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学习理论教学案例

三种学习理论教学案例
三种学习理论教学案例

三种学习理论的具体教学案例

答: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认

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行为是学习

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

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案例:汤姆老师在他的五年级班上引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技术,这个技术是他刚从研讨班学来

的。他让每门科学得很好的学生给全班同学演示一下他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玛拉是他选择

的第一个学生,她站起来走上讲台,解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她做的很好,但与此同时,

吉姆一直在和其他同学讲话,破坏班级秩序,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讲话。吉姆在汤姆

老师面前总是这样,汤姆老师已经警告过他了,这次吉姆又不听话。汤姆老师不允许他打

扰另一个同学的演示,把他带到楼道里进行隔离让他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玛拉解题完毕,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汤姆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上台解题时,很多同学都

举手了。接下来,汤姆老师让一个很擅长自然科学的学生马克讲讲他的自然科学课题,他是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最终建立框架的。当马克被要求讲话时脸白的像张纸,当走到

讲台边,都在发抖。马克开始说了,但他太紧张,根本讲不下去。马克是一个害羞的孩子

—汤姆老师知道马克经常在很多人面前不敢张口。但是汤姆老师想过,马克喜欢自然科学,

而且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课题,他应该能够描述他的基本步骤。汤姆老师错了:马克最终还是

很窘迫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而且其他同学也表现的不敢上前给大家做演示了。汤姆老师

叫的每一个同学都磨磨蹭蹭,或者找借口推辞。之后,汤姆老师决定帮助马克恢复自尊。

他让马克在自己的座位上回答问题。他说很多学生都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

他刚开始教

书时也曾感到害怕。后来他问了马克一个关于他的课题的非常简单的问题,马克试着回答了。汤姆老师说:“非常好,马克!接下来你是怎么做的呢?你是怎样找到那些资料的呢?” 这使马克受到了奖励,汤姆老师进一步训练他,称赞他的计划非常完美,并且对马克在科学课题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表示很有信心。马克渐渐对自己的课题谈的越来越多了,讲述他是如何建构框架和解决遇到的每个问题。汤姆老师的策略见效了。他鼓励马克做到大声讲话,并使其他学生对他的课题产生了兴趣。

②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 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案例:教师在绒板左边贴9 只小鸟,右边贴 4 只小鸟,教师先与学生一起一只一只地数,数清共13 只小鸟。然后指出这样数虽然也可以,但比较麻烦,下面老师教同学们一种算得快的方法。接着教师提问:左边有几只小鸟?(9 只)从右边移动几只小鸟到左边,左边的小鸟就可以凑成10 只?( 1 只)教师移动 1 只后马上把左边的10 只小鸟用毛线圈上,再问右边还剩下几只?( 3 只)现在左边有10 只,右边有 3 只,一共是多少只?(13 只)这样算快不快?(快)这时学生情绪很高,教师紧接着出示第 2 题:左9 只小猴,右7 只小猴,问你们也能像刚才移动小鸟那样,移一移小猴,使大家算得快吗?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完成后,教师以问答形式及时小结:刚才的9 只小鸟添上几只凑成10 只?9 只小猴添上几只凑成10 只,那也就是9 添上几凑成10?9 加1 凑成10 后,再用

10+ 几的计算方法算得快吗?(快)然后教师指出遇到算9+ 几时,我们先把9 添上1 凑成10 再计

算比较快。这道过渡题既上承了三类准备题旧知识,又为学生理解例 1 做了坚实的铺垫。通过“圈10 ” 这道过渡题的练习,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对“凑十”的过程与原理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教师顺利地完成例 1 的教学任务。对后面三道“凑十法”例题的教学起了原型启发的作用。

最后通过课后“做一做”中的比较题9+1+3 = 9+4 =的练习,教师再度启发:9加1再

加3,一共加了几?那么9+4 怎么计算?从而把新旧知识从理性上连成一体,扩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③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例如,

