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 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 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 胶 ); 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 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 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 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 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f)不安全放置;
g)接近危险场所;
12
3)管理缺陷
a)人员安排不当;
b)教育培训不够;
c)规章制度缺陷;
13
4)作业环境缺陷
a) 照明不当
b) 通风换气差
c) 工作场所堵塞
d) 过量的噪声 e) 自然危险
14
危险源的特性
危 险 源 特 性
危害原因
是什么造成伤害
危害后果
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
15
关系图
47
48
18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 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 6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 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 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 电场等);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 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 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
45
重大风险控制方法
一、消除风险: 1、确保机械、电气、厂房、工量刀具等的本质安全; 2、采用无毒无害原辅材料代替有毒有害材料; 二、降低风险: 1、安全防护装置 2、低毒代替高毒 3、除尘、通风换气、降噪、防辐射技术措施
三、规避风险 1、检测报警装置及仪器 2、警示标志
46
重大风险控制方法
四、减弱风险 1、个人防用品; 2、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培训教育; 其中前三种要通过目标与管理方案来实现 ;第 四种主要通过加强管理(运行控制和应急程 序)来实现 。
30
作业活动分类
作业员工 访问者 承包商
所有人员
三 个 所 有
所有设施
生产设备
检测设备
流水线
厂房
生产活动
办公活动
后勤活动
所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
公司内部 紧急情况
公司外部
相关方活动
31
危险源识别方法
对于制造行业采用:工序-设备-人员分析法; 工业卫生 (作业环境) 危险源 突发事件 危险源
设备设施
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源
3
名词解释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
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组合。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 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认过程。
4
危险源识别的理论基础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各种能量,如因某种原因失去控制,就会发生 能量违背人的意愿而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行中的 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10
物的不安全状态
1)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故障) a. 生产系统、安全装置、辅助设施及其元器件 由于性能低下不能实现预定功能;
如电气绝缘损坏造成漏伤害; 起重机限位装置失效造成重物坠落;
11
2)人的不安全行为
a)不按规定方法操作;
b)不采取安全措施; c)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等; d)使安全装置失效; e)制造危险状态;
39
打分法
将一个危险源按风险值来进行评估,分作五级; 最终结果以综合分值来表示(D)
D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值=LX EX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
40
暴露频繁程度E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可能性系数L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产品、服务
能源 原材料 零部件
活动 (工序)
排放、泄漏 工业卫生 突发事件 危险源
相关方危险源
人员
人的不安全行为 (操作管理)危险源
(作业环境) 危险源
32
识别具体操作
4个方面
4
物 人 管理 环境
六大类型
物理
化学 行为
生物 其他
6
生理心理
20种后果 参见
GB6441—86
33
危害后果
22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4腐蚀性物质(腐蚀 性气体、腐蚀性液 体、腐蚀性固体、 其他腐蚀性物质 等 );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 有害因素。
23
Ⅲ 生物性危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 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等);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 素。
24
Ⅳ 心理及生理危害因素
风险等级为1、2、3级的危险源即为重大危险源。
42
事故风险矩阵评价法
1)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评价
等级 A B C D 等级说明 灾难的 严重的 轻度的 轻微的 后果说明 人员死亡、系统报废 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系统严重损坏 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系统轻度损坏 低于C的情况
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评价 等级 等级说明 可能性说明
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 3监护错误;
4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6
Ⅵ 其他危害因素
1搬举重物;
2作业空间; 3工具不合适; 4标识不清;
27
危害后果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分为20种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①
② ③ ④ ⑤
频繁
很可能 有时 极少 不可能
每周一次以上
每季度一次 每年一次 不易发生,但有理由可预期发生 极不易发生,可认为不会发生
43
3)风险级别划分 可能性/严重程度 A(灾难的) B(严重的) C(轻度的) D(轻微的)
①(频繁)
②(很可能) ③(有时) ④(极少) ⑤(不可能)
1级
1级 1级 2级 3级
D=LECS
事故风险 矩阵评价 法
D界限值
是非法
风险级别划分 重大风险清单
38
是非法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直接定为重大风险
1)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与标准的; 2)直接观察到的潜在的重大风险(泄漏\火灾\爆 炸\台风等) 3)曾经发生过事故,尚无合理有效控制措施的; 4)相关方有合理的反复抱怨或迫切要求的;
28
危害后果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爆破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如交通事故
29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流程
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险源
确定危险源特性
确立是否是重大风险 确定重大风险控制计划
评审重大风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引发火灾 人员触电 货物砸伤脚
35
危险源描述
如电器漏电;
防护用品使用不当; 噪声产生; 焊接烟尘排放; ……
36
危险源识别示例
见示例表!
