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直器工艺

准直器工艺
准直器工艺

激光准直技术

激光准直技术在工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 激光由于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相干性强等特点,在工程、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激光准直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广泛的前景。这里就激光准直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基本建设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激光、准直仪、准直基线 1、引言 随着世界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项几何参数的测量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直线度测量是集合计量领域里最基本的计量项目之一,直接影响仪器精度、性能、质量,也是机械加工中常见又重要的测量项目。在精密仪器制造与检测、大尺寸测量、大型仪器安装与定位、军工产品制造等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2、原理 激光准直的原理如图1所示,由激光器L发出一束单横模的激光(一般为可见光,通常采用氦氖激光器的0.633μm波长的光),利用倒置的望远镜系统S,将光束形成直径很细的(约为几毫米)的平行光束,或者将光束在不同距离上聚焦成圆形小光斑。此平行光束中心的轨迹为一条直线,即可作为准直和测量的基准线。在需要准直的位置处用光电探测器接受准直光束。该光电探测器为四象限光电探测器D(即由4块光电池组成),激光束照射到光电探测器上时,每块光电池会产生电压V1,V2,V3,V4。当激光束中心照射在光电探测器中心处,由于4块光电池收到相同的光能量,产生的电压值相等;而当激光束中心偏离光电探测器中心时,将有偏差电压信号Vx和Vy;Vx= V1 -V3,Vy= V2 - V4 由此偏差电压即可知道接收点位置的偏移大小和方向。 图1 激光准直仪结构图 按检测原理激光准直技术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

(一)振幅(光强)测量型 由于激光漂移、光线弯曲、大气扰动以及光束横截面内光强分布的不对称性的影响,直接利用激光本身作准直基线,稳定性最好也只能达到10?5量级。为提高准直精度,必须有效地克服上述影响,于是出现了多种设计方案。 1、菲涅尔波带片法 激光束通过Fresnel波带片形成十字形的能量分布。以十字线的中心作为准直基线,来克服光强分布不对称的影响,但因为波带片有确定的焦距,不可能在很长距离上都得到清晰的十字像。 图2 菲涅耳波带片成像原理 2、相位板法 采用二维非对称位相板,它的四个象限上每两个相邻的象限具有二相位差,所形成的直边衍射图是亮背景上的一个暗十字。这种方法很适合于对中控制,但由于衍射的作用,测量范围不可能太大。 图3 位相板准直系统 3、双光束准直法 两光束是由一个空间棱镜分出的。当激光器的出射光束漂移时,经过棱镜之后的两光束漂移方向相反。采用两光束的平分线作为准直基线可以克服激光器的漂移影响,但该系统对双光束的平行性要求较高,在长距离范围内不易实现。

X射线准直成像技术研究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 I 目录 ............................................................................................................................. III 第一章绪论 .. (1) 1.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1) 1.3 X射线成像系统组成 (2)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4) 第二章X射线成像技术理论基础 (5) 2.1 X射线基本性质 (5) 2.2 X射线与物质作用形式 (8) 2.3 X射线检测原理 (11) 2.4 本章小结 (14) 第三章影像X射线成像因素分析 (15) 3.1 X射线准直 (15) 3.2X射线管焦点尺寸 (16) 3.3 微通道板X射线准直器 (21) 3.4 本章小结 (28) 第四章X射线数字图像处理 (29) 4.1 X射线图像均值降噪 (30) 4.2 X射线图像中值降噪 (32) 4.3 X射线图像频域降噪 (33) 4.4 X射线图像多帧叠加降噪 (36) 4.5 X射线图像改进的多帧叠加降噪 (38) 4.6 X射线图像降噪效果评价 (39) 结论 (42) 致谢 (43) 参考文献 (44) III

CAD测量连续线段长度的简单办法(1)

测量CAD图中多条线段长度的简单办法 由于在Cad中没有连续测量线段长度的命令,多数人都是利用查询直线命令,将线段一段一段的测量再通过计算器相加,很是麻烦,现介绍两种更为简单实用的多线段测量方法。 1.利用PL命令测量多条线段长度: 使用多段线(pline)命令快捷健pl,连续在测量点上画线,再用(list)快捷健li命令点这条线确认就会出现该线的属性,可以看到该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 2.利用PE命令测量线段多条线段的长度: 输入:PE回车确认,M回车确认,连续点选要测量的线段后回车确认,Y回车确认,J(闭合)回车二次确认,若线段出现闭合需要再输入O将闭合打开。此时所有欲测量的线段已经连接为一条多线段,再输入 li(list),就可以看到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了。 1

附录:需要熟记的CAD常用快捷键 一、常用功能键 F1: 获取帮助 F2: 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F4: 数字化仪控制 F5: 等轴测平面切换 F6: 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 F7: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 F8: 正交模式控制 F9: 栅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 极轴模式控制 F11: 对象追踪式控制 二、常用字母快捷键 A: 绘圆弧 B: 定义块 C: 画圆 D: 尺寸资源管理器 E: 删除 F: 倒圆角 G: 对相组合 H: 填充 I: 插入 S: 拉伸 T: 文本输入 W: 定义块并保存到硬盘中 L: 直线 M: 移动 X: 炸开 V: 设置当前坐标 U: 恢复上一次操做 O: 偏移 P: 移动 Z: 缩放 AA: 测量区域和周长(area) AL: 对齐(align) 2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与参数