皮亚杰和布鲁纳等的认知观点——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

为认知结构,维果斯基的“文化一一历史”发展理论的广为流传,都是建构主义思想发展的

重要基础,为此了解上述理论是深刻理解建构主义必不可少的环节。

案例:设计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春节要到了。每到此时,你和朋友之间用什么来传递彼此之间的祝福?生:贺年卡、电子贺卡师:好,我听到有同学说用电子贺卡。那谁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电子贺卡,它与普通的贺卡相比,有何优点?生 1 :朋友很快就能收到了。生2:形式新颖,并且网上

的贺卡各式各样,不必费多大力气就能挑选到自己满意的贺卡。生3:最重要的是大多数

电子贺卡是免费的哦(笑),可以发给很多朋友。师: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亲手制作一张电

子贺卡送给朋友和亲人,表达我们的心意?生:想!但会很难吧?师:其实我们学过画图的基本操作后,电子贺卡的制作就不是那么神秘了。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运用前面所

学的画图的基本操作方法来制作一张属于自己创意的电子贺年卡。师:在制作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贺卡。教师出示几张在设计和制作上独具风格的贺卡。师:观察一下这几张贺卡,它们都由哪些基本元素组成?生:文字、图片和图形。师:用到了什么工具?运用了哪些技

巧?学生讨论。生:用“编辑”7“粘贴来源”命令插入了图片,并把“绘图工具”

绘制出的图形进行了变换和翻转,还对祝福语设置了特殊字体。

这节课的导入符合了构建主义要求的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多知识进行构建,在无形中构建了新知识。由于是学生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所以学习者自己会有很的的热情,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避开传统中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也不用教师逼着去研究和记忆,根据教育心里学可以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果会有很大的提高。而这样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这样的知识,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为学生解决即将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日常生活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多元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要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赞科夫的一般发展理论,还是时下我国的教育方针,其中所指的“全面发展”是指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即良好的基本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加专业素质,而不是指所有学科都精通的万事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学校在校生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要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职校落实科学发展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1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力口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一书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该理论经不断充实完善,按加德纳的说法,每个人的智力=智能都是由10种互相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多种能力组合而成.包含如下10种:(1)数学智力(2)空间智力(3)语言智力(4)自然智力(5)音乐智力(6)身体运动智力

(7)存在智力(8)人际交流智力(9)个人内在智力(10)情感智力.根据该理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而传统理论则是仅以语言文字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来评价学生的优与差,因此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只是由于单一评价标准才出现了这一错误的名词.该理论就是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学生发展的潜能. 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智商低的人不一定笨,每个人在不同的智力范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准确了解自己天赋的人才有可能正确选择对其有利的,接受挑战并感到幸福.如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没考上大学,却在2001年与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合作中一举成名.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不能单以考试成绩论优差,而应从各方面发展人才,培养人才. 2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启示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曾经画过一幅画,讽刺教育工作者总是用单一标准要求学生,就像园丁拿着剪刀剪切冬青一样,老师常常就是这样把学生剪切得整齐划一.我们应意识到,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和智能结构,也就是他的特殊禀赋或者天性,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教师既要懂教学理论,又要懂教学方法. (1)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每个学生. 人才是智能之士.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力,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力.只要教育与学习得法,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他或许在这学习方面不入门,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差,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在评价学生时,

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一、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其专著《智 能的结构》中,对智力进行了重新阐述。他认为,智力除传统的语言和数学智能外,还包含节奏、空间、动觉、自省、交流等七种智能,它是基于特定的社会及文化环境价值标准,个体用于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或创造出有效产品时所必需的能力。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智力通常是以复杂的方式进行组合运作的,这是对于传统的“一元理论”的挑战。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及发展,为我国传统教育注入了活力,也为我国教育实践改革提供了契机。 二、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现状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相关研究如下: 1.课程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对新一轮课程评价的改革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对新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上,还体现为对其评价标准、原则和方法的完善上。 2004年,福格蒂等在《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中阐述了多元智能和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实施跨学科

