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与介入治疗课件.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ppt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ppt
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继续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 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药物指导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服 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 量。同时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及时向医生反馈。
CHAPTER
05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定义
01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实质 细胞的恶性肿瘤,而非从其他部 位转移至肝脏的继发性肝癌。
总结词
心理支持、家庭护理
详细描述
强调心理支持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重要性,如何提供 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及家庭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 项。
总结词
患者自我管理、康复指导
详细描述
介绍原发性肝癌患者自我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如何科学 地进行康复锻炼和生活调整,以及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措 施。
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通常与手术或药物治疗 结合使用。
介入治疗
通过肝动脉插管注射药物 或栓塞剂,以阻断肿瘤供 血或杀死癌细胞。
热疗和冷冻治疗
利用高温或低温杀死肿瘤 细胞,通常与其他治疗方 法结合使用。
CHAPTER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措施,建议新生儿接种 乙肝疫苗。
膜黄染。
CHAPTER
02

最新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之介入治疗_图文PPT课件

最新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之介入治疗_图文PPT课件

• 肿瘤化疗的疗效与抗癌药在肿瘤内的浓度以及药物与肿瘤的 • 接触时间成正比,动脉灌注后,药物在组织内的峰浓度比值比静 • 脉给药提高40%~200%,药物浓度增加l倍,杀伤痛细胞的能 • 力可增加10~25倒1’21。另外,TACE减少了抗痛药与血浆蛋白 • 的结合率,其伞身的副作用明显降低。TACE还利用肿瘤动脉的 • 特殊性(廓清系统缺如),将抗癌药大剂量、高浓度混悬灌沣于 • 肿瘤组织,IiP,I在阻断肝癌血供的同时使抗癌约滞留其中缓慢释 • 放,从而发挥栓塞和化疗的双重作用,有效地杀伤残留肿瘤细胞。
10. Llovet JM et al. J Hepatol 2008;48:S20-S37.
肝癌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
• 介入栓塞(TAE)治疗的理论依据 –正常肝组织血供的70%-75%来自门静 脉,肝动脉血供仅占25%-30%,肝癌 血供的95%-99%来自肝动脉。栓塞肝 动脉的肿瘤支可阻断瘤体血供,肿瘤 坏死,对肝组织影响小。 –栓塞剂可制成各种载药剂型,具有化 学治疗、放射治疗等作用,除了阻断 血供外还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介入治疗
61.9%
应用比例(%)
* 数据来源于2008—2009年的中国肝癌特征和治疗分析调研
治疗策略
TACE治疗中期HCC获益的循证依据
• 荟萃分析显示TACE治疗总体显示生存获益(1978-2002) • 中期HC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0月
试验
患者人数
随机效应模型的优势比(95%置信区间)
• 局部动脉灌注化疗(TAI)的优点
–局部肿瘤组织药物浓度明显提高, 全身循环药物浓度明显降低,具有明 显的组织靶向性。
–全身不良反应明显降低,但局部脏 器不良反应相对较重。
–化疗剂量可以大大提高。 –疗效明显提高

原发性肝癌专题知识宣教PPT优质课件

原发性肝癌专题知识宣教PPT优质课件
28
29
肝性脑病 消化道出血 癌结节破裂 继发感染
并发症
肝癌终末期并发症,占1/3肝癌死因
出血原因:癌栓引起门静脉高压致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 道粘膜糜烂;凝血功能障碍。占 15%肝癌死因
自发或在外力作用下破裂出血
30
肝癌临床分期
Ⅰ期:无明确肝癌症状和体征者 Ⅱ期:介于Ⅰ期和Ⅲ期之间者 Ⅲ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
3
发生率
在美国,肝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 年发生率为4/100,000(约5000~ 10000例) 亚洲、非洲地区年发生率 >100/100,000 世界范围内,每年因肝癌死亡的人数 高达130万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环境、化学及物理因素 遗传
5
一、病毒性肝炎
最主要病因 明确与肝癌有关:乙型、丙型和丁型 全球HBV感染者约4亿,慢性HBV感染使肝 硬化患者发生肝癌危险性升高1000倍 我国有1.2亿HBsAg阳性者,约90%肝癌患 者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 全球HCV感染者1.7亿,肝癌患者中HCV检 出率为10%~20%,是日本和欧洲最重要的 肝癌病因
TNF)、免疫效应细胞治疗(LAK、TILAKM)
七、中药治疗 八、肝移植:对于肝功能失代偿或受肿瘤位置限制而不
能切除的小肝癌,肝移植是理想疗法
41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慢性疼痛:肝区疼痛 与癌肿增大牵拉 肝包膜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恶性肿 瘤对机体的慢性消耗、化疗所致胃肠道 反应有关。 绝望 与得知癌症的诊断或终末期肝功 能衰竭有关。 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 癌结节破裂出血。
23
症状
四、转移灶症状
肺转移:咳嗽、咯血 胸腔转移:胸水,右侧多见 骨骼或脊柱转移:局部疼痛 或神经受压症状 颅内转移:相应定位症状

