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中医健康教育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中医健康教育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中医健康教育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中医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1-07-19T08:37:45.937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应秀兰齐会玲何素娟

[导读] 针对患者的病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应对。

应秀兰齐会玲何素娟

(湖北省宜昌市中医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所致的一种综合症,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55例,根据治疗提供相应的护理,并针对病人的治理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应对,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改善肾脏功能和控制患者病情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治疗;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1-0087-01

笔者自2009年1月~2010年4月观察临床上55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采取正确的注射方法和护理措施,并针对治疗及护理,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应对自己的疾病。经过健康教育的病人都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使药物的作用达到最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分期标准进行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排除合并其他系统(如心脏、肝脏、呼吸系统等),有严重疾患及因感染、失水、严重高血压等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衰竭者。

2 一般资料

共治疗护理55例,,其中男性23例,年龄46~65岁,女性22例,年龄40~68岁;病程最短者3年,最长者15年,其中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26例,肾功能衰竭期19例,以上病例均为血肌酐高于正常,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明确者。

3辩证施护

3.1西医治疗主要是消炎护肾降肌酐治疗。护理:严格执行医嘱,保证治疗的及时性。治疗期间勤巡视病房,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师。

3.2中医治疗

3.2.1中药口服方为主证为脾肾气虚者选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肝肾阴虚者选六味地黄丸和二至丸加减,气阴两虚者选参芪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者选真武汤加减,阴阳具虚者选肾气丸加减,兼证有湿浊者在治本方中加化湿泄浊药,有瘀血者加活血化瘀药。

3.2.2灌肠方为大黄50g 煅牡蛎30g 厚朴20g 槐花20g 黄芩20g 蒲公英30g

4健康教育

4.1针对患者的病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应对。

4.2指导病人正确煎中药和口服中药汤剂

4.2.1煎药容器以砂罐或陶罐为宜,一般不用铁锅。

4.2.2煎药前浸泡20分钟左右,以利有效成分的煎出,煎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中火,头煎煮沸25-30分钟,二煎煮沸20-25分钟。

4.2.3每日服三次,每次温服约200ml,早中晚各服一次。

4.3中药直肠透析疗法即选用中药灌肠方煎制的汤剂使用灌肠的方法使药液到达直肠,通过直肠肠系膜吸收中药汤剂,以达到直肠透析治疗的目的。

4.3.1灌肠药液的温度宜39-40,每次用量宜200-300ml。

4.3.2灌肠时插入的深度15-20cm宜,压力为:液面高于肛门30-40cm。

4.3.3灌肠后垫高臀部10cm,嘱患者尽量保留时间长一些,至少一小时以上。

5临床观察

根据病人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疗程,并在治疗期间针对治疗和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经过健健康教育的病人都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并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自己的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症状减轻,血肌酐检查降至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60-90%,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总有效率100%,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很好,深受病人好评。

6评价

通过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护理人员根据中西药的特点,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理措施,并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积极参与、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该组病人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使药物的作用达到最佳,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改善肾脏功能和控制患者病情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42~551

[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1~288

[3]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5),249.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7.

小议中医治疗尿毒症的好处

小议中医治疗尿毒症的好处 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发展到较重程度的一个阶段,它可由多种原因、多个病种引起,如急、慢性肾炎、尿路梗阻、糖尿病性肾病、药源性肾损害、肝炎相关性肾病等。当肾功能由氮质血症期(肌酐177以上、小于442)进入肾功能衰竭期(肌酐大于442、小于707),如果继续得不到有效治疗,肌酐进一步增高,则将进入到尿毒症期。此时肾小球的功能已有80%-90%被损害,肾脏处于极为脆弱的境地。鉴于西药的毒副作用,不宜再对这一期的肾病进行治疗,所以中药是最好、也是唯一可行的疗法。 回顾笔者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肯定地说尿毒症是可以治愈的,只是疗程相对要长些,而且病愈后的生活调摄也特别重要。本文仅就慢性肾炎及慢性肾炎所引发尿毒症的治疗作一阐述,希望医界同仁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化浊祛瘀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一环 慢性肾炎、尿毒症是慢性病中较为典型的、具有渐进性、阶段性发展的一组病症。因病势缠绵,气血失其条达,再加上旷日持久的激素治疗、甚至是反复的误治,致使气血瘀阻、湿毒内结,邪实的一面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面色晦暗、唇舌衬紫、舌苔秽浊厚腻,甚至于口气腥臊逼人、全身皮肤瘙痒。小便不利,但其色多澄清,或虽黄而气味很淡(湿毒羁留不出)。脉象多为沉涩,或沉弱中寓有滑象。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角度分析,此证非但不能补益,即是平补平泻也嫌不妥。当此时也,必以化瘀去浊为先,裨使脉络瘀阻得除,气血畅通,湿毒痰浊得以排出,方可挽大厦于将倾。笔者体会,有此证而用此药者,大多在三个月之内肌酐即可降至700以下。 化浊去瘀法以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加西红花为主方(肾功一号),据证化裁,不可拘执。如果没有气血瘀阻、湿毒内结征象者,则此法绝不可用。据笔者经验,在尿毒症的不同阶段出现血瘀湿阻者约占八成。换句话说,化浊祛瘀法虽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每个尿毒症患者都适于使用这一治法。 二、调补心脾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保障 慢性肾炎患者在尿检上大多有尿蛋白、尿潜血、管型等,即便是到了尿毒症阶段这种情况也较为普遍。尿毒症患者血常规则常见贫血。而在临床表现上则多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可有该系统的体征。如:浮肿、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持续<60ml/min·1.73m2 ≥3个月。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 1.CKD-3期:GFR 30~59ml/min·1.73m2,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2.CKD-4期:GFR 15~29ml/min·1.73m2,临床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3.CKD-5期:GFR <15ml/min·1.73m2,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1.脾肾气虚证: 症候: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2.脾肾阳虚证: 症候:形寒怕冷,纳差,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五更泻,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3.气阴两虚证: 症候: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4.阴阳两虚证:

糖尿病奇方治疗尿毒症的特效秘方

糖尿病奇方治疗尿毒症的特效秘方 看到一偏方,说的很神奇,转在这里,也许有用的朋友可一试:糖尿病奇方药效:轻者一剂见效,一月康复,重者两剂见效,永不复发。配方:莲子一两,芡实一两,石榴皮一两,大黑枣5个,猪瘦肉2两(吃素者请试着不加肉,药效暂不知)。注意:本方不加黑枣无效!(有人试过) 用法:加水用泥锅煎一小时,煎2次 (第一次煎好了倒出来,再加水煎一次) 。水的分量要满过药为准,一天一剂。 这是重病患者(瘫痪)的用量。轻者用量减半。2天一剂也可。 药方来源: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紫竹林精舍,由一出家师来访时留下。此方在精舍附近治好几十个人,无一复发,效果神奇。本居士亲自买药治好了一个瘫痪在床病人,一个月下地走路,两个月康复,真的很神奇吗? 治疗尿毒症的特效秘方 尿毒症即肾功能衰竭,由各种慢性肾脏病逐渐发展晚期,使肾实质受到严重损害所致的临床综合症,病因主要由球肾炎、慢性肾孟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前列腺肥大,恶性高血压,遗传性肾炎等肾脏病持续进展而引成。临床表现面色苍白,萎黄或灰黑色,眼睑浮肿,血压升高,心律紊乱,皮肤干燥,瘙痒,皮疹,口带尿臭,倦怠眩晕,嗜睡,腿多综合症;晚期出现腹泻,严重贫血,胃肠道穿孔,出血模样震颤,并发心包炎,胸膜炎,大呼吸,病理性骨折等症。本病发病率

高,复发率,死亡率也较高,中西医治疗,缓解病情,延长生命,现无特效根治良方。透析疗法技能高,费用高,普通患者极难承受。本师临床用中草药治疗本病取得疗效令人极为满意,今献出如下: 处方:大黄65克,生牡蛎35克(先煎),蒲公英30克。 用法:水煎取液,每用200——250毫升灌肠,保留30分钟,灌肠2次,连续用药直至痊愈。疗效:灌肠5——7天,有效率达100%。注意:灌肠时病人侧卧,并垫高臀部30分钟排出。 处方:滑石5克,菌陈3克,黄芩3克,菖蒲2克,牛膝2克,大黄2克,木通2克,川贝2克,射干1.5克,连翘1.5克,薄荷2克,豆蔻1.5克,白药1克,共为一剂。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10克,日服3次,连服30天为一疗程,直至症状完全消失。疗效:服药30——100天,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6%以上。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肾实质损害引起的临床综合症[1]。其临床症状复杂,死亡率较高,透析和肾脏移植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但治疗费用昂贵,尚未普及。CRF的非透析疗法为国内外医学专家所重视,目前尚缺少积极有效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CRF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是脾肾亏虚为本,湿浊毒瘀为标,中医药通过补益脾肾或清利活血排毒等治疗CRF取得了较好疗效,其疗效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同行的重视,因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延长生存期、减少并发症也有积极作用[2]。近年来临床报道使用中医药治疗CRF较多。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对CRF的治疗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1.扶正药物 近年研究发现,高脂血症可加快CRF患者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同时脂代谢紊乱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至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3]。通过百令胶囊联合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应用治疗CRF,结果出现血TC、TG明显下降,脂质代谢紊乱得到纠正,BUN、Scr明显下降,贫血明显改善,同时提高血浆白蛋白,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延缓了CRF的进展[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一a(TNF—a)是常见的炎症标志物,有很多报道显示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变中有明显增高,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同时也参与DN的病理生理过程[5]。陈劲松等[6]通过对补肾益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RP和TNF一0t的影响的研究发现补肾益气汤可以明显减少UAER,同时对于CRP及TNF—a具有一定调节作用,能延缓DN的进展。 CRF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存在密切联系,两者共同构成影响CRF预后的主要因素,并在动脉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中均独立和(或)共同发挥作用。营养不良与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炎症因素在此起重要作用,既可直接引发蛋白质营养不良,又可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构成“营养不良一炎症一动脉粥样硬化综合症(MIAsyndrome)”的病理生理学基础[7]。以冬虫夏草为主要成分的金水宝胶囊能够改善CRF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相关指标。治疗后治疗组hs—CRP、SGA、和BUN、Scr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lb 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BUN、Scr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hs —CRP、SGA、Alb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hs—CRP、Alb、SGA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炎症状态标志物hs—CRP、营养评估指标和肾功能的变化,从而为改善CRF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的治疗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8]。 另有研究显示,益气化湿胶囊可减轻腺嘌呤引起的肾衰大鼠红细胞脆性,降低骨髓甲状旁腺素含量、血浆中分子物质总量和血清SCr、BUN含量,对肾衰大鼠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升高趋势。表明益气化湿胶囊对腺嘌呤引起的肾衰大鼠造血功能改变具有调控作用,可改善血虚动物的能量代谢,保护造血细胞,促进EPO的生成,改善造血系统功能[9]。 AQ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基因家族,它是生物膜水转运的分子基础。维持机体水代谢平衡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研究表明:在肾脏至少存在7种水通道蛋白J,因此研究水通道蛋白在肾脏中表达的变化对于揭示各种疾病导致水代谢平衡紊乱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肾脏中AQP1分布于肾脏近曲小管和髓袢降支细段的管

