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拌热再生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1. 工艺流程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通过将原有道路表层的老沥青路面进行清理、热再生处理,再与新的石料和沥青混合后进行再生再铺。

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 清理:首先需要对原有的沥青路面进行清理,包括表面硬化层、损坏路面的切割拆除等操作,确保路面清洁。

(2) 破碎烘干:将切割下来的老沥青路面进行破碎和烘干处理,使其成为再生料。

(3) 混合搅拌:将再生料与新的石料和沥青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

2. 技术优势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相比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具有诸多优势:(1) 环保高效:通过再生处理,可以充分利用原有沥青路面的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施工周期短:相比传统的路面施工工艺,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周期更短,可以快速完成道路施工,减少交通影响。

(4) 路面质量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经过专业混凝土搅拌设备进行搅拌,可以使路面质量更加均匀,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二、质量控制方法1. 材料质量控制(1) 石料质量:对于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石料,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筛分和质量检测,确保石料符合要求。

(2) 沥青质量: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质量对路面施工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对沥青进行质量把控,确保其符合标准。

2. 设备操作质量控制(1) 设备运行:对于破碎烘干设备、混合搅拌设备、热再生摊铺设备等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检测,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施工操作: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均匀、摊铺平整。

(1) 施工检测:在热再生摊铺过程中,需要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厚度、坡度、平整度等进行实时检测,确保路面施工符合要求。

(2) 实验室检测:对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概述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是一种利用沥青混合物再生技术进行路面维修和改造的方法。

通过将旧沥青路面铣下来,将沥青再生料与新沥青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再生加热,再与石料进行拌和,制备成热拌沥青混合料,再用于路面施工。

该工法被广泛应用于路面改造、城市道路甚至高速公路的拓宽和修复等工程中。

工艺流程1.路面铣刨:将原路面厚度铣刨至砂浆层以上,将旧材料取出。

2.搅拌:将再生沥青料与新沥青料按比例混合,然后将其加入到搅拌车中进行充分搅拌。

3.再生加热:使用专业的再生加热设备将搅拌好的沥青料进行加热,再生沥青料的温度一般在160-250℃之间。

4.石料拌和:将加热的沥青料与经筛选后的石料进行拌和,形成热拌沥青混合料。

5.运输: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将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至施工现场。

6.施工:将热拌沥青混合料均匀铺设于路面上,再进行压实和养护。

工法优势1.环保节能:该工法将旧路面材料进行再生利用,降低了新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省了能源。

2.降低成本:因为再生沥青料的使用量减少,所以相对于传统的路面改造工艺,该工法成本更为低廉。

3.保护原材料:该工法的运用减少了对天然资源的占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

4.施工质量高:经过再生加热和搅拌、拌和后的材料,其性质和质量均达到或超出原新材料的性能水平,确保修补后的路面质量长期稳定,使用期也延长了。

工法应用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目前在国内的城市道路改造、高速公路的维修、机场道面改造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工法在公路养护领域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养护施工的重要方向。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具有环保节能、降低成本、保护原材料、施工质量高等优点,是道路改造和维修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未来,对于公路养护领域而言,该工法的发展前景更是非常乐观,将有效地推动我国公路养护行业的发展。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一、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拟选用连续式拌和设备进行拌制.2、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料仓数量应不少于2 个,料仓内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含水量应不大于3%。

3、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与拌和时间应根据拌和设备的加热干燥能力、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含水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等综合确定,以生产出均匀稳定的沥青混合料为原则.混合料出料温度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高5℃~15℃。

4、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制的其它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规定。

二、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根据连续式沥青搅拌楼和摊铺机的摊铺能力及运距计算车辆数,保持摊铺机前有3~5辆运料车等候为宜,运输车辆拟采用大吨位运输车。

2、运输前对车辆性能进行检查,使用性能良好的运输车,防止运料过程中车辆发生故障。

3、运输车辆的车厢应清扫干净,严禁有泥沙或其它杂物残留车厢;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在车厢侧板和底部涂防粘薄膜剂。

4、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分几层装料,移动次数尽可能多,以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

5、运料车均应用完好的双层蓬布覆盖设施,以便保温、防雨或避免污染环境。

6、卸料后,对残余的混合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结硬。

三、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处理下承层:1)彻底清扫、冲洗下承层的污染物,砂浆和其它浮渣应用钢刷擦清。

2)下承层的坑槽、松散和其它病害应按规定用沥青混合料修补。

3)对下承层的标高、横坡、平整度要进行检测,对影响质量且无法在上面层消除的缺陷地段进行调平。

2、摊铺1)摊铺温度宜控制在160℃~170℃之间,不得低于150℃。

2)每次摊铺前,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调试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关、链板送料器的转速相匹配,螺旋分料器应不停地转动,且速度不宜太慢。

分料室中的沥青混凝土应保持高度不变并不低于螺旋分料器的轴顶或接近螺旋顶部,不应使沥青混合料时多时少。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及施工实施要点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及施工实施要点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及施工实施要点1、设备要求1.1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生产设备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有关规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配备不少于2 个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冷料仓。

2.应配备独立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加热滚筒,RAP 加热滚筒出料口应安装测温装置,温度测量精度宜不低于±3℃。

3.应配备独立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热料暂存仓,热料暂存仓应具有加热保温功能并宜具有料位检测装置。

4.应配备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配料装置和计量装置,静态计量精度宜不低于±0.5%。