?光纤准直器是光无源器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件,在光通信系统中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 它是由单模尾纤和准直透镜组成,具有低插入损耗,高回波损耗,工作距离长,宽带宽,高 稳定性,高可靠性,小光束发散角,体积小和重量轻等特点。可将光纤端面出射的发散光束变换为平行光束,或者将平行光束会聚并高效率耦合入光纤,是制作多种光学器件的基础器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束准直,光束耦合,光隔离器,光衰减器,光开关,环行器, MM,密集波分复用器ES之中。 目录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与参数 ?光纤准直器的原理 ?光纤准直器的优点 ?光纤准直器的装配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与参数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参数如图5 所示,因光纤头端面的8 度斜角,造成输出光束与准直器轴线存在夹角θ,称为点精度。图6 所示为两准直器的理想耦合情况,二者的输出光场完全重合,其间距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Zw。准直器输出高斯光束的束腰距离其端面Zw/2,束腰直径为2ωt,而高斯光束的发散角与其束腰直径成反比关系。到此我们介绍了光纤准直器的三个主要参数:工作距离、点精度和光斑尺寸。 光纤准直器的原理 ?光纤准直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光纤端面置于准直透镜的焦点处,使光束得到准直,然后在焦点附近轻微调节光纤端面位置,得到所需工作距离,因此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与光纤头和透镜的间距L相关。光纤准直器的设计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依据高斯光束传输理论,确定光纤头和透镜间距L并计算光斑尺寸,然后依据光线理论计算准直器的点精度。 光纤准直器的优点 ?低插损、高回损、尺寸小 工作距离长、宽带宽

高稳定性、高可靠性 光纤准直器的装配 (1)采用斜端面插针耦合,可大大提高光纤准直器的回波损耗,当斜面倾角为8°01%增 透膜时,光纤准直器的时,光纤准直器的自聚焦透镜后端面镀反射率为0.回波损耗可达 60dB。采用斜端面插针耦合,主要是为了满足器件高回波损耗的求,角度越大,准直器的回波损耗越大。但插针的端面角度越大,准直器的插入损耗就会越大(要求是:插入损耗越小越好,回波损耗越大越好),这和准直器要求的低插入损耗矛盾,对于准直器插入损耗而言,透镜和毛细管是垂直端面最为理想。因此本文采用8°是针对环行器在这种互相制约关系下的一个折中。视应用场合不同其端面斜角可做成6°、8°、9°、11°或任何角度。 (2)透镜与光纤毛细管端面的间隙也主要是和器件高回波损耗有关,为了达到器件高回 波损耗的要求,其间隙一般大于200μm,当间隙大于200μm,器件的回波损耗值近似达到理论上最大值。但透镜和毛细管端面的间隙越大,同时会造成准直器的插入损耗增大,这又是一对矛盾,根据准直器图纸的精度要求,其间隙是0.385mm,这同时能满足高回波损耗的距离要求,也能使其插入损耗达到要求。准直器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相比较而言,回波损耗更容易保证,因此在准直器装配时,以其插入损耗为检测依据,就是这个道理。

激光准直仪操作规程(内容清晰)

激光准直仪操作规程 激光准直测量系统由半导体激光器、光学分光及转向系统、光电接收系统及液晶显示模块组成。激光光束经转向系统后出射两条相互平行的基准光束,作为导轨的安装检测基准。该系统利用二维PSD作为光电接收器件,采用液晶显示模块显示导轨偏差,可快速、直接、准确地测量导轨安装的偏移量,从而提高导轨安装的精度和速度。实验结果显示测量系统在X,Y方向上的标准偏差分别为: 0.002mm,0.005mm。 1、主要参数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 1 工作范围m 2-50 2 激光光轴与主机机械轴的同轴 度 mm ±0.05+0.002L 3 激光光轴漂移量mm/h 0.005 4 激光波长nm 635 5 电源电压V 3 6 系统准备时间min 15 7 环境温度℃5-40 8 环境湿度% ≤90 2、主机由半导体激光器、空间位相调制器、壳体、底座、和电源所组成。 3、激光准直仪的特点与工作原理 1)仪器的特点是采用了空间位相调制器。激光束在任意测距上,其横截面均为一组良好的、红黑反差很大的同心圆环,中心光斑亮且小,利于定位。而且在不同测距进行测量时是不用调焦的,实现了无调焦运行差。 中心光斑直径随着工作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符合下列参数: L=2.5米时?0.1mm L=20米时?1.2mm L=50米时?2.5mm 2)将仪器固定在主机的回转轴上后用百分表测量仪器端部的测环在盘车处于不同位置时的差值,通过调整仪器底座上的调整螺钉,使其差值越来越小,只要主机轴系配合良好,可以调至±0.02~0.03mm。然后利用置于远离主机15米左右的平面反射镜,将仪器射出的激光束反射至位于仪器附近的测微光靶。在主机盘车时调整仪器壳体上的四只调整螺钉,(必要时适当调整反射镜的角度),使反射回来的激光束画的圆的半径越来越小,最后调至±0.1mm以内为止,此时应再次检查盘车360°时,百分表所显示波动值的范围和测微光靶的测量差值,准确无误时即可用此光轴代替主机的机械轴。

