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循环材料计算书

合集下载

绿色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

绿色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
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
电气
电气设计文件、 照明节能计算 书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不满足
室内温、湿度
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 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 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 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
□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 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 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口3.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 的比例不小于50%。
建筑
建筑相关设计 文件、计算书
口达标
□不达标
口达标
□不达标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 配置绿化植物乡土植物 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 化
□是□否
垂直绿化、屋顶绿化
建筑
建筑设计文件
口达标
□不达标
口达标
□不达标
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 施
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或 有调蓄雨水功能的水体面 积(m2):
透水铺装面积(m2):
硬质铺装地面积(m2):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 面积的比例(%):
至少满足下列要求中的1项:
□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或有调蓄 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面积的面积 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不小于30%;
建筑
相关设计文件、 纯装饰性构件 造价比例计算 书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不满足
预拌混凝土
建筑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结构
结构设计文件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不满足
(5)室内环境质量
审查内容
技术要求
所属专业
证明材料
设计单位 自评

减少浪费:可再循环使用的材料

减少浪费:可再循环使用的材料
减少浪费:可再循环使用的材料
1. 可再循环使用的材料: 通过再处理、再加工,可以重复使用的材料 2. 目的: 环保,减少地球自然资源的浪费 3. 常见的可再循环材料: 纸张、纸箱、玻璃瓶、塑料瓶、易拉罐、废铁等
如何减少浪费
1. 分别放置: 可再循环箱、不可再循环箱
可再循环标志
亿利:可再循环放置箱
国外:可再循环放置箱
目前的现状
标志不全或丢失 总装车间 放置混乱 总装车间 成品库 放1. 各车间重新做好标识,区分出可用和不可用
2. 各车间和部门办公室纸张必须放到专门的蓝色盒中
3. 各车间和部门必须进行培训,并进行自查
4. 总务人事部进行检查

北京市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

北京市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

北京市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
(公共建筑)
说明:
1.所有的文件都必须提交签字盖章的有效纸质文件, 图纸应是经过审查的签字盖章的竣工图蓝图, 相关证明文件须加盖完成单位公章;除特别规定外, 相关的设计内容应有设计施工图作为证明, 单独文本说明文件一般不能起到证明作用.
2.括号中的内容必须包含但不限于此类材料应提供的信息;
3.清单中涉及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均指根据项目实际条件进行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 需提供相应的图纸等支持文件, 并加盖完成单位公章;对于模拟报告, 其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 以及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的介绍。

另外, 模拟报告除需提供打印版本之外, 还应提供模拟过程中的相关电子文件(光盘版).
4.清单中涉及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评价报告指由相关管理机构或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及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正式报告复印件, 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应包括该机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5.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图纸、技术书、竣工图等, 在明确参评范围后, 只需提供与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相关的资料.。

广东绿建评定标准

广东绿建评定标准

项目编号:绿色建筑和绿色小区设计标识申报书(公共建筑)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盖章)参与单位申报时间广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制二〇一二年三月说明1、申报书一律采用A4纸和四号宋体字打印,一式一份,装订成册,并提供电子文档。

2、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可由业主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独立申报,或共同申报。

3、申报书封面的“项目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的“工程名称”一致。

4、“申报建筑面积”指参加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面积。

5、从以下六个方面对项目进行总体评价:(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

6、本申报书是形式审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请如实填写,如有虚假,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

绿色建筑和绿色小区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按DBJ/T 15-83-2011评估的参考样式)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等级:(必须选择参照标准和申报等级)例如:DBJ/T 15-83-2011二星A级广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制二〇一二年三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填写“×”;不参评的项填写“○”。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应保持技术内容和要求的完整和与所采用评价标准的一致性。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内容 (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22)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9)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6)5.5 室内环境质量 (81)5.6 运营管理 (100)三、附录 (113)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113)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114)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115)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116)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级的标准。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明材料清单及要求(居住建筑)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明材料清单及要求(居住建筑)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明材料清单及要求(居住建筑)注意事项:、所有的文件都必须提交签字盖章的有效纸质文件,图纸应是经过审查的签字盖章的施工图蓝图,相关证明文件须加盖完成单位公章;除特别规定外,相关的设计内容应有设计施工图作为证明,单独文本说明文件一般不能起到证明作用;、括号中的内容必须包含但不限于此类材料应提供的信息;、清单中涉及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均指根据项目实际条件进行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需提供相应的图纸等支持文件,并加盖完成单位公章;对于模拟报告,其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以及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的介绍。

