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国家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周边国家情况
我国的陆地邻国共15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现在是14个.其中锡金现已完全被印度吞并中国已于2003年10月悄悄地将锡金从其外交部网站上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名单中拿掉,借此默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
朝鲜:共产主义国家,1949年10月6日与我国建交,朝鲜战争中依靠我们志愿军的力量得以不被南韩统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领导人进一步加强交往,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但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近来传出身体不好,还是时常叫嚣着要发展核武,是个很危险的无赖国家,难防它核武惹怒美帝,招来全方位打击之祸,到时候污染的可不仅是朝鲜国土,我们的东三省都在被污染的范围。
俄罗斯:与我国领土接壤最长,建交最早,但也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东北,西北,蒙古都是这头北极熊抢去的,但我国的军事依赖俄罗斯军事工业,很多关键性技术承自俄罗斯,很多均为俄罗斯武器的改良型,是典型的俄式装备国家,今年自主研发力度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成功,开始走国产化道路,与俄罗斯关系也发展良好,虽有小挫折,但总体发展不错,俄罗斯方面也作出一些让步措施,包括归还熊瞎子岛等争议地区,中俄合作关系加强,金融危机下的俄罗斯,因为油价大跌,让这个元气略有恢复的国家,再一次遭受挫折,因此北方安全虽然不能说无忧,但还是比较稳定。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这三个国家是典型的中亚国家,信奉***教,与我国新疆地区的东突分子有着复杂的关系,但三国作为上合组织成员,为上合组织在打击恐怖分子,作出过一定贡献,三国经济结构单一,人民贫穷,对此,仅需与三国拉近关系,防止资本主义国家颜色革命,将其作为在西北的屏障,西域发展,对中国也是有利的,加强合作,打击恐怖分子,维护地区稳定。
蒙古国:这个从我国分离出去的国家,和我国有着太多的关系,历史上,它与中原民族是死敌,因为沙俄阴谋,从我国独立,2004年12月,蒙古国家大呼拉尔通过的决议指出,蒙积极推行符合稳定发展目标的,独立、开放、多支点的对外政策,全面巩固与中、俄的睦邻关系与合作,发展巩固蒙美全面伙伴关系与合作,深化巩固与欧盟成员国间业已发展的双边关系,扩大发展合作领域,发展与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积极参加东北亚和中亚政治、经济活动进程和对话,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它国际机构的活动,把握机会,保障本国安全。
国家态度说明这个国家准备游走于中俄两国之间,谋取利益,这是国家关系大忌,但蒙古军事力量有限,也可以作为世界上两大国家之间的缓冲,让其保持安全稳定是最重要的。
阿富汗:这个被美帝打残的国家,其国内形势一片糟糕,虽然美帝和英国想要重建,但由于金融危机,这个国家依然残废着,国内各派系势力此起彼伏,防止其给边境安全带来威胁,是最重要的,其次扶持派系,维护国家西北安全,避免与美帝锋芒直抵,有重要意义。
巴基斯坦:与我国关系最好的国家,地震中,将国家储备帐篷全部拿出来的国家,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虽然其国内形势有一段波动,但已恢复稳定,金融危机也对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的评价改为最低级,国家面临破产,我国雪中送炭,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它也是我国进入印度洋的另一通道,其安全稳定,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牵制印度阿三的重要力量。
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巴外交的重点,唇齿相依,不可不着重对待。
印度:与我国并称发展中国家的新秀,但印度也有和我国有数不清的矛盾纠葛,中印边境,麦克马洪线,等等都是限制中印关系的绊脚石,印度作为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殖民地,靠着绝食以为自己能继承主子的所有东西,与巴基斯坦冲突,印巴危机,加强东方五岛军港建设,自主航母建造,无不显示出,这头刚刚肥了点的大象,已经忘了自己依然有很多疾病在身,贫困,落后,种族,宗教问题一大堆,却想要独霸印度洋,挑衅巴基斯坦,吞并锡金。
这个国家没有实力,却时刻想着要欺负别人,与它的关系,我认为压制,牵制为主,把握时机收复我国固有领土。