肝癌介入治疗ppt课件

肝癌介入治疗ppt课件
4
下列肝癌病人均可行肝癌介入 治疗:
• 各种原因认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 或转移性肝癌,或者病人不愿意手术 的小肝癌;
• 作为手术前的准备,通过介入治疗, 使肝癌缩小,使手术容易切除,另外 介入后可减少肿瘤的扩散和复发;
5
• 肝癌切除不彻底者,术后复发或其他方 法治疗失败的病人;
• 肝癌病炤不破裂出血; • 肝肾功能无严重损害; • 无严重的黄疸及腹水的病人; • 病人全身情况良好,无严重的出血性疾
19
术前准备
•的备皮工作 。
• 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检查 如B超、EKG、肝功能、血尿便常规、 凝血酶原测定,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做好碘过敏试验。因术后需绝对卧床, 故需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20
药物准备
60%泛影葡胺20ml×5支, 2%利多卡因5ml×1支,生理盐水
病;
6
• 正常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 应,肝动脉供血占20%,门静脉供血占 80%;而肝癌的血液供应95-99%来自肝动 脉。也就是说,肝动脉对于正常的肝并不 太重要,但对于肝癌来说却至关重要。如 果阻塞肝动脉,正常肝的血供仅减少20%, 而且这种减少会由门静脉供血增加而替补; 肝癌血供量则会减少90%以上,癌细胞得 不到血液供应,即无营养氧气供应,就会 死亡。
22
胃肠道反应护理
• 介入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 状多为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呕吐时嘱患 者暂禁食,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 入气管,同时记录呕吐量、颜色和性质, 给予肌注胃复安10mg,安定10m g,静注恩丹西酮8mg,使胃肠道症 状有所减轻,并嘱患者饮食清淡、少量 多餐,并且做好口腔护理。
肝癌介入治疗
1
放射介入治疗
• 主要是指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ACE),1975年起该疗法先用于 治疗活动性出血和腹部肿瘤。1978 年Yamada等首次将它用于治疗不能 切除的原发性肝癌。

肝癌介入治疗PPT培训课件

肝癌介入治疗PPT培训课件

18
化疗药物所致的毒 性反应
组织器官栓塞引起 缺血所致的症状
护理评估
肿瘤组织坏死、吸 收引起的症状 化疗药物刺激膈神 经引起的症状
19
营养失调--与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有关
潜在并发症--栓塞引起局部组 织、器官缺血产生疼痛 潜在并发症--栓塞后局部组织 坏死产生吸收热导致体温升高 潜在并发症--介入化疗药物刺 激膈神经引起呃逆
9
TAI
肝动脉灌注化疗(TAI):通常是经股动脉插管,
在X线引导下,将导管置于供应癌肿的肝段动脉, 通过灌注大剂量化疗药物,对肝癌治疗更为有效 ,其疗效远比静脉或口服给药好。
10
TACE
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就是经导管既给
化疗药物,又给栓塞剂,通过两种途径消灭肿瘤。
是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方法,近期
准备床上使用的便器,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 术前4h禁饮食水; 术前15min嘱患者排尿排便; 静脉留置针(左侧上肢); 患者贴身穿病员服,去除手表首饰等物品; 佩戴好腕带。
17
术后护理: 穿刺部位及生命体征观察 术后24h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 意尿量及颜色,消化道反应,有无发热、腹痛 等异常情况。24h内平卧休息,术侧肢体制动 12h,穿刺部位沙袋压迫6-8小时,防止出血及 血肿形成。 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皮下血肿,末梢血运 情况,每15—30min监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有 无肢体发麻和皮温降低的情况,持续2h。
5
禁 忌 症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体质虚弱者
肝癌体积占肝脏3∕4以上者
门脉主干完全阻塞或严重的器质性疾患
6
肝癌介入治疗
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

