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李秋零译》.pdf
如何理解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观念
如何理解康德关于“⼈是⽬的”的观念作者俞吾⾦原载《哲学动态》2011年第5期长期以来,理论界形成了⼀种定见,即康德视“⼈”为“⽬的”,⽽不是“⼿段”。
其实,这种流⾏的见解完全缺乏对康德著作的深⼊研究和细致领悟。
本⽂试图通过对康德⽂本的认真解读,恢复其相关观念的本真含义,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在1785年出版的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此书苗⼒⽥先⽣译为《道德形⽽上学原理》,李秋零先⽣译为《道德形⽽上学的奠基》)中,康德⽐较详尽地论述了这个主题。
深⼊的研究表明,康德从⼈的⾏动出发来阐述其“⼈是⽬的”的观点,⽽⼈的⾏动通常包含着以下两个不同的侧⾯:其⼀,⼈与物的关系。
康德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存在者”(Wesen):⼀种是⽆理性的存在者,即“事物”(Sachen),它们不是依据我们的意志,⽽是依据⾃然的意志⽽存在的,因⽽它们只具有相对的价值,只能作为“⼿段”(Mittel);另⼀种是理性的存在者,即“⼈”(Personen),他们具有绝对的价值,他们的本性凸显为“⽬的本⾝”(Zwecke an sich selbst)。
康德随即写道:“Dies sind also nicht bloss subjective Zweck,deren Existenz,als Wirkung unserer Handlung,fuer uns einen Wert hat;sondern objective Zwecke,d. i. Dinge,deren Dasein an sich selbst Zweck ist,und zwar einen solchen,an dessen Statt kein anderer Zweck gesetzt warden kann,dem sie bloss als Mittel zu Diensten,weil ohne dieses überall gar nichts von absolutem Werte wuerde angetroffen warden.”[1]李秋零先⽣把这段话译为:“因此,这就不仅仅是其实存作为我们的⾏动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具有⼀种价值的那些主观的⽬的,⽽是客观⽬的,亦即其存在⾃⾝就是⽬的的东西,⽽且是⼀种⽆法⽤任何其他⽬的来取代的⽬的,别的东西都应当仅仅作为⼿段来为它服务,因为若不然,就根本不能发现任何具有绝对价值的东西。
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基础
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基础作者:朱毅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22年第02期摘要:“道德形而上学”是康德伦理学体系独具特色的核心观念,它缘起于康德的形而上学批判,代表着康德对形而上学“实践论”而非“知识论”存在范式转换的全新理解。
总体上看,“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一个“纯粹实践理性的概念和原理体系”,其系统化的理论建设包含两个重要方面:其一,以纯粹理性为伦理道德奠基,确立和阐明道德实践原理的最高原则;其二,将道德的最高实践原理运用于人性,阐明在社会生活的伦理关系中,经验的人性如何通过道德规范的实践塑成自由的道德人格。
康德对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创建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并非意在构造抽象的空中楼阁,而是有其鲜明的道德人类学指向。
关键词:形而上学;道德;道德形而上学;康德;道德人类学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2)02-0094-11康德的伦理学,或者说更广义上讲的康德的实践哲学,通常被视为“义务论”(或道义论)最具标志性的典型代表①。
不少研究者也将其概括为一种基于意志自律与道德自由互为依持的形式主义伦理学,借以强调康德“自律”伦理学的理论特质以及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革命性”的历史地位。
本文认为,这些概括方式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
因为这些根据现代规范伦理学研究范式对康德伦理学进行的整齐划一的理论概括,未能完整刻画出康德实践哲学内部的复杂结构,尤其弱化了康德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之间紧密的义理关联,未能澄清康德伦理学的核心观念——“道德形而上学”的真实本义及其体系性意义,后者更能切中康德伦理学的纯粹品格与理论特色,是深入理解其伦理思想不可或缺、也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
在康德之前,很少有人使用“道德形而上学”(Metaphysik der Sitten)这个术语。
据德国学者Max Wundt的考证,这个概念在18世纪首次出现在甘茨(Canz)的《完全道德原理》(Disciplinae morales omnes,1739)一书中,后者曾对霍夫曼(A F Hoffmann)关于形而上学和道德哲学的定义进行过讨论 [1] 。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道德形⽽上学原理》第⼀章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在世界之中,⼀般地,甚⾄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设想⼀个⽆条件善的东西。
理解、明智、判断⼒等,或者说那些精神上的才能勇敢、果断、忍耐等,或者说那些性格上的素质,毫⽆疑问,从很多⽅⾯看是善的并且令⼈称羡。
然⽽,它们也可能是极⼤的恶,⾮常有害,如若那使⽤这些⾃然禀赋,其固有属性称为品质(Charakter)的意志不是善良的话。
这个道理对幸运所致的东西同样适⽤。
财富、权⼒、名誉甚⾄健康和全部⽣活美好、境遇如意,也就是那名为幸福的东西,就使⼈⾃满,并由此经常使⼈傲慢,如若没有⼀个善良意志去正确指导它们对⼼灵的影响,使⾏动原则和普遍⽬的相符合的话。
⼤家都知道,⼀个有理性⽽⽆偏见的观察者,看到⼀个纯粹善良意志丝毫没有的⼈却总是⽓运亨通,并不会感到快慰。
这样看来,善良意志甚⾄是值不值得幸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有⼀些特性是善良意志所需要的,并有助于它发挥作⽤,然⽽并不因此⽽具有内在的、⽆条件的价值,⽽必须以⼀个善良意志为前提,它限制⼈们对这些特性往往不合理的称颂,更不容许把它们看作完全是善的。
苦乐适度,不骄不躁,深思熟虑等,不仅从各⽅⾯看是善的,甚⾄似乎构成了⼈的内在价值的⼀部分;它们虽然被古⼈⽆保留地称颂,然⽽远不能被说成是⽆条件地善的。
因为,假如不以善良意志为出发点,这些特性就可能变成最⼤的恶。
⼀个恶棍的沉着会使他更加危险,并且在⼈们眼⾥,⽐起没有这⼀特性更为可憎。
善良意志,并不因它所促成的事物⽽善,并不因它期望的事物⽽善,也不因它善于达到预定的⽬标⽽善,⽽仅是由于意愿⽽善,它是⾃在的善。
并且,就它⾃⾝来看,它⾃为地就是⽆⽐⾼贵。
任何为了满⾜⼀种爱好⽽产⽣的东西,甚⾄所有爱好的总和,都不能望其项背。
如果由于⽣不逢时,或者由于⽆情⾃然的苛待,这样的意志完全丧失了实现其意图的能⼒。
如果他竭尽⾃⼰最⼤的⼒量,仍然还是⼀⽆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当然不是个单纯的愿望,⽽是⽤尽了⼀切⼒所能及的办法),它仍然如⼀颗宝⽯⼀样,⾃⾝就发射着耀⽬的光芒,⾃⾝之内就具有价值。