尼泊尔:这个刚刚告别君主制的国家,成为了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国家元首首次出国访问便是来我国,其重视与我国睦邻关系,可见一斑,尼泊尔虽然仅为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国,但是它可以作为我国前出亚洲次大陆的基地,作为我们钉在南亚的一颗钉子,与其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不丹:与我国并未建交,但双方关系密切,中不边境约长600公里,但从未划定,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贸易伙伴、援助国和债权国。
印度对不丹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不丹国王近年来的改革,也有摆脱的印度控制倾向,积极发展与不丹关系,增进两国互相了解,发展两国贸易,是我国的重点。
缅甸: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
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
五十年代,中缅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六十年代,两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精神,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解决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
长期以来,中缅坚持睦邻友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合作,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缅甸是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巩固与其关系,是最重要的。
老挝:中老两国有着500公里的共同边界。
老挝也是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革新开放路线。
进入新世纪,双方高层交往频繁,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着良好的协调和配合。
与老挝的关系还需加强,是牵制越南等国家的重要力量,我们不想在东南亚出现一个霸主,这会导致我们向西方的航线的安全无法保障,南海广大的海疆,处于危险之中。
越南:作为历史上中国的属国,曾有小中华之称的国家,在70年代却给中国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其罪行令人发指,近年来,学习我国改革开放,略有小成,发展速度也让世界侧目,但一场金融危机,又把它打回原型,中越关系有缓和倾向,但对于这类国家,合作仅是为了利益,不能不防止养虎成患,被反咬一口却不好,越南也是侵占我国海岛最多的国家,今日,中越在海上有所冲突,作为热血国民,希望我国能早日收复南沙群岛,给那些烂番薯,臭鸟蛋点颜色,保证国土,向西航线安全。
军事角度讲讲中国周边国家的情况?
自从1989年以来中国外交始终包含两层,一个是韬光养晦,一个是有所作为。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的增长,加上我们战略政策和政策思想的迅速优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显然正在大有作为,特别是最近的事态,包括中国主导造就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整体上中国的周边环境处于近现代史上相对最好的时期。
中国在周边外交上已经成为外交强国了。
朝核问题既是中国家门口的事情最重要,又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最值得中国外交大有作为。
毫无疑问,朝鲜半岛的和平和安全有很大的脆弱性,这个脆弱性从形式上表现是朝鲜战争之后50年没有和平条约,只有停战协议。
朝鲜战争之后50年始终是南北双方和美朝双方非常危险的军事对峙,这种状况是首先是由于美国一直以来对朝鲜的敌对态度,其次朝鲜半岛安全的脆弱性也一部分是来自朝鲜本身政策上认识上的原因。
朝核危机面临双重危险。
一方面美国对朝鲜的军事干预的可能性,一方面朝鲜核武装的可能性。
尽管美国及其盟国几个月来紧锣密鼓的准备了所谓PSI,即动用海空军事力量在公海上以及在空中拦截朝鲜的运输工具的行动,显然包含了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危险。
尽管美国对朝鲜敌视、警戒和必要时打击朝鲜的决心,发展到了近几十年来空前的程度。
但是无论是在核危机爆发前后,还是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后,有一些极有利的因素制约着美国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
朝鲜现在已经拥有某种核武装置的可能性似乎已经大于去年年底核危机刚刚爆发时,尽管由于朝鲜目前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使朝鲜在近期进行核试验可能不大。
朝鲜核武装源于寻求安全保障之需求。
在美国完全拒绝签署美朝互不侵犯条约之后,朝鲜认为俄罗斯提出的多方保障是无效或者低效的。
如果朝鲜把美朝互不侵犯条约不是当做谈判中的最高要求而是当做底线,那么和平实现朝鲜非核化的目标确实很难达到。
我要强调的是过去无核的朝鲜,虽然不很安全,但鉴于地缘政治的多种因素,有基本安全。
朝鲜停战一停就是五十年,美国要打朝鲜早就打了。
但如果朝鲜搞核武化是绝对不安全。
