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童话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童话研究述评

作者:王莉指导老师:王军明

(南京晓庄学院汉语言专业08本)

[摘要]叶圣陶的儿童创作,在我国儿童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童话创作更为儿童文学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叶圣陶的童话出版发表开始,对于其作品的研究文章就不曾断过,虽然不能称上洋洋大观,但确实也比较可观,这些评论有独特的闪光点,但对于叶圣陶的童话创作的评述几十年来基本一致,大都是后者因袭前人的观点,并无多大新意,只是视角的重复关注,缺乏建设性的突破与微观的独到剖析,叶圣陶童话研究还有更多更深的东西值得去发现去研究:对叶圣陶童话中的“成人的悲哀”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肯定其童话创作的首创性和民族性,但却不能忽略外来影响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忽略对《稻草人》中《快乐的人》和《小黄猫的恋爱故事》的研究;叶圣陶的童话是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对其作品的不足相对来说就关注得比较少。

[关键词]叶圣陶童话;研究;述评

一、叶圣陶的生平简介

叶圣陶,名绍钧,原字秉臣,1911年改字为圣陶,笔名有叶匋,郢,郢生,秉丞,翰光等,1894年生于江苏省吴县一个市民家庭。

叶圣陶的一生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1911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以及编辑等工作,编过《小说月报》、《妇女杂志》和《中学生》等刊物,解放后,曾任出版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任中国文联委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

二、叶圣陶各阶段的作品

叶圣陶的文学活动始于1914年。起初以文言写短篇小说,五四运动前后改用白话文创作。1921年与茅盾,郑振铎等一起组织发起了文学研究会,积极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隔膜》(1922)、《火灾》(1923)等都是他初期颇有影响的短篇集。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的“灰色人生”也成为文学史上的典型。

叶圣陶的儿童文学创作也开始得比较早。1920—1921年间,他为孩子们写下了《儿和影子》、《拜菩萨》、《成功的喜悦》、《小鱼》、《两个孩子》、《损害》等多篇小诗。从1921年冬天开始致力于童话创作。正如后来作者在《我和儿童文学》中说的:“我的第一本童话集《稻草人》的第一篇是《小白船》,写于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我写童话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接着在十六

日、十七日写了《傻子》和《燕子》;隔了两天,在二十日又写了《一粒种子》,不到一个星期写了四篇童话,我自己也不敢相信了。这种情形不止一次,那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到三十日,也是六天,写了《地球》《芳儿的梦》《新的表》《梧桐子》《大喉咙》一共五篇。”1923年他把从1921年开始创作的第一篇《小白船》到1922年6月完成的《稻草人》之间的二十三篇童话,编集出版,就用《稻草人》作书名。之后,又于1931年向小读者献出了第二部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在这以后,又有《聪明的野牛》、《鸟言兽语》、《冥世别》、《火车头的经历》等童话发表。此外,叶圣陶还创作了《蜜蜂》、《风浪》等优美的童话歌剧,并于1932年,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编写了一部《开明小学国语课本》。

建国后,叶圣陶写了许多成人阅读的散文和诗歌,同时也为少年儿童写下了不少新作,如问世于1956年的《一个少年笔记》,生动地记述了一个少年在成长中的精神世界。但是,基本终止了童话创作,只是从以往童话创作中精选了十篇,定名为《叶圣陶童话选》,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社出版,1979年又以该选集为基础,增选了《玫瑰和金鱼》等五篇,定名为《稻草人和其它童话》,由同一出版社出版。

叶圣陶的儿童创作,在我国儿童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童话创作更为儿童文学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童话之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还是一个陌生的文学形式。在上个世纪初一些以改写古代神话传说,以译介外国文学童话的创作中,叶圣陶清新优美,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系列童话,无疑是独树一帜的。鲁迅先生也曾赞誉:“十来年前,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文学史上给叶圣陶的定位就是:叶圣陶是开创我国童话创作的第一人。