CAD测量连续线段的简单办法

测量CAD图中多条线段xx的简单办法 由于在Cadxx没有连续测量线段xx的命令,多数人都是利用查询直线命令,将线段一段一段的测量再通过计算器相加,很是麻烦,现介绍两种更为简单实用的多线段测量方法。 利用PL命令测量多条线段xx: 使用多段线(pline)命令快捷健pl,连续在测量点上画线,再用(list)快捷健li命令点这条线确认就会出现该线的属性,可以看到该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 利用PE命令测量线段多条线段的xx: 输入:PE回车确认,M回车确认,连续点选要测量的线段后回车确认,Y 回车确认,J (闭合)回车二次确认,若线段出现闭合需要再输入0将闭合打开。此时所有欲测量的线段已经连接为一条多线段,再输入li(list),就可以看到 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了。 附录:需要熟记的CAD常用快捷键 常用功能键 F1:获取帮助 F2: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F4:数字化仪控制 F5:等轴测平面切换 F6: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 F7:栅格显示模式控制

F8:正交模式控制 F9:栅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极轴模式控制 F11:对象追踪式控制 常用字母快捷键 A:绘圆弧 B:定义块 C:画圆 D:尺寸资源管理器 E:删除 F:倒圆角 G:对相组合 H:填充 I:插入 S:拉伸 T:文本输入 W:定义块并保存到硬盘中L:直线 M:移动 X:炸开

V:设置当前坐标 U:恢复上一次操做 O:偏移 P:移动 Z:缩放 AA:测量区域和周长(area) AL:对齐(alig n) AR:阵列(array) AP:加载*lsp程系 AV:打开视图对话框(dsviewer) SE:打开对相自动捕捉对话框ST:打开字体设置对话框(style) SO:绘制二围面(2d solid) SP:拼音的校核(spell) SC:缩放比例(scale) SN:栅格捕捉模式设置(snap) DT:文本的设置(dtext) DI: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01:插入外部对相 常用CTRL快捷键

光纤准直器原理

光纤准直器原理 曾孝奇 一. 模型 光纤准直器通过透镜能实现将从发散角较大(束腰小)的光束转换为发散角较小(束腰大)的光束,从而以较低损耗耦合进入其他光学器件。在这里,我们将从光纤中的出射光束认为是基模高斯光束;光纤准直器基本模型如下: 图1 光纤准直器原理示意图 其中,i q (i=0,1,2,3)为高斯光束的q 参数,q 参数定义为: ()()() z w i z R z q 211πλ-=, (1) ()z f z z R 2 +=,()2 01??? ? ??+=f z w z w ,λπ2 0w f =; (2) 图1中,i q (i=0,1,2,3)分别表示光纤端面,透镜入射面,透镜出射面,和出射光束的束腰处的q 参数,而01w 和02w 分别表示透镜变换前后的束腰;l 表示光纤端面与透镜间隔,l w 为准直器的设计工作距离。 二. 理论分析 根据ABCD 理论,高斯光束q 参数经透镜变换后, D Cq B Aq q ++= 112, (3) 而且,l q q +=01,2/32w l q q -=,12 010if w i q ==λπ,22 023if w i q ==λ π。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经过透镜后的束腰大小: () () 2 12 01 02Cf D Cl BC AD w w ++-=, (4) 工作距离: ()()()()2 12212 Cf D Cl ACf D Cl B Al l w +++++-=, (5) 方程(5)是关于l 的二次方程,为使得l 有实根,方程(5)的判别式应该不小于零,从而我们可以得到: 1 2 1 2f C ACf BC AD l w --≤ , (6) 方程(6)表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有上限,就是一个最大工作距离 ()() 121max /2f C ACf BC AD l w --=。此时,我们得到:C D f l - =1。 分析:不论对于何种透镜,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和工作距离都取决于透镜的传输矩阵ABCD ;对于给定的透镜,它们还跟入射光斑大小和光纤端面与透镜间的距离l 有关,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入射光束和给定的透镜,我们可以通过在透镜焦距附近改变l 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在实际制作准直器当中,我们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的。 进一步地,如果我们需要定量计算准直器的出射束腰和工作距离,需要具体知道不同透镜的ABCD 系数。对于G Lens (自聚焦透镜,通常为0.23P ),它的ABCD 矩阵为: () () () () ?? ? ? ???? ?? -=??????L A L A A n L A A n L A D C B A o o cos sin sin 1 cos , (7) 其中,0n 透镜的透镜的轴线折射率,L 为透镜的中心厚度,A 为透镜的聚焦常数。由于G Lens 的ABCD 系数取决于0n ,L 和A ,因而,适当选择这些参数,同样能改变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大小和工作距离。 对于 C lens(厚透镜),它的传输矩阵为:

光纤准直器原理

3) 而且, q 1 q 0 l , q 2 q 3 l w /2, q 0 i 2 w01 if 1, q 3 i 2 w 02 2 if 2。 一 . 模型 光纤准直器通过透镜能实现将从发散角较大 (束腰小) 的光束转换为发散角 较小(束腰大)的光束,从而以较低损耗耦合进入其他光学器件。在这里,我们 将从光纤中的出射光束认为是基模高斯光束;光纤准直器基本模型如下: 其中, q i ( i=0,1,2,3 )为高斯光束的 q 参数,q 参数定义为: 图 1 中, q i (i=0,1,2,3 )分别表示光纤端面,透镜入射面,透镜出射面,和出 射光束的束腰处的 q 参数,而w 01和 w 02分别表示透镜变换前后的束腰; l 表示光 纤端面与透镜间隔, l w 为准直器的设计工作距离。 二 . 理论分析 根据 ABCD 理论,高斯光束 q 参数经透镜变换后, Aq 1 B q2 Cq 1 D , 光纤准直器原理 曾孝奇 11 qz Rz i w 2z , 1) 2 , w z w 0 1 2 w 2)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经过透镜后的束腰大小: AD BC w 02 w 01 2 Cl D 2 Cf 1 工作距离: 2 l 2 Al B Cl D ACf 12 , ( 5) l w 2 2 2 , ( 5) w Cl D 2 Cf 1 2 方程( 5)是关于 l 的二次方程,为使得 l 有实根,方程( 5)的判别式应该不小 于零,从而我们可以得到: AD BC 2ACf 1 , w 2 , C 2 f 1 方程( 6)表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有上限,就是一个最大工作距离 2D l wmax AD BC 2ACf 1 / C 2 f 1 。此时,我们得到: l f 1 D 。 C 分析:不论对于何 种透镜, 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和工作距离都取决于透镜的传 输矩阵 ABCD ;对于给定的透镜,它们还跟入射光斑大小和光纤端面与透镜间的 距离 l 有关, 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入射光束和给定的透镜, 我们可以通过在透 镜焦距附近改变 l 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 在实际制作准直器当中, 我们正是通 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的。 进一步地, 如果我们需要定量计算准直器的出射束腰和工作距离, 需要具体 知道不同透镜的 ABCD 系数。对于 G Lens (自聚焦透镜,通常为 0.23P ),它的 ABCD 矩阵为: 1 cos AL 1 sin AL n o A , ( 7) n o Asin AL cos AL 其中,n 0 透镜的透镜的轴线折射率, L 为透镜的中心厚度, A 为透镜的聚焦常数。 由于G Lens 的ABCD 系数取决于 n 0,L 和 A ,因而,适当选择这些参数,同样能 改变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大小和工作距离。 对于 C lens ( 厚透镜 ) ,它的传输矩阵为: 4) 6) C A D B

测量距离的方法

肯定能测。原理与望远镜测量距离相同,只是测量距离精度远低于经纬仪。 用望远镜测量距离的方法是: 拿起望远镜,先调整一下目镜的间隔和焦距,便能清晰地看到:在右镜筒的玻璃片上,刻有十字分划。从十字交点起,左右的叫方向分划,上下的叫高低分划。 测量方向角时用方向分划,测量垂直角时就用高低分划。测量时,要持平望远镜,用任一方向分划(或高低分划)对准目标的一端,读出到目标另一端间的密位数,即为该目标的方向角(或高低角)。 测出方向角(或高低角)后再根据已知目标的宽度(或高度),按下面的密位公式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距离=目标宽度(或高度)×1000/密位数 水准仪刻度标示可能也是密位值,具体请参照水准仪说明。能否回复一下水准仪刻度相当于整个圆周是多少?是密位吗?谢谢! 视距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水准仪的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的上的视距丝在视距尺(水准尺)上读数,根据光学和几何学原理,同时测定仪器到地面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不受地面起伏变化的影响的邮点,被广泛应用于碎部测量中。但其测距精度低,约为:1/200-1/300。 一、视距测量原理 1.视线水平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 欲测定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及高差h,可在A点安置经纬仪,B点立视距尺,设望远镜视线水平,瞄准B点视距尺,此时视线与视距尺垂直。求得上,下视距丝读数之差"l"。上,下丝读数之差称为视距间隔或尺间隔。S=100l 2.视线倾斜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 在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的,必须使视线倾斜才能读取视距间隔。由于视线不垂直于视距尺,故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要用S=Kl(cosa)^2 K:视距乘常数;a:视线竖直角 有必要说明下哟 斜距S=K×L×cos(a) 水平距离D=K×L×cos(a)×cos(a) 注明下:K是仪器(经纬仪、水准仪)生产时就把它生产定为100的值,L实为上丝与下丝的差距(上丝-下丝),a为垂直角,水平时为0度 对于你的问题是:水平距离=100×(上丝-下丝)×cos(2°)×cos(2°) 而你只读了上丝、中丝,没有下丝,这里可以建议你近似取(上丝-下丝=2×(上丝-中丝))

