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变形性状分析[论文]

基坑变形性状分析[论文]
基坑变形性状分析[论文]

基坑变形性状分析

摘要:结合沈阳市浑南新区某基坑工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引起的变形性状进行分析,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对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测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分析深基坑变形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深基坑变形变形性状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004-02

1 引言

基坑开挖时,破坏了土体原有的应力状态。开挖后竖直方向卸载,土体自重应力释放,使得基坑底部土体隆起。水平方向卸载使基坑外土体移动,引起围护结构变形,进而引起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因此,基坑变形由支护结构的变形、坑底隆起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三部分组成。

本文结合沈阳市浑南新区某基坑工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和对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测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分析深基坑变形的基本规律。

2 工程概况

3 模拟结果分析

3.1 桩体水平位移分析

(1)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整体上略小于实测结果,原因是本文没有考虑地下水渗流、开挖的时空效应、基坑周边环境及施工机械

基坑变形稳定性的分析

基坑变形稳定性的分析 关键词:变形监测监测技术监测网研究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目前各类用途的地下空间已在各大中城市中得到开发利用,地下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也迅速增大,如高层建筑物基坑、大型管道的深沟槽、越江隧道的暗埋矩形段及地铁工程中的车站深基坑等。基坑工程是一种临时性工程,与地区性岩土性质有关。基坑工程造价高,并且临近人口稠密区的狭小场地,在岩土性质千变万化,软土、高水位及其他复杂条件下,对周边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及管线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基坑安全监测反馈的信息化施工应运而生。 基坑的变形预测是基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通过预测数据不断调整优化设计从而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这充分体现了“设计一施工一设计”的科学化施工管理模式。归纳起来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主要为: (1)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通过监测随时掌握岩土层和支护结构内力、变形的变化情况以及周围环境中各种建筑、设施的变形情况,将监测数据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前步施工是否符合预期要求,确定和优化下一步施工工艺和参数,以达到信息化施工目的,使得监测成果成为现场施工工程技术人员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 (2)为基坑周边环境中的建筑、各种设施的保护提供依据。通过对基坑周边建筑、管线、道路等的现场监测,验证基坑工程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及时分析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 (3)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基坑工程监测是验证基坑工程设计的重要方法,设计计算中未曾考虑或考虑不周的各种复杂因素,可以通过对现场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加以局部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因此基坑工程监测可以为动态设计和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一、基坑变形监测研究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城市高层建筑、地铁等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为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率,地下室从一层发展到多层,但往往基坑工程周围建筑设施密集,施工条件复杂,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型基坑变形预测与控制是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变形监测的研究,主要围绕监测技术、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这两个方面。 1、变形监测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测量技术和设备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基坑工程监测技术亦向自动化和高精度方向不断发张。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各类新型

某基坑地面沉降成因分析

某基坑地面沉降成因分析 The analysis of the ground settlement of a pit 胡振烽(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362000) [提要]针对泉州市某基坑地面沉降过大的现象,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得到一些实用的体会。 [关键词]基坑支护;地面沉降;被动区加固;时间效应 Abstract: A ccording to the excessive ground settlement of a pit in QuanZhou, in this paper some relative causes is analyzed and some experience is gained. Keywords: pit retaining; ground settlement; reinforcement for the passive zone; temporal effect 1 工程概况 2 2.1 2.2 动区6φ θ=20 2.3

用二次注浆工艺。图2支护结构设计图 3 基坑监测 在地下室施工期间对基坑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沉降观测和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观测。监测结果显示,在基坑开挖期间(4月13日至7月22日),基坑支护结构最大侧向位移为20.7mm,3)。