Microsoft Word 文档
打印本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读书报告文《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读书报告作者:哲学系01级本科生詹文娟转贴自:中山大学哲学系点击数:189摘要:绝对命令是纯粹客观的和绝对必然的,道德对于任何人来说必须能够成为一个绝对的原理。
因为道德本身就是善,善就是道德本身。
但是我们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我们的行为是否是“绝对道德”的呢?履行义务的主体是谁?履行义务的主体是人,人不是上帝,人不能生来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本性。
关键词:绝对命令尊重定律义务道德价值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1804年),他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在西哲课上,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们对康德的生活留下了单调刻板的印象。
康德出门散步极为守时,风雨不阻,以至于邻居们都以他出门的时间对表。
康德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足不远行,而且一直单身。
通过李泽厚老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对康德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
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
《纯粹理性批判》的文体有如康德的单调生活,但是它的内容却反映了当时的整个时代。
康德的政治态度是主张共和政体,要求“笔的自由”,反对暴力革命。
对康德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牛顿与卢梭者,牛顿对他的影响主要是科学方面的,而卢梭对他的影响主要是哲学思想方面的。
康德还有很大颇有影响力的著作,《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三大《批判》等。
在网上还有人说:“没读过康德,大学不算毕业。
”所以,非得一读了。
一、主要内容提炼“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将全部正文的内容分为三章:一、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向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二、从通俗的道德哲学到道德形而上学过渡;三、从道德形而上学到实践理性批判过渡。
” [1]邓晓芒老师认为,在这本书里,康德的道德哲学明显表现出有三个不同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这三个层次是“通俗的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和“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的平等理论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0年第2期(总第26期)57康德的平等理论|宫睿ʌ摘要ɔ康德的平等理论意蕴丰盈㊁别具一格,它展现为三个层次:理性的平等㊁权利的平等和政治的平等㊂理性的平等是指人作为理性存在者享有同等的形而上学地位,具有同样的任意自由㊂这也蕴含着理性平等的规范性主张,即将其他理性存在者也视为目的㊂同时,每个理性存在者禀有天赋权利,这种权利由外在自由的先天普遍原则规定,从而每个理性存在者具有权利的平等㊂在康德哲学中,权利的先天体系预设了公共强制力,公民状态中理性存在者的平等就体现为首脑与臣民双重身份构成的政治平等㊂康德的平等理论是对近代政治哲学批判综合的成果,又以其先天特征区别于当代种种经验性的平等理论,值得关注和研究㊂ʌ关键词ɔ理性的平等;权利的平等;权利的普遍原则;政治的平等ʌ中图分类号ɔB82ʌ文献标识码ɔAʌ文章编号ɔ2096-1723(2020)02-0057-15ʌ作者简介ɔ宫睿,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平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本价值诉求,也是当代政治哲学热议的话题㊂不过,学界对康德平等理论的研究并不多,但平等作为近代政治哲学的基石性概念㊁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很难说未被康德关注㊂的确,纵览康德的一系列著作,我们会发现康德对平等的讨论谨严周详㊁鞭辟近里㊂不仅平等的理念蕴含于绝对命令㊁权利的普遍原则这些先天法则之中,而且对于分配正义㊁运气均等这类当代话题,康德也有着敏锐的意识㊁鲜明的立场㊂本文从三个层次阐发康德的平等理论㊂首先是理性的平等,它是指人作为理性存在者具有同等的形而上学地位㊂但理性的平等内含张力,它既是一个形而上学命题,又包含着规范性要求㊂第二个层次上的平等是指在权利的先天普遍原则之下,每个人享有同等程度的行动自由或权利㊂前两个层次确立了平等的形而上学基础和原则㊂平等的最终表现形式是政治意义上的平等,它是指国家的权力结构中每个成员的平等㊂不难看出,这三个层次内在地统一于理性的先天原则,它既奠立了人与人之间平等地位的基础,又提供了经验方面平等诉求的可能性条件㊂就此而言,不妨将康德的平等理论称为 先验58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0年第2期(总第26期)平等 ㊂相应地,当代各种平等理论可概括为 经验性的平等理论 ,它们虽然包含许多敏锐的见解,但也难免陷入纷乱与模糊㊂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康德的平等理论或许能为思考平等问题打开一个新的视角㊂一、理性的平等众所周知,康德标举启蒙㊁弘扬理性,认为人的尊严在于理性的禀有与运用㊂理性既为人之本质,那么人作为理性存在者也就具有了平等的地位㊂这就是康德平等理论的第一个层次:理性的平等㊂但这种平等绝非表面上那样空泛直白,它蕴含着强劲的张力㊂正是由于这种张力的引导,平等展现出更加精细深刻的形态㊂这种张力隐藏在康德对人的形而上学地位的论说之中,在‘人类历史揣测的开端“中,康德描述了人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起源,同时也解释了理性的本质㊂在他看来,正是理性使人脱离于动物㊁ 不与动物为伍 ,但理性并不单纯是更为高级的认知能力,它标志着对待存在物的两种不同方式, 他觉察到自己凭借自己的本性而对一切动物拥有一种特权,如今他不再把动物视为他在创造中的同伴,而是视为听凭他的意志支配的㊁为达到他的任意意图的手段和工具 ①㊂理性存在者对待非理性存在物的方式是将它们作为单纯的手段和工具,因为包括动物在内的非理性存在物被认为不具有理性的意图,也就谈不上将它们作为目的本身来对待㊂人类相对于非理性存在物等级的提升也就赋予其使用非理性存在物的正当性㊂我们将此称为理性平等的 形而上学命题 ㊂但人类整体的 提升 也产生了一个 规范性主张 ,即,在人类可以任意处置非理性存在物的同时,不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我们不能将其他人或理性存在者单纯地作为手段来使用,同样,其他人或理性存在者也不能将我们单纯地作为手段㊂于是, 人便进入了一种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平等之中,不论他们的地位如何,也就是要求:本身就是目的,被任何别人也尊为这样一个目的,并且不被任何人仅仅当作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来使用 ②㊂不难看出,理性平等的规范性主张就是绝对命令的人性目的公式㊂但上述形而上学命题和规范性主张之间存在着强劲的张力㊂每一个理性存在者都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性设置目的,并将其他一切作为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此意义上所有的理性存在者都是平等的㊂如若这般,这种形而上学平等就依托于一种极端的不平等㊂这种不平等首先指向动物之类的非理性存在物㊂正如贵族间的民主与平等依托于广大的奴隶阶层,理性存在者的平等也有赖于一种形而上学的区分㊂只有当动物被归类于非理性的存在物时,人类才具有了使用它们的正当性㊂动物权利的倡导者会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但理性平等中隐含的另一种不平等更为敏感㊂如果每个理性存在者都可以使用一切作为他们任意目的的手段,那么,在作为手段的意义上,其他的理性存在者和非理性存在者也就没有了清晰的界限㊂既然可以将动物单纯地用作手段,那么为什么不能将其他理性存在者也单纯地用作手段呢?