准直器

产生一定形状轮廓辐射野的部件称为准直系统,产生规则形状轮廓辐射野的部件称为规则野准直系统,规则野是指轮廓为大小可变的方形、矩形或圆形辐射野。 (一)X辐射的规则野 1.x辐射规则野的性能误差要求 常规放射治疗需要在离开X辐射源一定距离处产生X辐射的规则野,以便对患者体内一定大小和形状的肿瘤进行放射治疗。 辐射野的轮廓规定了辐射的范围,如果机器指定的范围与实际照射的范围不一致,会使靶区有的部分被漏掉照射,严重的是还能照射到附近的要害器官。 规则野是相对于辐射束轴的对称野或非对称野,对规则野容许误差的限定主要通过下列参数的限定实施。 (1) 对辐射束轴偏移的规定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首先要保证机架、辐射头和治疗床旋转轴线的等中心精度(2mm),其次要保证辐射束轴相对等中心点的偏移(2mm)。 (2) 对辐射野形状的规定 对于方形或矩形辐射野的形状要求,对边平行度及相邻边垂直度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5°。 (3) 对辐射野边界偏离的规定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通过模拟灯光野来指示辐射野的范围,因此要保证光野与辐射野边之间的容许偏差(2mm)。 2.X辐射规则野系统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规则X辐射准直系统由初级准直器、次级准直器和附加准直器组成。 (1) 初级准直器(Primary Collimator) 位于电子引出窗下方,为固定的具有圆锥形孔的准直器,初级准直器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它决定了该加速器所能提供的最大辐射野范围,另一方面,它阻挡了最大辐射野范围外的由辐射源产生的初级辐射,例如为获得距源100cm 处直径为50cm的圆形辐射野需要初级准直器半锥角为14°,该圆形区域称为M区域,同时初级准直器上孔也把辐射源的直径限制在直径4mm以内(实际直径在3mm以内)。为了减少辐射头高度,初级准直器采用高原子序数材料如钨制成,早期亦用贫化铀制成,其高度应能将初级辐射衰减至10-3,或三个十分之一值层厚(Tenth Value Layer TVL)。初级准直器为电子辐射和X辐射所共用。 (2) 次级准直器(Seconday Co11imator) 由上下两对可开合的矩形准直器,俗称上下光阑(Diap bragm)组成,材料由钨、铅或贫化铀制成,通过上下两对矩形准直器的开合运动可形成方形或矩形辐射野。根据开合运动的对称性又分为 a.对称准直系统该系统上下两对矩形准直器均作对称开合运动。为了减少X射线在准直器侧壁的散射和准直器边缘部分的透射半影,矩形准直器的内侧面应与射线的发射方向相切。矩形准直器的厚度要足够厚,以确保x射线穿过准直器的透射量符合国家标准。该透射量应小于中心射线强度的0.5%。 b. 非对称准直系统在临床应用中,随着对高治疗精度的要求和应用的扩展,发展了非对称准直系统(或称为独立准直系统),该系统仍保留一对矩形准直器作对称运动,即相对中心做对称的开合运动,而另外一对(一般是下方一对)矩形准直器相对中心做非对称的打开或闭合,非对称运动的矩形准直器能彼此越过中心轴向对侧运动一段距离(10—20cm)。当一侧矩形准直器恰好位于射线中心轴的位置时,.由此形成切线射野,用于共面和非共面相邻射野的衔接照射,乳腺癌的切线野照射以及旋转治疗的切线照射。 (3)附加头部准直器在利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头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立体定

红外线激光准直器

红外线激光准直器 Laser marking-off equipment (gy)可广泛用于各种板材切割成型机、石材机械、木工机械、金属锯床、包装机械的对刀、放线。能产生一条清晰明请打零贰玖捌捌柒贰陆柒柒叁亮的红线、体积小巧、方便调节、易于安装、稳定可靠。能较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还可以提供电源内置一体式激光辅助定位灯,使客户的使用更加方便。 The equipment is wide applies to various boards cutting machine, stone material machine, woodcutting machine, metal sawing machine, packaging machine collimated. It can emit a clear red light, and has small body with easy adjusted and set up and also safe stability. It can improve working efficiency highly. We can offer a unity series laser marking-off equipment with power supply inside for using easier. 输出波长:635nm 650nm 输出功率:635nm 10~30mw 650nm 20~150mw 工作电压:5V DC 工作电流:≤450mA 光束发散度:0.1~1.5mrad 出光张角:10o~135o 光线直径:≤0.5mm @0.5m;≤1.0mm @3.0m;≤1.5mm @6.0m; 直线度:≤1.0mm @6.0m 光学透镜:光学镀膜玻璃或塑胶透镜 尺寸:Φ16×55mm;Φ16×65mm;Φ16×80mm;Φ22×85mm;Φ26×110mm(可定制) 尺寸:Φ45×210mm;Φ60×210mm(电源内置一体式) 工作温度:-10~75℃ 储存温度:-40~85℃ 使用寿命:连续使用大于8000小时 附件:专用电源工业支架 激光等级:Ⅲb Output wavelength: 635nm 650nm Output power: 635nm 10~30mw 650nm 20~150mw Operating voltage: 5V DC Operating current: ≤450mA Beam divergence: 0.1~1.5mrad Fan angle: 10o~135o Beam diameter: ≤0.5mm @0.5m;≤1.0mm @3.0m;≤1.5mm @6.0m; L ine degree:≤1.0mm @6.0m Optics: coated glass lens or plastic lens Size: Φ16×55mm;Φ16×65mm;Φ16×80mm;Φ22×85mm;Φ26×110mm(made as requirement; Φ45×210mm;Φ60×210mm(power supply inside series)