5.RAP 供给系统的供料能力、燃烧器的供热能力、RAP 加热滚筒的生产能力应满足设备最大生产能力的要求。

6.加热装置应确保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不与火焰直接接触。

7.RAP 加热滚筒内应设置避免RAP 粘附滚筒内壁的专门装置。

8.应根据需要配备沥青再生剂的储存、计量、喷洒装置,再生剂静态计量精度宜不低于±0.3%。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既可以使用间歇式拌和设备也可以采用连续式拌和设备生产,但是目前连续式拌和设备在我国很少使用,本规范规定了使用间歇式拌和设备的要求。

当RAP掺加比例小于10%时,可不需要独立的RAP加热滚筒和热料暂存仓,常温的RAP可直接进入到拌和锅中与热集料、热沥青等拌和生产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对于RAP与新集料一起进入加热滚筒的厂拌热再生设备,需要对加热滚筒进行专门设计避免RAP过度老化等不利情况发生,经过充分论证后使用。

加热RAP料所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表面包裹沥青的黏性微粒径颗粒,如果拌和设备可将加热RAP的尾气引入新集料的加热滚筒进行二次燃烧,将有利于减少废气排放和除尘滤袋的堵塞。

1.2摊铺设备、压实设备等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有关规定2.施工准备2.1 施工前应配备满足施工要求的厂拌热再生拌和设备、摊铺机、压路机、运料车等生产施工设备,并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一、引言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是一种将旧沥青路面进行再生利用的方法,通过将旧沥青路面破碎后与一定比例的新沥青料进行混合,再通过加热和施工工艺的处理,使其恢复至符合使用标准的全新路面材料。

这种施工工法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的流程和关键技术。

二、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的流程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路面破碎和拆除:首先需要对旧沥青路面进行机械或水力破碎,将其与基层进行分离并进行拆除。

2. 初级筛分和再利用沥青料的准备:将破碎后的旧沥青进行初级筛分,去除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杂质,并对可再利用的沥青料进行准备。

3. 沥青料与新材料的混合:将被准备好的旧沥青料与新沥青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保证混合后的料浆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4. 加热与调质:将混合后的沥青热回收料进行加热处理,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确保其性能和质量满足规定标准。

5. 施工:将加热后的料浆均匀覆盖在基层上,通过铺设机械进行压实和整平,最终形成新的路面。

6. 养护与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新的路面进行养护,并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和使用要求。

三、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的关键技术1. 沥青料的准备与混合比例:在进行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时,需要对旧沥青料进行筛分和清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同时合理选择新旧沥青料的混合比例,以保证施工后的路面性能。

2. 加热与调质:将沥青料进行加热处理,提高其流动性和粘附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质,以确保其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3. 施工工艺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料浆的温度和粘度,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

4. 养护与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新的路面进行养护,并进行质量验收,包括对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厚度等参数进行检测和评估。

四、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的优势1. 资源节约: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可以将旧沥青路面进行再生利用,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与质控要点PPT详细课件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与质控要点PPT详细课件
6
目录

工程概况与简析

厂拌热再生技术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7
沥青路面再生的定义
沥青路面再生是将需要翻修或 已废弃的旧路面材料经过回收 、破碎、筛分,再适量添加新 石料和新沥青拌合后再次铺筑 于路面的技术。
8
行业要求与发展趋势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旧料循环利用率目标
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旧料掺量(%)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0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30
60
旧料掺量(%)
45
新沥青(或再生剂)选择
lg lgMix a lg lgRecy (1 a) lg lgVirgin
0-5mm
冷添加工艺
RAP 进 称 计量螺旋
新集料 RAP
35
再生环热添加工艺
旧料
新料 36
平行滚筒热添加工艺
37
平行滚筒技术要点
生产速度 旧料流向 加热方式 温度 叶片构造 传送方式
38
38
拌合顺序与要点
RAP旧料
再生剂 (必要时)
新集料
新沥青
矿粉
出料
39
成型顺序与要点
温度
再生混合料
186,752
448,206
新加骨料
302,763
216,259
65
备注 3m堆高 30%掺量 5m堆高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20.05.016收稿日期:2020-01-22作者简介:刘尉尉(1985-),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工程施工工作。

沥青路面虽然在我国公路建设项目中占据重要比重,但在应用期间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老化,因为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直到无法满足路用性能需求。

据统计,我国每年高速公路大中修里程已经超过8000km ,产生废旧沥青混合料达3500万m 3以上。

由于沥青材料具有不可降解性,所以废旧沥青混合料将越来越多,要想降低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必须要对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再生,这也是未来公路施工实现节能环保目标的必然选择。

虽然,当前我国针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一定可以从中收获更多经验。

1背景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随着应用时间的增加,展现性能会发生变化,在实际性能低于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就需要建设单位对路面进行改建或修建。

通过了解以往公路工程施工情况可知,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直接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铺设新的沥青混合料,亦或在处理掉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后,再铺设新的沥青混凝土。

但是这样不仅会提高原有路面标高、影响地面排水系统,而且会产生资源损耗,长此以往难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绿色施工目标。

热再生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处理路面废料后进行有效筛并与新沥青结合料混合,而后重新铺在原有路面上。

结合1997年澳大利亚出版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指南》分析可知,运用60%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回收料构建的公路路面与传统沥青路面的应用时间相同,且抗车辙水平得到提高。

现阶段,我国针对废旧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的研究正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公路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利用,但相关性能指标评价试验方法依旧需要继续探索。

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结合以往施工建设累积的工作经验,建设单位要针对不同的施工现场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厂拌热再生沥青施工技术