既然自己可以将他人单纯地用作手段,那么他人为什么不可以将自己也单纯地用作手段呢?这时①②[德]康德:‘人类历史揣测的开端“,参见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6-117页,8:114㊂本文引用康德著作时基本参照李秋零先生主编主译的‘康德著作全集“,并附有普鲁士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的标准页码㊂[德]康德:‘人类历史揣测的开端“,第117页,8:114㊂宫睿康德的平等理论59划定理性存在者与非理性存在者的界限就渗透到理性存在者的内部,理性的目的毕竟只为作为自我的个体所觉知,自我也觉知不到他者的目的,将其他理性存在者视为目的本身远不如对自我的关心来得真切㊂这样一来,其他理性存在者就泯然于非理性存在物,全都沦为理性自我或远或近㊁或明或暗的手段㊂不过,将其他理性存在者作为手段并不直接等同于不平等,毕竟有人可能会说,每个理性存在者都平等地将其他理性存在者当作手段㊂但个体的理性运用会导致结构性的不平等,一部分人可以支配性地使用他人作为手段,而另一部分人不得不进入到社会关系之中,屈从他人意志,彻底沦为手段㊂两者虽共有理性存在者之名,但前者更像是理性存在者本该有的样子㊂这就和理性存在者普遍的平等地位相去甚远㊂于是,理性平等的规范性主张由此而生,它的实质在于其形而上学含义如何贯彻于理性共同体的结构与关系之中,抵制由理性本身所导致的结构与关系的不平等㊂上述解释或许会招致两个方面的疑问㊂一是人类何以超越于动物性的欲望而忝列理性存在者?二是如果内在于理性本身的道德法则要求普遍无偏倚的态度,那么理性的平等又怎能导向极端的不平等在‘人类历史揣测的开端“中,康德给出了一个近于自然主义的解释㊂人类的活动最初单纯地由自然本能指引,但 理性很快就躁动起来,并且试图通过把所享用的东西与另一个不与本能相结合的感官,例如视觉感官,向他出示的与通常所享用之物相类似的东西相比较,而把他对食物的知识扩展到本能的界限之外㊂ ①理性使人类超出单纯的自然规定性,甚至伪装出欲望,制造出超越自然本能的欲望,直至不必再参照欲望,独立地就可以成为行动的根据㊂ 理性的一种特性就是,它能够凭借想象力的协助伪装出欲望,不仅无须一种指向这种欲望的自然冲动,而且甚至违背自然冲动㊂这些欲望起初被称为贪婪,但由此逐渐地炮制出一大堆不必要的,甚至违背自然的偏好,可以称之为淫逸㊂背弃自然冲动的机缘可以只是一桩小事;然而,第一次尝试的结果,亦即意识到理性是一种能够把自己扩展到一切动物被拘禁于其中的界限之外的能力,却是十分重要的 ②㊂在这一卢梭式的描述中,理性的登场改变了欲望相对狭窄㊁固定的轨道,行动的可能性也就被敞开了㊂人的行动不必溯及欲望,单纯的意念㊁ 任性的自由 就可以成为行动的源头㊂理性打开了行动的无限可能,也打开了罪恶的魔盒㊂单纯由欲望导出的行动受制于欲望的自然规定性,任性的自由则不然,它不仅会使欲望虚妄膨胀㊁颠倒错乱,而且理性自身作为单纯的设定,似乎毫无拘束,道德的规范在这种单纯的设定中就无从谈起㊂但是,普遍性的规范不正是寓于理性之中吗?理性又如何成为堕落的根由?理性这一两面性可能也正是理性平等中张力的源头㊂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导论中,康德对理性给出了相对成熟完整的阐述㊂人的特殊的行事能力被康德称为欲求能力,它是 通过自己的表象而成为这些表象的对象的原因的能力 ③㊂这种能力使得人不同于其他单纯地依照法则而行动的存在物㊂动物由自然欲望支配,它们活动的原因是那些欲望,而不是存在者本身㊂进一步的分歧发生于欲求的规定根据上, 如果使欲求能力去行动的规定根据在其自身里面,而不是在客体里面发现的,那么,这种欲求能力就叫做一种根据喜好有所为或者有所不为的能力㊂①②③[德]康德:‘人类历史揣测的开端“,第114页,8:111㊂[德]康德:‘人类历史揣测的开端“,第114页,8:111-112㊂[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参见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8页,6:211㊂60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0年第2期(总第26期)如果它与自己产生客体的行为能力的意识相结合,那么它就叫做任性㊂ ①简言之,任性就是要去做什么㊁实现什么的意识㊂但这种意识并非毫无来由和根据,它如果和理性相结合,就被称为 意志 ㊂在这个环节中,欲求能力协同理性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欲望㊂但进一步的分歧在于,在一般的欲求能力以及意志活动中,虽然有理性的参与,但并不是理性单纯的规定意志㊂意志的运作可能来自于 冲动的刺激 ,但它经过理性的认可,甚至理性会为之服务,即使一个人的行动产生于单纯的欲望,理性行动者仍是行动的原因,并不能解除理性行动者的责任㊂ 人的任性 不同于 动物的任性 ,前者虽然 不是纯粹的,但却能够被规定从纯粹意志出发去行动 ②㊂于是,最重要的差别在于理性对意志的规定作用是否是纯粹的㊂ 任性的自由 包含着消极概念和积极概念,它们并不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而是理性相对于任性的两种不同方式㊂前者是指 不受感性冲动规定的那种独立性 ,但这并不是指排斥感性的作用,而是仅仅意味着理性对于感性刺激或欲望冲动的认可㊂所谓的 消极 是指它并不直接地就由感性刺激来决定㊂相应地,任性的自由的积极概念被定义为 纯粹理性有能力自身就是实践的 ③㊂任性的自由在积极意义上既是指理性直接地规定欲求能力,形成意志,相应地成为理性表象的对象的原因,这种意义上的理性可能是我们更加熟悉的理性的实践作用㊂理性本质的澄清表明了理性平等中张力的来由㊂首先,理性的平等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意味着理性个体有依照他们的经验条件对于感性刺激㊁欲望冲动认可的能力或权力㊂理性存在者超越于动物的形而上学意义也就赋予了理性存在者任意使用非理性存在者的正当性㊂这几乎可以作为近代政治哲学一个默认的主题,如 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赋 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 的自由㊂因此,这种自由就是用他自己的判断和理性认为最适合的手段去做任何事情的自由 ④㊂但自然状态中普遍而充分的自然权利导致战争状态,为了出离自然状态,理性蕴含的自然法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 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的生命或剥夺保全自己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做自己认为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 ⑤㊂可见,就 平等 