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健康城市_玄泽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上海200032

作者简介:玄泽亮(1975-),男,山东人,硕士,研究方向:健康城市、

健康促进社区。

文章编号:100120580(2003)02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综 述>

城市化与健康城市

玄泽亮,傅华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下面就城市化进程的现况和瞻望、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和严峻挑战、针对城市化进程WHO 提出的/健康城市0项目进行简要的论述。1 城市化进程加速

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剧增。根据2000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公布的5人文发展报告6表明:到2015年,世界城市人口总数的比重将达到5414%,在发达国家将占到8116%112。

2001年联合国人居中心发表了5世界城市状况报告6,就全球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报告指出,尽管城市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至少已有5000年,但到公元1800年,城市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近200年来,世界城市化趋势加快,方兴未艾的经济全球化更使各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城市不再是距离遥远、相互分离的孤岛。现代化的交通和通信手段,已经把全世界的城市编织成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网络。目前,世界人口约有一半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居民人数达到30亿。预计今后世界城市化的趋势还会加速发展,到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接近5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

12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经济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最快。这是世界城市化趋势的第一个特点。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50%。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将从19亿增加到2030年的39亿,这对许多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二个特点是世界人口更多地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目前,世界上1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19个,预计到2015年增加到23个,其中超过2000万人的大城市将有5个。新增加的特大城市都来自发展中国家。除日本东京继续以2600万人位居第一外,发展中国家的特大城市名次将普遍上升。

世界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种类的国家,城市化发展有相当大的差距。发达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率已达到80%,今后其增长率相当缓慢,预计到2020年人口城市化率仅上升到84%,城市人口达到515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城市化率目前只有35%,到2020年上升到46%,城市人口近20亿,其中盂买、达卡、卡拉奇的人口都将超过2000万。非洲城市化增长率最快,预计到2020年达到46%,即414亿人口122。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人口总人口已由1978年的117245亿发展到1997年的415亿,城市化水平由17191%提高到了3715%。根据5中国21世纪

议程6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到1998年,我国100万以上的城市已达到51个;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7%~50%,2020年,城市化发展水平将达到58%左右132。

中国加入WTO 后,给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为WTO 放松了城市化的两个限制条件。第一是食物供应的波动可以由从国际市场的进出口来消除。加入WTO 使得中国更容易从其它国家得到粮食;第二,有了更多的接近世界市场的机会,会使得工作机会增加,从而可以吸收更多从农业释放出的劳动力,而且中国可以更好的发挥劳动力富裕的优势,增加出口。这些都将加速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都会出现在城市,也将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步解决上述问题。

城市化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只有在城市化人口增长率超过能容纳这些人口的基本设施的能力时才成为一个问题。城市化带来了地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变化,其对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生活与健康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将使我国的卫生事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 城市化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严峻的挑战211 环境负效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像其他许多国家一样,我国也面临着工业化过程、快速城市化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5中国21世纪议程6指出,至少80%的城市居民目前生活在空气质量很差的环境中。我国600多座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全面符合统一标准的只有5个。我国人均供水量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全国有300个城市缺水,其中100个严重缺水。80%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和地下,造成水质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大约76%的江河水和浅井水细菌指标超标。城市噪声也令人不安,据我国对75个城市的调查,65%的人口白天生活、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中,85%的居民夜间是在超标噪声中休息112。

212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问题 在城市化迅速膨胀的今天,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突出的问题是城市规划定位不清,功能区混杂,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商业区布局不合理,导致相互干扰,影响居民的生活并最终出现人群健康问题。由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问题导致的疾病传播、儿童智力下降等疾患不仅危害当代人的健康,更威胁着子孙后代的繁衍生存;居住拥挤、就业压力、收入不足、精神紧张等破坏了人类正常的心理状态,使人类社会文明步入畸形发展的误区,带来更多的暴力犯罪,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约有5亿城市人口的居住条件极差,1亿多城市人口无家可归,亚非拉地区的部分大城市中有1/2人口居住在卫生条件极差的平民窟或窝棚里

142

213 传染性疾病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城市,由于基础卫生设备不够完善,加之全球气候的变化,生

态学的改变等原因,引发了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特别是艾滋病发展迅速;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结核病、性病就是明显的例证;传染病传播速度加快。虽然人类的疾病谱从传染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病,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第一次卫生革命的完成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迅速增加,例如缺乏运动、不合理的饮食、精神压力等,导致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1998年全国城镇居民前4位死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疾病)占前10位总死亡率的82196%。在西太区每年因中风、心脏病和其他循环系统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300万,仅在中国每年就有150万例中风和100万例死亡发生112。

