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复习提纲
一、教学设计概述
1、教学设计的定义是什么?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系统科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
3、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
1、分析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策略
3、进行教学评价
4、教学设计应用在哪些领域?试举例说明。

教学类型(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1、多媒体(网络)课件
2、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学2、专题学习网站
3、广播电视远程教学3、网络课程
4、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4、专业资源库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目标的定义是什么?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是教学设计和课程设计的基础,是学习者在教学活动实施中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3、教学目标分析方法有哪些?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
(1)分析教学内容
(2)分解目标层次
(3)表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一)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法
对象(audition)、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s)、标准(degree)Ex:(“给予2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15分钟内分别写出形容词以完成句子”)
(二)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法
(三)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法
4、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哪几类?
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
5、教学内容分析方法有哪些?教学内容分析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
教学内容分析的关键:知识点的分析:
①依据知识点的内容属性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②依据知识点的教学需要考虑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③依据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系和联系形成知识结构
④以知识点为单位检测教学目标
6、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二维层次模型的内涵,能结合具体问题分析理解。

每一个小格都是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结合体
每一个小格是循序渐进的
二维层次模型清楚地显示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所要达到的认知层次
直接表达了随着层级的递进,学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认知层次由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涵是什么?
学习者特征是指对学习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

一方面指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原有的认知能力;
另一方面指学习者在进入学习以前所具有的一般心理特征,如社会背景、情感态度、性格特点等。

2、在教学时,可以分析哪些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有哪些?
学习起点水平:一般特征,起点能力(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学习态度)确定学习者起点水平的两种方法:
(1)一般性了解:教师在开始上新课之前,通过分析学生原有成果,或谈话等方式,获得学生掌握预备技能和目标技能情况的一种方法。

(2)预测法:在一般性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编制专门的测试题,测定学生掌握预备技能和目标技能情况的方法。

学习风格常用学习风格测量表来进行分析
信息素养分析方法一方面可以参照信息素养的有关标准来进行,一方面也可以用量规的方法来分析
学习自我效能感分析一般通过测量的方法进行
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及特点是什么?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知觉的集中倾向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如A>B,B>C则A>C,
但缺乏抽象性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
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
(1)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

它们经历不变的、恒常的顺序,并且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因而阶段具有普通性。

(2)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点。

(3)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
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面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

4、学习风格的定义是什么?能举例分析学习风格的类型。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做出反映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所罗门(Barbara A. Soloman)从信息加工、感知、输入、理解四个方面将学习风格分为4个组对8种类型,它们是:活跃型与沉思型、感悟型与直觉型、视觉型与言语型、序列型与综合型。

5、学习动机的定义是什么?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习动机的分类:(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也只一种外部动机。

6、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什么?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或自我评估。

四、学习环境设计
1、网络学习环境的内涵是什么?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网络学习环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学生开展网络学习活动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资源,系统平台和人际关系等
2、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1)学习化,多元学习环境
(2)虚拟性,模拟青蛙解剖实验
(3)交互性,
(4)开放性,TED,数字地球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问题、相关的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助工具、社会背景支持
决某一类问题的固定程序和步骤,形成一个问题解决模型,包括显性的行为建模和隐性的认知过程建模
建议、暗示和反馈。

它包括给学习者指明方向、提示步骤、提供任务和问题
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因此,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渐引向深入
5、能比较授导型网络学习环境与研究型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

五、学习资源设计
1、网络学习资源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A. 网络课件:知识点的教学
B. WebQuest主题学习网页:主题的探究
C. 专题学习网站:专题的学习和研讨
D. 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
E. 网络资源库:1)媒体素材库2)案例库3)题库
2、各类网络学习资源的定义、特点和结构是什么?(网络课件、WebQuest 主题学习网页、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
网络课件是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教学而开发的教学资源,其主要解决的是单元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辅助性教学软件。

根据课件的内容与作用的不同,网络课件可以划分为:课堂演示型、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和综合型。

结构:并列结构,层次结构,网状结构
Webquest 是由美国教育技术专家伯尼·道格和汤姆·马奇首创的一种基于因特网资源的课程单元探究教学模式。

通过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作为“任务”呈现给学生,通过任务的驱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问题相
关资源的检索,通过对获得信息的综合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完成“任务”的一种学习资源。

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本结构:
情境(具体情境)任务过程(活动步骤,必要支架)资源评价(量规)总结(结论)
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或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的探究、发现学习活动的资源学习型网站。

结构:
特点:内容上,以专题知识为导向;形态上,可以是一个网站或网页。

功能上,是供学生开展课程专题知识学习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支撑环境。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则是指支持网络教学活动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学平台。

3、如何设计网络课件?试举例说明。

目标与内容的确定
课件知识结构的设计
课件系统结构的设计
媒体信息的选择
网络课件设计时媒体信息应如何选择?
1、确定媒体的使用目标,分析各类媒体的特点
2、根据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的结果和媒体的使用功能,合理选择适当的媒体信息和具体内容。

4、如何设计WebQuest主题学习网页?试举例说明。

主题确定情境设计任务设计过程设计
资源设计评价设计总结设计
5、如何设计专题学习网站?试举例说明。

专题内容的选取(体现知识的整合性)
知识结构体系的设计
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设计
自主学习的设计
协作交流的设计
学生评价系统的设计
六、教学模式与策略设计
1、什么是教学模式?什么是教学策略?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2、教学模式的特征有哪些?
1、依附性
2、简约性
3、整体性
4、操作性
5、特殊性
3、教学模式的三大层次是什么?
(1)宏观:“以教为主”—“主导主体”—“以学为主”
(2)中观:接受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教学模式。