而言,霍布斯的自然法与自然权利之间同样存在着张力㊂在康德这里,理性平等的规范意义同样与形而上学意义相应相承㊂因为理性可以单纯的是实践的,理性的法则可以直接地作用于意志本身,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性也就具有了可能性㊂它撇开了经验性的条件,也就抛弃了理性对于欲望冲动的特许功能, 意志被设想为依据道德法则的表象来规定自己去行动的能力㊂而这样一种能力只能在理性存在者里面发现㊂如今,用来作为意志自己规定自己的客观基础的东西,就是目的,而目的如果是由纯然的理性给予的,那就必然对一切理性存在者同样有效㊂ ⑥不仅道德法则对所有理性存在者有效,而且理性的存在者应受到平等的对待,这可能是道德的普遍法则最直接的意味了㊂如前所述,理性平等的规范性意义典型地体现于人性目的公式, 人以及一般而言每一个理性存在者,都作为目的自身而实存,不仅仅作为这个或者那个意志随意使用的手段而实存,而①②③④⑤⑥[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第220页,6:213㊂[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第220页,6:213-214㊂[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第220页,6:214㊂[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㊁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97页㊂[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㊁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98页㊂[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参见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35页,4:427㊂宫睿康德的平等理论61且是在他的一切无论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别人的行为中,必须始终同时被作为目的㊂ ①在理性的个体使用中,每个理性存在者平等地具有将他人作为手段使用的权利㊂但这里理性的作用体现为对欲望的认可或服务,如果理性单纯地发挥作用,那么,理性就超越了个体的经验性,包括自身在内的每个理性存在者作为理性本身的意义显现出来,将其他理性存在者作为目的来看待,实质上也就是将理性本身作为目的来看待㊂人性目的公式从侧面反映出理性的二重性㊂一方面康德承认将人格作为手段的正当性,这是无法避免的,但作为理性的规范性要求,它还要求同时将人格作为目的㊂这是一项艰难无比的任务,因为理性存在者只能由自身设想目的,在构想目的的同时只能觉知到自身作为目的本身,其他理性存在者只是 像 自我一样具有目的,但是否真的如此是无法觉知的,对此只有不可靠的推断㊂于是,人性目的公式要求的只是将他人 作为 目的本身来看待,只是在此意义上,其他的理性存在者和自我具有同等的地位,这可能也是理性平等规范性主张的极致了㊂二、权利的平等理性的平等要求将他人也视为内在的目的本身,这透露出平等的艰难㊂因为理性存在者作为目的设定者的同时,也就划分了自我与他者的界限,其他理性存在者被推出边界㊁混同于非理性的存在物,不具有和自我平等的地位㊂因此,平等的理念就不能停留于内在的道德性,而应以超然的视角在各个理性存在者的任性自由之间做出切割, 平等 就在权利的概念之下具有了外在的实在性㊂权利的平等首先作为 天赋的平等 直接来自于 天赋的权利 , 自由(对另外一个人的强制任性的独立性),就它能够与另一个人根据一个普遍法则的自由并存而言,就是这样惟一的㊁源始的㊁每个人凭借自己的人性应当具有的法权㊂ 天赋的平等,亦即除了人们也能够相互赋予责任的事情之外,不在更多的事情上被他人赋予责任的独立性 ②㊂现实中的权利来路驳杂,康德权利理论的要旨在于由先天的理性法则界定任性的自由,清除各种经验痕迹㊂既然权利由理性的先天原则铸成,经验性的差异无从介入,于是它对每一理性存在者都施加了同等的限定㊂每个理性存在者在具有了正当的自由或天赋权利的同时,也就和其他理性存在者享有同等的权利㊂在普遍的理性法则规定之下,某一个理性存在者相较于其他理性存在者的 权利 既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既没有接受到额外的限制,获得更少的 天赋自由 ,也没有免于其他理性存在者遭受的限制,享有更多的 天赋自由 ㊂可见, 天赋 的权利及 天赋 的平等皆因理性负载着 天赋 的法则㊂ 任何一个行动,如果它,或者按照其准则,每一个人的任性的自由,都能够与任何人根据一个普遍法则的自由共存,就是正当的㊂ ③这一权利的普遍法则看似清晰,实则难解㊂直接的困难来自于形式上的同语反复㊂人们本来期待能对普遍法则给出实质性的交代,得到的却是自身定义自身㊂但这绝非缺陷,它恰恰表明了权利普遍法则的形式化特征㊂形式化的特征只有保障了权利原则的先天性,才能保障权利的普遍平等㊂按照前面的思路,以理性存在者作为目的本身为主线,人性目的公式的道德要求需要转变为权利普遍原则的外在限定㊂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①②③[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第436页,4:428㊂[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第246页,6:237-238㊂[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第238页,6:230㊂62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0年第2期(总第26期)呢?理性存在者作为目的本身将其他理性存在者潜在地作为手段,相反亦如此,那么如果同时将其他理性存在者作为目的看待,就有赖于自身作为其他理性存在者设定的目的的潜在手段㊂这种交互性关系的建立有赖于目的的特殊性,由此就难以对人的行动提出普遍性的要求㊂但法的本质在于普遍性的约束,如果权利的法则仍以理性为根本,那么在理性目的的交互关系上似乎就难以获得这样的普遍性㊂于是,相对于道德的普遍法则,权利的普遍原则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它并不意在达成理性存在者实质的交互关系,而仅仅指向实质性交互关系的条件㊂完美契合的理性关系是一个理念,但是存在着一些行动使得理性关系成为不可能,因为它们直接地破坏了对方作为理性存在者的地位,使其不再可能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㊂普遍的法就构成了理性关系的条件,它并不要求直接将对方作为目的本身来对待,而仅仅是以不破坏其他理性存在者作为目的的条件,这样,对理性存在者的关注就从内在的设定目的的能力转向了任性自由的外在行动㊂因为理性作为目的本身并不会直接地受到伤害,只有外在的行为才会构成理性关系的破坏㊂由此,外在自由的共存也就为内在目的的契合提供了可能㊂这样看来,普遍的法则虽然是外在的关系,但仍是以理性存在者的地位为主旨,这不仅不会损害理性存在者,反而成就了理性存在者㊂在此意义上,普遍法则也就内在于理性存在者自身之中,构成了天赋的权利或天赋之平等㊂从另一个角度说,理性存在者存在的条件也为对于任性自由的限制提供了辩护㊂ 与一种作用的障碍相对立的阻抗,就是对这种作用的促进,而且与之相一致㊂于是,一切不正当的东西,都是根据普遍法则对自由的一种阻碍,但是强制就是自由所遭遇的一种障碍或阻抗㊂因此,如果自由的某种应用本身就是根据普遍法则的自由的一个障碍(亦即不正当的),那么,与这种障碍相对立的强制,作为对一个自由障碍的阻碍,就与更具普遍法则的自由相一致,亦即是正当的,所以,按照矛盾律,与权利相联结的同时有一种强制损害权利者的权限㊂ ①对于自由的障碍的阻碍在普遍的法权的条件下才具有正当性㊂在私人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的行动破坏了对方的自由,后者就可以对前者采取措施,阻碍对方的阻碍自身的行动㊂但这样一来,对方又可以采取反制的行动㊂在一种缺乏公共法权的状态下,这会导致完全毁灭对方的意图,从而共同进入一种都欲置对方于死地的战争状态㊂相反,权利的普遍法则不仅为对于自由的障碍的阻抗提供了辩护,而且为这一阻抗规定了尺度,即抵消对自由的障碍㊂但对于自由的障碍的阻抗同样不取决于行动的特定质料,它的正当性并不在于对某个特定的理性存在者或某种特定行动的阻碍,它同样以普遍的形式为内容,即在正当的阻碍的条件下,理性存在者能够作为理性本身而存在,理性存在者之间也能够形成理性的关系㊂去除经验性因素,权利的普遍法则就是对于所有的理性存在者的任性的自由进行着同等的阻抗,在正当性的行动或权利得到平等的辩护的同时,对于任性的自由的阻抗也就同样是平等的㊂这样,理性存在者的平等就由任性自由的平等进入了权利的平等㊂它反映了理性共同体与理性个体的复杂关系㊂一方面,理性作为纯粹的法则能力超越于个体之上㊂这一法则不是来自于理性共同体之外的意志,不是由某种特定的目的或者超越的目标才使不同的理性个体结成共同体㊂另一方面,理性又是作为个体的理性存在者的本质㊂个体只在目的本身的形式的意义上是一致的,换言之,目的恰恰在理性个体自主的多样性的意义上成为目的本身㊂目的的多样性指向着其他的理性存在者,其他的理性存在者亦如此㊂这样一来,理性共同体的联系就在于理性本性的目的与手段的交互勾连㊂可以说,理性个体实际上已经蕴含着理性共①[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第238页,6:230㊂。