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0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无锡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2【实施日期】20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锡市统计局 2002年)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实现了新世纪首战告捷。

一、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7%;第二产业增长11.2%;第三产业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0%,达40.8%。

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30000元,达31246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3778美元,继续列全省第一位。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56.9:39.1调整为4:55.2:40.8。

财力逐年增强,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41.92亿元,同比增长26.6%,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0.44%,超过上年1.1个百分点。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47亿元,增长30.1%。

农业农业调整力度加大,种植业结构继续优化。

2001年夏粮种植面积调减32.5%,水稻种植面积调减11.8%;油菜籽播种面积调高1.7%,累计增加经济作物面积27万亩,粮经比例由上年的7∶3调整到接近6∶4。

全年粮食总产量106.28万吨,比上年下降16.3%。

油料总产量5.33万吨,其中油菜籽5.30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9.9%和10.0%;蚕茧总产量1176吨,增长5.5%;茶叶总产量4820吨,下降1.6%;水果总产量42127吨,增长54.9%。

林牧渔业生产持续增长,新兴养殖业快速发展。

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2006年)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着力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呈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格局,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和谐社会建设收到新成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序进度加快,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预期调控目标。

一、综合全省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成果得到巩固。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27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8.5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0342.67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6540.87亿元,增长14.8%。

人均生产总值24515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3038美元。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大幅增长,传统产业在改造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加速。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7.6∶56.6∶35.8。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4.28%,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

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59.5%,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4.2%,分别比上年提高4.8个和1.9个百分点。

支持企业集团做大做强,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45家,新增12家。

城市化进一步发展。

年末全省城市化水平达50.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分类指导,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沿江基础产业带、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全面部署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制订和启动实施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区域共同发展实现新突破。

2000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经济发展
综合经济:2000年,全市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规模跃上新台阶,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1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83.06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468.93亿元,增长1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680元,比上年增长10.8%,按现行汇率折算达3347美元。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结构比例,由上年的4.2:57.6:38.2调整为4.1:56.9:39.0。经济的繁荣为财政收入提供了丰富财源。2000年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12.06亿元,比上年净增24.22亿元,增长27.57%,是近年来增量最多、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8.79亿元,增长35.6%。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33%,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林业、牧业、渔业生产持续增长。造林面积继续增加。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13.13万吨,比上年增长9.4%,其中猪牛羊肉9.34万吨,增长3.8%;禽蛋总产量2.50万吨,增长8.2%。全年水产品产量10.25万吨,增长12.8%;其中淡水产品人工养殖9.34万吨,占水产品产量的91.12%。
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全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78.2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加3.26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6.33万千瓦,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4.96万千瓦。农村用电量68.4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9%。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批水利工程如期完成,全市防洪堤总长度达2708公里,防洪抗灾能力提高。
2000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成都市金牛区统计局2006年4月30日2005年是“十五”计划收尾之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取得出色成绩的一年。

得益市委、市政府“项目年”的有力推动,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四届四次、五次全会要求,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项目年”运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初步统计,2005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75081万元,比上年增长15%。

其中第一产业6018万元,比上年下降49.6%;第二产业970727万元,比上年增长24.6%;第三产业16983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涉农社区,农民增收难度依然很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强,优势企业对全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第一产业农业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涉农社区大面积拆迁,我区传统农业经济逐步萎缩。

全区农业增加值继续呈现大幅下降趋势。

2005年,全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018万元,比上年下降49.6%。

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农业增加值3637万元,畜牧业增加值2115万元,渔业增加值11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50万元。

大部分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主要农、牧、渔产品产量及牲畜存栏情况如下:2005年比上年±%粮食 6797吨 -1.8蔬菜 35834吨 -45.8肉类产量 4194吨 -48.0其中:猪肉产量 3602吨 -52.3禽蛋产量 1721吨 -13.0牛奶产量 976吨 -66.0淡水鱼产量 404吨 7.7出栏肥猪 50425头 -53.2年末生猪存栏数 14695头 -13.1二、第二产业工业加快工业载体建设步伐,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北区起步园初见形象,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开工和投产。

2001-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 -2005年的五年间,渝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区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社会和谐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综合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五年来,渝中区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地区生产总值(GDP)在2004年突破200亿元的基础上,2005年达到了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69.0%,五年内年均增速达到11.1%,比全市同期年均增长速度(10.9%)高0.2个百分点, 2005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97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4333美元,继续在全市居领先地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五年来,全区第三产业发展持续增长,商贸、金融、信息、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经过五年的调整,第一产业已随化龙桥地区的改造而全面退出渝中区,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1.9%下降到11.4%,第三产业比重则由2000年的78.1%上升到88.6%;2005年渝中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1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了73.7%,五年内平均每年以11.7%速度递增。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五年来,渝中区地方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61905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11200万元,增加了49295万元,平均每年净增额达到9859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区级财政收入平均每年以21.7%的速度增长。

