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趋势
陈凤英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如火如茶地展开。这是各国为适应数字经济,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而进行的战略性选择。调整重点是加快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重心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着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服务业,以适应“新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型服务业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催生了一批边缘产业,改造了传统产业,促进了“新”“旧”产业的融合。信息产业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正在加快,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将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美国在发展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中遥遥领先,执产业升级之牛耳,北欧、加、澳等国和东亚地区紧随其后,欧盟与日本正从落后状态中奋起直追。21世纪初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加快,竞争日趋激烈。
在人类跨人21世纪之初,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以超乎预期之速向前推进。此轮产业结构调整是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调整规模庞大、涉及面广,对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及全球竞争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调整发展战略,制定新的产业政策,以求在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制高点或立于不败之地,动向值得关注。
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基本脉络
产业结构是在各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进程中形成的,并随经济发展阶段、科技进步、国际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是一个持续永恒的动态过程。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尽可能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商品与服务的无限需求。
战后50余年来,全球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在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自己则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和德国由此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实力大大增强。第二次是在60——7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转移,本国转向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耗能耗村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与出口的良机,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变,一跃而成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开始了新一轮调整。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产业化两股力量作用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正从北美、北欧向西欧、亚洲乃至全球推进,脉络日益清楚。
(一)从全球层面分析,本次产业结构调鳖呈现出三大特点:
1.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凸显。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及重要性趋降,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低
收入国家中,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但总体指标仍低于全球平均值23个百
分点,而第一产业的比重足足高出全球平均值16个百分点(见表1)。这表明,第一产业即
农业仍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产业,工业化依然任重道远,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高
收入国家中,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已降到1998年的2%,制造业占GDP的19%,以服
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已上升到占GDP的65%。由此可见,服务业在高收入国家的国民经济
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制造业第三产业││
198O 1998 1980 1998 1980 1998 二980 1998│├─────────────────
────────────┤│世界平均7 5 38——25 20 56 61 ││低收人国家 31 21 38 41 27 29 30 38 ││中低收入国家 13
9 41 36 25 21 46 56 ││中高收入国家18 12 40 37 25 23 42 51 ││高收入国家 3 2 37——25 19 59 65 │└───────
──────────────────────┘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World Development Keport1999
/2000”,P252.
注释:l、根据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对低、中、高收入国家划分
标准,按 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计算,低收人国家人均 GNP低于 760美元;中
低收入国家人均GNP在761——3030美元间;中高收人国家人均GNP在3031——9360美元
间;高收人国家人均GNP高于9361美元。
2、世界银行按农业、工业(制造业单独列出)和服务业划分三次产业。这一分类法基
本接近国际上普遍接受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类法。本文采用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分类法。
2.制造业高技术化。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发达的资本品制造业,且比重明显高于消费
品制造业,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则相反。以1997年为例,美国和日本的资本品制造业比重分
别为48%和50.3%,消费品制造业比重为29%和24.1%。前者比后者分别高
出19和26.2个百分点。而巴西与印尼,资本品制造业比重分别为29.1%和22.8%(1995
年),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为32.8%和51.8%。前者比后者分别低3.7和29个百分点。
这说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主要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而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
尚停留在一般性技术或低附加值产品上①。
3.产业结构高级化。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新兴工
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则从事劳动密集型或一般技术型产业。从
分布情况看,知识产业较多地集中于服务行业,特别是金融、保险与其它服务业。然而,即
使在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所占份额仍低于中高技术产业(见表2),但产业高级化是发达
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
──────────────────────┐│国别年份在企业增加值
中所占份额││知识产高技术中
高技通讯服金融、保险与社团社││业总体产业术产
业务其它企业服务会与个││
人服务│├────────────────────────────────
─────┤│加拿大1996 51.0 2.2 6.13.3 24.115.4 ││墨西哥 1996 41.61.8 6.41.6 17.8 14.0 │
│美国 1996 55.33.0 6.12.9 30.8-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