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伊曼努尔·康德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著作《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是德性论的代表作,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产生深刻的影响。
康德在本书前言中对他将要研究的道德形而上学进行了清晰的梳理,早在古代希腊的哲学家将哲学划分为三部分:物理学、伦理学、逻辑学。
一切的理性知识分为形式的知识和质料的知识,毫无疑问关于形式的哲学就是逻辑学,质料的哲学就是考察客体及客体所遵循的法则的哲学,关于自然法则的科学就是物理学,关于自由法则的科学就是伦理学。
所以“伦理学是关于自由法则的科学”。
哲学本身有经验性的哲学和纯粹的哲学,纯粹形式的哲学当然是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里面有被限制在一定的知性对象上的称为形而上学,那么形而上学就有基于物理学的自然形而上学和基于伦理学的道德形而上学,这就是康德所要研究的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以善的意志为出发点进行思想的追问,与读者展开独特的讨论。
康德说:善的意志,也就是说,它就自身而言是善的。
善的意志不需要借助外物彰显本身,也不以外物的变化而动摇它本身的纯粹性,不但如此,而且只有善的意志才能无限制地称为善,其他的诸如人的才能、气质、财富、健康等都需要善的意志进行普遍合理的纠正和指导。
这种善的意志我们去哪里寻找呢?康德说从理性那里去寻找。
“理性的真正使命必定是产生一个并非在其他意图中作为手段、而是就自身而言就是善的意志。
”如何解释善的意志的概念呢?康德提出了一个义务的概念,这个义务包含善的意志的概念。
行为的发生是出于义务还是合乎义务,我们看这样一个例子:我们有义务保护我们的生命,而且每个人对于保护生命都有情感上的偏好,是对于生命只有一次的珍贵或者出于恐惧的担忧,因此他们保护生命是合乎义务的,但还不能确认是否出于义务,相反,如果一个人历经磨难逆境,历经挫折的折磨,对命运的悲观使他对生命失去好感,萌生死亡的念头却仍然保存生命,那么他保存生命的行为就是出于义务,行为的准则具有道德意义。
浅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基础
浅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基础作者:谢馨熠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1期摘要:康德的哲学思想对整个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但其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基础却定义模糊。
本文对道德形而上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作简要阐述,以寻找其建立基础,从而对康德的哲学思想研究中的空白进行初步的补充。
研究发现,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存在5个建立基础,既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休漠的反形而上学、主观必然性与客观必然性、因果论。
关键词:康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一、引言康德哲学早已成为中西哲学界的“显学”,但事实上,人们对康德哲学的理解并没有预想中的好。
例如,一旦涉及到“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基础是什么”这一康德哲学中最为基本的问题,很多人就避而不答。
本文试图通过对整个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基础做出论述,来论证和说明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存在的5个建立基础,既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休漠的反形而上学、主观必然性与客观必然性、因果论。
二、古代本体论形而上学之启发“形而上学”这一称谓虽然是亚里士多德后人的创造,其本人并没有使用这个词,但形而上学最早在米利都学派就已经被人提起。
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火、气、数等也先后被当做始基,既所谓的“始基”。
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指“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终又将回归于它实体常态不便而只是变换它的性状,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存在物的元素和始基”[1]。
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哲学不再从自然界中找一个始基来作为万事万物形成的原因,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对宇宙整体作个抽象的规定。
巴门尼德认为只有思想才能把握存在、明白真理。
在巴门尼德思想的基础上,柏拉图将现实与理念中的世界做以区分,将各种“相”或者说“理念”作为现实事物的原本与目的。
康德认为在他之前的形而上学就是关于柏拉图所提出的“理念”的学问[2]。
中世纪时,人们把形而上学分为一般形而上学和特殊的形而上學,后者主要研究的是“神”。
安瑟尔漠提出了一种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康德对义务的分析——《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第一部分的论证
26康德对义务的分析④伦理学——《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第一部分的论证关键词I道德的规范性近来道德哲学有一个关于道德判断的争论:道德判断表达的是“内在(internal)”理由还是“外在(external)”理由。
②*科斯嘉,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康德专家of(衲“竹dt£,”r是J,原干1J T h P Mo船i5f72(3):①C h r i s t i n e M.K o r s g a ar d,K a n t’s ana l y s i s o,o bl i ga ti o n:Th e a r g u m e n t311—34()(1989),后收为作者论文集《创造目的王国》(C≯∞£ing旃P Ki”gdoⅢo,砌d,Cambr idgeuni ve rs it y Press,1996)第2章。
