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带,文化资源,甘肃]谈“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
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建设,将在中国国内及沿线国家创造更多振奋人心的新商机,也为处于黄金段的甘肃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甘肃从经济发展的后方转而成为前沿。

甘肃在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中,自身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是甘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强大软实力。

而伴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甘肃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和促进甘肃发展的重要抓手。

所以,甘肃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既有利于促进甘肃文化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也是促进甘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对于甘肃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国家认定甘肃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开始建设,都彰显了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对甘肃文化现代发展的愿景和促进。

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更为处于黄金段的甘肃地方文化的发展,及其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和宽广的平台。

根据国家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战略、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以及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思考和研究,本文探讨怎样有效地开发甘肃文化资源宝库,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促进甘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沟通的重要作用。

由于文化资源的辨识、开发和利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关键环节,所以探讨的重点主要从对甘肃丰富的文化资源分类定性和价值评估入手,以明确不同文化资源的特色和核心价值,并探索其产业化开发方向。

一、文化资源的分类与价值评估
对文化资源的辨识、价值评估和开发利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关键环节。

文化资源一般是指具有文化特征和人类精神活动痕迹,具有人文价值和传统价值的资源。

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风情、文学历史、民族音乐、宗教文化、自然风光等不同类别。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公认可将文化资源分为三类:物质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本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将世界遗产划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双重遗产)、文化景观以及非物质遗产等5类。

其中,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资源中级别较高的资源,其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世界组织和国家权威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

自然资源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文化资源,原因是自然资源带有非功利的审美性质,具有精神消费的审美价值,所以也能成为文化资源。

目前一般将文化资源具体地分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三个类别来构建文化资源的分类体系。

而之所以要将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是因为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其不同的存在形式,而且对文化资源认识不清或者偏颇不利于形成文化产业战略的制定和发展路径的选择,因此在文化资源进行分类之后,还要根据其特性对文化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

对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多方面进行,但由于文化资源的开发既是将文化资本转化文化经济资本进而形成产业效益,更要涉及到文化资源的保护、文化传统的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创新等相关问题。

所以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对文化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的两个主要的指标,一级的指标。

根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构建的文化资源开发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分别反映了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构成文化资源综合效益评估的逻辑结构。

其中,文化价值由奇特价值、传承价值、认同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六个二级指标组成;经济价值由规模价值、投资价值、带动价值、产业基础、配套服务和前景价值等六个二级指标组成。

每个二级指标下又分别有三级指标。

总之,按照这套评价体系,文化资源经评估后可以按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函数,从
低到高分类分级,形成四种文化资源品级:第一级为强势区,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呈现较高的综合价值的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前景最好;第二级为优势区,文化价值低而经济价值高的文化资源,可以快速实现经济效益;第三级为潜力区,文化价值高而经济价值较低的文化资源,未来有较好的增长潜力;第四级为一般区,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综合价值都偏低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难度较大。

确定了以上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价值评估体系之后,再来对甘肃文化资源进行分类价值评估,目的是为甘肃文化资源分类定性和价值定位,找到不同的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确定其文化资源品级,从而明确某种文化资源开发的定位和方向,为那些能够转向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资源探寻文化市场匹配模式,进行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本文亦从甘肃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资源这三个类别来对甘肃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进行研究。

二、甘肃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
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围,虽然有不同的表述,但基本上指的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文化景观。

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著名人物有关__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甘肃省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从文化产业的开发来看,这些文化资源一些属于文化价值高经济价值较低的潜力区品级的文化资源,另一些是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而综合价值高的优势区品级的文化资源。

(一)潜力区品级的甘肃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
甘肃省物质文化遗产中,处于潜力区品级的主要是大的文化遗址保护和珍贵古(典)籍文献资料这两类。

它们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对甘肃文化以及华夏文明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沟通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这两种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情况:甘肃大遗址和文物资源产业化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而甘肃珍贵古(典)籍文献整理因为借助于《读者》传媒出版工程的辐射,已经走上了一条较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

1.大遗址保护和文物保护。

甘肃省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遗产大省。

2013年9月国家文化局、财政局联合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甘肃省有10处文化遗址入选国家十二五期间150处重大遗址保护项目库。

这10处大遗址是:大地湾遗址、许三湾城遗址及墓群、锁阳城遗址、骆驼城遗址、大堡子山遗址、居延遗址(甘肃、内蒙古)、长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秦直道,其中后4处为跨省区市大遗址。

此外,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5处文化遗产地名列其中。

至此,甘肃省世界文化遗产地总数增至7处,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之列。

对这些文化遗产做好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探索建设省级世界遗产监测预警平台,以及按照世界遗产标准做好保护,都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工作。

甘肃大文化遗址及文物保
护有非常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表现为这些资源有独特性,有很高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属于高保护等级的文化资源。

