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对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以及职业价值观对学生择业、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分析
中职生职业价值观,亦即中职生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主要是指他们在选择具体的专业学习与工作时的择业观,是学生在选择专业学习与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价值取向;它是学生的一般价值观在专业学习与工作选择上的体现;它影响到学生选择何种专业学习和工作单位、对定向的职业或工作是否满意,影响到学生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因和指南。

为较真实地了解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和中职学校职业价值观教育工作情况,笔者根据萨伯提出的15项职业价值观,参考宁维卫修订过的中文“职业价值观量表”(WVI),从中职学校教育实际出发,编制了《中职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

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南宁市运德职业技术学校、南宁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武鸣县职业教育中心、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和南宁商贸学校部分专业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2500份,回收
2358份,回收率94.32%。

其中,有效问卷2191份,无效问卷167份。

有效问卷中,一年级887份,二年级1304份。

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涉及南宁市中职学校信息技术、商贸、旅游、财经、文秘、艺术、教育、加工制造、通信等9大类22个专业的学生。

一、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
中职生职业价值观主要由职业价值目标、职业价值评价、职业价值取向等三要素组成。

职业价值目标为基本要素,是学生专业学习与工作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职业价值评价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所学专业与工作价值的大小作出判断;职业价值取向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与工作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

此次调查主要是对中职生职业价值取向的现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具体情况可参见表1和表2。

表1的15项职业价值观以及表2的职业意识、中心价值观(平均数)的等级次序数据说明,平均数越大,等级越高,学生认为越重要。

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调查的结果,前4位依次是:社会交往(包括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利他主义、智力刺激、监督关系;末4位的依次是:社会地位(包括学习与工作能力)、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

即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都把社会交往(包括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利他主义、智力刺激、监督关系等职业价值尺度视为选择
专业学习与工作时要考虑的最重要方面,而对社会地位(包括学习与工作能力)、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等则不太注重。

现从八个方面分析如下:
第一,最注重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

最注重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表明了学生对“最有力、最基础的价值观”即中心价值观极为重视,反映了他们渴望人格独立,渴望理解、尊重、平等和公正,以及享有公民权、劳动权。

中职生正处于专业学习与工作选择的重要关键时期,生命主体性、独立性、成人感等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对“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使每个人都有发展他们潜能的机会”和“尊重和赞赏所有形式的劳动,承认他们对个人理想的实现和对社会进步发展的贡献”极为关注。

第二,注重社会交往、利他主义和智力刺激。

注重社会交往表明了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对社会交往、人脉跟专业学习与工作选择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视,突出了他们渴望广交朋友、渴望重理解和友谊的心理特点,中职阶段是中职学生结伴交友的高峰期和职业探索的起始期,他们有着寻找友谊和志同道合者、探索职业人生的强烈愿望,对社会交往的重视超过其他方面。

注重利他主义表明了学生对以体现集体主义思想为主的社会价值十分认同,希望能成为对社会负责任的人,在学习工作中帮助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当代中职生对专业学习与工作的选择日趋理性化与符合时代要求。

在现代社会,专业学习、劳动和工作
不只是单纯的谋生活动,劳动者之间相互提供着各自的服务,同时享受着他人的服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已逐步成为社会的道德风尚。

注重智力刺激表明了学生喜欢有挑战性的、活动变化的、多种感官参与的专业学习与工作,喜欢接受新事物,希望在专业学习与工作中能不断进行智能开发、探索新事物,凸显了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敢于冒险、张扬个性、求实创新的特点。

第三,普遍注重监督关系和同事关系。

调查表明,中职学生希望所读学校与工作单位既严格规范管理,又不乏情感人性;既讲组织发展目标、原则和规则,又尊重生命主体,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个体成长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希望学校与工作单位是一个有共同目标、严爱结合、合作竞争、积极向上的大家庭。

这也反映出学生追求民主法制、科学管理、团结互助、个性自由,喜欢要求严格、有秩序、有规律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钟情于浓郁的校企文化氛围。

第四,比较注重管理、美感和成就感。

调查反映出中职学生期盼在专业学习与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显示领导他人的能力,取得对他人或某事的管理权,学用到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美的事物,带来美的成功的体验,获得个人成长与成就感;也反映出学生追求进步、爱美创美、实现自我的特点。

这与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是基本吻合的。

当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就会产生对管理、审美、艺术、志趣、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

而现专业学习与工作比较难以满足学生管理、美感和成就感的需要,也可能
出于学生年龄较小,社会经验少,文化基础较差,或心理不够成熟等原因,学生对管理、美感和成就感的重视度不太高。