设计中采用基坑内被动区加固以提高围护墙被动土压力区的土体强度和刚性。在基坑抗隆起稳定验算中,对于一般的粘性土,计算按同时考虑c 、φ的抗隆起法[1]。当仅按原状土参数计算,kPa c s 1.11=,?=9.6s φ,抗隆起系数1.186.0≤=s K 。但按被动区加固,kPa c sp 45=,?=9.6sp φ,计算得1.1=s K ,按照规范符合要求。从图4中可以看出:坑内没有被加固的c 区仍处在滑动面以内,显然就会降低抗隆起安全系数,增大土体位移和地面沉降。因此,当嵌固深度下部存在软弱土层时,加固和改善基坑土体的范围尚应考虑产生深部土层滑动范围。 4.2考虑时间效应影响 力学分析及工程实践表明基坑支护施工与地层位移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时间效应。尤其对于淤泥质粘土及软塑粘土,流变性就更明显。由于该基坑面积较大,滑动临空面就大,并且自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缓慢,至浇好钢筋混凝土底板历时30天(5月10日至6月10日),过程曲线中出现平缓段(5月10日开始),但10天后又出现上升段,直至第57日才逐渐稳定。 综合分析可知,沉降量过大主要是基坑施工速度慢,暴露时间长且面积大,造成基坑被动承压区土体流变的速率和幅度都比较大,亦将增大墙体被动压力区的土体位移和墙外土体向坑内的位移,因而增加地表沉降。按照时空效应法[1],最大地面沉降为v v v δδ δ?+=',非施工因素所增加的施工沉降量∑∑+=?H K t a i i i v αδ,式中i a 某道支撑拖延一天而引起的沉降量(mm/d),i t 拖延天数,i K 某种施工因素所引起的沉降增量系数,H 基坑开挖深度,沉降与深度的关系系数α可根据基坑稳定系数确定。经计算可得mm v 6.395000%9.02.03002.1=??+?=?δ。 4.3考虑降水固结影响 基坑施工期间抽排水同样会引起地面沉降。抽排水过程中在基坑外侧形成漏斗曲线,在降水曲线范围内,饱水地层(如淤泥夹细砂)水位下降形成的渗水附加有效应力所引起土体的压缩,即为渗透固结沉降。 按照土的附加压力计算法[3],土的沉降ε ω+???=1a H P ,式中P ?为土壤骨架的附加压力,H 为土的压缩层厚度,a 为土的压缩系数,ε为孔隙比。沉降计算时主要考虑含水量大,压缩性大的软土层的固结沉降,即淤泥和淤泥夹砂层,经计算可得总沉降范围为8.07~28.06cm ,按照经验抽水20天的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25%左右,即2.0~7.0cm 。 除以上所述外,还有其他相关的因素影响地面沉降。如支护桩的桩周土和桩端持力层承载能力差,基坑开挖期间支护挡墙在自重和地面超载作用下会产生附加地面沉降。 5 体会 (1)围护结构设计时除应进行稳定性验算外,还需要按照极限平衡设计方法验算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并确定坑内被动区加固范围,以有效减少基坑隆起量,避免出现隆起破坏。 (2)在具有流变性的地层中进行基坑施工,应充分发挥和利用时间效应来控制基坑变形,做到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一幢门字形酒店、六幢不同高度公寓和整体地下车库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000m 2,总建筑面积约23 万m 2,地下建筑面积约8.7 万m 2。 本工程基坑总面积约29300m 2,东西向长约300~400m,南北方向长约40~110m。基坑总延长线为785m,地下室为三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8.2m、-18.7m,管线分布复杂。基坑北侧紧邻海河,南侧是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海河水位的变化及张自忠路面动荷载的干扰都将是某基坑监测的难点。基坑监测等级为一级,监测手段众多,监测内容、监测工作量及监测难度均较大。 二、依据及原则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3) 5. 《天津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J1-88) 依据规范和天津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物基坑施工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及基坑设计的相关要求;为确保建筑物地下基坑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在基坑开挖和施工期间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其不对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用科学的数据指导基坑信息化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三、基坑监测项目 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要素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并确保施工安全,综合本工程周边环境状况及围护结构和支护体系的特点,遵照设计的相关要求,本工程共进行如下几项基坑监测工作: 1、周边环境监测 A、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B、基坑外道路变形监测; C、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 D、基坑外承压水水位监测; E、基坑外土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F、基坑外土体表面变形监测; G、海河堤岸变形(沉降、变形)监测; 2、围护结构监测 A、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B、围护桩桩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C、围护桩内、外侧水土压力监测; D、围护桩的竖向钢筋应力监测; 3、支撑体系和立柱监测 A、支撑轴力监测; B、钢格构柱及立柱角钢应力监测; C、立柱位移和沉降监测;