厂拌热再生沥青施工技术

交通世界TRANSPOWORLD收稿日期:2021-05-14作者简介:梁博文(1992—),男,河北顺平人,研究方向为道路施工。

厂拌热再生沥青施工技术梁博文(申成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0)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公路旧路面进行改造,从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方面确定最佳的旧料掺量,从铣刨和预处理、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此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确保了该公路旧路面的施工质量,减少了废旧料的浪费和污染,降低了施工成本,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B0引言在旧路改造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废旧材料,若弃之不用,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

再生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大量废旧料变废为宝。

厂拌热再生技术是指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后运送到工厂,经过破碎、筛分之后,根据旧料内的沥青含量、老化程度等,并掺加适量新集料、沥青等材料均匀拌和,确保混合料满足各项规范要求。

厂拌热再生技术废料利用率很高,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是一种节约材料资源,减少废旧料污染,降低公路施工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1工程概况某公路工程旧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整体外观质量良好,但局部路段却存在较为严重的病害问题,比如裂缝、坑槽、车辙等。

基于经济性原则,为了减少废旧沥青材料浪费,在本工程的改造施工中,决定采用厂拌热再生施工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处理。

2再生混合料性能相比普通沥青混凝土,再生混合料不仅具备其基本性能,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抵抗车辆荷载所产生的各种应力应变,此外,还需具备良好的抗高低温性和水稳定性。

因此,需要从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方面确定最佳的旧料掺量。

2.1高温稳定性在检验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时,进行了不同旧料掺量下的车辙试验,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是一种利用再生料与新鲜石油沥青混合而成的路面材料,其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施工便捷等优点,逐渐成为道路建设领域的热门技术。

由于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不科学,导致部分工程质量不稳定,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1. 原材料准备:将再生料和石油沥青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并进行筛选和破碎处理,确保再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混合搅拌:将再生料与新鲜石油沥青进行混合搅拌,可以通过冷拌或热拌两种方式进行,其中热拌方式更为常用。

3. 施工工艺:将混合后的再生料与石油沥青均匀地铺设在道路基层上,并采用振动压实机进行压实,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4. 养护处理:施工完成后,需要加以充分的养护,包括喷洒剂、铺设沥青粉尘、覆盖保护层等,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1. 原材料质量控制:对再生料和石油沥青进行严格筛选,保证其质量稳定,并落实合格证明和检测报告的相关文件。

2. 施工工艺控制:要确保施工时沥青温度适中,混合时间和搅拌速度合理,保证再生料与沥青的充分混合,以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振动压实、平整度等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路面的质量符合要求。

4. 养护质量控制:对路面养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定期检查养护层的磨损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和维修。

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提高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质量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

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技术水平,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建设日益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

而作为道路基层材料的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减少资源浪费,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成为了道路施工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1.施工工艺流程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包括原料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作业和成型铺筑等主要环节。

具体步骤如下:(1) 原料处理:首先对旧沥青路面进行铣刨处理,将旧沥青混凝土层完全去除并回收再生。

然后将再生沥青混合料与新骨料、填料等原料进行配比拌合,制成再生沥青混合料。

(2) 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在搅拌站进行混合料的生产,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搅拌和均匀混合,确保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

(3) 施工作业:再生沥青混合料经过质检合格后,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路面的铺筑作业。

在铺筑过程中,要注意施工温度、坡度和密实度等要求,确保路面质量。

(4) 成型铺筑:通过压路机和振动碾压机等设备对铺筑好的再生沥青路面进行形成和压实,使其达到规定的强度和平整度要求。

2.施工技术要点(1)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要根据施工环境和使用要求,合理设计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再生沥青料的品质、骨料的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等因素,保证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施工温度控制:在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温度的控制对于混合料的工作性能和成型质量至关重要。

要根据环境温度和混合料的特性,合理控制施工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二、质量控制1.质量检测手段(1)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测:包括骨料的筛分分析、再生沥青料的质量分析和混合料的稳定性等指标的测定。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取样检测,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

(2) 路面成型质量的检测:通过采用静载板、动力法和三轮滚压试验等方法,对再生沥青路面的稳定性、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进行检测,保证路面的成型质量。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艺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艺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艺1、引言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是指将老化、断裂或变质沥青混合料经过选石、粉碎、筛分后,在高温下与适量的新鲜矿料和矿料加油进行混合,再通过一系列工艺过程制成一定比例下的再生混合料。

再生混合料具有石料造粒度适中、颗粒间隙适度、沥青与石料充分润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道路养护中。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艺是将再生沥青混合料应于道路养护工程中的有效利用,适用于密封层、中间层、基层等工程要求。

2、施工流程1.原材料准备:原材料一般包括再生混合料、骨料、沥青和油料。

根据设计要求,将变形超限的路面进行铣刨,回收铣刨废料用于制作再生混合料。

经过筛分、破碎和烘干处理后,可用于制备再生混合料。

骨料和沥青通过称重装置准确计量。

2.材料配合:经过精确计量后的骨料、再生混合料和沥青在配料系统中充分搅拌,将各组成部分充分混合,使混合料具有均一性。

3.施工前准备:将施工车辆和设备做好检查与维护;将施工现场设备布置、测量等各项安排准备好。

4.施工操作:在施工前的爆洒轻薄沥青层或间隙密封层的基础上, 再通过铣刨设备和压路机对新的再生混合料进行夯实处理。

其中夯实次数和夯实压力均应参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

这是再生混合料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夯实不到位将会出现再生料剥离,夯实过度则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压实效果。