光纤准直器的分析和比较

文章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1247208.html,/schemes/scheme-27.htm 在自由空间型的光无源器件(如光隔离器、光环形器、光开关等)中,输入和输出光纤端面必须间隔一定距离,以便在光路中插入一些光学元件,从而实现器件功能。从光纤输出的高斯光束(实际为近高斯光束,可以高斯光束近似处理),束腰半径较小而发散角较大,两根光纤之间的直接耦合损耗对其间距极其敏感,光纤准直器扮演这样一种功能,将从光纤输出的光准直为腰斑较大而发散角较小的光束,以增加对轴向间距的容差,如图 4 所示,从图 2(c)(d)亦可看出准直器对轴向容差的改善。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和参数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参数如图 5 所示,因光纤头端面的 8 度斜角,造成输出光束与准直器轴线存在夹角θ,称为点精度。图 6 所示为两准直器的理想耦合情况,二者的输出光场完全重合,其间距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Zw。准直器输出高斯光束的束腰距离其端面Zw/2,束腰直径为 2ωt,而高斯光束的发散角与其束腰直径成反比关系。到此我们介绍了光纤准直器的三个主要参数:工作距离、点精度和光斑尺寸。 光纤准直器的设计方法 光纤准直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光纤端面置于准直透镜的焦点处,使光束得到准直,然后在焦点附近轻微调节光纤端面位置,得到所需工作距离,因此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与光纤头和透镜的间距 L相关。光纤准直器的设计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依据高斯光束传输理论,确定光纤头和透镜间距 L并计算光斑尺寸,然后依据光线理论计算准直器的点精度。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a) 确定所需工作距离Zw; b) 列出从光纤端面至输出光束束腰位置的近轴光线传输矩阵; 下面以 Grin-Lens准直器为例:

C测量连续线段长度的简单办法

C测量连续线段长度的 简单办法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测量C A D图中多条线段长度的简单办法由于在Cad中没有连续测量线段长度的命令,多数人都是利用查询直线命令,将线段一段一段的测量再通过计算器相加,很是麻烦,现介绍两种更为简单实用的多线段测量方法。 1.利用PL命令测量多条线段长度: 使用多段线(pline)命令快捷健pl,连续在测量点上画线,再用(list)快捷健li命令点这条线确认就会出现该线的属性,可以看到该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 2.利用PE命令测量线段多条线段的长度: 输入:PE回车确认,M回车确认,连续点选要测量的线段后回车确认,Y 回车确认,J(闭合)回车二次确认,若线段出现闭合需要再输入O将闭合打开。此时所有欲测量的线段已经连接为一条多线段,再输入 li(lis t),就可以看到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了。 附录:需要熟记的CAD常用快捷键 一、常用功能键 F1: 获取帮助 F2: 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F4: 数字化仪控制 F5: 等轴测平面切换 F6: 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

F7: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 F8: 正交模式控制 F9: 栅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 极轴模式控制 F11: 对象追踪式控制二、常用字母快捷键A: 绘圆弧 B: 定义块 C: 画圆 D: 尺寸资源管理器 E: 删除 F: 倒圆角 G: 对相组合 H: 填充 I: 插入 S: 拉伸 T: 文本输入 W: 定义块并保存到硬盘中L: 直线 M: 移动 X: 炸开 V: 设置当前坐标

光纤准直器原理

(5) 一. 模型 光纤准直器通过透镜能实现将从发散角较大(束腰小)的光束转换为发散角较小(束腰 大)的光束,从而以较低损耗耦合进入其他光学器件。在这里,我们将从光纤中的出射光束 认为是基模高斯光束;光纤准直器基本模型如下: 图1光纤准直器原理示意图 其中,q i (i=0,1,2,3)为高斯光束的q 参数,q 参数定义为: i i ; (i ) q z R z 1 2 ? w z 丄2 2 2 f “ z 上 w 0 R z z , w z Wo .〔 一 , f 7 (2) z \ f 图1中,q i (i=0,1,2,3)分别表示光纤端面,透镜入射面,透镜出射面,和出射光束的束腰 处的q 参数,而w oi 和W 02分别表示透镜变换前后的束腰;I 表示光纤端面与透镜间隔,l w 为 准直器的设计工作距离。 二. 理论分析 根据ABCD 理论,高斯光束q 参数经透镜变换后, 工作距离: 2 Al B Cl D ACf i 光纤准直器原理 曾孝奇 q 2 Aq i Cq i (3) 2 而且, q i q o 1 , q 2 q 3 I w /2 , q o i if i , q 3 2 ? W 02 i - if 2。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经过透镜后的束腰大小: W 02 (4) W oi

2 严, Cf i Cl D 2 (5)