第五,不太注重独立性、创造性。

独立性、创造性是更深层次的成就感,学生对其评价比较低,说明他们对在专业学习与工作中发挥独立性、创造性的作用不太重视。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各行各业对人的独立性、创造性要求不太高的现实,也反映出教育教学以听话服从、模仿记忆为主,忽视了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第六,不注重工作环境、变动性和安全感。

不注重工作环境条件的好否,不注重工作地点、场所、内容或方式的变动,不注重工作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的安全稳定,表明了学生对安全价值不太重视。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社会转型、产业升级对技能人才需求、就业政策的现实情况,也反映出学生正视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现实,积极探索职业,以及思想、心理不够成熟,如不了解自己、盲目从众、浮躁、缺乏职业规划和学习计划等。

第七,最不注重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

最不注重经济报酬说明学生极不重视现实劳动和工作的薪酬待遇,而更关注专业学习和职业的未来发展,更关注做人做事和劳动创造的过程。

这与社会期待、薪酬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有关,也可能因为学生学历低、职业能力弱而无法从工作中追求较高的薪酬待遇。

最不注重社会地位,说明学生对职业声望与影响力、社会地位极为不重视。

这与重士轻农工商、鄙视体力劳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民主法制和晋升机制不够完善或健全
有一定关系,与学生多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现实相关,也与学生人格不健全、自信不足,或职业理想缺乏、学习工作能力不强有关。

第八,比较注重职业情感态度,职业适合度一般,职业能力还不强。

在职业选择评价上,相当部分学生自选和注重现所学的专业与工作,希望通过职业教育来满足个性发展需要,实现就业创业,认同“态度决定命运”,能正确对待现所学的专业与工作,比较努力学习和工作,表示现所选的专业与工作适合度一般,自己的职业能力还不强。

这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原因,如人们期望值过高,教育引导不够好,技能训练不到位,社会提供职业岗位不足,当然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如个人兴趣爱好不同,主观努力不够等。

此外,调查数据显示,一年级(2011级)学生职业价值观各项的排列平均数比二年级(2010级)学生职业价值观各项的排列平均数都高,尤其是“社会地位、职业情感态度、安全感”三项。

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工作实践的深入,知识经验的丰富,思想心理的成熟,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由理想性向现实性转化,从懵懂到较明晰,职业价值目标更明确,职业价值评价力在增强,职业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职业措施行动更切实有力。

总之,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社会性、个性化、多元化、整全性和发展性的时代特征或特点。

目前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与当前社会的主
导价值体系是相吻合的。

但由于学生年龄、阅历、兴趣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传统与现代的职业价值取向都在不同程度影响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媒体宣传就业观念与行为引导的逐步到位,就业结构的转变,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就业行为将显得更理智与成熟,寻求自我价值实现与行企业发展的协调统一,兼顾社会交往、伦理价值、个人身份感、自我价值感、个人的成长与成就感、职业安全稳定和薪酬待遇提高,将成为当代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主流。

二、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对学生择业、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一)有利的方面
1.最注重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发展个性特长,有助于学生学习做人做事,学会劳动创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专业学习、创造性的劳动和工作,追求职业理想,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的人生目标。

2.注重社会交往、利他主义和智力刺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利于学生择业和事业的成功。

对于学生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融合,培养诚信、敬业、助人、奉献的精神和品德,全身心投入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把个人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发挥,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形成,也有利于自主创业的展开。

3.普遍注重监督关系和同事关系,有利于学生增进了解和友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育民主法制、团结协作、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与精神;有利于形成集体主义思想,加强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学习、工作的愉悦感和生活的幸福感,提高学习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4.比较注重管理、美感和成就感,较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学生个人身份感、自我价值感和个人成长与成就感的实现。

5.比较注重职业情感态度,较利于学生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学好职业技能,较利于激发学习工作的兴趣与热情,调动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个性潜能,实现人生社会价值。

(二)不利的方面
1.不太注重独立性、创造性不太利于学生独立人格、自由意志的形成,不利于自主自觉性、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育以及个人智能优势、创造潜能和表达展现个性的发挥,不太利于自我价值感、个人成长与成就感的实现。

2.不注重工作环境、变动性和安全感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寻找适合的职业,但也可能增加就业风险和成本,不利于专心学习、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快速成长和未来更好
地发展。

3.经济价值在职业价值观中是一项重要的基本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报酬就是社会地位。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学生对专业学习与工作的选择不注重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更多的是出于无奈。