肝癌介入治疗及其护理 ppt课件

肝癌介入治疗及其护理  ppt课件

主诉疼痛消除或减轻
体温正常
呃逆间隔时间延长

护 理 措 施
加强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软质低油腻饮食,少量多餐,分散注意力,必要时遵 医嘱应用止吐药物。 减轻或有效缓解疼痛:观察记录疼痛的时间、程度、性质、 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规律,调整舒适体位,给予精神 安慰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应用松弛疗法缓解疼痛,必要时 遵医嘱应用镇痛药,观察并记录用药后效果。
禁 忌 症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体质虚弱者
肝癌体积占肝脏3∕4以上者
门脉主干完全阻塞或严重的器质性疾患
肝癌介入治疗
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 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它是目前非开腹 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
肝癌的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栓塞剂治疗 ( TAE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 TAI )、经肝动 脉栓塞化疗(TACE)。
病人准备:
准备床上使用的便器,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
术前4h禁饮食水; 术前15min嘱患者排尿排便; 静脉留置针(左侧上肢); 患者贴身穿病员服,去除手表首饰等物品; 佩戴好腕带。
术后护理:
穿刺部位及生命体征观察
术后24h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 尿量及颜色,消化道反应,有无发热、腹痛等异 常情况。 24h 内平卧休息,术侧肢体制动 12h ,穿 刺部位沙袋压迫6-8小时,防止出血及血肿形成。
潜在并发症--栓塞引起局部组 织、器官缺血产生疼痛 潜在并发症--栓塞后局部组织 坏死产生吸收热导致体温升高 潜在并发症--介入化疗药物刺 激膈神经引起呃逆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恶心呕吐症状减轻
想进食 能运用有效方法 消除或减轻疼痛 患者主诉舒适感增加 能运用有效办法 减轻呃逆

肝癌介入治疗PPT课件

肝癌介入治疗PPT课件
•TACE作为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充分的临床循证证据积累,已成 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
2019/11/7
Llovet JM, et ncet.2002;359:1734-9. Lo C-M, et al.Hepatology.2002;35:1164-71.
中国抗癌协会2010年肝癌全国调研9数据
非手术治疗-消融治疗
• 消融治疗:借助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对肿瘤靶向定位,局部 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杀灭肿瘤组织一类治疗手段。
• 主要技术包括: – 射频消融 (RFA) – 微波消融(MWA) – 冷冻治疗(Cryoablation) – 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
2019/11/7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1)0
1.多次TACE治疗对肝脏功能的影 响? 2. 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对延缓肝硬 化的作用?
2.手术、肝移植 3.靶向治疗 4.姑息治疗 5.抗病毒治疗
3.肝硬化向肝癌的转化与发展。
11/7/2019
17
肝癌的治疗误区:
•过度治疗,使得患者不能从治疗中获益; •强调肿瘤的对抗性治疗,不注重对机体的保护; •注重短期疗效,忽略长期生存及生活质量; •忽视肿瘤固有的生物学特性; •忽视肿瘤治疗中的个体化。
11/7/2019
20
原发性肝癌
治疗方案
•合并的肝脏疾病背景、肝硬化有无及程度; • 肿瘤大小及部位、有无血管侵犯; • 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患者的一般状态; • 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不同。
11/7/2019
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对治疗的反应有不同。
从肝癌患者的个体入手,分析其个体特性, 制定不 同的个体化方案,建立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模式。
极早期(0)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及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课件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及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课件