方程(5)是关于I 的二次方程,为使得I 有实根,方程(5)的判别式应该不小于零,从而 我们可以得到: AD BC 2ACf i C 2f i 方程(6)表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有上限,就是一个最大工作距离 I wmax AD BC 2ACf i /C 2f i o 此时,我们得至U : I f 1 -。 C 分析:不论对于何种透镜,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和工作距离都取决于透镜的传输矩阵 ABCD ;对于给定的透镜,它们还跟入射光斑大小和光纤端面与透镜间的距离 I 有关,也就 是说,对于 给定的入射光束和给定的透镜,我们可以通过在透镜焦距附近改变 I 来实现不同 的工作距离。在实际制作准直器当中,我们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的。 进一步地,如果我们需要定量计算准直器的出射束腰和工作距离,需要具体知道不同透 镜的ABCD 系数。对于G Lens (自聚焦透镜,通常为0.23P ),它的ABCD 矩阵为: A C B cos JAL — si n VAL D n -A , (7) n o J A s in UAL cos JAL 其中,n 。透镜的透镜的轴线折射 率, L 为透镜的中心厚度,、A 为透镜的聚焦常数。由于G Lens 的ABCD 系数取决于n o ,L 和.A ,因而,适当选择这些参数,同样能改变准直器的出射光 斑大小和工作距离。 对于C Iens (厚透镜),它的传输矩阵为: A C 三. 实例分析 本小组采用C lens 已制作的一些准直器, 曲率半径R=1.2mm ,透镜长度L=2.5mm ,C lens 采用SF11材料,在1550nm 处折射率 n=1.744742另外,从单模光纤SMF28出射的光斑半径为 w °1 5 口m 。这样,根据以上理论 分析,我们容易得到出射光在不同位置的光斑大小,并且,我们将理论计算值与 Beamsca n 得到的测量值比较,如下表: (6) 门 o (8) C lens 参数如下:

光纤准直器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光纤准直器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9-03T16:54:29.79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7期作者:程义[导读] 本文的研究主要结合了光纤准直器的概念以及具体的设计结构,分析光纤准直器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光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珠海市 519080 摘要: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神经系统,在光纤通信高速发展的今天,光纤准直器被广泛的运用在光通信系统之中。本文的研究主要结合了光纤准直器的概念以及具体的设计结构,分析光纤准直器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光前准直器;应用;发展趋势;价值引言:光纤准直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器件之一,主要的作用是消耗光源信号的能量,实现信号的连接。光纤准直器具有使用价值的光纤无源器件,在光纤通讯过程中的应用广泛,应用的范围较大。光纤通信目前正在朝向大容量、高速率的方向发展,而光纤准直器正是光纤通信发展的元件之一,因此光纤准直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光纤准直器也成为了光纤器械中的重要组成器件之一可以有效促进 光纤传感、光纤通讯领域的快速发展。 1.光纤准直器及发展 光纤准直器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光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光纤准直器的存在可以促进光纤的耦合,通过压缩发散角实现光的准直平行出射,促使光耦合。光纤准直器将自由空间的激光耦合到单模和多模。光纤准直器的体积小,重量轻,光纤准直器还可以有效的将光源元件端面发射,被广泛的应用在光波分复用器、光隔离器和光环形器等多种器件的应用之中。光纤准直器主要是结合自聚焦透镜(或者Clens)的工作原理而形成的。光纤准直器通过透镜就会转化为平行光线,在激光应用中,高斯光束需要通过各种光学元件,光纤准直器就是发散的高斯光束透过透镜(自聚焦透镜、Clens、非球面透镜等),形成准直的高斯光束。光纤准直器作为基本的光学器件,也是光纤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元件之一,作用和用途就是对于光纤传输的光准直来提高光束间的耦合性。本文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光纤准直器的相关理论和具体组成部分,分析光纤准直器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原理。从发展前景的角度来看,2018年全球应用于光通信的光纤准直器透镜组件的消费值达到3.43亿美元,年增幅19.34%。目前单个透镜光纤准直器组件在整体市场中的占主导地位,准直器透镜广泛应用于光子产品中,但他们这份市场研究专注于应用在光通信器件中的微型准直器透镜组件。光准直器透镜成为了光器件行业增长的一个关键指标。 2.光纤准直器的结构 2.1准直器的结构 光纤准直器的基本结构包括pigtail、透镜和外封。根据pigtail的尾纤数量分为单线光纤准直器、双线光纤准直器、四线光纤准直器、阵列光纤准直器等。根据光纤的类别,光纤准直器可分为普通的光纤准直器、保偏光纤准直器和特种光纤准直器。 保偏双线光纤准直器是应用于光环行器中的基本元件,为了确保准直器中双光纤准直器中两路光均以较高的消光比传输,首先要保证光纤的插芯方向是相互垂直的慢轴方向处于一定的角度范围,具体的结构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两根光纤的位置相互对接进行调节,通过来调节来确保光纤准直器中两根光纤的位置,促使两个两根光纤之间的消光比可以达到一定范围,保证具体的元件插入时损耗,均衡元件插入时损耗的均衡值,为更复杂的器件做出保障。 2.2斜端面透镜设计和理论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光纤准直器的连接处存在相应的信息光的透射率,相对来就会产生反射,通常情况下,这种反射光也会满足于相应的传输条件,它们将返回光线,不断地放大,严重影响的种子光源或光纤放大器的稳定工作。近几年来光纤准直器的应用实用系统中端面采用斜角(一般角度设计在8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光纤传输的条件,同时由于大部分的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并不能满足光纤传输的要求。因此,通过光纤准直器的应用,很大程度提高回波的损耗(回波损耗一般都在60dB以上),较好地满足器件的使用价值。 3.光纤准直器的应用 光纤准直器的光纤器械被广泛的应用在光通信和光纤传感之中,而光纤准直器也是作为光纤器件之一,应用在光通信系统上。对于光纤准直器是制作光隔离器、光开光、光环形器、光探测器、光衰器件的主要原件。(光纤准直器在插入损耗和回拨损耗的过程中是通过自透镜的损耗来改善透镜的性能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二次离子交换法的应用来加强自聚焦透镜性能的完善,促使光纤准直器器械的使用价值不断提升。此句完成不是光纤准直器的应用,这个是介绍自聚焦透镜) 3.1 小型化光纤准直器 正常的光纤准直器外径在2.8mm左右,mini的光纤准直器外径可以做到1.3-1.4mm。有一类产品是基于光纤熔接玻璃棒的结构,尺寸可以做到更小,甚至等同于光纤的大小,外径可以到125μm或者250μm。从而极大地缩小光学元件的尺寸,使其为未来的5G甚至更快的网速提供基础。 3.2 高功率光纤准直器 一般通信的功率大约在mW级,但是准直器同样可以做到十W、百W甚至几百W。这些高功率的光纤准直器,主要用于工业的切割和激光武器中。 3.3 特殊光斑光纤准直器 特殊光斑准直器分为大光斑准直器和小光斑准直器。大光斑准直器由于其发三角非常小,准直距离非常长,可以用于三维距离探测、远距离通讯等。小光斑准直由于其光斑极小,一般在十几μm甚至几μm,其能量密度非常高,可以用于光纤传感、超快激光、激光切割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光纤准直器的工作原理是在结合高斯光束原理基础上进行的,可以有效的促使光纤准直器被运用在光纤通信系统、激光系统和传感系统之中。光纤准直器的应用可以有助于促进光纤系统的完善,有助于光线的长距离接收。我们通过从实用的角度上探讨了光纤准直器的应用,同时结合具体的光纤准直器工作原理,分析了光纤准直器的实用性,目前由于光纤准直器应用得不断发展,所以光纤准直器在光学系统中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介绍一下大拇测距的方法