尿毒症少尿无尿的辨证治疗

尿毒症少尿无尿的辨证治疗 1998年第30卷第4期 3_l一尿毒症少尿无尿的辨证治疗冬 吕渭湘 -js., R6,j. 提要尿毒症出现少尿无尿,BUN持续上升,常危及病人生命.笔者多年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施治,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利尿;滋补肾阴,生精去瘀利尿;调和肺脾,升清降浊利 尿;清热解毒,通腑泄浊利尿等法治疗.收到满意疗效. 主题词昼圭型中药疗法墨旦/中药疗法兰兰 笔者临床中,对尿毒症出现少尿无尿, BUN持续上升,按中医辨证施治,收到较满 意疗效,现就其证治机理探析如下. 1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利尿 此法应用于脾肾阳虚,气虚血瘀而少尿无 尿症.症见面色咣白,倦怠乏力,腰痛,高度 浮肿,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尿少,唇舌淡 白,苔薄白,脉沉细或涩.治以温补脾肾,益 气活血化瘀利尿.常用药物:熟附子,黄芪各 30g,淫羊藿,干姜,益母草,丹参,白术各 15g,桂枝,茯苓各20g,红花9g. 例l:周某,女,32岁,1994年l1月初 诊.患慢性肾炎2年,-反复浮肿,尿少半年, 多方诊治不愈.自觉头晕,疲倦乏力,腰痛, 腹胀纳呆,尿少,面目及四肢高度浮肿,面色 咣白,舌淡,苔白,脉沉细.PRO(+++

+),ERY(++)LEU(+),BUN26retool/ L.诊断:慢肾尿毒症.治以温阳益气,活血 化瘀利尿.处方:熟附子,黄芪各30g,干姜 12g,淫羊藿,白术,丹参,桂枝各15g,茯 苓,益母草各20g,红花10g,炙甘草6g. 每日1剂,上方略作加减,连续服70剂,小 便如常,浮肿消退,诸症消失,尿常规,BUN 均正常,病已治愈.追踪半年无复发. 2滋补肾阴,生精去瘀利尿 此法适用于肾阴虚衰,精亏血瘀而少尿无 尿之症.此类患者常因失治而阳病及阴,或为误治,攻伐太过而损阴精,大量蛋白质,红细胞流失,肾精亏损,正如<素问)云:"无阳 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肾阳得不到,}耐碲 阴精滋养,气化无能.肾水不足,阴津干涸, 故少尿无尿.水道失调,溢于身驱及四肢而水肿.更因虚热内扰,热伤精血而成瘀.临床表现为:面目及四肢浮肿,尿少黄浊,大便干结,颧红,手心热,口干喜热饮,舌嫩红或无苔,脉虚细而数.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最为棘手.余常用滋补肾阴,生精去瘀利尿之法,每可获效.处方:冬虫夏草(另炖)10g,龟板 (先煎)40g,生地黄30g,山茱萸,旱莲草, 女贞子各20g,牡丹皮,茯苓,白芍,益母 草,淫羊藿,巴戟天各15g,三七(先煎)l2 g,红花9g.全方有滋阴补肾生精,活血去瘀作用.方中选加淫羊藿,巴戟天等少量补阳药,有"阳中求阴"之意,肾精得到补养,膀