另外,模拟报告除需提供打印版本之外,还应提供模拟过程中的相关电子文件(光盘版);、清单中涉及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评价报告指由相关管理机构或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及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正式报告复印件,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应包括该机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图纸、技术书、施工图等,在明确参评范围后,只需提供与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相关的材料;、所有证明材料按“基本材料”、“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暖通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和“其他材料”分类整理并编号;电子版材料与纸质版材料必须一致,并在申报书的相应材料列表中注明(图纸材料仅需归类列出类别名称,注明图号范围,无需详单);电子版材料分类归入不同文件夹,纸质版材料分类装订成册并装盒;、电子版材料的版本要求,软件生成的格式文件必须为及以下版本,软件生成的、等格式文件必须为及以下版本。

如对电子版材料进行加密处理,影响正常评审查阅,需提供查阅密码;、提倡将施工图设计文件、各项模拟、分析报告统一转换成格式;、在打包或装订的各类材料的首页附此类材料的清单及图纸详单。

个人总结,仅供交流学习---------------------------------------------------------- ----------------------------- -----------------------------。

可再利用和回收利用计算方法

可再利用和回收利用计算方法

木板、树脂、塑胶以及涂料等。
8
变量和符号
注:所有质量的单位以克表示。
符号
MP
定义
在预处理阶段考虑的材料质量
MD
MM MTr
在拆解阶段考虑的材料质量
在金属分离阶段考虑的金属质量 在非金属残余物处理阶段被认为是可再利用的材料质量
MTe
MV MX Rcyc Rcov
在非金属残余物处理阶段被认为是可进行能量回收的材料 质量
4、非金属残余物处理—确定MTr和MTe
• 剩余的其他材料(即在预处理、拆解和金属分离阶段中未考虑到的材料)构成了非金属残 余物。在这个阶段,可以考虑残余的非金属可再利用材料,或这些材料与残余的非金属 可回收利用材料。 确定根据已获验证的再利用技术被认为是可再利用的非金属残余物的总质量MTr。 在确定了MP、MD和MM和MT后,确定可以用于能量回收的剩余物的总质量MTe 。
4
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对于各个阶段不断提高的可再利用和可回收利用要求,我们要综合考虑 汽车产品生产、维修、拆解等环节的材料再利用,鼓励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 可再生材料,鼓励维修时使用再使用零部件,提高材料的循环利用率,节约 资源和有效利用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需向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其供应配件的材料构成、结 构设计或拆解指南、有害物含量及性质、废弃物处理方法等相关信息,以
可简单理解为不需要破坏性拆解,可直接从车上取下,且再利用和可回收利用。
13
MP、MD、MM、MTr和MTe的确定
3、金属分离—确定MM
• 在这个阶段,要考虑在前几个阶段中没有被考虑到的所有的金属(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都被认为是可再利用的。 • 这些部件材料均可再利用和可回收利用。

20160429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表格11浙江省

20160429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表格11浙江省

项目编号: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设计单位:(盖章)设计负责:项目设计:项目校对:项目审核:填表时间: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制2016年5月一、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筑类型□住宅□公建建筑面积m2□新建□改扩建地上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m 建筑容积率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公建节能分类□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形式空调形式项目投资(万元)可达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参照GB/T 50378)□无□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二、关键指标设计汇总指标单位填报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用地面积万m2建筑总面积万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下面积比%透水地面面积比%建筑总能耗tce/a单位面积能耗kWh/m2a节能率%非传统水量m3/a用水总量m3/a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建筑材料总重量t可再循环材料重量t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可再利用材料重量t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B绿地率% 可再生能源总量tce/a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m3/a 建筑生活热水量m3/a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比例%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万kWh/a 建筑用电量万kWh/a 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主要耗能品种及耗能量电能设计总耗量(kWh)燃气种类燃气设计总耗量(Nm3)燃油种类燃油设计总耗量(t)燃煤种类燃煤设计总耗量(t)热力种类热力设计总耗量(t)年能耗设计总量(tce/a)单位面积能耗设计指标(tce/(m2.a))建筑分项能耗耗能系统设计年耗能量(tce/a)分项能耗占总能耗百分比暖通空调系统照明、插座生活热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厨房炊事系统电梯等运输系统其他其他指标说明:三、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四、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简介绿色建筑设计策划项目定位:建设目标:设计方案概述:技术策略:前期调研:应对场地内外可资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调查与利用评估。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表——结构专业(居住建筑)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表——结构专业(居住建筑)
6层及以下建筑及钢结构建筑不作为评审要点;
对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审查高强度钢使用率计算书(附录B)。如全部使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可不提供计算书,但需在设计说明中写明。
或审查竖向结构高强度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50)使用比例计算书。
1建筑结构类型是否为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否□;
1结构类型:6层及以下且设计年限小于50年的混凝土结构
是□否□;
2设计说明□;
3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率计算书□;
4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率是否大于50%是□否□。
是□
否□
合格□
不合格□
2.3.9
对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使用400MPa级(或以上)钢筋占钢筋总重不低于70%的要求;或满足混凝土竖向承重结构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50混凝土用量占竖向承重结构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超过50%。[优选项]
是□
否□
合格□
不合格□
结构专业负责人:
年月日
审定人:
年月日
2.3.4
对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使用400MPa级(或以上)钢筋占钢筋总重不低于50%的要求。高强度钢筋使用比例计算书示例参见附录B。[评分项]
6层及以下建筑及钢结构建筑不作为评审要点;
对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审查高强度钢使用率计算书(附录B)。如全部使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可不提供计算书,但需在设计说明中写明。
1建筑结构类型是否为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否□;
2高强度钢使用率计算书□;
3 400MPa级(或以上)钢筋使用率是否大于50%是□否□。
是□
否□
合格□不合格□

