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课程设计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8f383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9.png)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课程设计1 概述本节课程主要涉及射频电路的设计理论和应用技术。
通过学习本篇文档,能够了解射频电路的基本概念、常见设计方法、以及具体应用实例,具备一定的射频电路设计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
2 射频电路基本知识2.1 射频电路概述射频电路是指工作频率在数百千赫到几千兆赫之间的电路,主要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导航、数码电视、卫星通信等领域。
射频电路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信号质量的基础上,最小化电路功率消耗、尽可能压缩电路体积、提高信号传输距离。
2.2 射频电路常见元器件射频电路常用元器件包括:•电容器:用于高频电路的耦合、滤波和谐振等;•缩微型电感:是指工作频率为几百千赫到几千兆赫之间的小型电感元器件;•微型变容二极管:在射频信号调制解调中常用的元器件;•双极型晶体管: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和射频信号的混频等。
2.3 射频电路常见设计方法射频电路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参数调节法:通过对电路中元器件参数的调节,实现电路频率和增益的精准控制;•调谐法:通过变容、变感等方法,实现电路的谐振频率调节;•负反馈法:通过反馈电路设计,实现射频电路的稳定性提高。
3 射频电路设计应用实例3.1 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功率放大器是射频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将射频信号从低功率转变为高功率,以提高信号传输距离。
设计射频功率放大器时需要考虑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损耗、失真、阻抗匹配等问题。
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采用微带线、负载线和巴伦变压器结构等方式实现阻抗匹配。
3.2 频率合成器频率合成器是一种可以通过基准信号合成多种频率信号的电路。
射频频率合成器的设计主要考虑两个问题:频率合成的精度和频率合成的范围。
一般采用锁相环(PLL)电路来实现射频频率合成。
3.3 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是指具有低噪声系数的放大器,能够分离出微弱的信号,并在放大的同时不引入额外的噪声。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电路稳定性、线性度、噪声系数等指标。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第二版课程设计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第二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f46e3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f.png)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第二版课程设计一、项目背景本课程设计为《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课程的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完成一个小型射频电路,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项目目标1.熟练掌握射频电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各类射频器件的特性和应用特点;3.能够使用EDA等工具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4.能够按照需求设计符合要求的小型射频电路。
三、项目内容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课程理论部分:•射频电路设计基础知识;•无源器件的特性和应用;•有源器件的特性和应用;•射频电路的匹配设计;•射频电路的噪声与稳定性分析。
2. 课程实践部分:•射频放大器设计;•射频滤波器设计;•射频信号发生器设计;•射频调制解调器设计。
四、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小型的射频电路;2.选择合适的器件进行设计;3.能够满足一定的性能要求;4.设计过程需要记录并撰写设计报告。
五、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方案:选择设计射频电路的类型、性能指标、器件选型等;2.确定电路拓扑结构: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电路拓扑;3.确定电路参数:根据电路拓扑确定电路参数,包括无源电路参数和有源电路参数;4.进行电路分析:进行电路仿真分析,包括电路的频率响应、增益、带宽、稳定性等;5.电路优化:根据仿真分析结果进行电路参数的优化;6.绘制电路图: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布局图;7.PCB设计:进行PCB设计,包括原理图转化为线路图、布局图、线路仿真、板级仿真等;8.制作原型:将设计完成的电路制成原型设备;9.进行测试:对设计完成的射频电路进行测试、评估性能。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射频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知识;2.熟练使用EDA等工具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3.能够按照需求设计符合要求的小型射频电路;4.能够撰写电路设计报告。
七、实验仪器与设备1.TC2082系列数字存储示波器;2.PowerStudio物联网开发板等。
【2021年整理】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2021年整理】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6919e976c66137ef061985.png)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4
第1章 引 言
回顾由低频到高频电路的演变过程,并从物理的角度引出 和揭示采用新技术去设计、优化此类电路的必要性。
1.1 射频设计的重要性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模拟电路设计的理论和实例,该电 路的工作频率可延伸到射频和微波波段,在该波段普通电路的 分析方法是不适用的,由此引出以下问题:
9
1.2 量纲和单位
为了理解频率上限,在自由空间,向正 z 方向传播的平面
电磁波为:Ex E0x cost z V/m H y H0y cost z A/m
是x方向的电场矢量 是y方向的磁场矢量
平面电磁波的主要性质:
1. 电磁波是横波,E和H都与传播方向垂直;
2. E和H互相垂直,且同相位。
C
损耗角的正切
t an s
diel
L
Rs
Re
寄生引 引线导体
所以:Ge
A
d tans
C
t an s
线电感 损耗电阻 介质损耗电阻
高频电容的等效电路
最后考虑寄生引线电感和引线导体损耗,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20
例1.4 求47pF电容器的高频阻抗,其电介质由串联损耗角正切
➢ 普通电路分析方法适用的上限频率是多少?
➢ 什么特性使得电子元件的高频性能和低频性能有如此大的差
别?
➢ 被应用的“新”电路理论是什么?
