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973金属切削加工车间设备布局与管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切削加工车间设备布局与管理
设备管理
[摘要]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企业的计划,技术,劳动,物资、财务等管理都与设备管理有密切关系。
设备管理可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的前提条件;可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企业产品成本中包括有机械设备的费用),这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做好设备的更新和改造,这是加速企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主要方法;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推行现代化设备管理,对设备实行全面综合管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这种涉及到企业全员、全部门、全过程、全指标以及多学科的综合管理的思想,已经在我国制定的《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试行条例》中得到体现。
条例指出,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对设备实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性能良好,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企业设备管理应该遵循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活动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五个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和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因此,设备使用企业与设备的科研、设计、制造部门要加强联系,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制造部门对拟生产的设备进行规划、调研、方案论证、设计、试调、定型生产与销售(称为机械的前半生),要努力做到设计先进,优质、高效;提高机械的可靠性和易修性。
企业使用部门对设备进行选购、验收、安装、试调、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和报废(称为机械的后半生),要努力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全运行,并不断总结推广国内外设备管理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情况、具有中国特色的设备管理工程制度的办法。
关键词:设备布局安装维修前景
1 引言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这里面就包括装备素质及设备管理水平。
江泽民总书记就曾为设备管
理工作提出了"加强企业设备管理,提高企业装备素质"的题词。
这充分说明了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对企业设备工作的关心。
一、设备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设备管理的意义
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化生产的基础。
它标志着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
它对保证企业增加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发展品种、产品更新换代和降低成本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备管理几乎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1关系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设备管理就是要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与节奏,确保生产达到预定的产量,质量指标。
如果任何仪态现代生存设备在合理使用、维护保养、计划检修、定期检查和安全运行等任何一个管理环节上做的不当,就会打乱正常的生产节奏,影响稻草产量或质量指标的完成,特别是对一些投资和运转费用十分昂贵的大型、自动、连续型生产设备,不论是主机,还是其中某一子系统,在运行中出现任何结构、性能等方面不完好状态,就回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计划,或者导致产品质量的降低,或者达不到额定生产率,严重时还会造成巨大的事故。
2关系到产品的成本
设备管理对产品成本的影响,除了上述的产量和质量因数外,还有设备的维修费用,动力、燃料和润滑脂消耗等费用。
加强维护保养,能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节省维修费用。
但过分维修则会增加维修成本。
3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工业生产中意外的设备人身事故,不仅扰乱了企业的生产秩序,同时也使国家和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则样更加有效地预防设备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减少人身伤亡,已谶纬现代设备管理的一大课题。
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生产设备落后,设备管理不善造成的。
4关系到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利用
随着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以及现代话设备的不断发
展和不便采用,设备所占的资金在固定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一般达60%-70%左右。
用于备品备件和二类急电组备资金,通常占企业全部流动资金的15%20%。
这两项资金加在一起就约占有企业全部生产资金的60%以上,显然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程度,为此,设备管理的科学化无疑将是个关键。
如果说得具体一点,那就是取决于如下一系例的设备经济管理环节是否当道了最佳水平,例如,设备投资回收期是否最优、选行是否合理,设备完好率是否理想,以及设备装备是否适应、备件储存是否合理、管理制度是否科学等。
设备管理的作用