朝鲜的安全环境比核危机爆发之前显著的恶化。
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必须“大有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
“六方会谈”取得四项成就,难能可贵。
“六方会谈”在朝核危机显著发展局势有所恶化的关头,至少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局势。
“六方会谈”中国外交大有作为的杰出表现,在国际社会和绝大多数当事国方面创造了良好的印象。
中国在周边外交上已经成为外交强国了。
而另外一方面,经济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再加上全面的外交经验优化,将支持中国实现更强有力的,影响更广泛的外交。
但是严格的说,只要朝鲜核问题没有和平解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称之为赢家。
朝鲜核问题来说非常危险,也非常复杂,从去年十月以来,中国政府在朝鲜核问题的立场是正确的,所做的努力是应该的和有其成效的。
外,这个问题由于非常困难,给我们提供的政策选择并不是很多。
我个人认为随着朝核危机危险程度的增加,中国应当加大影响美朝双方的力度。
1.中国主导造就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是中国在外交上的大有作为,还是不得已而为
之?朝核问题既是中国家门口的事情最重要,又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最值得中国外交大有作为。
2. 朝核危机确实是处在严重的危险状态之中,失控是有可能的。
美国及其盟国几个月来紧锣密鼓的准备了所谓PSI,即动用海空军事力量在公海上以及在空中拦截朝鲜的运输工具的行动显然包含了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危险。
时殷弘:朝核问题包含的危险以及危险的严重程度,使整个国际社会都有相当程度的顾忌。
朝核危机的形成,具有多方面深刻的原因。
可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美国对于造成这次危机的责任,还是朝鲜对造成这次危机的责任,都是广泛和深刻的。
朝核危机至今已经10个月了,除了刚刚结束“六方会谈”展现了某些走向和平解决希望之外,总体上是处于完全的僵持。
美朝双方的立场之间有着可怕的距离,危机处于严重的可能升级的过程中,目前非常明显,美国及其盟国几个月来紧锣密鼓的准备了所谓PSI即动用海空军事力量在公海上以及在空中拦截朝鲜的运输工具,通过切断所谓朝鲜非法外汇来源,来对朝鲜施加巨大的压力。
这样的行动显然包含了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危险。
同时,朝鲜虽然有时表示在其要求得到满足后愿意无核化,但至今为止,朝鲜没有就由国际核查无核化作出任何明确的表示,并且近来有时还在扬言不排除近期内进行核武器和载有核弹头的导弹实验。
因此,朝核危机确实是处在严重的危险状态之中,如果这些危险成为现实,整个东北亚的安全将受到极严重的损害。
中国也会面临非常难办的安全核外交难题。
因此朝鲜局势失控是有可能的,当然目前这个可能还不是太大。
3、种种迹象表明,朝鲜现在已经拥有某种核武装置的可能性似乎已经大于去年年底核危机刚刚爆发时,但朝鲜目前面临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使朝鲜在近期进行核试验可能不大。
时殷弘:毫无疑问,伊拉克战争和美军迅速取得基本胜利一事,大大加强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当中首要优先成分,就是加紧压制甚至打击被怀疑为拥有或实际拥有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所谓“无赖国家”。
这一点加上布什政府对朝鲜的强烈仇视,确实向人们普遍指出的那样,加剧了朝鲜的安全担忧,成为朝鲜坚持并加速核武项目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是另一方面,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在核危机以前还是核危机爆发之后,也无论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前还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有一些极有利的因素制约着美国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
核危机以前中国和俄罗斯对美国有强大的制约,这种制约既处于历史联系和条约义务,更是处于国家的根本和战略经济利益,同时美国的军事盟国(韩国)在这方面也对美国有利的制约。
日本政府和公众对朝鲜半岛爆发战争,也会严重阻碍。
总之,朝鲜所处的地缘政治格局同伊拉克有重大的区别,另外,朝鲜本身有大规模的常规武力,与此相关美国驻韩甚至驻日部队有很大的易受损伤性,在美国国内对朝鲜问题有很大的分歧,美国对朝政策和态度也包含内部的矛盾。
“9-11”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提供了美国减轻了对华压力和中美多方合作的外部条件,这些外部条件以及国际政治中发生的其他变化,使我们可以增加我们“有所作为”的范围和力度。
同时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对于“有所作为”的认识、战略和政策前提都逐渐有了显著的优化和发展。