➢ 这些理论是如何应用于高频模拟电路实际设计的?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5
一般射频系统方框图 天线
语音 信号 经过 抽样 数 量化 字 编码 电 处理 路 或计 算机 信号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及应用题集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及应用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25e6807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5.png)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及应用题集一、选择题1. 以下关于射频信号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 射频信号具有较高的频率,通常在几百kHz到几十GHz范围内B. 射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衰减和干扰C. 射频信号的波长较长,因此其传播特性与低频信号相似D. 射频信号的能量在空间中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答案:C2. 在射频电路中,常用的单位dBm表示()A. 功率的绝对值B. 功率的相对值,相对于1mW的功率C. 电压的绝对值D. 电压的相对值,相对于1mV的电压答案:B3. 射频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主要取决于()A. 传输线的长度B. 传输线的材料C. 传输线的几何形状和填充介质D. 传输线上传输的信号频率答案:C4. 以下哪种射频滤波器在通带内具有最平坦的频率响应?()A. 巴特沃斯滤波器B. 切比雪夫滤波器C. 椭圆滤波器D. 贝塞尔滤波器答案:A5. 射频放大器的增益通常用以下哪种方式表示?()A. 电压增益B. 电流增益C. 功率增益D. 以上都是答案:D6. 射频电路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不包括()A. 电阻热噪声B. 晶体管散粒噪声C. 电源噪声D. 光噪声答案:D7. 对于射频混频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实现信号的频率上变频和下变频B. 只用于将高频信号转换为低频信号C. 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频率相同D. 不会引入额外的噪声答案:A8. 以下哪种射频振荡器具有较好的频率稳定性?()A. 考毕兹振荡器B. 克拉泼振荡器C. 晶体振荡器D. 哈特莱振荡器答案:C9. 射频系统中的阻抗匹配的目的是()A. 最大化信号传输功率B. 减小信号反射C. 提高系统效率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在射频电路设计中,史密斯圆图主要用于()A. 计算电路的增益B. 分析电路的噪声性能C. 进行阻抗匹配D. 设计滤波器答案:C11. 以下哪种射频天线具有较宽的带宽?()A. 偶极子天线B. 微带天线C. 喇叭天线D. 对数周期天线答案:D12. 射频信号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A. 波长等于频率除以光速B. 波长等于光速乘以频率C. 波长等于光速除以频率D. 波长与频率无关答案:C13. 射频收发机中的低噪声放大器通常位于()A. 接收链路的前端B. 接收链路的后端C. 发射链路的前端D. 发射链路的后端答案:A14. 以下哪种因素会导致射频信号的衰减?()A.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B. 障碍物阻挡C. 大气吸收D. 以上都是答案:D15.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主要取决于()A. 工作电压B. 工作电流C. 工作频率D. 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答案:D16. 对于射频开关,以下性能指标最重要的是()A. 插入损耗B. 隔离度C. 开关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D17. 以下哪种射频调制方式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A. 幅度调制(AM)B. 频率调制(FM)C. 相位调制(PM)D. 正交幅度调制(QAM)答案:D18. 射频电路中的寄生电容和电感主要来源于()A. 元器件的物理结构B. 电路布线C. 电路板的材料D. 以上都是答案:D19. 以下关于射频集成电路(RFIC)的优点,错误的是()A. 尺寸小B. 成本低C. 性能高D. 设计难度小答案:D20. 射频系统中的S参数,S21表示()A. 输入端口的反射系数B. 输出端口的反射系数C. 正向传输系数D. 反向传输系数答案:C21. 以下关于射频功率分配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用于将输入功率等分为多个输出端口的功率B. 常见的有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和定向耦合器型功率分配器C. 其性能主要取决于插入损耗和隔离度D. 不会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产生影响答案:D22. 在射频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中,以下哪种结构常用于实现陡峭的截止特性?()A. 集总参数元件构成的滤波器B. 微带线结构的滤波器C. 声表面波滤波器D. 腔体滤波器答案:D23. 射频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通常由以下哪个因素控制?()A. 输入电压的幅度B. 输入电压的频率C. 输入电压的相位D. 输入电压的直流偏置答案:A24. 对于射频混频器,以下哪种非线性特性是其实现频率变换的关键?()A. 乘法特性B. 平方律特性C. 指数特性D. 对数特性答案:A25. 以下哪种射频放大器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但线性度较差?()A. A 类放大器B. B 类放大器C. C 类放大器D. D 类放大器答案:C26. 射频环形器的主要作用是()A. 实现信号的单向传输,提高系统的隔离度B. 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C.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D. 分配输入信号的功率到多个输出端口答案:A27. 以下关于射频衰减器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用于增大输入信号的功率B. 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值来调节衰减量C. 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没有影响D. 以上都是答案:C28. 射频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主要由以下哪些元件决定?()A. 电感和电容B. 电阻和电容C. 电感和电阻D. 晶体管和电容答案:A29. 射频锁相环(PLL)中,相位比较器的作用是()A. 比较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相位差,并产生误差电压B. 放大输入信号的功率C. 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D. 产生稳定的参考频率答案:A30. 以下哪种射频组件常用于实现阻抗匹配和功率分配的功能?()A. 巴伦(Balun)B. 