从叶圣陶的童话出版发表开始,对于其作品的研究文章就不曾断过,虽然不能称上洋洋大观,但确实也比较可观。一方面是文学史方面,但凡是编写儿童文学史的书,都绕不过对于叶圣陶创作的评述,尤其是对其童话的评述;另一方面,是发表于各个时期,各个杂志的一些评论性文章。当然,这些评论,这些文章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独特的闪光点,也有穿凿附会的牵强。总体而言,对于叶圣陶的童话创作的评述几十年来基本一致,大都是后者因袭前人的观点,并无多大新意,仍然是视角的重复关注,缺乏建设性的突破与微观的独到剖析。

纵析上个世纪及本世纪初对叶圣陶童话的研究,我认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作品发表初到解放前,主要集中于三十年代。这一阶段,总体上说,对于叶圣陶的童话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但有些文章研究还是比较到位,有些观点也为之后的评论文章定下了基调。但是,我认为在开始时的童话评论中,就发生了错误的解释与定位,而这种错误影响了整整一个世纪研究者们

对叶圣陶童话创作的认识;第二阶段,是建国后到文革后,主要是五、六十年代,这一阶段对于叶圣陶的童话创作的评论,由于受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有着较多的人为痕迹,有些地方有失公允,政治色彩较为浓厚;第三阶段,是新时期到世纪之交。这一阶段,对于叶圣陶童话的研究在“大一统”的前人模式下,开始呈现多元化,逐渐出现一些新的视点。但仍未得到深掘,有些好的视角也只是匆匆一瞥,并未得到深入探索。

三、对叶圣陶初期作品的研究

最早对叶圣陶的童话进行评论的文章应该是郑振铎于1923年给《稻草人》作的序。这篇文章虽不是专门的研究性文章,但是对叶圣陶的童话,叶圣陶思想的剖析却是后来许多研究性文章所无法企及的。这篇文章也一直为后人所引用。因而,我认为既是第一篇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篇评论叶圣陶童话创作的文章。

郑振铎先是简介了《稻草人》的创作过程,继而,分析了作者创作思想的演变。“圣陶最初动手作童话在我编辑《儿童世界》的时候。那时,他还攀想一个美丽的童话的人生,一个儿童的天真的国土。”“然而,渐渐地,他的著作情调不自觉地改变了方向。”“我们试看他后来的作品,虽然他依旧想用同样的笔调写近于儿童的文字,而同时却不自禁地融化了许多‘成人的悲哀’在里面。”“及至他写到快乐的人的薄幕的破裂,他的悲哀已造极顶,即他所信的田野的乐园此时也已摧毁。最后,他对于人世间的希望便随了稻草人而俱倒。”郑振铎准确地把握了《稻草人》前后风格的转变,后来笔调变得更为现实。但我认为郑振铎的评论因其“最美丽的人生即在童话里也不容易找到”思想的影响,对叶圣陶的创作分析过于主观投射。郑振铎的评述过于强调作家的社会意识,过于拔高了《稻草人》中的“成人的悲哀”与其中的阴郁气氛的意义。

郑振铎同时对叶圣陶童话创作的艺术成就予以肯定,并且还引用了多段《稻草人》中的文字,以说明叶圣陶童话语言的优美;意境的恬淡,风格的清新。但对其艺术特色的分析则显得有些简短,并未展开叙述。

我认为郑振铎的这篇文章最突出之处不在于对叶圣陶童话的分析,而在于文章最后由叶圣陶童话所引发的对“带着极深挚的成人的悲哀与极惨的失望的呼号,给儿童看是否会引起什么障碍;幼稚的和平纯洁的心里应否即投入人世间的扰乱与丑恶的石子。”这是个有关于儿童心理与儿童观的问题的讨论,而这个问题对于以后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理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郑振铎并未深入下去,只是说“这个疑惑似未免过于重视儿童了。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可以说是应该的,他们需要知道人间社会的现状。”这样的回答,显然不是从儿童出发的,并无正确的儿童观。仍是从成人的角度,认为儿童只不过是成人的附属,不需要过于重视,也不值得过于重视。因而,这样的观点对于儿童创作或评论来说是可怕的,可是更为可怕的是,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却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