软土基坑变形全过程控制方法

软土基坑变形全过程控制方法 【摘要】引对基坑变形的发生、传递、最终影响三个环节,提出了对蛮形进行全过程综合控制治理的概念,将基坑变形控制分为变形的源头控制、变形传递过程控制、保护目标变形的个别控制与治理三个部分,结合时空效应施工法和开发的新型工艺,建立了软土基坑全过程变形控制方法。【关键词】软土基坑全过程变形控制注浆1前言 在多年的城市软土地下工程实践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软土基坑设计预测和实际施工结果之间常有巨大差异,保守的设计和昂贵的加固措施并不一定能保证基坑周围岩土环境的变形要求。本文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针对基坑变形的发生、传递、最终影响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对变形进行全过程综合控制治理的理念,将地下工程变形控制分为变形的源头控制、变形传递过程控制、保护目标变形的个别控制与治理三个阶段。以深基坑工程为例,在此全过程控制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基坑工程时空效应施工法、微变形调整手段和远程监控管理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地下工程微变形控制方法体系,并成功地应用于上海的地铁建设和其他的市政工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基坑变形全过程控制理论 基坑变形系统是由三个元素构成的:变形来源、传播途径和保护对象。基坑开挖卸载引起围护结构向基坑内的变形,围护结构的变形引起其后面的土体位移以填充由于围护结构变形而出现的土体损失,并逐渐向离基坑更远处的土体传递,在一定时间内传递到地面和建筑物处引起地面以及建筑物的沉降。基坑开挖引起的岩土环境问题可以用一个直观的流程图来表示,如图1所示。 图1基坑变形系统示意图 这里将基坑支护结构、土体、坑外重要保护对象三者看成是类似于传染源、传播媒介、传染对象的一个有机系统。基坑周围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控制基坑变形的影响,保护基坑周围的重要建构筑物。从这个系统的传播机理可知,切断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有效地控制变形的发展,从而实现岩土工程环境保护的目的。基坑变形全过程控制理论就是基于对这个变形系统的认识,提出从全方位对基坑变形进行控制,进而最终有效地解决基坑变形。基坑变形全过程控制方

建筑变形监测毕业设计论文

建筑变形监测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越来越呈现向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发展的趋势。而多层及高层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的水平或者垂直位移,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建筑的安全,造成国家和人民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与预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测绘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变形监测是一种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实时获取变形体的动态位移信息来预警变形体的安危状况。在测量工作的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变形监测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针对多层及高层建筑物,研究探讨建筑工程变形监测常用技术方法以及如何在保证建筑工程自身稳定的同时,有效控制建筑的变形以保证工程及周围环境安全的技术和方法。总之,建筑变形监测己经成为建筑设计、监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重点分析比较几种不同变形观测的方法,特别是建筑基坑变形、建筑沉降位移、水平位移、倾斜位移、沉降位移、挠度的变形监测。 关键词:建筑物、变形监测、建筑基坑变形、水平位移、倾斜位移、沉降位移、挠度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ity development, building more and more presents to multi-layer, high-rise and super high-ris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multi-storey and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will have certa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nd even endanger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caused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to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Therefor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of build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is also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the fiel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monitoring the deformation body safety, it gets the deformation body through real-time dynamic displace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warning of deformable body. In the practice of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of work activitie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multi-storey and high-rise building, research building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methods and how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itself at the same tim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technology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short, the build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has become a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everal different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method,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pit defo rmation, building settlement displacemen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ilt displacement, displacement, deflecti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深基坑变形监测与分析