该书已有向玉乔、李倩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但翻译质量不如人意,鉴于此文对康德伦理学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们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信实的译本。
——编者②当代争论始于w.D Falk的‘‘‘()ught’and Motivation”,载于他的o∽m,RPnso”s,n”d Mom胁y:ng白z f8“P d Pn声Pr s o厂矿D.Fn,K,第一章。
其他的重要讨论是:Frankena,“()b“gation a n d Moti va t io nin Rec ent Moral Philosophy”,栽于他的PPrspe“iuPson^锄m胁_)|:Esmy如厂w洲如啪K.Fm”是鲫“,第6章;Th om a s Nag el的T'^P Possi跃zny o,A如r“ism的第一部分;Berna rd w ill ia ms,“In te rn ala n d Ext ern al Reason”,载于他的A如ⅢzL“f女,第8章;stephen Darwall,,Ⅲ加以i洲R∞50”。
笔记·[德]康德:《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本原则》(...
笔记·[德]康德:《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本原则》(...第二节:从通俗的道德哲学转至道德的形而上学1 论道德不依于经验与范例目前为止的一些疑问:【当我仅仅依据道德法则做一件事情时,我的行动有道德分量。
当这个道德法则对我的意志的影响不变,同时,有性好、欲望同时指向我的行动的方式,这时,我如此行动的道德分量是减轻了呢,还是不变?如果不变,那么道德对诸如欲望、情感等因素的排斥就仅仅是消极的,也即,只要我意识到有一法则,且这一法则与我之后的行动有一对应关系即可,它对于行动的发生无须是充分的,而对于行动的道德性的成立却已经是充分的了。
比如:“孝顺父母”作为一个义务,我意识到它是一道德法则,也即我只为了这个法则行孝而不为了别的什么,那么,当我行孝时,同时有亲情的涌动而促使我做出同样的行为,那么,我行孝的行为的道德分量减轻了么?我认为这是荒唐的,因为它使道德地行动不可欲求——我难道要剔除全部美好情感再付诸行动么?道德对欲望、性好、情感的排斥仅是认知上的,而不是心理上的。
我依据道德法则行事有一个认知上的底线,就是我意识到这一法则的效力,即它可以充分地促成我的行为,却不是排他地促成这一行为。
依据法则行事,这是指什么?比如我有一页纸,上面开列了对于“孝顺父母”这一法则的全部实施细则。
我道德地行孝,就是头脑空空地对照这张纸上列了什么,然后有板有眼地去做么?对比“严格地依照说明书安装组合柜”。
我在拧紧每一个螺丝时,假使即便我的动作与说明书的简图严格对应,但我仍有一种探究的渴望,想知道旋紧螺丝后这个组合柜的几何形状究竟如何时,我就“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安装”么?“仅依据道德法则行事”,这无非是要求道德法则的被认知,且对于促成眼下这一行动有心理上的潜在的充分性。
这种潜在的充分性需要哪种证明来彰显自己的存在,以使道德地行动成为可能呢?是心理上的证明,还是仅需要体现一种认知的结构即可?如果是心理上的证明,这要求第三者在对我们的神经元进行监测时,无法发现除了“严格对照道德说明书行事”之外的其他兴奋点;如果是一种认知结构的证明,则在心理的层面,我只须意识到其存在就足够了,这允许其充分性没有心理学上的彰显。
《道德形而上学》康德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康德太遥远?《道德形而上学》太深奥?一篇文章教你读懂《道德形而上学》,让你走进康德,话不多说,上干货!!!!1、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作者想要解决的是经验主义论证混淆所带来的知识何德行的模糊,因此作者提出了纯粹形而上学的道德。
从而划分出纯粹的理念世界来讨论道德哲学。
在作者看来“人们是否认为有必要制定出一个纯粹的,完全清除了一切经验、一切属于人学的东西的道德哲学。
”是其论述的前提;在作者的观念中道德规律是完全没有经验的部分是纯粹的,是剔除经验过后纯粹的道德的论证,是就理论而论理论。
在作者的观念中规律先天赋予的是先验的,是最高的准则。
因此与规律相伴而生的约束性根据要完全地在纯粹理性地概念中去找。
因为在现实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理念或者是准则的规则世界。
而面对一切的先验性,我们就要受到我们意志自律性的影响。
要使一件事情是善的,只是合乎道德规律还不够,而必须同时也是为了道德而做出的。
即道德的内在先天自发性自律性,道德的纯洁性。
道德形而上学研究的,应该是可能纯粹的意志的观念和原则。
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最高的善的问题,以及如何使用自己的理性实践最高的善。
2、主张是什么?1.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高扬人自身的力量高扬理性的作用。
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寻求自己心中内在的善即出于责任去行善。
人是出于自己想做某件事情而去做事而不是出于外界的强制要求,强调的是人的内在主动性的发挥。
因而人生来是将自己看作目的的,是有权利掌控自己的生活的。
对于个人来说所服从的并不是外界的规约,而是内心善的呼唤。
正是出于对善的主动向往即先验的责任和对美好的追求因而人们才去行善。
2.道德三命题一、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二、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
三、作为以上两个命题的结论,我将这样表述: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
而“尊重”则是一种通过理性概念自己产生出来的情感。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摘要】康德提出善良意志和绝对命令,预示着道德形而上的主体性道德思想的产生,在伦理学史上产生巨大的转变和影响,使道德由他律转变为意志的自律。
康德提出的德性观对于时下知识分子在追求科学知识,开展社会经济的同时非常有助于完善道德价值观。
【关键词】善的意志;定言命令;意志自律伊曼努尔・康德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著作?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是德性论的代表作,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产生深刻的影响。
康德在本书前言中对他将要研究的道德形而上学进行了清晰的梳理,早在古代希腊的哲学家将哲学划分为三局部:物理学、伦理学、逻辑学。
一切的理性知识分为形式的知识和质料的知识,毫无疑问关于形式的哲学就是逻辑学,质料的哲学就是考察客体及客体所遵循的法那么的哲学,关于自然法那么的科学就是物理学,关于自由法那么的科学就是伦理学。
所以“伦理学是关于自由法那么的科学〞。
哲学本身有经验性的哲学和纯粹的哲学,纯粹形式的哲学当然是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里面有被限制在一定的知性对象上的称为形而上学,那么形而上学就有基于物理学的自然形而上学和基于伦理学的道德形而上学,这就是康德所要研究的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以善的意志为出发点进行思想的追问,与读者展开独特的讨论。
康德说:善的意志,也就是说,它就自身而言是善的。
