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健康之道--穴位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临床如何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临床如何治疗慢性胃炎发布时间:2022-06-15T07:31:09.93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月第4期作者:张建容[导读] 慢性胃炎是常见疾病,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又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张建容长宁县竹海镇中心卫生院四川宜宾 644304慢性胃炎是常见疾病,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又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
慢性浅表性胃炎进一步发展,部分可演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中对慢性胃炎的治疗疗效较好,副作用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中医是如何治疗慢性胃炎的一、慢性胃炎的辩证治疗1、脾虚胃热型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复发作,或萎缩性胃炎活动期,表现为本虚挟有胃热,呈虚实寒热错杂之象。
证见胃部嘈杂,或胃部灼痛,痛无定时,饥时觉痛,饱时觉胀,口苦干而不多饮,纳食量减,大便时稀时秘等,舌质淡或淡红,舌苔薄黄,脉细弦。
治宜健脾补气,和中清胃。
方用半夏泻心汤。
2、胃阴不足型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其他证型胃炎久病久治伤阴所致,证见胃痛日久,胃部微灼痛,或嘈杂不适,口干纳呆,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苔薄白稍于,脉细数。
治宜养阴益胃、缓急止痛。
方用益胃汤。
3、肝胃气滞型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初期,多因情志不畅而诱发。
胃部饱胀以进食后为甚,或胃部胀痛连胁,嗳气频作,得矢气稍适,或恶心欲呕,口苦泛酸,大便排出不畅等症,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消胀。
方用柴胡疏肝散。
4、脾胃虚弱型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久病实证已消除仍余脾虚证。
证见胃部虚痞,或隐隐作痛,按之较舒适,喜进热食,食后腹胀,或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舌质淡、体胖,苔白润,脉细弱。
治宜健脾补气,温中和胃。
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二、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1、中脘穴:慢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迁延的情况。
胃痛、胃胀,学会3个特效穴,胃不难受
中脘穴按摩方法
定位
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 寸处。
按摩手法
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将食指、 中指并拢,指腹按压中脘穴,以 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约2-3分钟 ,至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
足三里穴按摩方法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
按摩手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力度适 中,每次约5分钟,至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
常见症状及原因
胃痛
胃部疼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反 酸等症状
常见原因
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情绪压力等
胃胀
胃部胀满,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嗳气 等症状
02
特效穴介绍
中脘穴
位置
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处。
功效
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按摩或针灸 该穴位能调理脾胃,和中消滞,缓 解胃痛、腹胀、呕吐等不适症状。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针对性检查
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检查项目。
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疾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内关穴
01
位置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02 03
功效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安神定志等功效。 按摩或针灸该穴位能缓解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等不适症状,并有助 于缓解情绪压力。
操作方法
用指腹或掌根顺时针按揉内关穴,每次5-10分钟,力度适中。
03
内关穴按摩方法
定位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穴位针灸法【医学健康养生常识】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穴位针灸法文章导读夏季三伏天高热,阳气旺盛,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内服,较易祛除脾胃阴寒之邪,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及转归十分有利。
\xa0(一)针刺法针刺法1:\u3000\u3000用"老十针"方。
取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双)、内关、足三里(双)穴。
中脘、下脘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沉重,胃部有收缩感。
内关穴直刺0.5-1.5寸,深刺可透外关,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指端发散;或向上斜刺1-2寸,使患者感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腋胸等,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捻转补泻法。
足三里穴直刺1-2寸,使患者酸胀麻电感向下扩散至足背,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补泻泣。
气海、天枢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小腹或阴部传导。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xa0\u3000\u3000针刺法2:\u3000\u3000用"新十针"方。
取中脘、内关(双)、足三里(双)、天枢(双)、公孙(双)、气海血。
中脘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沉重,胃部有收缩感。
内关直刺0.5-1.5寸,深刺可透外关穴,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指端发散;或向上斜刺1-2寸,使患者感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腋胸等,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捻转补泻法。
足三里穴直刺1-2寸,使患者感酸胀麻电感向下扩散至足背,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补泻法。
气海、天枢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小腹或阴部传导。