深基坑变形监测与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深基坑工程位于市区,建筑面积25767 〃,框剪结构,地下 2 层,地上31 层,首层架空层层高为5.0m ,二层以上为标准层,层高均为3.10m ,外地坪标高为-0.000m ,天面标高为97.5m ,建筑物顶部标高为110.50m 。 1.1 周围环境 场地地势平坦,地质结构简单,但周边环境较复杂,北面临城市道路,东、南、北面与高层住宅楼相邻,小区有自来水、通讯管道、煤气管道等地下管线,因此也作为监测对象。 1.2 工程地质 根据工程勘察报告,场地自上而下土层为:①杂填土:厚 1.2?1.5m ;②淤泥:厚7.5?9.0m :③粉质粘土:厚4.0?6.0m。 1.3 基坑支护结构 基坑呈凸型,开挖深度8.4m ,基坑开挖地层主要为软弱土、高压塑性、力学性质差,邻近有建筑物、城市道路、地下管道等,场地不具备放坡条件。设计支护结构为静压沉管灌注桩(?600@1000m m ),混凝土强度为C25,桩顶一道冠梁,桩长约15m,配2道钢管式水平支撑,间距沿基坑开挖深度等间距设置(间距为2.8m)。

2 变形观测方案 根据监测的设计要求及本工程实际情况,变形观测点布置 2.1 基准点布置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设3 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布置在大于3 倍基坑以外平坦位置。固定基准点要做到既服务于基坑变形测量,也可服务于后期的拟建工程主体变形测量。 2.2 基坑观测点布置 ①支护桩桩顶沉降及位移:共布置10个点(al ~ a10 );②基坑侧向变形观测:共布置9个点(bl?b9 ),基坑开挖期间,每隔2d 监测一次,位移速率较大且呈增长趋势时,监测频率加密到1 次/ d ;③地下水位监测:在此工程基坑开挖中,每隔3d进行一次观测;④流砂观测;⑤周边环境沉降观测:共布置12个点(cl?C12), 观测频率7d/1 次。 2.3 观测方法及工程预警值 桩顶变形、地下管道变形采用水准仪和经纬仪观测;基坑侧向变形采用测斜仪进行观测;基坑外水位采用电测水位仪观测。 工程的预警值:①桩顶变形:水平位移30mm ;煤气管道变形: 10mm ;自来水、通讯管道变形:30mm ;②基坑外水位:水位下降 1000mm,速率500mm/d :③周边建筑沉降:最大沉降值10mm , 最大差异沉降△ Smax <5mm ;④流砂:须立即报警,必要时进行处理;⑤道路沉

基坑变形监测及变形机理与规律分析研究

基坑变形监测及变形机理与规律分析研究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建筑基坑工程的开挖深度不断加深、施工难度越来越大,由此基坑的变形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首先对基坑的变形监测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分析基坑变形的原因和机理,最后总结了基坑变形的规律,为正在从事基坑变形监测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基坑;变形监测;变形机理;规律分析 1 前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建筑工程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由此也使得建筑的基坑逐渐朝着深开挖、工作面较窄的方向发展。目前,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被称为保证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基坑工程的监测包含基坑的变形监测、地下水动态检测和应力检测。由于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开挖深度越深,土体原有的平衡被破坏的越严重,因此在土的应力发生变化之后,其支护结构也发生变形,这就容易导致建筑的周边地面产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并且在这些现象周而复始、相互影响的作用下,严重威胁着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以及周围临近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安全。除此之外,建筑基坑的变形与周围的环境、天气情况、基坑的开挖深度以及开挖方法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只有对其进行变形监测,才能够实时发现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时对造成的危险进行预防,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鉴于此,基坑的变形监测是基坑工程开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加强对于基坑的变形监测研究十分重要。 2 基坑的变形监测 2.1 基坑变形监测的重要作用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建筑的基坑都比较浅,因此基坑技术并没有得到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深基坑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对于深基坑的变形监测也得到了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大型的建筑工程中,很难单纯的从理论上对基坑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只有将理论、经验和检测相互结合,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开展基坑变形的现场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首先,基坑的变形监测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实时的动态信息。由于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常常受到周边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其变化无规律可循,所以容易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一定的伤害,一旦危险发生则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鉴于此,这就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的检测,从而掌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完整版