善的意志不需要借助外物彰显本身,也不以外物的变化而动摇它本身的纯粹性,不但如此,而且只有善的意志才能无限制地称为善,其他的诸如人的才能、气质、财富、健康等都需要善的意志进行普遍合理的纠正和指导。
这种善的意志我们去哪里寻找呢?康德说从理性那里去寻找。
“理性的真正使命必定是产生一个并非在其他意图中作为手段、而是就自身而言就是善的意志。
〞如何解释善的意志的概念呢?康德提出了一个义务的概念,这个义务包含善的意志的概念。
行为的发生是出于义务还是符合义务,我们看这样一个例子:我们有义务保护我们的生命,而且每个人对于保护生命都有情感上的偏好,是对于生命只有一次的珍贵或者出于恐惧的担忧,因此他们保护生命是符合义务的,但还不能确认是否出于义务,相反,如果一个人历经磨难逆境,历经挫折的折磨,对命运的悲观使他对生命失去好感,萌生死亡的念头却仍然保存生命,那么他保存生命的行为就是出于义务,行为的准那么具有道德意义。
论“伦理”与“道德”概念的演变——从同一词源ethos_谈起
127[摘 要] 伦理与道德是实践哲学的重要概念,二者出自共同的词源“ethos”。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伦理德性”中的伦理就是“ethos”。
西塞罗用拉丁文“more”翻译希腊文“ethos”,后来发展成“道德”概念的词源。
伦理离不开希腊的城邦生活,而道德产生于战乱的古罗马时期,后来逐渐发展成伦理性和道德性。
黑格尔的集体理性立场注重伦理性,康德的个体理性立场则偏爱道德性,但两个概念都是建立在自由和理性的背景下,是对传统道德和伦理概念的运用。
[关 键 词] 伦理;道德;伦理性;道德性论“伦理”与“道德”概念的演变——从同一词源ethos 谈起王 超在实践哲学中,“伦理”和“道德”两个概念通常被认为是由黑格尔首次做出的区分。
黑格尔使用的分别是德语“Sittlichkeit”和“Moralit t”,二者的词根“Sitten”和“Moral”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然而,这两个现代意义上截然相反的词却是出自共同的希腊文“ethos”。
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德性到西塞罗的道德,古希腊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革。
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伦理和道德又面临新的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古希腊的伦理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演变成了道德;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二者又是从何种意义上被使用并区分的。
一、伦理概念的提出在古希腊,最早出现的并非道德和伦理,而是“arete”,英文为“virtue”,中文一般译为“德性”或“德行”。
随着德性概念的发展,逐渐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在习惯的基础上才出现了伦理,也就是“ethos”。
亚里士多德对此进行改造,从修饰德性的形容词“ethicos”过渡到独立的学科“ethika”。
“arete”最早在《荷马史诗》中出现,用来表达一种卓越,最初是指事物自然禀赋、特有功能的最优,这种状态放在人身上,同样是指特有功能的最优。
例如,马的功能是奔跑,跑得快就是马的德性。
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形式逻辑已经初步建立,学科分类也基本完成,亚里士多德试图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定义德性。
伦理学原著选读(道德形而上学奠基1)
三、道德形而上学与普遍实践的世俗智慧的区别
1、二者都考察人的意欲能力
2、但道德形而上学考察的不是一般的意欲,而是一种特殊的意欲。 即纯粹意志。纯粹意志无须经验动因,完全从先天原则出发。 【390】
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是研究那些由于被误解而把我们带入这一 困境的概念。
But it is necessary not merely to achiev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oral concepts, but to use this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 give an account of moral reasoning—showing that moral arguments proceed as they do because the logical character of the concepts is what it is. (4)
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
↓
道德哲学
↓
道德形而上学
↓
纯粹实践理性批判
1.3节:
解决二律背反的途径:
The key to the problem is the study of the concepts which have, through being misunderstood, brought us into this perplexity.(3)
对自己的完全责任,对自己的不完全责任等。 其他部分较为通俗易懂,而基础部分则较为艰涩繁难。【391】
2、本书也不是完整的纯粹实践理性批判。因为完整的实践理性批 判需要表明纯粹思辨理性与纯粹实践理性的统一。
浅析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的人性自身即是目的
浅析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的人性自身即是目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应该过的生活,人应该怎样去行动,这是无数的哲学家都在思考的问题,而无一例外地也都认为道德是人应该过的生活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人深切地终极关怀和对必然性的追求是成就一位伟大哲学家的关键因素,而康德就是一位具有这两个因素的伟大哲学家。
他的道德哲学所潜藏的出发点正在于对上述问题作出更加满意的回答。
他认为,在他之前的道德理论都没有客观必然的依据,而且没有真正的道德价值,不能引导人过上真正的道德生活。
因此,他要建立一套任何一个具有理性的存在者都会承认的、具有绝对必然性的道德理论。
人只有按照这样的道德原则来生活,才是过着真正的人应该过的生活。
因为人性自身即是目的,而道德正是人性的体现。
为了确保道德法则的必然性,康德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道德形而上学。
因为经验的原则无论看起来多么具有普遍性,但没有绝对必然性,所以,道德法则必须是先天必然的。
如果道德原则不是先天地就在我们的理性中,它就缺乏正确地判断道德的那条导线和最高规范,道德本身就依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败坏。
但这先天必然性何以可能呢?康德求助于人的自由。
自由是被设定的概念,它本身是不可知的,但我们不能证明自由哪怕在我们自身中和在人的本性中是某种现实的东西;我们只知道我们如果要把一个存在者设想为有理性的、在其行动中赋有自己的原因性意识即赋有意志的,就必须以它为前提。
人是有意志的,道德是出于善的意志,所以必须设定人是有自由的,道德须得以自由为前提。
这看起来是一个循环论证,但康德否认这点,他认为自由固然是道德律的存在理由,但道德律却是自由的认识理由。
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循环论证。
意志以具有理性的人性自身为目的的意思并不是说,人以某种不是理性的行为来达到具有理性的人性,仿佛人性是一种对象性的东西;它的真正含义是应该以理性原则来主导人的行为。