3、施工要点1.清除现场杂物:施工前需清理路面上的杂物,如钢丝、沙石等。

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2.设备检查:施工车辆和设备要进行检查和维护。

检查注意事项包括:沥青混合料清理情况、秤表准确度、加油系统密封状态等。

3.施工标识:标记施工区域,并定时修补和更换标识。

这有利于提高施工作业的效率,降低施工意外的发生率。

4.夯实质量:再生混合料质地松散,要求夯实均匀压实。

夯实过程应采用有效的措施防止混料剥离现象。

夯实质量的检测应采用表面平整度和标贯等质量检验方法。

4、施工效果经过良好的施工工艺和操作,再生混合料的道路养护工程将会有以下显著的功效:1.提高应力分布均匀性,改善了道路结构系统的力学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2.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3.增强了道路的防滑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并减少了车辆的油耗量,降低整体能耗。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SUP20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SUP20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SUP20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摘要本文以某公路大修工程为例,笔者介绍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sup20施工工艺,并详细说明了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sup20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1-0181-02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建设起步晚, 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也逐步进入大、中修期。

引入和发展沥青再生技术是解决废弃沥青混合料问题的有效途径, 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对我国的公路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沥青再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具有规模的应用更少。

本文以某省道公路路面大修工程为依托, 阐述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问题。

1 施工工艺1.1下承层的准备工作对下承层的各项指标进行验收,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标准。

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洒布量为0.2kg/m2~0.3kg/m2,桥面、通道表面、搭板表面洒布量为0.4kg/m2~0.5kg/m2 ,防止施工车辆粘轮破坏粘层油应提前洒布。

气温若低于10℃不得喷洒粘层油。

1.2 测量放样平面线型:根据施工资料和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按间距10m定出中桩和边桩,在所放出的点位处逐一打钢钎桩。

纵断面高程:用水准仪测量逐桩桩顶高程,结合下面层设计高程,调整好钢丝绳。

1.3 混合料拌和采用厂拌热再生装置进行再生生产时,对于rap材料加热系统,其加热温度应在保证再生设备稳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尽量提高rap材料的加热温度,根据经验rap材料的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140℃~160℃,原则上rap材料在热再生设备中经加热后应保证连续生产,不得进行长期贮存,且在拌和楼生产工程中不得采用柴油、机油等稀释性物质作为隔离剂。

沥青加热温度应由改性沥青厂商提供,集料加热温度一般在190℃~210℃,主要应根据试拌后检测、调整、确定。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1一般规定铣刨或机械开挖会对路面下承层产生扰动,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应先检查下承层(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确保维修后路面整体结构稳定性。

2下承层技术要求铣刨、机械开挖过程中,应避免扰动下承层,铣刨后路槽应当平整、坚实和符合规定的横坡。

检查下承层的完整性与基层表面的粘结强度,不得出现松散、薄夹层等情况。

下承层清理洁净后,再次对基层反射裂缝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如发现反射裂缝,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再生层施工。

铣刨至基层、底基层及路基时应避免降雨时施工,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避免积水损坏下承层。

铣刨过程中,铣刨机洒水降温时应控制洒水量,避免粉尘遇水后泥浆附着于铣刨沟槽内。

铣刨洒水过多,泥浆粘附在沟槽内,干燥后难以清除,会降低粘层油、同步碎石封层与下承层粘结效果,导致新老路面粘结强度较差或水分进入层间出现积浆等病害。

在摊铺前1~2天,应对下承层表面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坑洞、脱皮等损坏现象,应予以修补。

3封层、粘层3.1封层封层优先采用同步碎石封层方法。

碎石封层施工前必须保证下承层干燥、洁净无污染,避免影响下承层与新铺结构层层间粘结强度。

封层沥青采用合格的聚合物改性沥青。

封层所用集料为9.5~13.2mm单粒径规格碎石,技术要求与面层集料要求一致,碎石要经过拌合站加热除尘,掺加3〜5%。

的道路石油沥青进行预拌后使用。

下封层沥青洒布量为1.2〜1.6kg/m2,碎石覆盖率控制在60%〜70%,碎石撒布量控制在5~7kg/m2,应通过试验段确定具体洒(撒)布量,撒布碎石后及时采用胶轮压路机压实,不粘轮,不产生松动层。

采用智能型同步碎石封层车进行施工,沥青与集料洒布均匀、匹配。

封层洒布后立即采用胶轮压路机稳压1-2遍。

当气温低于10口,必须停止同步碎石封层施工。

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完成后,应待沥青温度降至50□以下,方可限速开放临时交通或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