特别表现为我们中国近年来对美战略的优化积累了有效的基本经验。
所以我们看到由于这些原因,十六大前后我们有杰出的大有
作为发挥外交大国作用的表现,包括十六大之后对美战略的显著改善。
中国和东盟形成了关于南海问题的原则宣言,开始贯彻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设想。
这些同样是处于中国外交的大有作为,上海六国组织有显著的发展,我们对印度的外交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外交有了放眼长远、筹谋大局的原则,并且表现了相当的灵活性。
同样我们参与了八国峰会,在国际高峰外交当中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总之,整个国际社会和中国民众广泛注意到的一大现象,就是十六大前后至今,我们在“有所作为”、“大有作为”方面正在有引人注目的杰出表现。
在这个背景下看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就可以看出它的一部分重大意义。
简略的说,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必须“大有作为”,同时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可以“大有作为”。
必须大有作为的道理我前面已经讲过,所谓可以大有作为就是因为中国同美朝双方都有扎实的重要的关系,中国能够影响美朝双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
同时,中国同俄罗斯、韩国乃至日本都有良好的或比较正常的关系,这就为我们在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方面发挥我们必须发挥的重大作用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
最后关于这个问题我还要强调,在朝核问题上我们绝对需要继续“大有作为”,防止或者制止所谓“双重威胁”及朝核危机上升为军事打击的危险,和朝鲜掌握核武器的危险。
当然韬光养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面仍将是我们最重大的对外政策指导原则之一,我们仍然需要把“韬光养晦”和“大有作为”结合起来,分清中国在什么场合和情况下需要“大有作为”,也就是在这样场合和这样问题上“关注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的可用能力,实力、经验、能力和外部条件和外部手段”可以有合理的运用,同时中国广大国民对于韬光养晦和大有作为的关系要有正确地认识,以便能够更有利于中国政府贯彻合理甚至高明的对外政策。
时殷弘:弱国无外交这是很相对的说法,很有限的说法。
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弱国特别需要外交。
如果既没有实力,外交又不高明,那就必然面临灾难。
反过来说,光有实力还不行,如果强国外交很蠢,那么我想就很难保证永远不遇到灾难性的失败。
虽然中国现在目前跟过去相比实力有很大的增长,但还不足以支持我们在国际上实行一种比现在作为大得多的对外政策。
时殷弘: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笼统的说应该有三项决定,第一,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重要利益何在?第二,在有关问题上国家可用能力如何?第三,在有关问题上有关的行动方针和政策,成本、效益、结果如何?也就是说,有关的方针政策是利多弊少,还是弊多利少?毫无疑问,在国际政治重要问题上,如果美国表现了强烈的霸权主义,中国当然应该予以反对,但是中国国家利益远不仅于此,尽最大的可能保持一个良性的中美关系,关乎我们在多个方面至关重要的利益。
同时,国际政治中,许多事件原因是复杂的,不能千篇一律的归咎于或者主要归咎于美国的霸权主义。
例如朝鲜核问题上所涉及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不是光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某些美国以外的国家,他们行为有时也会严重损害中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另外我们干事情还要力所能及,要看中国有没有可用的能力,盲目的英雄主义,我想对国家利益是有损害的。
另外,我们干什么事都要争取利多弊少,需要根据我们具体的利益和可用的能力来寻求可以比较有效的行动方针。
就朝鲜核问题来说,由于这个问题非常危险,也非常复杂,从去年十月以来,中国政府在朝鲜核问题的立场是正确的,所做的努力是应该的和有其成效的。
另外,这个问题由于非常困难,给我们提供的政策选择并不是很多。
进入5月份以来,媒体连续报道了好几条与中国海洋主权有关的消息:在南海方面,5
月11日,越南国防部长范文茶表示,越南将准许外国人参加南沙群岛旅游。
范文茶出面辩称,南沙群岛是越南领土,越南组织南沙旅游没有什么不妥。
此前,4月19日,经过越南当局的谋划,越南海军附属的“海清”旅行社组织了包括40名特邀官员在内的130多名游客,首次到南沙群岛旅游。
越南当局还表示今后将定期组织同类的旅行团。