而且其文化价值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需要大量的深入的学术研究来进一步提升文化价值。

这对于促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以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甘肃已经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种文化遗址及其文物保护工作正在进行保护维修和建设,并完成了一些重要工作,如敦煌莫高窟岩体保护维修工程入选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敦煌莫高窟进入数字时代,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的文物本体保护与遗产监测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

近些年来,大遗址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那就是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以当代影像传播的方式进行大遗址保护和展现,以数字影像将时间性存在的文字图画转向空间性视觉、听觉的展现和传播,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也是历史文化遗产从小众传播向大众传播的转换。

因为这意味着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不是少数考古专业人士和学术研究学者的专业行为,它被纳入到大众视野与人们的生活轨道上来。

2010年出炉的国家考古公园遗址,是大遗址文化走向大众的一个示范。

建立甘肃省大遗址公园,以数字影像技术将甘肃大遗址凝聚的文化资源进行集中展示和传播,也未尝不是一条有益的途径。

其中,应该把握影像化的核心除了承载文化内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受众接受由静观转向更能打动大众的震惊的美感体验,从而为大遗址保护和文化资源传播插上了穿越时空联系历史的翅膀,也成为一种文化产业模式。

但甘肃省要走这条产业化的路必须突破资金缺口和文化创意与制作这两大制约因素。

2.甘肃珍贵古(典)籍文献整理文化资源。

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四库全书》、甘肃简牍、敦煌学、古典诗词、宗教哲学文献、西夏学、西北史地、少数民族文化等。

其开发的重心也在学术研究和整理出版方面,是弘扬华夏文明,建设甘肃文化大省、提升甘肃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支柱。

甘肃是西北史地、敦煌学、民族学研究的重镇,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成立之后,甘肃省古籍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发展,取得了大量学术性的研究成果。

《四库全书》研究、简牍学、敦煌学、宗教哲学文献、西夏学、西北史地、古典诗词、少数__民族文化各类书籍宗教文化整理研究都有系列成果问世。

此外,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藏传佛教高僧弘法手迹珍典》(第一辑)等多项出版物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

甘肃省是将出版发行和印刷业作为首位文化产业,以加快实施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等特色工程,努力做大做强甘版图书群、期刊群为发展的指导思想。

而2015年12月10日,读者传媒在上交所上市发行,应该对甘肃珍贵古(典)籍文献整理和出版有带动作用,依托于读者传媒的平台和影响力,甘肃珍贵古(典)籍文献整理和出版工程将进一步得到大发展。

不过,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遗址及文物保护、珍贵古(典)籍文献整理这些有高度的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目前仍然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区,主要因为它们总体上不以市场化为中心,不是面对市场消费的文化产品,基本属于难以进行规模经济效益开发的文化资源。

其中有形成文化产业的潜在因素,但属于经济价值偏低、产业化开发难度大的资源。

因为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文化底蕴虽然是依托,但不完全依靠于文化资源,而是依靠文化符号向经济符号转化的创新程度、文化消费的平面化和日常化的需求、以及文化创意和市场营销的人力智力资源。

以上历史文化资源恰恰因为厚重的文化性为其向文化产业的转化增添了负累和难度。

就算是依托于读者传媒而搭上出版工程快车的甘肃珍贵古(典)籍文献整理和出版,也不能以进入大众化的文化消费为目标,很长时间仍然要采取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激励读者传媒这样的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文化事业来进行保护发展和逐渐的产业开发。

(二)优势区品级的甘肃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
开发优势区品级的甘肃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多,也是甘肃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抓手。

它的发展方向是以学术研究的公信力提升文化价值,同时进行多样化的市场化产业开发。

具体的产业开发途径可根据各类文化资源的不同特性来进行:
1.甘肃历史文化古建筑。

甘肃有13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数不胜数的特色古建筑、古城址、革命旧址、近现代纪念性建筑,都既是文物保护的重点,也是人文旅游的文化景观。

如河西走廊以敦煌莫高窟为中心广泛分布的石窟寺建筑,庆阳周祖陵、泾川西王母庙和大云寺、天水麦积山石窟、伏羲庙、炳灵寺石窟等等相关建筑文化和宗教文化艺术,也包括红色历史文化遗址。

这些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它们是打造旅游业的黄金资源,以传统的人文景观旅游业作为带来产业化经济收入的源泉,属于已较为完备和稳定的文化产业行业。

目前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是区域政府做好基础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配套,以保障规模经济效益的开展。

此外,就是注重对这些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新的包装,在复古与创新中开拓新的发展,比如增加旅游产品的感受性、故事性,也适当考虑增加一些娱乐体验项目,增加娱乐性。