下承层与新铺沥青层之间必须施工碎石封层。

厂拌热再生技术

厂拌热再生技术

第三节厂拌热再生技术一、旧路面材料性状及其再生适用性1流变性质老化沥青在流变指标上表现为粘度增大,针入度增加,延度减小,软化点升高.表1是老化沥青流变指标随某A型再生剂掺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再生剂掺加比例的增加,老化沥青的流变指标逐渐向新沥青方面过渡.由此说明,从流变力学指标角度,旧沥青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适用性.2再老化性质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工艺中,旧沥青受热时间及受热强度都不亚于普通拌制沥青混合料.因此,旧沥青在耐热老化方面的再生适用性,即再老化后的性能如何应值得重视.从测试结果可以得出,旧沥青再老化速率相对变缓.考虑到已得出的低温劲度调合的直线线性关系,如果用于调合的软沥青的耐老化性能与S70相近时,那么,调合出的再生沥青的耐老化性能用指标变化率表征要好于原始沥青S70.因此,也可以得出,在受热再老化方面,旧沥青也有着良好的适用性.3 旧砂石材料性状及其再生适用性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组成机理相同,沥青混凝土路面旧矿料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贡献的依然是级配和强度.所以,应掌握受车辆荷载和环境气候作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旧矿料性状变化情况,以便对其再生适用性做出判断.1级配特征旧沥青砂石材料的级配性状直接影响到其再生作为路面结构层的适用性.从旧料抽提筛分结果可以看出,经过长期交通荷载以及回收破碎的作用,旧沥青粗集料部分细化成细集料,而细集料进一步细化的程度较小,最终粉料量的变化并不是很明显.由此得出,旧集料级配细化并不严重,骨料级配的本质没有改变,在再生中完全可以通过添加相对较粗的新骨料进行调整,形成合格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中,收集的旧集料直接作为骨料被冷拌.因此,应对旧集料收集状态的表观级配组成状况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配比设计.显然,由于旧沥青的裹覆结团作用,旧料原样筛分结果比抽提后筛分结果粗很多,但将该级配组成与高等级公路基层级配碎石规范要求相比较,仅细料通过率不满足要求,且偏差较小.因此,针对路面基层,旧料有较好的冷再生适用性.2强度与形状回收旧骨料的强度和颗粒形状也影响着沥青旧料再生的适用性.广佛高速公路旧骨料的相关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除针片状含量偏大外,旧骨料其他指标均满足规范对新骨料的要求.针对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较多情况,再生时只要添加使用针片状含量小的碎石,即可弥补该缺陷.因此,从强度和颗粒形状方面讲,旧集料也有较好的再生适用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方法取决于需要再生的路面结构状况、结构层次、层次的材料性状,以及再生成型路面层次的功能、设备状况及经济条件等诸多方面.再生对象不同,使用目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再生方法.4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方法的适用性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再生,是指将不能满足路用要求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过混合新组分或受热整型等方式,重新铺筑成为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按照再生路面组成材料的拌和温度及拌和地点,可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方法分为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等4类.1厂拌热再生厂拌热再生,是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经过翻挖、铣刨,回收集中到再生拌和厂,根据需要进行破碎筛分预处理,再掺入一定比例的新骨料、新沥青、再生剂等,用改装的或特制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进行加热拌和后,运至施工现场,热铺成为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在厂拌热再生方法中,因添加了新骨料、新沥青和再生剂等新组分,故应针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拟用层面进行专门的材料性能配比设计,同时也应进行相应的拌制及摊铺工艺设计.因此,沥青混凝土层的重铺也可以和新路施工一样,分别按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磨耗层的不同技术要求进行.2 就地热再生就地热再生,是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经过表面加热、翻松铣刨,并根据情况掺入一定比例的新沥青、再生剂和新骨料等,利用移动式现场拌和设备进行加热拌和,热铺成为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可以看出,就地热再生针对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对表面层进行性能恢复、整型,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包括排水性能的功能性服务性能.根据待再生路面的病害特点和设计要求,可以采用的就地热再生技术方案有4种:整型、重铺、复拌和复拌+罩面.3厂拌冷再生厂拌冷再生,是指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或基层,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再掺入一定比例的新粘结剂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水泥等、新骨料等,利用工厂拌和设备进行冷态拌和,铺筑成为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冷再生是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翻挖、破碎、新材料的添加、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重新形成路面结构层的一种工艺方法.由于粘结剂是在冷态状态下拌和形成,其分布均匀性和粘附性并不理想,与粒料的粘结性也相对较差.所以,厂拌冷再生混合料主要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底基层的铺筑,也可用于已铺好碎石和喷好油的低等级路面面层.4就地冷再生就地冷再生,是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或基层,经过冷破碎、翻松,掺入一定比例的新粘结剂乳化沥青、水泥、泡沫沥青等、新骨料当路面的沥青含量太高或是需要改善骨料的级配时,利用现场移动式拌和设备在需要再生的路面上进行冷态拌和施工,铺筑成为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就地冷再生也是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翻挖、破碎、新材料的添加、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等工艺.同样的原因,就地冷再生混合料也主要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底基层的铺筑,其上面一般要进行沥青混合料面层的铺筑.厂拌热再生能精确控制沥青混合料中各成分的配比,再生混合料可变性比较小,质量有保证,因此,这种再生技术是美国沥青路面热再生的主流.