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建筑形式.doc

合集下载

古建筑之美书院建筑

古建筑之美书院建筑

古建筑之美书院建筑BUILDING中国古建筑——书院建筑///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THE BEAUTYOF///BUILDINGS书院建筑是指按书院规制所建的房舍及设施。

有讲堂、书楼,礼殿或孔庙及亭台楼榭等共同组成,院址多择山林胜地,或城郊风景区,讲求风景的营建,构成所谓“八景”、“十景”。

亭台楼榭、园林绿化则因地制宜,散布于建筑群周围或穿插其间,力求创造幽静清雅的学习环境。

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岳麓书院主体建筑面积有31000多平方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其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

书院八景岳麓八景,始称于清乾隆年间,景点多在岳麓书院周围,又称书院八景。

清代俞超曾写过一首《岳麓八景》诗,据资料查证,岳麓山并无“八景”,这里所谓的“八景”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八景”。

八景分为前四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风荷晚香、桐荫别径;后四景:花墩坐月、碧沼观鱼、竹林冬翠、曲涧鸣泉。

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

“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

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

书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方位格局上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建筑材质结构主要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内建筑布局保持着清代建筑布局,原书院的建筑多已破残,现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间,共占地面积10084.4平方米,东西宽78.6米,南北长128.3米。

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

石鼓书院石鼓书院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创建的书院。

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为白墙黛瓦深色柱古建筑群,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书院内布置有禹碑亭、山门、书舍、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朱陵洞、会讲堂等建筑,书院旁立有高约两米石鼓一座。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 ppt课件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  ppt课件

岳麓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曾建万寿宫、崇真观等。西晋泰 始四年(268年)麓山寺创立。东晋陶侃曾建杉庵读书于此。六朝建道林寺。唐代马 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 (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 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夏、商、周设庠(xiáng )、序、学、校以教 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 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 —《孟子·滕文公上》
《周礼》称:“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 塾”;
《礼记·学记第十八》称:“古之教者,家有塾、 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作为整个建筑群中
最大的一个。类似
于宫廷建筑中的大
雄宝殿。以讲堂为
中心向四周扩展。
整个建筑群基本沿
中轴线对称,建筑
一共为3进。
13
作为岳麓书院的主入 口,也是站在书院外 最先看到的外体。但 在建筑体积上偏小于 大门。这也体现了中 国人内敛的性格。采 用的是抬梁式结构, 檐枋上画有苏式彩画, 白墙青瓦,典型的中 国古典南方名居的特 点。
隋代改为国子监。国子监成为文教管理机 构,下设国子学与太学 。
唐代出现书院萌芽,书院成为重要的科举 预备学校。
宋代则是书院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四 大书院”——白鹿洞书院. 应天书院.岳麓书 院和嵩阳书院。
元明清时期私学逐渐官学化,国子监也成 为唯一的最高学府。
PPT课件
4
北京国子监
PPT课件
9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 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 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 中心。岳麓书院自北宋开 宝九年(976)正式创立 以来,历经宋、元、明、 清各代,至清光绪二十九 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 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 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 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 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 PPT课件 世称“千年学府”。 10

中国古代建筑--书院

中国古代建筑--书院
4
院教育的特点,成为沟通天人
关系的一种显现。儒家士大夫
•书院严谨的建筑群体,是社会群体意识的 表现,反映了“礼乐相成”的思想。一般而言 ,每一所书院都有包括讲堂、斋舍、书楼 、祠堂在内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从每个 殿堂厅房所居的位置、装饰到总体格局都 遵循纲常礼教的严谨秩序,使书院师生置
们在其中把置身宁静闲适的大 自然、寄情山水作为自己的生 活理想,自然恬淡的心境和宁 静幽美的山水悠然合一,也体 现了儒家之道的超越性的一面 。
中国古代建筑书院旧时地方上设立的工人读书或讲学的处所书院建筑的传统和特色书院继承了古代私学的传统和特色同时也汲取佛教寺庙讲经说法和官办学校的一些长处因此其建筑既具学府之精髓亦有传统民居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书院
2020年5月21日星期四
2
书院建筑的传统和特色
书院继承了古代私学的传统和特色,同 时也汲取佛教寺庙讲经说法和官办学校 的一些长处,因此其建筑既具学府之精 髓,亦有传统民居特色。同时,书院作 为由儒家士大夫创办并主持的文化教育 机构,成为儒家文化的标志和人文精神 的象征。
书院建筑多为一组较为庞大严
谨规整的建筑群,但由于重视
地形的利用,多依山而建,前
卑后高,层层叠进,错落有致
;加以庭院绿化,林木遮掩,
取得有机结合,因而收
到“骨色相和,神彩互发”之效。
书院建筑虽较封闭,而环境的
开拓则十分开敞,两者相互映
发,构成有机联系,反映了书
身于一种浓厚的政治伦常的观念和秩序之
中。这一切,正是儒家之道的世俗性的一
面。
3
➢书院建筑以讲堂为中心,中轴对称,庭院天井组合,布局严整。中轴一般三、四进,即由大门、讲 堂、祭殿和书楼,或两者结合,依次排列,亦有增设二门、文昌阁等建筑,多达五、六进,体现了书 院以讲学、藏书、供祀的“三大事业”的主体地位。斋舍则对称分列于中轴两侧,或前或后,各成院落 ,以满足居学读书的需要,少则数间,多则数十、百间。其它厨湢仓廒、亭台楼阁,则因院因地有别 ,相应配置,不拘一格。 ➢书院建筑群力求中轴对称的理想布局,以居中为尊;通过轴线层次序列,以别尊卑、上下、主次、 内外,达到由序达敬的目的;又通过不同特点的庭院天井的空间组合,达到以和至亲的目的;以此形 成一个序中有和,和中有序,和序统一的整体。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