公孙穴直刺0.5-0.8寸,施捻转补法,使患者局部有沉胀痛感。
穴位养生缓解肠胃胀气促进消化
穴位养生缓解肠胃胀气促进消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肠胃胀气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不适感,还可能导致诸多健康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有一种非常有效的健康方法——穴位养生,它可以缓解肠胃胀气,并促进消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和养生方法,帮助你缓解肠胃胀气问题。
一、关于穴位养生的基本原理穴位养生,即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促进健康的效果。
在中医养生学中,认为人体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穴位,这些穴位分布在全身的不同部位,每个穴位都与人体的某个器官或系统相关联。
通过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能够刺激人体内的经络运行,调整各个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二、常用的穴位养生方法1.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部,即颈椎第一椎间突上,按压该穴位可以缓解肠胃胀气。
具体方法是:用两个拇指指腹轻轻按压大椎穴,每次按压约1-2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2.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胸部,即两侧乳头水平上6寸处。
按摩曲池穴可以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按压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合力按压曲池穴,每次按压约1-2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3.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胃部,即脐中央上4寸处。
按摩中脘穴可以调理胃气,缓解胃胀。
按压方法是: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中脘穴,每次按压约1-2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4.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脚部,即足底第一跖骨之间。
按摩太冲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胀气。
按压方法是: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太冲穴,每次按压约1-2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三、其他缓解肠胃胀气的养生方法除了按摩穴位,还有一些其他的养生方法可以缓解肠胃胀气,促进消化。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1. 注意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饱食,减少进食过多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豆类、乳制品等。
2.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进消化。
3. 定期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加快肠胃蠕动,缓解胀气。
4. 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消化功能。
胃疼怎么快速缓解穴位
胃疼怎么快速缓解穴位胃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不管是因为食物过多、不消化、胃溃疡、胃炎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胃疼,都对我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医院看医生,所以了解一些快速缓解胃疼的穴位,能够帮助我们在家就能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可以缓解胃疼。
1. 臊脾腹腰穴:位于胃脾经脉上,当肋缘下第七肋间凹陷处。
用手指轻柔地按摩或者用拇指的指腹用力按压该穴位,每次按揉约1-2分钟,有助于舒缓胃部不适和胃疼。
在按摩过程中,如果感觉到酸胀或者胃部舒展感加强,那就是说明按摩的穴位正确。
2. 大横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距离肚脐约四横指宽度。
使用拇指的指腹用力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2分钟,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疼。
3.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相当于人体的胃部位置。
使用拇指的指腹用力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2分钟,有助于缓解胃痛和胃酸倒流引起的不适。
4. 天突穴:位于胸骨正中央,两侧锁骨之间隆起的部位。
使用两手的拇指的指腹用力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2分钟,有助于缓解胃部肿胀和疼痛。
5. 曲池穴:位于胸部正中线,第六肋间的外侧中点。
使用拇指的指腹用力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2分钟,有助于缓解胃胀食积引起的疼痛。
6. 大陵穴:位于肩胛骨与颈椎之间的肩部凹陷处。
用手指轻柔地按摩或按压该穴位,每次按摩约1-2分钟,有助于舒缓胃部不适和胃疼痛。
在按摩这些穴位时,可以选择坐着或躺着的姿势,放松身体,配合深呼吸,帮助放松和舒缓身体。
按摩时可以用力适中,以不感到疼痛为宜。
每天按摩几次,每次约1-2分钟,效果会更好。
此外,除了穴位按摩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方法缓解胃疼。
如:1. 饮用姜水:将生姜切片,用沸水冲泡,每天饮用一到两杯姜水,有助于舒缓胃部不适和胃疼痛。
2.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缓解胃疼痛。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穴位贴敷法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穴位贴敷法夏季三伏天高热,阳气旺盛,依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较易祛除脾胃阴寒之邪,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及转归非常有利。
穴位贴敷法1:取大椎、膈俞、脾俞、胃俞穴。
用"冬病夏治消喘膏"。
取炙白芥子21份,元胡21份,甘遂12份,细辛12份,生姜适量。
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
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粉(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
药膏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
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大椎、膈俞、脾俞、胃俞穴上。
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
假如局部有烧灼感或痛苦,可以提前揭去。
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膏干燥后揭去。
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2:取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穴。
用"天灸膏l方"。
取白芥子、斑蝥各等份,共研极细末,用50%二甲基亚矶调成软膏。
用时取麦粒大小的药膏,放置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穴上。