课程整合的方法策略与课堂案例,对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建立有意义的教育和评价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霍力岩在《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中对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谢世谦则在《多元智能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中指出,课程评价在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发展,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教学改革 与传统的一元论智力观不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它是多种不同智能在不同人身上的特殊组合,受个体所属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性。这一新的智能观对我国教学观念的变革产生了很大影响。 钟祖荣等主编的《多元智能理论解读》一书在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观念变革的影响。Linda Campbell等在《多元智能 教与学的策略》书中,将多元智力理论运用到中小学教学实践中,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而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中,为拓展教师的思维,林宪生详细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小学各学科中的应用。托马斯?阿 姆斯特则在《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书中总结了许多教学案例,为中小学教师将多元智能运用到教学实践的各个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柏灵则在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一、智能的发展及多元智能的提出 智能,也称智力,是一种生理、心理潜能。心理学家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人认为主要是指抽象思维的能力,有的人认为是指学习能力,有的人认为包括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能力。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创立了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有力地突破了传统智能观的单一性。他经过研究指出每个人与生俱来至少有七、八种智能,并认为即使八种智能也远没有展示人类智能的全部。这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听觉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等。这八种智能,只是智能的基本要素,既不是智能的直接呈现状况,也不是用作测试的智能分类。 多元智能理论与智商测定理论有重大不同,认为:智能是可以开发和发展的;智能无法具体量化,它存在于表现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智能以多种形式展现,是多元的;智能的测量应在一个有脉络、真实的生活的情意下进行;智能的用途是了解人类的能力,及学生许多的可能成就之处。至于智商测试所得的分数,其实都是建立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基础上的,是这两种智能的综合表现,而非一般意义下的智能。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及教学理念的转变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然个性和公平地看待学生,最后比较全面评估个别学生的成就,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重建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个人全面的改进和发展。 孟少沛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可体现以下的教学观念: 1.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这8 种智力,只是其组合的方式和发挥的程度不同。 2.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智力领域,人人拥有一片希望的蓝天。 3.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和学习风格。 4.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学生的问题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 5.人才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作用, 要更加注重个性的发展,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多元智能的提出让更多的教育研究者重新思考教学的变革,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先改变当前的教学观念。多元智能很好地阐明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因此,在班级里面没有“差生”,而是他们的智能特长不一样,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理念,而应该提倡以学为主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实行“人本主义”,达到个性化教学。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讲解

目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涵义及内容.................................... 1.. (一)语言智能 .............................................. 1... (二)逻辑数学智能 .......................................... 2... (三)空间智能 .............................................. 2... (四)肢体运作智能 .......................................... 2... (五)音乐智能 .............................................. 3... (六)人际智能 .............................................. 3... (七)内省智能 .............................................. 3... (八)自然探索智能 .......................................... 4... (九)存在智能 .............................................. 4... (十)其它类型智能 .......................................... 4...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4.. (一)接纳求同阶段 .......................................... 5... (二)反思质疑阶段 .......................................... 5... (三)存异融合阶段 .......................................... 7...

多元智能案例及分析

附:多元智能教育案例: 1、开发潜能理论引领当代家庭教育――来自家长的声音 2003年12月18日在西城区展新小学举办了“开发潜能是第三代家长的历史使命”的专题讲座,会后听取了家长们的意见。反馈问卷出了三项评价标准:一是赞赏所讲观点,收获较大;二是同意所讲观点,收获一般;三是对所讲观点有质疑,收获较小。反馈问卷共35张,选第一项的有32人,占91%;选第二项的有3人,占9%;选第三项的没有。可见多元智能的理论和开发潜能的家长使命的论点,得到家长们的普遍赞同。 家长叶青说:“‘三代家长’的划分很新鲜,也很有道理,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发展的概况,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对自己今后更好地开发孩子的多项潜能帮助很大。”家长张冬梅认识到:“激发孩子潜能是孩子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家长范书震对多元智能和开发潜能的听后感是:“有新意,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思路;有收获,知道如何开发孩子潜能;有盼头,让孩子树立自信,有一个好的发展。” 家长们的评价反映了对先进教育理论和优质教育的需求。在新的教育理论引导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配合,营造多元生活,推动多元评价,开发多元潜能,我们的孩子们将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发挥运动优势,迁移弱势――找到科学方法: 我的大女儿埃丝特(Esther)。她的身体/运动智能比较出众。事实上,多年以来,许多教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令他们感到震惊的消息——我的女儿过于活跃。她读初中时,有一天放学回家带回了一张有20个单词的词汇表,说明天要测验。我让她回她的房间里去背,她背好后我帮她测验。 过了一段时间,她回来找我。“爸爸,我准备好了,你考吧。”我开始考她,她的准确率没有超过50%。于是我对她说:“埃丝特,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你不动脑筋。回到房间把每个单词和它们的意义解释抄写5遍。做的时候,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她很不情愿地走回房间。过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她把写好的东西拿给我看。我确信,这一次她肯定没问题了。毕竟,换了我,那肯定没问题!我又考了她一次。令我沮丧的是,她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最后,她非常恼怒地对我说:“爸爸,这样我学不会。我必须要动起来,我必须用我的身体来学习!”