未来发展上,最不注重经济价值和社会身份地位,有可能导致中职毕业生随便找单位或频繁跳槽,因精神动力不足而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厌倦退位。

4.职业能力还不强。

中职生专业学习与工作能力不强,显然不利于学生参与就业竞争和适应社会,不利于今后工作和过好生活,不利于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社会价值。

三、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可见,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比较正确,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为此,本文提出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工作的五点建议。

(一)深入了解和研究中职学生,尊重发展其人格个性
针对学生“极为注重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利他主义,而不注重社会地位和经济报酬,自尊心强,自卑感重”等特点,建议学校紧紧围绕着“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这一中心价值,加强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工作,做到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尊重学生主体,激扬其生命活
力。

坚信中职生是人才,人人都有智能优势、创造潜能和表达展现的个性。

深入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积极评价和期待,帮助其全面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发展健全的人格。

为他们自主自觉、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二)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教师是关键。

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其素质、能力和水平尤其是职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极大。

建议教师视“校企兴亡”为己任,将育人教书为生命,把学生看做特殊难得可造之才。

不管是文化基础课教师,还是专业理论课、实习指导课的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自觉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不仅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把职业精神、思维方法教给学生,以高尚的品德、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影响学生。

文化基础课,突出人文素质教育,为学生打下较好的文化知识基础、职业思想与道德基础;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突出科学素质教育,为学生打下较好的科学知识基础、职业能力与智慧基础。

尊重生命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主地探索物理、事理和情理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在做中学,在做中问,在做与问中研究,在做与问中好好地体验感受职业价值,全面提高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民主、平等、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成长。


校十分重视并进一步创造条件,鼓励支持教师通过自学、专业培训、教学反思、定期到行企业实习锻炼等方式,丰富学知和实践经验,增强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威信与对学生的影响力。

(三)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做人做事,开发创造潜能
“德”是为人之本,“能”乃立世之基,“创”为价值之所。

如今,学生注重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和智力刺激,注重社会交往、监督关系和同事关系,而不注重经济报酬、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太注重工作环境、变动性和安全感,职业适合度一般,职业能力还不强。

建议学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做人做事,开发创造潜能。

其一,抓好做人教育,使学生学会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

通过规范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引导全体师生员工牢记并践行“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名言,尽职尽责做好本分的事情。

突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重点,着力培养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

加强教学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上好德育课、生涯规划课和心理辅导课,做好实训实习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让学生在深度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深切体验感受职业价值,自觉行动。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感恩教育、服务社区、社会调查活动等,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负责。

其二,抓好做事教育,使学生学会做深思考、真负责的事。

做人有助做事,做事体现着、升华着做人。

学本领、能做事是学生的一大愿望。

抓好做事教育,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发现、提问、讨论、反思、合作和锻炼,理实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手脑并用,真正学到职业技术、技能,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术或技能运用于实践,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做好本职工作。

其三,开发创造潜能,使学生做有思想、有个性化表达与展现的人和事。

尊重生命主体,注重解放人的思想,激发人学习工作的动机、兴趣和热情,开发人的创造潜能。

教学不能停留在模仿、记忆、简单机械操作和应考的水平上,更要提升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力以及个性化表达与展现能力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设利于学生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发挥作用的教学情景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合作学习,以任务驱动学习,从问题情景—到问题情景—再到问题情景,循环往复,不断深入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丰富知识,练就技能,增长智慧,发展创造个性。

(四)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规划规范行为,严格养成教育
学生注重监督关系、同事关系、管理、美感和成就感,渴望民主法制、科学管理、团结互助、个性自由,喜欢要求严格、有秩序、有规律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

建议学校按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要求和行业企
业的规范、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制定出一系列的规则与制度,约束不利于学生个性有效发挥的行为,约束危害他人与集体的行为,以保护学生个性的自由发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校风、教风与学风。

实行全员、全程、全天候养成教育。

规划规范行为,依法办事;实行自治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奖励先进,激励后进,批评落后思想,惩治不良行为;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以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全人格,形成个性特长。

(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创造具有浓厚校企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校企合作融合与校企文化浓郁度,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一种极好的熏陶,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作用不可估量。

从学生成人成才和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计,建议学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使之成为校企一体化的模式或格局,把社会行业企业用人标准转化为学校育人目标,以企业精神和用人机制来教育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突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教学和求实创新精神,创造出具有浓厚校企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江春梅.当代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以湛江市中职生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
[2]卢德斯·R奎苏姆宾卓依·德·利澳.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