xxx工程 基 坑 支 护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批人:日期: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地基条件及水文特征 (2) 四、基坑周边环境概况 (2) 第二章施工方案 (2) 一、基坑土方开挖 (2) 二、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3) 三、基坑支护方案 (4) 四、边坡变形观测方案 (5) 六、排水处理 (6) 七、基坑后期维护 (6) 第三章质量控制措施 (7) 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7) (一)、修整面壁质量控制措施 (7) (二)、土钉制作质量控制措施 (7)

(三)、喷射作业质量控制措施 (7) 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7) 三、重要部位控制措施 (8) 第四章施工中有关问题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8) 一、施工噪音 (8) 二、环境保护 (8) 第五章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应急预案 (9) 一、局部垮塌 (9) 二、裂缝处理 (9) 三、软弱层处理 (9) 第六章安全施工措施 (10) 一、管理目标 (10) 二、组织管理 (10) 三、安全防护管理 (11) 第七章应急预案 (13) 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 (15) 一、现场总平面管理 (15) 二、环保措施 (16)

三、施工操作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7) 四、消防管理措施 (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本工程业主有关要求 3.本工程有关设计图纸 4.选用规范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8)《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10)《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1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12)《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柴桑郡 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基坑工程施工监测

内容摘要 文章以第三方监测单位角度,通过对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设、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基坑工作控制与管理,具体基坑监测方案的介绍,一方面总结了基坑监测的主要内容,反映出进行监测的总体思路。另一方面,通过实测上海基坑监测和制定具体方案,保证基坑监测方案和实际施测达到要求,为信息化施工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确保建筑基坑安全和保护基坑周边环境。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基坑监测点的布置............................................. 第一节基坑工程监测点布置的一般规定............................ 第二节围护体系监测点布置 ...................................... 第六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绪论 基坑监测的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市区的地价日趋昂贵。向空中求发展、向地下深层要土地便成了建筑商追求经济效益的常用手段。在建筑工程市场上,三层的地下室已是司空见惯,随之而来的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也从最初的5—7m发展到目前最深已达35m(成都).由于地下

基坑工程监测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坑工程的综合监测 学院名称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年 5 月 6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 基坑开挖监测 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实际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理论研究其它√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从最初的5~7m发展到目前最深已达20m多。由于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首先,靠现场监测据来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第三,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充当耳目。监测在取得大量测试数据同时对工程总结经验、完善基坑的支撑、提高设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我市周边地区的基坑工程事故分析可知,由于部分单位不重视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测,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工程事故,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事故。如基坑围护结构的失稳,周边建筑的裂缝及地下设施的破坏。因此,当前对于我基坑开展监测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坑变形控制