05
雷替曲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 中的应用
雷替曲塞在介入治疗中的给药方式与剂量
给药方式
雷替曲塞通常采用动脉灌注或栓塞的方式给药,直接将药物送至肿瘤部位,以提高药物浓度和疗效。
剂量
雷替曲塞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而定,一般采用标准剂量范围,但具体剂量需根据医生建议和 患者情况调整。
雷替曲塞在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评估
吸收
雷替曲塞口服后迅速吸收,约2小时达到血 药峰浓度。
代谢
雷替曲塞主要通过肝代谢,代谢产物无活性 。
分布
雷替曲塞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 脊液。
排泄
雷替曲塞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粪便排泄, 部分通过肾脏排泄。
02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现状与挑 战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指结直肠癌细 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管扩散到肝脏 ,并在肝脏内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药物相互作用
雷替曲塞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 互作用,影响疗效和安全性,需 注意避免或谨慎使用。
04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现状与挑战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
肝炎病毒感染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大部分存在 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 ,这些病毒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
,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遗传因素
原发性肝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 性,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
药物不良反应
雷替曲塞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 呕吐、腹泻、发热等,但多数不良反应轻微且可控。
01
肝功能损害
雷替曲塞介入治疗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 ,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02
03
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 、呼吸困难等,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 理。

肝癌的介入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肝癌的介入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9
❖ 同时输注化疗药,如 氟尿嘧啶、丝裂霉素、 顺铂、多柔比星或表 柔比星等,将这些药 物预先与碘油充分混 合,注入肝动脉后, 让其慢慢释放出来, 可发挥较持久的抗癌 作用。
10
❖ 碘油与化疗药物混合剂
腹主动脉
肝动脉
股动脉 动脉分支
11
适应症
❖ 各种原因认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或转移 性肝癌,或者病人不愿意手术的小肝癌;
❖ 作为手术前的准备,通过介入治疗,使肝癌 缩小,使手术容易切除,另外介入后可减少 肿瘤的扩散和复发;
12
❖ 肝癌切除不彻底者,术后复发或其他方法 治疗失败的病人;
❖ 肝癌病灶不破裂出血; ❖ 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
阻塞.
13
禁忌症
❖ 肝功能严重障碍,如:严重黄疸、凝血机 能减退等、大量腹水或重度肝硬化。
5
介入法治疗肝癌的方法
❖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
❖ 肝动脉-门静脉联合化疗与栓塞
❖ 肝段及亚段栓塞疗法
❖ 暂时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连续肝动脉灌注化疗。
❖ “双介入”治疗。
6
目前临床上,肝癌的介入治疗主要是 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方法, 1975年起该疗法先用于治疗活动性出血 和腹部肿瘤。1978年Yamada等首次将它 用于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
20
术后护理
术后当天: ❖ 患者卧床24小时,患肢制动12小时,穿刺
部位加沙袋压迫6小时。 ❖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 ❖ 观察脉搏、血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患
肢皮肤的温度、颜色。并做好护理记录单。
21
❖ 鼓励病人多饮水,2小时内尿量应大于500毫升, 避免造影剂在肾脏结晶、以及减轻化疗药物对 肾脏的损害。

肝癌介入治疗PPT课件

肝癌介入治疗PPT课件

1. 门脉主干癌栓,无明显门脉侧之形成 2. 严重的门脉高压,胃底和食管贲门静脉严重曲
张,有破裂出血的危险 3.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4. 肿瘤巨大,大于肝脏整体积的70%以上 5. 下腔静脉癌栓 6. 血清胆红质大于50 umol/L 7. 凝血酶原时间大于正常两倍以上
8. 血浆白蛋白小于2.5g/Dl。 9. 大量腹水 10. 胆管癌栓,转氨酶明显升高(SGPT>100U),伴明显
膈下动脉寄生性供血:左外叶肝癌由左膈下动脉 供血。右后叶肝癌由右膈下动脉供血。经膈下动 脉注入碘油后,碘油积聚于肿瘤组织中
网膜动脉寄生型供血:右肝下部的肝癌除由肝动脉供血
外,胃网膜右动脉或大网膜动脉亦参与供血 下位肋间动脉、肾上腺下动脉、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
腰动脉、内乳动脉等
供养肝癌的肝动脉为起源变异的肝动脉。由于变 异的肝动脉起源部位不同,又进一步分为供血亚 型
MichelesⅠ型:占55%。腹腔动脉(CA)具有三大分 支,即肝总动脉(CHA)、胃左动脉(LGA)和脾动 脉(SA)、胃十二指肠动脉(GDA)起自CHA
Micheles变异Ⅰ型:RHA过早从CHA发出,超选择RHA 插管时易将RHA遗漏
介入治疗中即要掌握合适的温度(包括作用时 间),又要尽可能超选择插管到供血动脉
先化后热强于热化同时,热化同时强于先热后 化
不同的药物与热疗联合的最佳顺序不同,丝裂 霉素以热药同时最佳
ADM与热合用杀伤效果依次为:先化后热-热化 同时-先热后化,是由药物的机理决定的
ADM与热疗相互增敏的机理: ADM使对高热敏 感的S期细胞增多,提高细胞内的药物浓度
不同细胞类型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
95%-99%来自肝动脉 正常肝组织血供25%-30%来自肝动脉,70%-75%来自门 静脉

