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个人总结的一些最近学习线路设计的心得
希望对新人有用,更希望有前辈来多多指教,不胜感激!
1、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直埋光缆埋深不同(普通土(硬土)≥1.2等等可查规范)),但要保证接头盒的埋深与光缆埋深相同;
2、在直埋光缆埋深以下再开挖150mm深,下底250mm宽(上底根据地质不同放坡不同)即为直埋光缆接头坑的开挖尺寸;
敷设地段或土质埋深 (m) 备注
普通土(硬土) ≥1.2
半石质(沙砾土、风化石) ≥1.0
全石质≥0.8沟底加垫10cm细土或沙土
流沙≥0.8
市郊、村镇≥1.2
市内人行道≥1.0
穿越铁路、公路≥1.2距道渣底或距路面
沟、渠、塘≥1.2
农田排水沟≥0.8
管道设计
1.管道的埋深:
1、绿化带及田野中管道埋深:主管位深度为40厘米;
2、人行道及其它地段的管道埋深:主管位深度为60厘米;
3、慢车道管道埋深:主管位深度为70厘米;
4、快车道管道埋深:主管位深度为80厘米
5、钢管埋深:≥40厘米;
2.管道的基础及包封:
1.人行道:
基础为C15型号8厘米厚混泥土基础;
顶侧包为:C15型号8厘米厚混泥土包封;
2.慢车道:
基础为C15型号8厘米厚混泥土基础;
侧包为:C15型号8厘米厚混泥土包封;
顶包为C15型号10厘米厚混泥土包封;
3.快车道:
基础为C15型号10厘米厚混泥土基础;
侧包为:C15型号10厘米厚混泥土包封;
顶包为C15型号15厘米厚混泥土包封;
4.过路钢管的敷设方式:
埋深为60厘米,基础为C15型号8厘米厚混泥土基础,在钢管接头处进行顶侧包为:C15型号8厘米厚长度为60厘米混泥土进行包封;
5.过路管道:在重载路口,管道埋深达到60厘米以上时,可以用塑料管材进行过路,但包封加厚到20厘米;
6.绿化带及田野中:包封可适降低厚度到C10型号5厘米厚混泥土包封,基础可适当可适降低厚度到C10型号5厘米厚混泥土基础;
7.4孔及4孔以上的混泥土管道不建议采用混泥土填充;
8.管道进行包封时,基础与包封同宽,并用模板进行包封;
9.混泥土基础及包封的管理养护期为24小时以上,新建道路及开发区道路为48小时以上;
3.光缆出土及引上:
光缆引上钢一般采用3.0-2.5米长,Φ110或Φ80钢管引上,内穿子管到钢绞线,钢管采用4-6箍4.0镀锌铁线,用撬棍绞固在电杆上,共三道固定铁线,首道位为距地面0.3米,末道为距钢管顶部0.15米,次道为首道与末道中间。
4.光缆敷设:
1、通信管道手井的光缆严禁中有直穿现象,须在U型弯的形式固定的托板上,用20厘米的扎带绑扎妥当;
2、光缆的固定应遵循同侧管孔走同侧托板,同位置光缆走同位置托板;
3、人手井中的光缆不使用波纹管作为保护措施;
4、在波纹管中穿放子管,子管须长于管孔10-15厘米;
5、光缆在人(手)井中敷设完毕,须附挂本企业标志的光缆标志牌。
5.管道光缆接头盒安装:
1、光缆接头盒及余缆尽可能错位放置,光缆接头盒点一个手井,光缆预缆为15米,放置在接头井相邻的手井中;
2、光缆接头余缆采用3个L支架进行固定,余缆盘留直径不得大于60厘米,建设在60-50厘米间,用3L 支架固定光缆余缆;
3、光缆余缆固定在上层托板下的两托架间,用30厘米的扎带绑扎妥当,接头盒固定在上层托板的两托架间。
4、光缆接头及预留尽量不放置在四通及三通井中;
6.子管敷设:
1、在波纹管中穿放子管,子管须长于管孔10-15厘米;
2、子管在Φ110的波纹管、钢管中,须敷设5孔以上的28/24的子管道,Φ140的钢管、顶管中,须敷设11孔以上的28/24的子管:
3、子管在管道中严禁进行对接;
4、顶管工程完成后,应马上敷设子管,以防顶管堵塞;
线路设计
(1)立电杆
a.为了确保架空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一般要求杆路离开水渠10m以外,离开县道、省道20m以外,离开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50m以外,当与其他通信杆路平行靠近时,一般应保证有10m的有效间距,一些特殊地段可适当调整。
b.电杆均采用通信用预应力水泥杆,基本杆高为7m,电杆梢径为150mm。遇到接入山顶基站的局部上山地段、跨越障碍或跨越县、省、国道公路和铁路时,可以根据实际地形选用6m、8m、9m、10m和12m等杆高,杆高选用必须符合架空光缆线路最低线条及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标准、和架空线路与其他电力交叉跨越平行时的间隔距的要求。
名称光缆与公路交越(米)
垂直净距备注
市内街道 5.5 最低缆线到地面
镇干道 5.5 最低缆线到地面
乡道 5.5 最低缆线到地面
省道 7 最低缆线到地面
国道 7 最低缆线到地面
铁道 7.5 最低缆线到规道
距通航河流帆高点 1 最低缆线到帆高点
c.架空杆路的基本杆距为50m,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5m。过河及跨路档距大于100m时应按长杆档处理。由于地形或障碍物的原因,电杆档距大于150m,应按架空飞线处理。
d.安装在水洼地、鱼塘、水流易冲刷的低洼地段的电杆,应做石护墩加固。
(2)拉线安装
a.拉线装设的位置:拉线材料采用镀锌钢绞线。角杆拉线应在内角平分线上,位于线条合力的反侧(指角深在15m以内);角深大于15m时,应装设两条终端拉线,每条拉线应分别装在对应吊线的线条张力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60cm。因温州夏季台风较多,所以角杆拉线和终端拉线不应小于7/2.6程式。b.直线段上每隔8根电杆做一次双方拉,每隔32根杆做一次四方拉。双方拉和四方拉的侧拉线采用7/2.2程式,四方拉的顺拉线采用7/2.6程式。
d.直线段每30根杆做一次泄力拉线(顺拉2条),一般选在四方拉的电杆上。
e.坡角变化超过1/5杆距的仰角杆要求往上坡方向设一条接线,如果仰角两边超过1/5杆距离,则设2条顺拉线,拉线采用7/2.6程式。
f.拉线程式及地锚配置
拉线程式与地锚配置表
拉线程式地锚程式拉线盘程式
7/2.2 φ16×2100mm500×300×150
7/2.6 φ20×2100mm500×300×150
7/3.0 φ20×2100mm600×400×150
d. 街道、路边的拉线应采用红白警示套管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