基坑变形控制 1概况 、下穿道概况 连云新城滨海大道(新城闸~西墅闸)新建工程,设计起点位于新城闸,桩号K0+000,终点位于西墅闸,桩号K2+,长2.887km。 下穿道工程为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中下穿纵五路隧道部分,下穿道采用箱形框架与U 型槽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中间箱型框架结构段120m,两端的U型槽结构段分别180m、170m。 隧道施工采用直壁式支护大开挖方法,基坑开挖宽度29m,基坑最深处距现状地表。基坑两侧为Ф800mm灌注桩,桩长20m,桩间距1m。灌注桩外侧施工双排Ф650mm水泥搅拌桩做止水用,坑底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加固深度4m。坑内支撑采用Ф609mm钢管,支撑钢管水平间距,上下设置两层支撑,层间距。 本工程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二级,基坑外地面最大沉降量≤100mm,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100mm。 、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勘察过程中钻探揭露、取样分析、结合静力触探资料,参照区域性地层资料,将场地内上部地基土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 ①-1层砂性填土:回填时间不超过3个月,不均匀混有少量碎石、角砾及少量砂性土。厚度:~3.30m,平均2.24m;层底标高:~2.04m,平均。 ②-1层冲填土:灰色~青灰色,流塑,光滑~稍有光滑,具腥味。场地普遍分布,厚度:~4.10m,平均2.64m;层底标高:~-1.12m,平均。 ②-2层淤泥:青灰色,流塑,光滑,具腥味,局部相变为淤泥质粘土。场地普遍分布,厚度:~13.80m,平均12.84m;层底标高:~-13.28m,平均。 ③层粘土夹粉质粘土:褐黄色,坚硬~硬塑,少量可塑,上部含少量粒径1~2cm 直径不等的钙质结核。场地普遍分布,厚度:~6.80m,平均5.63m;层底标高:~-18.82m,平均。 ④层粘土:褐黄色杂灰绿色,可塑,光滑。场地普遍分布,厚度:~5.70m,平均4.32m;层底标高:~-23.79m,平均。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1)

佳·克拉项目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编制: 甘肃统建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佳·克拉项目部 二○一七年九月二十日

目录

附图一: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一、编制依据 1、佳·克拉基坑开挖图; 2、佳·克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佳·克拉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佳·克拉项目基坑降水设计》;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7、《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9、基坑监测强制性条文。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佳·克拉。 工程地点:拟建场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吴家崖村,场地北邻吴家崖村田地。东侧为吴家崖村,南临山水嘉园1#地块,西临佳·水岸华庭C地块。拟建场地近南北宽约,东西长约。 本工程±绝对标高为。地下二层,地上A塔十八层,B塔十五层,商铺为地上三层。结构形式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本工程基础采用筏板,东塔筏板厚度为1800mm,开挖深度为;西塔筏板厚度为1500mm,开挖深度为,,商铺为300厚的防水板,开挖深度为。 本基坑安全级别属于一级基坑。

(二)地层岩性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为: al):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属第四系冲积产物;黄褐色,坚硬-硬塑; ①粉质粘土(Q 4 土质均匀,含少量植物根系和少量泥岩碎屑,孔隙较发育,有光泽,无瑶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层厚为~,层面标高~。 al+pl):该层除区域缺失外,基本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冲、洪积成因,青灰色, ②圆砾(Q 4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值=~击,中密-密实,接触排列,磨圆度较好,颗粒形状呈圆状-亚圆状,级配较好,颗粒间充填物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粉土,骨架颗粒成分主要为变质岩、石英岩和花岗岩等,中风化,圆砾一般粒径为~,偶含卵石及漂石。层面埋深~,厚度~,层面标高~。 ③强风化泥岩(N):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半成岩,褐红色-灰绿色,微裂隙及风华裂隙较发育,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白云母等为主,泥钙质胶结,碎屑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点,强风化泥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层面埋深~,厚度~,层面标高~。 ④中风化泥岩(N):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半成岩,褐红色-灰绿色,见微裂隙,致密;矿物成分以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白云母、长石、石英等为主,泥钙质胶结,碎屑结构,巨厚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桩状,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点,未经扰动时坚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层面埋深~,勘察厚度~(未揭穿),层面标高~。 (三)气象 天水市气候类型属暖温带轻冰冻中湿区,据天气气象局资料,本区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历年最冷月相对湿度平均62%,最热月平均湿度73%,年最大降水量,降水多集中在7、8、9月份,多暴雨,夏季多东北风,夏季平均风速s,冬季多东风,冬季平均风速s,30年遇最大风速s,年雷暴日天,年沙暴日天,年雾日数天,历年最大积雪厚度15cm,地表有季节性冻土,标准冻土深度,场地内无地表水。 (四)地下水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②圆砾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完整版