选址——风景优美、山川灵秀的名胜之地。 建筑——秩序严谨的内部布局。 (照壁、泮池、讲堂、斋舍、祠堂、 藏书楼、启圣殿、明伦堂等)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 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 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 中心。岳麓书院自北宋开 宝九年(976)正式创立 以来,历经宋、元、明、 清各代,至清光绪二十九 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 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 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 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 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 世称“千年学府”。
书院的经费主要依靠学田
学田来源:一是官府赐给; 二是私人捐赠。
四、元明清书院的蜕变
元代,开始官学化 明代,兴与毁并存 清代,沦为科举附庸
元代书院
第一所官办书院——太极书院。 书院多而杂,管理和讲学水平较低,
声誉和影响下降。
明代书院
明末“四毁书院”,加强对书
院的控制。
南宋时期张栻主教,湖湘学派发 展到最盛;乾道三年(公元1167 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 开书院会讲之先河,由此形成以 朱张之学为正宗的学术传统。元 承宋制,书院办学继续发展,规 制日趋完备。但因元末战乱,书 院毁于战火。
岳麓书院占地2万多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 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 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及赫曦台、爱晚亭 等。
东林书院,江苏无锡,顾宪成、
顾允成重修。全国的学术和议 政中心,名动朝野。
“岁两大会,月一小会,各三日, 悉仿白鹿洞规。远近名贤,同 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 为归。”
应天府书院。
河南商丘,
戚同文、范仲淹
嵩阳书院 河南登封太室山,程颢、程颐
石鼓书院

岳麓书院大成殿介绍

岳麓书院大成殿介绍

岳麓书院大成殿介绍
岳麓书院的大成殿可真是个超酷的地方呢!
一、建筑外观
它的建筑风格那叫一个独特呀。

大成殿的屋顶是那种很有古典韵味的形式,就像古代的大家风范一样。

房檐弯弯的,就像月亮的小月牙儿似的,又精致又好看。

而且整个建筑看起来特别的大气,从远处看就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那墙壁呀,厚实又稳重,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殿内的一切。

二、殿内布局
走进大成殿,里面的布局可讲究啦。

正中间摆放着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祭祀用品之类的东西呢。

周围还有一些精美的雕刻和装饰。

那些雕刻可细致啦,感觉雕刻的工匠们把自己的心血都倾注进去了。

每一个线条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还有摆放的桌椅之类的,虽然看起来有点旧旧的,但这就是历史的痕迹呀,让人特别的着迷。

三、历史意义
岳麓书院的大成殿在历史上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存在。

它见证了岳麓书院的风风雨雨,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这里学习、成长。

这里就像是一个文化的传承地,把古代的文化、思想都保留了下来。

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以前的大儒们说不定就在这里讲学、论道呢。

对于我们这些现代的大学生来说,大成殿就像是连接我们和古代文化的一座桥梁,每次走进这里,都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就像被文化的浪潮给包围了一样,超级震撼
呢。

中国传统书院“天一阁”建筑群研究

中国传统书院“天一阁”建筑群研究

中国传统书院“天一阁”建筑群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古国,西起世界的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东至太平洋的东海岸,在这片广大的地域中,高原、盆地、山脉、丘陵平原、江河湖泊,所有这些大自然的赐予,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