37
风险评价的三个方法
危险源清单
打分法
不符合法规 标准
直接观察到的 潜在重大风险
曾发生过事故 尚无合理措施
相关方合理 所复抱怨要求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学习PPT
Prepare by: Minnie Date: Jul 24th
1
提纲
名词解释
危险源识别的理论基础 危险源识别及示例 危险源评价及示例
2
名词解释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
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 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 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 其他心理异常); 5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识别错误、其他识 别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5
Ⅴ 行为性危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41
风险级别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D
>320 160≤D≤320 70≤D<160 20≤D<70 D<2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工作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注:D值大,说明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 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序,或减轻事故损失直到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危险源与危害后果是因果关系;
有什么样的危险源就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后果; 描述时写出具体的受伤情况;如扎伤/砸脚等
一般不按国标GB6441—86的来写!
34
对照关系表
危险源 饮水不干净 厂区地面积水 清洗岗位化学品挥发 危害影响 产生疾病 滑倒摔伤 诱发职业病
潜在火灾
烘箱操作不当 电器未接地 叉车操作不当
8
第二类危险源:指能量和有害物质失控的各种 因素。
而这种失控是基于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 管理缺陷或环境缺陷所造成;
9
危险源的四个方面
物的 不安全状态 如: 保护 装置 失灵;
人的 不安全行为
管理缺陷
作业环境缺陷 如: 工作 场所 亮度 不够
如: 进入 危险 区划 区域
如: 工作 时间 安排 不当
1级
1级 2级 3级 4级
2级
2级 3级 3级 4级
3级
4级 5级 5级 5级
风险等级为1、2、3级的危险源即为重大危险源。
44
重大风险控制的三种途径
O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的三种途径: 目标与管理方案(4.3.3) 说白了就是要投钱/要花时间才能解决的 运行控制程序(4.4.6) 如编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知会相关方公司的重大风 险及注意事项;现有方法能解决的. 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4.4.7) 如对火灾\化学品泄漏\贮气罐爆炸等.
1961年由美国人吉布森提出; 1966年哈登完善成形;
5
危险源产生的原因
第一类:指存在能量和有害物质;
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它 是生产力的主要要素;
生产与工作必不可少的;
6
能量?