二、商贸业商贸业取得长足发展。

五年来,渝中区围绕建设长江上游和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的目标,大力发展商贸业,商贸中心的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全区商贸销售总额2005年实现580.2亿元,以平均每两年增加百亿元的进程连上几个台阶,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1%。

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

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

- 4 i 0 7 02 2
32 6
1舶 7
ii l 1 . 675 2 47 0
增长1 .% ;第三产业增加值735 销售率 9.%. 20 年持平 。 4 1 39 81 与 04 全年 亿元 , L 0 4 L 20 年增长2 .% 。 中 . 57 其 亿元 , 增长 9 6 。第一、第二和第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108 .% 1亿元 . 城镇投资 7 0 6 0 5 9 亿元 , 增长 2 .% 72
。D 7 船 2 1 供l舶
2船 1
4 2_ o O 四川 38 1 3
22 . 329
7 毽5 7 18 7 O 5_
17 8 B
. 。j息 6 ’自 7学
1 62 2 7D 2 52 2 7 8. 1 90 1 62 1 95 63 5 7 5B 7. 14 3B 1D - O 77 5 82 3 25 2 2 5D 4
日苯
24 3 1 40 2j 9
2 2 6
东盟
韩卤
中国台淹
2 22
4 52
俄罗斯
相关链接 :
表 2 20- 05 01 20 年西部 1 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及增 幅比较 2
4 0五 ■庆 1 a 艘 霉 嚣 矗8 4 10
3鼻 ; I
嗡 、7 e a
亿元

1 2
亿 元

1 5
20年 01
20年 02
20年 03
20年 04
20年 05
20年 01
20 ̄ 02
20年 03
20年 04”时期国内生产总值 与增长速度
亿元
亿美元

2010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无锡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发布日期】2011.02.18【实施日期】2011.02.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10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锡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 2011年2月18日)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

无锡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做好扩内需、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好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完美收官。

一、综合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1.3万美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04.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08.7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44.27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8:55.7:42.5,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全市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微电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2%。

其中物联网产业增长16.9%、新能源产业增长35.6%、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产业增长26.7%、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4.8%、微电子产业增长16.7%、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增长15.0%、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长44.6%、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增长30.5%。

就业和再就业扎实推进。

全市年末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净增就业9.87万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3.01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56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6%。

民营经济继续稳步壮大。

全市民营经济延续上年的良好发展态势,总量继续扩张,活力增强。

200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精]

200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精]

200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精]200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精]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2004年是我市实施“三步走”第二步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年度任务。

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重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9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

财政收入达到502.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6.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9亿元,增长20.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52.7亿元,增长14.1%。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7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6525元,增长11.3%。

城镇登记失业率3.76%,实现低于4%的调控目标。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保持基本稳定。

(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1560.2亿元,增长19.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3.2%。

工业增加值1436.7亿元,增长21.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0.3个百分点。

工业总产值5763.9亿元,增长31%。

服务业增加值1269.4亿元,增长11.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3.3%。

商品购销总额5504.6亿元,增长31.7%。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6%。

农业增加值102.3亿元,增长5.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5%。

粮食等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00亿元,郊区城市化率达到44%,提高2.5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2010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10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锡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2011年2月18日)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

无锡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做好扩内需、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好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完美收官。

一、综合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1.3万美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04.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08.7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44.27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8:55.7:42.5,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全市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微电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2%。

其中物联网产业增长16.9%、新能源产业增长35.6%、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产业增长26.7%、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4.8%、微电子产业增长16.7%、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增长15.0%、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长44.6%、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增长30.5%。

就业和再就业扎实推进。

全市年末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净增就业9.87万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3.01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56万人。

旅游业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研究

旅游业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研究

南京理J: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旅游业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研究2005年无锡全市GDP为28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GDP为50亿,约占全市GDP的2%;第二产业GDP为1695亿元,占全市GDP的60%;第三产业GDP为1060亿元,占全市GDP的38%,旅游业GDP为301.60亿,占第三产业GDP的28%。

其产值比较拼图见图3.2.1图3.2.12005年无锡三大产业的产值比较拼图从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创汇等主要指标考察,无锡旅游市场的接入量也在逐渐扩大。

