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科学方式教育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科学方式教育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5-03-19T11:35:40.870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2月总第170期供稿作者:栗媛媛

[导读] 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栗媛媛河北省邯郸市广泰中学056008

摘要:新形势的课程改革中,一些教师存在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新课程标准改革就是要找到一种学习物理比较轻松的方法。记得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在回答另一学者托勒玫的问题时说“不存在任何通向几何学的不费力的方法”,我们今天也有理由这样说:“不存在任何通向物理学的不费力气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改革方式

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既要保证能有效开展,又不能因此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科学方法教育必须与物理知识教学有机结合。知识是方法的载体,脱离了知识教学方法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开展科学方法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行。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情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当然,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不能脱离教师的自觉性,教材中的方法教育因素大多是隐含的,如果教师不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方法教育因素,没有对物理科学方法比较系统的理解,科学方法教育就很难顺利开展。

一、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两种基本方式

一般地说,科学方法教育有“隐性”和“显性”两种方式。隐性方式是“用反映科学认识基本过程的科学方法的一般程式去组织对科学知识的概念、规律、原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模拟科学探究过程。但教学过程中并不明确地去揭示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一般程式的原理、各阶段具体方法的名称和有关知识”。显性方式是“在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时,明确指出这种科学方法的名称,传授有关该方法的知识,揭示方法的形式、操作过程,说明原理。教师公开宣称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学生处于有意识地接受科学方法知识的状态”。隐性方式重在使学生感受科学方法,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和熏陶,初步体会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这种方式适合于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感性认识不足时,或者这种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并不占主要地位时使用。显性方式重在解决问题中模仿应用科学方法,对科学方法进行操作训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这种方式适合于在学生对这种科学方法的感性认识较丰富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时使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作为一门隐性课程,隐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初中教育阶段,科学方法教育通常不作显性处理。“对能力弱者提供一个策略比他们自生一个策略好”,“学科内容只有在经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经过整理的系统知识时,才能培养起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典型的物理科学方法在恰当时机加以显化,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之目的。所以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需要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在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内容各有侧重。科学方法的学习,在强调师生教学自觉性的同时,就像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说:“学习有两种办法:一个办法是按部就班的,一个办法是渗透性的。”“很多东西是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一个长时间的接触,就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懂了。”隐性教育是显性教育的基础,显性教育是隐性教育的飞跃,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中,二者的紧密结合是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模式。

二、初中物理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方式

1.在学生亲自体验中培养科学方法。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就是实验多,极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过去初中“九义”人教社教材规定了17个学生必做实验,新课标人教社教材把学生探究的实验增加到36个,许多过去的演示实验改成了学生实验,还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调查和实践13个。新教材的这些变化都是要加强学生的自身体验,学生通过体验可以很好地感受知识体系内的科学方法。

2.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培养科学方法。新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是,教学体现师生平等,课堂教学中废除“一言堂”,开展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自我知识构建的动力得到释放,大脑皮层容易达到最活跃程度,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他们不再满足物理一些概念和规律的结论,而对为何要引出这些概念、为何这样引出而不那样引出、那样引出会得到什么结论等新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物理学体系中内含的科学方法就会在学生自己的问题中、在学生激烈心智活动中伴随着大脑中知识结构的生成而慢慢构建成功。

3.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培养科学方法。师生相互交流、生生相互交流是新课改最提倡的。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可为其他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常常还使交流学生自己又产生完全不同之前的创新思路。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

4.在解题训练中培养科学方法。在练习题和考试题中可编制一些目的在于深化或测试科学方法的试题,让学生把科学方法由“内隐”转变成“外显”,帮助学生对科学方法的认识由肤浅、模糊、看成孤立个体,逐步转变成深刻、清晰、看成方法体系。例如这样一道习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几个恒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撤掉一个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的恒力后,其他力仍保持恒定不变,物体将如何运动?解这道题需要采用等效方法,用大小2N、方向竖直向上的已知力来等效其他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合力。初中方法教育的习题目前正成为各课程改革实验区中考试题中的亮点。

在指导学生研究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时,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提高科学素养,对学生而言将终身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