所以,以人性自身为目的之目的乃不是目的的目的。
因此,意志自己为自己立法,就是要按照理性而行为。
康德著作全集(精装共九卷,最完整的康德中译作品集,人大李秋零教授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主编、主译)
康德著作全集(精装共九卷,最完整的康德中译作品集,人大李秋零教授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主编、主译)
书名:康德著作全集(精装共九卷,最完整的康德中译作
品集,人大李秋零教授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主编、主译)
作者:李秋零主编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548.00
出版时间:2012-10-1印刷时间:2012-10-1印次:1纸张:胶版纸页数:全9册ISBN:22897139开本:32开包装:平装字数:作者简介: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
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
《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
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
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
“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
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
(又称“开普勒改革”)。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
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
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后期的哲学研
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的摘抄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释题:何谓“道德形而上学”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的前言部分指出,古希腊人根据理性知识所研究的对象不同,将哲学分为三个部分,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
它们分别研究自然法则、自由法则和不涉及任何客体只注重形式。
而依据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否是从经验中得来,又可以它们分别归为经验性的哲学和纯粹性的哲学。
而在后者中,又可以将物理学和伦理学分为形而上学。
其中,逻辑学并没有什么经验之分。
这样,整个伦理学,就可以分为“实用人类学”和理性的“道德学”;而后者又可以称为“道德形而上学”。
研究道德形而上学的意义何在?康德以分工为例指出,随着分工的发展,个人越能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所属的分工上,故而技艺因分工而获得发展。
所以道德形而上学与一般的实用人类学的分类也因是之故能有所裨益。
科学要求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的产生,要求人类将自己经验性的内容从这两门科学中排除掉,“以便知道纯粹理性在这两种场合能够有多少成就,以及它本身从什么源泉先天地汲取它的这种指导。
”1我们不谈自然形而上学,只言道德形而上学。
那么表现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就是要有一个没有任何人类经验性东西混入在道德学中。
康德的意思是,以往的道德学说,将人类的经验置于道德之中,而这违反道德普遍性的要求。
因为,人类的经验爱好因人而异,并不具有普遍性,而道德却要求普遍性,也即不分时间、不1康德著作全集(第四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M],李秋零主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分地点适用任何人。
易言之,道德的依据必须是从先天地得出的,而不能有丝毫的人类的经验爱好参杂于其中。
康德以责任为例,认为“责任的根据……而是必须先天地仅仅在纯粹理性的概念中去寻找。
”1那么表现在整个道德学中,就要将道德的根据置于先天的理性概念中,而如果不是在先天中寻找,那么一种道德性的根据就只能称为实践性法则,反之,才可以称为“道德的法则”。
以是因故,方有建立“道德形而上学”之必要。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的方法论研究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的方法论研究摘要:《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是康德道德哲学形成的重要阶段,其中蕴含的方法论更值得我们深究。
康德先采用分析法,通过逐步祛除日常道德行为中的经验性因素,推出义务的概念和道德法则;后采用综合法,运用自由的理念把道德法则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论证了道德法则进入经验生活的可能条件。
其方法不仅解决了道德标准的普遍性问题,而且论证了道德法则与现实世界人们的行为如何结合的问题。
但其分析方法得出的道德理论和综合方法设定的自由意志存在着循环论证的问题;而且面临着因其理论过于形式化而无法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发挥作用的困境。
关键词:道德法则;自由;分析;综合研究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以下简称《奠基》)的方法论,其实质是探究康德如何运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奠基》中的理论问题。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首先需要弄清《奠基》一书目的为何。
康德在《奠基》的前言中指出“目前的《奠基》无非是找出并且确立道德性的最高原则”[1]399。
因此,毫无疑问,找出并且确立道德性的最高原则便是此书重点予以说明的问题。
毋庸置疑,康德的批判哲学是把“一切独断论奠基的永恒真理变成了它的问题”[7]571,用他自己的方法去探讨这些真理的起源。
而对于其道德哲学而言则是要探讨真正的道德原则,建立科学的道德体系,为人们确立道德行为的普遍标准。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指出:“哲学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事务就是要通过堵塞错误的来源而一劳永逸地取消它的一切不利影响”[3]18,所以其构建道德形而上学的方法便是通过剔除粘附在道德学说上的谬误而使真正的道德学说得以彰明,进而确认道德性的最高原则,这是康德哲学的特点。
康德从日常的道德行为入手,“把那些偶然的因素都排除掉,剩下抽象的成分,从具体深入到抽象”[2]102,通过层层剥离经验的东西,直达最普遍、最纯粹的最高道德原则,以便为道德哲学奠定基石,在此过程中,他使用的是分析的方法。
在诸多的道德标准中,如何确证此道德法则的可行性?康德采用综合的方法,通过自由的理念把道德法则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论证了自由意志的自律性使得道德法则能够适用于经验世界,找到了道德法则进入经验世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