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 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1.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 在人才观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要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2.重新定位教学观 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按照孔子的观点就是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创立并在个别教学环境下成功的实施了,我们要继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下,更好地实施。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优秀。 3.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讲,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条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这也就是我校所提倡的“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人是手段,更是目的。教育的价值除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更在于发展和解放人本身。 4.观念的变化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 我们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来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的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

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讲解

目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涵义及内容 (1) (一)语言智能 (1) (二)逻辑数学智能 (2) (三)空间智能 (2) (四)肢体运作智能 (2) (五)音乐智能 (3) (六)人际智能 (3) (七)内省智能 (3) (八)自然探索智能 (4) (九)存在智能 (4) (十)其它类型智能 (4)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4) (一)接纳求同阶段 (5) (二)反思质疑阶段 (5) (三)存异融合阶段 (7)

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内容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以来,迄今为止,将近30多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本文着重讨论及探究了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幼儿教育、发展 时光荏苒,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所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自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并逐渐成为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近几年里,伴随着社会对智能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的深入,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也从国外流传进来,为越来越多的幼教人士所接受。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涵义及内容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而他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这八个范畴(后增至十个范畴)的内容如下: (一)语言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 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 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等七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80 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 es)。这一理论向传统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对当前西方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几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判断一个人的智力,要看这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然合理环境下的创造力。他还强调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

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要素 加德纳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七 种智能要素组成。这七种要素是: (1)言语——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能,指有效利用数学进行推理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能,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 (4)肢体——运觉智能,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的能力。 (5)音乐——节奏智能,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6)交流——交际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7)自知——自省智能,指认识、了解和反省自己的能力。 2.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 (1)注重整体性。加德纳认为,这七种智能因素同等重要,因而他呼吁对这七种智能给予同等注重力。 (2)强调差异性。尽管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能,但由于受各种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这就是智能的差异性。 (3)突出实践性。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拥有一系列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特别是难题的

多元智能理论九大智能

多元智力理论:传统智力观的超越一、传统智力测验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自从1905 来,传槐的鲁力现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帚田。传统的替力观认为,各力具有单一的性质,通过纸笔测验就可以测出人的智力的高低,如果某种能力无法测出,这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 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人同时拥有七种基本智力,1998年和1999年他又提出了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这样,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同时拥有以下九种基本智力。

1.言语/语言智力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新闻播报员都是语言智力高的人。 2.逻辑/数理智力指的是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能力。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电脑程序设计师都表现出很高的逻辑/数理智力。 3.视觉/空间有力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是视觉/空间智力高的 9.存在智力指的是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哲学家、天文学家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加德纳认为,九种基本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智力倾向去发展这些智力。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的,而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