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她的文明还在颂扬,只有她的文化被人们荣耀。

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已经达到当时世界建筑技术的顶峰。

中国的古代建筑形式都以间为单元,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体系,并以石头、土砖和一些土材配合,组合成一种特有的组合体。

并且组合的形式因地制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既求区分明确、规整有序,也较灵活多样,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联系。

我们开展书院历史和中国教育史等方面的研究,推动海内外学术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

是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只有研究好和保护好中国传统书院文化,才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使用合理,功能齐全的场所,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并使之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国传统书院研究,不仅为设计、建设更好的书院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先决条件,使中国传统书院不愧为中国书院文物和书院文化史料的收藏中心、研究中心、展示中心和交流中心;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关于书院这一类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经验,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那么作为中华名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传统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教育机构,开创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办学体系制度,因此,具有较高程度,较大规模,建筑上也形成自己的特点。

书院的建设,形成其讲学、藏书、祭祀——“三大事业“的功能特点和学规、学田、学舍等完备的管理制度,保证了较为自主、稳定的发展。

讲学的讲堂、藏书的藏书楼、祭祀的祠堂,这些建筑形式油然而生。

藏书的地方,从来就怕着火。

那么藏书楼的建造设计就要独具匠心,并且有着严格防火制度,才得以杜绝火患。

而“天一阁”算得上是一部中国古代藏书楼消防设计与管理的教科书。

古代书院建筑风格

古代书院建筑风格

古代书院建筑风格
古代书院建筑风格有很多种,但大多数都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1. 四合院式:这种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也是古代书院常见的风格。

四合院式建筑通常由四个建筑块围成一个中心庭院,每个建筑块都有自己的功能,如讲堂、供奉室、学生宿舍等。

2. 仿古建筑风格:为了追求古典之美,一些古代书院在建筑设计上仿制古代建筑的样式。

这种风格的书院常常具有斗拱门、青瓦砖墙、披山斗门等古代建筑的特点。

3. 宋代风格:在宋代,书院建筑风格逐渐发展成为独特而丰富的风格。

宋代的书院常常以黑瓦、白墙为特点,建筑多为高脚小楼式,带有雕刻精美的木质结构。

4. 唐代风格:古代的书院建筑往往以唐代建筑为参考,唐代的建筑风格注重宏伟与气势。

书院通常有宽敞的庭院和大厅,建筑高宽比较大,采用了大量的砖、木和瓷砖装饰。

5. 秦汉风格:古代的书院建筑同样也受到了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建筑主要特点包括方正、纯朴和坚固。

这种风格的书院多数由几个方形或矩形的建筑组成,外墙通常是黑色的砖石。

这些风格只是古代书院建筑的一部分,还有其他不同地区和时期的风格,各具特色。

书院建筑形制方案

书院建筑形制方案

书院建筑形制方案书院建筑形制方案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的一种,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私塾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书院的建筑形制是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教育思想、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书院建筑形制方案。

书院的建筑形制通常分为山水式、庙府式和园林式三种。

山水式是书院建筑的一种典型形制,主要借助自然环境,建在山水旖旎的地方。

这种形式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建筑与山水相映成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山水式书院通常以小桥流水、青石小径和假山树木等景观元素为特色,让学子们在山水环绕的环境中读书学习,既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又能够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庙府式是以古代庙宇和官府建筑为模板的书院形制。

这种形式注重庄重和庄严,建筑多采用檐亚屋顶和斗拱装饰等传统的建筑元素,突出了书院的重要性和尊贵性。

庙府式书院通常有大门楼、正厅和后殿等建筑结构,学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感受到了学习的严肃性和崇高性,激发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敬畏之心。

园林式是以园林建筑为主要特色的书院形制。

这种形式注重隐逸和宁静,强调园林景观的营造和布局。

园林式书院通常有曲径通幽、假山流水和花木扶疏等景观,让学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园林的美好,同时也净化了心灵,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除了以上三种典型的书院建筑形制,有些书院也会采用混合形制,结合了各种元素,打造出独特的风貌。

例如,某些山水式书院也会在建筑中融入庙府式或园林式的元素,以增加建筑的庄严性和美观性。

这种混合形制既体现了书院文化的多元性,也使得书院的建筑更加丰富多样。

总之,书院建筑形制方案是古代教育制度和文化特点的体现,不同的形制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审美观念。

山水式、庙府式和园林式是书院建筑的主要形制,每种形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貌。

书院建筑的形制方案既要符合古代文化传统,也要满足现代教育需求,打造出既充满历史感又适应现代学习环境的书院建筑,以传承书院文化,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