王亿平教授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证经验总结

王亿平教授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证经验总结 王亿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安徽省第一、第二届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20余年,认为慢性肾衰中医病机以“正虚、水湿(湿热)、瘀血”立论,提出“扶正祛瘀化湿”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根本大法。临证处方屡获奇效,深受患者喜爱和同道的尊敬。笔者拜师门下,甚觉荣欣,聆师教诲,获益良多,现将恩师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一、精求古训,探寻病机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导致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其肾脏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多为不可逆,直至终末期肾病。古代中医虽没有慢性肾衰病名的记载,但查阅中医古医籍“水肿”、“血尿”、“虚劳”、“癃闭”“关格”等病证中关于慢性肾衰的记载较为丰富,为探寻慢性肾衰的中医病机提供宝贵资料。 1.正虚—脾肾亏虚为本虚 慢性肾衰患者临床常见腰酸膝软、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水肿、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等证。吾师认为本病中医病机根本责之于脾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藏先天之精气以助机体之生长化收藏;脾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以培育和充养先天之肾精,脾肾共同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正如章虚谷《医门棒喝》云:“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元阳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若脾肾亏虚,脾失运化,肾失封藏,则见受纳不能、运化失健、水湿停留、精微不固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诸病源候论》有云“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小便而精微出也”;《灵枢·口问》亦谓“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2.水湿—湿热浊毒为邪实 《医方考》云“下焦之病,责于湿热”。水湿(湿热)之邪在慢性肾衰病程中广泛存在,临床见恶心呕吐,口苦、口干不欲饮,肢体困重,纳呆,腹胀,舌苔黄腻,脉濡等。肾虚不能通调水道,脾虚不能制水,以致水湿泛滥,外溢肌肤可发生水肿,内至脏腑,则致胸腹腔积液。如《诸病源候论》云:“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湿妄行,盈溢肌肤而令身体肿满”。水湿之邪不去,蕴郁积聚,即可化热,而为湿热。正所谓“积湿成热”。吾师强调,慢性肾衰常以浊毒内蕴之标证较为突出,是导致慢性肾脏病不断进展的根本原因,湿热的病理过程反映了慢性肾脏病的迁延波动特点[1]。 3. 瘀血—正虚邪实久为瘀 现代研究发现瘀血是慢性肾脏病的致病因素、病理产物和临床表现之一,是慢性肾脏病持续发展和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2]。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中提到:“久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中必有瘀凝”;朱丹溪谓:“湿热熏蒸而为瘀”。可见慢性肾衰病情迁延不愈,湿热积聚,蓄久成瘀;湿热是关键因素,瘀血是最终结果。临床上患者常出现面色黧黑或晦黯,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象细涩等。 二、辨证论治经验 慢性肾衰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虚,水湿(湿热)、瘀毒为标实,本虚与标实又相互影响,脾肾亏虚,湿浊内生,有湿就有血瘀,有湿就有湿热,血瘀与湿热证的长期顽固地存在,又会进一步加重正气的耗损,使肾功能不断恶化。 吾师临证必详询病史,推究病机,根据病机特点,将“健脾益肾、化瘀泄浊”为治疗慢性肾衰的基本治则,标本同治,每获良效。 1. 健脾益肾固本虚 慢性肾衰病程漫长,脾肾亏虚为病之本,可见诸多虚损之候。吾师在治疗上重视调补脾肾二脏。选择健脾补肾药物时但求平和温润之品,补而不壅,温而不燥,正所谓“痼疾当缓不宜急”。健脾常用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薏苡仁、茯苓、泽泻等;补肾常用杜仲、川断、怀牛膝、狗脊、桑寄生

尿毒症的中医治疗

尿毒症的中医治疗 尿毒症饮食注意事项保守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可以采用保守疗法以延缓病情进展。(1)饮食治疗。低蛋白饮食,避免含氮代谢废物及毒物在体内蓄积,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低磷饮食,可使残存肾单位内钙的沉积减轻。供给足够热量,以减少蛋白质分解,有利于减轻氮质血症,"一般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40%,脂肪应占30%~40%. (2)治疗高血压,有效控制高血压,可延缓病情的恶化速度,常用药物如下: a.利尿剂;b.钙离子拮抗剂;c.β受体阻断剂;d.a受体阻断剂;e.ACEI、ARB等(3)应用钙离子拈抗剂,如心痛定等。(4)口服氧化淀粉,尿毒清,肾衰宁,海昆肾喜胶囊等吸附剂,使血尿素氮下降。(5)口服钙剂和维生素口治疗肾性骨病。(6)增加铁剂和叶酸的摄入有利改善肾性贫血,必要时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编辑本段尿毒症中医治疗价值尿毒症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方法、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外,还有中医治疗方法。中医中药对尿毒症的治疗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整体调理提高体质,增强防病抗病能力二、保护残余肾功能三、促进毒素的充分排泄四、减轻西药及透析治疗的副作用中医治疗尿毒症有自己的优势,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这种方法,虽然尿毒症现在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只要能够缓解病情的发展,患者就不要放弃。

