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科调查报告榆林市关于落实地方病防治情况的调查报告
学校名称: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入学时间:
一、各病种防治基本情况
(一)碘缺乏病
俗称“大脖子病”或“瘿瓜瓜”。是由于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缺乏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碘”,使机体摄入碘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其典型表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主要危害是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儿童智力落后和体格发育迟滞,甚至造成永久性障碍,是影响优生优育和人口素质提高的最广泛的地方病种。
碘缺乏病在我市流行时间久,病情重,病区分布广。我市12个县(区)均属缺碘地区。2001年8月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对我市地方性甲状腺肿现患进行调查,据测算全市有19.14万现症病人需要治疗,其中Ⅰ度为17.54万例,Ⅱ度为1.6万例,病情以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5县区为重。
补碘是碘缺乏针对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而补碘最基本的方法是食盐加碘,只要全民普遍正确服用加碘食盐,就可以预防碘缺乏病。50年代中期,我市开始逐步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1975年提出“五年左右在全省基本消灭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目标后,我市在加强碘盐加工供应的同时,广泛采用药物等治疗方法,累计治愈地甲病病人近万人,1980年陕西成为全国第一个达到基本控制地甲病的省。后来由于思想麻痹松懈,大量私盐冲击市场,碘盐合格率急剧下降,病情回升。1995年调查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仅为20%,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平均高达30%左右,其中神木瑶镇和横山雷龙湾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60%、85%。为实现2000年消灭碘缺乏病的国际承诺,省上制定了行动计划,发布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管理条例,并与地市签定任务责任书。我市对此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1998年地委、行署决定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碘盐配售制,以后相继制定了《榆林碘盐配售制实施办法》、《关于加强碘盐配售制和消除碘缺乏病有关问题的通知》、《全市乡镇碘盐普及达标考核办法》、《加强盐业市场管理的通告》等文件,并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组织专门工作组,深入榆阳区、子洲县督促和协助2县区取缔土小盐生产。经过不懈努力,全市碘盐合格率、覆盖率、人群碘营养水平明显提高。省政府“十一五”重点地方病防治实施规划出台后,我市加强组织领导、制定5年地方病防治计划,增加资金投入,市政府与市级相关部门和所辖12县区政府签定5年防治目标责任书,打响了全市地方病防治“十一五”攻坚战。随着我市各级政府补贴的增加、碘盐普及率大幅度上升,碘缺乏病发病率明显降低。2009年我市对12县区全部实施碘盐监测及相关病情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居民用户碘盐合格率99%,碘盐覆盖率99.75%,合格碘盐食用率98.76%,甲状腺肿大率在5%以下。到2010年12个县(区)有望达到国家碘缺乏病阶段消灭目标。
(二)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人体长期通过水、空气、或食物等摄入过量的氟引起的以牙齿和骨骼损害为主的一种中毒性地方病,又称氟骨病。病症早期为牙齿着色、变质、缺损,称氟斑牙;随着氟在体内不断蓄积,出现肢体疼痛、变形、重者弯腰驼背和瘫痪,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氟中毒分水型和燃煤污染型,我市属饮水型,氟病人群流行特点是氟斑牙的患病率无性别差异,8岁前易患此病。氟骨症患病率女多于男,2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增加。
全市12县区均为饮水型氟病区,有3368个行政村、6582个自然村属病区,病区人口约16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7%,其中轻病区人口约96万人,中重病区约66万人。病情以定边、靖边最重,在全省乃至全国属于重病区。
80年代以来,省、市、县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向病区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防氟改水、并免费治疗现症病人。历年累计完成改水受益人口676007人(“十五”期间解决了31.76万人),其中轻病区174602人,中重病区467703人;免费治疗氟骨症病人近1万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以上,有一大批病人重新获得了生产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十一五”期间,我市又将36万病区人口改水降氟列入计划,市政府将投资6亿元资金,利用3年时间,解决白于山区100万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包括氟病区改水。通过免费治疗和改水措施的落实,我市氟中毒防治工作可望在“十一五”期间发生根本性变化。
(三)大骨节病
俗称“柳拐子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关节病。大骨节病在我市分布于榆阳、神木县北部的14个乡镇和横山县塔湾的2个村,病区人口约18万人,据2006年调查,现症患者3030例,患病率为1.68%。早在六、七十年代,我市就在病区开展了锅巴盐、卤碱疗法,并实施硫磺改水和换粮措施防治大骨节病等,但防治效果并不理想。80年代开展了病区人口普服硒盐防治工作,效果较为明显。“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市根据全省的安排和已取得的经验,在病区实施了“病区普服硒碘盐、打深井改水、搬迁、换粮”,防病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战略。到目前为止,横山县已摘掉了大骨节病病区的帽子,神木县已达到国家控制区标准,榆阳区从2006年起连续3年未检出阳性病例,儿童X线阳性检出率3年为零。全市病情处于稳定或稳定下降趋势,重发病区榆阳区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四)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或“爬床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羊、病牛。人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发
烧、乏力、出汗、关节疼痛等,若得不到及时诊治,就会转为慢性而经久不愈,丧失劳动能力;家畜得病后主要表现为母畜流产,牲畜数量明显减少,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我市在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曾发生大面积暴发流行,是我省流行最早、最严重的历史疫区。1952年在定边县种羊场发现首例患者,并从其患者血液中分离出我国解放后第一株羊型布鲁氏菌。随后在米脂、府谷、清涧等县相继发现人间布病患者。此后,此病在我市各县陆续发现,不同程度地蔓延到12个县的129个乡镇,581个行政村,累计检出患者2444例。1952年至1980年,全市共发生35起人间布病暴发流行。从1973至1980年,我市开展了家畜大面积灌服免疫,采取了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现症病人开展了积极的药物治疗。到1980年,不仅控制了人间布病的发生,也基本控制了畜间布病的流行。1986年,全市达到了以县为单位的布病控制区标准。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省种羊大量引入,畜间交易频繁,疫情又有重新抬头之势。1996年,出现了以绥德县为中心的南部6县布病暴发流行,疫情很快向四周波及,是我省历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布病暴发流行,仅绥德县就查出布病患者484人,发病率为143.46/10万。通过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但并未从根本上切断传染源。2001年以来,疫情再次出现回升,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疫区由原来南部6个县扩大到12个县区,且局部地区出现多点暴发流行,防治形势极为严峻。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报告布病患者3161例,较2001年上升15.49倍。今年截至6月30日全市报告新发病人471例,与去年同期的423例相比,增加11.35%,分布在10县区100个乡镇。国务院和省政府密切注视我市布病流行态势,组织专家和检查组多次深入进行调研,督查指导我市防治工作。
(五)鼠疫
鼠疫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我市是全省鼠疫重点防范区,定边县为全省唯一属鄂尔多斯长爪沙鼠疫源地。全市除吴堡县外,其余11县区均属鼠疫历史疫区。据调查证实,我市人间鼠疫最早始于1905年,历次鼠疫流行共波及我市11个县区514个村,发病人数8138例,死亡7383例,病死率达91%。2000年12月初至2001年定边县再次发生动物鼠疫暴发流行,疫情波及3个乡镇的7个行政村,疫区面积约800多平方公里,流行持续5个月,共检出鼠疫菌53株。2006年4月底,鼠防专业人员在开展监测工作中,又及时发现了定边县局部地区的动物间鼠疫疫情,检出鼠疫菌15株。三次动物间鼠疫疫情共检出鼠疫菌80株,每次疫情发生后,通过省、市、县三级共同努力,合力围歼,很快扑灭了鼠间鼠疫的流行,杜绝了人间鼠疫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