功分器(Power Divider)C. 耦合器(Coupler)D. 以上都是答案:D31. 射频开关二极管在导通状态下,其电阻值通常为()A. 几欧姆到几十欧姆B. 几百欧姆到几千欧姆C. 几兆欧姆到几十兆欧姆D. 无穷大答案:A32. 对于射频滤波器的品质因数(Q 值),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Q 值越高,滤波器的选择性越好,但带宽越窄B. Q 值越低,滤波器的选择性越好,但带宽越窄C. Q 值与滤波器的选择性和带宽无关D. Q 值只影响滤波器的插入损耗答案:A33. 以下哪种射频放大器的结构适合在高频下工作,并具有较好的噪声性能?()A. 共发射极放大器B. 共基极放大器C. 共集电极放大器D. 差分放大器答案:B34. 射频电感器在高频下,其电感值通常会()A. 增大B. 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35. 以下关于射频电容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在高频下,其电容值可能会偏离标称值B. 寄生电感会影响其在高频下的性能C. 通常使用陶瓷电容和云母电容在射频电路中D. 其耐压值在射频电路中不是重要参数答案:D36. 射频放大器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A. 输入输出阻抗B. 晶体管的参数和电路结构C. 电源电压和电流D. 工作温度和湿度答案:B37. 以下哪种射频组件常用于检测输入信号的功率大小?()A. 功率探测器(Power Detector)B. 低噪声放大器(LNA)C. 混频器(Mixer)D. 压控振荡器(VCO)答案:A38. 射频集成电路中的电感通常采用以下哪种实现方式?()A. 螺旋电感B. 片上变压器C.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感D. 以上都是答案:D39. 对于射频滤波器的插入损耗,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插入损耗越小,滤波器性能越好B. 插入损耗与滤波器的带宽成正比C. 插入损耗只与滤波器的结构有关,与工作频率无关D. 插入损耗是指输入信号功率与输出信号功率的差值答案:A40. 以下哪种射频组件常用于实现信号的上变频和下变频功能?()A. 乘法器(Multiplier)B. 除法器(Divider)C. 加法器(Adder)D. 减法器(Subtractor)答案:A41. 以下关于射频双工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用于实现收发信号的同时工作B. 通常由滤波器和开关组成C. 对收发信号的隔离度要求不高D. 能有效避免收发信号之间的干扰答案:C42. 射频PIN二极管在射频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 作为开关控制信号的通断B. 用于衰减器调整信号强度C. 构成放大器放大信号D. 进行相位调制答案:D43. 在射频放大器的设计中,为了提高线性度,可以采用()A. 负反馈技术B. 增加工作电流C. 提高工作电压D. 减少晶体管数量答案:A44. 以下哪种射频组件常用于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分离?()A. 分频器B. 合路器C. 滤波器组D. 以上都是答案:D45. 射频放大器中的增益压缩现象主要是由于()A. 输入信号过大B. 电源电压不稳定C.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D. 负载阻抗不匹配答案:C46. 对于射频限幅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限制输入信号的功率在一定范围内B. 只对大信号进行限幅,小信号不受影响C. 不会引入额外的噪声D. 对信号的频率和相位没有影响答案:A47. 射频匹配网络的设计目标通常不包括()A. 实现最大功率传输B. 减小反射系数C. 增加噪声系数D. 优化电路的稳定性答案:C48. 以下哪种射频组件常用于提高信号的纯度和稳定性?()A. 锁相放大器B. 预放大器C. 选频放大器D. 以上都是答案:D49. 射频隔离器与环形器的主要区别在于()A. 隔离器是单向传输,环形器是多向传输B. 隔离器的插入损耗更低C. 环形器的工作频率范围更广D. 隔离器能完全阻止反向信号传输答案:D50. 在射频混频器的设计中,为了减少寄生响应,通常会()A. 优化电路布局B. 选择合适的晶体管C. 采用平衡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51. 射频延迟线的主要作用是()A. 调整信号的相位B. 产生定时信号C. 延迟信号的传输D. 以上都是答案:D52. 以下关于射频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描述错误的是()A. 噪声系数越小,放大器的噪声性能越好B. 与放大器的增益无关C. 受输入信号源内阻的影响D. 是衡量放大器内部噪声大小的重要指标答案:B53. 射频检波器通常用于()A. 从射频信号中提取调制信息B. 检测信号的频率C. 放大信号的功率D. 实现阻抗匹配答案:A54. 对于射频耦合器,以下性能指标较为重要的是()A. 耦合度和方向性B. 插入损耗和隔离度C. 带宽和中心频率D. 以上都是答案:D55. 以下哪种射频组件常用于实现频率合成?()A.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B. 锁相环频率合成器(PLL)C. 压控振荡器(VCO)D. 以上都是答案:D56. 射频放大器的稳定性判别方法中,常用的是()A. 波特图法B.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C. S 参数法D. 以上都是答案:D57. 以下关于射频滤波器的群延迟特性,描述正确的是()A. 反映信号通过滤波器时的相位延迟B. 群延迟越平坦,信号失真越小C. 对于线性相位滤波器,群延迟为常数D. 以上都是答案:D58. 射频放大器的1dB压缩点是指()A. 输出功率比线性增益下降1dB时的输入功率B. 输出功率比线性增益下降1dB时的输出功率C. 输入功率比线性增益下降1dB时的输入功率D. 输入功率比线性增益下降1dB时的输出功率答案:A59. 以下哪种射频组件常用于实现宽带匹配?()A. T 型匹配网络B. π型匹配网络C. 渐变线匹配D. 以上都是答案:D60. 射频放大器的三阶交调截点越高,表示()A. 线性度越好B. 增益越高C. 噪声系数越小D. 带宽越大答案:A61. 以下关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描述,错误的是()A. 特性阻抗是传输线的固有属性,与线的长度无关B. 它取决于传输线的几何结构和填充介质的特性C. 对于同轴线,特性阻抗只与内导体和外导体的半径比有关D. 特性阻抗的值可以随着传输信号的频率变化而大幅改变62. 在均匀传输线上,行波状态下的特点是()A. 沿线电压和电流的幅值不变B. 沿线电压和电流的相位不断变化C. 存在反射波,导致信号失真D. 传输线的输入阻抗等于特性阻抗答案:A63. 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传输线的长度B.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C. 终端负载阻抗D. 传输线的材料答案:D64. 对于无损耗传输线,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其电阻和电导都为零B.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有衰减C. 特性阻抗为纯电阻D. 以上都是答案:D65. 当传输线终端短路时,其输入阻抗为()A. 零B. 无穷大D. 纯电容答案:C66. 传输线的驻波比等于()A. 最大电压与最小电压之比B. 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C. 输入阻抗与特性阻抗之比D. 反射系数的模答案:A67. 在传输线中,反射系数的模等于()A. 终端负载阻抗与特性阻抗的差值除以它们的和B. 