能量包括电能、机械能、声能、辐射能。如 锅炉燃烧生成蒸汽可以发电;
7
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有毒物质、腐蚀物质、工业粉尘、 窒息气体等。 当它直接与人体接触,就能损害人体生理机 能导致疾病,甚至人员死亡。 有害物质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存在,也可以是 作业过程中生成的。如电焊烟尘等;
危险源 根源
风险
隐患
伤亡事故
疾病
事故
16
危险源六大类型
六种类型37小类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Ⅲ 生物性危害因素
Ⅳ 心理及生理危害因素
Ⅴ 行为性危害因素
Ⅵ 其他危害因素
17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 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 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 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 他电危害等);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陛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 其他噪声等);
20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 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 他信号缺陷等);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 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 志缺陷等);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1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 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 与气溶胶、遇湿易燃物质和自燃性物质、其 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 2反应活性物质(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强还 原剂);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 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
分数值
100 40 15 7
发生事故产生后果C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的暴露 分数值 10 6 3 1 0.5 0.1
3
1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 康安全要求
很不可能发生,但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发生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 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 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 胶 ); 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 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 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 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 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f)不安全放置;
g)接近危险场所;
12
3)管理缺陷
a)人员安排不当;
b)教育培训不够;
c)规章制度缺陷;
13
4)作业环境缺陷
a) 照明不当
b) 通风换气差
c) 工作场所堵塞
d) 过量的噪声 e) 自然危险
14
危险源的特性
危 险 源 特 性
危害原因
是什么造成伤害
危害后果
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
15
关系图
47
48
18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 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 6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 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 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 电场等);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 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 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
45
重大风险控制方法
一、消除风险: 1、确保机械、电气、厂房、工量刀具等的本质安全; 2、采用无毒无害原辅材料代替有毒有害材料; 二、降低风险: 1、安全防护装置 2、低毒代替高毒 3、除尘、通风换气、降噪、防辐射技术措施
三、规避风险 1、检测报警装置及仪器 2、警示标志
46
重大风险控制方法
四、减弱风险 1、个人防用品; 2、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培训教育; 其中前三种要通过目标与管理方案来实现 ;第 四种主要通过加强管理(运行控制和应急程 序)来实现 。
30
作业活动分类
作业员工 访问者 承包商
所有人员
三 个 所 有
所有设施
生产设备
检测设备
流水线
厂房
生产活动
办公活动
后勤活动
所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
公司内部 紧急情况
公司外部
相关方活动
31
危险源识别方法
对于制造行业采用:工序-设备-人员分析法; 工业卫生 (作业环境) 危险源 突发事件 危险源
设备设施
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源
3
名词解释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
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组合。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 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认过程。
4
危险源识别的理论基础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各种能量,如因某种原因失去控制,就会发生 能量违背人的意愿而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行中的 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10
物的不安全状态
1)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故障) a. 生产系统、安全装置、辅助设施及其元器件 由于性能低下不能实现预定功能;
如电气绝缘损坏造成漏伤害; 起重机限位装置失效造成重物坠落;
11
2)人的不安全行为
a)不按规定方法操作;
b)不采取安全措施; c)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等; d)使安全装置失效; e)制造危险状态;
39
打分法
将一个危险源按风险值来进行评估,分作五级; 最终结果以综合分值来表示(D)
D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值=LX EX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
40
暴露频繁程度E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可能性系数L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产品、服务
能源 原材料 零部件
活动 (工序)
排放、泄漏 工业卫生 突发事件 危险源
相关方危险源
人员
人的不安全行为 (操作管理)危险源
(作业环境) 危险源
32
识别具体操作
4个方面
4
物 人 管理 环境
六大类型
物理
化学 行为
生物 其他
6
生理心理
20种后果 参见
GB6441—86
33
危害后果
22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4腐蚀性物质(腐蚀 性气体、腐蚀性液 体、腐蚀性固体、 其他腐蚀性物质 等 );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 有害因素。
23
Ⅲ 生物性危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 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等);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 素。
24
Ⅳ 心理及生理危害因素
风险等级为1、2、3级的危险源即为重大危险源。
42
事故风险矩阵评价法
1)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评价
等级 A B C D 等级说明 灾难的 严重的 轻度的 轻微的 后果说明 人员死亡、系统报废 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系统严重损坏 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系统轻度损坏 低于C的情况
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评价 等级 等级说明 可能性说明
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 3监护错误;
4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6
Ⅵ 其他危害因素
1搬举重物;
2作业空间; 3工具不合适; 4标识不清;
27
危害后果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分为20种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①
② ③ ④ ⑤
频繁
很可能 有时 极少 不可能
每周一次以上
每季度一次 每年一次 不易发生,但有理由可预期发生 极不易发生,可认为不会发生
43
3)风险级别划分 可能性/严重程度 A(灾难的) B(严重的) C(轻度的) D(轻微的)
①(频繁)
②(很可能) ③(有时) ④(极少) ⑤(不可能)
1级
1级 1级 2级 3级
D=LECS
事故风险 矩阵评价 法
D界限值
是非法
风险级别划分 重大风险清单
38
是非法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直接定为重大风险
1)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与标准的; 2)直接观察到的潜在的重大风险(泄漏\火灾\爆 炸\台风等) 3)曾经发生过事故,尚无合理有效控制措施的; 4)相关方有合理的反复抱怨或迫切要求的;
28
危害后果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爆破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如交通事故
29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流程
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险源
确定危险源特性
确立是否是重大风险 确定重大风险控制计划
评审重大风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引发火灾 人员触电 货物砸伤脚
35
危险源描述
如电器漏电;
防护用品使用不当; 噪声产生; 焊接烟尘排放; ……
36
危险源识别示例
见示例表!