见表3.2.2和表3.2.3。

表3.2.21995--2000期间无锡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情况1995芷1996芷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国内旅游人数649.58590.01883.90963.851072.261127.77(万人)入境旅游人数17.1319.4221.7822.6025.8632.76(万人)外汇收入(亿,O.520.54O.65O.76O.860.97美元)国内旅游收入43,2633.0352.3779.0689.18101.85(亿,人民币)旅游总收入47.5337.4757.738.5.3196.26109.87数据来源:《无锡旅游统计年鉴2004》特别是“十五”期间,无锡旅游持续保持既快又好的发展势头,2001年至2003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772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131力1人次,在全省名列前茅。

2005年无锡市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65力J人,比上年增长20.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63亿美元。

接待国内游园人数32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4%。

实现了无锡旅游发展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据江苏省旅游局抽样调查公布:无锡接待入境旅游者人均花费213,21美元;国内旅游者在锡人均花费1009元人民币,均居全18。

200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锡市统计局2002年)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实现了新世纪首战告捷。

一、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7%;第二产业增长11.2%;第三产业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0%,达40.8%。

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30000元,达31246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3778美元,继续列全省第一位。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56.9:39.1调整为4:55.2:40.8。

财力逐年增强,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41.92亿元,同比增长26.6%,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0.44%,超过上年1.1个百分点。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47亿元,增长30.1%。

农业农业调整力度加大,种植业结构继续优化。

2001年夏粮种植面积调减32.5%,水稻种植面积调减11.8%;油菜籽播种面积调高1.7%,累计增加经济作物面积27万亩,粮经比例由上年的7∶3调整到接近6∶4。

全年粮食总产量106.28万吨,比上年下降16.3%。

油料总产量5.33万吨,其中油菜籽5.30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9.9%和10.0%;蚕茧总产量1176吨,增长5.5%;茶叶总产量4820吨,下降1.6%;水果总产量42127吨,增长54.9%。

林牧渔业生产持续增长,新兴养殖业快速发展。

2005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5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锡市统计局2006年)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突出“富民强市”战略,紧紧围绕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奋斗目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速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构筑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改善。

一、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6%;第二产业增长15.7%;第三产业增长14.8%。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8.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21.8亿元,同口径增长19.0%。

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1.68亿元,同口径增长24.2%。

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结构继续调整。

夏粮播种面积为41.0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4.5%;水稻播种面积为80.3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9%;油菜籽播种面积为19.3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9%。

主要农产品产量小幅下跌。

全年粮食总产量79.53万吨,同比下降2.1%。

油料总产量3.44万吨,其中油菜籽3.38万吨,分别下降6.4%和6.6%;蚕茧总产量444吨,下降26.4%;茶叶总产量4802吨,增长2.6%;水果总产量82242吨,增长5.4%。

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14.64万吨,增长0.2%,其中猪牛羊肉9.44万吨,增长2.7%;禽蛋总产量2.68万吨,增长12.0%。

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日期】2006【实施日期】20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2006年)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着力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呈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格局,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和谐社会建设收到新成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序进度加快,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预期调控目标。

一、综合全省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成果得到巩固。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27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8.5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0342.67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6540.87亿元,增长14.8%。

人均生产总值24515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3038美元。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大幅增长,传统产业在改造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加速。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7.6∶56.6∶35.8。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4.28%,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

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59.5%,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4.2%,分别比上年提高4.8个和1.9个百分点。

支持企业集团做大做强,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45家,新增12家。

城市化进一步发展。

年末全省城市化水平达50.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分类指导,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沿江基础产业带、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全面部署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制订和启动实施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区域共同发展实现新突破。

张艺谋超生罚款748万余元始末

张艺谋超生罚款748万余元始末

张艺谋超生罚款748万余元始末中国网1月9日讯无锡市滨湖区计生局今天已向张艺谋寄发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其需缴纳社会抚养费748万余元。

罚款748万,30天一次缴清!从无锡市滨湖区计生局获悉,他们今天已经向张艺谋陈婷夫妇寄发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

张艺谋陈婷夫妇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总金额达到748万余元。

其在接到征收决定书后如果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按照规定张艺谋陈婷夫妇应在30日内一次性缴纳所有征收费用。

逾期不履行的,将依法加收滞纳金并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748万怎么算出来的?收入怎么查?2013年11月底,陈婷、张艺谋派代理人来锡接受调查。

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材料,滨湖区计生局先后组成9个调查组,赶赴北京、广西、四川等多地实地调查取证。

三个子女出生前一年度,即2000年、2003年、2005年陈婷、张艺谋的个人收入,是征收社会抚养费的依据,因此,滨湖区计生局重点围绕陈婷和张艺谋涉案三个年度的个人收入依法开展了全面核查。