原发性肝癌超声介入治疗课件

原发性肝癌超声介入治疗课件

治疗效果评估指标
肿瘤体积变化: 通过超声检查, 观察肿瘤体积的 变化情况
01
肿瘤血流信号: 通过超声检查, 观察肿瘤血流信 号的变化情况
02
肿瘤坏死程度: 通过病理检查, 观察肿瘤坏死程 度
03
04
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患者生活质 量的变化情况
05
患者生存期:通 过随访,观察患 者生存期情况
曲霉毒素等
肝癌的临床表现
01
肝区疼痛:多 为持续性胀痛 或钝痛,夜间
加重
02
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腹
泻等
03
黄疸:皮肤、 巩膜黄染,尿
液呈深黄色
04
腹水:腹部膨 隆,腹胀,呼
吸困难
05
肝肿大:肝脏 肿大,质地坚 硬,表面凹凸
不平
06
肝功能异常: 转氨酶、胆红 素升高,白蛋
白降低
07
02
精确定位到病变部位 注射药物:通过穿刺针将药物注射
03
到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监测: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
04
病变部位的变化,确保治疗效果
超声介入治疗的优势
实时监测:可实时 观察治疗过程,提
高治疗精度
01
02
03
适应症广:适用于 多种原发性肝癌类 型,治疗效果显著
04
微创:无需开刀, 创伤小,恢复快
治疗效果评估结果
肿瘤体积缩小:超声介入治疗后,肿瘤体积明显 缩小,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完全消失的情况。
肿瘤标志物下降:超声介入治疗后,肿瘤标志物 水平明显下降,部分患者甚至恢复正常水平。
生存期延长:超声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明 显延长,部分患者甚至达到长期生存。

肝癌介入术护理ppt课件

肝癌介入术护理ppt课件
肝癌介入术护理
概论: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发
病率列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未经治疗的晚期肝癌 生存率只有1~4个月,由于病情发展迅速,早期 症状不明显,症状发现后已是中晚期,大多数患 者已失去手术机会而选择非手术治疗。我国于80 年代开始进行肝癌的介入治疗和研究,目前肝动 脉灌注化疗和化疗栓塞术已被公认是肝癌非手术 治疗的首选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微创痛苦 小,能够使肿瘤缩小,延期肿瘤生长,提高生活 质量。
11
术后护理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穿刺部位护理 • 胃肠道反应护理 • 腹痛的护理 • 发热护理 • 饮食护理 •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肝功能损害的观察
1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术后心电氧饱和度监测24小时,低流量氧 气吸入24小时,监测体温,观察。
13
穿刺部位的护理
术后穿刺点用弹性胶布加压包扎24h,并用沙袋 压穿刺点6h以上,防止穿刺点皮下出血和血肿。 24h后松弹性胶布并覆盖无菌纱布2~3天,避免 浸湿,绝对卧床休息24h,穿刺肢体呈外展伸直 位,避免弯曲受压。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 血肿,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观察足背动脉搏动 有无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 下降,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以及早 发现股动脉血栓形成。
16
发热护理
早期发热多为坏死组织吸收所致,如体温 在38.5℃以下,一般5~7天自行消退;如体 温在38.5℃以上,可给予药物和物理降温, 鼓励患者多饮水。
17
饮食护理
如术后无明显恶心呕吐,鼓励多饮水,给 予补充水分。术后1~3天进食清淡易消化 的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几天后无胃部 不适可进食新鲜蔬菜、水果,食用丰富营 养的食品。
19
肝功能损害的观察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课件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课件