终端负载阻抗与特性阻抗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值C. 终端负载阻抗除以特性阻抗D. 特性阻抗除以终端负载阻抗答案:A68. 以下哪种传输线常用于高频和微波领域?()A. 双绞线B. 同轴线C. 平行双线D. 微带线答案:D69. 传输线的衰减常数主要取决于()A. 传输线的电阻和电导B. 传输线的电感和电容C.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D. 传输信号的频率答案:A70. 对于有损传输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有功率损耗B. 其特性阻抗是复数C. 输入阻抗始终等于特性阻抗D. 衰减常数不为零答案:C71. 当传输线终端开路时,沿线电压和电流的分布特点是()A. 电压和电流均为驻波B. 电压为驻波,电流为行波C. 电压为行波,电流为驻波D. 电压和电流均为行波答案:A72. 传输线的相速度是指()A. 信号在传输线上的传播速度B. 等于光速除以传输线的折射率C. 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有关D. 以上都是答案:D73. 在传输线的匹配中,常用的匹配方法不包括()A. 串联电感或电容B. 并联电感或电容C. 改变传输线的长度D. 增加传输线的损耗答案:D74. 以下关于传输线的色散特性,描述正确的是()A. 不同频率的信号在传输线上的传播速度不同B. 只存在于有损传输线中C. 对信号的传输没有影响D. 可以通过增加传输线的长度来消除答案:A75.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50 欧姆,终端负载为100 欧姆,此时的反射系数为()A. 1/3B. -1/3C. 1/2D. -1/2答案:A76. 当传输线的长度远小于信号波长时,传输线可以近似看作()A. 集总参数电路B. 分布参数电路C. 电感元件D. 电容元件答案:A77.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传输线上出现严重的反射?()A. 终端负载阻抗等于特性阻抗B. 终端负载阻抗为纯电阻且远大于特性阻抗C. 终端负载阻抗为纯电阻且接近特性阻抗D. 终端负载阻抗为复数且实部等于特性阻抗答案:B78. 传输线的群速度表示()A. 多个频率分量合成信号的传播速度B. 单一频率信号的传播速度C. 信号能量的传播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C79. 对于微带线,以下因素对其特性阻抗影响较大的是()A. 线宽和介质厚度B. 线长和介质材料C. 工作频率和终端负载D. 以上都是答案:A80. 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在某一频率下呈现感性,此时可以通过()来实现匹配。
学好射频的书籍
![学好射频的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ad4f7d6425c52cc58bd6be45.png)
31.《无线通讯之射频被动电路设计》
『台』
台湾全华图书科技有限公司微带线设计,环形器,功分器,耦合器的设计理论加实例.
32.《射频与微波工程实践导论》
『美』 Joseph F. White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新出,比较基础实用,适合射频工程师看。但内容不是很全面.
33.《移动通信技术》
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语言及其通俗易懂,完全没有深奥的理论在里面,入门者看看不错,但是设计方法感觉有点落后,完全手工计算.也感觉内容的太细致,此书一般.
5. 《振荡电路设计与应用》
『日』
稻叶宝
著
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这边书还不错,除了学到振荡电路设计,还学到了很多模拟电路的基础应用,唯一缺点书中的内容涉及频率的都不够高(k级,几M,几十,几百M的振荡器),做有源电路的可以看一下,整体感觉还行.
6. 《锁相环电路设计与应用》
『日』
远坂俊昭
著
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对PLL原理总是搞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参考此书,图形图片很多,让人很直观明白,比起其他PLL书只会千篇一律写公式强千倍。好书,值得收藏!
7. 《信号完整性分析》
『美』 Eric Bogatin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前几章用物理的方法看电子,感觉不好理解,写的感觉很拗口,翻译好像也有些不到位,但后面几章写的确实好,尤其是关于传输线的,对你理解信号的传输的实际过程,能建立一个很好的模型,推荐大家看一下,此书还是不错的.(看多了RF的,换换胃口)
『日』
市川欲一
著
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本人说实话比较喜欢日本人写书的风格和语言,及其通俗,配上图示,极其深奥的理论看起来明明朗朗,比那些从头到尾只会搬抄公式的某些教授强们多了,本书作者的实践之作,里面都是一些作者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方法,推荐一看.
射频_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汇总
![射频_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a3206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0.png)
射频_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汇总1.《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美』 Reinhold Ludwig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射频经典著作,建议做RF的人手一本,里面内容比较全面,这本书要反复的看,每读一次都会更深一层理解.随便提一下,关于看射频书籍看不懂的地方怎么办,我提议先看枝干或结论有个大概印象,实在弄不明白就跳过(当然可问身边同事同学或GOOGLE一下),跳过不是不管它了,而是尽量先看完自己能看懂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再重点抓第一次没有看懂的地方,人的思维是不断升华的,知识的也是一个系统体系,有关联的,当你把每一块砖弄明白了,就自然而然推测出金字塔塔顶是怎么架设出来的。
2.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中』刘长军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有拼凑之嫌(大量引用书1和《微波晶体管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内容),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加上作者的理解,比看外文书(或者翻译本)看起来要通俗易懂,毕竟是中国人口韵。
值得一看,书上有很多归纳性的经验.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日』市川欲一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本人说实话比较喜欢日本人写书的风格和语言,及其通俗,配上图示,极其深奥的理论看起来明明朗朗,比那些从头到尾只会搬抄公式的某些教授强们多了,本书作者的实践之作,里面都是一些作者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方法,推荐一看..5. 《振荡电路设计与应用》『日』稻叶宝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这边书还不错,除了学到振荡电路设计,还学到了很多模拟电路的基础应用,唯一缺点书中的内容涉及频率的都不够高(k级,几M,几十,几百M的振荡器),做有源电路的可以看一下,整体感觉还行.6. 《锁相环电路设计与应用》『日』远坂俊昭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对PLL原理总是搞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参考此书,图形图片很多,让人很直观明白,比起其他PLL书只会千篇一律写公式强千倍。