在实地调查中,调查组到当事人工作和合作单位及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对当事人向滨湖区计生局申报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核实调查。

通过履行法定核查程序,滨湖区计生局认定:在2000年,陈婷无收入,张艺谋个人收入为2760元;在2003年,陈婷无收入,张艺谋个人收入为1062760元;在2005年,陈婷无收入,张艺谋个人收入为2518590元。

两人在涉案三个年度的个人收入总计为358.41万余元。

陈婷、张艺谋对三个年度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真实性作出了书面承诺。

征收多少社会抚养费?收入明确了,那么,张艺谋夫妇超生到底应缴纳多少社会抚养费?对2001年陈婷、张艺谋生育第一个孩子的行为,根据《江苏省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第三款,《江苏省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征收计划外生育费71928元。

对2004年陈婷、张艺谋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一条,《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二款,《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第四项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2218696元。

2007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锡市统计局2008年2月27日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一当好,三争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要求,积极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改善。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5203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8926美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就业和再就业扎实推进。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1万人。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26万人,净增就业8.45万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5.37万人,帮助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3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8%。

民营经济继续稳步壮大。

全市民营经济延续上年的良好发展态势,总量继续扩张,规模继续壮大,效益提升,活力增强。

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26.42万户,比上年净增1.88万户,从业人员155.56万人,注册资金225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8.5%,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637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上缴税金267.25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827.71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市场物品及服务价格增长较快。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8%,涨幅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

2003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无锡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4【实施日期】200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3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锡市统计局2004年)2003年,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争创全省“两个率先”为目标,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全市经济克服了“非典”等不利因素,继续在较高平台上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1%;第二产业增长17.8%;第三产业增长13.0%。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全市完成财政收入265.58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同口径增长26.5%。

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0%,超过上年1.3个百分点。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4.34亿元,同口径增长36.8%。

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结构继续调整。

2003年夏粮播种面积为33.6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2.5%;水稻播种面积为74.6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9.7%;油菜籽播种面积为21.4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2.0%。

农产品产量下降。

全年粮食总产量71.7万吨,下降25.5%。

油料总产量2.5万吨,其中油菜籽2.4万吨,分别下降34.5%和35.3%;蚕茧总产量725吨,下降29.1%;茶叶总产量4910吨,增长1.3%;水果总产量61567吨,增长34.9%。

林牧渔业生产持续发展。

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15.7万吨,增长12.1%,其中猪牛羊肉9.0万吨,下降2.2%;禽蛋总产量2.6万吨,与上年持平。

奶牛存栏2.13万头,下降19.6%。

全年水产品产量11.22万吨,与上年持平。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

全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3.8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5.5万千瓦,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7万千瓦。

2006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无锡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7.03.17【实施日期】2007.03.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6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锡市统计局 2007年3月17日)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一当好,三争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要求,积极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速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构筑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改善。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9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1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7709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7390美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2%,消费品价格上涨1.5%。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4%。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6%。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6%。

就业和再就业扎实推进。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7万人。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53万人,净增就业9.23万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6.61万人,帮助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2万人。

江苏省2005年主要市县经济统计

江苏省2005年主要市县经济统计

进口总额 绝对量 (亿美 元) 增长 (%) 26.2 26.3 3.7 1 29.4 11.8 42.3 -21.1 19 -16.9 -1.5 94.6 46.1
南 京 市 无 锡 市 徐 州 市 常 州 市 苏 州 市 南 通 市 连云港 市 淮 安 市 盐 城 市 扬 州 市 镇 江 市 泰 州 市 宿 迁 市
南 京 市 无 锡 市 徐 州 市 常 州 市 苏 州 市 南 通 市 连云港 市 淮 安 市 盐 城 市 扬 州 市 镇 江 市 泰 州 市 宿 迁 市
1116.44 890.81 435.23 534.7 1233.76 370.69 220.28 232.46 264.27 295.55 262.77 218.69 124.55
分市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2005年) 土地面 积 (平方 地 区 公里) 绝对量 (万人) 南 京 市 无 锡 市 徐 州 市 常 州 市 苏 州 市 南 通 市 连云港 市 淮 安 市 盐 城 市 扬 州 市 镇 江 市 泰 州 市 6582 595.8 增长 (%) 2.1 1.3 绝对量 (亿元) 2413 2805 增长 (%) 15.2 15.1 14.3 15.1 15.3 15.4 14.2 14.3 14.3 15 15 15 35538 50964 13697 31969 54165 19979 10003 11255 12932 20389 28241 17417 人均地 区 生产总 值 (按常住 人口计 算,元)
19 173.53 16.4 286.55 22.5 20 91.61 145.2
24.6 483.56 18.6 105.15 16.1 19.8 17 12.5 27.43 45.1 54.34 60.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无锡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06
【实施日期】20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2005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无锡市统计局 2006年)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突出“富民强市”战略,紧紧围绕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奋斗目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速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构筑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改善。

