赤湾天后宫六路,南邻赤湾港。
建于宋代末年,营造气势宏伟,明清两朝多次修葺,规模日隆,成为当时沿海最重要的一座天后庙宇,凡朝廷使臣出使东南亚各国,经过这里时必定停船进香,以大礼祷神庇佑。
据说,赤湾天后宫鼎盛时有数十处建筑,一百二十余间房屋,占地九百余亩,殿宇巍峨恢宏,庙貌气象万千,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大的拥有99道门的天后宫,也是深圳历史上最负盛誉的人文景观,在港澳台及东南各国久享盛誉。
走进天后博物馆,左边是诗刻碑廊,右边有座观音殿。
天后宫大门正前方,是一堵天后圣母照壁,塑有天后像,照壁上题刻“中华海神,天后圣母”。
天后慈悲安详,端庄秀丽,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美赤湾天后宫妈祖塑像的女神之一。
天后,又称妈祖、天妃、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许多沿海地区都建有妈祖庙。
相传妈祖的真名叫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称林默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
关于妈祖的死,有的说是她在救人时自己身陷激流,溺水身亡;另一种传说则是说她乘长风驾祥云升天了。
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