215精神障碍城市化的生活增加了个人与家庭的分离,人际关系淡漠,社会压力和情绪紧张非常严重。城市压力常以抑郁、焦虑、自杀、酗酒和吸毒等形式表现出来。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的排序中已超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跃居首位。根据WTO1992年的资料估计,我国男性和女性自杀分别为1419/10万和2014/10万,而精神障碍是导致自杀的最重要原因。

216流动人口的卫生保健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当前现实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都导致了大量流动人口流入城市/淘金0。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给我国的卫生保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52。

21611流动人口是传染病流行暴发的高危人群,并且由于经常在不同地区间流动,架设起了传染病传播的桥梁。肠道传染病如菌痢是流动人口中最常见的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则以麻疹最为常见。

21612性病在流动人口中发病明显高于常住人口,并且异性接触甚至是同性接触迅速蔓延。由于传统观念的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又造成患病者得到及时、正规治疗的比例较低,这反过来又加重了性病患者的病情和性病的传播。

21613结核病在流动人口中的发病不容忽视。上海市徐汇区2000年常住人口结核病发病率为3113/10万,而同年流动人口中结核病的发病率为344100/10万,流动人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已证实抗结核计划DOTS(短程督导化疗)治疗结核病是有效的,但由于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流动人口很难全程接受DOTS,后果是久治不愈和抗药性的发生。

21614流动人口中妇女孕产期保健情况差。据调查,女性流动人口中从未做过产前检查或只做过一次检查的比例为4915%,到医院做过两次以上产前检查并在医院分娩的只占2916%。流动人口中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值得高度关注162。

21615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难度大。尽管/超生游击队0正在减少,但一个家庭生育多胎的现象非常普遍。武汉的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妇女中1胎分娩者只占1613%。21616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工作难度大。原因是居住分散、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健康意识淡薄;经济基础差,生活比较困难;相应传染病发病率较高。

21617流动人口承受着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双重威胁。尽管人类的疾病谱正在从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向慢性非传染病转变,但在流动人口中传染病仍是威胁健康的重要疾病。21618流动人口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差。主要是经济、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3健康城市项目

针对全球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WHO提出了/健康城市0运动。

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发起了一场宏大的公共卫生运动,称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0,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承诺。1985~1986年WHO欧洲办事处为了在城市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0首次提出了/健康城市0运动,并立即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172。

那么,什么是/健康城市0呢?根据W HO的定义:一个健康城市应该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应该能改善环境、扩大社区资源,使城市居民能相互支持,以发挥最大的潜能(WHO1994)172。而以下的定义可能更容易理解182: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地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健康城市是一个努力使其人口达到最高健康水平的城市,它强调社会所有部门共同参与这个目标。城市作为生活、呼吸、成长和改变着的复杂有机体,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它的全部要比各个部分加起来更大。健康城市项目是一个重视程度方法的项目,健康城市是对健康的认识并一直努力改善它,不管目前的卫生状况怎么样,每个城市都能够成为健康城市,所需要的是对健康的承诺和获得健康的结构和程序方法。

自WHO提出健康城市项目以来,迅速在欧洲、美洲、澳洲和亚洲得到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有1200多个城市参加(其中包括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参与)的国际性运动。世界卫生组织将/城市与健康0作为1996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192。

中国的健康城市项目开始于1993年8月在马尼拉召开的关于城市卫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双边地区会议182。首批有北京市的东城区和上海市的嘉定区。随后,重庆市渝中区、大连市、海口市、苏州市、日照市等先后加入中国健康城市网络。其中海口市于1995年成为第一个以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加入健康城市试点的城市,并创办了中国唯一的健康城市大型期刊5健康城市6,海口市提出了/一切为了健康0、/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0的口号,同时向世界庄严承诺;在10年内将海口建设成为一个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的世界健康城市。

健康不仅仅依赖于良好的健康服务或个人生活方式,也依赖于支持性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健康城市项目正是试图创造一种安全而有助于健康的居住环境和其他背景环境。健康城市项目是以明确的健康义务为基础的,它认为健康是城市的宝贵财富。要获得健康需要通过该城市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居民、社区等)的共同行动,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规划的参与度,让居民自己决定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推动世界健康城市建设,WHO公布了健康城市的10条标准182:为市民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环境;为市民提供可靠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