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汽车造型设计家族元素溯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马汽车造型设计家族元素溯源
作者:欧阳予婧
摘要:宝马汽车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家族元素如双肾格栅、C柱侧窗回勾等都是随着年代和车型有所变化调整的。

本文通过对这些家族元素的传承变化进行介绍分析,以便给国内正在思考家族元素确立问题的汽车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Abstract: In the nearly hundred years of development, BMW’s DNA, such as its kidney-shaped grill and hofmeister kink, have changed with years and prototyp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is process in order to give some references to some confusing local automakers.
目前国内汽车蓬勃发展的业态下,部分企业开始关注自主品牌造型设计的独创性和造型家族元素的传承性;因此研究国外发展历程较长的品牌家族元素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文选择了其中较为突出的宝马品牌作为研究对象。

宝马汽车作为豪华车领域的一棵常青树,历来十分重视家族元素的提炼与传承。

它的家族元素主要包括双肾格栅、C柱侧窗回勾、后置座舱等,这些元素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整车的变化进行过不同的尝试和调整。

双肾格栅造型首次出现在1933年出产的303车型上,这一特征在后续的其他车型上继续发展,最终成为最为明显的宝马汽车品牌特征。

在1936年的328车型上,由于车灯与挡泥板融为一体,双肾变得非常细高;1952年的501车型上,随着车身前脸各部件如挡泥板、大灯、进气口、引擎盖等的整体融合,宝马尝试了在双肾近气口之外,大灯下面另加两个横向扁平进气口的设计,虽然这个设计语言没有得到传承,但显然为设计人员尝试新的处理手法打开了思路;在1955年的507车型中,随着整车比例的变化,原本瘦高形的双肾变成了横向扁平形,这个格栅的比例与形态与现在的车型非常相近;但当时紧随其后的车型还是尝试了其他的可能,比如1962年的1500车型又将中间的双肾调整为细高形,只占前脸很小的比例,而将另外两个大的进气格栅与大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一造型手法一直沿用到八十年代末期;直到九十年代初,集成化整体式大灯的出现才打破这一格局,1992年的M3车型重拾了1955年507型中的双肾与大灯平置的简洁布局,虽然之后的车型中有一些细微的调整,但这一整体格局一直沿用至今。

图一 1933年303 图二 1936年328 图三 1952年501
图四 1955年507 图五 1962年1500 图六 1992年M3
C柱侧窗回勾首次出现在1962年1500车型上,以它的首创人的名字命名为“HOFMEISTER KINK”。

这一特征虽然比较小,但也根据车型和年代的不同做出过相应的调整。

如1987年的750IL车型,转折点的位置调高,从而使得回勾的感觉更为明显,增强了整车的动感;但在1989年的8系车型中,转折点以下的线条变成向下的趋势,向前回勾的感觉反而减弱;2005年的X3车型中,不仅转折点的位置变得很高,回折的线条也变得很长,使得整个侧窗的形态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图七 1987年750IL 图八 1989年8系图九 2005年X3
后置座舱是宝马一贯坚持的造型大比例,除了显示出其品牌的高端定位之外,也与其一贯追求的动感姿态有关。

毋庸置疑,这一大比例上的特征肯定随着车型和年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诠释。

除了这种纵轴线上的家族元素传承,同时代的不同系列车型也会探索一些比较相近的设计语言,留下一些属于他们的时代的印记;就好像一个家族的人总是留有共同的祖先的一些印记,同时处于同一个时期的人又会有一些相似之处。

比如腰线来说,宝马6、70年代的车型上都采用从前贯穿到后的腰线,并且大多数都使用镀铬亮条装饰,使腰线的感觉得以加强,从而塑造一种流畅的动感;而80年代末期则一度变身为前轮包和后
轮包区域鼓起来、中间车门部分平拉的三段式,使得整车的肌肉感加强;90年代后期这种一气贯穿的腰线又重新回归,但镀铬亮条的装饰手法被取消;2000年以后则代之以工艺要求相当高的刀切式腰线。

这些元素虽然不像双肾或侧窗回勾一样是“绝对必须遵守的”宝马基因,但是对于处于这一时代的消费者来说,这些辅助因素也很好地加强了宝马品牌的识别性。

如图所示为2008年左右宝马不同系列车型的尾部造型集合,都采用了凌厉的腰线、同样的侧窗回勾线条和相似的尾部Y0断面。

对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很多消费者而言,即使没看到双肾,看到这条凌厉的腰线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联想到“这是辆宝马”。

图十 2008年左右宝马不同系列车型的尾部造型集合
纵观宝马汽车近一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的
许多家族元素如短前悬、后置座舱、双肾格栅、hofmeister
拐角等都是随着年代的发展一步步积累下来的,其中很多
设计都是通过反复尝试和推敲,最终经过市场的检验和认
可才得以保留。

而且这样的尝试有时候也难免偏离原先预
定的轨道,比如宝马1955年生产的ISETTA 车型,无论从整车风格上还是从设计元素上,都与宝马之前之后的车型相去甚远,但是这款车由于其小巧实用深受民众欢迎,挽救了当时濒临绝境的宝马汽车公司,使它得以继续生存至今。

因此对于我们现在才离开“山寨”道路,刚刚有了品牌意识的汽车企业而言,树立自己的汽车家族元素和品牌识别的道路依然很长,需要放开思路,不断尝试,然后在市场中检验,再进行分析提炼总结,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并且得到属于自己的汽车品牌的独特DNA ,提升品牌附加值。

当然,我们的企业自主品牌家族元素的探索不可能也不必要仍然按照其他大品牌过去的发展历程来走,虽然我们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也可以运用目前一些成熟的
发展模式来加快成长过程,少走一些弯路。

比如现在常见的通过概念车研发探知市场反图十一 1955年
ISETTA
馈以及通过专业调研公司进行专门研究预测等做法,虽然不能完全保证准确,但是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同时加快积累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