(3)微观:从逻辑结构和学科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

根据学科内容特点和教学对象特点,选择相应的微观教学模式。

4、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能举例分析。

1.教学模式是教学策略的上位。

2.教材模式和教学策略是多对多的关系。

3.教学模式比教学策略的范围大。

4.教学模式稳定的,教学策略是灵活的。

5、用案例说明以下模式的概念,并说明其实施程序和步骤:
(1)“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适于小班或个别教学)(布卢姆)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学生定向--集体教学--形成性测验--矫正学习--再次测评。

(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识过程类似于人类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发现过程,学生要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和发现事物,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

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运用结论,使其巩固和深化,形成迁移能力。

(3)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教学模式
他提出“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有意义接受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第一步:呈现先行组织者;(引用学习材料中关键内容以熟悉的形式表现,连接新旧知识)第二步:呈现材料;第三步:整合同化;第四步:应用(4)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创设情境--布置任务--实施任务--成果交流
(5)案例教学模式
重现现实场景,让学生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研讨进行学习。

呈现案例、阅读案例、讨论案例、知识内化
(6)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假设或猜想、收集证据、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解释)、内化并应用知识
6、用案例说明以下策略的概念,并说明其实施程序和步骤:(1)支架式策略;(2)抛锚式策略;(3)随机进入式策略
支架式策略(webquest:《生活中的统计应用》)
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深入理解学习者。

实施程序和步骤:
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支架的类型:范例支架、问题支架、建议支架、工具支架
抛锚式策略(《阳光》)
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程序和步骤:
创设情境(引出锚)--确定问题--(抛出锚)--自主、协作学习(围绕锚)--解决问题(解决锚)--效果果评价
随机进入式策略
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
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7、活动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活动理论模型)如何设计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学习活动设计时都有哪些内容?
1.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都是这些活动与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

2.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如人的实践活动是以劳动工具为中介一样,也是以各种符号系统为中介而进行的,也就是说人的心理运行过程是靠人所特有的符号这个工具来实现的。

基于活动理论的学习活动设计:
如何设计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
学习者个体与中介(工具/资源)进行交互活动的设计
——资源内容与形式选择与设计
——与资源互动方式的设计
学习者个体与学习者群体的进行交往活动的设计
——个体与群体交往规则的设计
——个体与群体交往分工的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时需要的内容:
⏹ 学习目标
⏹ 活动任务
⏹ 学习资源、学习工具
⏹ 交互形式、群体组织方式
⏹ 学习成果形式
⏹ 活动监管规则、角色和职责规划、评价规则
8、什么是知识建构?知识建构的机制与途径有哪些? 知识建构是指学习者针对学习任务,在原有认知结构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旧知识与新获得的信息的互动,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造、重组,使之产生新的有意义的关联,或创造新的意义,并以自己的方式对新信息的理解和建构其意义的过程和结果。

(李克东,2006)
学习规则 课程知识(客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建构的机制(皮亚杰)
图式,是指个体认识世界的心理活动框架或组织结构。

同化,是指学习者在感受刺激时,把外来信息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是指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平衡,是指学习者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知识建构的途径
9、什么是协作知识建构?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与目标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协作知识建构模式如何开展?
协作知识建构:协作知识建构是个体在特定的组织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最终形成某种观点、思想、方法等智慧产品的过程。

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
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
协作知识建构的特点:
协作知识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过程。

小组过程是协作知识建构过程发生的根本动力。

生成智慧制品是协作知识建构的最终目标。

反思在协作知识建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七、教学评价设计
1、教学评价(网络教学评价)的概念是什么?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网络教学评价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借助网络技术与工具,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网络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作出价值性判断。

2、教学评价的类型有哪些?
(1)按照评价的功能不同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3)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分: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3、传统教学评价暴露出哪些问题?及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改革新理念是什么?
1、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2、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过多倚重数量化的结果,较少采用质性评价手段和方法;
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
5、评价重心:过多关注结果,忽视过程,不能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新课程改革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以“发展取向”超越“甄别选拔”以“整体关联”超越“唯智取向”
以“动态生成”超越“静态表现”以“多元主体”超越“一元权威”
(1)基于问题的学习(2)基于探究的学习
(3)基于合作的学习(4)基于对话的学习
(5)基于实践的学习(6)基于个性的学习
4、教学评价的取向有哪些?说一说各种评价取向的内涵与特点。

目标取向的评价把评价视为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与预定的课程目标相对应的过程。

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

(“客观性”、“科学化”)
过程取向的评价强调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评价范围。

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其是否与教育目标相符,都应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

(强调交互作用,强调对情景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主体取向的评价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多元的。

真正的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

特点:价值多元,尊重差异
5、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1、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3、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
4、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
5、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
6、网络教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理解每种评价方法的内涵,并能举例说明。

1、课堂练习(三角形分类)
2、教学测验(口语能力)
3、作品展示(电子板报)
4、评价量规(解决数学问题)
5、电子学档
6、概念图(氯气制取)
八、前沿动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动向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一)关注新技术、新媒体、新理论的应用
(web2.0,模拟现实,人工智能,自组织理论)
(二)重视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建设
(数字化校园,优质教学资源开发)
(二)强调信息化教学模式与策略的设计
(四)关注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