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时隔一年,再次来到成都这个秀藏于西南内陆的城市,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觉得熟悉又陌生。曾经走过的宽窄巷、锦里还是原来的样子,而一些从未去过的地方又向我展示了不一样的成都,到过的每一处都在向我们展示着成都不一样的美与性格,而它的每一面都这么的让人迷恋。

下面将以时间为顺序讲述着八天的成都之旅。

时间:9月1日

地点:宽窄巷、太古里

在安排好住宿后,我们便直奔第一个目的地——宽窄巷子。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中心区天府广场西侧,于2003年开始进行保护与更新并于2008年6月正式开街。

宽窄巷子的定位是“老成都的新名片,新成都的老客厅”,行走在宽窄巷子中,满眼所见是青砖绿瓦,绿树掩映,一派蜀国风情。但仔细游览又可发现每间老宅为适合商业发展需求而在墙面上加入了大片的玻璃橱窗与钢构,不同时代的材料与结构的混搭既满足了建筑功能上的需求,也为这古老的街道加入属于这个时代的元素,让人们在感受老建筑厚重魅力的同时加入了橱窗商业模式的气氛。不愧是历史建筑中最有活力的,也是这个新兴发展城市中历史沉淀的代表。

对于宽窄巷子的描述最为出名的便是“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宽窄巷子顾名思义便是由一条较宽的巷子与一条较窄的巷子组成。但是为什么又有这样的说法,其中一种解释是因为原来宽巷子住的是官员而窄巷子住的是士兵,由于官少兵多所以显得两条巷子有宽窄上的区别。走在现今的宽窄巷中,也不能明显感受到巷子的宽窄区别,但是两条巷子的宽窄以及与建筑物之间的尺度比例都十分适宜,让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到亲切而又不拥挤。

宽窄巷子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最大的亮点便是在商业开发的同时有意保留了原住宅与原住民。在喧闹的巷子里,有的房子门庭若市而有的房子门可罗雀。在街上一眼可分辨就有四五处宅子虚掩着门,是更新后依然保留的住宅,如今仍有人居住,时不时还可以看见居民从门口进出。

也许正是因为有本地居民的生活气息,宽窄巷子较之武侯祠旁的锦里让人感觉更加的鲜活,在宽窄巷子不仅能一睹老建筑之美,一品成都的风味小吃,更能感受到成都人生活的日常,

让游人在一瞬间融入了成都的生活中去。

在游览了宽窄巷后,由于天色尚早,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去了太古里。

远洋太古里是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携手开发的开放式低密度街区形态购物中心,位于春熙路旁比邻千年古刹大慈寺。太古里以“开放里”为概念,在保留古老街巷和历史建筑的同时,融入2-3层的独栋别墅,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搭配,加上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让太古里看起来即传统又现代,营造出开放自由的城市空间。 在成都之行前,就在网上看到对太古里的介绍。

初游。

从地铁出站乘扶梯上地面,第一眼看见太古里时的感觉是既古朴厚重又时尚。利用现代的材料,

最简洁的线条诠释了古老的坡顶建筑的形象。由于第一次的游览是在夜晚,在灯光下的太古里并没有白天时看的真切,但是昏黄的灯光给夜色中的建筑厚重中带来一丝温暖,更有氛围。 第一天的游览让我感觉成都有一种将古老文化与现代潮流完美融合的魔力,无论是宽窄巷子还是太古里,都有在历史文化与建筑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而展现出古老与现代的融合美,这种融合形式既没有一成不变地展示当地历史文化与建筑那种刻板的单调,也不是许多城市中一味追求现代化建筑的千篇一律。都说现在的城市高楼大厦风格都一样,城市面目千篇一律,但是在成都川西古建元素的融合既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又展现了成都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美。

时间:9月2日

地点:太古里、文殊院

第二天一早,按照计划我们又再次来到太古里。当天下着小雨,雨中的太古里与夜晚相比又有不一样的风采。太古里是由几条里巷组织的低密度商业购物中心,基地毗邻大慈寺且尚有几座古建筑包括广东会馆等。为了与现存建筑相互融合太古里新建筑均为坡顶建筑,高度在两到三层,建筑多为单体利用地下一层与二层平台相互连接。古朴的建筑造型与存留的古建筑浑然一体。

然而太古里的成功不仅是在外形上做到融合,还有在功能上也对老建筑进行激活。太古里根据存留建筑的空间情况进行了不同功能安排,空间较大的院落式建筑广东会馆改造成了发布会场地,而空间较小的则成为商业店铺。途不同,太古里里面的历史建筑不仅开放让公众参观,

样的利用一改通常历史建筑的乏味安排,让历史建筑在既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可为新城市功能出一份力。

由于商业建筑与历史建筑完美融合的特点,让人太古里成为一个同时吸引了本地人与外地游客的地方。完善的商业结构满足了人们多元的消费生活需求,而古色古香的造型以及其中穿插着的古建筑则吸引着外地的游客畅游太古里。谈到对于人群的吸引,让我想起了上海新天地,同样是历史商业街区,但是新天地更多地是吸引了外地游客而本地的居民则很少前往。虽然同样充满活力,但是缺少本地居民的参与让新天地像是一个为游客设置的景点缺少生活气息。其实不仅新天地,许多地方的公众场所都只有游客回去而本地居民不愿前去,造成了景区与本地生活脱节的状况。而太古里首先占据了区位上的优势位于市中心同时由于其完整的商业配套设施以及由于里弄结构而营造的许多开放空间,通过这些设施吸引了本地居民也乐于前往。让太古里成为展示成都人民日常生活的平台,相比起充斥着各地游客的单纯景点,更吸引人。

我们乘地铁来到文殊院。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文殊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寺院的山门对面有一道宏伟的大照壁,壁上镌刻的“文殊院”三字为清康熙年间该院慈笃海月禅师所书,相传这位禅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道行高深。院内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5座大殿递相连接,与东西两侧的钟楼、斋堂、廊房等建筑浑然一体,庄严肃穆,古朴宽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

初入文殊坊的牌坊,满眼只见红墙绿瓦、绿树与石头道路。简洁的色彩给人一种宁静肃穆的感觉。寺院大体结构与普通佛教寺院相似,唯独在建筑风格上有蜀汉的残存。在文殊院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氛围。文殊院虽然名气颇大但仍是免费参观,因为是免费,进入文殊院的除了游客还有许多附近的街坊邻居,有的是虔诚的佛教徒有的只是来闲逛聊天。文殊院西侧有一个小庭院,里面还饲养了金鱼乌龟和鸡,许多小朋友都喜欢去逗弄一下小动物,还有老人家在亭子里乘凉。都说成都的生活是慢生活,在文殊院也可以体现一二。

文殊院与河南的许多寺庙不同,它显得更加与人亲近。没有夸张尺度的楼梯与长廊,也没有巨大尺度的寺院与佛像。走在绿树成荫的石板道上,可以感受到一步一景的禅意。寺庙毫不保留地展示庙内和尚的生活,从参禅打坐到吃饭住宿游客都可以参与其中。

时间:9月3日

地点:天府新区、东郊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