好书,值得收藏~7. 《信号完整性分析》『美』 Eric Bogati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前几章用物理的方法看电子,感觉不好理解,写的感觉很拗口,翻译好像也有些不到位,但后面几章写的确实好,尤其是关于传输线的,对你理解信号的传输的实际过程,能建立一个很好的模型,推荐大家看一下,此书还是不错的.(看多了RF的,换换胃口)8. 《高速数字设计》『美』 Howard Johnso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刚刚卓越买回来,还没有动“她”呢,随便翻了下目录,做高速电路和PCB Layout的工程师一看要看下,这本书也是经典书喔~10.《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中』郑军奇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实战性和很强的一本书,本人做产品经常要送去信息产业部电子研究5所做EMC测试,认证.产品认证是产品成功的临门一脚,把这脚球踢好,老板会很赏识你的,如果你也负责产品的EMC,这本书必读。
电子电路——推荐书籍
![电子电路——推荐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7008e4a9dd3383c4bb4cd277.png)
1.《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美』 Reinhold Ludwig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射频经典著作,建议做RF的人手一本,里面内容比较全面,这本书要反复的看,每读一次都会更深一层理解.随便提一下,关于看射频书籍看不懂的地方怎么办?我提议先看枝干或结论有个大概印象,实在弄不明白就跳过(当然可问身边同事同学或GOOGLE一下),跳过不是不管它了,而是尽量先看完自己能看懂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再重点抓第一次没有看懂的地方,人的思维是不断升华的,知识的也是一个系统体系,有关联的,当你把每一块砖弄明白了,就自然而然推测出金字塔塔顶是怎么架设出来的。
2.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中』刘长军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有拼凑之嫌(大量引用书1和《微波晶体管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内容),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加上作者的理解,比看外文书(或者翻译本)看起来要通俗易懂,毕竟是中国人口韵。
值得一看,书上有很多归纳性的经验.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日』市川欲一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本人说实话比较喜欢日本人写书的风格和语言,及其通俗,配上图示,极其深奥的理论看起来明明朗朗,比那些从头到尾只会搬抄公式的某些教授强们多了,本书作者的实践之作,里面都是一些作者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方法,推荐一看.4. 《LC滤波器设计与制作》『日』森荣二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语言及其通俗易懂,完全没有深奥的理论在里面,入门者看看不错,但是设计方法感觉有点落后,完全手工计算.也感觉内容的太细致,此书一般.5. 《振荡电路设计与应用》『日』稻叶宝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这边书还不错,除了学到振荡电路设计,还学到了很多模拟电路的基础应用,唯一缺点书中的内容涉及频率的都不够高(k级,几M,几十,几百M的振荡器),做有源电路的可以看一下,整体感觉还行.6. 《锁相环电路设计与应用》『日』远坂俊昭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对PLL原理总是搞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参考此书,图形图片很多,让人很直观明白,比起其他PLL书只会千篇一律写公式强千倍。
陈邦媛《射频通信电路》绪论课件
![陈邦媛《射频通信电路》绪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72a9305727a5e9856a6148.png)
1
2 多途径传 输造成的 多径衰落
3 敞开信道 收到的各 种干扰
4
介质损耗
移动接收 中的多普 勒频移和 频谱色散
射频前端电路
模拟通信机
数字通信机
手机的射频前端电路
射频电路设计要求
1、良好的选择性 2、低噪声、高动态范围 3、接收机对杂散频率信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4、本振信号应具有低的相位噪声
5、发射机必须严格限制带外衰减
模拟或 数字, 低频
调制/解调
通带信号
高频、 窄带
调制的目的:1、有效的发射
2、有效的利用频带
载波信号: vc (t ) Vcm cos(ct )
调幅
基带信号 控制载波 幅度
调频
基带信号 控制载波 频率
调相
基带信号 控制载波 相位
无线频段划分
无线频段划分
频谱的典型应用
无线信道的恶劣环境
1
2 3 4
功能电路种类多、模块多
线性和非线性电路均有、以非 线性电路为主 小信号、大信号工作状态均有 且混杂 不同频率信号共同作号、系统、电路三个方面来理解课程内容
信号—所传输的信号形式、特征
系统—系统方案、衡量指标、组成模块 电路—实现各种功能的电路原理
2.抓住性能指标:
模拟电路完成的不仅是功能,更重要的是指标
3.学会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 4.抓住高频电路的特征 5.学会工程近似
4
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射频/微波的特点
射频(Radio Frequency)/微波(Microwave)
无线电频谱中占据某一特殊频段的电磁波。
电子线路
模拟电子线路
数字逻辑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
射频_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汇总
![射频_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d7da2b365ce05087632130d.png)
1.《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美』Reinhold Ludwig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射频经典著作,建议做RF的人手一本,里面内容比较全面,这本书要反复的看,每读一次都会更深一层理解.随便提一下,关于看射频书籍看不懂的地方怎么办?我提议先看枝干或结论有个大概印象,实在弄不明白就跳过(当然可问身边同事同学或GOOGLE一下),跳过不是不管它了,而是尽量先看完自己能看懂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再重点抓第一次没有看懂的地方,人的思维是不断升华的,知识的也是一个系统体系,有关联的,当你把每一块砖弄明白了,就自然而然推测出金字塔塔顶是怎么架设出来的。