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的。因此,智力是人类在解决难题与创造产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为一种或数种文化环境所珍视的那种能力。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鲜活力,为变革传统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多元的切入点。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把多元智力理沦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托。 评 多元智力理论的两位代表人物_加德纳和斯腾伯格 一、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一)、加德纳简介(刘志芹收集) 加德纳(1943- )出生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斯克兰顿(Scranton)市,自幼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产生于1983年 1984年由“学习新视野”(New Horizons of Mind)组织的以“即将来临的教育爆炸”(The Coming Education Explosion)为题的教育大会在纽约召开 1984年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8名公立学校教师向印第安纳州的教育部门提交了一份倡议书,建议为有天赋的学生专门设计一门课程。次年,这些教师自发地组织起来,完成了该课程的设计。 1985年,他们向主管教育的官员申请成立他们自己的学校。 到1986年,他们提交了一份成立“重点学校”(Key School)的报告,次年,该校开始招收学生。 目前,“重点学校”已经发展成为“重点学习社团”(The Key learning Community),是一所独特的市区K-12的公立学校。派特.伯罗诺兹校长指出,“艺术、科学和人文学科都同样受到重视,我们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多元化的社会活动,健康成长。多元智能理论被系统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以及对学生的进步和动机的评价中。”“重点学习社团”同样重视每位学生在每个智能领域的发展。 1988年,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新城学校(The New City School)开始实施多元智能理论。校长汤姆.霍尔指出,“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超越了智力理论的范畴,成为教育哲学。”这所学校主办了四次多元智能会议。在此就读的学生包括从幼儿园(3岁)到6年级的学生。该校的主要特色是相信个人智力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你是谁”比“你知道什么”更重要。教师们从一开始就合作开发重视所有智力的课程材料,研究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并出版了两本这方面的书。霍尔编写的Becoming a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chool一书,不仅成为转变美国现存学校的参考指南,而且已经译成法语和中文。 1997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莫非教授在文章中对多元智能理论近来一系列试验研究的评价是:“他们的工作帮助教育家辨认和培养那些在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和没有被发现的智能强项,开发和试验了新的课程、新的活动、新的评估方法和教学方法,对美国各级学校有深远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进了美国中学的课堂 加德纳的著作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包括葡萄牙文、希伯来文等小语种 加德纳教授被誉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 获得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以色列等国的22个荣誉博士学位:心理学、文学、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启示 利用闲暇时间我有幸学习到了一种来自美国的教育教学理论,这一理论是美国教育者“多德纳”1983年提出来的,1999年引入中国。它的主旨是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我们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一致。这一理论向传统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对当前西方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几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就是多元智能理论。我认为这一理论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向大家推介: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 (1)注重整体性。加德纳认为,这七种智能因素同等重要,因而他呼吁对这七种智能给予同等注重力。 (2)强调差异性。尽管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能,但由于受各种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这就是智能的差异性。 (3)突出实践性。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拥有一系列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特别是难题的能力,是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加德纳把智力作为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4)重视开发性。人的多元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而帮助每个人彻底地开发他的潜在能力,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体系,能够以精确的方法来描述每个人智能的演变。学校教育应是开发智能的教育,其宗旨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其智能的特点和业余爱好,促进其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引入,使我们找到一条解决素质教育问题的途径,我们要转变观念,更新做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国学者霍华德· 加德纳认为人类有七种不同的智能。它们是: 1 、语言语言智能,就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表现能力。这种能力在诗人、作家和演说家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2 、数学逻辑智能,就是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能力。 3 、空间智能,就是有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筑设计师、画家等等是具有高度发达的空间智能的例子。 4 、音乐智能,从事音乐创作、演奏、舞蹈和其他舞台表演的人,通常在这方面比较突出。 5 、身体运动智能,是运用整个身体或者者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者制造产品的能力。舞蹈家、体育运动员、外科医生、手工艺大师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6 、人际关系智能,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教育家、心理医生、政治家、推销员等等具有这方面长处。 7 、自我认知智能,这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体验自己的灵魂活动的能力。 因此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树立多元评价标准,智能面前人人平等每个青少年都有独特的智能倾向,只要以他的智能为标准去评价他,我们就会发现,每个青少年都是美丽的,都是可以培养的。树立多元评价标准,需克服以偏概全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种智能,每个个体,他们才有可能都受到尊重。

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和对教育改革的意义

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和对教育改革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者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一、理论涵义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具体包含如下涵义:1.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每个人身上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正是这八

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 2.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智能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与制约,其发展方向和程度因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尽管各种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的人们身上都存在着八种智能,但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 3.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智能应该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方面的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方面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根据加德纳的分析,传统的智能理论产生于重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现代工业社会,智能被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 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 在加德纳看来,承认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认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

