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真题考点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地理真题考点汇编
2018年
【2018·江苏·5~6】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答案】1.C 2.B
【解析】1.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因而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故答案选C。
2.巴西高原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将原始森林埋藏在地下所形成;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作用形成的;巴西东南部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东南信风、巴西暖流、及巴西高原地形抬升气流相比,以上三项与安第斯山脉形成都没有必然联系,南美大陆地表径流由于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岸,东侧陆地面积广阔,致使发育的大河由西向东流入大西洋,西侧陆地面积狭小,河流短小,所以说南美大陆主要流入大西洋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故答案选B。
【2018·上海·11~12】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3.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A.地震和火山B.火山和断裂C.地震和断裂D.火山和褶皱4.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3.C 4.C
第 1 页共8 页
【解析】3.板块张裂处易形成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碰撞挤压易形成地震、断裂及褶皱。
C正确。
4.海洋是接受外力沉积的环境,构造海洋板块的岩层往往形成较薄的沉积物堆积进而形成沉积岩。
这些沉积岩中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沉积岩在地球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可转化为变质岩或高温下重熔再生转化为岩浆。
C正确。
2014年
【2014·海南·18~20】如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答案】1.A 2.B 3.C
【解析】1.根据图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断: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
因此A正确。
2.通过图示分析,乙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源急,水能资源丰富,最适宜建大坝,因此选B项。
3.若山脉先形成,河流应向平行于山脉即纵列分布,不会将山脉切开,更不会该为穿行,因此A 和B错;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河流穿行山脉,C正确。
【2014·上海·10~11】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
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A. 喜马拉雅山区
B. 日本太平洋岩区
C. 新西兰南北岛屿
D. 冰岛火山带5.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 石灰岩
B. 片岩
C. 板岩
D. 石英砂岩
【答案】4.A5.D
【解析】4.考查变质岩成因地区,根据题意:“不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会产生高温环境”提示,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两个陆板块,其它选项
第 2 页共8 页
第 3 页 共 8 页 均不是两个陆板块,所以选A 。
5.考查石英砂岩的地貌特征。
选D 。
2013年
【2013·广东·1】1.图中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搬运作用
B .地壳运动
C .变质作用
D .风化作用
【答案】1.B 。
【解析】1.通过景观图的岩层弯曲判读此处为典型褶皱山地,而形成褶皱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内外力作用的基本概念。
A 、D 项为外力作用,C 项为内力作用,但图中信息体现不出高温、压之后的变质作用。
【2013·海南·1~3】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完成2~4
题。
2.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 .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 .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 .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 .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3.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A .地热能
B .风能
C .水能
D .太阳能
4.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
A .冰川与岩浆相映
B .极昼
C .成群的企鹅
D .台风
【答案】2.D 3A 4.A
【解析】2.结合经纬线网和陆地轮廓图,该地位于纬度较高太平洋西岸的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
3.消亡边界地质活动强烈多火山地震,地热能丰富。
4.该地位于50°~60°附近,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夏季气温较低,因此会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的;该地不在北极圈以内地区故没有极昼现,故B错误;企鹅在南极地区,故C错误;此处纬度高不受台风影响,故D错误。
2012年
【2012·上海·7~8】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回答1~2题。
1.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震使海底抬升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2.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岛弧和海沟B.海岭和海沟C.海岭和裂谷D.岛弧和裂谷【答案】1.C 2.A
【解析】1.考查大洋脊的形成。
洋脊是海底扩张岩浆上涌而形成。
2.考查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海陆地貌。
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在大洋上往往形成岛弧和海沟。
【2012·山东·3】3.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答案】3.D
【解析】3.首先我们要根据题意得知该题是让我们判断“地层褶皱后”,各种地理过程的先后顺序。
岩层的新老判断我们依据“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插足者新,被插足者老”的规律。
该地先后发生了侵蚀、下沉、沉积、岩浆活动。
【2012·江苏·9~10】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4~5题。
第 4 页共8 页
4.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
【答案】4.D5.C
【解析】4.地下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构造,地表为谷地则为背斜谷,根据这两个条件从图形中筛选出①④符合题意。
5.⑤处地层发生明显的断裂和位移,岩层相对下降。
2011年
【2011·山东·4】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
答1
题。
1.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I、II
B.III、IV
C.I、III
D.II、IV
【答案】1.D
【解析】1.从图可看出Ⅰ、Ⅲ处是沉积岩层,是外力作用的结构,Ⅱ处是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Ⅳ处侵入岩是内力作用的岩浆侵入活动造成的。
2010年
【2010·四川·5~7】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第 5 页共8 页
1.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
A. 风蚀谷
B. 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为台湾,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跃,地震频繁,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属于地震造成的断层谷。
2.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河流的分布可以判断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因为西侧河流较长,东侧河流短促。
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答案】B
【解析】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台湾河流众多,但是比较短促,不便于发展内河航运;海岸线曲折。
利于建港口;处于迎风坡降水多,光照差,不利于晒盐。
【2010·安徽·25~26】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显示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
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
完成4~5题。
第 6 页共8 页
4.“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
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地貌。
渭河平原为断裂陷落的地堑。
5. 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们为了要开垦荒地,增加耕地,大量破坏了植被,使得古长安“陆海”不复存在。
2009年
【2009·上海·7~9】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 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 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答案】A
【解析】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易形成褶皱山脉;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别主要为海岭;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为海沟;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主要是裂谷带。
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 东非大裂谷
B. 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 落基山脉【答案】C
【解析】阿尔卑斯山脉为一褶皱山脉,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3.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③
【答案】C
第7 页共8 页
【解析】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盛行风是引起海水大规模运动的主要动力。
洋流分布的规律与风密切相关;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地壳活跃的板块边界处;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一定的地质规律。
第8 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