2.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中』刘长军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有拼凑之嫌(大量引用书1和《微波晶体管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内容),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加上作者的理解,比看外文书(或者翻译本)看起来要通俗易懂,毕竟是中国人口韵。
值得一看,书上有很多归纳性的经验.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日』市川欲一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本人说实话比较喜欢日本人写书的风格和语言,及其通俗,配上图示,极其深奥的理论看起来明明朗朗,比那些从头到尾只会搬抄公式的某些教授强们多了,本书作者的实践之作,里面都是一些作者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方法,推荐一看..5. 《振荡电路设计与应用》『日』稻叶宝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这边书还不错,除了学到振荡电路设计,还学到了很多模拟电路的基础应用,唯一缺点书中的内容涉及频率的都不够高(k级,几M,几十,几百M的振荡器),做有源电路的可以看一下,整体感觉还行.6. 《锁相环电路设计与应用》『日』远坂俊昭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对PLL原理总是搞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参考此书,图形图片很多,让人很直观明白,比起其他PLL书只会千篇一律写公式强千倍。
好书,值得收藏!7. 《信号完整性分析》『美』Eric Bogatin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前几章用物理的方法看电子,感觉不好理解,写的感觉很拗口,翻译好像也有些不到位,但后面几章写的确实好,尤其是关于传输线的,对你理解信号的传输的实际过程,能建立一个很好的模型,推荐大家看一下,此书还是不错的.(看多了RF的,换换胃口)8. 《高速数字设计》『美』Howard Johnso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刚刚卓越买回来,还没有动“她”呢,随便翻了下目录,做高速电路和PCB Layout 的工程师一看要看下,这本书也是经典书喔!10.《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中』郑军奇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实战性和很强的一本书,本人做产品经常要送去信息产业部电子研究5所做EMC 测试,认证.产品认证是产品成功的临门一脚,把这脚球踢好,老板会很赏识你的,如果你也负责产品的EMC,这本书必读。
射频电路理论与应用技术
![射频电路理论与应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1ada73d804d2b160b4ec0e2.png)
这两个电容 C1 和 C12 可以在两种相互独立的条件下测量或计算出来。
一、两条微带线对称馈电,使两个 截断端之间没有电压,即C12 等于短 路。如图1所示。这时求得的偶模电 +U 容Ce 等于两个C1 并联。
+U C12
T1
T2
+U
C1
C1
+U 2C1
2020/11/22
T1
T2
图 1 求 偶 模 电 容 Ce
电场向微带截断端以外的自由空间扩散的结果,必然引起在 介质板内外的表面波(它沿着微带长度的方向继续向前传播)和 自由空间辐射的波。如果介质板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还会 在微带线上引起反向传播的高次型波。这些效应都不能用电 容负载来说明。但由于实际上总是尽量使介质板的厚度远小
于波长(例如 r = 9.6 的瓷片厚度用1mm或0.8mm,相对于
3.2cm的波长而言,不到1/10波长),所以上列三种效应都 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介质板不够薄,用电容负载来等效的误 差就很大。
2020/11/22
在用电容负载来等效截断端时,可以做如下的近似:由于波在均匀线段上 传播时,其横截面内场的分布与静电场形式相同,所以可用均匀荷电的带 条来模拟均匀线段,而用半无限长的荷电带条截断端来模拟微带的截断端。
二、两条微带线反对称馈电,如图2所示。这时一个 C12 可以看成是两个 2C12 串联,其中心点等于接地。这时求得的奇模电容 Co 等于 C1 和 2C12 并联。
C12
2C12
2C12
+U
-U +U
-U
+U
-U
C1
C1
C1
C1
C1
2C12 2C12
射频电路设计原理与应用
![射频电路设计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59c3d181c758f5f61f67cd.png)
【连载】射频电路设计——原理与应用相关搜索:射频电路, 原理, 连载, 应用, 设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所用频率日益提高,射频(RF)和微波(MW)电路在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高频电路设计领域得到了工业界的特别关注,新型半导体器件更使得高速数字系统和高频模拟系统不断扩张。
微波射频识别系统(RFID)的载波频率在915MHz和2450MHz频率范围内;全球定位系统(GPS)载波频率在1227.60MHz和1575.42MHz的频率范围内;个人通信系统中的射频电路工作在1.9GHz,并且可以集成于体积日益变小的个人通信终端上;在C波段卫星广播通信系统中包括4GHz的上行通信链路和6GHz的下行通信链路。
通常这些电路的工作频率都在1GHz以上,并且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这种趋势会继续下去。
但是,处理这种频率很高的电路,不仅需要特别的设备和装置,而且需要直流和低频电路中没有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
下面的内容主要是结合我从事射频电路设计方向研究4年来的体会,讲述在射频电路设计中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我个人在研究和工作中累积的一些实际经验。
作者介绍ChrisHao,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士、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通信系统中的射频电路设计;负责或参与的项目包括:主动式射频识别系统设计、雷达信号模拟器射频前端电路设计、集成运算放大器芯片设计,兼容型GNSS接收机射频前端设计,等。
第1章射频电路概述本章首先给出了明确的频谱分段以及各段频谱的特点,接着通过一个典型射频电路系统以及其中的单元举例说明了射频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第1节频谱及其应用第2节射频电路概述第2章射频电路理论基础本章将介绍电容、电阻和电感的高频特性,它们在高频电路中大量使用,主要用于:(1)阻抗匹配或转换(2)抵消寄生元件的影响(扩展带宽)(3)提高频率选择性(谐振、滤波、调谐)(4)移相网络、负载等第1节品质因数第2节无源器件特性第3章传输线工作频率的提高意味着波长的减小,当频率提高到UHF时,相应的波长范围为10-100cm,当频率继续提高时,波长将与电路元件的尺寸相当,电压和电流不再保持空间不变,必须用波的特性来分析它们。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课件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ac5c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e.png)