设备管理的主要作用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企业中,设备管理搞好了,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秩序正常,做到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预防各类事故,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
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如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一台压缩机出故障,会导致全系统中断生产,其生产损失很大。
加强设备管理,还可对老、旧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合理地做好设备更新工作,加速实现工业现代化。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规模日趋大型化、现代化,机器设备的结构、技术更加复杂,设备管理工作也就愈重要。
许多发达国家对此十分重视。
前西德1976年“工业通报”载,一般情况下,用于设备维修的年财政支出额,大约相当于设备固定资产原值的6%~10%或企业产值的10%。
如将配件等其他资金考虑在内,估计维修支出要占企业总开支的1/4。
据1978年资料介绍,前苏联每年用于设备维修的资金超过100亿卢布。
从而不难看出,要想做好设备管理,就得不断地开动脑筋,寻找更好的对策,促进设备管理科学的发展。
设备运行、维护的规程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用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法规。
各大公司所属厂矿、公司都必须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
1.厂首先要按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2.凡是安装在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
3.对新投产的设备,厂要负责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订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
4.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生产厂(矿)要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5.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6.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承包制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批。
7.对使用多年,内容修改较多的规程,第三年要通过群众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由厂组织重新修订、印发,并同时通知原有规程作废。
8.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由厂批准执行。
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
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
流等;
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
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6.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
1.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理图;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3.定时清扫的规定;
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7.安全注意事项。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贯彻执行
1.新设备投入使用前,要由厂专业主管领导布置贯彻执行设备使用、维护规程,规程要发放到有关专业、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巡检人员人手一册,并做到堆积不离岗。
2.生产单位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设备专业人员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规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辅导。
3.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厂级组织的规程考试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4.生产单位每周都要组织班组学习规程,车间领导及设备管理人员,每月要对生产班组规程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抽查情况纳入考核
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意义
设备的前期管理,对于企业能否“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重要性在与:
1)投资阶段决定了几乎全部寿命周期费用的90%,也影响着企业产品成本。
2)投资阶段决定了企业装备的技术水平和系统功能,也影响着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投资阶段决定了装备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维修性,也影响到企业装备效能的发挥和可利用率。
设备前期管理的内容
1)设备规划的调研、论证和制定。
2)进行设备产品的市场调查、国内外有关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整理。
3)设备投资计划的编制及实施方案的制定。
4)拟定设备招标文件,组织实施设备的招标、评标工作。
5)非标或系统配套设备的设计审查与监造。
6)设备运输、安装、调试及其有关数据的分析与确认,以及签署验收与交付使用文件。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中有关的设备投资,对设备的追加投资和更新改造。
所设置的设备从规划购置到安装,在正式转入固定资产前,设备动力部门参与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