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l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
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3小时,儿童相应缩短。
一般揭去药膏后即起水炮,渐渐干瘪结痂。
水泡不行擦破,若裂开,用甲紫涂擦。
留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祛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3:取大椎、心俞、膈俞、内关穴。
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灶性肠化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灶性肠化的治疗方法
导语: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灶性肠化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最近很多人都被这种疾病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这种情况是我们的胃病没能得到及时治疗导
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灶性肠化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最近很多人都被这种疾病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这种情况是我们的胃病没能得到及时治疗导致的,才出现这种危害人们生命的情况,可能我们很多人对于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灶性肠化的治疗方法还不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灶性肠化的治疗方法吧。
一.穴位疗法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
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
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二.1.精神胜利法
胃痛发作时一定要稳住。
努力忍住疼痛,镇定地坐在椅子上,然后缓慢地调息,慢慢把气吸到不能再吸,然后再慢慢吐气,如此反复10到20分钟左右,疼痛就减轻或停止。
2.放松腹部
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
生活常识分享。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脾胃虚弱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胃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
调理脾胃虚弱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对于常见的穴位的刺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足三里穴——调和脾胃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以下,腿骨前外侧的肚肌中央的一条线上。
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和脾胃,促进消化吸收,缓解胃肠道症状。
二、中脘穴——健脾开胃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央,海底穴上方1.5寸的位置。
刺激中脘穴可以健脾开胃、增加食欲、改善营养吸收。
三、关元穴——补充气血关元穴位于下腹正中央,在肚脐下方三横指的位置。
刺激关元穴可以补充气血,增强胃肠道组织的修复能力,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
四、太冲穴——益气养血太冲穴位于足底第一个拇趾骨底部的凹陷处,也是脾胃经的起始点。
刺激太冲穴可以益气养血,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营养不良、气血不足等症状。
五、内关穴——平衡脾胃功能内关穴位于手腕的中央,当两手握拳时,内关穴就在两腕伸出的中央点上。
刺激内关穴可以平衡脾胃功能,缓解胃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综上所述,刺激以上这些穴位可以调理脾胃虚弱的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刺激穴位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损伤身体。
常见的刺激方法包括按摩、针灸、艾灸等。
除了穴位刺激外,中医养生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调理脾胃虚弱,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开朗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关注自己的脾胃健康,加强保健意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体质。
总之,脾胃虚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针对其症状,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饮食等方法进行调理。
建议大家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消化压力、做好脾胃方面的保养,以保持身心健康。
中脘穴治疗慢性胃炎3页
★慢性胃炎的防、养、治1、慢性胃炎的症状:时常感到胃闷、恶心、打酸嗝、没有食欲,早上刷牙时感到欲呕,饭后胃痛……这些都是现代人胃异常的症状。
这些症状有慢性化趋势,由于病情不重,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因此许多人都不当一回事。
慢性胃炎形成胃溃疡和癌的机率很高,嗜酒者、爱抽烟者、乱吃食物者、喜爱刺激性食物者、运动不足者、乱服药物者,都易患慢性胃炎。
2、日常保养:慢性胃炎患者会由身体不舒服转为焦躁,对工作没干劲,每天生活不愉快。
“保养重于治疗”,要切记三个原则,一是自觉地吃,二是吃温热食物,三是只吃八分饱。
如果是按上述原则进餐,胃痛在一周左右就会消失。
3、胃病的穴位与指压治疗法:“中脘”是治疗胃肠病不可缺少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央。
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使劲地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
中脘指压法如果在胃痛时采用的话,效果更佳,它与过酸性和减酸性无关。
1)过酸性的话,指压“阳陵泉”(位于膝盖呈直角时外侧腓骨小头之下),刺激时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会使制酸作用活泼,不会打酸嗝。
2)减酸性的话,只要指压“足三里”。
指压要领同前,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
如果弄错过酸性和减酸性,会产生反效果,须多加注意。
4、按摩胃经:胃经图见上。
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的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任脉)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足少阳经);沿着发际;到达前额(神庭);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胄,联络脾脏;缺盆部直行的脉:从缺盆向下,经过乳房里边;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街”中;胃口部的支脉:沿着腹的里面,向下到“气街中”与前支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中;向下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人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胫部的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向下进入足中趾外侧;足跗部的支脉:从跗上(冲阳)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胃疼时按揉一个穴位,超级止痛!