目录
• 射频电路设计概述 • 射频电路设计基础理论 • 射频电路核心组件设计 • 射频电路应用技术 • 射频电路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射频电路设计概述
射频电路的定义与应用领域
定义
射频电路是指工作在射频频段的 电路,通常包括无线收发系统、 微波电路、射频放大器、混频器 等。
应用领域
射频电路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 、电子对抗、医疗电子、测量仪 器等领域。
射频电路设计的挑战与重要性
挑战
射频电路设计面临诸多挑战,如频率高、波长短、信号幅度 小、易受干扰等。此外,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线性度 、效率等因素。
重要性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射频电路作为无线通信系统 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传输质量、 可靠性以及功耗等方面。因此,研究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 用具有重要意义。
4. 设计收发机控制电路,实 现自动增益控制、频率合成、
校准等功能。
5. 制作并调试收发机系统硬 件,编写并烧录相关控制软件
。
6. 对收发机系统进行综合测 试与性能评估,确保满足设计
要求。
THANKS
感谢观看
射频电路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发射链路
射频电路在雷达系统的发射链路中起 到关键作用。它负责产生高频大功率 信号,并通过天线辐射出去,用于探 测目标。
接收链路
射频电路在雷达接收链路中用于接收 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它需要具备高 灵敏度和低噪声性能,以确保准确的 目标探测和距离测量。
射频电路在微波工程中的应用
03
射频电路核心组件设计
滤波器设计
频率选择
滤波器类型
滤波器是射频电路中用于频率选择的核心 组件,能够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通过或 抑制。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第1章 引言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第1章 引言](https://img.taocdn.com/s3/m/ff2a671c581b6bd97f19ead3.png)
1.2.1 频率与波长
众所周知,在自由空间工作频率与工 作波长的乘积等于光的速度,也即 fλ= c = 3×108m/s (1.1)
式中,f为工作频率;λ为工作波长;c 为光的速度。式(1.1)的结论是:频率越 高波长越短。射频频段有很高的频率,所 以射频的工作波长很短。
在电路设计中,当频率较高、电路电路。
本书有配套的ADS射频电路仿真教材, 由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1.《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 2.《ADS射频电路仿真与实例详解》
1.4 本书安排
本书共分3大部分。 第1部分为射频电路基础知识和基本 理论。内容包括第1章引言和第2~4章,主 要介绍射频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参数、 图解工具和基本研究方法。
对于电磁频谱,按照频率从低到高 (波长从长到短)的次序,可以划分为不 同的频段,电子通信的发展历程,实际上 就是所使用的载波频率由低到高的发展过 程。电通信的容量几乎与所使用的频率成 正比,对通信容量的要求越高,使用的频 率就越高。
一般认为,当频率高于30MHz时电路 的设计就需考虑射频电路理论;而射频电 路理论应用的典型频段为几百MHz至 4GHz,在这个频率范围内,电路需要考虑 分布参数的影响,低频的基尔霍夫电路理 论不再适用。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 (第2版)
第1 章 引言
在射频频段,电路出现了许多独特的 性质,这些性质在常用的低频电路中从未 遇到,因此需要建立新的射频电路理论体 系。射频电路理论是电磁场理论与传统电 子学的融合,它将电磁场的波动理论引入 电子学,形成了射频电路的理论体系和设 计方法。
1.1
射频概念
射频电路的特点
第2部分为射频电路设计。内容包括 第5 ~ 11章的谐振电路设计、匹配电路设 计、滤波器设计、放大器设计、振荡器设 计、混频器设计和检波器设计。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王子宇 译ppt课件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王子宇 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f07fa8aeaad1f346933f6c.png)
14
20
13
10
12
11 10
9 8
7 6
107
108
109
1010 1011
频率 ,Hz
0
-10
-20
-30
107
108
109
1010 1011
频率 ,Hz
可见RLC串联电路换成并联电路以后,则带通电路变成带阻电路,其
衰减曲线要陡峭得多。
8
当L 1 C
时电路发生串联谐振,其谐振频率:0
1 LC
1 jL
1
1
1
RL
0 1
1
R
RG
1 jL
1 1 jL RL
1 RL
RG RL
1
故:V2 1
1
VG
A
1 R
RG
1 jL
1 RL
RG=50Ω,R=10Ω,L=100nH
当ω→0时: V2 0 VG
当ω→∞时: V2
RL
VG RG R RL
6
5.1.4 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故: 1
QLD
1
滤波器平中均的储功能率损耗
c
1
负载平 中均 的储 功能 率损耗
c
1
QF
1
Q3 E
5.1.2 低通滤波器
ZG R
图示为一阶低通滤波器,设ZG=RG,ZL=RL
用四个级连ABCD参量网络构成。
VG
V1
C
V2 ZL
则:CA
B D
1 RG
0
1
1
0
R 1 0 1 0 1 jC 11/ RL 1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910章-PPT文档资料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910章-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1d109a384868762caaed5d6.png)
1 S 1 单向功率增益:G
TU
2 2 2 L 21 S 2 2 S in 2L 2
1 1 S
忽略了放大器反馈 效应的影响(1 S 2 2 L o u t 1S 1
1 S 1 S
9.2.3 其他功率关系
在负载端口匹配条件下(Γ L =Γ out )* ,定义资用功率增益:
S 1 放大器的资用功率 21 S G G * A T 2 2 L out 信号源的资用功率 1 1 S out 11 S
2
2
代入9.15(b)式可得放大器输出端口稳定性
R L 2 R I out L
判定圆方程: C C r 其中圆半径: ro u t
out
L I 2 2 o u to u t
Γ =1
LI
Γ in=1 rout Cout Cout
S1 2S2 1 S2 2
bS
ΓS
b′1
Γ in
a′ 1
Z 0 b V b a b 1 由4.82和4.83式得信号源电压 : S S 1 1 S 1 in S Z Z S 0 2 2 b b 1 S ′ P 对应于 b1 的入射功率波 : inc 2 2 21 in S
而放大器的实际输入功率为入射功率波与反射功率波之差,即:
P P P 1 in 2 2 1 in S
1 b S P P * A in 2 in S 21 S
2
2 in c in c in