起工作内容包括:设备规划方案的调研、制定、论证和决策;设备市场货源调查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设备投资计划的编制、费用预算、实施程序;设备采购、订货、合同管理;自制设备的设计、制造;设备安装、调试运转;设备使用初期管理;设备投资效果分析、评价和信息反馈等。
设备使用初期的管理
设备使用初期的管理是指设备安装投产运转后初期使用阶段管理,包括从安装试运转到稳定生产这一观察时期内的设备调整试车,使用、维护、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操作人员的培训、维修技术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等全部管理工作。
使用初期管理的主要内容
1)作好初期使用中的设备调试,以达到原设计预期功能;
2)进行操作、维修工人使用维修技术培训
3)观察设备使用初期运行状态的变化,作好记录与分析
4)查看设备结构、传动装置、操纵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设备加工质量、性能是否能达到设计规范和工艺要求;
6)设备对生产的适用性和生产效率情况
7)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几能耗情况
8)对初期发生故障部位、次数、原因及故障间隔期进行记录分析
9)要求使用部门做好实际开动台时、使用条件、零部件损伤和失效记录。
对典型故障和零部件的失效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10)对发现设备原设计或制造缺陷,采取改善维修和措施
11)对使用初期的费用、效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
12)用初期所收集信息分析结果向有关部门反馈
设备折旧
1)设备折旧的概念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原材料、燃料、动力,使用设备、工具,占用厂房,消耗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劳动。
这些消耗构成了产品成本,并通过产品的销售而得到补偿。
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是一次将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成本中;而设备则是逐渐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
通常,人们把设备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损耗价值叫做设备折旧,把从销售产品收入中提取出来的这部分价值,叫做设备折旧资金。
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一项重
要的产业政策,是调控经济,促进技术进步的有力杠杆。
正确地提取和使用设备折旧资金,对于企业发展和国家建设都用重要的意义。
(1)折旧资金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基本保证。
企业的生产设备由于长期使用而严重磨损,必然要报废、淘汰。
如果不及时得到更新、
补充,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报废,企业的生产能力必将逐步萎缩。
折
旧资金是企业设备更新资金的基本来源,如果不能合理提取与正确
使用折旧资金,就谈不上保证扩大再生产,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无
法维持。
(2)折旧资金是实现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必要条件。
依靠技术进步和改善经营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支柱。
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主
要内容就是要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
而设备折旧资金是实现设备技术更新、技术改造的主要财源。
如果
不能管好、用好折旧资金,企业的技术进步就难以实现,从而影响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折旧资金的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设备折旧是企业计算产品成本、评价企业经济效果的基础。
他的核算是否真实、准确,
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和企业盈亏。
如果少计、少提折旧,会使产品
成本虚降,企业盈利虚增。
表面上看来企业的经济效益很高,其实
却是“虚增实亏”、“吃老本”。
如果多计、多提设备折旧,又会人为
地提高产品成本,缩小企业盈利,影响企业正常的积累与分配。
因
此,只有正确地计算和提取折旧,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产品成本
和利润,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效果,促进企业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
水平。
2)决定设备折旧额的因素
计算设备折旧是,应考虑设备的计价、使用年限、折旧率等因素。
设备的计价是设备价值的货币表现。
计价的项目一般用:设备原值、设备净值、增值、残值与净残值、重置价值、设备的使用年限、折旧率。
4)计提折旧资金的范围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资金必须明确应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资金的范围。
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凭方式租出的设备,以融资方式租入的设备,都应按月计提折旧。
未使用的和不需用的设备,以经营租凭方式租入的设备不计提折旧。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按照规定提取维检费的设备,破产、关停企业的设备也不计提折旧
人的可靠性与设备管理
一些科学家认为80%以上的失误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
当我们在对事故进行调查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可能有管理上的漏洞出现。
管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人为的失误:
1)组织结构不合理
2)工作划分不科学
3)定量化、目视化、标记化、现场管理不善,没有作到让容易发生的事物很难发生;让难于做正确的事情容易实现
4)对人员培训不良
5)企业文化、员工愿景、心智模式、学习氛围不良
6)对资源的投入不足
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也要提高人的可靠性,从管理做起。
由此再一次证明,企业的兴衰,成也管理,败也管理。
设施管理