胃疼时按揉一个穴位,超级止痛!
胃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病症,轻者片刻会自然恢复,但严重者会有痉挛疼的表现,中医认为,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是导致胃气不和引发疼痛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按压两手的内关穴来缓解疼痛。
方法: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之一,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取穴位后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在右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按捏10-15分钟即可,按压时力度以感觉到有一种酸麻胀感一直向腋窝传导为佳。
左右手可轮换按压。
胃痛的原因
1、生活压力大:压力是胃痛的一大祸首。
学习一些松弛身心的方法,可以使体内失去平衡的化学作用,再度恢复平衡。
2、嗜烟酒等刺激性食物:烟酒等刺激性食物,极易造成胃粘膜损伤,会导致胃疼。
3、暴饮暴食:当胃内食物过多时,胃酸会被迫进入食道。
胃内食物愈多,被挤入食道的胃酸愈多。
胃痛的原因可能许多,但对那些偶尔患胃痛的人,多半是因为吃太多且吃太快。
4、饮食无规律:饮食不能定时定量、常暴饮饱食,这会加重胃部负担,造成胃痛。
5、不注意卫生:做不好家庭卫生、个人卫生以及不注意饮食卫生等都可能使患者受到细菌的感染而引发胃痛。
胃脘穴的功能主治
胃脘穴的功能主治胃脘穴的简介胃脘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胃脘部位,距离人体的正中线三寸。
胃脘穴是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也是胃经中唯一的重要穴位。
胃脘穴的定位方法在寻找胃脘穴的定位时,我们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
具体定位方法如下: 1. 坐姿定位:采用坐姿的方式,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可以感到拇指根骨(中指和拇指相连的那块骨头)。
2. 手指定位:将两只手的中指相互并拢,然后将两只大拇指放在拇指根骨的上方。
胃脘穴就位于两只大拇指的指尖所包围的范围内。
胃脘穴的功能主治胃脘穴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功能主治,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功能主治:1.调理胃气:胃脘穴有着调理胃气的功能,可以帮助胃部的消化功能更加顺畅。
对于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缓解胃炎:胃脘穴的刺激可以缓解胃炎症状,减轻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
3.改善食欲不振:胃脘穴刺激可以增强胃脘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4.调节肠胃功能:胃脘穴的按摩刺激可以改善肠胃蠕动,缓解便秘、腹泻等问题。
5.减轻胃部压力:胃脘穴的按摩可以起到舒缓放松的作用,帮助减轻胃部的压力,放松紧张的胃肌。
使用胃脘穴的注意事项使用胃脘穴进行按摩和刺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和力度:刺激胃脘穴时应该保持力度温和,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2.偶尔使用:按摩胃脘穴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但不宜频繁使用,一周一到两次即可。
3.禁忌人群:孕妇、月经期的女性以及有严重胃病的人不宜按摩胃脘穴。
4.不宜空腹使用:最好在饭后或者在进食后30分钟左右进行胃脘穴的按摩。
结语胃脘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对于调理胃肠功能以及缓解胃痛等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力度、频率以及禁忌人群,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您有胃部不适的问题,可以尝试按摩胃脘穴,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
家庭简易治疗胃炎方法
按穴法:病人取仰卧位。家属用拇指或中指掌面用力,紧贴皮肤,按压中脘、气海病人略感酸胀、沉麻为宜。
摩额法:病人取仰卧位。家属用两手拇指掌面置于额正中,自内向外反复轻快摩动约2分钟。然后两手掌根相对合力,分别置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太阳穴和额部,反复运摩约2分钟。
足部按摩:在双脚大脚趾下方第一骨头下方的凹陷处。请注意左脚按摩方向是由外往内,右脚按摩方向是由内往外。
提拿法:病人取仰卧位。家属两手拇指和其余四指置于病人腹下跌,对应钳形用力,一拿一放,要求连贯柔和,劲力适度,一般以拿提时病人感觉酸胀、微痛,放松后感觉舒服的强度为宜,反复提拿5-7次。
按穴法:病人取仰卧位。家属用拇指或中指掌面用力,紧贴皮肤,按压中脘、气海、天枢穴以及足三里穴。每天按压约半分钟,要逐渐用力,以病人略感酸胀、沉麻为宜。
胃炎按摩什么穴位