2/19/2021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7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 禁忌证
✓ 肝功能严重障碍(Child-Pugh C级),包括黄疸、肝性脑病、难治性腹水或肝肾综合征;
✓ 凝血功能严重障碍,且无法纠正; ✓ 门静脉主干完全由癌栓阻塞,且侧支血管形成少; ✓ 合并活动性肝炎或者严重感染且不能同时治疗者; ✓ 肿瘤远处广泛转移,估计病人生存期<3个月者; ✓ 肿瘤占全肝比例≥70%(若肝功能基本正常,可考虑采用少量碘油乳剂分次栓塞); ✓ 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减少,白细胞<3.0×109/L,血小板<50×109/L(非绝对禁忌证,如脾功能
2/19/2021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2
第一节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2/19/2021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3
一、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 三、肝癌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2/19/2021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4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肝癌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方法有3种:
➢ 再次肝动脉造影:TACE后再次肝动脉造影,了解肝内血供及肿瘤病灶的栓塞情况。
2/19/2021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9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三)并发症及其防治
➢ 化疗栓塞综合征 ➢ 术中胆心反射 ➢ 肝脓肿、胆汁瘤 ➢ 上消化道出血 ➢ 血细胞减少
2/19/2021
亢进者,与化疗性血细胞减少有所不同); ✓ 肾功能障碍,肌酐>2mg/dl或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 ✓ 恶液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 • ﹥500ug/L持续四周 在200u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GT-Ⅱ)
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阳性率可提高到90%
超声显像
可显示直径为2cm以上原发性肝癌,对早期定位诊断有较大价值
CT
严重的出血倾向,碘过敏者;
肝癌体积占肝脏3/4以上者;
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或严重的器质性疾患;
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
介入治疗-化疗药用法
为使化疗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良好 的临床疗效:
• 非特异性药物宜一次注射(ADM,PDD)
• 特异性药物宜缓慢滴注或肌注(5-Fu) • 联合化疗中常用两类药物共同应用
毒副作用低:其他器官药物浓度低,肝脏已降解 部分化疗药,副反应轻微
操作步骤:
① 经穿刺针置入导丝 并退出穿刺针
② 在腹股沟下方用穿刺 针行股动脉穿刺
③ 经导丝置入导管,在x线透视及DSA 造影的指导下将导管放入靶血管处
④ 退出导丝,经导管 注射药物及栓塞剂
⑤ 退出导管,股动脉 穿刺处加压包扎
适应症
75%-85%
90%-95%
正常肝组织血供
癌组织血供
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的血供几乎全部来自肝动脉,结扎 肝动脉后发现肝癌血供减少90%-95%,而正常肝组织仅减少30%
TACE优点
疗效好:浓度正相关,肝组织是其他器官的100400倍;瘤区高于正常肝组织5-20倍
栓塞:阻断90%以上血供,肿瘤缺血坏死缩小
诊断肝癌较常用的方法,可检测出1cm以下小肝癌
X线肝血管造影
可显示1-2cm的癌结节
MRI
对显示子瘤和癌栓有价值,能清楚地显示肝细胞癌内部结 构特征
放射性核素扫描
能显示直径3-5cm以上的肿瘤,有助于肝癌与肝脓肿、血 管瘤等相鉴别
其他:如肝穿刺活检、剖腹探查
并发症
肝性脑病:肝癌晚期严重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常因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
自然病程
早期亚临床期
约10个月,影像诊断困难, 肿瘤1-2cm
8-9个月,各项检查容易发现, 可提出诊断 约4个月,症状出现至黄疸、腹水 或远处转移,肿瘤约10cm