多元智能新视野

《多元智能新视野》读后感 假期中我读了《多元智能新视野》,此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在理论部分,作者又结合了大量的案例进行说明,平日觉得枯燥乏味的理论也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读完此书,获得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 一、《多元智能新视野》内容简介 本书分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实践、未来的展望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多元智能理论概述、25年后的回顾、超越智能:人类的其他珍贵能力、通往教育的桥梁、理论和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幼儿智能的早期培育、小学阶段的项目教学法、学科理解的多元切入点等。 霍德华?加德纳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具有8项智能,包含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强调,虽然人的智力被分成了8种类型,但这并不意味每个人只有其中的某几种。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具有这8种智力,只不过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大多数人可以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的内涵中发现自己的多项长处。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优势或优势组合,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智能或智能组合来学习任何课程,都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根据智能的多元性,可以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并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二、多元智能给我的启示 《多元智能新视野》中告诉我们:“通过多元智能而教”要求我们的课程在努力使不同智力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理解多元智能理论,理解这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和“评价观”,将有助于教师理解并积极地实践课堂教学活动。 天生我才必是有用。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因材施教,而我们老师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发挥个体的优势智能,从而带动弱势智能发展,把强项迁移到其他领域。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取才前提下的“天生我才必有我用”也只能是失意的人自我解嘲和宽释罢了,但是多元化机会却是每一个人的机会!但是要想让学生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我用”这一点却是困难的。由于现在学校里基本上还是通过标准化正规考试来评定学生的智力高低,而忽略了学生的多元潜能;学生也早已习惯用成绩好坏来给自己定位,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就是做什么都行的能手,而成绩差就干什么都不行,这样便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成绩好的,自信,全面发展,成绩差的,自卑,全面落后。原本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本身有一些特长,譬如唱歌不错,但因为成绩不好,所以不敢出声,不敢在很多人的场合展现自己,埋没了自己的才能。他也不会为自己有某些特长而感到骄傲,很不自信,做事也小心翼翼,那么,我们该怎样改善这样的现象呢?让我们给每一个孩子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智能优势的机会,在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中,变“扬长避短”为“扬长补短”,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天生我才必有用”。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不能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他们的智能,更不能一棒子打死。义务教育不仅要完成为学生今后各方面发展打基础的任务,而且应该着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因此,教师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而我们看待学生,也应由以关注“你的智商有多高”,转为关注“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一个学生的智商可以测试,但一个学生的智能是不能通过笔来做文章的。

论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及其启示

论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及其启示 On the evaluation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 nc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论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及其启示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2~6岁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论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及其启示一加德纳(h.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不仅对当代美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教育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了对多元智能理论的探讨,但这种探讨较少涉及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关注智能的多 重性以及相关教学策略的发展,同时也关注对传统教育评价的改造。加德纳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就是在对传统的教育评价(也 即标准化考试与评价)的分析、批判与改造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加德纳在批判标准化考试与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多元智 能观的评价理论,这种评价理论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点,对传统教 育评价的不足与缺陷之处进行了弥补与改造。它在以下几点上明 显地区别与传统的教育评价:1 、强调识别学生的强项和弱项领域,提出应该继续学习或投身于有关领域的建议,指出哪些习惯是有创造性的,以及未来评估可以预期的是什么,等等;2 、认为对个体的评估应在更接近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条件下进行,以便对个体