2.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甘肃现有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包括敦煌、酒泉、张掖、天水;8座优秀旅游城市,包括敦煌市、嘉峪关市、天水市、兰州市、张掖市、武威市、酒泉市、平凉市;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包括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榆中县青城镇、永登县连城镇、古浪县大靖镇、秦安县陇城镇、临潭县新城镇、榆中县金崖镇;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即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街亭村和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胡家大庄村。

对于这类文化资源,首先是维修古建筑,保护古文物,新建博物馆进行保护,并改善其生态环境来提升名城名镇名村的魅力,强化其文化价值。

在产业开发方面则应该学习台湾和日本的文化造镇的开发模式,以文化城镇为发展方向。

文化造镇开发模式就是以文化为出发点和目的地,以文化立镇为发展理念,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为行动主轴,将人、文、地、景、产等多个面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将这些名城名镇名村拥有的独特丰富的文化遗产、农业遗产、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独特的山水资源、自然风光作为生产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树立文化品牌,并以文化符号为链接,推动当地现代农业、特色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跨界共生。

以文化品牌来凝聚民众的向往之心,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农业休闲旅游和特色农产工艺品加工业,将这些城、镇、村发展为文化城镇。

文化城镇是中国积累了几千年粗朴、匠艺、慢活的农耕文明的农村生活方式与现代、时尚、快速的工业城市生活方式的空间融合,重塑了一种精细的质朴时尚的慢活手工的高雅的新型生活方式。

第三类为某种具有高度的持续的文化影响力、且其精神影响力可衍生为文化产品的文化资源。

如可依托陇东的周祖文化衍生现代人怀恋的农耕文化艺术品以及举办节庆活动,岐黄文化可向中医药养生保健业衍生。

伏羲文化有天然的文化产业亲和力,它可与旅游业、影视业结合而衍生多样化的文化产业形式和文化产品。

而马家窑文化中绚丽的彩陶文化,既是探索古代文明和中华艺术源头和艺术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向文化产品转化的文化资本,因为彩陶那浑朴天成、绚烂大气的艺术美可以延伸到艺术消费领域,可以之为依托制造现代彩陶工艺品,应该能赢得许多热爱远古艺术的拥趸者,从而实现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以上这些资源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都很高,属于文化产业开发优势区品级的文化资源,一方面要以学术研究继续确保其文化价值,以学术的公信力来保证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确
保其不会在市场化的开发中盲目肤浅化、随意化,从而避免解构和丧失了文化影响力的风险。

但同时要与市场化的产业开发相结合,根据资源的呈现形式分别多样化地开发不同的产业化形式,发挥其文化的、精神的力量来促进甘肃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被不同族群、团体和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间,具有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某个地域文化之根本,也是推进文化进步、探索创新文化发展之处,是世界范围内文化发展保护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兼具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且具有与其他文化产业链条多元粘合的高附加值。

所以毫无疑问属于文化产业开发的优势区品级的文化资源。

非遗产业化的途径总体上是将其积淀已久的文化符号渗透入当下生活,使其成为一种生活美学。

不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文化产业转化,应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非遗的产业转化是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所以对其进行产业化的关键是先做好保护和传承,然后依靠具有自觉性的现实智能资源将其合理地进行产业化转化。

这里所说的具有自觉性的现实智能资源包括三个方面,即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的持有和传承、国家建立的相关保护政策和活动,以及文化创意人员杰出的有效商业文化创意。

这三者的结合中,非遗传承人可以让非遗保持高水平的技艺及其核心文化内涵;国家力量则能为非遗的保护、传播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引导公众关注非遗,促进非遗普及大众;文创人员则将非遗的文化精神内涵注入到实体承载的文化商品中,最终使非遗见人见物,进入千家万户的生活。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

截止当前公布的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肃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64项。

截止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国家级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计46项(包括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进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为甘肃花儿,与宁夏、青海、新疆地区的花儿一起,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门类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其产业化的转化途径和重点也不尽相同。

甘肃省非遗的发展保护和产业化也需要针对其不同的特性,进行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评估,走不同形式的产业化道路。

在264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带有演艺性质的项目几乎占了一半,包括民间音乐(26项)、民间舞蹈(39项)、传统戏剧(20项)、曲艺(21项)、民间杂技与竞技(10项),总计116项。

这些演艺项目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文化价值,凝聚一种地域文化精神和文化特色。

但大部分都已成为少数人在特殊时节才进行的活动,其文化价值也在慢慢弱化。

而对其进行产业开发为演艺产品,反倒既能延续和扩大其文化内涵,也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来说,将其产业化开发为演艺产品的途径是:一方面通过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打造具有代表性的表演曲目、剧目,与旅游业相结合,成为旅游产业链上的一环。

另一方面要增加参与性、体验性的元素的提升和改造,将非遗保护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从而达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实现。

