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_态势_成因与治理_胡业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土地石漠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2.1 土地石漠化空间分布 2000 年广西土地石漠化遥感解译结果表明(图 1),
广西土地石漠化程度已相当严重,大量土地因石漠化已 失去农用价值。在全区 23.67 万 km2 的国土面积上,中度 以上土地石漠化面积 2.2 万 km2,占到全区国土面积的 9.3%,标志着土地石漠化面积已相当大;轻度以上土地 石漠化面积 3.0 万 km2,占到全区国土面积的 12.4%;如 果把轻度以上的土地纳入石漠化范畴,广西 2000 年已有 近 12.4%的土地已经石漠化。
胡业翠,刘彦随,吴佩林,等. 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态势、成因与治理[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6):96 -101.
Hu Yecui, Liu Yansui, Wu Peilin, et 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Guangxi karst mountainous area: its tendency, formation causes and rehabilita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8, 24(6):96-10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桂西北、桂西南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的过渡地 带,山高谷深,地形陡峭,植被对土壤的保土能力差,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呈大面积连片状分布,且相 对集中。如桂西的都安、马山、大化、东兰、南丹、隆 林、武鸣、平果及桂西南的天等、德保、靖西、田东、 大新、崇左等县(市)均有较大面积分布。桂中平原土 地石漠化分布较为分散,以点状为主,局部连成一片, 如忻城的古篷、宜州市南端。另外,桂北的全州、阳朔 等地也有较大面积的土地石漠化出现,其余地方则多呈 零星状分布,面积小。桂东南以碎屑岩为主,基本无土 地石漠化。
土地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大多集中在峰丛洼地与 谷地。都安县地苏乡、大化县县城及江南乡、马山县勉 圩及周鹿、武鸣县灵马、平果县果化及耶圩、天等县把 荷及宁干、德保县隆桑、田东县江城及作登、全州县南 及南丹县北等地,均属于峰丛洼地、谷地,是连片状的 岩溶石漠化主要分布区。据统计,石漠化面积的分布与 地形分布有密切的联系,从峰丛谷地、峰丛洼地、峰林 谷地、孤峰平原到岩溶垄岗,土地石漠化呈逐渐减弱的 趋势。
第 24 卷 第 6 期 96 2008 年 6 月
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Vol.24 No.6 Jun. 2008
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态势、成因与治理
胡业翠 1,刘彦随 1,吴佩林 2,邹秀萍 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淄博 255091; 3.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以县为单位对该县土地石漠化面积占县域总面积比 重进行统计(表 1)。轻度以上土地石漠化面积比例大于 30%的县有 6 个;介于 20%~30%的县有 8 个;介于 10%~ 20%的县有 30 个;小于<10%的县有 44 个。土地石漠化 面积分布的地区基本都是广西的贫困地区,全区 28 个国 家级贫困县集中分布于此,2000 年其土地石漠化面积为 1.6 万 km2,占土地石漠化总面积的 53.3%。土地石漠化 面积比例大于 15%的县有 21 个,其中贫困县占 18 个。
宾阳、柳州、灵川、岑溪、容县、大化、龙胜、马山、
<10
44 平乐、防城、南宁、贵港、上思、玉林、富川、扶绥、
大新、阳朔、武鸣、武宜、凭祥、灵山、上林、融安、
靖西、来宾、凌云、钦州
平南、桂平、荔浦、藤县、田林、德保、梧州、博白、
10~20
30
宁明、北流、横县、罗城、苍梧、鹿寨、浦北、象州、 融水、柳城、柳江、灌阳、田阳、崇左、宜州、忻城、
优势、大力推进综合开发,培值乡村替代产业,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扶贫开发“双赢”目标。研究结论对广西乃至中
国西南岩溶地区的扶贫开发、生态恢复与重建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广西;石漠化;态势;成因;治理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08)-6-0096-06
图 2 各地市不同等级石漠化面积比例 Fig.2 Percentage of differrent rocky desertification grade area at
摘 要:该文利用 Landsat TM/ETM 数字影像,监测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到 90 年代末期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
的时空格局特征与规律,分析了形成土地石漠化的原因,并通过构建系列模型,量度了不同因子对土地石漠化发展的作
用方向与作用强度,得出一些新的结论。认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建设应与农村扶贫开发统筹考虑,立足于发挥地区比较
表 1 2000 年广西县域石漠化面积占地区总面积比重
Table 1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ratio of county level in Guangxi in 2000
面积 县数 比重/% /个
县名
北海、龙州、合浦、昭平、桂林、隆安、钟山、兴安、
天等、全州、永福、贺县、蒙山、恭城、金秀、临桂、
以地市为单位进行统计(图 2),重度石漠化主要分 布在河池、百色、柳州、南宁和崇左,占重度石漠化总 面积的 94.5%;中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崇左、柳州、玉林、 南宁、百色、来宾、河池,占中度石漠化面积的 83.1%; 轻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贵港、钦州、梧州、防城、来宾、 桂林,占轻度石漠化面积的 67.3%。 2.2 近 15 年土地石漠化态势
漠化发展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提出土地石漠化治理 应与农村扶贫开发统筹考虑,立足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 势、大力推进综合开发,培值乡村替代产业,协调生态 环境建设与各利益主体关系,实现石漠化山区生态优化 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并对促进农村经济环境协 调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讨论。研究结论对广西乃至中国 西南岩溶地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土地石漠化信息提取