最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首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我们看待学生时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多种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问题不再是一个学生有多聪明,而是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 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之间很早就表现出兴趣爱好和智能特点的不同。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四五岁的儿童在完成需要不同智能共同参与的多项游戏任务时,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智能特点。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应该是向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智能活动机会,在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智能领域(无论是相对于自己还是别人),如有的学生更容易通过音乐来表达,有的学生则更容易通过数学来表达。我们应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注意发现他们的优势智能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八种智能中的每一种在人类认知结构中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教育应该对不同的智能一视同仁。但它更强调每一个人的智能特点是不一样的,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充分展示自己智能长项的同时,将自己优势领域的意志品质等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发展。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现实生活需要每个人都充分利用自身的多种智能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社会的进步需要个体创造出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这两种能力的充分发展,才应该被视作智能的充分发展。从智能的本质上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因为它主要是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智能和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没有先例可循的新问题特别是难题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理念和实践,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为多元智能而教”,其二是“通过多元智能来教”。 儿童视力保健知识讲座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吕月蛾 一、简述眼保健的重要性 电光性眼炎:电焊、雪景 先天性白内障:先发现、早治疗 二、简介眼睛的解剖、发育及功能 (一)眼的解剖 1、眼球 2、视路 3、附属器 (二)眼的发育 1、出生时眼的特征 2、眼的成长及改变 3、视觉发育敏感期、关键期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 ,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 (空间智能)比 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 (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等。 (一) 具体介绍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 ,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 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 。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 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 1. 语言(Verbal/Linguistic) 2. 数理逻辑(Logical/Mathematical) 3. 空间(Visual/Spatial) 4. 身体-运动(Bodily/Kinesthetic) 5. 音乐(Musical/Rhythmic) 6. 人际(Inter-personal/Social) 7. 内省(In tra-pers on al/In trospective) 8. 自然探索 (Naturalist ,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 9. 存在(Existentialist Intelligenee ,加德纳后来又补充) 另外,有其它学者从内省智能分拆出 灵性智能” (spiritual intelligenee) 。 ?T 8fF 、加德纳一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 ttiRSE Vt 理自呂 独进 内塔人际 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 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从而提出 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一数学和 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 元 能 空 玩擠质?? 绘摩苗计 an 打节怕 ;

论多元智能及其教育意义

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20世纪末提出的主张智力的多元化的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的智能一元化的单一教育模式。无论是在教学观上,还是在评价观、学生观上进一步加深其内涵的理解,对我国教育教学的观念转变都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理解;启示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产生的背景 多元智能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在20 世纪60年代开始的席卷美国教育界的反思和改革浪潮中,众人加大对数学与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改革中学物理课程同时,更加注重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处于美国的科学和艺术中心,具有深厚浓郁的科学与艺术的氛围的哈佛大学,为跨学科、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零点项目”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建的。 怀有少年时期热爱钢琴情愫的加德纳,曾立志让艺术在心理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终于因为其对艺术长期坚持不懈的爱好与努力,1967年,他成为“零点项目”最早的一名成员,此后,利用“零点项目”优越的条件,进行了在正常儿童和天资聪慧的儿童及大脑受损成年人研究基础上对儿童艺术发展和认知的研究,以及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跟随戈什温德从事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这些多年在“零点项目”和对脑伤病人的研究,让他深刻意识到人类的智能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并且相互独立的,

为他创建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和实验的依据。 在理论实践都已充分具备的情况下,受荷兰海牙的伯纳德·冯·李尔基金会的赞助下,加德纳于1983年出版了《智能的结构》,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标志着多元智能理论的正式创建。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加德纳在其主要著作之一的《多元智能》中明确提出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环境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区别于传统观点中智能就是解答智力测验试题的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智力是人天生具有的属性或者能力,因年龄、学历、经历变化而变化的幅度非常小,并且解决问题的每一种能力都和生物本能分不开,实质上,多元智能理论也就是由这些生物本能而构建的。鉴于这些理论基础,加德纳认为智能的结构是多元的,在持续的研究中,他细分智能的种类由起初的六种扩展到后来的九种,主要有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及后期补充的“存在智能”。其实质是强调智能的多元性,至于到底划分为几个种类是可以商榷的。 在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一书中,加德纳对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这七种智能做过简介,现概括如下:(1)音乐智能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表现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陈苏瑶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指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我们的传统学校教育,则一直只强调学生在数学(逻辑)和语文(读写)两方面的发展。加德纳在他的《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里将人类的智能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九个),分别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 每个学生的智能分布不同,多元智能理论有助老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挖掘特长,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帮扶后进生,引导他们用更适合的方法去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要在教学中应用,应注意几点: 1.树立新的学生观 多元智能理论尊重个体,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不同。我们要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看待学生,打破“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相信只要我们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和挖掘,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2.重新定位教学观 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我们要关注并善待学生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激励学生把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 3.完善教学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分布“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教育的价值除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更在于发展和解放人本身。 4.改变教学行为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偏向以教师为主体,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而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