胃炎按摩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胃炎按摩什么穴位*二、胃炎的分类*三、如何预防慢性胃炎胃炎按摩什么穴位1、胃炎按摩什么穴位之揉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
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2、胃炎按摩什么穴位之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
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胃炎按摩什么穴位之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4、胃炎按摩什么穴位之大陵穴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
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
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5、胃炎按摩什么穴位之四缝穴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
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
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穴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胃炎的分类1、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又称蜂窝组织炎性胃炎。
主要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胃壁引起的化脓性疾病。
通过恰当的治疗,很多急性胃炎患者可以得到有效彻底康复。
急性化脓性胃炎是可逆性疾病,可以通过治疗恢复正常。
其特点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以及饮食不当,病情长期存在的话,可能会转化为慢性胃炎。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3、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是指由各种外在或内在因素引起的急性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急性炎症。
4、急性糜烂性胃炎常发生于创伤、休克、手术、烧伤、多器官衰竭等引起的应激状态,或者是饮酒和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胃痛的克星——尺胃穴
治疗泄泻
急性泄泻
急性泄泻多由饮食不当、感染等引起。刺激尺胃穴可以帮助调整胃肠道功能,缓 解腹泻症状。
慢性泄泻
慢性泄泻多由于慢性肠炎、肠道菌群失调等引起。刺激尺胃穴可以帮助改善肠道 功能,从而缓解慢性泄泻。
03
尺胃穴的针灸方法
针灸前的准备
01
02
03
诊断明确
对于胃痛患者,首先需要 明确诊断,排除严重疾病 如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 孔等。
针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 注意事项 • 针灸前应告知患者针灸可能带来的不适感,如疼痛
、酸胀等。 • 针灸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免影响
针灸效果。 • 针灸后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 禁忌 • 对于孕妇、儿童、体质虚弱者应慎用针灸疗法。 • 对于急性炎症、感染、皮肤破损等患者应禁用针灸
患者准备
患者需要排空膀胱,取仰 卧位,双腿自然放松。
医生准备
医生需要洗净双手,选择 合适的针灸针和消毒棉球 。
针灸的穴位选择和针刺方法
尺胃穴定位
尺胃穴位于上腹部,脐中 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处。
针刺方法
医生用右手持针,快速刺 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进 针,深度约为1-1.5寸。
针刺方向
根据穴位定位,针刺方向 应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 垂直进针。
尺胃穴的名称和定位在历代医书中均有传承和记载,如今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仍广泛应用。
尺胃穴的定位和分布
尺胃穴位于上腹部 ,脐中上3寸,前正 中线旁开2寸处。
左右各有一穴,共 计两穴。
分布区域为胸骨下 缘与肚脐连线的中 点向两侧旁开2寸处 。
尺胃穴的功效和作用
尺胃穴具有疏肝和胃、降逆止痛的 功效,主治胃痛、呕吐、泄泻等胃 肠道疾病。
中脘配穴的不同疗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症和症状,以及与中脘穴位配合使用的一些穴位:
1. 中脘配合四白、后溪、申脉、长强:用于治疗癫痫。
2. 中脘配合梁门、天枢、水道、关元、足三里:用于治疗胃下垂。
3. 中脘配合太冲、内庭: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4. 中脘配合肝俞、脾俞、足三里: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球溃疡。