中医降浊还原法治疗尿毒症[2] ●肾的"原"、"浊"辩证肾左右各一,命门附焉,内脏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其经脉络膀胱,与膀胱互为表里。肾主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为生命活动之根,故称为先天之本。肾主五液以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肾主骨,生髓,以使骨坚齿固,脑充发荣,精力充沛。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亦至为密切,肾主纳气,气根于肾而归于肺,故有助于肺之吸气和肃降;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下交于肾,水火既济,则阴阳平衡;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之健运,有赖于肾阳之温噀,而肾气之充沛,又需脾胃之补养,肝肾同居下焦,肝木需赖肾水之濡养,肾经充足,则肝亦得滋养。膀胱主蓄津液,化气行水,但膀胱之气化,则需肾气之蒸腾。此为中医所谈肾之原。●降浊还原疗法的机理阎光昌主任认为:湿、热(寒)、毒、淤的阻滞和脏腑功能虚损导致肾浊,邪毒的阻滞以蛋白尿、潜血、血肌酐、尿素氮升高为主要表现,虚损以脾虚肾损为主。脾虚肾损是本,蛋白尿、潜血、血肌酐、尿素氮是标。邪聚正散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邪盛是导致肾衰加重的直接原因,故因以祛邪为基本治疗法则,从免疫学角度上讲是促进滞留于肾小球上的免疫复合物的排出,增强肾脏的封藏功能,达到自然修复,排出毒素(肌酐、尿素氮)的同时,尿中蛋白、潜血,管型等逐步消失。它们之间又有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因此,降浊解毒、健脾益肾是整个病程的治疗原则。降浊还原疗法是从肾病、尿毒症的病因病机出发,采用标本兼顾、辩证综合施治的思路,改进了中医药届采用活血化瘀、养阴益气等单一疗法。纠正了西医届治标不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中医健康教育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中医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1-07-19T08:37:45.937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应秀兰齐会玲何素娟 [导读] 针对患者的病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应对。 应秀兰齐会玲何素娟 (湖北省宜昌市中医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所致的一种综合症,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55例,根据治疗提供相应的护理,并针对病人的治理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应对,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改善肾脏功能和控制患者病情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治疗;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1-0087-01 笔者自2009年1月~2010年4月观察临床上55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采取正确的注射方法和护理措施,并针对治疗及护理,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应对自己的疾病。经过健康教育的病人都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使药物的作用达到最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分期标准进行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排除合并其他系统(如心脏、肝脏、呼吸系统等),有严重疾患及因感染、失水、严重高血压等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衰竭者。 2 一般资料 共治疗护理55例,,其中男性23例,年龄46~65岁,女性22例,年龄40~68岁;病程最短者3年,最长者15年,其中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26例,肾功能衰竭期19例,以上病例均为血肌酐高于正常,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明确者。 3辩证施护 3.1西医治疗主要是消炎护肾降肌酐治疗。护理:严格执行医嘱,保证治疗的及时性。治疗期间勤巡视病房,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师。 3.2中医治疗 3.2.1中药口服方为主证为脾肾气虚者选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肝肾阴虚者选六味地黄丸和二至丸加减,气阴两虚者选参芪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者选真武汤加减,阴阳具虚者选肾气丸加减,兼证有湿浊者在治本方中加化湿泄浊药,有瘀血者加活血化瘀药。 3.2.2灌肠方为大黄50g 煅牡蛎30g 厚朴20g 槐花20g 黄芩20g 蒲公英30g 4健康教育 4.1针对患者的病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应对。 4.2指导病人正确煎中药和口服中药汤剂 4.2.1煎药容器以砂罐或陶罐为宜,一般不用铁锅。 4.2.2煎药前浸泡20分钟左右,以利有效成分的煎出,煎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中火,头煎煮沸25-30分钟,二煎煮沸20-25分钟。 4.2.3每日服三次,每次温服约200ml,早中晚各服一次。 4.3中药直肠透析疗法即选用中药灌肠方煎制的汤剂使用灌肠的方法使药液到达直肠,通过直肠肠系膜吸收中药汤剂,以达到直肠透析治疗的目的。 4.3.1灌肠药液的温度宜39-40,每次用量宜200-300ml。 4.3.2灌肠时插入的深度15-20cm宜,压力为:液面高于肛门30-40cm。 4.3.3灌肠后垫高臀部10cm,嘱患者尽量保留时间长一些,至少一小时以上。 5临床观察 根据病人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疗程,并在治疗期间针对治疗和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经过健健康教育的病人都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并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自己的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症状减轻,血肌酐检查降至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60-90%,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总有效率100%,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很好,深受病人好评。 6评价 通过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护理人员根据中西药的特点,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理措施,并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积极参与、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该组病人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使药物的作用达到最佳,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改善肾脏功能和控制患者病情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42~551 [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1~288 [3]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5),249.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7.