介绍一下大拇指测距的方法,具体的 答案 拇指测距(与密位)向前伸直手臂树起拇指,闭上左眼,右眼、拇指、目标形成 直线,闭上右眼,睁开左眼,此时记住左眼、拇指延长直线目标右侧那一点,目测那一点与目标的距离并乘以10,即你到目标的大概距离。竖起大拇指。手臂放平目光通过指尖是与水平线的夹角约120 密位,看目标高度估算出视线经过目标顶部和目标底部的两条实现的夹角为多少密位,用密位乘以目标高度(凭经验)即为目标距离 例如,日军身高约 1.5 米,视线通过其头顶和脚底的夹角约100 密位,距离为150 米通常情况下,某些物体的长度是一个已知量,比如汽车、房屋等,那么根据在目测中占据多大角度(军事测量中采用密位),就可以推算出其距离远近。 用伸直手臂之后竖起的大拇指所遮挡的范围的密位数是固定的,由此参考被测目标,就可以得到这个角度值。经过换算就可以得到距离的大致数据。密位是一个圆平分为6000 份每一份是一密位,还有伸出右手,闭上左眼,对准一个物体,让他恰好挨着你的大拇指左侧,手不要动换一下眼,你会发现物体产生跳动一段距离,根据物体目测宽度,跳动宽度,之比乘以50. 为大约距离。还有经验积累。密位计算也是实际物体在你手上相对应的一个密位数通过计算得出的大约距离。 理论上讲,将胳膊伸直,竖起拇指,根据眼睛到拇指的距离(约为臂长),拇指长和所测物的高进行相似计算。但实际上,使用这项技能时,基本是凭经验测距,要长时间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而且,要更正的是,手指测距多用于行军和炮兵定位粗测,且是每个士兵必修。而很少用手指测距,因为手指测距要将手臂伸直,很容易暴露自己,狙击手多直接用目测。手指测距一般能估测2-4 公里(有明显地物,如房子,树等时适用),经验丰富的士兵误差不超过200 米,目测一 般用来估测一公里内距离,误差50 米以里。手指测距和目测都是需要长期练习的,还要了解一般地物的大小,及其在不同距离的视觉大小,能熟练利用距离已知的参照物进行比较等。如果你能刻苦练习,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大拇指测距法"是根据直角三角函数来测量的假设距离我们N米有一目标物,测量我们到目标物的距离: 1 、水平端起我们的右手臂,右手握拳并立起大拇指2、用右眼(左眼闭)将大拇指的左边与目标物重叠在一条直线上; 3 、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动,闭上右眼,再用左眼观测大拇指左边,会发现这个边线离开目标物右边一段距离;4、估算这段距离(这个也可以测量),将这个距离X 10,得数就是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