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乡村旅游发展浅析【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杭是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京杭古运河的最南端,至今已有2200多年建县历史,素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先有余杭,后有杭州的历史渊源,给余杭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资源。
随着余杭融入大都市和杭州旅游的西进,余杭区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
(2)旅游设施不完善,景区(点)建设有待加强;
(3)缺乏培训指导,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4)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5)缺乏品牌和精品,难以满足休闲度假的需求;
(6)营销模式陈旧,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撑。
在乡村旅游发展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
(5)营销推广,乡村旅游以“农村城市化、农民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的”为宣传手段推向市场。
选题的意义
丰富的余杭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中为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余杭乡村旅游旅游尚未充分显示出自身的优势,与周边的城市相比,还存不小的差距。因此,发展、活跃余杭旅游业,对于提高余杭知名度,振兴余杭经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倾向于选择能够转换心情、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等游览方式。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长久居住在城市的旅游者越来越怀念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空旷的田野和绿色大自然的环抱,然而,乡村旅游具有田园风光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集“观光——休闲——专项”为一体的旅游形式,满足当前人们乡村休闲旅游时尚化、特色化、个性化及信息化的需求。
[5]杨敏等著.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村旅游[M]. 昆明市.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8]朱姝著.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M]. 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政府推动,正确处理旅游中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
(2)协会扶持,与农村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
(3)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不得使乡村淳朴民风和社会风气的改变,要正确处理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关系。
(4)质量管理,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旅游从业者的素质。
论文提纲
余杭区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一.前言
二.乡村旅游概述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三. 余杭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四、余杭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五、如何解决余杭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六、余杭区乡村旅游未来发展趋势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梳理各种资料,确定选题及内容;通过现场体验和调查法了解了余杭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4)农村民俗型,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的农家乐形式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西溪湿地,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虽然余杭有其深厚的人文底蕴,独特的旅游资源,庞大的消费群体,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余杭在该领域的发展并未见起色,尚存在以下问题:
(1)开发水平较低,产品形式单一,资源闲置,淡旺季明显;
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于国外研究而言,在时间上要晚将近一个多世纪。我国的乡村旅游从最初主要关注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及乡村开发支持、乡村旅游经济影响等基础研究,逐渐向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的动力机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营销等深层次研究倾斜。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相对于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大多是宏观的构想、综合性的陈述,相对缺乏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余杭,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并未见起色。隨著城市化生活的加快,人們在享受著舒適,快捷的生活時,也漸漸陷入城市生活的一種刻板模式中,工作的繁杂,环境的恶化,人情的疏远,加剧了人们逃离城市,寻找宁静,回归自然和乡土的渴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的递增,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乡村旅游不再只是一个代名词,而是旅游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借助杭州旅游的西进,余杭区应该把握这次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余杭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宣传具有余杭特色的乡村旅游,打响余杭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逐渐的把余杭区打造成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区。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
[1]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市.东方出版中心.2007
[2]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杭州市余杭区政协文史委员会,杭州市余杭区风景旅游局. 天堂绿洲[M]. 杭州市.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
[4]郭焕成等主编.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M]. 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1)科技示范型,是通过向广大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现场旅游项目——运河镇黑鱼养殖基地。
(2)农业观光型,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乡村旅游项目,包括观光农园、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径山,日本茶道发源地,禅茶文化享誉中外;
(3)生态农业型,是利用农业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向游客提供回归自然体验的乡村旅游项目——超山,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十里梅花香雪海”的胜景蔚为壮观。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余杭区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在研究早期,国外的许多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内容、范围等领域,表现为对现象的总结和归纳,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范围和影响的扩大,研究领域也随之扩大,研究深度也逐渐深化。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从最初的乡村经济的拯救者,到后来关注旅游与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大部分学者对乡村旅游对促进乡村经济的积极作用持肯定态度,但同时学者也提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应注重与社区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随着余杭融入大都市和杭州旅游的西进,余杭区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
(2)旅游设施不完善,景区(点)建设有待加强;
(3)缺乏培训指导,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4)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5)缺乏品牌和精品,难以满足休闲度假的需求;
(6)营销模式陈旧,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撑。
在乡村旅游发展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
(5)营销推广,乡村旅游以“农村城市化、农民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的”为宣传手段推向市场。
选题的意义
丰富的余杭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中为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余杭乡村旅游旅游尚未充分显示出自身的优势,与周边的城市相比,还存不小的差距。因此,发展、活跃余杭旅游业,对于提高余杭知名度,振兴余杭经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倾向于选择能够转换心情、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等游览方式。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长久居住在城市的旅游者越来越怀念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空旷的田野和绿色大自然的环抱,然而,乡村旅游具有田园风光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集“观光——休闲——专项”为一体的旅游形式,满足当前人们乡村休闲旅游时尚化、特色化、个性化及信息化的需求。
[5]杨敏等著.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村旅游[M]. 昆明市.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8]朱姝著.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M]. 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政府推动,正确处理旅游中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
(2)协会扶持,与农村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
(3)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不得使乡村淳朴民风和社会风气的改变,要正确处理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关系。
(4)质量管理,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旅游从业者的素质。
论文提纲
余杭区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一.前言
二.乡村旅游概述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三. 余杭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四、余杭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五、如何解决余杭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六、余杭区乡村旅游未来发展趋势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梳理各种资料,确定选题及内容;通过现场体验和调查法了解了余杭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4)农村民俗型,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的农家乐形式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西溪湿地,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虽然余杭有其深厚的人文底蕴,独特的旅游资源,庞大的消费群体,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余杭在该领域的发展并未见起色,尚存在以下问题:
(1)开发水平较低,产品形式单一,资源闲置,淡旺季明显;
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于国外研究而言,在时间上要晚将近一个多世纪。我国的乡村旅游从最初主要关注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及乡村开发支持、乡村旅游经济影响等基础研究,逐渐向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的动力机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营销等深层次研究倾斜。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相对于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大多是宏观的构想、综合性的陈述,相对缺乏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余杭,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并未见起色。隨著城市化生活的加快,人們在享受著舒適,快捷的生活時,也漸漸陷入城市生活的一種刻板模式中,工作的繁杂,环境的恶化,人情的疏远,加剧了人们逃离城市,寻找宁静,回归自然和乡土的渴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的递增,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乡村旅游不再只是一个代名词,而是旅游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借助杭州旅游的西进,余杭区应该把握这次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余杭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宣传具有余杭特色的乡村旅游,打响余杭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逐渐的把余杭区打造成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区。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
[1]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市.东方出版中心.2007
[2]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杭州市余杭区政协文史委员会,杭州市余杭区风景旅游局. 天堂绿洲[M]. 杭州市.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
[4]郭焕成等主编.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M]. 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1)科技示范型,是通过向广大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现场旅游项目——运河镇黑鱼养殖基地。
(2)农业观光型,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乡村旅游项目,包括观光农园、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径山,日本茶道发源地,禅茶文化享誉中外;
(3)生态农业型,是利用农业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向游客提供回归自然体验的乡村旅游项目——超山,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十里梅花香雪海”的胜景蔚为壮观。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余杭区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在研究早期,国外的许多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内容、范围等领域,表现为对现象的总结和归纳,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范围和影响的扩大,研究领域也随之扩大,研究深度也逐渐深化。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从最初的乡村经济的拯救者,到后来关注旅游与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大部分学者对乡村旅游对促进乡村经济的积极作用持肯定态度,但同时学者也提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应注重与社区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