现场热再生除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稳定性无法精确控制之外,还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美国,这种技术只是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或在一些特殊路段中应用.在美国,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应用得比较多,但厂拌热再生的应用则更为广泛.二、应用实例一河北省热再生技术应用情况目前河北省高速公路大、中修以至翻修任务大量增加 ,旧有高速公路转向重点养护,在石安高速、石太高速已经进行热再生项目试验段应用研究.不同地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程度和环境不同,选择沥青再生方式也有所侧重. 河北省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主要是坑洞、裂缝等结构性破坏, 车辙、泛油、磨光、掉粒等表层病害相对较轻微.考虑到早期施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状况和程度离散性大, 现场热再生和现场冷再生方式均难以满足高级路面的路用性能要求.采用厂拌热再生技术.石安高速公路大修项目修建了厂拌热再生试验段.石安高速公路于 1997 年建成通车,原路面结构为 4cm多碎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 5cm多碎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 + 6cm 沥青碎石下面层. 2002 年后,路面出现大面积的沉陷、辙槽和大量裂缝以龟裂和横向裂缝为主 ,呈明显的结构性破坏特征.考虑到该工程的病害特点与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条件相适应 ,因此确定 10KM 热再生实验段.实验段的工作顺序:旧路面沥青混合料实验,包括沥青含量、老化程度、集料的性能指标和级配. 进行目标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设计后施工.通过对各类再生拌和设备进行技术经济性能比选 , 基于设备对旧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效率、防沥青老化性能、废气排放标准、再生混合料质量保证等能力的考虑,最后选择了美国西司德克公司双滚筒连续式拌和设备. 该实验段通车近2年,还未有明显不良效果.总之, 沥青再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国家政策的.但沥青再生技术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二广东省热再生技术应用情况1、广佛项目的特点及大修前的主要病害项目特点:起于广州沙贝,终于佛山谢边,全长14公里.1988年底建成,是广东第一条高速公路;1993年初全面罩面SMA;1999年扩建为6车道和8车道.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繁忙,重车多.路况极差,病害严重.基层、底基层承载力不足,并且没有结构内排水系统2、大修结构设计新铺设3层:6cm再生沥青AC-25I下面层,5cm改性沥青FAC-20中面层,4cm改性沥青SMA-13上面层.基层采用素混凝土和或再生沥青混合料LSM-25补强.3、沥青的再生适用性总体评估1现场取样在项目实施前全线取样,各车道每公里取一个样,共计86个样.取样位置随机选取.去除改性沥青上面层,下面3层全深取样.检测项目包括:沥青含量,沥青针入度,矿料级配和集料主要性能指标.2适用性评估结论国外经验,针入度大于15的沥青具有再生利用价值,本项目针入度大部分处于20~40之间,平均值为,旧沥青性能适宜再生.回收的集料除针片状含量外,其它性能指标均满足,针片状含量指标可通过提高新集料指标补偿.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离散性,但和国外相关资料对比,情况并不严重,可以通过针对性措施解决.3提高新集料的针片状含量指标四、实际应用效果4~5月份完成的再生沥青已经受了一个雨季和超常高温的考验广佛目前的再生沥青技术质量指标完全满足全新沥青路面要求,但后期效果需观测.总结:广佛高速公路是全国第一个大规模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高速公路项目.国外多年的实践证明,厂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能够达到并保持所要求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并且具有更好的抗车辙性能.这种再生方式能有效地用于各种条件下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从对比试验看,采用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大修与全部采用新沥青达到的水平大致持平,采用旧沥青混合料大修的路面达到国家规定高等级公路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要求.三、厂拌热再生设备所谓“厂拌热再生设备”是指回收料的加热在一个专门的干燥筒内完成.该套设备也是与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配套使用的.它主要由回收料供给系统、提升系统、干燥系统、热回收料储存仓、热回收料称量斗、有害气体吸收管道及控制系统等组成.该设备的工作过程为: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开始工作时,回收料供给系统开始供料,提升系统开始提料,干燥系统开始给回收料加热,加热后的回收料进入到热回收料储存仓储存.当需要添加回收料时,热回收料储存仓的放料门打开,热回收料进入到热回收料称量斗称量.当达到所需要的数量时,热回收料储存仓的放料门关闭,热回收料称量斗的放料门打开,向搅拌器内放料,—个搅拌周期完成.气体吸收管道安装在热回收料储存仓的顶部,是为了吸收在热回收料储存仓中已加热后的热回收料所排出的有害气体.和厂拌冷再生设备一样,如果回收料成大块状,还可以配备块状挤压设备.它可以在不破坏骨料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将大块状的回收料挤压成小块状.该种厂拌热再生设备最多可加入70%的冷回收料.国外公司和国内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与德国边宁荷夫公司合作生产的H系列节能环保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均可配备此类厂拌热再生设备.本次研究中所用旧料为宁连路高速化改造工程中的翻挖旧沥青混合料,路面已使用七年,所用沥青为克拉玛依AH-70.旧料经破碎、用三氯乙烯抽提、高速离心去矿粉、回收等工序后,得到旧沥青,其基本物理性能与国标AH70比较如下:与普通AH70沥青比较,旧沥青的针入度下降、软化点上升、延度减小. 1再生剂的开发基本思路从化学组分的角度分析,我们要使老化沥青恢复原有性能,就要向其中加入一定的分子量小的组分,使组分重新协调.资料显示过去曾有人试图通过比较旧沥青组分和优质沥青的组分,来决定旧沥青中应添加的组分,进而找到与这种组分匹配的再生剂,但这种尝试并没有成功,其原因是:1由于沥青的化学结构极其复杂,即使化学组分相同的沥青,因油源基属及生产工艺不同,其性能也有很大变化.2要找到某种固定组分的再生剂,从工艺上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对设备和工艺要求很高,成本亦高.所以必须寻找其它途径. 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期所使用的再生剂很多就是一些石油工业生产出的轻质油如润滑油、柴油、机油、减五油等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一些省份用此再生剂铺筑了许多再生路面. 但是只用轻质油分来再改性旧料,实践证明效果并不是很好.首先,轻质油分在自然界风、热、光等的作用下极易挥发,其中芳香分易于发生氧化、缩合、共聚等反应,分子量会很快变大.所以加入的油分并不能长期稳定的存在于沥青中,对混合料性能的改善也只是一个短期行为.其次,对于反应式:油分主要是芳香分→胶质→沥青质来说,油分的过量加入,会加快这种不可逆反应的进程,也就是起了加速老化的作用.再者,油分与沥青质的溶度参数相差较大,加入油分后虽能起到降粘的作用,并不能保证形成稳定的高分子浓溶液.