可再循环材料计算书

可再循环材料计算书
请完整填写下表:
建筑材料种类
体积
(m3)
密度
(kg/m3)
重量
(kg)
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
(t)
建筑材料总重量
(t)
不可循环材料
混凝土
79340
2500
198350000
32542.295
260924.049
建筑砂浆
3600
2000
7200000
水泥
900
1600
1440000
乳胶漆


47900
屋面卷材
附录四
可再循环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钢材、铜等)、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
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钢材重量(kg)+铜材重量(kg)+木材重量(kg)+铝合金型材重量(kg)+石膏制品(kg)+玻璃重量(kg)]/1000
建筑材料总重量即为表中所有材料重量之和,换算为t(吨)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C=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建筑材料总重量(t)


272000
石材
214028005源自92000砌块12600
1200
15120000
可循环材料
钢材
3750
7800
29250000



28449
木材
729
600
437400
铝合金型材
41750
28
1169000
石膏制品


1026000
门窗玻璃


591300
玻璃幕墙


40146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附件5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申报项目:申报单位(盖章):参与单位(盖章):自评星级:申报日期:年月日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二○一一年六月填表说明1、此表用于申报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自行填写;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选“√”,不满足要求的项选“×”,不参评的项选“○”,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逐条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证明材料的全称,如有材料编号请一并注明。

4、模拟分析报告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进行介绍,并提供模拟计算电子文件。

目录一、评价标准 (1)二、自评综述 (2)三、自评内容 (3)四、附录 (25)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26)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27)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28)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29)一、评价标准公共建筑设计阶段的星级评价应满足《江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1确定。

表1 设计阶段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二、自评综述经自评估,本项目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达到公共建筑设计阶段星级绿色建筑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总情况见表2.表2 项目设计阶段达标总情况三、自评内容表3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自评表(公共建筑)四、附录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1、建筑总能耗包括建筑采暖,建筑空调,建筑照明和建筑通风,家用电器等各项能耗之和。

2、参照建筑是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用的假想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以及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与所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和体形系数、窗墙比等重要参数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刚性要求。

材料用量比例分析计算书

材料用量比例分析计算书

材料用量比例分析计算书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报告撰写单位:计算日期:一、建筑概况二、计算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陕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细则》;铂悦小区1#楼工程预算书。

三、标准要求第5.4.4 条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应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第5.4.5条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对于6层以上的建筑,满足任一条即判定该项达标:(1)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使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作为主筋占主筋总量的70%以上;(2)混凝土承重结构中采用强度等级在C50(或以上)混凝土用量占承重结构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超过70%;(3)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以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有耐久性合格指标的混凝土检验报告单为依据)用量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超过50%。

第5.4.7条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

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

四、材料用量比例计算(1)预拌混凝土使用量本工程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2)6层以上建筑主筋使用HRB400级钢筋比例计算(3)可循环材料使用比例计算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3377.034/29848.211=10.16%五、结论(1)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满足规范要求,则此项达标。