一般认为,“设施管理”是为了年个实际需要而进行协调性变更的有关编列目录、计划、设计、配置以及一般或专用设施空间、设备、家具的维修保养等。
系统柔性或不确定性要求越强,对于有效管理系统的要求越迫切。
随着系统运行规模和组织复杂性的提高,长期节约成本的潜力也越大。
设施管理的目标应该是:
1)对响应、反馈来代替直接行动。
2)对未来的计划
3)改善空间的利用率和效率
4)促进用户的参与
5)减少寿命周期费用现值
6)对企业/商业过程提供有效的支持。
7)使用户满意
设施管理的不同定义,反映了这还是一个发展中的领域,其本质仍有一定的动态性。
设施管理的目标:
1)降低与设施有关的总成本。
2)提高组织的功能和效率。
优秀的设施管理可以提高设施和空间的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
设施的成本包括设置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搬运成本、配套设施成本等,其中运行成本最突出。
通过设施管理程序降低运行成本意义重大。
设施管理是宏观的;而相对与设施管理,设备管理则是微观的
设备选型的原则:
1)生产上适用。
是指选择的设备适合企业现有产品和待开发产品生产工艺的实习需要。
只有生产上适用的设备才能发挥其投资效果,创造出高效益。
2)技术上先进。
它以生产适用为前提,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
既不可脱离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而一味追求技术上的先进,也要防止选择技术上落后的设备投入生产而低效率的运转。
3)经济上合理。
是指所选择的设备应是经济效果最佳的设备。
设备选择的步骤
第一次预选:广泛收集设备市场货源信息。
第二次细选:同制造长或代理商联系,询问了解有关情况。
第三次选择:选机型择厂家具体了解洽商,决策签订合同。
设备选型的参数与性能分析
1)设备的主要参数选择
主要包括设备的工作范围;设备的工作效能;设备的精度;设备的性能;设
备的外形尺寸。
2)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设备的维修性和操作性
4)设备的环保与节能
5)设备的经济性
设备的订购与购置
设备订购程序
货源调查——询价——报价——磋商——订货(签约)
设备到货验收
设备到货期验收
(1)不允许提前太多时间到货。
否则设备购买者将增加占地费和保管费以及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2)不准延期到货。
否则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投产、运行计划。
设备完整性验收
(1)订购设备到达口岸后,业主派员介入所在口岸的到货管理工作,核对到货数量、名称等是否与合同符合,有无因装运和装卸等原因导致的残损及残损情况的现场记录,办理装卸运输部门签证等业务事项。
(2)做好到货现场交接与设备接卸后的保管工作。
(3)组织开箱检验。
(4)办理索赔。
设备安装验收与使用初期管理
设备的安装
1设备安装的工作流程
2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
1)落实安装调试人员。
2)准备安装技术资料。
3)组织安装人员培训。
4)安排设备运输。
5)完善设备环境条件。
3设备出库与开箱检查
4设备安装与调整
设备调试与验收
1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转
2设备的验收和移交
设备的维护
设备维护的总则
明确公司生产设备所属部门在使用和管理设备中的职责和义务,以及设备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与考核原则。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管理范围)设备所属部门的职责与义务
1 荒料库、薄板事业部、板材车间、精加工车间、设备部对本部门所属设
备的遵章操作、日常保养、润滑及清洁负有职责和义务。
2 设备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设备,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认真
做好及提高“用好、管好、修好”和“会操作、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这“三好”、“四会”的水平。
3各部门设备的日常保养由设备操作者负责,即应做到:
3.1班前认真检查设备的状况是否正常,并做好润滑、加油和日点检工
作;
3.2 班中正确使用设备和遵守操作规程。
对发现的设备隐患如不能自行解
决的应立即停机并通知设备部维修人员。
3.3班后做好设备停机清扫工作。
3.4设备的清洁工作应每日小扫、周末大扫、节假日前彻底扫。
4各部门生产设备每季(或实际运行500小时后)进行一次定期保养。
这项工作以设备操作者为主,维修人员为辅进行,电气部分由维修电工负责,对设备做到:设备内外清洁;检查、疏通润滑系统,并清洗或更换油毡、油线、油滤;调整滑动部位间隙及检查静结合面,紧固松动部位;检查传动部分,
对隐患采取措施;电气部分要清除灰尘、油垢,保证其正常
性能。
根据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精度、性能等方面检查。
5 各车间对本车间所属生产设备的日点检工作负有职责,设备部负责公司重点设备周点检工作。
各车间所记日点检记录每月底整理交设备部作为设备资料保存三个月。
公司各部门重点设备的划分及管理
1 根据本公司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将某些其故障会直接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的设备定为重点设备。
2 各部门对所属的被定为重点的设备应特别精心操作、精心维护和保养,在加强重点设备操作者责任心和认真做好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的基础上,使这些设备始终处于清洁、完好、可靠和安全的状态中。
3 公司各生产部门所属的重点设备为:荒料库:龙门吊板材车间:天车、摆渡车、大板磨抛机。
薄板事业部:薄板线所有设备精加工车间:天车、水泵。
各部门应认真做好本部门所属重点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和点检工作。
设备事故及故障管理
1 设备造成非正常损坏并发生维修费用或造成中断生产超过规定界限和时间的均为设备事故。
设备事故的程度(一般、重大、特大)和性质(责任、质量、自然灾害)的划分,处理均按《安全事故处罚规定》。
2设备因正常或非正常损坏但其修理费用和停机时间低于一般设备事故的称为设备故障。
在发生设备故障时,设备操作者应做到:
2.1立即停止操作,操作者判断故障性质、部位,对不能自行解决处理的故障应立即通知设备部维修人员;
2.2将设备的故障现象和超过十五分钟以上的停机时间等详细记录在日点检表上,并配合维修人员抢修设备。
2.3设备部维修人员在接到设备故障信息后应立即到达现场,并做到:
A迅速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扩大,在询问了解故障现象后认真检查、分析、排除故障。
B在确认排除故障需超过一个半小时以上时,应通知设备所属部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