所以,用轻油再生的旧沥青混合料其自身的抗老化性能较差,用此混合料铺成的再生沥青路面,有效服务期较短,一般2年左右就又趋于老化. 为使加入的油分能稳定存在于再生混合料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油分.通过大量的试制,我们开发了一种A型再生剂,它是一种增粘树脂与轻油相混溶的合成物,实验证明此种混溶物能有效克服上述缺点. 机理分析如何防止再生剂中的轻油在过程中和使用期自然环境下稳定存在于沥青中而不发生挥发和老化,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让轻油与所合成的增粘树脂混溶,以形成一种稳定的高分子溶液.1沥青之所以能形成稳定的高分子浓溶液,是由于极性化合物与沥青质有较强的结合力,它围在沥青质的周围,使沥青质形成一个个分散的小颗粒而不发生凝聚,进而保持沥青质在芳香分和饱和分中处于悬浮状态. 近年来国外大量研究显示,沥青在从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迁移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极性化合物,而且迁移过程中极性化合物会渐渐变为非极性化合物,这样包围沥青质的极性化合物会越来越少,沥青质就会发生凝聚,表现为老化特征.我们合成的增粘树脂其分子本身含有许多不饱和键,有很强的极性,能有效的包裹沥青质,加入到沥青中后,使沥青中的极性化合物增多,这样可有效延缓沥青质发生凝聚的时间,也就推迟了老化发生的时间.2增粘树脂属于胶持的一部分,加入增粘树脂后,相对来说,沥青中胶质含量就大,对于组分迁移:油分主要是芳香分→胶质→沥青质,从化学反应平衡来说,也就减缓了油分向胶质的迁移.进而推迟老化的发生. 再生剂的合成再生剂的合成工艺关键是增粘树脂的合成,我们选用的主要原料是1-4丁二烯与丙烯酸脂系列物主要是丙烯酸甲脂、丙烯酸乙脂等,在160~170℃的条件下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共聚.进而再与轻质油份在100℃左右进行混溶.所选用的轻质油分是由几种粘度低、不易挥发的轻质油混合而成. 2再生剂基本性能目前市场上很难找到我国八十年代初生产的再生剂,为与我们研制的再生剂进行比较,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我们也合成了一种轻油型再生剂,即将0号轻柴油和30号机械油按60∶40比例混合,此配比是我国八十年代初曾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再生剂配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将A型再生剂与此轻油型再生剂分别进行相关性能试验. 从60℃的粘度比较,轻油型再生剂比A型再生剂要小得多,这是因为A型再生剂中加入了粘度较大的增粘树脂.国外许多资料显示,将再生剂放入薄膜烘箱,在163℃、5小时的情况下,再生剂中的轻质油分挥发,同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组分迁移,向老化方向发展.对不同的老化程度,试验后的再生剂出现不同程度的粘度增大、重量减少,所以以试验前后的粘度比和重量损失率来评价再生剂的抗老化性能. A型再生剂的试验前后粘度比和重量损失率都比轻油型小,所以我们可以说A型再生剂的抗老化性能要优于传统的轻油型再生剂. 再生后的沥青基本性能再生剂的功能就是要恢复已老化沥青的各种性能,将再生剂与老化的沥青按不同的比例相混合. 再生剂用量为5%~11%时,老化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延度之所以变化不大,可能与所用的老化国产克拉玛依沥青的含蜡量偏高有关.可见再生剂的加入能明显改善老化沥青的性能,改善程度与再生剂的掺量有关. 再生后的沥青抗老化性能分别将A型再生剂和轻油型再生剂按不同比例加入老化沥青粘度为458pa.s中,进行薄膜烘箱试验.由于轻油型再生剂的粘度比A型再生剂的小许多,所以掺加到老化沥青中时,使老化沥青的粘度降低到相同水平,轻油型再生剂的掺加量要比A型再生剂的小.我们试验时按普通的掺量范围向老化沥青中加再生剂.对比薄膜试验前后的粘度比、针入度比、延度、重量损失率,结果很明显,掺入了A型再生剂的再生沥青比掺入轻油型再生剂的再生沥青抗老化性能要好. 另外,我们将此试验数据与国家规范相对比,对AH-70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规范中规定:薄膜烘箱试验后,质量损失08%,针入度比55%,延度25℃50cm.对比之下,A型再生剂加入到老化沥青中后经过薄膜烘箱试验,针入度比和质量损失能达到要求,而试验后的延度比规范值小,这是因为老化沥青掺入再生剂后的延度不够理想67~88cm. 从上面的试验数据我们还可看出,用A型再生剂再生的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还是比普通沥青要差.这是因为再生沥青中再生剂与旧沥青的相容性毕竟没有同基质的新沥青的相容性好.从再生后的老化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来看,本次开发的再生剂要优于传统再生剂,但与普通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尚有差距. 再生后的沥青与新沥青混合后的基本性能将加入3%再生剂后的旧沥青与新AH70壳牌按不同的比例相混溶,与新沥青混溶后沥青性能基本能达到AH70的指标要求,同时薄膜烘箱试验后的性能亦能达到要求. 3结论通过本次沥青路面再生剂的研制开发,可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八十年代的再生剂主要是针对渣油路面再生的,本次开发的再生剂是针对高等级沥青路面再生的,填补了这一空白.在保证其它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向油分中混溶增粘树脂来提高再生剂的抗老化性能,基本解决了我国传统再生剂的抗老化性能这一弱点,为我国今后再生剂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再生剂开发中试验所用的旧沥青均为同一种沥青,有其局限性.事实上,再生剂对不同组成的旧沥青的再生改性作用是不同的,本文所述的再生剂开发主要是提供一种再生剂开发的思路,如果具体到大规模的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则应根据旧沥青的性能有针对性地研制生产实用的再生剂. 现在国外许多再生剂的生产是从石油工业中直接提取树脂和油分,这种再生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我国的再生剂开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很多国家有再生剂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标准,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我国对再生沥青路面的重视,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标准.。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摘要: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对沥青混合料的二次利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道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原理,然后对厂拌热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并在具体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试验路段的路面压实度检测结果显示,路面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且平整度良好,表面无明显离析现象,证明了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工艺;质量控制引言沥青路面具有平整度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性能好等优点,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道路交通量的增长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沥青路面病害问题难以避免。