5. 中脘配合人中、内关、下巨虚:用于治疗癔病性呕吐、厌食、哮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根据传统中医的理论和经验来描述的,具体的治疗方案仍需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和确定。
如果您有相关的健康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或中医针灸师,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胃不舒服,灸这三个穴位,暖暖的,很舒服
胃炎是以上腹胃脘部疼痛、胀满、嗳气、烧灼等为主的症状,临床上有急慢性之分,很常见的一种疾病。
多因饮食不节、寒邪留胃、肝郁犯胃等,胃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就是受纳腐熟消化食物的,简而言之就是由于以上几种常见因素影响了胃正常的受纳和消化。
胃病的病因病机我们看书的时候经常看得到很多的知识,这个疾病也是大家特别熟悉的常见的疾病,其他的道理不说那么多了,大家多去按我选的穴位组方验证效果即可。
在用三分钟精准艾灸治疗的时候,重点是恢复脾胃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恢复以后,继而会改变患者的病理变化,恢复身体健康。
01三分钟精准艾灸治疗方案1、中脘穴:驱除胃内寒邪,增加胃的温度和腐熟消化食物,促进胃动力,加速胃的排空,缓解腹胀。
灸感:局部温热,热感会过上整个上腹部,向腹部深层渗透,灸感也会传导至小腿、脚心、脚趾。
即将燃完的时候灸点会有几秒钟短暂强烈的针刺感。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操作方法:找准穴位之后涂抹三分钟精准艾灸专用药油,放上专用艾灸贴,在艾灸贴上放艾绒米粒(每个米粒0.03 克左右),按穴位顺序依次灸8壮、7壮、8 壮,每个艾绒米粒要做到完全燃烧且不烫伤。
2、梁丘穴:郄穴,快速缓解胃痛。
灸感:局部温热向内渗透,沿经络向上腹部传导,也会过膝关节传导到下肢。
定位:屈膝,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操作方法:找准穴位之后涂抹三分钟精准艾灸专用药油,放上专用艾灸贴,在艾灸贴上放艾绒米粒(每个米粒0.03 克左右),按穴位顺序依次灸8壮、7壮、8 壮,每个艾绒米粒要做到完全燃烧且不烫伤。
3、足三里:促进胃气下降,助消化,减少食物残渣在胃内滞留时间,减少产生的化学物质对胃粘膜的不良刺激。
灸感:温热感沿经络向下到脚踝脚心,向上到膝关节并越过膝关节到达上腹部。
定位: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疗程:急性胃炎一周左右康复,慢性胃炎根据患病时间及个体体质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康复。
操作方法:找准穴位之后涂抹三分钟精准艾灸专用药油,放上专用艾灸贴,在艾灸贴上放艾绒米粒(每个米粒0.03 克左右),按穴位顺序依次灸8壮、7壮、8 壮,每个艾绒米粒要做到完全燃烧且不烫伤。
缓解胃痛的按摩方法
缓解胃痛的按摩方法首先,我们可以进行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可以帮助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肠道的不适。
在进行腹部按摩时,我们可以使用温热的植物油,如橄榄油或薄荷油,先将油均匀涂抹在腹部,然后用指腹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持续10-15分钟。
这样的按摩可以有效地缓解胃痛和不适感。
其次,可以进行穴位按摩。
人体上有很多穴位与胃肠道相关,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缓解胃痛的作用。
比如,我们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位,这是位于小腿前侧的一个穴位,按摩时可以用手指用力旋转按摩这个穴位,每次持续5-10分钟。
此外,还可以按摩手三里穴位,这是位于手臂外侧的一个穴位,按摩时可以用手指用力按摩这个穴位,每次持续5-10分钟。
这样的穴位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胃痛和舒缓胃肠道不适。
另外,也可以进行背部按摩。
背部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身体的紧张和疲劳,从而有助于缓解胃痛。
我们可以使用按摩棒或者按摩器进行背部按摩,重点按摩背部的腰部和肩部,每次持续15-20分钟。
这样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胃痛和不适感。
最后,可以进行舒缓按摩。
舒缓按摩可以帮助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从而有助于缓解胃痛。
我们可以使用舒缓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同时进行柔和的全身按摩,重点按摩头部、颈部和肩部,每次持续20-30分钟。
这样的按摩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胃痛和不适感。
总的来说,通过适当的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胃痛,但在进行按摩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方法,避免过度按摩导致不适。
另外,如果胃痛持续或者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
希望以上介绍的按摩方法可以帮助大家缓解胃痛,祝大家身体健康!。