37
风险评价的三个方法
危险源清单
打分法
不符合法规 标准
直接观察到的 潜在重大风险
曾发生过事故 尚无合理措施
相关方合理 所复抱怨要求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学习PPT
Prepare by: Minnie Date: Jul 24th
1
提纲
名词解释
危险源识别的理论基础 危险源识别及示例 危险源评价及示例
2
名词解释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
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 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 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 其他心理异常); 5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识别错误、其他识 别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5
Ⅴ 行为性危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41
风险级别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D
>320 160≤D≤320 70≤D<160 20≤D<70 D<2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工作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注:D值大,说明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 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序,或减轻事故损失直到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危险源与危害后果是因果关系;
有什么样的危险源就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后果; 描述时写出具体的受伤情况;如扎伤/砸脚等
一般不按国标GB6441—86的来写!
34
对照关系表
危险源 饮水不干净 厂区地面积水 清洗岗位化学品挥发 危害影响 产生疾病 滑倒摔伤 诱发职业病
潜在火灾
烘箱操作不当 电器未接地 叉车操作不当
8
第二类危险源:指能量和有害物质失控的各种 因素。
而这种失控是基于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 管理缺陷或环境缺陷所造成;
9
危险源的四个方面
物的 不安全状态 如: 保护 装置 失灵;
人的 不安全行为
管理缺陷
作业环境缺陷 如: 工作 场所 亮度 不够
如: 进入 危险 区划 区域
如: 工作 时间 安排 不当
1级
1级 2级 3级 4级
2级
2级 3级 3级 4级
3级
4级 5级 5级 5级
风险等级为1、2、3级的危险源即为重大危险源。
44
重大风险控制的三种途径
O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的三种途径: 目标与管理方案(4.3.3) 说白了就是要投钱/要花时间才能解决的 运行控制程序(4.4.6) 如编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知会相关方公司的重大风 险及注意事项;现有方法能解决的. 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4.4.7) 如对火灾\化学品泄漏\贮气罐爆炸等.
1961年由美国人吉布森提出; 1966年哈登完善成形;
5
危险源产生的原因
第一类:指存在能量和有害物质;
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它 是生产力的主要要素;
生产与工作必不可少的;
6
能量?
能量包括电能、机械能、声能、辐射能。如 锅炉燃烧生成蒸汽可以发电;
7
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有毒物质、腐蚀物质、工业粉尘、 窒息气体等。 当它直接与人体接触,就能损害人体生理机 能导致疾病,甚至人员死亡。 有害物质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存在,也可以是 作业过程中生成的。如电焊烟尘等;
危险源 根源
风险
隐患
伤亡事故
疾病
事故
16
危险源六大类型
六种类型37小类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Ⅲ 生物性危害因素
Ⅳ 心理及生理危害因素
Ⅴ 行为性危害因素
Ⅵ 其他危害因素
17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 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 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 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 他电危害等);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陛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 其他噪声等);
20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 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 他信号缺陷等);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 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 志缺陷等);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1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 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 与气溶胶、遇湿易燃物质和自燃性物质、其 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 2反应活性物质(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强还 原剂);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 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
分数值
100 40 15 7
发生事故产生后果C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的暴露 分数值 10 6 3 1 0.5 0.1
3
1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 康安全要求
很不可能发生,但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