在路面改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废弃材料,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增大工程废墟堆放占地。

厂拌热再生施工技术是对废弃材料进行二次利用,将其破碎筛分后,选取新的集料、沥青以及添加剂与回收料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形成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该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且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

该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且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

1厂拌热再生施工原理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是通过机械设备将路面回收材料进行破碎、筛分,最后将其与新沥青、新集料以及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经过重新高温拌和形成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需要满足规范要求,要符合相关国家行业指标,可最大限度地二次利用废旧路面材料。

相对于其他混凝土路面,再生沥青路面具备高效快捷的使用性能,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厂拌热再生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可将回收材料二次利用,节约了原本的预备材料,并对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助于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我国新时代交通建设发展目标。

2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2.1材料制备工作在制备再生沥青材料的过程中,须结合专业试验活动进行沥青胶结料的试验工作,对沥青进行抽提,以生成老化沥青的原材料,在原材料中加入4%、6%、8%的再生剂,以此形成再生沥青。

浅谈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施工技术

浅谈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施工技术

浅谈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施工技术摘要:厂拌热再生技术是先将旧沥青砼路面材料铣刨后运回工厂,通过破碎、筛分(必要时),并根据旧料中沥青含量、沥青老化程度、碎石级配等指标,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沥青和再生剂(必要时)进行拌和,使混合料达到规范规定的各项指标,按照与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完全相同的方法重新铺筑路面的一整套工艺。

关键词: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技术Abstract: The factory mix hot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is first the old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materials plane back to factory after milling, through the crushing, screening (if necessary), and according to the old material content of asphalt, asphalt aging degree, graded gravel as indexes, mixed with certain amount of xinji materials, asphalt and regenerative agent (if necessary) in mixing, make the mixture to the index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w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of exactly the same method to road paving a whole process.Keywords: the asphalt pavement; hot regener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1.引言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技术,是将需要翻修或废弃的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用新集料、软沥青材料适当配合,重新拌制,形成具有路用性能要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于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的整套技术。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施工方案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施工方案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修复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3.《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9;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5.《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6.《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5220-2020;7.《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1;1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4;1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5142-2019;12.《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T 5521-2019;二、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次维修公路横断面、桥涵等维持原设计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交通及安防设施工程等。

(二)主要维修处理方式1.路基路面工程对行车道铣刨4厘米沥青面层,根据病害程度进行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或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挖补处治后,通铺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对硬路肩破损部位,铣刨并重铺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京哈高速出入以北1米范围,全断面铣刨10厘米沥青面层,对破损上基层进行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挖补处治后,全断面铺筑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更换沿线破损的人行道花砖及侧石等。

封堵K42+1-K42+650道路东侧局部支路,重做路侧侧石及人行道结构。

封闭宝发道路中央分隔带,重做中央分隔带绿化及侧石。

2.桥涵工程对桥头桥和李三元桥存在的裂缝、混凝土破损及水蚀白华、支座脱空、伸缩缝老化开裂等病害进行维修,铣刨重铺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改造桥梁防撞护栏。

3.交通及安防设施工程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9 )重新施划标线,并补充完善交通标志。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一、技术介绍厂拌热再生沥青是指通过专用的再生沥青搅拌设备,将原有沥青路面中的老沥青和碎石混合物进行现场再生处理,再经过搅拌、加热、再生等工艺环节,再生沥青得到质量稳定、均匀、热稳定性和耐久性能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合料。

再生沥青具有资源再利用、环境友好、节能减排、施工质量高等特点,是当前路面施工中一种受到广泛应用的环保型道路材料。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包括再生沥青料的准备、基层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及施工工艺等几个重要环节。

要保证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必须对这些环节进行严格把控。

二、工艺流程1. 老沥青路面的铣刨首先进行老沥青路面的铣刨,将老沥青路面的表层进行铣刨,去除破损、老化的部分,恢复路面的平整度和纵坡。

同时将被铣下来的老沥青混合料再生回收,合理利用资源。

2. 碎料的再生铣刨下来的老沥青混合料再生到再生沥青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和加热处理,将碎料与新鲜的再生沥青料充分混合均匀,并达到一定的温度要求,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

3. 基层处理在再生沥青混合料前进行基层的处理,如对路面进行除尘、清扫,保证路面干净无杂物。

对于一些破损、沉陷严重的路面,还需要进行补强处理。

4. 沥青路面施工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搅拌设备、输送装置等设备,均匀铺设到路面上,再经过压实、抹布、滚胶等工艺环节,形成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

三、施工质量控制1. 再生沥青料的成分控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成分对路面的性能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再生沥青料的成分进行控制,包括再生沥青料的质量、配比及温度等方面。

只有保证再生沥青料的质量和配比合理及温度适宜,才能保证再生沥青路面的质量稳定。

2. 路面平整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进行严格控制,及时调整施工设备、调整路面坡度,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要求。

3. 压实质量控制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后,需要对路面进行压实处理,以确保路面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