一、经济发展
综合经济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增长15.1%。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6%;第二产业增长15.7%;第三产业增长14.8%。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8.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21.8亿元,同口径增长19.0%。

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1.68亿元,同口径增长24.2%。

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结构继续调整。

夏粮播种面积为41.0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4.5%;水稻播种面积为80.3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9%;油菜籽播种面积为19.3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9%。

主要农产品产量小幅下跌。

全年粮食总产量79.53万吨,同比下降2.1%。

油料总产量3.44万吨,其中油菜籽3.38万吨,分别下降6.4%和6.6%;蚕茧总产量444吨,下降26.4%;茶叶总产量4802吨,增长2.6%;水果总产量82242吨,增长5.4%。

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14.64万吨,增长0.2%,其中猪牛羊肉9.44万吨,增长2.7%;禽蛋总产量2.68万吨,增长12.0%。

奶牛存栏2.52万头,增长4.6%。

全年水产品产量12.09万吨,增长6.1%。

经济强镇培育再见成效。

列入培育对象的61个经济强镇(含两个街道)实现工商两业销售收入669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工业企业销售收入4985亿元,比上年增长28%;商业企业销售收入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9%。

澄江、周庄、华士3镇工商两业销售收入突破三百亿,江阴新桥、宜兴官林、锡山安镇、惠山洛社、滨湖太湖、新区硕放等17个镇实现超百亿。

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353.13亿元,增长22.0%。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2.81亿元,增长12.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55.61亿元,增
长20.3%;集体企业增加值162.11亿元,增长20.4%;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值60.02亿元,增长12.7%;三资企业增加值445.22亿元,增长28.2%。

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376.51亿元,增长21.7%;重工业增加值976.62亿元,增长22.1%。

列入统计的238只主要工业产品,比上年增长的有173只,占全市统计产品数的72.7%,产量增幅超过15%的有94只,占39.5%。

重点工业产品增势良好,如:液晶显示器增长139.3%、电热水器增长49.4%、粗钢增长28.0%、呢绒增长27.1%、洗衣机增长21.3%、成品钢材增长30.1%、电站锅炉增长31.9%、合成纤维增长25.3%、服装增长19.4%。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29.88亿元,增长24.2%;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84.77亿元,增长21.2%,其中利润256.63亿元,增长27.5%;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86.36%,创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提高11.86个百分点。

建筑业
建筑业保持稳定发展。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19.0%。

全员劳动生产率12.11万元/人;实现利润7.0亿元,税金总额6.5亿元。

施工房屋建筑面积2604.0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268.71万平方米。

9个项目被评为“扬子杯”江苏省优质工程,67个项目被评为“太湖杯”无锡市优质工程。

运输邮电业
社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

全市年末全社会拥有车辆97.34万辆,增长1.0%,其中汽车29.39万辆,增长23.0%。

私人汽车又有大的发展,达到15.2万辆,比上年增加4.86万辆。

全社会客货运量全面增长。

全年完成客运量20465万人次,增长17.1%;完成货运量8421万吨,增长13.3%。

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046万吨,增长42.4%。

无锡机场正式
通航以来,机场已开通广州、深圳、北京等8条航线,全年共运送客人61.91万人次,机场货邮运量达到1.41万吨。

邮电通讯持续快速发展。

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

全年发送邮政函件5603.2万件。

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81.6万门,增加13.3万门。

城乡本地电话用户达305万户,增加55万户,其中移动市话125万户,增加49.5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52万户,增加50万户。

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46万户。

国内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4.11亿元,增长16.3%,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95.49亿元,增长17.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8.63亿元,增长9.7%。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30.16亿元,增长15.8%;餐饮业零售额78.68亿元,增长16.7%。

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年末拥有各类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64个,实现成交额1319亿元,增长28.7%。

其中年成交额超过10亿元以上市场达到25个,同比增加7个。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91.91亿美元,增长33.6%。

其中,进口总额136.45亿美元,增长26.1%;出口总额155.46亿美元,增长41.0%。

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877家,全市累计已达2967家。

外贸出口三路大军全面增长,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110.54亿美元,同比增长47.7%;专业外贸公司出口1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自营生产企业完成出口28.36亿美元,同比增长47.7%。

吸引外资
利用外资大幅增长。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811个,协议注册外资78.39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到位注册外资25.17亿美元,同比增长20.1%,按商务部确认口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