(2)6层以上建筑主筋使用HRB400级钢筋比例70.7%>70%,满足规范要求,则此项达标。

(3)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10.16%>10%,满足规范,则此项达标。

海南省绿色建筑竣工验收基本规程.doc

海南省绿色建筑竣工验收基本规程.doc

附件6海南省绿色建筑竣工验收基本规程(试行)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5.05前言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建办〔2013〕18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在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建设中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建办科〔2014〕39号)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海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3〕96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海南省绿色建筑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绿色低碳岛”的目标,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共同组织国家和海南省的相关专家,经过多次研讨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完成了本规程。

本规程以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一星级要求和《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试行)》最低分要求为基础,本着“因地制宜”和“控制增量成本”的原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要求。

本规程共分3章,主要内容是:总则、园林工程验收内容、建筑工程验收内容。

本规程由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负责技术内容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参编单位:海南省建筑设计院海南城建业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服务中心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雅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海南南方建设设计有限公司海南华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海南民生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海南分院海南华磊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宏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海口市建筑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海南省农垦设计院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录1总则 (1)2园林工程验收内容 (2)3建筑工程验收内容 (4)1 总则1.1为全面推进海南省绿色建筑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绿色低碳岛”的目标,制定本规程。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考试整理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考试整理1

一、名词解释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

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 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3、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4、Low-e 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

其镀膜层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及对中远红外线高反射的特性,使其与普通玻璃及传统的建筑用镀膜玻璃相比,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

5、光辐建筑一体化:即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V,PV 即Photovolta-ic)。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

光伏建筑—体化(BIPV) 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Building Attached PV) 的形式。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

6、地源热泵:以土壤或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能采集系统、室内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能采集系统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地埋管、地下水和地表水三种形式。

7、病态建筑综合症:也叫建筑物综合症,是发生在建筑物中的一种对人体健康的急性影响,是由建筑物的运行和维持期间与它的最初设计或规定的运行程序不协调所引起。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2)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2)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计算书
计算人:
校核人:
日期: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
1、计算概述
. 项目概述
XXXXXX
. 分析依据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 评价方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评分项中采用可再利用材料
和可再循环材料,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住宅建筑中的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6%,
得8 分;达到10% ,得1 0分。

2、公共建筑中的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10%,
得8 分;达到15 %,得1 0分。

2、计算过程
可再循环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钢材、铜等)、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

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钢材重量(kg)+铜材重量(kg)+木材重量(kg)+铝合金型材重量(kg)+石膏制品(kg)+玻璃重量(kg)]/1000
建筑材料总重量即为表中所有材料重量之和,换算为t(吨)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C=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建筑材料总重量(t)
详下表:
结论:经以上计算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评分项条。

得10分。

绿色建筑评价(运行)标识评审要点

绿色建筑评价(运行)标识评审要点

附件二一、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一般项要求3项)1. 5.3.1 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与设计标识要求是否一致:是评价要点:水系统规划设计(资源、市政条件、用水定额、节水措施、雨水、中水)难易程度:易证明材料:给排水竣工图、水系统规划方案、运行情况说明2. 5.3.2 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与设计标识要求是否一致:是评价要点:给水系统、污水排放、雨水排放难易程度:易证明材料:给排水竣工图、运行情况说明3. 5.3.3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与设计标识要求是否一致:是评价要点:高效供水设备、优质阀门、管道难易程度:易证明材料:给排水竣工图、设备说明书、漏损率计算报4. 5.3.4 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与设计标识要求是否一致:是评价要点:节水器具(延时自动关闭水龙头、感应式或脚踏式高效节水型小便器和两档式坐便器)难易程度:易证明材料:给排水竣工图、设备台帐、厂家提供的设备铭牌或说明书5. 5.3.5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与设计标识要求是否一致:是评价要点:用水安全保障(水质安全保障、管道设备标识)难易程度:难证明材料:给排水竣工图、用水量表(一年)、水质检测报告6. 5.3.6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 与设计标识要求是否一致:是评价要点:年降水量800mm以下不参评、雨水收集回用、雨水入渗:透水铺装、多孔材质铺地、雨水调蓄排放:景观贮留渗透水池、渗井、绿地难易程度:难证明材料:雨水系统竣工图、全年逐月雨水用水量记录7. 5.3.7 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与设计标识要求是否一致:是评价要点:景观补水必须用非传统水源、绿化、道路冲洗、洗车任选其一难易程度:难证明材料:非传统水源系统竣工图、景观竣工图、全年逐月用水量记录8. 5.3.8 绿化灌溉采取喷灌、微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