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生儿8大产伤的识别和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新生儿8大产伤的识别和预防
新生儿产伤是指分娩过程中因机械因素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的损伤。产伤可发生在新生儿身体的任何部位,多数程度轻、预后好,但少数产伤也有可能发生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要重视预防,防止产伤的发生。在发生新生儿产伤后要能够识别,同时找相关专科医生治疗。
新生儿产伤多数程度轻,少数也可能发生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要重视预防。
常见的新生儿产伤
头皮损伤
包括产瘤、头皮血肿、腱膜下出血。产瘤肿胀范围不受骨缝限制,一般2~3d消退。头皮血肿是由于胎儿娩出时颅骨和母体骨盆相互摩擦或受挤压致颅骨骨膜损伤和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在颅骨与骨膜之间而形成,它可以发生于颅骨任何部位,但只局限于单一骨缝内,不会超越头骨中线,一般在产后2~3d出现,大部分血肿在几周内自然消失,少部分会发生钙化。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有疏松组织间隙,间隙内有小动脉和静脉,腱膜下出血是由于胎头在通过骨盆腔时,外力的压迫和牵拉造成出血,触诊时有波动感,临床上需注意其可能
导致失血性休克、黄疸等并发症。头皮血肿和腱膜下出血较常发生于应用产钳助产的新生儿。
软组织损伤
包括皮肤擦伤、淤血、皮下脂肪坏死及胸锁乳突肌损伤等。擦伤淤血常见于产程延长、难产或胎位异常者,1周内自行消退。皮下脂肪坏死常因分娩损伤、缺氧、过度寒冷引起,出生后3~4d可见新生儿背、臀部、面颊及大腿部出现局部变硬,皮肤颜色发红或正常,触之有热感及压痛,边缘清晰,6~8周逐渐消失。一般均不用特殊治疗。但继发感染者需及时控制感染。胸锁乳突肌损伤则由于过度牵拉或胎头过度旋转所致,局部可触及1~2cm大小包块,可能导致斜颈。有些需手术矫正。
颅内出血
分娩过程中胎头所受的压力过大、局部受压不均及头颅变形过速者均可导致。可有硬脑膜上出血、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上出血颅压增加,前囟门膨出,新生儿出现抽搐、眼球偏向一侧。硬脑膜下出血临床可见脑干压迫症状,如眼球偏向一侧、昏迷、瞳孔不等大、角弓反张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新生儿最常见的颅内出血,除外伤外,缺氧也可造成,临床表现有抽搐、神智不清、焦躁不安、呼吸暂停等。需外科手术治疗。
脊柱损伤
通常发生于颈胸椎,常见于复杂性臀位分娩。高位脊柱伤害可能造成新生儿呼吸衰竭、脊髓休克综合征,甚至死亡,低位脊柱伤害可能会造成四肢或下肢无力、括约肌无力、感觉消失等症状。
臂神经丛损伤
胎儿娩出时过度牵拉头或手臂引起。常发生于巨大儿。依受伤部位可分为上臂型(Erb's palsy),下臂型(Klumpke's palsy)及全臂型。上臂型损伤第5、6颈神经根,主要影响肩膀和手臂使患儿上臂无法外展及外旋,出现患侧肢体下垂、内收,肩部内旋,肘部旋前,腕、指关节屈曲,拥抱反射不对称。下臂型主要损伤第8颈神经根和第1胸椎,导致腕部屈肌及手部肌肉无力,握持反射弱。全臂型主要损伤第5颈神经根至第1胸椎,手上臂和前臂皆受影响,颈交感神经受累者可出现霍纳综合征。大多数患者可以复原,少部分患儿若无法恢复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其他常见周围神经损伤
如正中神经损伤表现为拇指、食指的抓握力变差。坐骨神经损伤表现为髋部外展变差及膝部以下关节不能活动。桡神经受伤常合并肱骨骨折,表现为手腕无力。面神经麻痹及损伤可能与产钳使用有关,患侧鼻唇沟浅、口角歪向健侧,眼裂大、受伤的眼睛无法闭眼,患侧的脸
部无表情变化。咽神经损伤可与面神经损伤合并发生,临床表现为吞咽、呼吸和发声困难。膈肌神经损伤常合并臂丛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腹式呼吸受限,患侧膈肌活动消失,呼吸音减低,需辅助呼吸改善症状,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颅骨骨折
包括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枕骨分离。线性骨折在临床最为常见,除非合并颅内出血,一般不需要治疗。颅骨凹陷性骨折又称为乒乓球骨折,其发生可能与产道挤压、产钳使用不当及出生后头部外伤等有关,严重者可导致颅内出血,常需要神经外科手术矫正。枕骨分离少见,但常合并后脑部硬膜下血肿及颅内损伤。
锁骨及长骨骨折
多因胎儿体重过重、臀位产、剖宫产以及其他难产所致。骨折的好发部位依次为锁骨、肱骨干、股骨干、肱骨或股骨的骨骺分离。其中锁骨骨折最多见,约占产伤骨折的90%,可见患侧肢体自主动作减少,非神经损伤所致的拥抱反射消失。有些病例锁骨骨折症状不明显,意外摄片或直到骨折已愈合,在锁骨处出现橄榄大小的肿物时才发现。如发生多发性骨折要注意是否为先天性成骨不全等引起的病理性骨折。
新生儿产伤常见相关因素
分娩方式
1
人工辅助器械助产
出口产钳及低位产钳术危险性明显低于中高位产钳,在国内应用较广泛,但仍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仍有可能对母儿造成多种损伤。2
剖宫产
Alexander等[1]的研究中,新生儿产伤的发生率为1.1%,最常见的是皮肤刀割伤。与选择性剖宫产相比,产钳助产及胎头吸引术失败后所行剖宫产并发新生儿产伤的概率更高。
3
其他
阴道分娩时不恰当的会阴侧切亦有可能造成新生儿产伤[2]。产程进展异常是新生儿产伤发生的危险信号。
胎儿因素
1
出生体重
巨大儿是导致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同时并发肩难产,则更容易发生产伤。在体重>4500g的胎儿中肩难产、锁骨骨折及上肢麻痹的发生率升高[3]。也有文献报道,胎儿出生体重<2800g的新生儿发生骨折的概率较出生体重为2800~3500g的新生儿高。
胎先露异常
各种胎先露异常均可导致难产。难产处理不当则可导致产伤。
3
其他因素
遗传、早产等均与新生儿产伤的发生有关。早产儿大脑、血管等发育不成熟,其颅内出血、脑性麻痹、痉挛性麻痹的发生率远较足月儿高。母体因素
1
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
研究表明,无论孕妇孕前体重是否超重,孕期体重增加超标是巨大儿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孕期体重增加者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增加的原因并非单纯由巨大儿出生率的增加引起,因为孕期体重增加超标,但并未分娩巨大儿者,其新生儿产伤发生率仍较正常者高[4]。
2
妊娠期并发症
母亲存在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等,其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增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易致胎儿生长受限从而导致胎儿分娩时耐受力下降导致产伤。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