尿毒症中药治疗

尿毒症中药治疗 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疾病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病因还有症状表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分辨出患有什么类型的疾病。疾病都是需要依靠中药进行治疗,其实尿毒症也是不例如的。中药治疗的方式是许多疾病都会去选择的,也是患有疾病的患者所信任的,唯一的就是清楚方法。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疾病都是需要知道治疗的方法,不管是使用什么样形式的治疗。无论是中药治疗还是西药治疗,只要是用来治疗疾病的方法都是可以去尝试的。因为只有治疗疾病才会康复。那么尿毒症中药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取川椒、红花、苍术、防风、羌活、独活、麻黄、桂枝、细辛、艾叶各30克。将上述药物入锅加2升清水用大火煎煮20分钟,然后将药汁和药渣一起倒入浴缸中,再向浴缸中加入150升38~39摄氏度的热水。尿毒症患者可将全身浸泡在此药液中1个小时,在药浴期间要不断地向浴缸中加入热水,使水温始终保持在38~39摄氏度。可每日泡此药浴1次。

方中的川椒具有芳香解毒的功效,红花具有通经散瘀的功效,苍术具有燥湿消肿的功效,防风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羌活具有解毒解表的功效,独活具有祛风胜湿的功效,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利水消肿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的功效,细辛具有解表通窍的功效,艾叶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将上述药物合用,具有发汗排毒、化浊护肾、利水消肿的功效。笔者使用此药浴方治疗了122例尿毒症患者,结果全部有效。多数患者都反映,在使用此药浴方治疗后,感觉病情明显减轻,全身轻松,而且尿量增加,水肿消退,免疫功能也有所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弱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尿毒症患者在进行此药浴时,可适当地调低水温,以免发生昏厥。对于家中没有浴缸或无条件进行药浴的患者,可使用此方进行泡脚,也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上面介绍了尿毒症使用中药治疗的方法和作用。原来患有尿毒症是可以用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只要是可以治疗尿毒症的方法其实都是可以尝试的。使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快的治疗尿毒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 发表时间:2017-08-02T13:29:08.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作者:李翰 [导读] 探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 (成都金沙医院四川成都 610091)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5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9例,给予其中医药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96.55%>75.8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中医药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有效性。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内服汤药;膳食干预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343-02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近年所收治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其西医西药及中医药治疗,以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5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29例对照组及29例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5±4.5)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0.5)年;其中肾功能Ⅰ期患者7例,Ⅱ期患者10例,Ⅲ期患者6例,Ⅳ期患者6例。观察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6.6±4.9)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4±0.4)年;其中肾功能Ⅰ期患者8例,Ⅱ期患者12例,Ⅲ期患者7例,Ⅳ期患者2例。此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以膳食干预,为其选择高热量低蛋白类食物,减少豆类及花生等植物蛋白较多的食物摄入,尽量以动物蛋白摄入为主。为防止患者因蛋白摄入限制而发生营养不均衡的现象,可给予患者以马铃薯等食物进行营养元素补充。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需在其膳食干预的基础上补充适量维生素以及叶酸,对于血红蛋白低于90g/L的贫血患者,可为其注射50U/kg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益比奥;生产厂家: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808),3次/周,并依据患者血红蛋白情况对注射剂量进行调整,并口服补铁药物;对于酸中毒患者,可以给予其2片大黄苏打片(生产厂家:南宁康诺生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141010),3次/d;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为其提供硝苯地平缓释片(生产批号:湖北省益康制药厂;生产批号:20140922)口服治疗,25mg/次,2次/d。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膳食干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内服汤药治疗,药方组成:大黄15g、丹参15g、黄芪18g、茯苓10g、当归10g、赤芍10g、白术10g、党参12g。以400ml水煎熬至200ml汁,早晚分服,连续用药两个月。 1.3 疗效判定 经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贫血情况有所改善,血红蛋白有所上升,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水平有明显下降,即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减轻,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水平有所改善但幅度不甚明显,即为有效; 经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未有改变,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水平未有改变或者升高,即为无效。 (有效+显效)/29×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96.55%>75.8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3.讨论 有研究指出[1],借助于中医药治疗可显著提升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本次研究特选择我院今年所收治患者为对象,并给予其不同治疗选择,以观察中医药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价值。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96.55%>75.8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中药方中党参、白术、黄芪、茯苓补气健脾以固本,脾气健运则湿浊自化;当归养血,川芎、丹参、赤芍活血祛瘀,大黄排毒泻浊[2]。全方合用,共奏扶正祛邪、排毒化浊之功,扶正而不滞邪,祛邪而不伤正[3]。现代研究表明[4],通过大黄的泻下的作用,可使一部分氮质从肠道清除出去,从而保证患者体内无过多的废物和有毒物质。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与川芎、丹参、赤芍等同用,可改善患者的高黏、高凝状态;大黄中含有许多人体必需氨基酸,能纠正肾衰时的脂质紊乱;大黄具有保护残存肾单位,改善肾功能和微循环,因而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上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极高的有效性,因此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作者: ————————————————————————————————日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一、延缓慢性肾衰(CRF)病程进展的基本对策: 目前,CRF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包括缓解CRF症状和延缓CRF病程进展两个方面。其基本的对策主要有: 1.坚持病因治疗:尤其是对高血压、糖尿病、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能否坚持长期合理的治疗,定期随访,是影响这些疾病是否发展为CRF以及CRF进展速度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2.阻断或抑制肾单位损害渐进性发展的各种途径,控制或减慢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展的速度,保护健存肾单位。 3.避免或消除CRF恶化的某些危险因子,如血容量不足、严重高血压、肾毒性药物、严重感染、泌尿道梗阻、高粘滞状态等。 为了防止和延缓CRF的进展,不仅要积极控制某些影响渐进性进展的因素,而且要避免上述导致病情急剧加重的危险因素,或在其发生时及时加以控制或消除。为了控制某些影响慢性肾衰渐进性进展的因素,除积极治疗病因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抗氧化药物、抗酸中毒药物(碳酸氢钠)、磷结合剂、降脂药物、以及中西医结合措施等; 并合理应用低蛋白饮食,必要时适当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RB)及新型钙拮抗剂可能具有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二、CRF的非透析治疗措施 (一)营养治疗: 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缓解CRF症状和延缓其病程进展有肯定的临床意义。 1.低蛋白饮食(LPD)