WORD格式 xxx 工程 基 坑 支 护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审批人:日期: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地基条件及水文特征.....................................................................................1... 四、基坑周边环境概况.........................................................................................2... 第二章施工方案.................................................................................................... ...2... 一、基坑土方开挖................................................................................................ .2... 二、降水工程施工方案.........................................................................................2... 三、基坑支护方案................................................................................................ .3... 四、边坡变形观测方案.........................................................................................4... 六、排水处理................................................................................................ .........5... 七、基坑后期维护................................................................................................ .5... 第三章质量控制措 施 ...............................................................................................5... 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5... (一)、修整面壁质量控制措 施.......................................................................5.. (二)、土钉制作质量控制措 施.......................................................................5.. (三)、喷射作业质量控制措

变形监测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越来越呈现向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发展的趋势。而多层及高层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的水平或者垂直位移,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建筑的安全,造成国家和人民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与预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测绘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变形监测是一种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实时获取变形体的动态位移信息来预警变形体的安危状况。在测量工作的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变形监测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针对多层及高层建筑物,研究探讨建筑工程变形监测常用技术方法以及如何在保证建筑工程自身稳定的同时,有效控制建筑的变形以保证工程及周围环境安全的技术和方法。总之,建筑变形监测己经成为建筑设计、监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重点分析比较几种不同变形观测的方法,特别是建筑基坑变形、建筑沉降位移、水平位移、倾斜位移、沉降位移、挠度的变形监测。 关键词:建筑物、变形监测、建筑基坑变形、水平位移、倾斜位移、沉降位移、挠度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ity development, building more and more presents to multi-layer, high-rise and super high-ris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multi-storey and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will have certa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nd even endanger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caused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to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Therefor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of build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is also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the fiel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monitoring the deformation body safety, it gets the deformation body through real-time dynamic displace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warning of deformable body. In the practice of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of work activitie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multi-storey and high-rise building, research building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me thods and how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itself at the same tim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technology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short, the build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has become a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everal different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method,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building settlement displacemen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ilt displacement, displacement, deflecti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Keywords: building, build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deformation of foundation pi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ilt displacement, dis placement, deflection

基坑坍塌原因分析

摘要:基坑坍塌原因复杂,涉及地质及勘察、支护设计、施工技术和管理、基坑周边环境等。本文分析近三年来发生的重大基坑坍塌事故,提出防范事故建议。 关键词:基坑坍塌 1概述 近三年建设部备案的重大施工坍塌事故中,基坑坍塌约占坍塌事故总数的50%。塌方事故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施工坍塌的专项治理是近 年来建筑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 基坑坍塌,可大致分为两类: (1)基坑边坡土体承载力不足;基坑底土因卸载而隆起,造成基坑或边坡土体滑动;地表及地下水渗流作用,造成的涌砂、涌泥、涌水等而导致边坡失稳, 基坑坍塌。 (2)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或者稳定性不足,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导致边 坡失稳,基坑坍塌。 导致基坑坍塌的原因可归结为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本文分析基坑坍塌事故 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防范建议。 2基坑坍塌事故概况 2.1发生事故的企业,无施工资质和无施工许可证者占企业总数的近50%, 10%左右的企业属三级或者三级以下施工资质。 2.2坍塌事故中,工业与民用建筑约占54%,道路、排水管线沟槽约占38%, 桥涵、隧道的约占8%。 2.3放坡不合理或支护失效引发的事故约占74%,其中无基坑支护设计导致 的事故约占60%。 2.4未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引发的事故约占56%,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导致的事故约占19%,不严格按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导致的事故约占25%。 2.5发生坍塌的基坑(或边坡)深度从1.9米~22米,发生在1.9米~10米 的事故约占78%,10米~20米的约占17%,20米以上约占5%。 3基坑坍塌事故分析 3.1地质勘察报告不满足支护设计要求 地质勘察报告往往忽视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所需的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不注重对周边土体的勘察、分析,这使得支护结构设计与实际支护需求不符。某办公楼基坑设计深度6米,仅对建筑物范围内的土体 进行了勘察,而基坑边坡淤泥质土层的相关指标,凭“经验”给出。因提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