穴位治胃
穴位治胃病穴位治胃病吃了太凉、腐败和不好消化的食物,或过饱,过饮时,第二天肚子发胀,恶心,同时出现胃痛。
胃痛得严重时,甚至发生休克,这就是胃痉挛。
当突发胃痛或胃痉挛时,为了止痛,最好采用穴位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治胃痛最好的穴位是胃肠穴点,手心稍下方的胃肠穴,它与胃和肠有密切的关系。
如按压刺激此穴,可以抑制胃肠功能,具有止痛的效果,同时按压手背拇指根部稍靠下的落零五穴,也很有效。
治疗胃溃疡的穴位:胃肠穴,手背的胸腹区,食指上的前头穴,中指的中魁穴,每天用香烟灸这些穴位 7- 14 次,能抑制胃酸分泌。
所以胃的情况会渐渐变好。
按摩的穴位:胃肠穴、落零五、胸腹区、中魁、前头点。
:浅表性胃炎.胃体胃底多发性炎性息肉你说“的临床上常选用内关,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等穴.痞满甚者,加刺膻中,章门;情志抑郁者,加刺期门,太冲;上腹痛甚浅表性胃炎者,加上脘,梁丘;食滞者加解溪;长期消化不良者,加刺下脘,胃俞,脾俞.亦可采用灸法,选用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等穴,使用艾条灸或隔姜灸,均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得了胃病不能吃的太饱,也不能饿着,不能吃刺激性食物,比如说凉的,辣的.治疗胃病可以很简单,内外关按摩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内外关主治疾病:内关的作用叫胃心胸,胃的病,包括胃发胀,胃疼,孕妇晕车晕船引发呕吐,胸膈里的问题,比如打嗝儿,膈肌痉挛,胸闷等,偏于上焦和中焦相交界这部分的问题,归于胸腔,这一部分的问题都可以用内关穴来治疗.外关可治疗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内关和外关是内外相应的一条线,这两个穴位按了以后,这两侧通于两条经脉,我们就把两条经脉把它通在一起,而且不仅仅是两条经脉,它的作用还比它还要强,这两个穴位,一个是通于阳维脉,外关通于阳维脉,维是维系的意思,人体的一身的属阳的经脉都归阳维脉去维系,这是七经之一,另外一个叫阴维脉,一身人体之阴经都会归阴维脉去维系,所以一个管人体所有的阴经,一个管所有的阳经,一个通于外关,一个通于内关,一按这两个穴位人体的阴和阳打通了,人体所有的经脉的阴和阳在此打通了内外关包括内关和外关.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人体当中有好多的穴位像内外关这样内外相应,或者是前后相应,或者是左右相应的,如果两个穴位一起来治疗刺激的话,治疗作用可加倍.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人平均寿命很低。
按摩什么穴位治疗胃炎
按摩什么穴位治疗胃炎文章目录*一、按摩什么穴位治疗胃炎*二、胃炎的饮食注意*三、如何预防胃炎按摩什么穴位治疗胃炎1、按摩什么穴位治疗胃炎1.1、大陵穴,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
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
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1.2、四缝穴,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
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
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穴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
1.3、足三里,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
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2、胃炎是怎么引起的2.1、七情不遂,精神过度紧张,长期忧愁思虑、暴跳如雷,影响胃分泌运动功能。
2.2、家庭成员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其它胃病没有传染)。
2.3、经常自主胡乱吃药,或临床医生不慎,导致药物损伤胃粘膜,破坏胃分泌运动功能。
2.4、饮食习惯长期不规律、不洁净、不合理、暴食偏食、烟酒糖茶无度,致使胃不负重堪。
3、胃炎有什么表现急性应激性胃炎,原发疾病、外伤或烧伤通常掩盖了胃的症状。
病人可感上腹部轻度不适。
损伤后不久,胃内可出现红肿,并迅速发展为溃疡。
若病人原发病迅速恢复,则胃炎和溃疡都会消失。
若病因持续存在,则溃疡可变大并开始出血,通常发生在损伤后第2~第5天。
出血使大便变为柏油样黑色、胃液变为红色,严重病例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是致命性大出血。
慢性胃炎,常见症状为反复腹痛、无明显规律性,疼痛经常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加重,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轻者为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幼儿腹痛可仅表现不安和正常进食改变,年长儿症状似成人,多诉上腹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继而影响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