优势病种慢性肾衰竭精深中医诊疗方案设计2018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2018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2005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可有该系统的体征。如:浮肿、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910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持续<60m1/min/1.73 m2≥3个月。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 1.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超过50%(GFR50—80ml/min),血肌酐维持在133一177umol/L,临床上无症状。

2.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单位低于正常之50%(GFR50—20ml/min),血肌酐达186—442umoi/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3.衰竭期:血肌酐升至451-707umoi/L,病人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期:血肌酐达707umoi/L,肌酐清除率在10ml/min以下,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本病可分为正虚证及邪实证,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1.正虚诸证: ①脾肾气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②脾肾阳虚证: 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烂,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③气阴两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④肝肾阴虚证: 主症: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尿毒症中医治疗七点

尿毒症中医治疗七点: 人们一提到尿毒症,就会联想到血液透析及肾移植。但其价格昂贵,大多数病人难以承受,目前在我国尚不能广泛推广。而中医治疗尿毒症已有几千年历史,并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已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下面介绍七种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 一、中药内服 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二、穴位敷贴 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薏米仁、川芎、甘遂加工成粗末混匀,用香油浸泡放置沙锅里熬至膏状。贴于肾俞及关元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并刺激穴位,经经络直接作用于肾腧,从而达到温肾、活络、利尿、清浊之功效。本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优点是不经消化道吸收,不发生胃肠道反应。 三、中药灌肠 此方法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一般选用大黄、附子、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有利于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荷,从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四、脐疗 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敷脐疗法就是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脐与诸经相通,能使经气循环并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将药物以循环直趋病所,从而驱除病邪,促进机体康复。本法是将大黄、附子、细辛、黄芪、益母草、车前子制成丸剂,敷于脐部,使药物经脐进入血液,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滋补脾肾、降浊排毒、消肿利水的治疗作用。 五、药浴 一般多选用易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羌活、丹参、红花、川芎、防风、细辛等,它借助药浴水的温热效应,将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体表,由于体表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使毒物随汗液排泄增多,故可使已经受损伤的肾脏有机会自行恢复,尿量增多,水肿消退,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目前研究表明,麻黄能改善肾血流量,红花能改善循环功能,而起到利尿作用。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排出,水肿消退,尿素氮、肌酐得以排出体外,不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还能迅速改善高血钾症状带来的危险,起到皮肤透析的作用。 六、药带 用大黄、丹参、黄芪、生附子、川芎等中药加工后,装入腰带样的布袋中,缠于腰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发病部位,可使经络通畅,降邪去毒,泻肺利水,保护肾气,活血养血,化湿解毒,降低血中尿素氮、肌酐。本疗法一般日夜缠缚,如影响睡眠,可在睡时取下。此疗法流传许久,具有操作简便、无副反应等优点。