亚临床期
个 月
24
中期
晚期
约2个月
症状体征
原发性肝癌早期多无典型症状,临床就诊者多为中 晚期患者,主要表现有:
1、肝区疼痛:常见的首发症状,多呈肝区持续性刺痛或钝
原发性肝癌与介入治疗
肿瘤科—张考
学习目的
掌握肝癌的自然病程、症状和体征、及并发症
了解肝癌相关辅助检查、临床诊断
了解肝癌介入治疗概况
重点掌握TACE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护理
肝癌概况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
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 发病率逐年上升,WHO公布的十大肿瘤之一
• 全球每年约100万人确诊为肝癌
2、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主要是在乙肝和丙肝 基础上发生
3、黄曲霉素
被污染的粮油、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4、其他因素
遗传、水源污染、有机氯类农药、亚硝胺类、华支睾吸虫 感染等
肿瘤分型
大体形态 细胞类型
• • • •
块状型,最多见 结节型 弥漫型,最少见 小癌型
• 我国为高发区,发病率从第三位升至第二位
城市仅次于肺癌,农村仅次于胃癌
• 90%以上有HBV背景,肝炎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概率为非 肝炎患者的2人死亡


我国每年死亡11万人左右
高发年龄
35-45

42%
2.5 : 1
病因
1、病毒性肝炎
原发性肝癌病人中约有1/3有慢性肝炎史
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 巨块型肝癌:通过介入治疗,使肝癌缩小, 使手术容易切除 肝内多发癌结节者:减少肿瘤的扩散和复发 肝癌破裂出血,不适宜行肝癌切除者 控制肝癌的疼痛及较大的肝静脉短路 肝癌术后,行肝动脉预防性灌注
禁忌症
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肝癌时严重黄疸、腹水;
WBC﹤3×109/L者;
• 肝细胞型 • 胆管细胞型 • 混合型
转移方式
血行转移
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最常见,容易侵犯门静脉分支形 成癌栓,脱落后引起肝内多发性转移灶 肝外血行转移以肺多见,其次为肾上腺、骨、主动脉旁淋巴 结
淋巴转移
以转移至肝淋巴结最多
种植转移
体腔内器官的肿瘤,当肿瘤蔓延至器官表面时,肿瘤细胞即 可脱落下来随体腔内的液体像播种一样种植于其他体腔器官的 表面,形成转移瘤

2、胃肠道症状:主要是食欲减退和腹胀,也可有恶心呕
吐腹泻等
3、全身症状:乏力、进行性消瘦、发热、营养不良和恶
病质等
症状体征
4、转移灶症状:咳嗽、咯血、气短,头痛、呕吐和神经
定位体征等
最常见的体征:
肝脏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
大小不等结节或巨块,伴压痛;
黄疸常在病程晚期出现; 肝硬化门脉高压者可有脾大、腹腔积液、静脉侧 支循环形成等出现
介入治疗
• 血管性介入治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肝动脉栓塞(TAE) 肝动脉灌注化疗(TAI) 经门静脉化疗或化疗栓塞
• 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无水乙醇肝癌内注射治疗 粒子植入术
TACE理论基础:血供
肝脏是体内唯一接受双重血供的脏器(肝动 脉、门静脉)
5%-10% 15%-25% 肝动脉 门静脉
术前护理
• 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大、小便
• 指导患者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粗纤维食物,提高机体 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
• 协助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做好心理护理 • 术前4小时禁食禁水,防止术中及术后呕吐导致窒息 • 术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 术区备皮,术侧大腿上1/3至腹股沟部
手术后注意事项
① 术后患者平卧位,卧床休息24小时,穿刺肢体 伸直制动24小时,穿刺部位1kg沙袋压迫6-8小时, 防止出血及血肿形成。 ②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足背动脉 搏动情况及皮肤的颜色、温度。 ③ 术后当日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保持每 日尿量不少于2000ml,术后2小时无不良反应,可 进流食,逐渐过渡,饮食应保持清洁、新鲜富有 营养且易消化吸收。
裂时发生呕血或黑便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当癌结节破裂局限于肝包膜下, 可形成压痛性包块,破裂进入腹腔可引起急性腹 痛及腹膜刺激征 继发感染:易并发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肝癌治疗
目的: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原则:早期治疗,综合治疗,积极治疗 方法: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热疗 综合治疗 生物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放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