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交媒体自我形象的建构分析——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手机普及的今天,

微信的功能随之越来越普及。可以说,几乎每个年轻人甚至包括老年人和儿童都在使用微信功能。当然,

微信功能非常丰富,它打破了社交软件、录音笔、数码相机、论坛和游戏机的边界。通过微信,

人们可以进行在线聊天,商家可以进行商务活动,顾客可以微信支付等等。微信除了这些功能之外,

笔者主要探讨其中的一个很难单独分解出来的功能,即自我展示的功能。这个功能包括微信公众号的使用产生的自我展示,也包括朋友圈中产生的自我展示。本文只分析在朋友圈当中呈现出来的自我展示功能。

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范围来看,

对朋友圈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朋友圈就是一个群体,借助于一个展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任何人可以任何方式(文字、图片、视频)

展示自己。一尧自我形象的网络建构

(1)信息呈现与自我形象的建构

首先,朋友圈这一社交媒体是现实的延伸。麦克·卢汉已经在其著作

《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新媒体确实给了人们能够展

收稿日期:2017-12-10

作者简介:邓晔(1977-),女,河北涿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媒体传播与营销、广告策划方向研究;张灵辉(1975-),

女,河北定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广告文案,

广告心理学,新媒体,消费者行为方向研究。摘要:当今时代,以手机为接收终端的社交媒体迅速发展,这些无疑已经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而且当代人的价值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尤其对于年轻一代,个性的张扬,自我的展示也逐渐回归为他们的权利。利用移动社交媒体展现自己,建构自我已经在无形当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仅年轻一代如此,年长者亦是如此。那么,如何正确利用移动社交媒体建构良好的自我形象?在自我形象建构过程中又出现怎样的问题呢?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关键词:移动社交媒体;微信朋友圈;自我形象;建构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699(2018)02-0102-06

邓晔,

张灵辉①(1.景德镇学院人文科学系,江西景德镇333000;2.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广告系,海口570228)

移动社交媒体自我形象的建构分析

——

—以微信朋友圈为例示自己的机会。手机媒体的发展,

使得人们可以从浩渺的信息中搜集自己想要的,

转发自己想让别人知道的,还可以自己编辑自己的信息用以发布。在“信息逼近”的今天,人们可以随意地把各种支离破碎的生活中的碎片晒出来,

而且基本没有阻碍,只要本人愿意。就是在这种晒“信息”中,人们已经有意无意地完成了对自我的网络构建,即在网络中呈现出了自我形象。

比如:在朋友圈中发布的这些信息:/链接新闻“纪录片可以做成广告吗?这部由林志玲讲述的纪实类节目引发争议”

,作者自己撰写的标题“世界如此之新,

一切尚未命名”。/搭配几幅相关图片,作者自己撰写的标题“朝鲜民众不相信国际媒体,

你信吗?”/搭配几幅相应图片,作者自己撰写的标题“对朝信息战飞机、汽车、无人机”。

/链接新闻“俄大使:美国在研究夺取平壤但局势会悬崖勒马———凤凰新闻”,作者加上自己的感想“原来如此”

。从这位朋友的各种“晒”中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印象:这位朋友喜欢关注热点新闻,对

第33卷第2期2018年4月Vol.33No.2Apr.2018

景德镇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gdezhen University

时事敏感,且博学,同时对传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通过朋友圈获取的各种信息综合的形象正好和其本人在现实中的学术形象相符。通过社交媒体,作者完成了在网络上自我形象的建构,且延伸了现实中的自我形象。

其次,朋友圈这一社交媒体是以“熟人关系”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构建的新型的舆论环境。

几百人的朋友圈虽说不都是彼此很熟悉,但很少有完全陌生的面孔。朋友的朋友虽然不是自己的朋友,但至少在你心理上也不是一个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或强或次强或弱的联系涵盖在朋友圈这一大群体当中。朋友圈一开始就是以熟人关系建立起来的,只是随着圈子的扩大,人与人之间才出现了强、次强、弱等多层次的联系纽带,这使得朋友圈出现了集群分层的现象。面对这样一个集群,在朋友圈发布的各种信息就算是碎片化信息,也不能排除它的有意义性。对于熟悉的人来说,网络上呈现的信息补充了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形象,使其更加完整,更加生动,甚至它们组合起来就会呈现出发布者的个体特征。对于不太熟悉甚至不熟悉的人来说,碎片化的信息也能构建出他们对发布者的初步了解。综上,信息只要发布出来且被集群的人们接收到,那对于发布者个人形象的形成和建构就已经在发挥作用了。

比如:有人晒自己的笔墨练习作品的图片,加上标题“笔墨练习!+咖啡表情符号”;

/晒自己的画作加上标题“定安母瑞山油画风景写生!+咖啡+笑脸表情符号”;

/晒画作加照片,配感想“回到家乡到处散发着黄土的味道,浓浓的乡情让我更加亲切。”

/晒画作加上说明“今上午看张老师3个小时画了2副油画写生,神速呀!”

/转发“上海油画三大才子”

/转发“海南省首届小幅油画三亚巡回展12月9日开展”。

从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测这位发布者是一名专业绘画者。

(2)社交媒体是现实世界的部分延伸,而非全部

自我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在这里笔者把它解读为“me”,即客体。自我形象指的就是客体我的形象。这当然取决于主体我(I)对客体我(me)持有怎样的看法,也就是自我概念。然而,自我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它包含着四个层面:私人现实的自我、私人理想的自我、社会现实的自我、社会理想的自我。换句话说,自我随着不同的环境随着主我的不同要求进而呈现不同的自己。所以说,朋友圈这一社交媒体中展示的自我不过是完整自我中的部分而已,而非全部。可以肯定地说,人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部分信息在朋友圈呈现,进而完成对网络中自我形象的建构。这也就意味着,在朋友圈中“晒”什么、以什么方式“晒”和自我的主观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人们也可以建构虚拟的自我形象。一个老农民可以通过晒信息把自己建构成为一个知名学者或者军人亦或者别的什么,这类事件不是子虚乌有。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自我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会直接影响到网络上建构的自我形象。而所谓的虚拟的自我形象,可以理解为有些人为了特别的目的而有意建构的形象,具有欺骗的性质。这种现象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但是因为朋友圈的碎片化信息而造成的貌似虚拟的形象却是不能忽略的现象。

如果朋友是微商,那么阅览者会在朋友圈中看到其发布的信息基本都是和商业信息相关,诸如“产品图片加上自己拟的或者直接借用的标题‘朵女郎男裤—红客给你想要的弹力给你想要的透气’”/“朵女郎清清裤,舒适,透气,无痕,抗菌,性感,你想要的都有”等等。

/“袜子的图片加上文字‘请不要嘲笑卖袜子的我,因为我每卖出一盒袜子就送出一份健康。你或许一直在用化纤、涤纶袜子,但是你从来没有了解过化纤与涤纶的不透气、不吸湿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有很多脚步疾病都是袜子造成的,为了健康,愿所有朋友都能穿上大时代防臭袜’”。

/“图片加文字‘创新版的童袜,心灵手巧的宝妈+大拇指表情+真心好看’”。

而阅览者能推测其是微商,这和他在圈中发布的信息内容和数量有直接的关系,况且也许正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但这仅仅是关于此人的某

邓晔,张灵辉:移动社交媒体自我形象的建构分析——

—以微信朋友圈为例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