这各方面可借鉴台湾创意与生活的非遗保护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

如通过地方节会、文化场所、休闲场所演出等途径将这些表演逐渐向本地民众推广__普及,以期将其转化为民众体验性、娱乐性的新休闲生活。

这种新休闲生活既提升了文化品质,同样牵动了一个本地经济的产业链,包括服装、视频影碟等,它的效应和广场舞、太极拳有类似之处。

应该说,当下群众的休闲娱乐生活有这样的需求,因为时代状况是
已经进入大众休闲时代和个性体验时代。

目前,甘肃省在这方面的工作迟缓,很少有人去组织和推广表演类非遗项目,也就没有与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结合起来。

在甘肃省非遗名录中,以民间手工技艺形态存在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包括传统手工技艺53项,民间美术25项,合计有78项。

这类非遗走向市场化的方向非常明确,那就是工艺品、艺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目前也都在走这条道路。

但是,在这条市场化的道路上,由甘肃非遗衍生的艺术产品有广、散、小的问题。

以民间美术中的木雕为例,甘南州卓尼县、天水市武山县、陇南市武都区、天水市秦州区、酒泉市金塔县、天水市甘谷县、定西市通渭县的木雕艺术都进入了甘肃省非遗名录,但各地都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木雕艺术品生产,基本处于民间零散的美术技艺品的制作,作为商品交换也基本上处于生活使用以及少数艺术爱好者零散交易的状态。

缺乏规模化的艺术品生产和经营的文化企业,这些非遗资源要转化为艺术品,并形成产业化效应的发展局面是非常难的。

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有一个根本性的特征,只有形成较大的规模才能盈利和发展。

这就需要有胆识的文化企业承担起整合资源,开发转化和推向艺术品市场的重任。

同样,甘肃民间美术中的剪纸是影响更为广泛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也处于与木雕一样的广、散、小的存在状态。

庆阳市、平凉市、天水市、定西市、白银市、张掖市、兰州市的剪纸都进入甘肃省非遗名录(其中庆阳剪纸),其分布基本覆盖了全省。

而剪纸艺术本身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广泛又深受民众喜爱,有产业化开发和转化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关键是怎样整合地域资源,达到特色化的文化品牌塑造和产业化的艺术品运营。

目前中国民间剪纸已形成河北蔚县民间剪纸、山西广灵民间剪纸、山东民间剪纸、陕西地区民间剪纸、江浙民间剪纸、福建民间剪纸、广东民间剪纸七大流派。

各个流派以鲜明的地域文化、艺术特色和剪纸技法形成各自明晰的艺术风格,有较强的区分度。

各个流派还有自己的著名的剪纸艺术传承人、剪纸大师或者世家,再辅以与剪纸相关的名人诗词和评价,使各派剪纸首先在文化价值上享有高度的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这些流派都与时俱进,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兴文化产业。

比如山西广灵剪纸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品种出现,且集艺术品、收藏品、宣传品为一体,一种新兴文化产业已形成蓬勃局面。

这些启示我们,不论从非遗保护还是产业化开发来说,甘肃民间剪纸都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保护和宣传甘肃剪纸,提升其文化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通过对甘肃剪纸与甘肃民俗、地方文化之间关系的学术研究,挖掘甘肃剪纸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

比如从甘肃剪纸中独有的抓髻娃娃形象、常见的龙形象的研究,深入到伏羲、女娲文化中发现远古图腾崇拜的遗迹,以及中国早期文字符号和阴阳哲学的内涵;从朴拙古老粗犷的剪法和图案中总结甘肃剪纸独特艺术风格与地域文化精神之间联系。

这些学术性的研究的公信力是打造陇派剪纸是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还应该重视剪纸艺术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影响力的宣传。

比如,1930年庆城县的胡仙川(女)创剪的《五福捧寿图》在《波兰画报》上发表,庆阳剪纸也代表甘肃剪纸首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对甘肃剪纸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宣传的具有高度文化影响力的事件。

二是整合各地剪纸文化资源,打造陇派剪纸,并依托文化企业进行产业转化和经营。

具体来说,应该以文化企业为依托,将甘肃分散的剪纸资源整合集中,树立陇派剪纸流派和大品牌,以庆阳剪纸、定西剪纸为核心产品,以酒泉剪纸、天水剪纸等各地剪纸为特色系列产品,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和经营管理,推向大众生活和文化市场。

这样,能将甘肃剪纸转化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从而以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物的形式走入广大老百姓的生活,也能以艺术品的形式为收藏者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其他门类如民间文学、民俗等也都是文化产业开发的优质资源,具体的产业化是值得研讨的重要课题。

对于甘肃来说,甘肃大地上神秘古老的神话、民间文学、民间信仰等习俗是一笔丰富宝贵的文化资源。

其走向文化产业需要一种文化资本的炼金术,也就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来打造文化产业精品。

那么,如何进行文化资本的锤炼?叶舒宪教授曾以《魔戒》《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阿凡达》等__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