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29T10:28:55.8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作者:朱凤辉[导读] 同时配合中药灌肠,中药有效针剂、外敷、药浴等多种综合治疗,保护残存的肾功能,达到延缓透析或逆转肾功的作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城中医院肾内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西医联合治疗对肾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肾功能改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治疗效果具体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UN、Cr、Ccr等均有改善,且观察组BUN、cr、Ccr较对照组更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效果良好,有效改善肾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效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的共同转归。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是多种肾脏疾患转化而来,因其原发病的不同,病因病机也有差异,但肾元虚衰,湿浊内蕴是其根本病机[1]。对疾病的治疗是否及时恰当,肯定是会影响其肾功能损害的进程。本组以西医病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 2.5± 3.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有18例,慢性肾盂肾炎10例,高血压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6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3.5±2.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有19例,慢性肾盂肾炎10例,高血压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对照组给予低磷、高热量、低蛋白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血液透析、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降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①尿毒清颗粒,由大黄、黄芪、甘草、茯苓、白术、制何首乌、川芎、菊花、丹参、姜半夏等组成。功效: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每次1包,每日3次,睡前加服2包。②中药灌肠处方:生大黄10~15 g,芒硝3~10 g,六月雪30 g,附子10 g,黄芪30 g,生牡蛎45 g(先煎),皂角刺15 g。每日l剂,水煎,取浓煎液200 m1,药温37℃,保留灌肠30~45分钟,20天为1个疗程,隔周行第2个疗程。大黄、芒硝量视患者大便次数而定,一般大便以每日3~4次为度。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是脾肾不足为本,湿热浊瘀交困为标。中药灌肠剂,正是根据其病理实质组方,兼具祛邪与扶正作用,有健脾益肾,活血泄浊之效。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或血肌酐降低≥20%。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10%或血肌酐降低≥10%或治疗前后以血肌酐的对数或倒数,用直线回归方程分析,其斜率有明显意义者。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内生肌酐清除率无降低,或增加<10%或血肌酐无增加,或降低<1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或血肌酐增加。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BUN(18.22±6.65)mmol/L,Cr(379.32±66.95)μmol/L,Ccr(26.68±6.51)ml/min;治疗后BUN(13.75±5.58)mmol/L,Cr(345.22±60.25)μmol/L,Ccr(29.15±4.56)ml/min。观察组治疗前BUN(18.88±5.45)mmol/L,Cr(378.35±77.45)μmol/L,Ccr(25.55±7.50)ml/min;治疗后BUN(11.35±3.50)mmol/L,Cr(302.35±56.35)μmol/L,Ccr(33.23±6.58)ml/min。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UN、Cr、Ccr等均有改善,且观察组BUN、cr、Ccr较对照组更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肾衰病机复杂,病因多由急、慢性肾风、消渴病、头风等失治误治及药害,或慢性咽部感染伤肾所致。多种原因伤肾,命门衰微,君相二火亏乏,肾不能主水,膀胱气化不利,三焦决渎失职[2]。致水气内聚;同时,脾阳失其温煦,脾胃升降失常,功能障碍,致湿浊内停;脾胃一虚,气血精微无以相互化生;同时,肝木失肾水滋养,肝阳上亢,虚风内动;肾水不足,心火炽盛,心阴耗伤,心失血养,神不内守;木火刑金,肺气更虚;肝失其调达之性,不能疏泄脾土,脾胃更加呆滞。总之慢性肾衰的病位以肾为主,旁及肺、脾、心、肝他脏,病机虚实错杂,寒热互见,有时表里同病,正气内虚,邪毒内盛,治疗棘手,预后不良[3]。 慢性肾功能衰竭先明确原发病,分期有代偿期或氮质血症期,或尿毒症期;糖尿病肾病,明确诊断,分早期、临床期、肾衰竭期。再按中医辨证,对每个病的某个期,细致进行辨证分型、理法方药,进一步弄清在某病某期、某证型,西药的长处在哪里,中药的长处在哪里,或中西药合用或单纯用中医中药综合治疗。对容易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早期预防治疗,对蛋白尿明显的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要首选中药治疗,以保护肾脏功能为主,防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对效果不佳者,可配合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对已进入氮质血症期的失代偿患者,西医以查找病因及对症处理为主,中医药治疗在此期优势明显,一方面积极消除外感、湿浊等诱发加重的病理因素,另一方面,努力保护肾脏功能,促进受损肾脏组织的恢复。常采用维护肾元,调摄肾阴、肾阳,固护肾气,和络泄浊的方法,以抑制肾小球的代偿性肥大,减轻肾脏的病理改变,加快肾功能的恢复。 对已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但尚未透析的患者,西医治疗重点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和肾性贫血等治疗,以避免多器官的损害,减轻尿毒症的症状。中医治疗在此期灵活多变,根据虚实夹杂的病变机制辨证施治,多采用和胃降浊,通腑泄浊,活血化瘀,补脾益肾等治疗方法,同时配合中药灌肠,中药有效针剂、外敷、药浴等多种综合治疗,保护残存的肾功能,达到延缓透析或逆转肾功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