此事遭到中国的强烈抗议,中国向越南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4月16日指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越南的做法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中国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越南这是蓄意在南沙搞“主权造势”,包藏着重要的政治企图,想通过把南沙群岛旅游开发成国际旅游线路,慢慢让国际社会认可这些岛屿为越南所有。
在东海方面,日本海上保安厅发言人5月9日将一艘中国渔船驶入距离钓鱼岛西北部20公里处海域的行为称为“非法进入日本水域”。
两天前,中国的海洋调查船“奋斗7号”到钓鱼岛海域进行海洋调查,日方竟派出巡逻船警告,要“奋斗7号”离开“日本领海”;中国调查船未予理睬,日方的巡逻船就一直跟踪监视。
当天,日本政府还就此向中国驻日使馆提出“抗议”。
明明是历史上属于中国的海域和岛屿,可一些国家偏要千方百计地据为己有。
为与中国争夺海洋权益,它们不时制造各种事端。
什么是海洋权益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的高之国所长说,一个国家的海洋权益就是这个国家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
海洋权利属于国家主权的范畴,是国家的领土向海洋延伸而形成的一些权利。
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900多个。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由领海基线向外不超过12海里范围的海域为该国领海,领海的主权地位与领土同等并且“此项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专属经济区是主权地位稍低于领海的国家管辖海域,它指的是由领海基线向外不超过200海里但不包括领海的海域。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
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其中领海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
海洋法专家贾宇强调,国际法的原则是以陆定海,所以一个岛屿的主权归属可以决定这个岛周围以200海里为半径的海域的主权和主权权益的归属。
一个很小的岛礁,从法理上讲,可以主张43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
日本曾拨300亿日元去挽救一个距离日本本土1700
多公里的小岛“冲之鸟岛”,并设有气象观测装置与直升机起降地,其目的就是获得这个小岛周围的广阔海域。
日本还花巨资加紧在与邻国有主权争议的大陆架进行勘探,日本一名高官道出了其原因:“如果这些海域65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全部归属日本,日本成为资源大国将不是一个梦。
”
国家海洋利益是综合利益,其中最重要的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三个方面。
从合法性上讲,只有合法使用本国的海洋权利,才能获得合法的国家海洋利益,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首先,国际海洋法本身有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1994年11月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主权国家可以沿着本国领海基线划出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不超过350海里的大陆架,边界有岛屿的从岛屿基线划起。
那么,像我国南海诸岛中的不少岛屿、岛礁和我们的海上邻国相距甚至不足100海里,彼此的海上划界问题怎么解决,公约没有明确规定。
这就引起了国家间的海洋权益争端。
其次,由于国和国之间的海上力量、海上开发能力、海洋开发战略之间的差异,一些国家还没有开发的海洋利益却被另一些国家强行掠夺了。
一些海上强国还以“合资开采”的名义,在争议海域进行勘探开采,严重地损害了其他国家的海洋权益。
中国在海洋权益问题上起步晚,受损情况严重
从中国海洋权益的现状来看,有两个特点是相当突出的:一是国家海洋主权的问题没有解决,二是海洋资源被掠夺的情况比较严重。
在中国海洋主权中,战略意义最重大、牵制中国大陆力量最多的是台湾问题。
除此之外,从北到南,中国与8个海上邻国都有主权争议。
这些主权争议中有不少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闹起来的。
当时,联合国牵头搞了一次从黄海到南海的科考活动,参加活动的一位美国科学家对东海和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惊叹不已,惊呼这一海域为“第二个海湾”。
此后,东海、南海的不少周边国家都陆续提出主权要求,尤其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甚至开始出兵抢占南沙群岛的岛屿。
现在,在本应由中国管辖的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中,被掠夺最多的海洋资源也是石油和天然气。
在南海海域,周边国家已经打了500多口油气井,其中在中国传统海疆内的就有200多口。
现在,南海海域的石油年开采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吨,但其中中国参与开采的极少。
为了赢得主动,海上力量需要跟进。