1.1 影像处理 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源是 1985、1995 与 2000 年三期
覆盖广西全区的 Landsat TM/ETM 数字影像。通过对遥感 数据信息特征进行认真分析,选取 TM4、3、2 波段合成 的假彩色影像,作为研究基本数据源。
首先对三期数字影像分别进行几何纠正和统一的投 影处理,并叠加以县为基本单元的行政界限,校正后每 个象元的分辨率为 30 m。其次,根据广西自然环境复杂 多样的特点,在 TM 图像的季相选择上,既要注意所在 调查区域内 TM 信息瞬时覆盖时本身的质量 (如含云量 度<10%等技术指标),又必须顾及不同区域的时效性季相 差异选择。同时,收集了与土地石漠化遥感调查有关的 其他图件和文字资料,如地形图、土壤图、土地利用图、 土壤侵蚀图、水文地质图。再次,参考相关资料[6,7],结 合野外实地调查,拍摄相应的野外实况照片,用于土地 石漠化强度的判读分析。 1.2 影像特征及信息提取
平果、环江、资源、陆川、邕宁、都安
20~30 8 乐业、百色、合山、西林、东兰、那坡、田东、巴马
>30
6 隆林、河池、风山、三江、南丹、天峨
图 1 2000 年广西石漠化空间分布图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Guangxi
广西是中国乃至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 全区喀斯特石山面积 9. 77 万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 41%, 集中分布在桂中的红水河流域、柳江流域,桂西的左、 右江流域,桂东北的漓江流域中下游两岸。由于生态环 境脆弱,加之长期以来的人为影响,该地区土地严重退 化,土地石漠化现象严重,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 济的协调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加上掠夺式的人类经济活 动,致使土地石漠化不但难以遏制,反而出现恶化之势[5]。
对经彩色合成后的广西地区 TM 影像数据,以*.bmp 格式输出并导入 Arcview 中,充分利用了 Arcview 信息系 统任意放大的功能,参照前面所确定的土地石漠化识别 指标与影像解译判读标志,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分析,在 微机屏幕上直接进行土地石漠化类型和强度界线的勾绘 和制图,作业比例尺为 1︰10 万。经解译后的数据以*.shp 格式存储在 Arcview 中,利用 Arcmap 强大的编辑功能建 立拓扑关系,再赋以属性数据,生成 Arcmap coverage 格 式的矢量图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引言
土地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极其发育 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 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荒漠化景观的 土地退化[1-3]。西南喀斯特山区的土地石漠化与西北地区 的土地沙漠化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面临的两 大根本性地域环境问题。“十五”期间国家明确指出“加 快推进黔桂滇岩溶(喀斯特)石漠化的综合整治”[4],对 于构筑长江、珠江两大流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实施本地 区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in 2000
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地石漠化(尤其是中度以上) 多集中分布在喀斯特发育的广西西北部和西南,以百色、 河池所占面积较多。喀斯特分布的地区呈现北部重、南 部轻、西部重、东部轻的宏观格局。显示了自然因素, 尤其是地质岩性、地貌发育类型的强度影响。当然,同 样自然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影响会占主导地位。
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及相应的野外实况照片,分析石 漠化的影像特征,重度石漠化为红中带白或灰白色,成 斑状,其中白色调为纯碳酸盐岩裸露石山;中度石漠化 为绿红色、斑状;轻度石漠化为品红色,星状。
从石漠化强度分级看,轻度石漠化区土壤侵蚀较明
第6期
胡业翠等: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态势、成因与治理
97
显,平均土厚<15 cm,坡度>18°,植被覆盖度 35%~50%, 土被覆盖<35%,基岩裸露>60%,还可以耕种利用,多见 于以石灰岩等为主的高、低丘山地上。中度石漠化区土 壤侵蚀明显,植被覆盖度为 20%~35%,坡度>22°的坡地, 基岩裸露>70%,平均土厚<10cm,属于难利用土地。主 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区。重度石漠化 区土壤侵蚀强烈,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度为 10%~20%, 坡度>25°,基岩裸露>80%,平均土厚<5 cm,属于难利用 土地。
本文利用 Landsat TM/ETM 数字影像,监测了 20 世 纪 80 年代中后期到 90 年代末期广西土地石漠化发生、 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与规律,分析了形成土地石漠化的 原因,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量度了不同因子对广西石
收稿日期:2007-11-06 修订日期:2008-04-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9);第 40 批中国博士后科 学基金(2006040009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BJL036) 作者简介:胡业翠(1978-),女,山东淄博人,博士后,主要从事土地利 用与区域发展相关研究。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0101。 Email:huyc@igsnrr.ac.cn ※通讯作者: 邹秀萍(1973-),女,陕西宝鸡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 GIS 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 所,100190。Email:zouxp@casipm.ac.cn
基于三期遥感图像的解译结果(表 2),可以看出,
98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年
1985 年至 2000 年,广西轻度、重度石漠化总面积均经历 了先增后减的过程,而中度石漠化面积一直呈增加趋势。 1985 年、1995 年和 2000 年的土地石漠化面积分别为 2.9 万 km2,3.2 万 km2 和 3.0 万 km2。在土地石漠化面积总 体扩展背景下,20 世纪 90 年代后 5 年土地石漠化面积略 有减少,即 2000 年比 1995 年减少 0.2 万 km2。这主要应 归功于当地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