b S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第1章引言
1 1 射频设计的重要性
1 2 量纲和单位
1 3 频谱
1 4 无源元件的射频特性
1 4 1 高频电阻
1 4 2 高频电容
1 4 3 高频电感
1 5 片状元件及对电路板的考虑
1 5 1 片状电阻
1 5 2 片状电容
1 5 3 表面安装电感
1 6 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第2章传输线分析
2 1 传输线理论的实质
2 2 传输线举例
2 2 1 双线传输线
2 2 2 同轴线
2 2 3 微带线
2 3 等效电路表示法
2 4 理论基础
2 4 1 基本定律
2 5 平行板传输线的电路参量
2 6 各种传输线结构小结
2 7 一般的传输线方程
2 7 1 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表示式2 7 2 行进的电压和电流波
2 7 3 阻抗的一般定义
2 7 4 无耗传输线模型
2 8 微带传输线
2 9 端接负载的无耗传输线
2 9 1 电压反射系数
2 9 2 传播常数和相速
2 9 3 驻波
2 10 特殊的终端条件
2 10 1 端接负载无耗传输线的输入阻抗2 10 2 短路传输线
2 10 3 开路传输线
2 10 4 1/4波长传输线
2 11 信号源和有载传输线
2 11 1 信号源的相量表示法
2 11 2 传输线的功率考虑
2 11 3 输入阻抗匹配
2 11 4 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2 12 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第3章 Smith圆图
3 1 从反射系数到负载阻抗
3 1 1 相量形式的反射系数
3 1 2 归一化阻抗公式
3 1 3 参数反射系数方程
3 1 4 图形表示法
3 2 阻抗变换
3 2 1 普通负载的阻抗变换
3 2 2 驻波比
3 2 3 特殊的变换条件
3 2 4 计算机模拟
3 3 导纳变换
3 3 1 参数导纳方程
3 3 2 叠加的图形显示
3 4 元件的并联和串联
3 4 1 R和L元件的并联
3 4 2 R和C元件的并联
3 4 3 R和L元件的串联
3 4 4 R和C元件的串联
3 4 5 T形网络的例子
3 5 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第4章单端口网络和多端口网络
4 1 基本定义
4 2 互联网络
4 2 1 网络的串联
4 2 2 网络的并联
4 2 3 级连网络
4 2 4 ABCD网络参量小结
4 3 网络特性及其应用
4 3 1 网络参量之间的换算关系4 3 2 微波放大器分析
4 4 散射参量
4 4 1 散射参量的定义
4 4 2 散射参量的物理意义
4 4 3 链形散射矩阵
4 4 4 Z参量与S参量之间的转换
4 4 5 信号流图模型
4 4 6 S参量的推广
4 4 7 散射参量的测量
4 5 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第5章射频滤波器设计
5 1 谐振器和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5 1 1 滤波器的类型和技术参数
5 1 2 低通滤波器
5 1 3 高通滤波器
5 1 4 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5 1 5 插入损耗
5 2 特定滤波器的实现
5 2 1 巴特沃斯滤波器
5 2 2 切比雪夫滤波器
5 2 3 标准低通滤波器设计的反归一化5 3 滤波器的实现
5 3 1 单位元件
5 3 2 Kurodac规则
5 3 3 微带线滤波器的设计实例
5 4 耦合微带线滤波器
5 4 1 奇模和偶模的激励
5 4 2 带通滤波器单元
5 4 3 级连带通滤波器单元
5 4 4 设计实例
5 5 小结c
参考文献
习题
第6章有源射频元件
6 1 半导体基础
6 1 1 半导体的物理特性
6 1 2 PN结
6 1 3 肖特基(Schottky)接触
6 2 射频二极管
6 2 1 肖特基二极管
6 2 2 PIN二极管
6 2 3 变容二极管
6 2 4 IMPATT二极管
6 2 5 隧道二极管
6 2 6 TRAPATT,134BARRITT和Gunn二极管
6 3 BJT双极结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cTransistor) 6 3 1 结构
6 3 2 功能
6 3 3 频率响应
6 3 4 温度性能
6 3 5 极限值
6 4 射频场效应晶体管
6 4 1 结构
6 4 2 功能
6 4 3 频率响应
6 4 4 极限值
6 5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6 5 1 结构
6 5 2 功能
6 5 3 频率响应
6 6 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第7章有源射频电路器件模型
7.1 二极管模型
7.1.1 非线性二极管模型
7.1.2 线性二极管模型
7.2 晶体管模型
7.2.1 大信号BJT模型
7.2.2 小信号BJT模型
7.2.3 大信号FET模型
7.2.4 小信号FET模型
7.3 有源器件的测量
7.3.1 双极结晶体管的DC特性
7.3.2 双极结晶体管的AC参量的测量
7.3.3 场效应晶体管参量的测量
7.4 用散射参量表征器件特性
7.5 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第8章匹配网络和偏置网络
8 1 分立元件的匹配网络
8 1 1 双元件的匹配网络
8 1 2 匹配禁区.c频率响应以及品质因数
8 1 3 T形匹配网络和π形匹配网络 8 2 微带线匹配网络
8 2 1 从分立元件到微带线
8 2 2 单节短截线匹配网络
8 2 3 双短截线匹配网络
8 3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和偏置网络
8 3 1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和效率
8 3 2 双极结晶体管的偏置网络
8 3 3 场效应晶体管的偏置网络
8 4 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第9章射频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9 1 放大器的特性指标
9 2 放大器的功率关系
9 2 1 射频源
9 2 2 转换功率增益
9 2 3 其他功率关系
9 3 稳定性判定
9 3 1 稳定性判定圆
9 3 2 绝对稳定
9 3 3 放大器的稳定措施
9 4 增益恒定
9 4 1 单向化设计法
9 4 2 单向化设计误差因子
9 4 3双共轭匹配设计法
9 4 4 功率增益和资用功率增益圆
9 5 噪声系数圆
9 6 等驻波比圆
9 7 宽带高功率多级放大器
9 7 1 宽带放大器
9 7 2 大功率放大器
9 7 3 多级放大器
9 8 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第10章振荡器和混频器
10 1 振荡器的基本模型
10 1 1 负阻振荡器
10 1 2 反馈振荡器的设计
10 1 3 振荡器的设计步骤
10 1 4 石英晶体振荡器
10 2 高频振荡器电路
10 2 1 固定频率振荡器
10 2 2 介质谐振腔振荡器
10 2 3 YIG调谐振荡器
10 2 4 压控振荡器
10 2 5 耿氏二极管(Gunncdiode)振荡器10 3 混频器的基本特征
10 3 1 基本原理
10 3 2 频域分析
10 3 3 单端混频器设计
10 3 4 单平衡混频器
10 3 5 双平衡混频器
10 4 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附录A 常用物理量和单位
附录B 圆柱导体的趋肤公式
附录C 复数
附录D 矩阵变换
附录E 半导体的物理参量
附录F 长和短的二极管模型
附录G 耦合器
附录H 噪声分析
附录I MATLAB简介
附录J 本书中英文缩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